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黛玉-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那些道听途说来的话。大姐儿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那才叫真正的千金小姐。人好,模样好,脾性更好,通身的气派比知府家的千金强十倍。”
知府家的千金谁不知道啊,闺名远扬。周路听得流口水,俩眼冒光:“媳妇,你说的是真的?这世上还有那样的妙人儿?我若能瞧上一眼,也死而无憾了。”
周路家的闻言,一脚把周路踹下床,不顾周路在床下哭爹喊娘的,怒骂道:“死鬼,你脑子里进粪了?那是什么样的人,你也敢妄想!”
“我哪敢,随便玩笑一句,瞧你,当真了。”
周路顺势不起来了,坐在地上,蹬着俩腿儿耍赖,叫媳妇扶她起来。
周路家的被他的滑稽模样逗笑乐,瞬间什么气都没了。伸给他一只脚,周路笑嘻嘻的捧着脚爬到床上。眼瞧着媳妇衣裳穿得的单薄,起了心思,瞄着媳妇胸前的两团肉,伸手要去摸,被媳妇打了回去。
周路家的正色道:“早点睡吧,昨儿个你抬人进了衙门,明个儿说不准还有呢。”
周路昨天抬的钟姨娘,听媳妇这话的意思,明个儿还有姨娘被抬进衙门?这府里剩下的只有夏姨娘一个,难道?
周路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浮现起夏姨娘和气的笑容。脸色严肃起来,问媳妇怎么回事。于是附耳听媳妇说明,吓得脑子突然空白了,等缓过劲儿来,仍有些不敢相信。
“我知道你小时候,她对你好。若不是亲眼见了,我也不敢信她有这么毒的心思。”
周路家的见丈夫沉默不语,拍了他肩膀,还跟死尸似得。周路家的照着他的腿肚子踢一脚,终于听见丈夫不满的哼哼声。
“爷爷的,好歹你也是当过大家闺秀,怎么成了这么个泼妇样。”
周路家的最讨厌别人提她过去,谁都不行!从富贵繁华坠落到卑贱贫苦,丢失的不仅仅是她高傲的自尊,还有她心里永远过不去的坎。
周路家的立时抽泣起来,又踹了丈夫一脚骂道:“嫌弃我了啊?谁不想当个温柔懂理的,你以为我不想么?你瞧瞧这个家,柴米油盐、还有孩子,什么事儿都得我亲力亲为,我有那个闲心去琴棋书画,温柔如水么?得,从明儿个起,我什么都不管了,你做饭你照顾孩子,你去挣钱,我坐在家里天天弹琴好了。”
“别别,老婆,我错了……”
次日一早儿,周路刚起身,洗把脸,就被老爹叫去了。
周浦一脸严肃,背着手在屋地里乱转悠。周路瞧着眼仁儿疼,不耐烦的张口问老爹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周浦定住叫,抬头看眼儿子,父子二人对视许久,他方道:“一大早儿老爷带着大夫进了夏姨娘的屋子;身边跟着一名大姐儿从荣府带来的丫鬟,名唤紫鹃的,手里托着一碗粥。”
粥?虽然之前被媳妇的提点过,周路依旧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竟然这么快?
周路自小没娘,他爹忙活伺候老爷的时候,他便没人搭理,后来是夏姨娘瞧着他可怜,时常带着玩意儿来看他逗他玩儿。虽然自他十岁之后,再没资格进林府的后宅看她,可在他在心里头早把夏姨娘当做自己的母亲奉养。
周路挤出眼泪来,求他爹道:“能不能看她最后一眼?”
周浦叹口气,摇头。
夏姨娘犯什么错都成,偏偏干害人的勾当。大姐儿是什么人,那可是老爷的大半条命啊,害了她跟害老爷有什么分别。这回人证物证,加上大夫,样样齐全,必翻不了身的。八成是会被打个半死丢进衙门里去,凭着老爷和知府的交情,这夏姨娘的受伤不治,蹲在湿气重的大牢里不出十日就得死。唉,这害病死在衙门里多得是,哪里有人去深究。回头准被衙门人随便丢进乱葬岗了事。
周路可不管他老爹什么态度,撸起袖子直奔后院方向。周浦心料不好,赶紧抬脚追,奈何他年纪大脚程不好追不上儿子。好在周路在通向后院的角门那里停住了脚步。
“你要干什么?”
“儿子在这等着,等老爷罚完了,我要亲自送姨娘进衙门。”
周浦气得脸红:“混账东西,老爷没叫人,有你什么份儿,就算叫人抬去,我也不会安排你。”
“凭什么?这抬人跑腿儿的活儿向来都是我干的!”
“你……”
父子二人争吵不休,这时候从前头跑过来一个小厮,瞧见周浦,终于舒口气,赶紧拽着他。
小厮急急道:“您老怎么乱跑,叫我好找!楚家公子来了,您老快叫老爷去。”
周浦听是楚公子,立时紧张起来,吩咐小厮看紧他儿子,扭身就往后头跑,叫来传话的嬷嬷去请老爷,而后回到角门处继续教训儿子。
林如海正是夏姨娘毒害黛玉的事实之后,本要将夏姨娘打个半死也丢进衙门里去,被黛玉劝下了。
林如海觉得黛玉说的在理,夏姨娘和钟姨娘的情况不同,这女人认定当初她肚子里的孩子是敏儿害死的,发起疯来嘴巴肯定不干净;再言林家后院接连出事儿送两个姨娘进衙门里去;免不得会受人误会,遭人口舌。
于是林如海就按照黛玉的建议,暂定把夏姨娘远送别的地界儿发卖了。至于送到什么地方,林如海还没想好,便叫人暂时把夏姨娘关进柴房里去。而他则苦恼着通过什么方式把夏姨娘送走,如果直接交给那些人唯利是图的伢子,不把准,回头夏姨娘被不小心留在了扬州城附近,由着她胡乱造谣,被亲近林家的人认出来,无异于授人以柄。
林如海为官多年,靠得就是两字真经:谨慎。
其实弄死夏姨娘最安全干净,但因林如海念及夏姨娘这几十年来对他也算尽过、心,终忍不下心来。
黛玉见林如海眉头紧锁,知道他为难夏姨娘的事儿,也不好多说什么。夏姨娘害她,是出于对贾敏的怨恨。黛玉虽然没办法辨别当年事情的真相,或许夏姨娘真有委屈,可她绝不会对害她的人动恻隐之心。对她来说,对夏姨娘最大的让步就是把人远远地打发走,再出现她眼前的概率必须是零。
婆婆进门传话:“老爷,楚公子来了,此刻正在前厅等着您呢。”
林如海听见这人来了,脸上绷紧的神情松动了许多,渐渐地恢复了原有的笑意。打发婆子先去回话,他随后就到。
光一个名字,就能让愁眉不展的林如海一展笑颜,这令黛玉很好奇。
“父亲,这位楚公子是哪门人物?”
作者有话要说: 留言留言~~~~~~~~~~~~~~~~~~~~~~~~~~~~~~~~~~~~~~~~~~~~
你们留言,收藏,才是我更文的动力哟~~~~~~~~~~~~~
☆、23第二海十二章 林如海寻亲
林如海起身,边整理衣襟,边笑道:“可巧了,他就是那个替你传回书信的楚家公子,乃是中南舍人楚公之后,祖上世代经商,传到他这已有五代。♀贴身妖孽楚家起先在福建境内,依靠着和波斯人交易发家,涉猎客栈、票号,这几年才迁至扬州,接管了漕运。”
黛玉像:漕运主要是用来调运公粮的,为朝廷效力。这种稳赚的活儿向来是由盘踞当地极深的一些帮派商户拦据。楚家迁至扬州不久,就能揽下这么大的活计,朝中必然有人。
“父亲,这楚家有什么背景?”
林如海笑着点一下黛玉的额头,宠溺道:“真聪明!敢接管这样活计的自然不简单。楚公子的祖父楚公乃是英王旧交,据说英王还要尊称他一声夫子,这背景够硬的吧。”
英王,这号响当当的人物黛玉当然听说过。他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他是受皇帝最器重朝大臣,也是地位最尊贵权力最大的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尊一位经商的老太爷为师傅,还真罕见,却也足以说明楚家的后台很硬。
黛玉第一次听说这位楚公子帮他送信,以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物,没想到他有这样厉害的背景。
林如海离开没多久,便有一名楚家的嬷嬷从前院递过来一封书信。
“陈姨娘吩咐我跟着楚家大公子捎信来的,求姑娘把信转交给她姐姐。陈姨娘还说就是不知道得不得机会,想亲自上门来谢谢林姑娘,却怕唐突了林姑娘。”
这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这位陈姨娘是怕她卑微的姨娘身份让黛玉嫌弃,没敢下帖子来访,先派人来探探口风。
黛玉听说这话,对这位陈姨娘印象不错。见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这陈姨娘在楚家可以自由出入,肯定是有些地位的。有句俗语叫多一个朋友多条路。黛玉每日闲着无事,见一见她又何妨,遂应允了。
传话的楚家婆子有些意外,感动的“唉”了一声,给黛玉深深的鞠一躬,眼角夹着泪花儿,欢喜的告退了。
中饭前半个时辰,黛玉差人去吩咐周浦,客人若还在,应尽早准备好宴席。周浦还在角门那儿教训儿子,听了大姐儿的吩咐,连连感叹大姐儿想得周到,赶紧吩咐厨子准备酒菜。
等过了两炷香的时候,林如海果然传饭留下了楚公子。饭食正好准备妥当,周浦麻利的叫人传菜进去。一切伺候妥当了,他见老爷和楚家公子吃的正高兴,便悄悄的退出来。
周浦担心儿子因夏姨娘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没功夫去管赖在院子里不走的丫鬟们。
等他回到了角门,正见着周路跪在地上求大姐儿的奶娘王嬷嬷。周浦上去踹儿子一脚,骂他不懂规矩。这时候周路家的从内宅也赶了过来,听说丈夫执拗要见夏姨娘,劝了又劝,怎料周路犯起牛脾气,谁都不听,周路家的气得哭起来。
周浦一边要哄着儿媳妇,一边骂周路,血气上涌,查点一头栽过去。各位看热闹的小厮,赶紧扶住了周浦。
“呸!养了个狼心狗肺的,比不上街上见的一条癞皮狗,给他饭吃,它还知道冲我滚摇尾巴。你干什么了?不指望你孝敬我,成天的给我找麻烦。给我滚出去,我没你这样的儿子!”
周路依旧跪着不动,梗着脖子赌气道:“走就走,走也要先见了夏姨娘!”
“你这王八羔子,我踹死你!”周浦抬脚照着儿子的脑袋踹,被众人拉住了。
周路家的见丈夫死认理,也不哭了,用帕子麻利的把眼泪擦干。掐着腰指着丈夫怒道:“好,今儿我就成全你,我这便去求大姐儿,她同不同意就看你的造化了!连累了爹爹、儿子和我,你就等着哭去吧!”
周路家的说着扭身进去,不一会儿,回来了。
周路的脖子终于动了动,抬头问自家媳妇大姐儿怎么说。
周路家的没好气的白他一眼。众人小厮早听说大姐儿厉害,还真怕周路遭罪,抽一口凉气。
“去吧!”
周路家的两个字,害得周路哭了出来,冲着后宅的方向不住地磕头感谢,嘴里不停地嘟囔“谢谢大姐儿”。
周路家的瞧他那损样,就不待见,嘴里嘟囔着“也就大姐儿仁慈,若换成我,拿你和夏姨娘一并发配了,你也没话说。”
众小厮后怕的拍拍胸口,均匀的喘两口气。
“真替周路捏把汗。”
“可不么,他真敢做,也不怕主子以为他和那女人一伙的。”
“说到底还是咱们大小姐仁慈。之前,你们谁说她厉害的?谁说的?”
“别别,我以后可不敢了。我也是道听途说的么,别当真。以后谁敢说咱们大小姐一个不字儿,我第一个急!”
……
周路家的陪着丈夫见过夏姨娘之后,跑去黛玉那里替丈夫认错。正有嬷嬷过来传话,说是老爷要将夏姨娘提走。想到她那个没用的丈夫关心夏姨娘,周路家的禁不住拉住那嬷嬷问了一嘴。
嬷嬷回道:“人交给楚家,由着楚家的商队带到福建去做工,一准让她到死都在那。”嬷嬷见周路家的沉吟不说话,白眼道:“这样的结果算不错的了,想想她干的什么事儿,真该死!多亏老爷姑娘心善,饶了她一条活路。”
周路家的点头,道了声谢,转道去前头告知丈夫。这样的结果,他也该满足了,若敢再闹,她就带着孩子单过,只当他死了。周路家的这还没出内宅呢,从对面走过来四个小丫鬟,一个个唧唧喳喳的,满面春风,个个脸蛋子跟晒红的桃子。
四位丫鬟见到她,赶忙向周路家的打招呼。
周路家的笑道:“你们一个个的发春呢!”
“周姐姐,您说什么呢。”其中一名小丫鬟脸一红,扭身不知声。其它的几个也有娇态。
“哟,小蹄子们,快和我说说,你们瞧见什么了。”
这府里头除了老爷就是姑娘,连仅剩的两个姨娘都没了,有什么事儿能勾起这些蹄子们放浪?周路家的还真想不出来。
四个丫头脸更红了,你看我我看你,羞然一笑,一起跑了。
周路家的“嘁”了一声,扭身往前头走,碰见五婆儿。便将刚才的事儿说给她听。
五婆儿嗤笑道:“还不是那位楚公子,年纪轻,人长得俊儿,又风度翩翩的。那几个死蹄子伺候完茶水饭食,都不舍得走,中饭也不吃,只赖在前头,等着亲眼见楚公子走了,她们才挪地方。”
“那楚公子走了?”
五婆儿冷笑道:“自然走了,不走你能见着她们?”
周路家的笑了笑,只当做笑话听,告别五婆儿,径直回了家找丈夫说话。
再说林如海再见楚在辛之后,心中有所动容。楚在辛年纪轻轻,生的一表人才,为人办事稳重,别说比起同龄人,比他岁数大上一两倍不止的,也未必及他一半。林如海冷眼观他为人谦逊有度,重情言义,确是个可托付终身的人。
恰逢他有了给黛玉说亲的心思,不自觉得往楚家公子身上想。只可惜这位公子千好万好,唯独身世与他们林家不甚相配。林如海怕委屈了女儿,便暂将此想法搁置在心里,未和别人言语半句。
他已托付挚友之妻帮忙选看家世相当合适的人家,等那边有了结果,他再做决定不迟。林如海生怕所托之人不上心,另找了四名有名的媒婆帮忙查探,但凡有合适的人家必要一个不落的报与他。
黛玉根本不知道她的偶然一句话,引得林如海为她四处寻夫。她现在关心的还是林如海的身体,黛玉可不想这么好的父亲在两三年后死在扬州城。这个世界,唯一真心对她好的,也只有林如海了。就为这个,他绝不能让林如海死。
黛玉这些天一直在观察林如海,他现在身体还算健康,只是比起常人的矫健,有些微微的虚弱。林如海公务繁重,又不讲求养生补体,这才导致他的身子随着年纪的增长日渐虚弱。
黛玉记起上次发现钟姨娘假怀孕的大夫,钟姨娘贿赂他未遂。由此可知这位大夫他不贪钱,知道说实话,也晓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就是胆子小了点,也算是能可之材。
黛玉请来他,隔着屏风,依稀能看见那大夫缩着肩膀,老实巴交的站在那里,从站定之后,脚一动不敢动。
“请问大夫姓名?家住哪里?家中还有什么人?上次我听你说父亲对你有恩,怎么讲?”
作者有话要说: 需要鼓励呀~~~~,不要霸王哟·~~~
水月柔童鞋,你好可爱,麽哒
☆、24第二慈十三章 父慈女孝
丁永春听见林家大小姐发话,惶恐的弓着身子,一一回道:“小的叫丁永春,家住猫儿胡同,是老扬州人,家中有妻儿,老父老母,还有两个兄弟。♀凤动九天:废材杀手妃小的家世代从医,到我们兄弟这已经传了六代。小的药铺就开在猫儿胡同里,已有百年历史,前年有个姓王的恶霸强抢了我的铺子,贩卖私盐,多亏林大人拿了他,救了我们。”
黛玉点头,随后让丁永春把脉。
“姑娘气虚体弱,乃先天不足之症,需内外兼调,方可治愈。”丁永春把起脉来,有板有眼,十分认真,不似刚才那样紧张了,说话也十分的顺溜。丁永春详询了黛玉的用药情况,得到答案后点头。
“人参养荣丸乃补气补血的温补之药,确实对姑娘的身体有帮助。姑娘这病是打根儿留下的,需要慢慢调养。不大喜大悲,不忧虑抑郁,辅以温补气血的药物、食物,最多三两年便可痊愈。”
紫鹃听见这话高兴,问:“大夫,有没有什么好用的药?快和我说说。”
“无非是人参、鹿茸、燕窝等名贵精补的药材,姑娘服用的人参养荣丸正是这个效用,此一样足够,这种大补的药物进多了也无益处。姑娘若信小的,小的家有几样祖传的食疗方子,恰有几样是治疗姑娘这病的。取温中之温,吃多吃少都不会伤身,只一点,要长期服用方能见效。”
黛玉点头,她听着丁大夫断症不错,便叫他去给林如海把脉,而后来回她。
“林大人身体还算康健,微有些气血不足,我开几样食补的方子调理半年也就差不多了。只不过这人老了,单凭药物补养身子是不够的,身体的底子也很重要……”
黛玉赏了丁大夫之后打算谨遵医嘱,去劝林如海。一是要林如海按时休息注意养生,二是要他锻炼身体,舞剑练太极拳什么的。
前面哪个林如海还算听劝,后面这个林如海就当玩笑话了。他一个读书人,叫他去练武?岁数都这么大了,这哪成。
黛玉不放弃,继续劝林如海:“女儿觉得父亲舞剑练拳没什么不好,孔老夫子教授六艺,也算文武兼修。父亲,您的身子是您自己的,管别人说什么去。“
林如海迟疑了下,仍有些不愿意。黛玉撒娇的挽住林如海的胳膊,磨他道:“母亲走了,女儿身边的亲人只有父亲了,您就听丁大夫的话吧。丁大夫说了,您按照这法子养生,过百岁也不难。”
“好好好,小祖宗,听你的。”林如海笑着应下女儿,练就练吧,左右女儿是为了自己好。
林如海听黛玉提起她母亲,心里才有所动容。家中只剩下他们父女,她的女儿只能靠她了。以前本以为能指望得上黛玉的外祖母,可她老人家连黛玉的婚事都没上心。这会儿他还没死呢,这一旦他走了,黛玉无依无靠的可怎么办?
林如海想到这,心里酸楚,这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还是趁早给黛玉找个好人家。这人家关系最好不要太复杂,能宠着黛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不会势力,不会因为黛玉没有后台而怠慢他。
这要求说来简单,但真正去寻,太难寻得到了。
林如海挂着这条心,再给黛玉找亲事,要求就更加苛刻了。这不仅家世人品要过关,这后宅里掌家主母的心思也不能复杂了。前者林如海尚可以亲自考量,这后者他就不行了。便寻挚友扬州知府薛茂春帮忙,薛茂春让夫人宋氏帮忙照应。
宋氏和贾敏曾经很要好,贾敏在世的时候,她见过黛玉几次,对其印象颇好。(异世之无良邪尊)小丫头长得俊俏精灵,性子真,像她娘,模样却是挑着父母好看的地方像。
宋氏本着当年对贾敏的姐妹情谊,也必是要帮这个忙的。丈夫嘱咐她这事儿第二日,她就去林府看望黛玉。这一瞧,光看模样便稀罕上黛玉了。宋氏之前看的黛玉那会儿年纪小,还未开化,只瞧着长得伶俐通透。如今瞧,可了不得了,这丫头长得已经出落得美若天仙。
宋氏拉着黛玉说了几句话,暗暗观察黛玉的性情,心里更喜欢了。这姑娘稳重、懂事,举止十分大方得体。当真是她心目中理想媳妇的最合适人选。只可惜她只有一个儿子,如今二十有余早已大婚。若是有个小的,肯定要和林大人求亲的。
宋氏心里惦记上黛玉,回去之后,网络她贵妇圈里的好友,到处宣扬黛玉的美名,加之她没事儿就拉着黛玉在她的姐妹圈里头转悠。众人观黛玉真如宋氏所言的优秀,也跟着称赞,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这黛玉的闺名也如宋氏女儿薛瑶儿一样有名了。
转眼黛玉回到扬州两月有余。林如海养成每日饭后与黛玉下棋的习惯,他很享受每天和黛玉父女独处的时光。当贾家人来信催黛玉回去时,林如海很舍不得。
黛玉也舍不得,她喜欢林府中人员简单,而且这日子过得各个方面的事情很顺心,比在荣府强百倍。
黛玉回来的时候,就求过林如海,请他留下她,不想再回贾府。林如海当她任性,没有同意。
之后黛玉也没有再提及这件事,她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成为林如海改变主意。黛玉营造的一种简单快乐,父慈女孝的生活状态成功的感染到林如海,这种生活已经成为林如海的一种习惯。
要想习惯改掉,很难的。
这次黛玉没主动提出留下来,林如海就先着急了,想办法为黛玉找借口,书信一封送回荣府。
贾母见林如海不想送回女儿,着急了。那边宝玉不知道从哪儿听说黛玉不会来,犯了痴症,闹起来。贾母心疼孙子,拍着胸脯向宝玉保证,肯定把黛玉给他弄回来。
于是,贾母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信中点名黛玉在扬州住下的弊端,以及她住在贾府的优势,并以“丧妇长女不娶”的严重条款点林如海:你女儿如果不送她外祖母这,将来是嫁不出去的。
当然,这整封信里不会全都是威胁的话,到后面贾母就开始放软话了。一一保证黛玉在荣府的待遇,非常详细的罗列出她将如何善待黛玉,在衣食住行方面将会进一步提高。比如说揽玉阁,老太太叫人正经修葺了一番,院中布种很多奇花异草,辅以假山顽石,景色十分的精美。
贾母这一招恩威并重,软硬兼施,所向无敌。
所谓姜还是老的辣,林如海读这封信的时候,脑海里只有这一句话。信中贾母所言确实是句句在理,他如果强硬的回绝,倒是他这个晚辈对长辈不讲理了。虽说贾母只是他的岳母,但作为晚辈对长辈应有的敬重还是要得。
况且这些日子,林如海心里早有了打算,凭他这些年在扬州城为官的功绩,托人引荐他去京都城做官,并非什么难事。
如此,他既能让黛玉有了主母管教,又能与黛玉长久相处,权作两全之计。只是这官员调动的事儿,并非一两日便能定下的,可能会等些时日。
林如海只好暂且先送黛玉回去。他正思忖着如何开口劝说黛玉。岂料他还没说呢,黛玉先笑眯眯的拉着她说话了。
“父亲,我何时动身?”
林如海鼻子一酸,眼泪查点掉出来。女儿越是这样懂事,他越心疼。
“不急,我已经给你祖母回信了。强留你在此过年再走,等明年开春的。你祖母信中所说也有几分道理,你在此住久了,背上五不娶的罪名之一,便是为父自私的过错。荣府那边,我知道你不愿意回去,暂且忍几日,为父答应你,会尽快想办法和你团聚。”
黛玉知道五不娶在古代很受重视,随便满足这其中一条似乎就会很难嫁。这个架空的朝代,长女丧妇之后没有人教导,说亲之时会十分的艰难。再说贾母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作为晚辈自然要给她一回面子。再说林如海已然承诺会进京,黛玉此去也呆不了多久。
黛玉对五不娶的说法颇有微词,这东西不过是古代人用来挑拣束缚女子的。黛玉嗤笑:“两家结亲最重要的是家世品行,把是不是丧妇之女作为条件,根本说不通。将来女儿的夫家若是盲目的相信这些没道理的习俗,不嫁也罢,女儿愿意一辈子孝敬父亲。”黛玉只想向林如海表明她不在乎嫁不出去,只要自家人活得安乐自在便罢。
“没脸皮,还没嫁人呢,就张口闭口的夫家,晓不晓得羞?”
林如海刮一下黛玉的鼻子,嘴上玩笑她,可态度上已经认同黛玉的说法。女儿说的对,连这点东西都看不透的,不配做他们林家的姑爷。
林如海从黛玉房里出来,直奔自己的书房。桌子上正放着一个册子,这里面记载着他这两个月多方搜集的适龄男子的资料。多是扬州城附近各地方的布政司、按察使以及知府背景的公子。统共十八个,人数不少,只可惜每一个好。要么相貌不好,要么品性差,其中不乏有几个好色贪yin的。总之,没一个让他满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不喜欢的请点叉,谢谢。
请口下留情的,让作者保持原有的心态完结此文
给看着乐人看,觉得雷的请点叉离开好么,文案已经一再提醒雷点多多了。
作者最近要考试,每天复习的头疼,也要坚持码子,有点blx,请口下留情。
☆、二25第二十四章 林甸
林如海烦躁的将册子撕毁,丢进铜盆里用火烧净。♀截教仙脑子里突然浮现楚在辛那张脸,林如海叹口气。不服气的感叹:就没一个比他好的?
安安稳稳的过到年底,黛玉作为林府的新任管家,自然要开始张罗各项事宜。
首先,黛玉要评判府中的仆从,但凡偷懒耍滑的一并遣散,买办十几个新人。黛玉从这里挑出四个看起来比较得用的小丫鬟,暂时养在院里头,以备日后观察,从中选择一两个有能力的提拔到自己身边。又从几个年纪稍大点的三等丫鬟里提拔两个有些主见又老实稳重的到林如海身边,以便她不在的时候,有人可以敦促林如海休息,监督林如海施行养生计划。
其次,临要过年了,黛玉准备筹办各项年节需要的物品,以及买办过节送礼的贵重物件,这些东西都是要用来给林如海过年后应酬用的,必然不能怠慢,黛玉都要一一过目。
这一日,周路家的拿着商量好的年夜饭菜单子,正准备给黛玉过目。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先去前院见了丈夫,把给儿子买长命锁的钱给了他。
周路正要出去办事,准备回来的时候顺便去铺子哪。接了钱,挠头笑道:“我竟忘了和你讨了,幸亏你想着,不然可出丑了。”
周路家的笑了下,心里装着事儿,没功夫搭理丈夫,转身告辞。她想抄近路去回禀黛玉,穿过一片小树林,树枝刮破了她的衣裳。周路家的越急越出事儿,直骂晦气。带着小跑回家换衣裳。她家正好住在林府北边,贴近林府的北边的小门的地方。这门是用来给林府仆从们出入的。
周路家刚换好衣裳,就听见外边有人喧闹。出去瞧,北门那块聚了人。两个看门的小厮堵住了一对衣着破烂的母子。那孩子尚小,有两三岁的模样,被妇人抱在怀里。♀台湾娱乐1971母子二人脸冻得透红。那妇人头发乱蓬蓬的,身上的棉袄破了几个洞,露出被染黑的棉花。怀里的孩子稍微好些,衣服虽然脏,但好歹被裹得严严实实的。
妇人吵嚷着叫:“我们真是林大人的亲戚!”
看门的小厮一听这话,冷笑道:“哪来的乞丐,敢到我们林府蹭油吃?装什么林大人的穷亲戚?我告诉你,你找错地儿了,若换成别家或许认你,我们林大人五服内都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