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太子养歪攻略-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氏和小儿子亲昵了一会儿,这才让奶娘把人先抱走,和独孤氏说起长安的事情来。
  “谨欢的意思是,她在长安总比在陇西来得更方便一些,而且长安那边,她的布局也已经开始了,她人留在那里也更加方便。”
  “她拿了主意就好。”独孤氏对此并不发表意见,在她看来,女儿决定了就行。
  “还有建成和琛儿,建成之前已经入了国子学,其实学校倒也罢了,先生再好嘛,咱们自家也能请到好的,只有一点,那里头孩子多呢。”窦氏隐晦说道。
  独孤氏眼中也带上了几分笑意:“孩子多好啊,建成也还是个孩子呢,正是应该多交交朋友的时候呢。”多条朋友多条路,现在并不能确定以后会怎么样,但是现在,这些朋友的存在总不会是毫无价值的。别的先不说,就单纯是他们之间勾连起来的一张密密麻麻的人际关系网,就让在书房里无意中看了一眼的窦氏觉得头晕。
  “是啊,就是琛儿那边,以谨欢的意思,也是想让皇后打头来办个女学,这样小姑娘们也能有个去处。您是知道的,她总是担心乱世一起,女儿家容易被欺负,尤其高门大户里的小姐们,一离开家人,那基本就没了活路了,在这一点上,还不如最普通的农家女呢。”
  早在谨欢开办女学的时候,窦氏还以为她是培养这些女孩子另有他用。事实上也的确另有他用,谨欢那些个胭脂铺子里头卖的货品,基本都是出自这些女孩子的手,这还只是她救助下来的一部分。
  可是当她这一次很是正式地决意向皇后提出这样的事情的时候,窦氏就明白了,她的小姑子,是当真心善,不分阶级,无论贵贱,她只是想尽可能的给她们安身立命的本事而已。
  说真的,窦氏觉得她到现在都看不懂自己这个小姑子。明明平常看起来那样单纯可爱的一个姑娘,行事手段老辣到她有时候根本就看不出来她为什么要那么做。明明心怀天下,想要泽被苍生,但是窦氏也相信,战场之上,她绝对不会手下留情。这样的矛盾,却又,这样的让人喜爱。
  “哎,就是可惜了,这事儿让皇后打头了,就成了皇家的名声了。”窦氏不无惋惜道。
  独孤氏却笑了,“枪打出头鸟,我们只是臣,不是君,这样惹眼的事情,在我们家这一亩三分地上自然是随着我们的喜好来,不管谨欢想做什么,只要她想做,自然有足够的人手替她将事情掩盖下来。可是在长安城里又不一样,那是天子的地盘,谨欢若真是越俎代庖了,那可就有了挑衅皇权的意思了,更何况……”
  “更何况这样的劳累事儿,妹妹怕是不愿意再经历一回的。”窦氏轻笑出声,忍不住接了一句。
  “是啊,她这样的惫懒性子,肯定是不愿意出力了。只是也无所谓,你莫忘了,这长安城里,何时有过秘密呢,就算是这事儿交由萧后来办理,那么该知道此事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窦氏心服点头,要不说婆婆看事情总是比她更加犀利呢,在这一点上,她需要学习的东西的确还有不少。
  只是这世事,从来都是知易行难,特别是身在局中的人,那更是千难万难。独孤氏看出了这件事背后的猫腻,看出了她闺女是既怕麻烦,暗地里还能担个名声,那是因为她旁观者清。至于萧皇后,她满心满意看到的之后这件事会给她的声誉带来这么样的变化。就算身为一国之母,也是迫切需要刷名声的。
  特别是现在,长安城看似繁华更胜往昔,但是私下的流言却是丝毫未少,有关于皇帝弑父杀兄的小道消息更是传得满天飞,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萧皇后是很愿意给他们转化一下的注意力的。
  办女学这样的事情,一回生,二回熟,谨欢现在属于闭着眼睛都能先把架子给搭起来的那种。但问题是,她愿意帮忙吗?
  这样的功说送就送了,谨欢也不在乎,可是不能她已经送了还要求她送佛送到西吧,最后果子还都是皇后的,那多让人委屈呢。
  谨欢撂挑子,皇后只能一步一步的从头开始摸索着来。虽说可以参考国子学太学的架构,却又不能生搬硬套,直接将国子学那一套拿来使用,毕竟男女侧重的课程肯定是不一样的。
  不得不说,萧后这个女人能和皇帝相互支撑,在背后帮助丈夫登上帝位,她的才智也是过人的。在谨欢偶尔几句“瞎话”,还有她的不懈努力之下,这个女学,终于有了一丝雏形。
  而长安唐国公府,又多了个小主子。


第255章 大唐盛世
  李世民在家里整整作了一个月的妖; 他这个心眼儿坏的; 他也不直接说,他就翻着花样儿地折腾玄霸。窦氏被他给气得天天都要请家法; 恨不得抽得这个倒霉孩子下不了床才好呢。
  只是等到窦氏前脚护好了玄霸吧,李世民又转移目标到他那几个庶姐庶妹身上去了。这回李渊一人去的荥阳,至于到了荥阳之后是不是再纳妾,这个窦氏也懒得去管; 倒是从前跟着在僬州岐州的这会儿都连着女儿一并回来了。
  原先是窦氏懒得管,也是因为这些妾室在外面。但是现如今人都回了唐国公府; 自然也就该按照国公府的规矩来。
  小妾们回来的时候窦氏还在长安呢,独孤氏也懒得和她们打交道; 直接让按照规矩给安排了。倒是几个孙女儿都见了几回,总得分辨出个好坏不是。
  说好呢,容色倒确实不差; 可要说不好吧; 单看那通身的气度; 还不如李琛这个六七岁的呢。
  身边的嬷嬷劝解独孤氏:“三姑娘跟着咱们姑娘; 每日里耳濡目染的,自然比这些强些; 等到再在府里呆段时日,好好教教也就好了。”这话可算是夸奖到了独孤氏的心尖上; 还能有什么比夸奖她的女儿更让独孤氏开心的呢。
  为了教养几个女孩子,窦氏特别拨了身边积年的老嬷嬷,让她们和自己的生母给隔开了。不是窦氏轻视这些妾室; 妖妖娆娆的,说话都没个正形,能教出什么女儿来呢。
  从前那是没关系,可是等到了那一天,她们要还是这副德行。丢的可是自己女儿的脸,一想到这个,独孤氏哪里还能坐得住,当即就下了狠心,非得把她们给扭过来不可。
  窦氏才回来的时候看到了婆婆对几个庶女的在意,心里还不得劲儿的几天,想着不该把李琛留在长安。等到过几天心里这股子劲儿转过来了,窦氏出的力气反而比独孤氏还多。
  独孤氏惦记着不能让孙女给女儿丢脸,难不成窦氏就愿意看着庶女们丢了长子的脸吗?天下间最藏污纳垢的地方就是皇宫,但是最要脸面的地方也是这里,为了儿孙,窦氏还真能忍得下这口气。
  这几个庶女原本还跟惊弓之鸟似的呢,只是这么过了段时间,也慢慢回过味儿来了,这是真心想要培养自己的。既然明白了这一点,总没有人会跟自己的未来过不去的。
  投我以琼瑶,报之以木桃。更别说窦氏是她们的嫡母,她们本来就该孝敬窦氏的。就为着这个,一个个的看着李世民的脸色就“很好”。
  哪知道她们的态度摆得好了,李世民却是个混不吝的呢。
  窦氏听到消息之后气得连手上最爱的一套茶盏都给砸了,拎着李世民的耳朵就要家法。欺负弟弟也就算了,玄霸是他嫡亲的弟弟,两人玩闹,还能说一句手足情深。但是“欺负”到庶姐庶妹身上去,这样的消息要是传出去,能有好话吗?
  “阿娘,你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能折腾呢?”窦氏被这个混小子气得中午都没怎么吃东西,等到独孤氏着人上了些软甜养胃的糕点上来,她才觉出饿来。
  “二凤这是心野了,在家呆不住呢。”早在二凤开始蹦跶的时候,独孤氏就猜到了孙儿的用意,只是看他蹦上蹦下的热闹得很,权当看耍猴儿了。
  “在家呆不住,那他想起哪儿?”窦氏一时间迷瞪住了。
  “哈哈哈哈哈……”独孤氏忍不住笑意,“你这孩子,关键时刻倒是迷糊上了,你说说,二凤这么折腾,是想去哪儿啊?”
  窦氏这才反应过来,可是她一反应过来,就更生气了。“家里是有老虎咬他屁股了,就这么呆不住?”
  独孤氏笑着替孙儿解释:“这原本日日都有人陪着他玩儿,现在没了,他这不习惯,可不就闹腾起来了吗?”
  窦氏也是日日被这个二儿子给磨得头疼,干脆顺坡下驴,“既如此,那就送他去长安好了,我这个当娘的也正好继续偷懒,反正我是管不住这个皮小子的。”
  独孤氏也为儿媳开脱:“你这还有一堆家事要处理呢,再有一个,玄霸还小呢。”
  婆媳俩这么一商量,就打包行李,让大管家带着人把李世民给送去了长安。
  这一路走的都是官道,打得又是唐国公府的牌子,李渊倒也罢了,谁不知道李家有一位破格提了郡主的,打着这样的牌子一路过来,还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往上靠。
  李世民还是头一回出这么远的门,一路上光顾着贪新鲜了,等到了长安,一下子松了劲儿,水土不服就闹腾起来了。
  谨欢能治吗?当然能治啊。一颗红药,药到病除。
  可是她就是不乐意。
  她就是要让这倒霉孩子好好喝上几天苦药汤子,让他好好感受一回出门的感觉。
  为着这个,她还特意在药里多加了三钱黄连,药苦喝吐了没关系,继续重新熬嘛,反正咱们家买药的钱还是有的。
  一日三餐的苦药汤子,喝得李世民脸都成了黄连,谁见到都觉得这个孩子苦兮兮的。不过这事儿还有点附带效果,半个月的中药喝完,原本一个小胖墩居然瘦出各府大概模样来了,虽然瞧着还是胖,但是已经不是之前那种球型身材,而是那种瞧着可爱,肉呼呼的胖了。
  “这一天三顿的中药,换做旁人,胃口早就被败坏的差不多了,咱们家这个呢,只不过就是从前吃三盘,现在吃一盘罢了。”李建成对此表示嗤之以鼻。瘦还不容易嘛,他当年比世民现在还胖呢,不也轻轻松松就瘦下来了?
  李琛在一旁冷笑:“合着当年为了督促大哥减肥,大哥那哭天喊地的样子全都给忘了?”
  李世民年幼不记事儿,那时候他还是个襁褓之中喝奶的小娃娃呢,自然不记得。可是他不记得,李琛记得啊,小姑娘早就知事了。
  李建成难得脸红,犟嘴道:“我那时锻炼,锻炼你知道吗!”
  李琛懒得理他,“是是是,你勤奋,你锻炼呢。”说完,一个转身走了。
  气得李建成只想蹦高,指着李琛的背影问李世民,“你姐这是说我坏话呢吧?”
  李世民:“……”
  呼——姑姑说了,好孩子不参与这个话题,他还是吃糕点吧。
  李世民来长安的事情倒是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毕竟让李琛和李建成留在长安倒也能够理解,都是要入学的孩子了,趁着机会建立起自己的人脉来也是重要的。一直呆在陇西那块地方有什么用呢。
  但是他们俩留下来,自然是因为他们都是大孩子了,可以留下来。只是当这个人换成四岁的李世民时,就不免让人觉得奇怪了。这么大的孩子,一般人家还百般护着呢,怎么就让他这么远的从陇西赶到长安来呢?莫不是家里呆不住了?
  一时之间,不少人开始阴谋论起来。
  李建成也听了几耳朵,只觉得这些人成天闲着都要闲出毛病来了,再怎么普通的一件小事儿都能被他们给琢磨出事情来,怎么就这么闲得慌呢?
  谨欢对此却是毫不在意的。毕竟也没哪个不长眼的跑到她面前来说这话啊,这得多缺心眼儿啊。
  好吧,缺心眼儿的还是有的,比方说谨欢自己的姐姐,李谨安什么的。
  自从王采言和杜家订了亲事,李谨安就借机留在了长安。她也不想再回太原王家受罪去了,就算杨广和她不亲,但是也得叫一声表哥,扯了这一层虎皮当大旗,李谨安就直接留在了长安给王采言置办起嫁妆来。
  李渊和谨欢也没有虚言,作为舅舅和小姨,都给了王采言一份非常可观的添妆。李渊代表的是唐国公府,他出手阔绰,那是对她的看重,李谨安心里当然受用,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她那个小妹妹准备的东西竟然比哥哥准备的还要更好上几分。尤其里面那几件秦汉的东西,说句实在话,就是在王家,都寻摸不到这样的好东西,到时候直接给王采言带出去当嫁妆,才算是真正得意又体面的事情呢。
  “外头传得风言风语,有鼻子有眼的,说是咱们家出了以庶灭嫡的事情,嫂子这才赶着把儿子送到你身边呢。你和我说句实话,世民为什么会来长安?”李谨安很是忧虑的样子。
  谨欢无语到特别想把李谨安的脑袋切开给看看,看看她脑子里面到底是进了多少水。
  “阿姐这是说得什么话,咱们家这么会干出这样的荒唐事儿呢,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谨欢出面斥责了小白菜一顿。
  李谨安颇有几分委屈,她这也是为了娘家好,怎么能叫荒唐呢。“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儿!”
  “什么怎么回事儿?”李谨安喋喋不休的,让谨欢觉得五肚子来火。
  “就是世民这事儿啊。”李谨安又车轱辘了。
  谨欢冷笑了两声,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在桌面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掌印,“早就和你说了,这事儿根本就没那么复杂,就是嫂子想把世民送过来让我给管教着,哪来这么多的问题!”
  李谨安觉得有点委屈。
  又不是她一个人这么觉得,是大家都这么说啊。


第256章 大唐盛世
  还好; 一个看不明白眼色拎不清事情的娘亲还有个聪明女儿; 王采言见情况不对,连忙好说歹说地支走了李谨安。
  子不言母过; 她一个当女儿的,万万没有说娘亲不是的道理,也只能打着自己的旗号赔罪了。
  “行了,你是个聪明孩子; 小姨心里明白,你娘这人呢; 在家被养废了,你多看着她吧。”谨欢也不和王采言来虚的; 明明她阿娘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笨女儿呢,谨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来着。
  王采言俏脸一白; 却还是施了一礼; 应下了谨欢这句话。
  李谨安脑子进水拎不清楚也就算了; 王采言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就拿她的婚事来说好了; 小姨为自己筹谋了那么多,最后还把最合适的送到她跟前让她择选; 这样的事情,换做她亲娘; 那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份恩情,她王采言死都会认。
  一家人是不用说两家话,可是她到底姓王啊; 若是小姨不乐意,何苦要费这个功夫呢。王采言不是白眼狼,李家的情,她记住了。
  “去吧,你是个好孩子,小姨记得呢。”到底还是个孩子,谨欢忍不住又出声安抚了一句。
  王采言眼睛一酸,偏过头去答应了一声,“小姨放心,我都晓得的。”
  这风不管再怎么刮,只要李家人自己不拿当回事儿,众人嚼了又嚼,没了意思,自然也就不说了。
  窦氏原本在家还担心着呢,怕二儿子在长安城不习惯,哪知道这个臭小子如鱼得水的,成天都乐乐呵呵的,窦氏接了两回信,气得就不乐意再管了。
  乐吧乐吧,等到开始学习的时候,有的你哭的。
  不过现阶段的李世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谨欢正忙着呢,没时间管他呀。
  营建东都的事情,打从杨广继位就开始了,历时十个月,征调民夫百万余人,才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新洛阳城。
  建成之后,各家都在里面置办了不少产业,李家自然也不例外。不过这些事情谨欢都没插手,而是尽数交给了李渊,反正他离得近,事情交给他也是应该的。
  “皇帝近日在朝堂之上频频对我等发难,看来是要对我们这帮老臣下手了啊。”高颎显得很是忧虑。
  这是谨欢暗中在长安置办的宅子,挂在了暗卫的名下,没人知道这是李家的宅子。谨欢总不能在自家明目张胆地见高颎吧,所以一般都会选择这里。
  再加上也没人会想到她和朝廷重臣结交,所以到目前为止,倒是不用担心其他问题。
  “皇帝的位置也坐稳当了,他身边的忧患都已经除了,该杀的杀,该圈的圈,也该轮到你们这些不听话的大臣了。”谨欢冷笑道。
  “去年先是刘方攻下占城,接着又是韦云起率病攻打契丹,如今直接迁东都洛阳,咱们这位陛下啊,心里的主意深着呢啊!”高颎这几年也暗中联络了不少人,只是为了安全考虑,并没有策反,而是和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希望到了日后能为谨欢所用。至于现在嘛,他是绝不可能让谨欢暴露而陷入危险之中的。
  “洛阳重要,迁都一事我的这位表哥做的还是妥当的,只是十月而成,这一座洛阳城下,又不知道埋着多少民夫的尸骨啊!”隋朝的劳役太重了,杨广想做的事情太多,百姓因为服役到最后十不存一,活不下去了,自然要造反的。“至于刘方,这里头猫腻可不少呢,他前脚把占城给打下来,后脚占城王商菩跋摩就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了国,此一战,我军阵亡十之四五,不然刘方怎么半路就病死了呢。”
  高颎和杨素,一个是左仆射,一个是右仆射,只是两人侧重不同,高颎主要负责的还是政事。并不是他不想插手军事,但是皇帝防备着,他还能怎么办呢。
  “哎,只去年一年,先是修阳渠汴渠,再是修洛阳,禅定寺那边也还没完工,还想要再修建新的行宫,便是倾尽天下之力,可有这么多征夫可调啊!”高颎一脸无奈。
  他这一辈子,除了谨遵先父遗命,奉谨欢为主之外,其他无不是为国为民。如今眼看着皇帝大肆消耗民力,他自然是坐不住的。
  “高大人,你现在着急有用吗?且看着吧,这才只是个开头呢,咱们这位陛下啊,所图甚大呀。”
  “您这是?”
  谨欢直接展开了河道图,这是她贿赂系统得来的现阶段的最详尽的天下河道图,但凡是从前开凿过的河道,图上都标绘的清清楚楚。
  “看这儿,皇帝今年修阳渠故道和汴渠故道,西段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阳渠故道,东段走汴渠故道入淮水,二者并为通济渠,除此之外,今年还修了东汉开的邗沟直道,自山阳至杨子入长江。如果之后疏浚汉代的屯氏河、大河故渎、白沟,再疏浚春秋吴运河、秦朝的丹徒水道和南朝运河——”高颎的目光随着谨欢的视线在地图上游移,看着她将一道道河流连接起来。
  “——那么到最后,整体的工程就是黄河水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到达会稽,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这些河渠南北连通,您觉得如何呢?”
  哪怕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杨广倾尽国力开凿的这一条大运河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更不用说南北交流不畅的现在了。可想而知,一旦这一条大运河开凿成,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都将开启到一个全新的层面。除此之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能加强,可以说,这一条运河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更不用说一旦完成,运河两岸的经济将会发展到怎么一个新态势了。
  高颎面色大变,隔了良久才感叹道:“陛下非常人啊!”
  谨欢点头附和:“是啊,我这位英表哥的确是非同凡响,但是你想想,这样大的工程,我们先不说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而这之中又要被官员层层剥削掉多少,就先说现在开始在通济渠修建的离宫好了,若是真成了,这一路到底要修多少离宫,谁又能知道呢?”
  修运河,这自然是好事儿,天下最不缺少的就是聪明人。可是杨广他不但修运河啊,他还一路修行宫,从长安一直修到江南,这样的花费,谁承担得起?最后不还是落到老百姓的头上嘛!
  高颎苦笑道:“我看是前些年憋得狠了。”
  前些年,指的自然就是杨广还没登基,迫切需要演戏的时候了。文帝夫妻崇尚简朴,杨广当然要摆出一副自己艰苦朴素的样子来,一餐饭都吃不了几个菜,还说是怕浪费。可是现在呢?一餐桌上不知道要摆上多少道菜,一道菜动上一筷子,也吃不完五分之一,剩下的全都是浪费。
  “岂是是前些年憋狠了呀,他这就是矫枉过正了,真不知道先帝先后地下有知,怎么看这事儿呢。”谨欢讽刺说道。
  “罢了罢了,皇帝越是折腾,主子上位的时机就越早,如此看来,我们还得盼着皇帝多多折腾呢。”高颎也将自己从忧国忧民的情绪之中拔了出来,重新将自己摆回到一个谋士的位置上来。
  “咱们这位陛下啊,论起折腾来,且看着吧,估计没人能比他更会折腾,对了,我彷佛记得朝廷有重修律法的打算?”
  高颎点头,“是,陛下前天刚透了点意思出来,估摸着是想重新再拟定吧。”
  谨欢敲了敲桌子,“去修律法吧。”
  高颎一愣,“这是为何?”
  皇帝虽然想对老臣动手,但是他们也不是毫无防备的,更何况他现在身居高位,若是支开去修律法,固然清贵,还能赚个好名声,但是对朝政的影响力可就弱了。
  “我看皇帝忍不了了,不管是你,还是贺若弼,又或者是宇文弼,他都忍不下去了,皇帝是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你若是还占着现在的位置,只怕就要人头不保了。”这可不是虚言,而是谨欢在宫中的探子打探回来的消息。
  高颎闻言大惊失色,深深朝谨欢行了一礼,“诺。”
  总得活着,才能为小主子效命,才能完成亡父的遗愿,若是早早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那贺若弼他们?”高颎意有所指问道。
  如果谨欢相用,那他自然也要去提醒一二的。
  “不用,”谨欢神色冷肃,“皇帝要杀人,谁都拦不住的,贺若弼和宇文弼我都没有启用的想法,由着皇帝去吧。”
  “哦,对了,你想办法把赵超和崔鑫调到仪制清吏司去,我从羽骑尉那儿得到的消息,皇帝有意派人前往琉球。”皇帝准备拍朱宽去琉球,只是他大概万万都不会想到,朱宽根本就是她的人。
  “去琉球?”高颎的战略眼光还没强盛到那样的地步,乍然一听之下还有点茫然。这样的海上之地,去了有什么用呢?
  “自有妙用啊!”谨欢刻意卖关子道。
  琉球只是战略位置重要,其他倒也罢了。但是她可以凭借琉球做踏板,在琉球建立根据地,然后,然后跟小鬼子赚银子啊!


第257章 大唐盛世
  谨欢的历史很好; 但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好; 谁没事儿天天穿,也会主动被动地捧着史书开始看吧。
  但是这种好只局限于我国; 对于一衣带水的邻国嘛,谨欢大概也就知道他们这会儿正是飞鸟时代,苏我氏正掌权,而大化革新还没开始。不过就算开始了; 这个时候日本对于现阶段的大隋而言,依然是推了就倒。
  谨欢对于这种面积还没有自家一个省大的岛国并不敢兴趣; 但是想想这帮“疯子”,提前搞点贸易她觉得还是可以的。
  买卖嘛; 跟谁做不是做呢。他们的盐糖那么精致,布匹那么好看,各种精致的器皿; 都可以贩卖的嘛。至于说铁器刀兵之类的; 只要价格好; 卖个斗争双方之中的弱势一方; 那也好嘛。
  不得不说,在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之中; 谨欢的确成长了。换做从前,她肯定得把这帮矬子直接揍个满头包; 资源全都掠夺不解释。但是现在,她已经学会了用手段,隔岸观火; 让他们内部消耗了。
  没有人会嫌弃金银烫手,谨欢当然也是。尤其是在她后续有那么多筹备的情况下,说真的,要不是现在的海船还不能像福船那样远航,她真心都想让人出去找新大陆去了,她的金矿啊!
  不过不急,等到她上位了,她大可以把福船的图纸拿出来,这都是当年大清出海的时候用的各种图纸,她顺手复制了一份放在背包里,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还有可能会重见天日的一天。
  其实谨欢也知道国内的金矿银矿在哪儿,这倒不是贿赂系统得来的,而是她在康熙书房里头看到的。自从他们开采到了石油之后,康熙就很慎重的在地图上标注了石油的地点,至于其他的,也都是一些矿产资源地,金银铜这一类的标注地格外清楚。但是知道了也没用啊,她现在属于私人,私人想要开金矿,等着被皇帝知道定一个谋反之罪吗?
  内部没办法,谨欢也就只能从外部打主意了。反正现在的矬子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家的矿在哪儿,她只要派人想办法把那块地方给买下来,随便怎么开采都行咯。毕竟现在的那破地方嘛,呵呵呵呵,几百人打仗都是一场大战了。
  高颎并不明白谨欢为什么要派人去琉球,但是既然她提出来了,那他自然是努力按照谨欢的要求去做了,并且在皇帝主动要提出重新修订律法之后,高颎头一个站了出来,老泪纵横地表示要尽最后一份力。
  说实在的,杨广很懵逼。
  他原本还在寻摸着要找个什么由头把这个老东西给宰了呢,哪知道还没等他想好由头,这老东西倒是自己从锅里跳出去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高颎身居高位,又和杨广不是一条心,杨广想要杀他的理由自然是清晰明了的。毕竟这样的重臣,如果真起了心思要和他作对的话,那他还是会比较麻烦。更何况高颎和他那个死鬼大哥也还有点姻亲关系,他不放心也是正常,哪知道这老狐狸居然这么奸猾,不等他动手呢,就嗅到了风声,自己跑了。
  跑就跑吧,能将高颎从仆射的位置上挪开,杨广还是很开心的。朝廷的高位上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回高颎退位让贤了,一个个本来还挺期待的,哪知道等了好几个月也不见皇帝重新任命的消息,这让一个个的都有点蒙。
  “说说吧,你们怎么想的?”大热的天儿,谨欢正缩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吃着西瓜,头顶上是一串串还泛着青色的葡萄,估摸着还得有个十天半拉月的才能成熟。
  正在扎马步的三个人呈WIFI信号排列,李建成最左,李世民最右,李琛在当间。三人都是一色的短打,屁股下面还有一炷烧得极慢的香,唯一不同的就是李世民身上没挂东西,李琛腿上绑了沙包,李建成最惨,腿上手臂上直接绑了铁块。
  但是三人的反应却和他们身上的负责截然相反,李建成是最轻松的那个,到现在也不过是额头出了些汗,李琛的小脸上已经全是汗珠,至于最惨的李二凤,他已经成了水里捞出来的,并且眼神死死地黏在了谨欢旁边石桌上那一壶西瓜汁。至于谨欢说了什么,哦,他什么的都没有听到。
  因为这几个熊孩子前两天又出门惹事儿去了,这一回的波及范围比较大,天一热人就容易暴躁,谨欢就干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