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红楼之贾琏翻身路-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子腾眼睁睁看着他又装模作样刷了回名声,却不能乱说什么,心里着实憋闷得厉害,这家伙没了贾赦,似乎行事更加大胆。
宫中圣上也没少关注这场丧礼,朝廷重臣出动大半,他想忽视都不成。
说实在的,贾琏真心坏透了,各方都没忘记讨好,一场丧礼让大臣们得偿所愿,也让圣上看清他们的派系,至少明面上的派系一清二楚。
戴权那小徒弟能那么清晰说出大臣们的来往,说是没有贾琏的功劳,戴权都不信,更不用说圣上。
不过也同样让人无语的是,明明贾代善的丧礼竟然没多少人为贾代善难过,甚至提都很少提,他的那些丰功伟业很快就被人抛掷脑后,人走茶凉得太过明显。
等丧礼过后,贾老太太心情不是很美妙,王夫人同样如此,贾琏打得她们措手不及,后头再想让贾赦和贾政压制他,连这两人都不相信,能成事才怪。
贾老太太第一次感觉到无力,是在贾琏的算计之下,这一次又是因为贾琏,老太太心里暗忖着该如何对付他,结果贾琏直接告病不起身,躲在梨香院里啥事都不管。
老太太和王氏没过高兴多久,贾珠又病逝了。
老太太和王氏很自然不让王熙凤夫妇两个继续接管此时,两人亲身上阵安排人置办丧礼,留贾政在正堂招呼宾客,连贾赦都没让他出现,俨然要把贾政捧为当家人的样子。
第30章 丢人的二房
府上一应物什其实都不缺,缺得就是管辖人的本事。
但丧礼到最后贻笑大方,只能说她们本事不够。
说起来老太太和王氏都曾管家多年,从没出过这样的差错,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尤其调查一番后发现王熙凤真的没有插过手,这就更耐人寻味了。
老太太和王氏都不明白为何如此,但王熙凤知道。
在揣摩人心上,从小寄人篱下的王熙凤明显更为精通。
被她狠狠惩治过的奴才大多都挺有脸面,没少找机会闹事,只不过都没闹成而已,王熙凤本着一顿不够就抽两顿的观点,谁还敢跟她呛声?
但没了王熙凤的管辖,这群人真的甘心吃下这亏?
很显然不会!
等上头压迫一松懈,贪财躲懒的性子绝对会加倍爆发,加之这两位太太素来对奴才们不错,结果却都没站出来给她们出气,此番可不就联合起来报复主家,不仅可劲得捞银子,还把事做得马马虎虎。
相比贾代善的丧礼,贾珠的丧礼明明规格差那么多,还是出了篓子。
当着府上亲戚的面,挂得好好的白番竟然掉下来那么多,贾政的脸面都丢尽了,就更别提招呼不周、势利眼这等小事了。
为此贾政丢了大脸,处处陪着小心,李纨也连带着丢了体面,两人表面不说什么,心里怕会有不小的意见。
这些事到最终都没能牵扯上王熙凤夫妇,她俩全都躲着不冒头,等贾珠的丧礼马马虎虎办完,荣国府的大门便被贾政亲自带人关上,所有人至此开始守孝。
但有些事暗地里依旧在处理着,贾珠的存在被慢慢抹消,取而代之的是贾宝玉的上位,老太太和王氏自觉对府上奴仆的掌控有点下降,趁着王熙凤龟缩之际大肆责罚。
原先王熙凤建得那个刑房非但没有撤去,反而每天都有人挨罚,那些让老太太和王夫人丢了脸面的蠢物,查出来一个抽一个,抽到最后这两位仁慈的名儿,也丢得差不多。
邢氏这个大太太从头到尾看了场好戏,深觉贾琏这两口子够厉害,不动声色就弄出这么一遭来,可谓是打肿了二房的脸。
梨香院是个清净养老的地方,宽敞又雅致,靠近后街那儿也不觉得吵闹,他们一家子就两个主子,十来间大屋子够他们用的。
白日里贾琏躲在书房背书,王熙凤便在梨香院的正房里管家,三间连在一块的正房被规整的精致富贵,住着比原先更舒坦自在,也不用防备隔墙有耳。
离开荣禧堂,王熙凤想掌控梨香院易如反掌,经过丧礼那顿打,谁还敢欺负王熙凤年轻不经事?
尤其贾琏爆出的那些人脉和手段,让贾府族众人都不敢轻易开罪,连带着谁还敢乱说王熙凤的不是?即便王熙凤真没给脸又如何?
也因为这个,老太太和王夫人暂时也不敢乱动,明眼人都看得出贾琏护着王熙凤,真要惹毛了贾琏,贾琏去外头跑动跑动,老二的官位还在不在都是问题,单单宫里的戴权戴内相,都不是贾政能惹的。
王熙凤抛开了那些烦恼事,在梨香院中一如年轻闺阁女孩般嬉笑怒骂,比原先的艳丽更填份真性情,着实看呆了贾琏好几回。
正值春暖花开,院子里的梨花开得正好,都用不上熏香,各处便飘着淡淡的香气,闻着心情也畅快些。
王熙凤又安排人栽种上不少花草果木,待来年应该会更加漂亮宜人。
还真别说,住进来才知道这梨香院的好,王熙凤和平儿两人全都满意得很,唯一一点难受的,便是得早起去老太太屋里请安,等服侍老太太用完膳再回来时,离午时也不过一个时辰了。
因为贾琏要学习农学,王熙凤指派人在梨香院开出块地,又寻了各样种子来让他施展能耐,贾琏没法,只能一一亲手种下,不仅得赶紧翻书,还得询问清楚老农,每日沾了一身泥回来,弄得自个着实狼狈。
为此,王熙凤和平儿没少打趣他。
如此安静悠闲的生活王熙凤实在是喜欢,也愈发得珍惜,且不管王夫人到底收手没有,她院子里的衣食住行全都与府上隔开来,反正她现在兜里有的是银子,多花费些不心疼。
私下里王熙凤主仆粗粗算了算,贾琏的家当如今已有近五万两,城外还有足足一千亩地,铺子、院子、庄子同样不少,单凭这些,就够她们几个人一辈子无忧。
但是,王熙凤知道老太太和王氏又伸手捞过界时,心里还是堵得厉害,明明偌大个荣国府将来都该是贾琏的,为什么她们还得暗地里捞?被发现了只怕还会有大麻烦。
荣国府前前后后两场丧礼,虽说前一场花费极多,有将近三万两左右,但收回来的礼金几乎还要超过三万,多得是不需要回礼的人家,贾珠那场虽然花得少却也有五六千两,可收回的礼金连一千两都不够,实打实得亏了。
老太太和王夫人接手贾珠丧礼的同时,也接下了规整礼金的事情,王熙凤后头去看过,三万两足足少了两万,除了皇族宗亲送的重礼,其余人等几乎是三抽二得往回报,真当她王熙凤是傻的。
偏偏她一个小辈还真不好去闹,那两位明显也不觉得气短,指使她来很是便利,她若是稍有不满,回头就能吹鼻子瞪眼得折腾人。
府上住着这样两个吸血虫,王熙凤再蠢,也不会把自个的银子往里填,谁还真在乎那点管家权。
说起来她们突然这么贪心,怕也是因为府上老库的银子一下少了十多万吧,觉得她王熙凤铁定贪了吧。
既如此,王熙凤总觉得自个得接着捞,既然大家都可劲得存私房银子,那便都来吧,反正公中还有几十万两呢。
王熙凤知道贾琏是个会赚银子的人,在外头认识人多,买回来的东西总能便宜不少,府上开了春就要准备春衫和夏衫,这又是项不小的花费。
贾琏得知此事,直接写了封信,让她送到戴内相的铺子里去。
那天贾琏去的那家算是戴内相最好的布庄,但戴内相怎么可能只卖那些精致货?宫里有再多的精致货也禁不起他这般倒腾。
反倒是宫女太监们的那些布料才最是好弄,还不用怕后续有麻烦。
当天,戴内相便拿到了那份信,见贾琏跟他说起粗布棉布之内的生意时,便笑了。
不得不说,戴内相就喜欢这样的聪明人,给他梯子就能往上爬,都不需多费唇舌,贾琏一次两次给他办了好事,又表现出不错的价值,戴内相觉得此人可用,而且还能给他赚大把的银子。
第31章 再抱抱大腿
他们这些阉人就爱银子,没银子傍身总觉得少点什么,戴权敢倒腾宫里的货,是算准了圣上即便后头知道,只要他不过分,怕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有贾琏从旁帮着他,咱们正正经经得做生意,不贪赃枉法也不仗势欺人,圣上能有什么话说?
所以,贾琏的这封信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也真真切切上了戴权的船。戴权亲笔给他写信,让他自个全权处理,荣国府那点春衫夏衫他还不放在眼底。
此番送信的还是戴权那小徒弟,那小徒弟上门来格外警惕,穿得衣冠楚楚的,一般人看不出他太监的身份,荣国府的正门他肯定不会去,只从后街处进了梨香院。
后街上人来人往,谁吃饱了撑得会整天关注梨香院进出了什么人,荣国府才刚刚闭门守孝,谁也没反应过来贾琏还会有下一步行动。
戴权在宫外有不少帮手,掌控的掌柜也不少,只唯独缺个独挡一面的人物,帮他把一切料理妥帖。
说实在的,太监们知识有限,认个字就算不错的了,想掌控住那些掌柜的,还真就只能靠打打杀杀,但有贾琏就不一样了,贾琏是个爷们不会让人瞧不起,而且会看帐能常去抽查,惩罚人起来条理清晰,甚至连如何售卖都一清二楚,掌柜的想糊弄他不容易。
等贾琏办妥荣国府的货,又帮着整治了好些账,甚至还搭上好几个皇商,把那几个布庄置办得妥妥帖帖,戴权便把宫外的铺子慢慢都交给了他。
戴权涉及的东西还不少,只要宫里有的,他都能弄来,荣国府要的东西几乎都能置办齐。
有了这些,贾琏灵机一动,又一封信送到北静王府,要求帮忙置备他们府上的一应需求,保证价格低廉质量过关。
不仅如此,他还跟北静王提及三皇子府的事情,既然三万两不愿意收,那给他送便宜的好货,他们总愿意收吧,如今三皇子是展露了头角,但府上拮据毋庸置疑。
北静王见他一门心思想结交三皇子,便把他的信直接交给了三皇子。
三皇子是真心没想过贾琏会跟牛皮糖一样黏上来,明明他们之间最好别有牵扯,所以这一次三皇子依旧拒绝了贾琏的好意,即便清贫着过也无所谓。
近来京中好戏不断,归京补缺的人越来越多,皇子们的争斗也是一场接一场得冒出来,王子腾成为新的京都节度使并没太出乎意料,以圣上对他的看重,再加上这个位置刚好有位置空缺,王子腾的上位似乎理所当然。
既然王子腾成功上位,手握重兵还深得帝心,不知情的人自然趋之若鹜,太子殿下把对贾家的看重一下转移到对王家的看重上,瞅着实在是自然至极,也让人格外唏嘘。
只不过,在圣上那儿,难免又是一阵失望透顶。
除此之外,最让人震惊的,便是那位默默无闻的三皇子,竟然跟宁妃所出的七皇子一道入了户部,而且那位三皇子竟然比受宠的七皇子要官高一级。
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在打宁妃的脸,两个皇子虽说都在她名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宁妃更疼亲儿,对她嫡姐的儿子不说有三分情面,没当做仇人防备就算不错的了。
可那位三皇子不仅入了户部,作为户部侍郎,还得了赐封睿亲王,在众多皇子中,算是第二个被封亲王的,从身份上直接甩了七皇子这个郡王一大截。
可惜的是,虽然身上有意给他做脸,但宋家好似无动于衷,依旧站在宁妃之后,扶持着七皇子,导致户部如今乱成一团,隐隐有排斥三皇子的意思。
圣上依旧在旁看着,看着户部乱糟糟的样子,心里着实烦闷得厉害。
底下皇子们争得越来越激烈,圣上就觉得自己越来越精力不济,自然心情就愈发得不好,对原先宠爱的皇儿们相应也没有那么宠爱看重了,只是这种变化来得不突然,很多人一时都没察觉而已。
但戴权这个贴身伺候的看得清晰,觉得那位三皇子有黄雀在后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没阻止贾琏去示好。
等一切回归平静时,又是一小批大臣被发落,各皇子们算计着得失,暂时不会再次出手。
宋家如此上蹿下跳得,这次被圣上尤其惩治得厉害,姻亲党羽被剪出不少,让宋家的家主都颇为心疼。
宁妃气得肝疼,只能把老三媳妇喊过来训斥,老三这个亲王不是她一个妃子可以随意辱骂的。
老三媳妇是个胆怯的,任由她骂均是无动于衷,回府也没什么异样,让宁妃又是气了一顿。
这些事情宁荣二府没法得知,只能知道王子腾上位成功,成了从二品京都节度使,掌管京都大营,这个官儿原先宁国府贾代化也做过,大家伙儿还是知道里头厉害的,自然各个都上赶着去讨好王家人。
王夫人的脸面可不就被提到高处,老太太也轻易不能发落她,连带着贾政都对她和颜悦色不少。
贾政后院那最得宠的赵姨娘听闻这个消息,暗地里好一番诅咒怒骂,只能眼睁睁看着贾政一天天宿在王氏那老丑妇那儿。
给贾政生养过两个孩子的赵姨娘无疑是受宠的,往日没少给王氏添堵,趁此机会王氏还不可劲磋磨?让她在屋外打帘子、伺候她站一天都是轻的,若是要捡佛豆做糕点,更是要弄死个人。
王夫人常常当着她的面,让人拿了柳枝抽打她身边的两个丫头,偶尔也连带着惩治贾探春和贾环身边的丫头,看得赵姨娘心中发横,稍一动手便常常惹祸不小。
被王府了逼得爆发过多次的赵姨娘自然也挨了打,那柳枝抽在小腿上能疼个把月,路都不好走。
贾探春小小年纪在一旁看着,也愈发不敢认她做娘,这可不又狠狠挖了赵姨娘的心肝。
相比王夫人那处的闹腾,老太太屋里愈发得欢腾,贾宝玉是个懒散的家伙,但嘴够甜够不要脸,都5岁大的人了,整日黏在老太太跟前撒娇卖乖,死活都不愿意去族学认字。
老太太自然宠着他,屋子里的丫头也各个疼他逗他,看着他耍宝能让老太太乐呵上大半天。
元春在一旁看着,很少擦嘴也很少管制宝玉,但看得出她并不太赞同这样的教养方式,珠大哥三岁便能熟读三千百,六岁进学就能背四书五经,十三岁进国子监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哪能这般被教养在深闺逗趣?
但老太太喜欢,元春不能名言,便只能跟王氏和二老爷多说说。
不过结果自然不如意,王氏非但不赞同她的说辞,还觉得宝玉应该如此教养,贾珠是读书读死的,宝玉即便后头读不了书,也好过油尽灯枯的结局。
贾元春知道她若是再劝,她母亲都会怀疑起她的用心,所以这丫头也乖乖的不再开口,任由贾宝玉活得舒舒服服,整日吃吃喝喝,劳累了倒头便睡,连带着府上请安的时辰,都逐渐延后了将近一个时辰。
能延后这一个时辰,王熙凤出力不小,暗地里让人跟袭人提起宝玉时常觉得困的事情,又扯东扯西说早起容易生病,袭人到底年轻,也不喜欢早早叫宝玉起身让她厌烦,久而久之,袭人便在鸳鸯那里说起这事。
老太太素来喜欢宝玉,见宝玉每日早起都闹得厉害,便延后了一刻钟,随后再闹又再延后,最终实在没法,便延后了整整一个时辰,至此,老太太是再不肯多让步的,再睡晚上就该睡不好了。
有了这一个时辰的缓冲,王熙凤早上能睡个好觉,出门前就能用完早膳,看看她家二爷起得比鸡早得读书,再看看贾宝玉那个懒货,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王熙凤是一天比一天不信贾宝玉是个能耐主,实在是看不出他身上有一丁点好。
第32章 悲催的贾琏
时间一晃,荣国府已守孝大半年,再无人上门的荣国府以看得见得趋势逐渐冷清,老太太耐不住,便每日都拘着府上的姑娘太太到她身边逗趣。
往常元春事忙,很少跟三春一道调笑,如今所谋之事只能放放,也就没再拘束自个,常常与三春绣花赋诗猜拳取乐,偶尔给老太太讲讲笑话,倒也不至于没了人气。
可终究三春还小,自个都得忙着跟嬷嬷学,跟她谈天说地只能说勉强,真要她们说出好听的来逗趣老太太,却是不能够的。
所以老太太还是喜欢王熙凤,她一来,整个屋子都是她啪啦啪啦没个完的话,她若没来,总觉得少点什么,只可惜王熙凤事忙又住得远,除了早晚请安,平常轻易不着人。
老太太便是想亲自去找她解解闷,从荣庆堂走到梨香院足足得要半刻钟时间,她老人家也是不怎么耐烦的,再加上守孝的日子里清汤寡水得吃着,身上没力气愈发不愿意走动。
鸳鸯知道老太太怕无趣,便开始学着琏二奶奶的款,拉扯着屋里的丫头们调笑焉焉,说起那些诗词歌赋她们是没能耐搭话,但后院的那些家长里短,丫头们肚子里一堆的货。
荣国府上的奴仆足足几百户,都住在后街那儿,连带着依附宁荣二府的贾家族人,每日里闹腾的事几乎没个完的,偶尔听见有趣的在老太太跟前说一说,也是个趣事。
不过,终究还是比不得王熙凤。
王熙凤最近爱说贾琏的荒唐事,无事在家守孝的贾琏爱上了种地,有些雅致的人好歹会偏爱种些花草,他倒好,满院子里种满了萝卜青菜,还用小小的格子一片片隔开,弄得像模像样得,不过就是总爱去摸一摸看一看,暗地里嘀咕嘀咕怎么还没发芽。
有一日,王熙凤说起她暗地里偷换了贾琏的种子,待苗长出来后跟书上说得不太对时,贾琏莫名好久,又是翻书又是问人的,最后发现不是菜苗时那副想死的脸,老太太真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她本就会说话,又说得就跟眼前摆着似地,老太太爱听极了。
每当这时,元春便在一旁听着,面色并没多好,看着王熙凤的眼神,隐晦得带着点审视的味道。
也是在那会儿,王熙凤知道了元春的想法,这丫头看样子还蛮讨厌她的,仔细想想还真是,她王熙凤若是真得了二叔的欢心,哪还轮得到元春入宫,以她的热烈讨喜又擅长管家的个性,比元春更加容易在宫里站稳脚跟。
曾经这丫头可能以为她王熙凤有什么缺陷,才让她二叔弃之不用吧。既然元春如今对她都抱有敌意,王熙凤如何能指望她会在日后帮衬贾琏。
说来也奇了,她元春好像是准备以荣国府嫡长女身份入宫吧,若是邢氏把迎春收做嫡女,那元春得尴尬了吧,怎么还有脸看她长房大奶奶不顺眼。
这事王熙凤暗自记下,打算等元春入宫后再提,她可不能在元春入宫前打乱二叔的计划,也不能在贾琏入朝为官前公然跟二叔作对。
相比荣国府的冷清,贾琏着实是忙。
一来要给戴权巡视铺子整理账簿,二来还要完成张老太爷布置的任务,三来还得种地。
自从张老太爷知晓他住在梨香院起,便让人每三日送一份试题给他做,大多都是考得默背,少数涉及写文章,俨然开始教他考科举般。
经历过上一世的想读而不能读,贾琏对书的珍惜,远远超过府上众人,他书房里的书日渐增加,每一本都仔细研读过,可能因为背得多了,如今随意拿起来,都知道里头的内容,甚至很多都能从头背到尾。
张老太爷给他的那些书,他连注解都毫不犹豫得全部背下来,然后一遍遍得默写,没有丝毫偷懒的意思。
不仅如此,贾琏还把他的想法写在纸上连同作业一并送去张府,让张家人给他仔细点评一二。单从自觉认真这一点,张老太爷就很满意,对贾琏这个外孙的学业也日渐上心。
王熙凤认识的字不多,也不耐烦看书,但她爱听贾琏背,也愿意帮他背。
刚开始王熙凤无事时只坐一旁听着,后头贾琏需要个人帮忙校对他背得如何,王熙凤自然而然便接过这差事,听得多了,多少都要学点,连带着也一道看完一本又一本,也知道些科举的门道。
本朝开国不久,朝廷注重守成、安民,自然对税收、农学和律例上颇有重视,从府试起除了墨意、经帖和诗词外,便需要知晓些律法、术数和农学,其比重不多,但若答不好铁定不能考中。
等后头靠举人时,这一部分还会加大,反倒诗词一块会占比大降,由此能看出朝廷目前缺得是什么人。
三皇子能一进户部便做侍郎,其能力可想而知,否则圣上哪能看着他的钱袋子遭殃?这块一旦出事,后头没准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正因为贾琏开始准备科考,也知道了这些必备的知识点,才更加肯定贾珠的功名水分有多大,还好他死得快,不然荣国府的所有余荫,都会被贾珠一人独占,可他偏偏又没能耐做好圣上要求的事。
光会四书五经,可当不了个实在官,就说他那好二叔贾政,连账都算不明白,能指望他去核算工部的工程预算?能指望他去户部扯皮要银子?能指望他指导工匠完成建造?
想想上辈子政二老爷说得上峰嫉妒贤才的话,简直笑掉大牙。
而得知科举需要考农学的王熙凤也是无语得很,贾珠别说种地,账都没算过,光背书真的有用?
想来想去,她也觉得贾珠应该是靠余荫上位的,对二房就更没什么好感,一家子全都算计着大房的东西还沾沾自喜得很,好像自个真有能耐似的,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王熙凤真想把这事告诉邢氏,让她也知晓知晓二房的无耻,不过介于贾琏考科举的事不能提,才按下没说,但王熙凤虽没给二房找不爽快,却愈发坚定得站到大房身后。
也正因如此,近些日子王熙凤连迎春也关照上了,特意让平儿去看看她教养得如何。
迎春的性子和软,因为没有靠山从不肯多说一个字,王熙凤往常也只当没她这个人,偏偏她又长得极好是个能用的,老太太经过她的提醒,已经重视起三春的培育,王熙凤想着不能把她大房的人留给二房的宝玉用,才会额外关照起迎春。
如今的老太太教导人,也只会留给宝玉用,眼里哪还有贾琏?贾琏蹲在家里那么多天,原先那点风光早就被遗忘得彻底,如今大家只记得王家的好,记得宝玉和元春的好,至于大房,全都哼之以鼻呢。
府上的下人们如今称呼贾琏为天聋地哑,不管事不听话,整日里不出梨香院,比个闺秀还闺秀,让人看不起。
大老爷就更加,除了吃喝便是拉撒,女人不能玩,古董不能买,又忧郁得自暴自弃着,相比正直的政二老爷,那真是差得远了点。
第33章 不要脸的贾家人
府上的大房不如二房的言论自然不敢当着王熙凤的面说,她这胭脂虎能耐得很,鞭子抽起来能抽死人的,但暗地里传出来话,府上谁人不知?
既然她们竟然敢传,还敢传得人尽皆知,傻子也可知后头站着的是谁。
王熙凤真的懒得再管,一而再再而三的闹腾,且随她们去吧,她家爷能耐,在府外的名声不是她们这些婆子能随便败坏的。
不过迎春的事不同于别的,倘若让人知道大房的长女出嫁后总想着照看二房的贾宝玉,脸面上都难看得很,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做哥嫂的不容人呢。
再说了,这么标志的姑娘要用也该留给他们大房用。
王熙凤闲来无事,便让平儿去打听打听,看看她们迎春妹子到底跟着老太太学了些什么,若是学得好,也是时候抓紧捞回人来了。
可等平儿打听回来,王熙凤一听脸都是黑的。
那黑了心肝的老虔婆,教得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正经的读书写字管家女红一样不教,倒紧着让人学怎么伺候人。
据平儿打听,三春的教养嬷嬷平日只教导她们如何塑身、如何笑得勾人走得妖娆,小小年纪被逼着练舞,说什么要练出个柔软身段来讨人欢心,简直无语至极。
不仅如此,还一遍遍得告知三春该放低姿态,得学着奴婢的样伺候未来的夫婿,真把贵女的傲气放到了脚皮子底下任人踩。
王熙凤是真看不过,自然扯着邢氏的名,让她把迎春带到东院去。
即便是扬州瘦马那等专门伺候人的下贱胚子,也不该如此露骨得勾人吧,也不该如此低三下气吧,老太太这哪是在教养姑娘,明显的用心不纯,王熙凤可以想象得到,三春的未来会有多悲惨。
同样都是孙女,为何老太太对元春那般在意,到了三春这儿,就能如此狠心,王熙凤着实想不明白,她当初提出这事,可完全不是这般打算的。
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别说这几个姑娘,便是她们贾家都颜面无存,往后正经人家哪个敢娶她们贾家的姑娘。
所以迎春必须得接走,包括邢氏在内,都异常坚定,谁也不知道自己往后会不会生出个闺女来,只要一想到自己闺女的亲事被这样个亲戚耽搁,就恨不能掐死那老虔婆。
等邢氏这边一动手,赵姨娘那边终究是按捺不住,把自己折腾的半死愣是要让探春给她侍疾,总算这回探春很是配合,装疯卖傻都要去孝敬赵姨娘,连会不会得罪王氏都顾不上了。
最终,跟着那嬷嬷学得只剩下一个年纪小小的惜春。
惜春是隔壁东府的姑娘,年纪小但跟贾珍是一辈的,如今贾敬还在,自然过些时日就要她回府看看的,听她说如今只剩她一人跟着嬷嬷学,便觉得有问题,稍一仔细探听,贾敬的脸同样挂不住。
别说贾敬了,连贾珍都看不过眼,好歹是他亲妹子,让人知道他妹子给人做了妾,还是那等不正经的妾,他贾珍都不用出门了。
东府的两个爷们不能理解老太太的想法,也就不可能把惜春继续留在荣国府,他们府上的姑娘不该受这等冤枉罪,若是尤氏没能耐照顾好,还可以去外头请教养嬷嬷来,总比如今这般丢人现眼强。
一下三个姑娘都离了荣庆堂,老太太和王氏才觉得不对。
可即便旁人不赞同这事,但最终还是如了这两位的意,因为王氏说这是王子腾的意思,王子腾需要几个大家出身的丫头来笼络朝中重臣,那等清汤寡水的丫头起不了作用,就得像那种低贱的荡*妇,才够有味。
贾珍知道这其中的妙处,看着个身份高贵的姑娘不要脸得讨好,的确会心情舒畅倍感自信,所以他信这是王子腾的主意,因为他们宁荣二府的庶女身份刚刚好,又各个长得极美,朝中重臣的确会喜欢。
有王子腾的打算在里头,几个丫头的未来好似就不那么重要了,贾家的脸面似乎也不再珍贵。
当天傍晚时分,贾珍和贾赦便把姑娘送回荣庆堂,倒是探春还挣扎了会儿。赵姨娘如何都不愿意让探春离开,但最终,也被贾政硬生生给带回去了。
有两府三个爷们出马,三春、邢氏和王熙凤的意见,自然也显得无足轻重。
王熙凤气得肝疼,真不想多说什么,府上一个两个全都疯了,想要靠山都想疯了,她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