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红楼之不服憋着-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公府里上上下下除了王氏都信了贾政,贾母还不停地安慰他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勋贵大族,又何需跟那些寒门子弟争,你现在已经官拜从五品,以我儿大才,将来定能封侯拜相,官居一品。”
当年在贾代善决定由贾赦来继承爵位时,为了弥补心爱的二儿子,就为贾政向皇上求了个从五品的官职。但贾政本人不通人情世故,能力又十分有限,在官场上混了个一塌糊涂。他不是正经科举出身,被其他官员鄙夷不耻。贾政因此萌生了考科举的想法,想要一雪前耻,却被现实残酷地打回了原形。
贾母的话让贾政十分受用,很是赞成贾母所言,面上却假模假式地谦虚着并表示自己一定要继续参加科举,一定要走正规途径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不世之才。其实真相如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经历考场,拿到试卷的那一刻他就傻眼了,那上面都写了些啥?分开看每个字都看得懂,可合起来看他就糊涂了,什么破题策论时事?这些都是什么东西?脑子一片空白,一急之下就晕过去了,这一晕也给贾政的罢考找了个绝佳的借口。
知道了自己斤两的贾政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迈进过考场一步,每每到考试前一天,必定会莫名其妙地病倒,等考试一过,病情就会不药而愈。次数多了,谁也不是傻子,大家都见识了贾政的真面目,就再没人提及他科举的事情了。
进了腊月,贾代善被秘药蚕食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太医也无奈的摇头,交代尽早准备后事。
林家一出孝林如海就被贾赦请来商议能否把婚期提前。林如海表示必须能啊!再一个三年他可等不起啊,林家可只有他一棵独苗,他还肩负着传承林家香火的重任呢,丝毫耽搁不起呢。
由于贾代善的情况危急,二人商议着挑选了个最近的吉日腊月二十举行婚礼。因时间太临近,贾家和林家都一团忙乱。张氏卧床养胎,王氏就被抓了壮丁,管理着一些不算重要的琐碎差事。其实说是管事,也只不过在婆子们决定不了的时候决策一下而已,那么多丫头婆子,凡事按照定例办就成,较重要的事她就让婆子们找贾母定夺了,这荣国府里的内宅事务她可不打算插手,这里不是自己的家,在别人家寄居着还是不要指手画脚的好。
添妆的这日发生了一件事让王氏对贾敏的印象发生了改变。原本对贾敏没什么的反感情绪的她在那件事后也难免对贾敏有了些不喜。
这日天气不错,荣国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很多客人登门贺喜,宁国府当家主母贾敬之妻韩氏带着贾珍的妻子胡氏早早地过来荣国府帮忙招待客人,贾母倒是轻松许多。陆陆续续的王子腾和史家三兄弟都带着妻子前来,这时候史家忠靖侯史鼐还没有战死沙场。
贾母的手帕交南安太妃也早早的过来了,看到贾母情绪不高,以为她是不舍得女儿出嫁,于是便安慰贾母说:“敏丫头是个有福气,你且放宽心吧!那林家书香门第,清贵世家,上面只有一寡母,下面又没有妯娌之间的龌龊事,敏丫头嫁过去就是当家的主母,后福大着呢。”
对于南安太妃的话,贾母深以为然,她的敏儿才貌双绝,必是有着大福气的人。不过心底依然遗憾贾敏没能入宫伺候圣人。如今事已至此,也只能慢慢谋划,以图后报。
“我啊,是担心我们老爷,人快不行了,也不知能不能看到敏儿出嫁了。”贾母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又想到大喜的日子不好流泪,赶紧用帕子试了试眼角。其实她心里巴不得贾代善早点死,却又害怕他早死耽误了敏儿的婚礼,很是纠结矛盾。
南安太妃看着不忍,轻轻拍着贾母的手安慰着:“荣国公会好的,吉人自有天相。”这样的话说出口,她自己都不信,京城里有点头脸的谁不知道,荣国公贾代善已经是弥留之际了,贾敏的婚礼提前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贾代善冲喜。
外院贾赦贾政和贾敬贾珍设宴招待亲友和一些关系比较亲近的官员同僚。太子也派人送来了丰厚的贺礼,众人看得明白,贾赦以后就是死也必须死在太子的船上了,二人从贾赦给太子当伴读开始就已经被动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由于婚期定的近且急,一应的规矩布置从简,大家都知晓其中缘由,都能谅解主家难处,众人神情中不自觉地带了些担忧,喜庆的氛围下笼罩着一层阴霾。
王氏为贾敏准备了一整套金累丝红宝石头面作为添妆礼,既喜庆贵重又不会越过贾母和张氏去。大嫂张氏和贾敏关系一直相处的很不错,二人都喜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文雅的东西,很有共同语言。因此她为贾敏准备了一套镂空金凤镶东珠头面,外加一对羊脂白玉手镯,可谓是贵重又体面。
贾敏看到二嫂王氏的添装时还是很满意的,王氏这个嫂子平日里是个万事不沾又沉闷不讨喜的性子,这会子的礼送的还是很合她心意的。可当她看到大嫂张氏的添妆礼时之前的那丝欣喜就消失殆尽了。虽然王氏的礼也很贵重,但和张氏的一比,自然就看出来亲疏远近了,对张氏的心又近了些。
贾敏的住处玲珑阁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丫鬟婆子们进进出出收拾妆奁行李。一个上身穿桃红色掐腰小袄,下穿一天墨绿色百褶长裙头戴娟花的娇俏丫鬟悄悄地来到贾敏身旁,抬头看了眼贾敏,表情有些扭捏地开口道:“小姐,奴婢想向小姐求个恩典,求小姐成全。”贾敏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诧异地看着面前的丫鬟花容,不知道对方所求为何。“嗯,你说吧,什么事?”花容是家生子,从小就跟在贾敏身边服侍,一家子都在府上效力,如果花容所求不过分,她还是愿意给花容这个体面的。
花容重重地跪在贾敏面前,咬了咬唇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说道:“奴婢心系二爷,求小姐看在奴婢从小伺候小姐的份上成全奴婢,奴婢愿意来世定做牛做马报答小姐。”说完就重重地磕在大理石地面上。
“啊?”贾敏有点懵,没太听明白花容说了什么,可看着脚边正不停磕头的人很快地反应过来,又震惊又恼怒。自己身边的丫鬟何时与二哥搅和在一起,她这个做主子和妹子的居然一点异样也未察觉到,真是太迟钝了!不过这花容打小就伺候自己,也十来年了,虽说是主仆,可情分还是有些的,此时对花容所求心中就有了些迟疑。
贾敏盯着花容,神色复杂地说:“花容,你可清楚你在做什么?跟了我二哥,你的身份最多只能做个姨娘,以后生的孩子也不会认你为母,生死都不由自己掌控,以后放你自由身配个掌柜管事当个正头娘子不好么?”
“奴婢辜负了小姐的期望,奴婢知道小姐都是为了奴婢好。可是小姐,奴婢,奴婢对二爷早已情根深种,奴婢管不住自己的心啊!奴婢生想做二爷的人,就是死了也只想做二爷的鬼。”花容呜咽地着。
“那你可知我二哥是个什么意思?”看着花容这死心塌地的模样有些触动,可这事情总不能她花容一厢情愿啊!
提起贾政花容一脸的娇羞,红霞爬上了双颊。“上次小姐让奴婢给二爷送桂花糕,二爷曾说奴婢的眼睛特别的美,还问奴婢愿不愿意去二爷书房近身伺候,奴婢自是愿意的。”
贾敏一看既如此,自己要是再不同意就要做恶人了,二哥能有个心怡的丫鬟红袖添香也是一番美事。至于二嫂王氏,她觉得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纳个妾么,自古以来男人三妻四妾就很正常。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永远是故事,等将来发生在贾敏身上时她才体会到什么切肤之痛,并为自己曾经天真的想法羞愧不已。
给自己二哥送小妾的事她一个闺阁女子不便插手,想到了母亲,于是对花容道:“等随我我去回了母亲,一切请母亲做主吧。”
第13章 成为贾王氏(十二)
花容没有得到贾敏明确的答复,知道这个事需得惊动太太,心里就不那么担心了。这府里没人不知太太和二奶奶的关系不睦的,平日里两人你来我往相互试探和对坑的行为,早已成为荣国府内下人们闲暇时的八卦话题。
只要是能给二奶奶添堵的事情,贾母一定是乐见其成,而且还会积极努力地推一把。这样看来她很可能会心想事成。
晚膳过后,贾敏把这个事情说给贾母听,果然,贾母想都没想就欢快地同意了。
“翡翠,你带花容过去二房,告诉王氏,花容以后就是赵姨娘了,政儿的两个姨娘都怀着身孕不方便伺候,身边也没有个可心的人,这赵姨娘长的花容月貌,定能伺候的政儿舒坦!”
贾母这话说的真真是诛心,私自定下了花容的姨娘身份,为的就是能好好给王氏添添堵。好在王氏早就换了芯子,这要是原身一定会被这恶毒地婆婆活活气死。
赵姨娘花容包袱款款地跟着翡翠来到二房,进入厅堂拜见王氏,低眉顺目缩手缩脚的模样,表现得一副小家子气,生怕自己被二奶奶迁怒,毕竟自己以后可是在二奶奶手底下讨生活的,她可是听说了二房的周姨娘和柳姨娘就算是怀孕也没有避免被禁足罚抄佛经的下场。下人们私下里都流传着二奶奶不贤不慈,刻薄歹毒的流言,至于这里面有谁的手笔,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翡翠复述完贾母的话,小心翼翼地看了看二奶奶王氏的脸色,见二奶奶依然是脸带笑容的模样,遂松了一口气。原以为二奶奶会暴跳如雷,可谁曾想二奶奶不按常理出牌,丝毫不见生气的样子,还笑着对她说:“劳烦你跑一趟,你去回了太太,就说我知道了,会安排好赵姨娘的,还是敏妹妹会调~教人,也最是了解二爷的喜好,我们二爷可是最喜欢这样水灵灵的娇俏美人,再来几个也不嫌多的。”
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既然人送来了,那把赵姨娘的卖身契也送来吧,毕竟是我们二房的姨娘,身契留在别处可不好。”
“是,二奶奶。”翡翠心里一惊脸都白了,这话要是传出去,贾敏的名声就完了,谁家未出阁的大姑娘会给自己哥哥送小妾啊!还是自己调~教了十来年的贴身丫鬟,看来小姐这次是把二奶奶得罪狠了。
太太只让带人过来却丝毫没提及卖身契,估计是想拿捏着赵姨娘和二奶奶斗呢,可惜二奶奶也不是吃素的。
哎!主子之间的争斗,不是他们做下人能参与的,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收拾好心情的翡翠急忙赶回荣禧堂复命去了。
这边让人带花容下去按姨娘例安置,心里对贾敏的印象急转直下,仔细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毕竟花容作为贾敏的大丫鬟满府无人不知。
虽然王氏心里并不介意贾政有几个姨娘,但是贾敏这种伸手进别人院子搞事情的行为却让她很是膈应,暗搓搓地想着要给贾敏点颜色看看。
这个赵氏姨娘应该就是原著里贾探春和贾环的生母赵姨娘,在原著里可是搅风搅雨起了不少事,不是个省油的灯呢。这样看来那周姨娘和柳姨娘肚子里的想必就应该是贾元春和贾珠了吧!也不知道贾宝玉会从谁的肚子里爬出来,真是有一丢丢的抱歉,让他们由嫡出变成庶出,没办法,谁让自己不想跟假正经生孩子呢!
慵懒地歪靠在美人塌上假寐,一头如墨长发随意铺撒开来,一袭鹅黄轻纱裙松松地附着着那曼妙的身躯,高耸的胸脯随着呼吸上下起伏,显得那样的性感妩媚妖娆动人。昏黄的烛光下,衬得那塌上的人越发朦胧,如梦似幻。
正如那句话说的:“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
此刻贾政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只看他两眼呆直,喉咙不停地滚动着,心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从不知贾王氏居然还有如此勾人的一面。这一刻贾政被迷惑了,双脚不受控制地朝王氏走去,手不知觉地朝那山峰探去。
以王氏的耳力,早知道贾政的到来,睁开眼看到他朝自己伸出的手,戏谑地撇了他一眼,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被抓包的贾政顿时被囧的满脸通红,不知所措地呆立当场,王氏被贾政这好笑的猪哥模样取悦了,站起身,轻轻勾着贾政的袖子进了内室,素了不少日子,今夜又是个安全日,就打算吃顿荤的。
孔子都说:“食色,性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贾政已经彻底忘记了自己来王氏屋里的目的,神不附体地跟着进了内室。
这漫长的一夜过的是相当和谐,直到天色放明内室才停止了响动,外面守夜的丫头婆子听了一夜的活春宫,羞臊和尴尬的不行。
晨起时王氏的眼神波光潋滟,脸色白中透粉,红唇微微透着水润光泽,就像一株被滋养的芙蓉。再看看贾政,脸色泛白,眼窝青黑,站立的时候双腿还不停地颤抖,就像是被女鬼吸食了精气的弱质书生。
这一夜的经历让贾政一言难尽,有过极致的享受,同样也有着极致的难堪。他的男性尊严被打击到了,觉得自己被侮辱了,他抵抗不住来自王氏身体的诱惑,又反抗不过来自王氏强迫的行为。想他堂堂一代荣国公嫡次子,朝廷的从五品员外郎,居然被强了!这让他情何以堪,小心肝被伤害到了,饱含屈辱心情羞怒复杂的贾政飞快地逃离了正房,他觉得他需要静静。
正房里的王氏却凝眉思量着,要不要给假正经进补一番,这体力也太差了,可别太早就不行了,她可不想当活寡妇。在这个封建礼教横行的红楼世界,她绝对没机会也没条件去找寻好炮友,所以贾政还是得好好活着,还得让他有个好体力,需得好好练一练。
于是早饭后王氏找来自己陪嫁管事王忠,按照记忆画了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的图形,吩咐管事找好的工匠打造一套,按放在贾政外院书房的院子里,让下人督促他每日锻炼。一个武将出身的勋贵人家教养出来的子嗣居然手无缚鸡之力,会被人嘲笑死的!
虽然王氏这么做的动机不太纯,更多地是为了自己的福利考虑的,但这无疑也是一件好事,若能长久坚持下来,必定利大于弊。
第14章 成为贾王氏(十三)
贾敏作为荣国府里最小的嫡女,从小更是千娇百宠地长大,再加上她姿容清丽绝伦,身姿婀娜,行走间如弱柳扶风,袅袅婷婷,让人不自觉地产生怜惜感。
贾代善和贾母更是把贾敏宠到了骨子里,自打她出生,嫁妆就准备了起来,一直积攒到如今,嫁妆的规模和档次已经相当可观了。
全套的小叶紫檀家具,贾母担心紫檀色重显得沉闷,年轻人不喜,又增加了一套黄花梨木的,千工床,床前柜,梳妆台,八仙桌等等一应俱全,具是京城最流行的样式打造而成。光是这两套家具,就让不少人红了眼,听说大房那边就有一位已经一天粒米未进了,太医说是郁结于心。
除去大件的家具,古董珍玩玉器等满五大箱子,珍贵丝绸料子十箱子,春夏秋冬四季衣裳各十六套,首饰匣子大大小小有几十个之多,成套的首饰头面里金镶玉,红蓝宝石,珍珠翡翠玛瑙等珍稀材料的应有尽有,可谓是流光溢彩,让人眼花缭乱。
因林家书香门第,嫁妆里另外添置了几箱子的孤本字画,珍稀砚台和上好的笔墨以期投其所好。
又另有生活起居和日常用品林林总总又是五个大箱子。
陪嫁的京城内的铺面和京郊的庄子各八个。陪嫁的人员中:陪房四户、嬷嬷两位、大丫鬟四位、二等和粗使丫头婆子共16位,可谓声势浩大。
林林总总一共凑够128台嫁妆,因不好超过皇室的王妃郡主,又换了大些的箱子满满登登装了118台。抬嫁妆的家丁前面已经进了林家,后面的还没出荣国府大门,京城的老百姓真正的见识了一次什么叫“十里红妆”,在那之后很长时间里还经常被人津津乐道。
林家祖籍姑苏,当年老侯爷入京任职,于是举家搬至京城居住。林家在京城的宅子位于翰林大街,这条街上大多住着文官,而且大多出自翰林院,久而久之百姓们就称呼为翰林街。
五进的大宅子,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江南婉约派的设计风格,虽没有京中建筑粗犷大气的风格,但却更多体现了江南风景的精致秀美,陈设摆件看着虽不及荣国府里的富丽奢华,但是却能从细节处看出林府作为百年世家书香门第的气度与低调奢华的内涵。
前院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和后院正屋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内室里,死一般静谧,林母江氏沉着脸与林如海对坐着相互无言。
林如海知道母亲的心结,当初和荣国府结亲的时候母亲就异常反对,只不过婚约当初是林侯爷和荣国公贾代善私下定夺的,等她知道时已经为时已晚,庚贴已经交换了。
林母一直属意娘家的侄女做儿媳妇,林母的娘家已经逐渐式微,想着儿子以后提携一二,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贾敏这个程咬金,叫林母心里怎么能不愤怒。
再一个贾敏出身武将的勋贵之家,武将出身,大多粗鄙,武将家教导出来的姑娘又能好到哪里去?他们林家可是书香传家,以后要如何和谐相处?怎么想都觉得别扭难受。
林如海到是没想那么多,因为他在贾家见过一次贾敏,只看外貌贾敏符合他对女人的一切幻想,对婚后的生活还是很期待的。不过这些话可不能告诉母亲,看母亲生气也只能文生温声劝慰道:“母亲,事已至此,别气坏了身体,儿子会担心的,让母亲为了儿子的事担心,是儿子不孝。母亲不喜欢勋贵之家的风气习惯,待贾氏进门后,母亲可按照母亲的喜好亲自教导她,一定会让母亲称心如意得。”林如海就这样三言两语地把贾敏卖了,也奠定了贾敏婚后在林家后宅的一言难尽的生活基础。
林母看儿子如此说也不好太违逆儿子意思,毕竟不能因为这个就跟儿子离了心。于是就缓和了脸色笑着说:“好吧!我儿既这么说,那贾氏进门后母亲□□她立规矩时你可不许心疼。”林如海看母亲缓和了连忙表态:“母亲放心,儿子都听您的。”林母笑得异常慈祥温和,林如海也很满意,于是皆大欢意。
贾家荣庆堂,王氏给一副踏雪寻梅的绣品收了尾,正满意地欣赏着,周瑞家的走了进来,在王氏耳边悄声说:“主子,人已经安插进去了,顶替了陪嫁中的两个三等的粗使丫头,也交代好了,只要完成主子交代的事情,就放她们自由。不过主子,奴婢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便宜贾敏那贱人啊?那两个扬州瘦马可是整整花了两千两银子啊!奴婢这心疼的呦!”周瑞家的表情夸张的活似从她身上割肉似的。
放下绣图慢条斯理的说:“办的不错,自己去领赏。不用心疼银子,能用银子解决的事都不算事,你主子我现在有的是银子。贾敏的行为隔应到我了,我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就等着跟我一起看戏吧!”
周瑞家的一听有赏高兴的直搓手,直道谢:“谢主子,这都是奴婢该做的,当不起主子夸奖,再说这荣国府里,就没有银子办不了的事。”
腊月二十这天,贾敏欢欢喜喜地出嫁了,从此开启了林家妇的生活。
也是这一天的傍晚,荣国公贾代善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仿佛冲喜真的管用似的,花轿才出了荣国府,贾代善就醒了过来,知道贾敏出嫁了心里十分欣慰,希望小女儿能在林家过的平安顺遂。
派心腹管家找来荣国府的大小主子,并把宁国府贾敬贾珍都找来,人到齐了,贾代善认出了一颗重磅□□——分家!他自己清楚自己的身子已经不行了,趁这个机会把大房和二房撕扯开,就算将来老大贾赦跟随着太子被清算,也不至于太连累到政儿的二房。
众人听了都大惊失色,贾母更是失声道:“不,我绝不同意,父母在不分家,这是祖上传来下的规矩。”贾母自然反对,他还想着将来有一日他心爱的政儿继承荣国公府呢,现在一旦分家,贾代善势必支持贾赦承爵,按朝廷规定分产,承爵嫡长子分七成,她可怜的政儿只能分到三层。
贾政如果分出去开府另过,那也只是从五品员外郎的府邸,和荣国公府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贾母只要想到贾政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就气的浑身发抖,贾政在一旁也是干着急却不好开口反对,贾赦两口子倒是一脸的窃喜,贾敬作为宁国府当家人和贾家族长,也不好太插手荣国府的家务事,只对贾代善拱手说道:“二叔三思,侄儿听您吩咐。”
王氏老神在在地坐在角落里看热闹,事情如何发展她并不太上心,对她来说,分不分家都有利有弊,分家自然好,二房分出去离贾母远远的,自己当家做主会自由很多。不分家也行,借住在荣国府这棵大树下,会避免很多麻烦,毕竟以假正经的那个从五品的名头在这个官员多如狗的京城里什么也不是。
贾代善把众人的脸色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有计较,看了眼老妻贾史氏,感叹不已,虽然这个女人自私狠毒了些,可毕竟也是给自己生儿育女,陪伴自己大半辈子的人,想到这些心里就多宽容了她几分,但有些事情还是一定要做的。
神情郑重的盯着贾史氏坚决地说道:“你既反对,那就这样,分产不分家,家产七三分,我的私房分成四份,你和三个儿女各一份。待我去了之后,赦儿势必降档承继一等将军的爵位,政儿一房可暂时居住在一等将军府,待将来你百年后再搬出去另过。”
喘了几口气继续说道:“因早些年的一些事情欠着户部70万两银子,欠条还在户部存着,借着分产这个机会把这笔欠银单独列出来,等我故去后,赦儿你悄悄地去户部把这笔银子结清。”
贾代善又转头对着贾敬说:“敬哥儿,你们府上也欠着不少银子,还是早早还上为妥。”
贾敬虽然心里有些不甘,却还是恭敬地说道:“是,侄儿会好好斟酌的。”
贾代善也知道贾敬的不甘心,他又何尝甘心,当年这笔银子都是花在了圣人身上,到最后却要他们这些臣子还钱,可谁又敢说什么反对意见呢?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贾代善态度坚决,手段强硬地处理了贾家事宜后,当晚就撒手人寰了。
由红通通喜气洋洋的景象转变成白茫茫一片,贾家闭门谢客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守孝生活。贾母躲在荣禧堂不出来,很是安静地过了一段日子,贾赦除了给贾母请安就猫在书房摆弄他那些古董扇子,张氏牵挂着住在贾母处的大儿子,担忧着肚子里的小儿子,日子过得很是艰难,身子愈发不好了。贾政丁忧躲在家里,每日以读书为名把自己关在书房偷偷地和赵姨娘玩游戏。贾敏那个倒霉孩子更悲催,新婚夜还没来得及洞房呢,就开启了作为外嫁女长达一年期的守孝生活,为此贾敏更是几次哭晕在婚床上 。
第15章 成为贾王氏(十四)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
守孝的三年时间里发生了几件大事,贾代善走的那年的大年初一,贾政的姨娘周氏和柳氏先后生了他的庶长子和庶长女,贾母取名贾珠,贾元春。贾政一下子儿女双全,喜不自禁,贾母不知是出于爱屋及乌还是就想制约王氏,抱了俩孩子过去,养在荣禧堂的碧纱橱里,对此王氏毫无异议。
大房的张氏在第二年的六月早产生下孱弱的贾琏后血崩,好在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不过身子却是彻底垮了,只能卧床用好药材不温不火地将养着,不能劳累动气,彻底成为了玻璃娃娃。
贾赦继承了一等将军的爵位,并悄悄地结清了户部的欠银,解决了贾家一个大隐患,贾敬考虑再三,觉得应该听从二叔贾代善的话,毕竟在贾家,二叔的聪明高瞻远瞩无人能及,于是也跟着贾赦的脚步还了欠银。
贾敏一年前怀了一胎不自知,却因此给了当年王氏安插的瘦马可乘之机,在与林如海翻云覆雨之时被贾敏当场撞见,气急了的她,当场就见了红,胎儿自然也没保住。林如海责备贾敏不知轻重,心胸狭窄又善妒,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子嗣,贾敏恨林如海负心薄情,两人心生嫌隙,关系不复从前。
三年的时间,王氏的古武早已练至大成,内功心法也升至满级,她自信在这个红楼的世界内,凡人已经不能伤害她分毫,至于红楼中那些传说中的神仙鬼怪,她至今还没遇见,所以暂时持保留态度,不过她始终对那些人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原著里离贾王氏最近的就属贾宝玉了,为了能使贾宝玉早日投胎到贾家二房,这三年她从未间断地监督贾政每日锻炼身体,锻炼的效果是显著的,从一块腹肌发展到四块就可以看得出来。
刚开始贾政不是没想过反抗,可是俗话说的好:“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压迫。”所有的反动势力都被王氏无情地暴力镇压了,贾政是打也打不过,骂也不管用,最后只好屈辱地妥协了。
贾政被各种补汤药膳进补的脸盘圆润,满面红光。刚一过孝期,就被王氏打包送进了姨娘的房里,目前给他定的主要任务就是生孩子,按原著看,二房还有三个孩子没出生,既然自己想围观红楼,那重要的主角配角还是都配备齐全的好。
三只女阿飘在碧玉葫芦了修养了三年,灵魂已经修补完全,戾气逐渐消散,气息也平和了许多。王氏帮她们解除了禁锢,早已经可以自由的出入贾府。于是放她们出去打探京城里的八卦和朝堂上的消息。
打探八卦完全是因为王氏太无聊了,这古代的后宅生活真是太无聊,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也没有小说看,守孝期间更不能走亲访友。无奈之下每日里听一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就当娱乐了,什么谁家的死了丈夫的寡妇怀了三个月身孕啦、谁家的纨绔公子当街纵马导致多人受伤啦、谁家的老爷年近古稀,还想着一直梨花压海棠啦、谁家的女儿因家道中落被嫌弃退婚啦等等的八卦新鲜事。至于关心朝堂的消息则是想知道现在夺嫡进行到哪一步了,毕竟这和贾家休戚相关,太子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贾家以后的荣辱兴衰。
目前的情况是,太子的状况已经相当危险了,圣人对太子的容忍度已经到了极限,背地里正暗搓搓地鼓动几位成年皇子对太子的围堵打击,希望能以此削弱太子的势力达到制衡的作用。
三皇子的生母甄贵妃,出自江南世家大族甄家,甄家老太太曾做过圣上的乳母,圣上对甄家始终念着一丝香火情,默认了甄家在江南的发展壮大,现如今甄家俨然成为了江南的土皇帝。
背靠势力庞大的母家,三皇子野心极度膨胀,联合老四五七皇子欲把太子拉下马,在朝堂上频频给太子设计陷阱,使得太子倍受攻坚,疲于应对,有几次失去冷静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