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两位皇帝一起教导长大,而太子殿下的天资又十分出众,从小到大,他的表现都一直被宫中诸人跟朝臣们赞扬认同,更兼他是先皇后的长子,而先皇后故去之后,陛下便一直未曾立后,论身份,论教养,论学识,底下的哪一个皇子也比不过他。
不仅如此,太子殿下还与底下的二皇子三皇子等人相差了七八岁,只这个年纪相差,便足以让底下的那些皇子们三振出局了。
可以说,除非太子殿下昏了头,谋反造逆,否则他这个太子之位是稳稳当当的。
若是有人敢动摇太子之位,不但皇帝不同意,就连底下的大臣们也是不会答应的。
太子之位既然已经稳稳当当,留在太子身边自然不会有投资失败的担忧。
更遑论陛下身边的位置早早被那些老人们把持,无论如何也是轮不到他们这些小太监们心生觊觎的,既然陛下那里已经没有了位置,小太监又不甘心一辈子蹲在一个位置上,那他们的目光自然是放在了既没有安全隐患又相对来说好爬的太子身上。
只可惜太子殿下自从八岁起便已经出宫求学,除非国子监放假,又或者是逢年过节,轻易不会回宫。
而当太子殿下回宫的时候,又多数在太上皇、太后身边陪伴,轮不到他们这些小太监凑上前。
这些小太监眼巴巴的看着太子,可却苦于没有好机会接近,而现在这不就有了个好机会吗?
这王玥和太子殿下在学院里是同窗,长年累月形影不离,更是打小到大的交情,而且小时候的交情总是最为珍贵。
只要这王玥能够一直保持着与太子殿下的情谊,他们已经预想到了一个在朝堂上占据重要位置、在未来将会闻名天下的天子近臣在他们眼前冉冉升起了。
这样一位基本上只要自己不作死将来绝对有个好前途的未来朝廷重臣,他们当然是想好好交往拉拢的,若是能与他相交,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共同服侍天子,这世上有谁能够耐何得了他们呢?
只是这王玥有前途是有前途,但却是在宫外,而他们太监无旨是不得出宫的,这就让他们无法结识王玥。
不过没关系,他们结交不到王玥,却能够接触到贵妃娘娘。
先在贵妃娘娘面前卖个好,日后这贵妃娘娘肯定是要跟他的母家联系的,贵妃娘娘出不得宫,只能派他们这些小太监出来,到时候贵妃娘娘是会选择一个素不相识不值得信任的小太监,还是选择一个在她面前卖过好向着他的小太监,不过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更何况,他出宫的时候干爹给了他一个消息,说是太上皇也极为欣赏着王玥,给了他一个可以自由进宫的牌子。
这种牌子可是一向只有最为得宠的宗室人家才有可能从太上皇、皇上还有太后手中拿到的。
太上皇将这个牌子赏赐给王玥岂不是拿他当自家的子侄,如此一来不用背后的后台交代,这小太监就已经打定主意务必要对贾家露出一个和善的态度。
自从贤德妃封位之后,贾家跟宫中的太监打过不少交道,可是以往这些太监们一来贾家哪个不是头昂的高高的,说不两三句话就扯到钱上面,而且一要就是一大笔,稍微一犹豫,他们立刻就脸拉下来。
若不是担心宫里的娘娘,以贾家的地位又怎么会受这些小太监们的威迫,只可惜贾家子弟无能,不能够继承先祖的荣耀,到了如今,宫里的一个小太监就能给他们脸色看。
偏偏却还要用他们,所以哪怕贾家人心里再怎么看不上这些太监阉人,每回待他们一走便要痛骂一顿,见了面,却还是要笑脸相迎。
不过贾家人也知道,宫里的太监们敢摆出这幅模样来只能说明娘娘在宫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光,可是全家人的荣耀都维系在娘娘一人身上,为了贾家的未来,他们也只能够忍气吞声而已!
只是他们却从未想到这些吃人不吐骨头,最会逢迎的太监竟然也有对他们笑脸相迎的时候,难不成是宫里的娘娘有了起色?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贾珍,一想到有这个可能,贾珍立刻就压下了关于王玥为何会出现在上次单子上的疑惑,笑着与这太监寒暄了几句,便迫不及待的试探着问道:“敢问张公公,娘娘在宫里可好?”
这话自然是由贾珍来问的,贾政读书读迂腐了,他是万万想不到这一点的,贾赦虽然也关心宫里的娘娘,不过到底娘娘是从二房出来的,与大房还隔着一层,他不过是随大流问问而已,而且他本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女人和酒上面,让他去想这些只怕要等下辈子了。
贾琏心思最为灵滑,他或许能想到这方面,但是他辈分低,长辈都在场,没他说话的份。
而当贾珍问完这话,贾政和贾赦两人不过当他例行一问,贾琏的眼睛却是一亮,往他这边看了一眼,然后便盯着张公公,想等他的答案。
别看这位张公公今年不过才二十多岁,却已经在宫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最是会察言观色,虽然贾珍已经尽力想将自己的目的隐藏,但他还是很敏锐的发现了贾珍想知道的东西,他抬眼上下打量了一下贾珍,然后才垂下眼皮,漫不经心喝了杯茶,这才答道:“娘娘么,自然一切都好,宫里可是天下最富贵的地方,那儿什么都有,娘娘不缺吃不缺穿,想吃什么山珍海味,想穿什么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又有这么多人伺候,能有什么不好的?”
“是是是,宫里自然一切都好,只是娘娘到底是年少离家,家中虽然知道娘娘在宫里什么都不缺,什么也都好,但还是免不了挂心。咱们这些外臣也不敢随便打听,就想知道娘娘的近况,公公捡着什么说点也好。”
贾珍陪笑着说完这些话,给贾琏递了个眼色,贾琏立刻上前从袖子中掏出一个荷包来,塞到了张公公手中。
张公公先是嗤笑了一声贾家人装模作样,若真是心疼姑娘,又怎么会把姑娘送进宫,还是做的女官,女官也就说着好听罢了,干的还不是伺候人的活?
不过心里再怎么看不上贾家人,面上他却是喜笑颜开,做了一副贪婪的模样来,迫不及待的接过东西,随手一掂,便立刻猜着了里面是什么东西,他知道以贾家的富贵拿出手的必然是上等货色,心下暗道贾家上道,因此便对贾家人加了三分笑来,道:“娘娘那里还是老样子,太医说虽病已经好了,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仍请娘娘静养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还有圣人那里都有赏赐,娘娘去谢了一回恩,之后便一直在宫里,也没出来,听着还好。只是咱家毕竟不是娘娘宫中人,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形却不太清楚。”
这张公公说的也不多,不过贾家人听说娘娘已经病好了,心中只欢喜万分,别的自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张公公看着他们喜笑颜开,等了一会儿才道:“不过宫里最近有个新闻,倒是与娘娘有关。”
“新闻?不知是何新闻?还请张公公替我们解疑答惑。”
咋听说有新闻与娘娘相关,众人先是一惊,继而想到既然这位张公公脸上还挂着笑,便觉得应该不是坏消息,心中这才稍稍放松,不过仍然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消息。
“听闻府上有个亲戚,名字叫王玥的,是今年乡试的解元,前些时候陛下召见,唤他入宫说话,不知这是不是真的?”
不知这王玥怎么和娘娘扯上关系了,贾珍又想到那个单子上突兀出现王玥的名字,心中一转,想着莫不是陛下听说王玥跟娘娘有亲戚,召见他们是把娘娘也叫上了?
若果真如此,这对娘娘来说倒是个在陛下面前露脸的好机会,这也说得通为何他们从未在娘娘面前提过王玥的名字,娘娘却为何突然把这王玥放在了赏赐单子上。
“是有这个事儿,玥哥儿是娘娘舅舅家的同族侄子,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八岁的时候便已经去考了秀才,还是他们那一年的小三元,直接被翟选入国子监呢!”
“哦?果真如此?看来这王玥果然非凡!”张公公立刻就忍不住赞了一声,其实他们这些太监最被文人轻贱,而他们也都表现的看不上那些清高迂腐的文人,但实际上这些太监最羡慕的便是那些会读书的文人了。
尤其是这张公公,他是因为识字所以才得以担了这个肥差,不过正因为他识字,所以他才最知道读书的痛苦。
这位张公公天生是个机灵鬼,浦一入宫,别的小太监们都还在四处迷茫,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在宫中生存下去,而他却已经发挥自己的机灵巧劲儿给自己找了一个同乡的太监做干爹,之后,又靠着自己的机敏和伶俐口齿一路升迁,得到了这个又清闲又体面,来财又快的差事。
不过他这人聪明是聪明,可这个聪明劲儿却没在读书上,当初他干爹给了他一个机会,只要会识字,就把这个差事给他。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把他给欢喜得跟什么似的,本以为认识几个字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谁知道他头悬梁锥刺股,硬生生的把自己累瘦了十几斤,这才把那百家姓千字文硬塞到自己脑袋里,勉强过了这一关,把差事拿到手。
打那之后,这位张公公便对读书第一次弃之如鄙,不过在他心里却十分佩服那些出口成章的读书人。
而现在又听说他看好的人竟然是个神童,打小就聪慧,张公公在心中暗暗咋舌,觉得难怪太子殿下与他关系这么好,太上皇也对他十分欣赏,直接将他当做自家子侄一样对待。
因为这个张公公不免又把这王玥的重要程度又往上提了一提,他已经暗下决定,等回宫就跟干爹把这事说一说,记得小顺子就在宫门那里当差,他回去就给小顺子递信,下次得拿王玥进宫,务必要让小顺子负责接引他。
张公公心中思绪一转,随即便按下了心中所思所想,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便把那王玥是太子同窗室友以及他深得太上皇欣赏的事稍稍透露了一二,这才接过贾家奉上的红包,笑眯眯的离开了。
等贾琏送走那位王公公,剩下的三个贾家男人却同时沉默了,贾珍和贾赦是在心中暗暗盘算要怎么跟王玥打好关系。
原先王玥来的时候他们二人也升起过拉拢他的想法,却自恃身份和辈分,并不怎么接触他,只教底下的晚辈们与他拉好关系,最多也就是送了个见面礼而已,至今连面都没见过。
而现在王玥发展的势头却叫他们心惊,这两个人都是被当作正统的家族继承人来培养的,虽然自幼被家中长辈娇养太过,以至于走歪路,成了个沉迷酒色的纨绔子弟,但该有的政治素养他们还是有的。
现在太子的位置是稳稳当当的,而王玥却跟太子做了六年的同窗和室友,比起一般的伴读来还有感情深厚。
而王玥本人又不是个扶不起的,相反,他才华出众,为人处事有十分老道,恰又与太子殿下同龄,若是稍加培养,日后必然会成为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
待到陛下百年之后,他必然是一方重臣。
别看现在贾家跟他一个传承百年的簪缨世族,一个是出身寒门的普通读书人,但再过二十年,一个是手握权柄的重臣,一个却是已经走向没落的三流世家。
不过二十年,天旋地覆,为的也不过是一个人才而已。
这两个人身为荣宁二府,名正言顺的主人,自然要为家族的未来考虑。
好在现在还不迟,这王玥还未曾发迹,现在他不过还是雏鹰罢了,原先家里关系就跟他不错,现在只需要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就好了。
至于贾政,却是面皮发烫,浑身臊得慌,当初乡试的卷子一出来,他还专门派人去寻了过来,与门下的几位先生一起探讨,准备鉴赏一二。
谁知一看内容,他却是勃然大怒,差点没气过去,当时便与几位先生一道将王玥骂了个狗血淋头。
依他所想,这王玥就是个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混账人,没把王玥叫过来当面训一顿已经是他的涵养好了,而像大舅子王子腾那般还送贺礼过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实在是有辱圣人教训!
可偏偏贾家其他人都不赞同直接得罪王玥,只说不过一份贺礼,又不值当甚么,万一日后用得上呢!
且王家已经送了,他们自然也是要跟着送的。
贾政拗不过他们,只得装聋作哑,当做没看见罢了。只是在他心里,却已经是与王玥恩断义绝了,老死不相往来了。
可谁也没想到王玥竟然与太子殿下有关系,一听说这个消息,贾政第一时间想的便是若是王玥能替宝玉在太子殿下面前引荐一番,美言几句就好了。
宝玉长的丰神俊秀,人又聪慧,应该很容易便能得到太子殿下的看重。
就像北静王与宝玉便一见如故,多次相邀宴饮,一同讨论学问一般。
宝玉这孩子虽然太过惫懒,又被后宅妇人宠的不像样子,但贾政却不得不承认,宝玉外表上还是很拿的出去的。
如果宝玉能得到太子殿下的青眼,不管是读书还是入仕,都十分有利。
而且娘娘在宫中到底没人帮扶,孤零零的,想找个帮手都太难。
但要是等宝玉在太子殿下面前露了脸,再求一求太子殿下,请太子殿下在陛下面前为娘娘说几句好话,岂不美哉?
娘娘现在还年轻,若是得天之幸,能为陛下诞下皇子,能给他生个皇子外孙,贾家百年荣耀定能顺利的延续下去。
可是当初他十分生气,喝骂声实在有些大,就连门外侍候的小厮都听到了,现在再让他去与王玥交好岂不是丢脸?
这、这可如何是好?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两天坐火车,我怕手机没电,就下了好几本书在手机里,然后不连网,免得浪费电,于是就碰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这本书并不好看,文笔凑合,情节老套,脑残遍地,主角真的是走到哪儿都能遇到炮灰,买车人看不起,买衣服人看不起,吃个饭打脸,特别无语。然后我就又看到了一个老套情节,主角在图书馆看书,富二代追求校花,校花无奈之下随手拉过主角当挡箭牌。这个情节很老套,但我特别烦这种,一般这种校花都是长的漂亮,家世好,人聪明,说实话,按照这个设定,校花应该很清楚她拉过的人会得罪富二代吧,富二代动不了她,肯定会去整这个挡箭牌的。一个普通家庭出来的学生得罪一个有权有势还行事没有顾忌的富二代,不说学业肯定保不住了,说不定家庭也要毁了,校花想不到这一点?也就是男主有金手指,能打脸,换成普通学生,一辈子差不多就完了!利用完挡箭牌之后校花通常还会警告挡箭牌不要心生别的想法,简直就是过河拆桥!所以在我看来,这种女的就是被男人捧多的,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别人死活的人,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可追捧的!而且旁边还会有男生嫉妒主角,一般男主还在校园的话基本上学校肯定是重点大学,我去,这些重点大学的好学生智商是被狗吃了吗?这种事上赶着要,他们就不能想想后果吗?本来我以为这本书又是走老套路,没想到主角竟然一反套路,把校花批了一顿,看得我特别爽!就冲着这个情节,我又往下看了一段,虽然到最后也没坚持看完,但是我要说一句,作者三观跟我比较合!
第113章 贾赦
不管这位政老爷如何纠结,已经逐渐显出颓势的贾家容不得他有别的选择,不过即便知道以贾家现在的形势容不得他对王玥怒目相视,他骨子里的矜持却教他无法自损身份,最后也不过是当做没看见,装聋作哑罢了。
因此当贾赦和贾珍提出要改变对于王玥的态度时,与他的关系还要拉的更近时,他不过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不发一言。
贾珍和贾赦相对一眼,十分纳闷,他们何时见过贾政这个态度?
贾政一向看不上他们,觉得他是贾家唯一的明白人,但凡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商讨时,他总是侃侃而谈,好似事情不经过他,他们两个会就会把事情搞砸了一样。
虽然贾珍和贾赦都对贾政的态度十分不爽,但是没办法,老太太偏爱贾政,而贾政也的确是贾家唯一在朝堂上拥有实职的人,他身后又有王家跟娘娘的支持,贾珍和贾赦这两个礼法上地位都高于贾珍的人也不得不对他退让。
而今天贾政却表现得格外沉默,实在不是他的性子,尤其王玥还是他一贯欣赏的读书人,按照常理,他欣赏的人有这么大出息,还能对家族有利,贾政不应该是面上矜持,口上谦虚,内里却十分得意,甚至要跑到他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识人之明吗?
这个疑惑,贾珍作为晚辈不敢问,不过贾赦却是毫无顾忌,甚至他是十分乐意刺一刺他这个“有出息的”好弟弟的。
“二弟今日怎么表现的如此反常?娘娘在宫中一切都好,咱家原本看好的王玥表现得如此优秀,日后必然是贾家的一个强援,二弟听到这个消息难道不应该高兴吗?据我所知,二弟可是对那王玥十分欣赏,处处关心啊!”
贾赦慢悠悠的说完这话,不等贾政出言反驳,转头对贾珍道:“珍儿啊,说起来这识人之明来我跟你可都比不上你二叔,头前一个贾雨村,刚被你二叔举荐,就替你二叔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这王玥也是,你二叔又是送房子又是送人的,逢人就说人家前途无量,你看现在不是应了你二叔的话吗?在这一点上,我跟你可都要跟你二叔好好学一学啊!”
贾珍这人在宁国府里一向是无法无天,但是在长辈面前却还是礼数周到的,应对十分恭谨,尤其是这个一见到他就好摆长辈架子训他的二叔,他还是有些怵的。
贾珍哪怕心里头对贾赦的话万分赞同,但贾珍还是没这个胆子当面掺合到这两个叔叔之间的暗涌,因此他便当做没听到贾赦的话,站了起来,往外看了看,对站在门口的小厮道:“你去后头看看老太太哪儿有人在吗?就说我跟大老爷、二老爷待会到老太太跟前回事,叫妹妹们回避一下。”
“是,珍大爷!”
小厮打了个千,忙到后头寻人传话去了,而这时贾琏回来了:“珍大哥哥,我刚从那张太监口里又打听来一个消息呢…”
贾琏说着便要往屋里进,却陡然发现屋内的气氛不太对劲,便站住了脚,停在门口,不说话了。
贾珍回头扫了一眼贾政和贾赦,见他二人一人气的面皮紫涨却不说话,一个歪靠在椅子上,端着茶盏,似笑非笑,就差没哼着小曲儿了。
贾珍在心里叹了口气,与贾琏相视一眼,无奈的摇摇头,转过身来对着两人道:“赦大伯,政二叔,这事还需同老太太商量商量,才好做决定,不如先去老太太那里吧?”
贾政立刻点头,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了一眼贾赦,轻哼一声,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见他走远,贾赦这才笑眯眯的站了起来,把手背到后头,玩弄着手里的折扇,见贾珍面露难色,他便笑了:“我与他争执,又无人会怪你,你急什么?”
说完他又对贾琏道:“娘娘的东西既然赐了下来,自然是要领赏谢恩的,你派人去国子监把玥哥儿叫过来吧!”
贾琏忙不迭的点头,笑着对他爹奉承道:“还是老爷想的周全,比儿子强多了!”
贾赦听了这话却只是冷笑一声:“我这做爹的再强,却也没个贴心的儿子在跟前伺候,那里比得上某人,自己的儿子不但会读书,又受宠,还能把别人的儿子拐过来,携家带业的投奔,又贴心又孝顺,唉,可怜我这个儿子生了跟没生一个样儿!”
贾琏是万万不敢接这个话头的,只能垂手低头听训罢了。
贾赦又指桑骂槐的说了几句,等到贾琏额头冷汗直流,下巴低的都快挨到胸口了。这才满意的住了嘴,轻咳一声,对着贾琏道:“国子监那地方规矩多,那里头的人不简单,下人怕是不懂事,万一得罪了人可就不好了,你亲自去接,顺便问一问宝玉去国子监读书的事,宝玉年纪轻,被老太太宠坏了,又口无遮拦的,你替他美言两句,万一去了给玥哥儿惹了麻烦,还请他多多包涵,毕竟是老太太的心肝儿,咱们做晚辈的要体谅长辈嘛!”
贾琏听了这话不免有些纳闷,老爷何时竟会关心二房的事了?依老爷的脾气,即便不在背后使绊子,也肯定是要骂上几句的,说不得还要把他叫过去,训上一顿。
从来都是二房有什么坏事,老爷在背后高兴,二房有什么好事,老爷心里就不痛快。
宝玉若是能够入国子监读书,那对二房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老爷怎么会因此高兴呢?
只是他又觉着老爷后头的话听着有些不像,但凡王玥知事,听了这话只会找理由推脱吧?谁愿意平白的给自己找个祖宗供着呢?
再者说送宝玉去国子监明摆着是想叫宝玉在太子殿下跟前露脸,换成他是王玥,绝对会提着心防着有人接近太子殿下才是,毕竟人心有限,太子殿下身边的人多了,他王玥分得的信宠就会少上许多,这可不是个划算的买卖?
王玥不傻,应该不会看不清这个道理,他绝不会愿意替宝玉引荐的。
可是这个道理他们家明白吗?
或者说即便明白了,也非要这么做,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以老太太对宝兄弟的宠爱,知道这事对宝兄弟有利,说不得真的会拿出长辈的款儿逼着玥哥儿同意这件事呢!
可是玥哥儿说是与王家有亲,甚至是上了族谱,可谁都知道两家根本不是正经的亲戚,老太太也不是玥哥儿的正经长辈。
以前玥哥儿对府里恭恭敬敬,那是因为他声名不显,背后又无靠山,这才紧紧巴着府里,可现在玥哥儿眼看着就已经要一飞冲天,甚至连府里也要想着跟他打好关系,他的态度还会如同往常那般恭谨吗?
面对老太太的逼迫,要是他有些气性,说不定会直接跟贾家撕破脸皮吧。
这个府里可不是什么好事,老爷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明知道这件事对贾家不好,可这又是老爷的秘密,他究竟要不要照做呢?
贾琏还在犹豫,看出他的顾忌,贾赦又是一声冷笑,这就是他的好儿子啊!
他上前走了两步,停在贾琏身侧,低声道:“你说老爷我百年之后这家业爵位究竟是传给你呢还是传给宝玉呢?你觉得老太太会选谁?宫里的娘娘会选谁?”
说完,不等贾琏反应,他便迈开步子走了,徒留下贾琏心神俱震,愣在当场,不知该有何反应?
过了许久,他下意识的看向站在他身边的贾珍,贾珍干笑了两声,随意的向他拱拱手,道:“琏二弟,你去接玥哥儿吧,我先去老太太那里了。”
说完转身既走,步子迈得十分大,好似身后有什么在追赶他似的?这一刻贾珍无比庆幸他爹就生了他这一个儿子!
第114章 拒绝
贾赦到贾母所住的荣禧堂后院时,贾母和贾政正在商讨贾宝玉入学国子监的事情,按照朝廷规定,凡三品以上的官员名下都有一定的名额,可以免试进入国子监上学。
贾政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他名下自然是没有名额的,不过贾赦继承的爵位却正好是三品,名下恰好有一个入学国子监的名额,贾琏从小就不爱读书,这个名额他自然没有用着,现在让给贾宝玉其实也没有什么。
只是不问自取,就有些让人厌恶了。
母子二人见他进来,一同看向他,贾母对贾赦淡淡的点了点头,将他叫起来,随意的指着旁边的座位,让他坐下,全然没有刚刚贾政进来时的热络。
而贾政则是站起来敷衍一般拱拱手,随即便又跟贾母一同继续商讨起刚才所议的事情。
贾赦见无人理他,便自顾自的坐在椅子上,随意的靠着,身上好似没了骨头一般,半分形象也无。
鸳鸯端着茶走了进来,见他如此。忍不住蹙了蹙眉头,不过很快就平复了下来,不过却还是让,闲得无聊四处张望的贾赦看到了。
说句实在话,贾赦早已经习惯了家里的丫鬟夹杂着畏惧跟厌恶、鄙视的眼神,对此他心情好的时候,不过当做没看见,心情不好的时候,自然是没事找找茬而已。
以至于后来那些丫鬟们畏他如虎狼,贾赦却是毫不在意,至于老太太身边的这个鸳鸯,她一向跟老太太一心,不喜欢自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平常贾赦只当她不存在,毕竟这是老太太身边的丫鬟,他这个做儿子的怎么也管不到老太太身边的人,再者说,他也不过分,连过节的时候,到老太太这边请安的时候才见一面,平常的晨昏定省他都推说有病推过去了,根本和这个丫鬟见不着面。
更何况,如果不是这个丫鬟是老太太身边的人,他堂堂这大老爷又怎么会把一个丫鬟放在眼中呢?
只是今天却不行。
刚刚他那番话是故意说出来刺激他那个好儿子的,虽然知道这番话未必能耐得何二房如何,但能给他这个好二弟找份麻烦,就已经足够让他满意了。
可不承想,这番话不但刺激了他儿子,更是挑起了他一丝火气,待来到老太太房中,见他们毫无顾忌的当着他本人讨论他名下的那个名额,更是问都不问,便将这名额取走,好似他这个荣国府真正的主人如不存在一般,这就让贾赦越发怒火中烧了。
只是贾赦这么多年也都忍过来了,便是心中气再不爽,也没表现出来。
但是见到鸳鸯如此表现,可就让他再也忍受不了了。他没办法反驳母亲跟他那个好二弟,难道还教训不了一个小丫头吗?
因此,当鸳鸯端着茶盏,走到他身边想要为他奉茶时,他略一侧身,不动声色的伸出一只脚,将鸳鸯绊倒在他身上,那杯滚烫的茶也就洒在了他的身上。
“啊呀,你这个丫头,做什么呢!怎么当的差,连杯茶都不会上吗!”
贾赦虽然料想过茶水泼在自己身上怕是会很烫,但从来没想到过这么疼,只一瞬间,他□□在外的皮肤便红了起来,而随即传来的疼痛便叫他跳了起来,他一边跳着指使着外头的仆人们赶紧去找大夫,一边指着鸳鸯大骂。
贾母和贾政这会儿也顾不得商讨大事了,赶紧站过来询问贾赦的伤势,贾赦自然是哎哟哎哟的叫了起来,装作很疼的样子,不过也的的确确是疼。
而这时鸳鸯早已经跪了下来,全然不顾她身边全是碎掉的瓷渣,哪怕她平常再看不上这位大老爷,可是这位大老爷却真真实实的是贾家最高的主子,哪怕她是老太太身边最受信任的丫鬟呢,哪怕平常琏二奶奶、宝玉还有几位姑娘们都敬她三分呢,这也遮掩不住她只不过是个丫鬟的事实
一个丫鬟,竟然烫伤了主子,这可是严重失职。
哪怕她心里知道刚刚是大老爷故意绊倒她的,可她跟谁说呢,说是大老爷故意的,又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