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林家有女记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楼'林家有女记事》
文案
虽然在穿越之时是个没权没势没能力的普通人,但既然来了这红楼梦,本就证明了我不是个普通人。—— 林墨韵
虽然我好像什么都不会,可是贾雨村找麻烦,我有爹啊!王夫人找麻烦,我有爹啊!史湘云找麻烦,我有爹啊!你们统统找我麻烦?没关系,我有我爹啊!你说啥?想找我麻烦的我爹惹不起?没关系,我还有我夫君呢!夫君,你说是不是?
某个沉默寡言一颗红心向夫人的忠犬开口:夫人别怕!有我呢!
一句话简介:一个自以为普通的人靠着一张脸行走红楼世界,找了个忠犬的老公,护了自己一家子!
注:女主比黛玉大了六岁,比宝玉大了五岁,比宝钗小了一个月。这里取宝钗比宝玉大了五岁的设定!以后关于年龄的问题统一不回复。
内容标签: 红楼梦 情有独钟 穿书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墨韵,陆子秋 ┃ 配角:林黛玉,红楼梦众人 ┃ 其它:
第一章
“姑娘,姑娘,该起了”沉浸在睡梦中的林墨韵被一阵轻柔的声音唤醒。一睁眼,便见碧荷揭开了架子床边的重重纱幕,正笑着唤她。纱幕外,影影绰绰可以看见一个人影将手中的水盆放在了高面盆架上。
“什么时候了?”墨韵揉了揉眼睛,有些迷糊的问道。
碧荷见墨韵已经醒了,手上动作不停,将两边的纱幕收拢束在了一边,嘴上笑着回答:“已经是辰时了,姑娘该去向太太请安啦。”收拾完了纱幕,碧荷向着衣橱走了去:“姑娘,今日是穿这件白底团花对襟袄还是这件百蝶穿花窄肩袄?”
墨韵懒懒抬头看了两眼,随手指着一件到:“就这件吧。”
碧荷拿着墨韵指的那件,将另一件小心地放回了衣橱后,走回了紫砚的身边开始伺候着紫砚穿衣收拾。
一刻钟之后,穿好了衣裳用玫瑰胰子洗过脸的墨韵坐在了梳妆台之前,由着秋水为她梳了一个飞仙髻,却在秋水打算用一只金丝点翠发钗时拦住了她:“别用这只金钗了,拿前两日妈给我的那只珊瑚蝙蝠簪,颜色看着喜庆,妈看了也高兴。”
秋水应了一声,忙从妆匣中挑出了那一只珊瑚蝙蝠簪,细细地插入了梳好的飞仙髻之中。
看着已经妆扮好的墨韵,碧荷笑道:“前两日跟着姑娘出门去见李先生,原以为那李先生是世间难得的貌美女子,现在却觉得若是姑娘长大了,必定是比那李先生还要更胜一筹的。”
碧荷话中的李先生本名李若琪;其父李尚远原是太子太傅,却因某些原因被流放边疆。
原本祸不及母女,谁知其母李容氏得知丈夫被流边,当夜便上吊去了,而李先生的夫家得知岳家出了这等事,没等岳母丧事办完便以善妒为由休了李先生。
幸而女子嫁妆皆为女子私产,李先生靠着这些嫁妆来了扬州定居,却也过的不错。
李家本就是书香世家,李先生自幼便是饱读诗书,曾有大儒感叹若是李先生生为男子,必定是连中三元,成为一代名臣的,因此京中一度流传有李家才女的美名。此番李先生来了扬州定居,不知多少人家想为家中女儿请李先生为师,自家父亲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前几日林如海便带着她去了李先生的居所。若非林如海也算是李尚远门下弟子,墨韵便是面也见不上的。饶是如此,墨韵依旧是花费了一番功夫才得以成功拜得李先生为师。
为了拜师这事儿,扬州不知有多少女儿家暗地里对着墨韵各种羡慕与嫉妒。
那日去见李先生,即使是墨韵这种在现代看惯了各种美人,来到红楼之后日日对着自家美人娘的人,在见到李先生的瞬间也被惊艳到了。
李先生的美并不在于她的相貌如何,美人在骨不在皮,先生的样貌只算得上是上等,但是这一身的风流仪态却让她成为了绝顶的美人。多年诗书的陶冶使其拥有了最基本的端庄娴静,而年纪轻轻却经历了常人多年才能经历的事情使其拥有了另外一种沧桑与洒脱风流。两种不同的气质在一个人身上汇集,既矛盾又和谐,让人自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开始就难以将目光从她身上脱离开。
而碧荷所说的待墨韵长大了较李先生更胜一筹却也不是无的放矢。
且不说墨韵上一世多年历练而成的通透与练达,便是在相貌之上,继承了林如海与贾敏二人相貌中全部优点的墨韵也是世间少见的美人了。只是现如今年纪还小,还未长开,便是如此,已有了贾敏八分姿容,待到及笄之时,定是各家求娶的对象。
看着镜中的自己,墨韵一时却也有些恍惚。来到红楼已经整整六年了,却依旧觉得现在的生活如同一场梦一般。
在现代她十四那年父母双亡,虽是惨事一场,却也不如小说那般戏剧。父母双方的亲戚都是普通人,没有多大的善心,但也没多大的恶意,没有出现什么侵吞财产的事情。
开头自然是难过的,但多年下来也是习惯了,靠着父母的遗产以及保险公司的赔偿金磕磕绊绊的把日子过了下来,考了个差不多的大学,找了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相亲找了个还不错的人,正在准备结婚的前几天,却出了车祸,一下子来到了这儿。
若是她并没有看过《红楼梦》,或是没有投胎到林家也就罢了。偏偏当年她最爱的便是一本红楼,前前后后翻了好多遍。生在林家,感受着林如海与贾敏对她的拳拳爱意,承着双方希望出生,却想不到能够改变父母命运的方法,那种无力的感觉,对她就是一种折磨。
幸而如今她才六岁,林如海也不过三十五六,贾敏怀的二胎也不过刚刚显怀,料想这一胎便是那绛珠仙草林黛玉了。
一切才刚刚开始,什么都还来得及。
虽是想了这么多,但不过也只是在脑子内转了一圈,实际上并未过去多少时间。墨韵起身,带着碧荷秋水两个大丫头并螺烟青蕊两个小丫头出了门准备去贾敏的淳慧园。
正值十一月分,扬州的天气虽无大雪却也是雨气湿润的,秋水忙又回房拿了一件水红色镶白边大氅出来给紫砚系上了。
墨韵住的院子名为溪芷居,与贾敏的院子有着一段距离,一路上小桥流水,怪石嶙峋,草木郁郁葱葱,各类奇花异草栽种其中,满是江南园林风景的精巧秀丽。
来到贾敏院前,正巧碰上贾敏身边的大丫鬟如沁端着水盆掀了门口的帘子出来,一见墨韵到了先见了礼,待紫砚点头后方笑着说:“都说母女心有灵犀,方才太太才问及姑娘,这不姑娘就到了。”
“妈今日可还好?”如沁乃是贾敏器重的大丫鬟,一切起居日常皆有她来料理,墨韵若有什么事情就找她询问。
“太太这两日都还好,前两日太太肚子动了几下,太太欢喜的不行,这几日都念叨着要做小衣裳呢,姑娘若无事边劝着太太些,别忙着做衣裳伤了眼睛。另外……”如沁正打算说什么,却见院门处李嬷嬷过来了,忙止住了话头。
墨韵回头望了望,朝着秋水看了两眼,秋水会意,上前拉住如沁到:“姐姐晚些若无事可否来一趟溪芷居?都怪我愚钝,上次姐姐教我的针法现在还是不会,倒是麻烦姐姐走了这么多趟。这次姐姐来了我给姐姐做点心吃!”
如沁笑言:“这点小事有什么麻烦的,点心甚的便也罢了,只盼着去了姑娘院中偏了姑娘几杯好茶了。”
“姑娘今日怎的这么早就来了?”几句话的功夫,刚刚还在院门口的李嬷嬷就来了,见着如沁与秋水聊得正好,面色一正,一双闪着精光的三角眼立时一横,向着如沁骂道:“小蹄子拄在这作甚,还不赶紧把盆里的水倒了?不知道太太在里面等着呢?!”如沁忙忙收了声,向着墨韵行了一礼向着院外边走去了。
李嬷嬷转头向着墨韵脸色又是一遍,一张老脸恨不得笑出十八个褶子才算:“姑娘今日看着可精神,太太等着姑娘等了半晌了,姑娘赶紧进去吧。”说罢,掀起了帘子朝里说道:“太太,姑娘来啦。”
房内立刻传出了贾敏的声音:“韵儿来了还不赶紧让她进来,这大冷天的冻坏了可怎办?”又招呼道:“如筠,赶紧把手炉拿给姑娘,这一路走来必是冻坏了。”
墨韵进房,站在屏风前,接过了如筠递来的手炉,由着螺烟解下了身上的大氅,待浑身凉气散了之后方绕过了屏风进入了内室。
贾敏正歪在罗汉床上做着小衣裳,未及梳起的青丝披散在身后,因怀孕微微圆润的脸上满是慈爱:“还不过来?这大冷天的站在门口作甚?有什么话不能进来与如沁说?”
墨韵看了一眼站在罗汉床边微微躬着身的李嬷嬷,走到了贾敏身边轻轻靠在了贾敏的身上笑道:“谁让妈会□□人呢?如沁绣工好,这几日秋水说要为我绣几方帕子,偏偏这花样没一件使我满意的,这不得赶紧向如沁取取经?”说罢又好奇问道:“方才听如沁说妈这几日胎动了?”
贾敏听墨韵问,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答道:“这几日肚子是动了几下,只是这孩子并不折腾,倒是个安稳的。”
李嬷嬷听罢忙凑上来笑言:“这是太太肚子里的孩子心疼太太呢,怕太太太辛苦了瘦了反倒不美。”
贾敏听了这话,只是抬眼看了李嬷嬷一眼,之后又低下了头看着紫砚问道:“韵儿觉着这是弟弟还是妹妹呢?”
第二章
墨韵轻轻抬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贾敏的肚子,有些欣喜:“我想要个妹妹!”
贾敏好奇:“砚儿不喜欢弟弟?”
墨韵摇了摇头,说:“不是不喜欢弟弟,只是觉得如果有了妹妹,我就可以带着她玩儿,给她扎小辫儿,等她稍长些,教她琴棋书画,再等她大了,就为她准备嫁妆。反正这一世,我这个做姐姐的,必定是会护着她的。可如果是个弟弟,我就只能等着他保护我了”
贾敏听了,心下大为宽慰,却又有些好笑:“自己这还是个孩子呢,怎的就想着为妹妹准备嫁妆了?”只是:“为何是妹妹你就好好保护,若是弟弟却是等着他来护着你?”
墨韵抬头,漂亮的丹凤眼中满是认真:“妹妹是女孩子,娇养在家中,我作为姐姐,长了她那么多岁,自是要好好护着她的。若是弟弟,是男孩子,年幼时我依旧会好好护着,但男孩子毕竟不同于女孩子,他有他要承担的责任,不能永远躲在父亲母亲和我的身后。他会慢慢开始学习治国齐家的道理,要慢慢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才能在将来好好保护父亲和母亲。”
贾敏听了,不知为何却想起了自家大哥和二哥,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了,半晌才感叹:“……好孩子。”
墨韵也不知贾敏想到了什么东西,只是看着贾敏面上恍惚,想着孕妇不得多思多虑,便找借口转移了话题:“妈今日燃的什么香?怎的这般好闻?晚些回去也给我些罢。”
听着宝贝女儿发问,贾敏也放下了心中想的那些事情,搂着墨韵指着不知何时进来的如沁说道:“这你可得问问如沁了,也不知她从哪儿来的方子,将平日燃的百合香换成了几个橘子,到让我觉着清爽了许多。”
墨韵听罢转头看向了如沁:“没想到如沁倒是有这般巧思。”而后又向着贾敏撒娇到:“等会儿妈可得把如沁借我带回去,好教教碧荷和秋水这法子。我这几日不知为何闻着那茉莉香总觉得不太舒服,如沁这法子好,既不用点那些熏煞人的香料,又让屋子香喷喷的,闻着还舒服。”
“既是你要的,自然是让她与你回去的。”贾敏向着如沁吩咐:“今日你也不用在我面前伺候着了,等会儿吃罢了早饭你便和姑娘回去,下午若是无事便算你休息半日吧。”
如沁听着贾敏的吩咐,自是欢欢喜喜应了。待吃罢了早饭,便随着墨韵一同回了溪芷居。
等到回了溪芷居,墨韵换下了身上的厚袄子,改穿了一件天青色白玉兰对襟褂子配嫩黄绸缎百褶裙,头发也披散下来,只松松挽了个环髻,用一根玉簪固定住了,便坐到了窗边的贵妃榻上。
碧荷秋水也是知道自家姑娘找了借口要来如沁必是有事要问的,亲亲热热地拉着如沁到了墨韵身边,一个端了张小杌子,一个端了些糕点并一壶清茶过来。
秋水先倒了杯香茶给墨韵,后又端了杯给如沁,笑道:“这是前几日姑娘特特吩咐去采买的香茶,用的茶叶是好茶叶,用的水也是那最为清净的山泉水。姐姐快尝尝,这味道可好?”
如沁轻抿了一口,说道:“还是姑娘这茶风雅,便是我这俗人,喝了这茶,只觉得自己多了几分风流!”
墨韵也端起杯子喝了几口,笑道:“偏是你最会说话,就知道在我这奉承,怎的刚才见了李嬷嬷就和锯了嘴的鹦哥似的,话都不说了?”
碧荷秋水两人见姑娘如沁二人谈起了正事儿,也不离开,只是坐到了一边,拿出了笸箩中的针线仔细地做了起来。
如沁也正了脸色,将手中的茶杯放回了桌上,对着墨韵道:“姑娘也知道,这李嬷嬷是太太娘家见太太有了才送过来了。这李嬷嬷嘴上说得好是来伺候太太的,但毕竟是娘家送来的,年纪又大了些,太太也不好过多使唤。平日里好吃好喝供着,有甚事情自有我和如墨去做,也累不着她。却不知这李嬷嬷竟然就威风起来了。来了这几个月克扣了底下不少小丫鬟的工钱,每日事情也不做,就带着一同来的几位嬷嬷赌钱吃酒。太太呵斥了两回,每次都是骂后好了些,过了几日又恢复了原样。太太毕竟大着肚子,也不好劳神,只暗暗让我们将小丫鬟的钱补了上去就算了,只等着生产完了之后就将这几位送回去就罢了。却不知就因着这放纵,前几日就差点生出了事端来,气的太太不舒服了好几日。”
一听自家母亲身体不适,墨韵立马从贵妃榻上坐了起来,心中一片焦急,急声问:“妈身体不舒服你怎的不告诉我?这几日可好点了?可有去请大夫?”
如沁见墨韵如此担忧,心中暗暗责怪自己把事情说出来了,转念一想却又觉着将事情说与姑娘听说不定能解决了,也省的太太每日因为这几个不成器的嬷嬷生闷气。
一边的碧荷秋水见墨韵如此,忙起身走到了她身边,安慰到:“姑娘莫急,听如沁姐姐讲完才是。如沁姐姐此时既然能与你说,那太太的身体必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一边又向着如沁到:“姐姐还不赶紧说下去?”
如沁忙应声道好,接着说了下去:“姑娘别担心,若是急的狠了倒是我的过错了。前两日请了大夫来,只说是郁结于心,开了些安神安胎的方子,这几日太太吃了药已经无事了。”
听得自家母亲已然无事,墨韵这才安下了心。她也不躺回那贵妃榻,只直着身子,端坐着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惹得太太如此生气?”
如沁说道:“之前不是说那李嬷嬷克扣小丫鬟的银钱?这老虔婆之前还稍稍有些分寸,只挑着那些在府中无依无靠的下手,那些小丫鬟只过来朝我们哭诉,我们偷偷补上也就算了,却不晓得将她的胆子养的这般大。太太院子中有一位小丫鬟名唤文澜的,虽不是家生子,却是认了林管家家的为义母的。只是平时做事低调,所以甚少有人知晓这事儿。这文澜也是不容易,家中有一哥哥,自小体弱多病,为了凑哥哥的药费这才不顾家人阻拦卖身入府的。她哥哥身体不好,每个月的药费都是一笔大开销,就靠着她的月钱维持生计。我们知她不易,平时也想着办法帮帮她。却不想这个月发月钱时那老虔婆竟特特挑了她的错处将她的月钱抢了去!她家哥哥就靠着这月钱救命,若不是那小丫鬟向着义母借了些银子,差点就去了。”如沁估计也是气的狠了,连嬷嬷也不叫了,只叫那人为老虔婆。
“然后呢?那文澜怎么样了?”那碧荷倒是比墨韵还心急,墨韵还未说话,她便急急发问了。
秋水上前,端了杯茶给如沁,道:“姐姐说了这般多话,先润润口吧。”又转头对着碧荷说道:“反正如沁姐姐人就在这,你有什么好着急的,听姐姐说便是。”
如沁接过水润了润嘴,又开始说道:“原本这事出了,又差点闹出了人命,文澜找了她义母做主,你将那银钱还给人家也就算了,毕竟传出去荣国府来的下人差点逼死了林家丫鬟的哥哥对谁都不好。偏着那老虔婆自认为这林家都是太太管家,她作为太太家里送来的仆人借着太太的名义耍威风,对着林管家家的口出狂言。一气之下,林管家家的就告到了太太面前。太太念着那老虔婆是娘家送来的不好动手,只责骂了一顿,又觉着对不起文澜和林管家家的,这才气病了的。”
“原是这样。”墨韵若有所思:“怪不得这几日那李嬷嬷安稳了许多。”
如沁也说到:“可不是安稳了许多?只是这几日那李嬷嬷自觉被太太厌弃,又盯上了我们的活计,每日都在房中盯着我们,就等着找我们的差错好与太太告状,若不是太太不信她,我与如筠,如茵,如烟都不知怎么过才好了。”
墨韵也知道她们不易,但一时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只得说:“这事儿我知道了,自会想办法解决,各位姐姐这几日暂且先忍忍,总的妈也不信她,好好做自己的事情也就是了。”又向着碧荷到:“把我前两日得的胭脂拿几盒来,再拿几个荷包来。”
碧荷应了声,忙忙去拿了。
墨韵对着如沁到:“这些东西姐姐拿着回去分了,这几日姐姐们幸苦,也是我一点子心意。另外再带一份给那小丫鬟文澜的,毕竟是我林家对不起人家,这也算是赔罪了。你再问问她,愿不愿意来我院子里,正巧前几日绿蓑家人将她赎回去了,我这还缺了一个小丫鬟,若是她愿意,我便向母亲求了她来”
如沁一听喜不自禁,道:“这倒是偏了姑娘的好东西了,至于来姑娘这,她自是愿意的,能够来姑娘的院子,可是不知她几辈子的福气呢!我这就和她说去!”
说罢,接过碧荷手中的东西,忙忙离开了。
第三章
等到如沁离了院子,碧荷秋水将桌上稍稍收拾了下,把糕点换成了几碟子鲜果,又坐回了之前的位置,开始做起了手里的针线。只是边做却还边想着如沁说的李嬷嬷的事情。
碧荷边做着手中的针线。便忿忿不平开口到:“那李嬷嬷也太过分了!平时看着对姑娘恭恭敬敬的,没想到竟是这般无耻。亏我平时还觉着她年纪大了不容易!”
秋水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也叹道:“那个小丫鬟倒是真的不容易,家里有个生病的哥哥,月钱还要被李嬷嬷这种人贪墨。若不是有个义母,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说罢又看向墨韵到:“姑娘可有甚么办法,不说让李嬷嬷回了荣国府,至少让她别再贪了小丫鬟们的月钱和东西就好。”
墨韵躺在那贵妃榻上,拿了本书在手上,却没有怎么看,只是在想着如何才能够让那李嬷嬷安安分分的呆在府中别再作妖。
碧荷依旧边做着活边说着话:“若是那李嬷嬷不能动就好了!”
墨韵一听,眼睛一亮,倒是自己想多了,本想着想个办法能够既不伤了荣国府的面子又能赶了李嬷嬷出去,不想最简单的办法可不就是让李嬷嬷不能动弹就好?俗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等这一百天过去了,贾敏也差不多能够生产了。待到贾敏生产完,还怕找不到借口将这李嬷嬷赶回去?
想到这,墨韵忙让秋水叫来了几个小丫头,如此这般吩咐了几声。没过几天,边听见贾敏身边的如沁说那李嬷嬷也不知为何半夜三更出门,一不小心就摔断了腿,大夫说,这伤到了骨头,得在床上躺上至少三个月呢!
听得此消息,贾敏园中的大小丫头个个喜笑颜开,私底下都在说是那李嬷嬷那是坏事做多了得了报应,但有些精明的却也好奇这大半夜的李嬷嬷出门到底是做什么去了,只有墨韵两个大丫鬟并几个办事的小丫鬟闻言一笑,也并不多说。
又过了段时间,天气越来越冷,但整个林府却开始有些燥起来了,不为别的,只因那年节要到了。
年节前一段日子,府中又是准备过年赏人用的金银稞子,还要准备府中主人仆从的各色衣物,更重要的是要准备送往各府的各色节礼,这才是逢年过节准备中的重中之重。毕竟林如海作为巡盐御史,要与扬州各家官员来往交际,节礼就是其中一项。
因着最近李嬷嬷伤了,贾敏在着急之余也不由得松了口气,虽是过年繁忙无比,但好歹没有李嬷嬷在其中添乱,再加上墨韵的帮忙,反而较之前几年更加轻松了些。
只是也因着李嬷嬷伤了,之前那些小丫鬟被她压得狠了,骤一得喘息时间,不由得有些浮躁,做事情不免毛手毛脚,丢东拉西,直到这几日墨韵发火发作了几个这才停歇。
又过了几日,各家的节礼已经送了去,大多不过一些绸缎绫罗,各色点心匣子,再加各色土仪等等。
到了十二月二十一日,官署正式封印,从这天开始到正月二十一日开印,林如海共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家陪伴妻儿。
终于到了春节那日,大街上充满了过年的气氛,林府亦是如此。府中张灯结彩,厨房内各色食材具以准备好,正等着家宴开始。
林府主家人口并不算多,前两年林老太太也去了,如今府内正经主子也只剩下林如海,贾敏并林墨韵三人了。
便是如此,家宴菜品依旧是摆了满满一桌。好在大多菜品只在桌上略摆了摆便赏了下去,到也没有造成什么浪费。
到了大年初一,自是要出门去拜年的,只因贾家现今在那京城,距离扬州不知多少路,而林家本家又在苏州,且自林老太爷驾鹤西归之后逐渐来往也就少了,至今不过逢年过节送几分节礼罢了,拜年甚的倒是再也没有了。
如此,在别人忙着拜年的时候林家反而清净了起来,只是墨韵随着林如海去拜见了一趟李先生,得了块福在眼前白玉佩。
除此之外难得有几位林如海的至交好友上门拜访,其余时间反倒是过起了悠闲日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与那清清静静的林府不同,京城贾敏的娘家荣国府倒是热热闹闹的。不说贾家本就人口众多,就说那金陵四大家族三大在京城,这人情往来的便是少不了的。
这日正是大年初一,正巧又赶上了大姑娘元春的生日,府内人人喜气洋洋。
一大清早,王夫人带着元春,邢夫人带着贾琏,乳母抱着迎春,这就过来向着贾母拜年了,再加上贾母手里抱着宝玉,身边宝玉的乳母,并上鸳鸯、玻璃等大大小小的丫鬟,原本还算宽敞的荣禧堂硬是被挤了个满满当当。
许是年纪大了,就喜欢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场面,虽是有些吵闹,但贾母反倒觉着舒心了不少。
只是看着这一个个的,又想到自己最为心疼的小女儿贾敏一人留在了扬州,心中一时颇有些不是滋味,脸上也不由得显了出来。
刑、王二人一见老太太表情不对便知晓老太太这是想女儿了,邢夫人嘴笨不会说话,倒是让王夫人抢了先:“母亲莫不是在忧心小姑?”
贾母叹道:“也不知我那可怜的敏儿如今在扬州可还好!前几日随着节礼来了封信,倒是说着日子过的不错。但毕竟不是在我身边,若有什么苦楚必定是不会与我说的。”
原本端坐在王夫人一边的元春起身走到了老太太身边,紧挨着贾母道:“祖母不必忧心,姑姑自幼聪慧,自是会把日子过好的,再说我常听人言姑父为人清正,与姑姑两人伉俪情深,姑姑又有了身孕,想必对着姑姑定是百般呵护的。”
邢夫人闻言也忙在一边奉承到:“大姑娘说的对,跟何况小姑身后可是我们荣国府,那姑爷若是对小姑不好,我荣国府定是要打上门为她出头的!”
贾母一听,原本稍有好转的脸色立刻又变了:“我荣国府又岂是这等仗势欺人的人家?你这话只在家里人面前说也就算了,若是被其他人听到,岂不是都得认为我贾家嚣张跋扈,凭着权势连夫妻之事都揪着不放?将来其他权贵得如何看我贾家?!”
邢夫人闻言只得讪讪闭了嘴,心中暗恨贾母不与她面子,只呆坐在一边不说话了。而素来与她不对付的王夫人则在心中暗笑这人蠢笨,又庆幸贾赦不争气,娶了个如此的填房,倒衬得她聪颖孝顺了不少。
似是被贾母刚才的怒火有些吓到了,贾母怀中的原本睡着的宝玉一下子哭了起来,边哭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块通灵宝玉。
贾母忙低头去看宝玉,一边看一边哄,却不知这神瑛侍者托生的贾宝玉平生最爱的是各位长得好看的姐姐妹妹,最厌的便是那一脸褶子的婆婆妈妈。虽然转世之时洗去了所有的记忆,但是本能却还在,一见贾母这老态龙钟的样子哭的更加厉害了。
坐在贾母下手的王夫人听着宝玉的哭声心里揪得紧。毕竟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宝贝儿子,爱的跟眼珠子似的。
偏偏刚生下来就被老太太抱过去养了,一天到头也就早上看见几回,大年初一难得见上一回这还哭了,她差一点就站起来了。倒是靠在贾母身边的元春使了个眼色拦住了她。
见自己母亲冷静下来了,元春稍微直起了身子开始逗弄宝玉。原以为宝玉还要哭一会儿,不想一见元春面若春梅绽雪的风姿,立时便停下了哭声,反而咯咯笑了起来,两只攥着通灵宝玉的小手也松了开,向着元春张开,像是想要元春抱着他一般。
元春看着宝玉乖巧聪颖的样子,也心生欢喜,不由看向了贾母,眼中满是期待。
贾母也乐于看着两个小辈亲亲热热的,便把手中抱着的宝玉交给了元春,让元春抱着哄一会儿,顺便吩咐了立在身后的奶娘,交代她注意着些,便让两人玩去了。
见两人玩的开心,贾母心中因为贾敏不在的郁气也去了不少,她转头看向了王夫人,问道:“今儿怎么没看见珠儿?”
王夫人忙起身回到:“这不还有几日就到春试了,珠儿说想在今年的春试考个进士回来,所以还在书房用功呢。”
贾母点了点头,交代到:“珠儿用功是好事,不过你这做母亲的也要注意,过犹不及,别让珠儿日日在那书房之中,熬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你也去和老二说说,别整日将珠儿拘在书房中,这大过年的,还不让他好好过个年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