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红楼之贾琏翻身路-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计没了,甚至他们自个都没意识到。
  他更加无法理解的是,贾琏竟然跟了新皇,还是新皇身边的得力干将。
  长那么大,贾赦真没看过哪家后辈竟然能靠自己去扶持一个王爷,还不让家里人知道,更不许家里人帮衬,结果甚至还真让他给赌对了人,从此飞黄腾达没人拦得住。
  贾赦他真的怕贾琏行事太冲动太嚣张,把大好的前程给做没了,才会在他闹出大事后担心不已,在贾琏把王熙凤送回荣国府后,小心翼翼替他守着。
  等看到他被人抬回府时,心都凉了半截,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这个做父亲的从来没给过贾琏什么,可他终究还是在乎贾琏的。
  后头贾琏越来越厉害,权势越来越大,贾赦也没想过出仕当官,他知道自个不是当官的料,硬去当官也不过是给贾琏扯后腿,索性留在家里帮着照看府邸,也好让贾琏没有后顾之忧。
  没有了贾老太太,贾赦的身份地位还是挺高的,贾琏搞不定的亲戚,他可以直接了当的回绝,那些个仗着脸面央求好处的,他贾赦原就是个混不吝的,半点不顾忌得轰出去,反正跟碍不着贾琏的名声。
  他这一辈子走到头,孙儿孙女都有了,还富贵无双,银钱脸面都不缺,后半辈子算是过得比任何人都好,贾琏干了他这个做爹的该干的事,也真是让他这个做爹的十足汗颜。
  可他贾赦还是觉得有脸去见列祖列宗,荣国府的声望在贾琏的手里达到最高,不管皇权是否更替,都再难绊倒贾家的权势和人脉,渡过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他就对得起贾家的人。
  虽然这一切靠的都是贾琏。
  等他弥留之际,回望过往,竟是毫无不甘,走得踏踏实实。
  唯一还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孙儿孙女儿,怕那两个闹腾又霸道的家伙们会闹出点什么事来。
  可这一切回顾完后,脑中突然冒出一慕一幕,贾赦有种感觉,这一幕一幕才该是他原本的人生。
  没有什么大房的崛起,从始至终,大房两个继承人都没有,唯一的孙女儿巧姐,也养得畏畏缩缩,即便给个农户做媳妇,还得感恩一辈子。
  尤其是他本人,竟担了二房犯下的所有恶事,在王子腾是否,就被圣上问责流放,凄惨得死在路上不说,荣国府也完了。
  在梦中,他的那一辈子可谓是糟糕透顶,连老太太身边一个丫头都得不到,更不要说有体面有权势了,老太太压了他一辈子,也让他活在二房的阴影中一辈子。
  偏偏二房在梦中都一事无成,他们看好的宝玉和元春,还是如这一世般毫无作为,甚至还连累了荣国府。
  贾赦一点都不喜欢宝玉,不管是在这一世,还是在梦中,都是一样的态度,见识过真正的能人,焉能把他那点软弱看在眼底。
  连书都不知道要好好读,连一个人都护不住,还整日谈什么疼惜姑娘家,简直就是笑话。
  后头他甚至用宝玉的事来给孙女儿和孙子做反面教材,做人绝对不能做到那份上,也别跟那样的人真心相待。
  尤其看见贾宝玉竟然厚着脸皮来碰瓷荣国府时,他对二房算是彻底得看不上,连带着贾兰都不想搭理,即便李纨时常递帖子进府想讨好邢氏和王熙凤。
  那寡妇在梦中竟然幸存下来后,非但不搭理荣国府的其余人,还死拽着她那等嫁妆踩着大房的尸骨上位,在荣国府抄家后,她反倒过得最舒坦,连他儿子都考上了举人。
  只可惜,到最后贾兰也不过考上个举人,哪像琏儿那小子,一来就考中了进士,更何况贾兰还是在京中考的,难度大大得降低许多。
  贾赦的葬礼,最后比贾代善的还要隆重,即便他头顶只有一等将军的头衔,但他作为亲王的生父,理应以亲王的礼下葬。
  那一场葬礼,让贾家的人看到了什么叫做权势,五湖四海的人都送来丧仪和拜帖,能进府的都至少是皇室宗亲或者朝中大臣。
  不仅有武将,还有不少文臣,大家伙儿在荣国府全都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即便参加过贾代善和贾老太太的丧礼,像贾珍那等贾家人还是觉得实在是盛大了些。
  尤其在贾珍看到有金发碧眼的人说着口不算流利的京华前来送礼时,简直都无语了。
  还真别说,那些个金发碧眼送来的东西都是少见的稀缺货,香料珠宝琉璃之内的,让贾琏都甚为满意。
  荣国府是四王八公里头唯一封亲王的,却也是唯一名副其实的亲王,有封底也有足够的护卫,甚至贾琏手里还是大把的船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贾珍为了秦可卿的丧礼准备个棺木都难有好的,贾琏手里的棺木还得从一堆好木材里挑挑,陪葬的珠宝都晃花了人眼,为此贾琏还特意让人做了十足的寒父。
  那一堆的水银灌下去,生生灌掉了好几万两银子,就只为防盗而已。
  而邢氏这个做当家太太的,都没办法在死后陪同贾赦,跟着贾赦一同入葬的,是他原配张氏,张氏的墓原先修得潦草,贾琏上位后修葺过多次,这次直接塞入了他为他们二老准备的墓地。
  这场丧礼足足花了五六十万两,光烧得纸人银钱等,就烧了整整一月没带停歇的,看得贾珍肉疼不已,也让贾家二房唯一的继承人贾兰看得心绪难平。
  到底是曾经差点就做了荣国府继承人的小子,至少他曾经一遍遍想过,贾兰被李纨养得精于算计,却格局不大爱小家子气得嫉妒,难怪贾琏看不上他,便是扶持金陵贾家的人,也不爱搭理他。
  贾蓉偶尔还跟他有过来往,却总听到贾兰抱怨贾琏胳膊肘往外拐,嫡亲的侄子不知道看顾,却总想着远在天边的外人。
  听得多了,贾蓉便也不爱与他来往,省得惹一身腥让人看了笑话去。
  不过,贾赦这一辈子,算是过得十足圆满了,贾珍父子看着他那盛大的丧礼,难免有些感触。


第109章 迎春番外
  她贾迎春在荣国府; 本是个可有可无的二木头,无人在意,更无人看顾; 住在老太太的荣庆堂; 就跟个打发时间的玩意儿一般,没半点地位。
  她甚至都没有做到一个玩意儿该做到的事; 既不会说些讨人喜欢的话; 也不爱跟人聊天取乐; 只一本书一壶茶; 就能让她安生得渡过好几天。
  大姐姐元春瞧不上她; 从不跟她来往,看她的目光,就跟看个丫头没两样,高高在上的俯视,怜悯一般的赏她个脸罢了。
  三丫头探春也瞧不上她,觉得她既然不爱说话,还不如当个哑巴得了。
  连惜春都不爱跟她在一块儿,总觉得她太闷; 没半点趣; 还不如一个人玩儿自在。
  除了她们三个姑娘; 府上看不上她的大有人在; 身边的丫头婆子偷懒得偷懒,霸道得霸道,能做她主的有很多; 她即便不乐意,也不去打搅,反正她的话说出去也没用,即便把委屈告知老太太或者大太太,谁也不爱搭理她。
  原以为日子就要这般过下去,哪想元春大姐姐的青云路竟被薛家的姑娘薛宝钗给拦了,连元春大姐姐都没有任何用处了,她连个解闷的玩意儿都做不得,直接沦落到要被培养给权贵玩弄的妾,没准连个正经身份都不再有。
  探春她不甘心,闹腾了一遍又一遍,却被接回到老太太这儿,眼神都暗淡许多。
  惜春也是如此,小小的人儿焉吧了许多,唯有她,从始至终都没有态度,她的态度在旁人看来,可能完全不值一提。
  可她竟然是唯一一个脱离苦海的姑娘,她唯一嫡亲的大哥伸手救她,还让大老爷不闻不问得保下她,让大太太也极为看重她。
  因为,她将会是北静王侧妃,这是一个正经上玉碟的妾室,即便还是个妾,但对她这个庶出来说,已经是难得高攀的婚事。
  也正因为这个婚事,她成了大房的嫡出姑娘,越过元春大姐姐,成了荣国府正正经经的嫡长女,甚至还引得元春大姐姐恨在心头。
  偏偏从始至终,她都没能做点什么,她依旧是清浅得过着日子,即便有了两个贴身照看她的嬷嬷,也没有改变习惯。
  那两个嬷嬷极为规矩,也善于教导人,从不板正得要求她改什么,而是慢慢得跟她揉碎了讲,还给她找了不少事情做,半点都不觉得日子无聊,每日学着规矩听着嬷嬷们说些趣事,日子就过去了。
  这两个嬷嬷不仅知晓规矩,连手艺都有,泡茶、做胭脂、养护身体、装扮自个之类的,都比丫头们精通许多,迎春本就爱喝茶,嬷嬷便慢慢开始教导她各种茶该如何泡,也就是说教她正正经经的茶艺。
  像这样的东西,荣国府的丫头如何会知晓,只怕连老太太二太太她们都无从涉猎,更不用说教导后辈了。
  迎春喜爱这些,对两个嬷嬷的好感自然越发得深厚,日渐超过了对司棋和绣橘的看重,就好像是真正的乳母般,对她竟是如此得百般呵护。
  因为大房并不缺银钱,她想学什么都没有人阻拦,她能得到各种各样的好茶,一一品泡出来品尝过后,才知道如何泡最能出滋味。
  至于做养护身子的香膏和各种胭脂水粉,迎春也爱得很,只可惜府上除了林姑娘以外,没人有那份闲工夫来学习这些个。
  自从府上来了林姑娘,迎春才真正感觉都有个手帕交是什么滋味,她俩一样得爱口吃的,不仅喜好文雅还性情不错,跟她在一块儿也有可以说的话。
  不像府上的姑娘们,一个两个对她不是忌惮便是嫉妒,要不就是不屑和冷漠,总是说不到一处去。
  后来老太太一直想拉拢林姑娘,想凑合两个玉儿的婚事,林黛玉本是看不上宝玉的,奈何宝玉一直纠缠,她瞅着也不像回事。
  果然,不过匆匆半年时间,林姑娘的父亲林姑爷便回了京,还一跃成为吏部尚书,直接简在帝心的人物,让老太太更加看重,也愈发想要巴结着。
  只可惜,林姑爷似乎对荣国府没什么好感,甚至不许林姑娘再登门,迎春猜着,大抵还是瞧不上宝玉。
  说来也是,有琏二哥哥珠玉在前,宝玉那点子娇憨和背景,几乎不值一提,若是琏二哥哥不那般优秀,他还有可能会入旁人的眼。
  嬷嬷也常常与她说,像宝二爷那等对每个姑娘都怜惜的男人,实则是最心狠的,姑娘们跟着他,看着他对旁的人也如此好,多半是要嫉妒到发疯的。
  迎春这般听着,再瞧瞧看着,瞅着宝玉那院子里的丫头各个对他有想法,还暗地里斗得你死我活,不过是想多要些宝玉的关注,可真出了事,宝玉又能护住哪个?
  就说那晴雯,她这边需要个绣工好的丫头,二奶奶自己把晴雯掉到她身边来,看着晴雯怨念不休,死活想要回碧纱橱,偏偏宝玉却没半点表示,甚至都不来跟她说道说道。
  连个丫头都护不住,嬷嬷们说这是懦弱无能,大抵这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前程。
  像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哪个不护着一个家族的人,尤其是那些四品以上的,他们家族在老家那儿,必须得是当地有名的乡绅,若是哪个敢得罪了他们家族,不保是不可能的。
  再说荣国府这地方,整个金陵的贾姓族人都得到了庇护,哪家不过得有声有色,若是连护住人的本事和能耐都没有,那跟着他也没什么意思。
  想想琏二嫂子,过得连二太太大太太都不敢招惹,出门被人奉承,连老太太都会被她衬得毫无人理,连带着她迎春,在元迎探惜四春里头,也是过得最为特殊的,说到底,还是琏二哥哥能耐。
  至于宝玉嘛,迎春对他的看法是越来越低,经过嬷嬷一遍遍得教导,迎春对二房和老太太的看法,也是越来越低,因为要嫁入皇室,迎春又爱上了律法,总得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这府上不过几年光景,便大变了样,二老爷几乎被净身赶出荣国府,还被老太太囚禁在府内不得外出闹事,李纨母子和探春也跟着去了,宝玉和元春大姐姐都姓了王,荣国府唯独生下了大房的人,算得上正正经经做了袭爵人。
  她迎春也当真做了那嫡长女,以荣国府一等将军嫡长女的身份入宫选秀之时,她往昔学到的规矩,让她从多位秀女中脱颖而出。
  不是她特意显摆,而是两个嬷嬷对宫里的规矩实在熟悉,秀女该如何行走坐卧,都已深入她骨髓,是断然改不了的,旁得闺秀大抵没能接触这些,除非是专门接受过培养,否则难免有失礼的地方。
  在宫里,她遇到了元春大姐姐,大姐姐趾高气昂的模样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但对她还真不能太过嚣张,连她身边的女官都出言提醒不能得罪她贾迎春,可不气得元春大姐姐好半响。
  可能做了贤德妃之后,大姐姐的气焰又嚣张起来,并不把她迎春放在眼底,本想小小得让她跪上大半个时辰,但宫里的人都知道她将会是北静王的侧妃,并不需旁人如此下她脸面。
  至少,皇后绝对不会让她在宫里受到如此磋磨。
  元春大姐姐无法,也只能看着她逍遥得离开。
  后头遇见了宝钗姐姐,也对她相当恭敬,再没往昔对她不闻不问的态度。
  等宫中册封下来,探春和惜春明显都对她极为羡慕,看她的眼神都变得极为不同,尤其看见宫中和二嫂子为她准备的嫁妆时,嫉妒得眼睛都是红的。
  曾几何时,她也没想到她竟然能有满满当当上百台嫁妆,好东西堆满了箱子,比二嫂子昔日多得多了,也难免探春和惜春会觉得不可思议。
  她本是个没人刻意依靠的庶女,如今不仅被记为嫡出,还能嫁给北静王做侧妃,能坐拥如此多的嫁妆,探春说是因为二哥哥需要他笼络北静王,但她觉得这不过是二哥哥的一片慈心而已。
  从头至尾,她都没表现出相应的价值,不像宝钗那般能讨人喜欢,她不会说话长得也不算绝色,在她能成为侧妃之时,她甚至只是个没人要的庶出,五千两银子打发了都觉得亏的二木头。
  等加入北静王府后,才愈发能感觉到二哥哥对他的好,若非有二哥哥在,北静王府的丫头婆子甚至后院的女人们,哪个会正眼看她,哪个能甘心被她压在脚下。
  到底是兄长能耐,没有人不在乎兄长对她的看重,连王妃和老王妃,都忌惮不已。
  她从二哥哥那儿得到的,远比二哥哥从她这儿得到的要多。
  探春总是如此揣测着旁人的好意,大抵还是因为她没法做到这般心平静和。
  嬷嬷说,她身上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安安生生过日子,并不擅长嫉妒和算计,日子反而能过得有滋有味。
  即便最后都没能被扶正,她也做了北静王府当家女主子整整一辈子,王妃即便命比她长,即便一直占着那个位置,却也没法跟她抗衡。
  北静王府所出的所有子嗣都出自她的肚子,世子早已定下,还有二哥哥看顾着,王妃想玩什么花招都不可能,更何况,在临死之时,王爷向她保证,将把她追封为正室,如此,她说出的孩子全都是嫡出。
  听见这样的保证,在看见这样温柔的男人,迎春真觉得这辈子当真过得足够,再有下一次只怕是难了,经历过的才知道珍惜,想想曾经自个的毫不在乎,当真是没有感受到何为情意。
  只可惜,她身子不争气,最终也只有那么几十年的寿命。


第110章 贾琏番外
  重生一世; 发生的变化当真很大。
  在外漂泊了半辈子,功名利禄全都到手后,依旧兴致满满到处浪荡; 见识过的人文都极为有趣; 身边带着自个爱妻,不用在乎朝堂之争; 也无需在意帝王的揣测。
  自由又重权在握; 便是贾琏这辈子真实的写照; 他都不知道自己竟然也能做到这一步; 至少祖父应该是没办法认同的。
  两世之中; 他贾琏在贾代善眼底,都只是个没什么能耐的纨绔,跟着二太太和二老爷,面前能做个管事的,或者给贾珠做个跟班。
  在贾代善的眼底,贾政比贾赦重要,贾珠比贾琏重要,只要贾珠能考上进士; 那贾琏的性命都可以轻易舍弃; 贾珠只要能考上进士; 荣国府的担子他就可以挑得起来。
  但实际上呢; 贾琏心里是相当不服气的,没有人认真教导过他,也没人允许他表现得优异; 却还总是嫌弃他不够能耐,只配做个跟班,那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若是换做贾珠,只怕早就碍了别人的眼被瞧瞧弄死了。
  就贾珠那高高在上鼻孔朝天的架势,跟贾政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贾政一辈子都没能升到四品官,贾珠难道就能比他好上许多?
  还有那贾元春,也是个高傲无双的人,在三皇子府上竟然能给三皇子脸色瞧,旁得有权王爷看不上三皇子还情有可原,她一个五品小官的女儿,竟然也敢给三皇子脸色看,简直不知所谓。
  若非三皇子仁慈,不爱与她计较那些,指不定就能暗地里弄死她。
  所以说,二房那一家子都不靠谱,偏偏祖父却对他们二房情有独钟,甚至以打压大房为代价,就想让二房能够掌控荣国府的大权。
  荣国府的那些人脉手段,他贾琏两辈子都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子腾他两辈子都很清楚。
  老太太能把这些送给一个外人,却也不肯告诉他贾琏,可见有多防备着他。
  说来还真是可笑,荣国府的那些人脉关系,却被姓王的给生生夺走后,老太太竟还反过来巴结他们。
  若非有第一世的经历,他怎么能看出老太太竟然如此短视,做出的事简直令人发笑。
  即便他算计了王家,算计了二房一脉,甚至囚禁了老太太,他贾琏都没有半丝后悔过,满打满算,都是他们先动得手,妄图用孝道来压制他。
  他去江南考科举,甚至都不敢让老太太她们知晓,足见她们对他贾琏的防备有多深,还各个一副为他着想的模样,看着都想吐。
  贾琏勤勤恳恳了大半辈子,把他想要的银子和权利,都牢牢握在手心,他想做什么都可以去任性得去做,即便是改朝换代。
  说实在的,在民间,他的声望可以说远远超过了新皇,在军中的人脉,也足以让任何人心生惧意,但新皇对他一直都那般信任,对他也可以算得上放纵。
  为了那份信任,贾琏也没想过要推翻朝廷,他更加喜欢四处浪荡,带着王熙凤和茂哥儿四处游走,不摄入任何纷争之中,只想着如何赚银子如何花银子。
  做一个皇帝并不轻松,朝堂上那么多的朝臣,各个心里都有小九九,皇帝一个人得放着朝中所有人,回到后宫,还得防备身边的女人,过得何其心酸。
  自从皇后故去后,朝中没少有人提及要另立新后的事情,让新皇憋闷不已,还不能直言呵斥。
  倘若那日新皇做得霸道了些,就有一堆的帽子扣上来,甚至还有言官要撞死在大殿之上,更是让人烦闷不已。
  贾琏并不喜欢接触那些,除了给新皇一些后盾以外,就只能靠威胁搞事情,他贾琏就只有在银钱上有点作用而已。
  但他的那点银钱,给他养出了好几十万的军队,把整个边境都守得铁桶一般,他的船队也浩荡无比,纵横海上没有对手,想怎么嚣张就可以怎么嚣张。
  王熙凤这一世,陪着他过到了最后,她那张芙蓉面慢慢得衰老着,却至始至终都挺好看的。
  上一世王熙凤死得凄凉,这一世,她还算是过得舒适体面,让贾琏看着便老怀欣慰。
  一切都在他的努力之下有了变化,不仅是他荣国府,还有那些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愈发的舒畅起来,贾琏每每看着,都心满意足得很。
  若是上天真的会计较功德的话,他贾琏应该能积攒极多的功德吧!
  贾琏这一世,算得上是再没有任何遗憾了,想要报复的人过得都不好,想要呵护的人,过得都不错,梦中的那些重重遭遇,从始至终都再难发生,贾琏看着都满怀欣慰。
  到底付出了便有汇报,他老老实实读了那么多书,辛辛苦苦算计那么多,又勤勤恳恳得做生意赚银子,这都不能改变什么,那真是活着没半点趣味。
  最让他心满意足的,还要属茂哥儿和巧姐儿这两对姐弟,当真不是冤家不聚头,都极为喜欢跟着他四处游荡,俱都是见识多广的人,但两人就死活不对盘,遇到点事就开始争论不休,甚至还要动手。
  巧姐儿一个姑娘家,竟然能虎虎生威得甩鞭子,一鞭子甩下去能砸出大半个坑来,那小手上的肌肉,看着比她母亲都要粗壮许多。
  茂哥儿一个少年人,就更加凶残无比,跟着那些叔伯们从小练武,就是不想被他姐巧儿给压迫得没法反抗,他特意学了长枪和长刀,偶尔还练了棍棒,耍起绝招来,也是闻着色变。
  这两个冤家每日都要打上一架,旁人怎么劝都没用,非得把一个人打哭才罢休。
  巧姐儿是个狠角色,身上一青一紫的也不哭,每次都是茂哥儿被鞭子甩得痛哭流涕,然后被巧姐儿拧着耳朵叫姐姐。
  王熙凤看着他们姐弟的互动,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可她再想要一个孩子,却再难怀上身孕,好像命中就该只有这一儿一女。
  作为姐姐的巧儿,从来都是乖觉的人,在王熙凤和贾琏那儿,柔弱得装着委屈,露出她一青一紫的胳膊来,痛斥茂哥儿不友爱姐姐。
  贾琏每次都被她告状告得心头疼惜,可结果把茂哥儿找来,才发现茂哥儿身上的鞭子不比巧姐儿身上的青紫少,那小子一改痛苦流涕的模样,甚至还得意洋洋的说他又一次把姐姐压倒在地。
  那姿态那模样,简直就是个傻的,完全都看不下去了。
  可谁都知道,他们姐弟的关系,是实打实的好,不然哪会天天吵架还总是走到一处。
  要说贾琏怎么断定茂哥儿是友爱姐姐的,这还得从巧姐儿的丈夫说起,巧姐儿年纪渐长后,看重了边境一个长得十足好看的将军,那将军年纪不大家风也好,形式做派都老练有度,是个可以依靠的存在。
  巧姐儿就喜欢他强壮的模样,在茂哥儿那儿总是说他一副弱鸡样。
  结果巧姐儿还没有行动,茂哥儿率先出手,跟人家小将军打了一架,打得那叫一个轰轰烈烈,那句“你这个贱货休想染指我姐”的说法,简直听得人想笑不已。
  着实看不出,这茂哥儿竟然那般在乎巧姐儿,甚至巧姐儿喜欢谁,他就看不顺眼谁,巧姐儿看不顺眼谁,他就更加看不顺眼谁,贾琏看得是无语至极。
  但自己的娃,跪着也得继续宠着,好歹就这么一儿一女,都是他心尖尖上的宝贝,不多看顾着点,可怎么是好。
  不过,这两个小家伙做事并不嚣张,完全没有重权在握的感觉,每日在街上浪荡,一两银子一根的头钗插到头上,也能乐呵半响。
  她们两个没多大的架子,偶尔还能帮助田间农户们晒晒麦子。
  王熙凤每次让人去找,都能瞅见她俩躺在田间晒太阳,看得眼皮直抽搐,真的是越长大越没个样子,跟着贾琏混,都越来越回归自我了,简直怎么舒服怎么来。
  茂哥儿一个男孩倒也算了,巧姐儿一个姑娘家,竟也愈发得粗旷起来,王熙凤看着就担心她找不着婆家。
  不过,巧姐儿的婚事竟然还相当不错,当初她自个看重的那个小将,在二十出头之时成了个主将,在贾琏手底下履历战功,最后竟然跟茂哥儿斗了个你死我活,总算从贾琏手里得了首肯。
  那求婚的过程,十足艰辛无比,那小将要面对一个霸道的妻弟,还得面对一个霸道的岳父,简直日子过得凉飕飕的,偏偏巧姐儿就喜欢看他那模样,当真长得帅气还格外有担当。
  能以那么年轻的身份爬到如此高的官位,贾琏和茂哥儿对他都是服气的,而且还如此疼惜巧姐儿,站在巧姐儿跟前跟个傻子似的,这父子两充分探讨过后,才决定放手的。
  巧姐儿那脾性大大咧咧的,嫁给将门会过得舒坦些,若是嫁到旁人家,贾琏还得担心她们别有用心,他的巧姐儿才不是那等拿来联姻的贵女,他贾琏根本不需要巧姐儿为他牺牲一星半点。
  等巧姐儿出嫁后,茂哥儿光棍一个,每日跟在贾琏身边焉吧焉吧的,王熙凤看不过,便开始张罗着给他找个小媳妇。
  小媳妇还没找到,茂哥儿自个看上了一户人家的土狗,那土狗看着十足强壮,还凶残无比,茂哥儿跟他斗了上百个回合,好不容易才把它驯服,从那时候起,凡是有茂哥儿的地方,便有那土狗的身影,小媳妇们哪个敢跟茂哥儿来往?
  别说心生好感了,只要见到茂哥儿身边那条凶残的狗,便连靠近都不敢,连人家母亲都害怕跟他打交道。
  王熙凤当真郁闷得想要揍人了,但茂哥儿过得乐在其中,哪还管他母亲给他找媳妇的事,反正年纪还小,过上两年也没关系,至少他现在是看重狗子兄的。
  狗子兄是个不错的土狗,那鼻子是相当得灵敏,能带他翻山越岭找鸟窝,还能带他偷偷摸摸看她姐怎么过日子。
  她姐在将军府倒没受过委屈,每日清晨依旧要甩甩鞭子,每日傍晚还是要习武再睡,习惯没被强行扭正,旁人也没给过任何意见。
  茂哥儿看着欣慰,但也愈发得委屈。
  自从巧姐儿嫁人后,他就再难上门去寻她了,母亲说他去多了会给将军府造成压力,好像他是故意去找茬的一样,对巧姐儿的婚事并不好。
  可他们到底是亲生的姐弟,竟然因为一个男人,就要分割成两半,茂哥儿内心忧伤无比,如今没有了巧姐儿跟他一起闹腾,便只剩下一个狗子哥还能陪着他四处游荡。
  王熙凤没法子,便去找巧姐儿问问看,看她知道不知道茂哥儿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巧姐儿只说了三个字,“要漂亮”,王熙凤心知肚明便去寻了人探听一二。
  城中最为美丽的姑娘,王熙凤亲自上门去拜访,仔细一说明缘由,对方也觉得茂哥儿是个不错的人才,便约着互相见一见。
  王熙凤把那条碍事的够给迷晕后,带着她已经睡得迷迷糊糊的茂哥儿去寺庙拜佛,顺道让人看看她儿子长什么模样。
  贾琏好王熙凤都长得极好,茂哥儿自然也差不了多少,剑眉星目身材高大,路走得虎虎生威,人看着挺拔英俊,对方看他是满意的,茂哥儿在看到那姑娘后,竟然也看呆了。
  那姑娘十足是俊俏的,温温柔柔的模样,跟迎春有几分相似,但她的脸却要盖过迎春些许。
  茂哥儿见她笑得温柔,呆呆得看着半响没回过神来,王熙凤站在一旁看着,心总算是落到了实处。
  好歹是互相看上眼了,就怕两人之间没能擦出点什么来,又让大好的婚事不了了之。
  有王熙凤全程帮着,茂哥儿和那姑娘之间很快便确定下婚约,只等着两年后那姑娘及笄,便可成亲。
  巧姐儿听闻消息了,赶紧跑来瞅瞅,发现人真的长得不错,才心满意足得离开,等回到家后,又感觉不太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