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太子养歪攻略-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当初收下扶苏这个弟子不同,要是严格来说,扶苏将来是王,是主,而甘罗只是臣下,故而扶苏只是尊称甘罗一声老师,要说正儿八经的行师礼什么的,倒是没有的。可是张良就不一样了,甘罗在连着考验了好几回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要收下张良这个弟子,不是像学宫中那样人人都有许多弟子,他是真正地将张良视为了自己的衣钵传人。
  虽说论起年纪来,甘罗不过大了张良六岁,只是一个才方舞象,一个早已弱冠成年,而且甘罗的人生经历比起张良来也着实丰富太多。
  出身名门,少年成名,备受冷落,再度复起,甘罗年纪虽不大,可是他的人生经历比起许多年长之人亦是不遑多让。更别提他近乎碾压性的智商了。
  学不问先后,达者自为师。
  张良要跟甘罗学习的,还多着呢。
  既然要正式跟着甘罗学习,那么最方便的自然就是搬到甘罗府上去,毕竟甘大人政务繁忙,也只有每天回去之后有时间指点弟子了。自然,除此之外的时间,张良就可以在学宫之中继续学习,不提别的,至少还有个韩非在啊。
  为了孩子好,张家夫妻二人自然是同意的,更何况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说句实在的,跟在他们身边,平日里连荤食都难见到,而据说甘相府上的厨子,乃是宫中的厨子教导出来的,厨艺极佳,张母就用这个理由哄骗住了要哭的小儿子。
  张仲到底年幼,不舍父母才是常情,然而为了孩子的日后,张母在必要的时候十分狠得下心肠的。
  只是没想到,前脚才把孩子送出门,后脚旧人们就找上门来了。
  “你们家倒是复起了啊,送出了两个孩子,倒换来平安了,这桩生意倒是当真做的。”来人嘴角带着轻蔑的笑意道。
  张母气得浑身发颤,这些话若是传扬到他人的耳朵里,为她的孩子带来祸患可怎生是好呢?张母素来秉性纯良,可是必要的时候,为了她的孩子,她也能言辞锋锐。
  “这自然是因为我家孩子出色,才得了人家的青眼,毕竟有些人,便是想送,也还无可奈何呢。”同来秦国的人不少,大都是从前的高官显贵,显然秦国是为了方便控制他们才将他们一起给送了过来,就近看管。只不过那时韩国的吏治早已败坏,百官之中竟是蠹虫占了多数,就如面前这人,外表看着锦绣,实则内里全是稻草。这样的人,挑剔如秦人,自然是看不上眼的。
  可是富贵日子过惯了,再来过现在的清贫日子,谁能忍受得了,眼见着张家复起有望,心中不平的,自然就过来戳人心肺了。
  “呸,枉你张氏相韩五代,卖国求荣之事倒是做得挺欢,魏国有个密探龙阳君,焉知你张平是不是也早已投效了秦人呢!”这话说得,便相当戳心了,这一盆污水浇下去,不仅骂了张平,连带着他家祖辈都一并骂进去了。
  这人说出此话之后,原本还当张平要辩驳的呢,哪知道张平不但一言不发,甚至还将他赶出了张家门,而后更是直接关上了大门。
  那人气得对着门啐了一口,“果真是心虚了,只怕早就已经通敌叛国了,呸,装什么清高!”
  门内,张母忧心忡忡地望着丈夫,“这可如何是好呢?”
  张平长叹了一口气道:“难不成我还能堵得住悠悠众口嘛,罢了罢了,之前良儿说要我们搬家,你收拾收拾,呆会儿我去寻良儿,咱们就搬了家吧。”不管他做了与否,是非都已经传了出去,那么他这时候不管做什么,在那些人眼里也没有区别。他走,会被骂,他留下,更会被骂,与其如此,倒不如走个干净。反正他张平一生无愧韩国,便足够了。
  早先就说了,阶下之囚是不可能有太好的待遇了,比方说两国被掳之人,圈定好了范围,只允许在这个范围内活动,除开被特许去学宫的人,其他人都不许到其他地方走动。
  至于为什么会出这样的政策,一来,免得这些人私下活动串联,再惹风波,二来就是直接将韩人和韩非给隔离了开来。毕竟除了允许去学宫的那些,只要韩非不主动去,其他人根本没办法到学宫又或者是廷尉府去啊。
  而这个“英明”的建议是谁提出的,除了李斯这个小心眼,还用作他想吗?
  一旦张良开始跟着甘罗学习,那么他日后基本就是学宫和相府两头跑,那么再见父母的时间就相对更少了。甘罗父母早逝,故而他对学生也很体贴,着人在相府不远处寻觅了一个小院子,言道若是张家夫妻有意,可到此小住,也方便探望两个孩子。自然了,说是小住,若是有意长住,也无不可。
  先前张良回来的时候就提起了这件事,张母的心里当然是想去的,当娘亲的,能离自己的孩子近些,如何不愿意呢。可是顾虑到丈夫,到底还是没有应承下来。不过既然现在张平主动开了口,那么张母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连忙应了声,回屋收拾衣物去了。
  等到先前来挑衅之人带着更多人来到张家小院前叫骂之时,小院早已人去楼空。
  要说扶苏这倒霉孩子,现在性子是真的越来越“嚣张”了。非仗着自己入门早,让张良喊他师兄,把张良给梗的啊。
  可偏偏张仲又是个经不起糖衣炮弹诱惑的,扶苏拿出了一包糕点,就把这个小子给收买了,于是张良就只能心梗地发现,自家傻弟弟只要扶苏一出现,就特别亲热地“师兄师兄”的喊。
  张良:“……”
  我的傻弟弟哎,先不说你俩年龄相仿,就说你俩也不是一个老师吧,他是你哪门子的师兄啊!
  甘罗收弟子的要求是很高的,聪颖如张良,同意,单纯如张仲,额,还是算了吧。好在学宫之中良师众多,张仲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进学,还多了不少玩伴,倒也不错。
  不过张良明面上心梗,可是内里对扶苏此举还是感激的。需知他和弟弟都是前韩之人,在这学宫之中也算是隐隐受到排挤的那一拨。虽说自从他拜入甘罗门下之后,他的境况略微好转了一些,可是张仲却没有拜师。
  原本张良还为自己的傻弟弟担心呢,哪知道扶苏不过逗着张仲叫了一声“师兄”,他们兄弟二人在学宫之中的待遇就来了个天翻地覆。
  最明显的,每日的饭食待遇又上去了。张仲作为一个小吃货,每天吃肉吃得那叫一个高兴啊。
  为此,张良在甘罗为他解惑之后也顺嘴问了一句,要说扶苏地位高吧,可是他到底还年幼,怎么对于学宫之人影响这么大呢?连食堂掌管饭食的大师傅都如此,张良还是很受震惊的。
  甘罗笑了半天之后才解释道:“那自然是因为扶苏是公主殿下的心肝宝贝啊。”
  要说肉麻,甘罗真是没见过比这姑侄俩还不要脸的。明明从前的扶苏是个腼腆害羞的好孩子啊,怎么现在就成了个黑肚子老油条呢?甘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浑然忘了他在这件事上也可算得上是“劳苦功高”。
  “弟子听闻这学宫便是公主殿下力主要建的?”
  “正是,公主殿下提出了要建学宫,而后邀请荀子前来担任祭酒,在这之后更是研发笔墨纸砚,大肆招揽百家人才。公主本身亦是才学过人,通晓各家,尤其善墨家阴阳家医家,而在兵法谋略之上,堪称是大秦第一名将,故而学宫之中人人推崇公主殿下,扶苏由殿下亲自教导,所以他在学宫之中的地位也是非凡。”
  当然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公主极善厨艺,在她的友情帮助之下,学宫的饮食水准被极大地丰富提高。不过这样稍稍有些损害形象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说了。
  甘罗对谨欢那自然是赞扬有加的,开玩笑,他小命都是谨欢保住的,而且大王又是个姐控,没看到现在百官们拍公主的马屁比拍大王的马屁都顺溜嘛!
  没办法,这都是业务需要啊!
  而此时,“大客户”谨欢正在和“老板”嬴政对着一张舆图,开始了下一轮的算计。
  (记得看有话说)


第122章 大秦长寿
  算计什么呢?
  算计西边和北边的邻居们。
  刚刚灭了两国,这个时候要是再有个其他动静;其余各国肯定毫无疑问要抱团。而且连着在外征战许久;秦军自己也是劳累的,故而至少两年之内;秦国是不打算再次出兵的。不管怎么说;还是得先把东郡和颍川郡两块地方彻底消化了;并且学宫之中又有了更多的有用之才后,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而现在;显然就是不那么合适的。
  但是不对外征战;不代表就彻底歇下来休养生息啊,大好的宝贵光阴怎么可以这么浪费呢!
  于是嬴政和谨欢的目光非常一致地转移到了另外的邻居身上。
  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萝卜加大棒的政策;都是最好用的。
  氐;羌;匈奴,他们可以是最糟糕的敌人,也可以变成最听话的马前卒。谨欢的骑兵已经训练的足够好,可是这些夷狄们,生来就是最好的骑兵。而且他们的加入,还可以解决秦国现在最重要的问题,缺人。
  没错,就是缺人。
  各国连年征战,青壮大都消耗在了每一场战争里,这一点,秦国也不例外。而且更明显的人力缺口出现在了东郡和颍川郡,秦国一路势如破竹,可是相对应的,魏国和韩国的牺牲就变得多了。虽不至于十户不存一户,但是地广人稀就成了一件没法改变的事实。
  而与此同时,秦国还要准备对赵国和楚国用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抽出额外的兵力来防备匈奴和氐羌,完全就是雪上加霜。虽说当年嬴政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但是谨欢觉得,路,其实可以走得稍微轻松一点。
  天下,要打,可是也要治。不然等到统一天下后,嬴政那如火箭一般的改革速度,其他地方根本就跟不上啊,这样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大后方永远都不能失火。这是谨欢最宝贵的经验之一了。
  “只是蛮夷之人不通教化,不明道理,便如利刃,或有反噬之嫌啊!”甘罗一脸的不赞同。
  以往总是下意识要先和甘罗唱一回反调的李斯也是这个意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纵能压制一时,也未必可压制一世,此事终究过于危险了。”
  反倒是龙阳君提出了和两人完全不一样的意见。
  没错,就是龙阳君。
  谨欢已经发现了一个悲催的事实,她与其说是给扶苏找老师,还不如说是给嬴政找后备军呢,这才过了多久啊,龙阳君就被挖角了。
  呸,挖你亲儿子的墙角,你这个当爹的脸皮怎么这么厚呢!
  对此,嬴政丝毫不为所动,并且强烈表示欢迎他姐去给那个小兔崽子找更多的老师。没办法啊,就是觉得他姐给小兔崽子找的人特别的好用呢。聪明,有眼力见,会来事,而且还蔫儿坏!聪明脑袋黑肚子,啊,这样的大臣请给他来一打。
  哦,对了,还有甘罗那个小徒弟,小兔崽子的“师弟”,今年十五了吧,唔嗯,十五,也快了,快了。
  至于说为什么满朝文武辣么多,嬴政偏偏专挖亲儿子的墙角,大概因为他是一个聪明的亲爹吧。好用的人才不赶着这个时候用,那要等到什么时候,等着长蘑菇吗?
  对了,说到蘑菇,姐,我们晚上真的不能吃烤蘑菇吗?
  谨欢赏了嬴政一个白眼,示意龙阳君继续说。
  “如二位大人所言,蛮夷之人,不通教化,见利忘义,且很有可能噬主,但是有一点,两位可能没有在意,就是畏强。”
  “畏强?”
  “没错,蛮夷中有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的小人,但是更多的,却是敬畏强者的勇士,昔年武安君在世之时,蛮夷之人闻风而逃,无他,敬畏武安君,而如今——”龙阳君话说到这里,其他三人的目光一致转向了谨欢的身上。
  “喂,看我干嘛?让我去打架啊?”谨欢下意识脱口而出道。
  嬴政很是严肃地点了点头,“没错,姐,你去打架吧。”
  谨欢:“……”
  夭寿哦!我弟弟又疯辣!!!
  “若是公主出面的话,此事或许可行。”甘罗沉吟片刻接道。
  哦哦哦,甘罗也疯啦!!!
  事实证明,聪明人哪怕看起来疯了,实际上也疯了,提出来的方案,也都是有用的。
  “售卖白糖的铺子中,除开前往其他各国的,还有一部分胡商,据闻白糖在草原上市出的价格相当之高,若是以此为利益相诱的话,或可有用。”李斯又提议道。
  现今秦国有许多土地都种了改良过后的甘蔗,虽说粮食才是根本,但是在糖的价格几倍于粮食的情况下,谁不愿意种甘蔗呢。种好之后可以以粮食两倍多的价格卖给官家,至于说官家制出来的白糖价格卖得更高,那就与他们无关了。
  “对了,臣突然想起一事,先前公主曾经戏言过羊毛衫,倒是不知道此物为何?”甘罗又给谨欢挖了一个大坑。
  谨欢:“……”
  甘相,我跟你到底有什么仇什么怨啊!
  “羊毛衫?姐姐,这又是何物?”嬴政也颇有些不解问道。
  要说古人的智慧吧,那绝对是没得说的,现阶段的织机虽说看起来又蠢又笨重,但是毛毯之类的东西已经能织得很好看了,像是王宫里,基本到处都有这些东西。然而,还是没人想起来拿这个织衣服。
  不仅仅是这个东西,包括谨欢一开始打从想找的棉花种子,到现在也没有找到的迹象。而这件事呢,谨欢其实已经忘了。
  “系统,人家穿越就是搞大事的,发明什么火药,玻璃,肥皂,水泥,怎么我就跟吃喝住行绑定了呢?”谨欢默默在心里吐槽系统道。
  系统:“可是这些事你不是已经干过一回了吗?”
  谨欢:“……”我擦,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系统:“做事情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才有火药就想着造导弹,你这步子跨得太大,小心扯着蛋。”
  “谢谢,我没有蛋!”册那,居然被系统给教育了,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系统:“你说你好歹也是建设过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曾经的*接班人来着,怎么这些最基本的都忘了呢?”
  “行了,莫名其妙八竿子打不着的屁话就甭说了,不就是织毛衣嘛,织织织,现在就织,行了吧!”谨欢觉得自己老委屈了,她自打来了之后就各种兢兢业业的工作,虽不说宵衣旰食吧,但是这次出去一打仗就是大几个月,晓行夜宿的,她说过一声苦了吗?
  但是谨欢心里也清楚,系统提醒地并没有错,自从她的目标彻底转移到拓张领土,出去干仗之后,原本的国计民生,她是真的忘了。
  她想要让嬴政不再成为史书上记载的那个暴君,所以她想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只是说好要找棉花的,没有找,说好要织毛衣的,也没有织。她说要让百姓吃饱穿暖的,现在看来,吃饱也许是快要做到了,可是穿暖这一项,说真的,作为一个万恶的统治阶级,她真没挨过冻。而且就算外面再冷,她也感受不到啊!毕竟就是这么强悍嘛。
  “所以,我们到底是先去打架,还是先织毛衣?”谨欢想了想,问出了这个“绝世难题”。
  嬴政有点崩溃,“姐姐,这个毛衣,到底是什么啊?”
  谨欢随意指了指地上那块毛毯道:“你们知道这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
  “羊毛。”
  “没错,羊毛,羊毛可做毡毯,那么自然也可以用来做衣物,而且此物保暖效果应该不错。”一般谨欢说不错的,那就错不了。
  于是嬴政一声令下,咸阳附近的羊,都倒血霉了。


第123章 大秦长寿
  暖和的衣服给人带来的诱惑是巨大的;羊毛被一道又一道工序处理成可以纺织的羊毛线;墨家那边也迅速研制出了实用的纺织机,前半片;后半片;再加上两袖子,在大家还没学会怎么用那四根竹针打毛衣的时候;这种在谨欢看来完全是“粗制滥造”的毛衣从上到下;俘虏了所有人的心。
  日哦;这东西穿着好暖和啊!
  而在谨欢用手打出一条蓬松的大围巾,并且嬴政以第一套羊毛衫裤归了扶苏所以这个要归他的理由带着炫耀了一番之后;羊毛围巾也迅速地风靡了起来。
  人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在谨欢还没意识过来的时候,帽子;手套;就全都出现了。
  然而秦国的羊就这么多,其他各国的羊毛也基本都被商人们运来了秦国,换成了钱财和各种糖果点心好吃的;再加上羊就算一天喂十八顿草料;那毛也没办法长得跟地里的野草似的嗖嗖嗖。于是乎;这次在朝上提出和氐羌匈奴进行羊毛贸易的时候,除了个别脑子有问题的二百五,几乎是全都举手赞成。
  不就是互市嘛,开开开,别的不说,先跟他们买上几万斤的羊毛再说。
  至于谁去谈这笔生意,大家一致表示,李大人,必须李大人,小心眼地要上天,而且扣扣索索的,特别小气,真的特别适合谈生意。
  李斯对此表示有点委屈,他这么一个伟光正一个人,对吧,明明真正小心眼又小气的那个人是甘罗,怎么会是他呢?
  对此,甘相随意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家底,我这么有钱你说我抠门?回家数你的半两钱去吧!
  谈生意的人商议一番后定下来了,而压阵的人却是不用考虑的,朝野上下一致表示,大王啊,这种关键时刻,必须放公主殿下啊!
  于是谨欢就带着她的骑兵,领着以李斯为首的官(忽)员(悠)们浩浩荡荡出了咸阳,然后在离开咸阳不到一天的时候,就在半路上看到了“离家出走”的扶苏,蒙颖,还有张良。
  扶苏笑得一脸腼腆,蒙颖则是春光灿烂,至于张良?算了,还是别形容了吧。
  “你们怎么跑来了?”谨欢二话没说,就拎着三个倒霉孩子上了马车。
  问起缘由来,蒙颖率先站出来了,“公主,不是公子的错,是我想要跟着公主出去的。”
  “哦?为什么啊?”谨欢一般只打自家孩子,没办法,欠揍嘛,别人家的孩子,她的态度一向良好。
  蒙颖挠了挠脑袋,“我有点想我爹了。”
  蒙颖这么一句话,就把谨欢的话全都给堵回去了。
  蒙恬这几年一直镇守边关,震慑匈奴,蒙颖的确好几年没见到蒙恬了。
  “叔叔说我长高了,长壮了,也长得越来越像我爹了,可是我长得这么快,要是我爹再见我的时候认不出我来可怎么办呢?所以,公主殿下,我能跟着您一起去边关吗?我保证,我一定会乖乖的,不会惹事的,嗯,吃的也一点都不多,您放心吧。”说到最后,蒙颖的声音越来越低,显然他心里其实也是清楚的,他这样跑出来,娘亲和叔叔他们会担心,但是,他是真的,真的很想他爹啊。
  谨欢叹了口气,手落在了蒙颖圆乎乎的脑袋上,“好,本宫带你去,只不过还得先传信回去啊,咸阳现在说不定已经要兵荒马乱了。”
  毕竟蒙颖也罢,张良也罢,这两个孩子的失踪,固然会引起人的注意,可是真正会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她的宝贝侄子啊!
  “扶苏,你胆子越来越肥了啊!居然连你师父都不带就敢这么跑出来,要是路上遇到什么坏人怎么办!”处理完了蒙颖,谨欢冷着俏脸看着侄儿。
  扶苏很是委屈:“姑姑,您觉得若是父王不肯,我哪能出咸阳啊。”
  扶苏宝宝心里委屈,所以他要说。
  “什么?”谨欢一脸的难以置信,“你老子的脑袋是不是被驴给踢了,还是被你的小白给咬了?”小白是扶苏养得一只白虎,是前年被下面官员当做祥瑞献上来的,因为送来咸阳之时不过是只三个月不到的小老虎,所以谨欢就让扶苏给养着了。
  事实证明,兔子养老虎也是可行的。唯一让谨欢觉得有点崩溃的大概就是这只老虎,太爱撒娇了。一看到她就躺平要揉肚子什么的,谨欢才没有被诱惑呢,哼,才没有因为这个给这只笨蛋老虎做了好多肉干呢!
  扶苏冲谨欢眨了眨眼,“姑姑,父王让我跟着您出来见识见识,其他人并不知道我已经出来了,父王说我生了病,要好好休养呢。”
  男孩子不能娇惯,就得经历点风霜雪雨什么的,此行要是不出意外,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能借着这个机会让扶苏去长长见识也好。至于说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嘛,嬴政也相信,有他姐在,小兔崽子是肯定不会有事情的。
  谨欢崩溃地又将目光转向张良,刚要开口,又忍不住叹了口气,揉了揉额角道:“这事是不是甘罗也有一份?”
  张良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道:“老师让我跟着公主和李大人身后多多学习。”
  谨欢气得咬牙切齿,“呵呵。”学习,学你个大头鬼!
  “哎,等等,那谁送你们来的?”
  “龙阳君啊。”蒙颖直接回道。
  “那他为什么不跟着我们一起走,顺带保护你们?”
  扶苏不好意思地冲谨欢笑了笑:“因为父王说,他缺人手啊。”
  谨欢默默朝马车顶翻了个足以翻到脚后跟的白眼。
  我弟,天下第一厚脸皮兼无耻大混蛋!
  “阿嚏,阿嚏,阿嚏!”咸阳王宫中,嬴政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唔嗯,肯定是我姐和儿砸想我了吧!嬴政心里美滋滋想道。
  事实上呢?
  “来都来了,我也没办法把你们给塞回去,不过走之前,咱们先得把规矩定好了,不管路上如何,不许说苦,不说说受罪,既然是你们自己要出来的,那么就一定要忍着,外面的吃食不会有家里丰富,住的也没有家里舒服,也不会有人随时跟在你们身后伺候你们,任何事都要自己来打理,能做到吗?”因为谨欢这次出来,一个侍女都没有带,所以在不考虑兵士以及弱鸡李大人和其他弱鸡官员的情况下,孩子们必须自己照顾自己,所以谨欢干脆就把丑话先说在前面了。
  “嗯。”三人二话没说,一致答应了下来。
  “那就可以,来人啊,去把李大人叫来。”这仨孩子来了,别人不知道具体情况无所谓,李斯得先知道啊,不然到时候当着众人的面儿摔个屁股蹲多丢人啊!
  事实证明,谨欢的考虑老周到了,李大人一上马车就给跪下了。
  夭寿哦!我的公子爷哎,您怎么会在这儿啊!霎时间,李斯就把怀疑的目光看向了张良。
  甘罗教出来的小崽子肯定也是一肚子坏水儿,是不是你在背后挑唆的?约莫是因为张良那回指着韩非的鼻子骂并且现在又跟着甘罗学习的缘故,李斯看张良,那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张良无意争辩,直接转过了视线,倒是扶苏仗义执言,维护自己的师弟道:“此举是我一人所为,师弟不过跟来一起学习罢了。”
  “只是这路途艰辛,而且一路……”李斯接下来的话被扶苏给梗了回去。
  “哦,对了,非老师还让我多写写沿路见闻,回去给他交几篇文章呢。”扶苏突然补充说道。
  李斯瞬间变了脸色,“咳咳,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公子这一路上可要多多观察才是,若是有什么需要的话,只管来找下官即可。”
  “行了,三孩子的来历你别吱声,只做寻常处理就是,跟着你的那些个,认识扶苏的你交代一句,没见过的就不必说了。还有,平常也少跟前跟后的,叫你来也只是知会你一声,省得你回头再被吓出个好歹来。”谨欢看到李斯这德行就觉得牙酸,啧啧啧,这老小子还真是臭不要脸的典范,一听韩非有任务,立刻就把之前的那通说辞给抛在脑后了,你说人怎么就能这么不要脸呢?
  一开始,不论是蒙恬扶苏,还是看着稳重的张良,对一路上的事务都挺好奇的,毕竟没这样的经历嘛,可是连着这么赶了七八天的路之后,小崽子们,彻底萎靡了,忍不住就提了一个小小的愿望。而他们提出来的愿望,其实也挺简单的。
  “姑姑,我们真的不想再吃羊肉了,真不能换个别的嘛?”扶苏苦巴巴皱着小脸道。
  因为谨欢存着锻炼孩子的想法,所以自己用背包里存好的吃食喂饱自己的同时,并没有管几个小崽子,基本就是火头军那边煮什么,他们就跟着吃什么,顶多就是跟李斯他们吃一个档次的罢了。
  秦国最近天天宰羊,搞得羊肉价格连跌,可是因为羊毛收益好的缘故,羊肉价格跌了也不亏损。相反,大家都老高兴了,羊肉唉,羊肉唉,要不是羊肉太多了,哪里轮得到他们吃呢。
  所以这次后勤准备了那么多风干羊肉,兵将们都挺开心的,肉啊!
  但是他们做肉的手艺,跟宫里的厨子,能比嘛?
  “姑姑,你看,蒙颖都瘦了。”扶苏指着蒙颖道。
  谨欢冷笑道:“该!”


第124章 大秦长寿
  要说蒙颖这小猪吧,真不愧是武将家的孩子,打小就能吃能造;年纪小小,就可看得出日后的饭桶雏形来。别的不说;就说当初吃糖吃到牙疼还惦记着糖这件事,就能看出来这孩子心里最重要的是什么了。
  有这样的吃货光环加持;尽管蒙毅这个当叔叔的也非常勤勤恳恳地敦促着侄子勤练武艺,每日锻炼,可是这都没办法抵消每天那么多的饭食加零食啊。要说一般孩子吧;零食吃饱了,饭食就不怎么想吃了,扶苏就是这样,所以谨欢对他的日常零食量还是管得蛮严的。可是蒙颖呢?这孩子是零食吃饱了还能再造三碗饭;谨欢一度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猪八戒投的胎。
  现在好了,终于有了瘦下来的趋势了。
  谨欢顺手掐了掐蒙颖的脸;“瘦点好,别回头到了你爹跟前;你爹就看到了个肉团子;还以为你叔叔把你当猪豚养呢。”
  因为阉猪这个技术活的提前出现;原本味道不咋地的猪肉也一跃成为众人餐桌上的新宠,就是蒙颖自己,平常最喜欢的也是红烧肉,还得是大块的那种。有一回谨欢做了东坡肉,把这小子馋得几天都没睡好觉,结果还是扶苏替他又要了一份东坡肉,才暂时解了蒙颖的馋虫。
  “嘿嘿嘿……”蒙颖也没避让,就这么冲着谨欢傻笑。
  要说蒙颖傻?他的确是有点傻。可是要真认为这小子傻吧,那这人自己才是真傻。蒙恬的种,蒙毅养大的,这种外表憨厚,内里门儿清的小杀器怎么可能真傻呢?他不过就是对着特定的人“傻”罢了。比方说谨欢,比方说嬴政,再比方说扶苏。至于在特定的人面前,啧啧啧,我们蒙颖小少爷不要太精明哦。
  “行了行了,别委屈了,等会儿扎好营之后你让人去我们经过的那个林子打猎,给你做顿吃食就是了。”要不说谨欢还是嘴硬心软呢,侄子一诉委屈,蒙颖一卖蠢,她就主动退了一步。
  扶苏和蒙颖现在冒充的是谨欢身边的小童,不过说是小童,只要眼睛不瞎的,都能估摸出这孩子身份不凡来。而且他是谨欢身边的人啊,对于这群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