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贤妻难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洗完脚后,徒祺宇让福保守着门,自己和林如海谈了很晚。第二天,依旧是天明出发,傍晚才至驿馆休息。就这样一直走了三天,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到第四天的时候,林如海突然生起病来,头晕咳嗽,身体乏力。随行的许太医瞧了说是伤风,开了药也不见好。林如海虽然还能勉强支撑着,人却萎靡了不少。
  无奈,徒祺宇只得暂停行程,准备在驿站修整一天。
  是夜,许太医诊了脉后,出来问跟林如海的小厮。
  “林大人这几天都用了什么饭,用了多少,有没有用点心瓜子之类的零嘴儿,详细说与我听。”
  于是那小厮便把林如海每日吃了什么东西,喝了什么东西,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许太医听罢,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皱眉沉思半天,方道:“你说你家大人喜欢喝茶,每日饭后必饮一杯?”
  小厮点点头:“是啊,这是大人几十年的习惯了。”
  “把你家大人常用的茶叶、茶碗都拿来我瞧瞧。”
  小厮答应了一声“是”,便跑去拿茶叶茶碗了。不多时,捧着一个小盖碗和许多茶叶回来,许太医拈了一点儿茶叶,耸着鼻子嗅了嗅,眉毛蹙在一起。嗅了半天,摇了摇头,又拿起小盖碗细细看了一圈,又嗅了嗅,还是摇头。
  “大人,可有什么问题?”小厮忍不住问。
  许太医仍是摇头,过了好一会儿才自言自语的嘀咕:“没什么问题啊……”
  “啊?”小厮凑上前,“大人您说什么?”
  “呃……”似乎是觉得在一个小厮面前丢了面子,许太医正正衣襟,清了清嗓子,说:“没什么,你快把东西拿回去吧,仔细一会儿你家大人要茶吃。”
  “诶——”小厮答应一声,把东西用一块小红绸子包好,正要走。
  许太医叫住了他:“等等——”
  “大人,还有何吩咐?”小厮凑上前,笑嘻嘻的。
  “茶叶再拿来我看看!”
  小厮立马解开小红绸子,掏出茶叶,双手捧着送过去。许太医拈了些,放在嘴里,嚼了几下,突然嫌弃的“呸呸”几声,全吐了出来。小厮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脸疑惑的盯着他。许太医曲起手指在小厮脑门上敲了一下,“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把茶叶包好跟我去见王爷!!”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剁手节路快了,作者菌已经剁手停不住啦,泪……

  ☆、真相大白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抱歉,前几章作者把六皇子写成四皇子了,太忙,记忆已混乱。
呃,已经改回来了(唉,上了年纪就是容易忘事)
红楼存稿文《'红楼'黛玉养喵记》,求收藏:'红楼'黛玉养喵记
林黛玉捡到了一只非常非常可爱的小奶猫,当成心肝儿养了几个月。
突然有一天,小奶猫突然开口说话了。
突然有一天,小奶猫变成了一个美少年。
突然有一天,小奶猫认祖归宗,成了被寄予厚望的皇子。
这个世界肿么了????
手机党点进作者专栏即可看到噢~
  “什么; 你说林大人并非生病; 而是中毒?”
  “是的,王爷。”许太医微微拱手,“是一种慢性毒*药,林大人中毒已非一日; 以下官看来,至少在十五天以上。”
  “这么说,还在京城的时候; 便有歹人潜伏在林大人身边了?”
  许太医道:“想来该是如此。下官斗胆; 恳请把王爷的常用之物也检查一遍。既然这奸细还在下毒,王爷天天和林大人在一块,或者也着了道儿。这种毒无色无味; 也不会使人猝然毙命; 只是让人缠绵病榻; 造成疾病而亡的假象。”
  徒祺宇点头称是,即命福保把自己常用的物件儿拿来。
  许太医检查一番,果然也有那种毒的踪迹。他又给徒祺宇把了脉; 说中毒不过这一两日,兼之徒祺宇身体一向很强壮; 才没什么中毒迹象; 但长此以往; 必然把底子都坏了,落个早殇的下场。好在他和林如海中毒都不算太深,用汤药调养段时间便可肃清余毒了。为了服用方便; 许太医说也可以不用汤药,把所需之药制成药丸,每天早晚各服一颗,徒祺宇服他半个月,林如海服用三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徒祺宇即命许太医去制药丸。
  他自己调了亲卫,对跟随之人进行彻查。他实在没想到自己防的那么严密,还是着了别人的道儿了?看来,跟着钦差卫队走,不安全了。或许……可以将计就计……
  下毒的人很快查到了,是厨房的一个管事。
  另外又查出几个奸细,徒祺宇命人严密掩饰,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他自己便也装成生病的样子,每日每日的不下马车,麻痹敌人。
  林如海当然也是如此。
  突然有一天,他和林如海下马车的时候都戴起了帷帽,一时随军卫士炸开了锅,打听之下才知道王爷和林大人病得越来越严重了,太医嘱咐不能吹风,所以才不得不用帷帽遮挡。这样一来是麻痹敌人,让他们以为诡计成功而大意,二来也是让京城里的幕后操纵者放心,三来,为接下来的行动做铺垫。
  一日,大队驻足的驿馆突然走水,狼烟滚滚,烧的半边天通红。
  驿馆兵士连同钦差卫士个个都去救火,乱成一锅粥。徒祺宇、林如海便携部分亲卫乔装趁乱跑了。冒充他们的兵士已安排妥当,横竖天天戴着帷帽,倒能迷惑对手一段时间。等对方发现,他们怕是早到边城了。
  三日后,边城郊外。
  “公子,您那把火放的好啊!”林如海哈哈大笑。
  闻言,徒祺宇也笑了。
  “先生身手矫健!”福保伸出大拇指,笑道:“小的还以为那堵墙您翻不过来呢。”
  因是微服行动,一路上他们扮成过往的行商,众人都称徒祺宇公子,称林如海为先生。他们隐姓埋名,一路到此。今日赶到边城,却因为天太晚,城门已经关了。徒祺宇道:“如此正好,咱们不进城,先在外面打探打探消息,瞧瞧边城的老百姓都怎么说。”
  林如海也点头称是。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众人也都累了,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找一个地方睡一觉。
  ——
  林忆昔收到徒祺宇的信件,知道他和林如海都中了慢性毒*药,心狠狠的揪了一下。再往下看,又说中毒不深,随行太医已经开了解药,正在服用,下毒之人也已查到,不出所料,果然是六皇子暗下的手下。目前,他们已经找到了对付的办法,让她不要担忧。
  可能是怀孕的缘故吧,林忆昔如今就爱瞎想。
  在红楼梦原著中林如海和林黛玉可以说都是不得善终的。她来了这些年,见黛玉身体越来越好,林如海也渡过了原著中的死劫,还以为以后就没事了。
  现在看来,远非如此。
  原著中林如海很可能便是牵涉到夺嫡之中而被害死,自己这个蝴蝶效应虽然让他躲过了那次劫难,却未必能躲得过下一次。既然林如海在京城的时候便已经中毒,那就说明林家下人里有奸细,如今林如海不在,他们难免不会对黛玉下手。
  越想越是心惊,林忆昔做出一个决定:
  明儿就把林黛玉接来,林如海回来之前,就让她住王府了。
  林黛玉自然乐得天天和林忆昔在一起,当天便兴高采烈的收拾好东西住进了王妃正院的厢房。林忆昔的胎已经坐稳,无需再向先前那般小心翼翼。她日日与黛玉烹茶读诗弈棋,心情较往日轻快多了。雪雁也和慧香、绿萝混熟了。雪雁、菱香都是憨顽调皮的,常常划舟扑蝶的玩,林忆昔有一堆丫鬟婆子看着,虽然不能做那些运动,但看着她们玩也觉得热闹。
  荣国府后院,贾母居所。
  珠光宝气,一身大红衣裙的王熙凤穿过雕梁画栋的穿山游廊,时不时逗逗挂着的鹦鹉、画眉等鸟雀。她身子极轻快,身后跟着五六个小丫鬟,一路袅袅婷婷的走到了贾母居住的五间上房前。
  几个丫鬟正坐在廊檐下说话,看见王熙凤,都起身笑着迎接。
  王熙凤问:“老太太今儿感觉如何,现在做什么呢?”
  丫鬟们都悄悄告诉她,昨儿太太进宫探视后,回来禀告老太太娘娘一起都好,肚子里的小皇子也很健康,老太太高兴了一晚上。今儿起了个大早,仍是高兴的了不得,听了一会子小戏,如今用了饭,正和宝二爷、三姑娘、薛姑娘她们说话逗趣儿呢。
  王熙凤心里有了底,大步走进去,老远就笑着说:“老祖宗福寿双全,真真是让人羡慕!我总是跟我们平儿说,我要是活到老祖宗这个年纪,身子骨还如此硬朗,再有几个可人的孙子孙女承欢膝下,我就天天烧香拜菩萨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老太太听了别笑话我。如果是老太太是天上飞的高贵的天鹅,我啊,就是那水里游得旱鸭子。我这个人啊,虽然常被人说糊涂不会办事,但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还是知道的,也不敢肖想将来能有当贵妃怀黄嗣的孙女!”
  贾母哈哈大笑,故意板了脸说:“你这个油嘴滑舌,又来掰扯我!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说着便叫平儿:“看着你们奶奶!巧姐儿都好几岁,眼见越发懂事了,她还这么不着调,越发连小孩子也不如了。还把我比天鹅,也不看看我什么年纪,容得她胡乱编排!平儿,你看着,看她还胡言乱语不,再有什么出格的话,你来告诉我!”
  “老祖宗——”王熙凤拖长了,上前道:“我可不是编排老祖宗,我说的可是事实。就算我人小,不知轻重,说错了话,还不是因为老祖宗仁慈,纵着我们小辈儿,不然,便是打死我也不敢乱说的。”
  贾母揉着肚子,笑骂:“你呀,你这个油嘴滑舌的小东西!”
  贾宝玉突然从贾母怀里做起来,一把拉住王熙凤的裙子:“风姐姐,你帮我劝劝老祖宗,一定要把林妹妹接过来。林妹妹的爹爹去边城了,就剩了林妹妹一个在家里,多孤独多寂寞多凄凉啊。她又素是个多愁善感的,历来喜聚不喜散,最是见不得分离的,如今,林妹妹还不知哭得怎么样呢!”
  原来,贾宝玉一直闹着要把林妹妹接来。他在外面听说林如海接了钦命离京,回家后就闹得更凶,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天天口里嚷着林妹妹林妹妹的。贾母没办法,又不能真把林黛玉接来,只得哄他说林妹妹家里有事,绊住了,暂且来不了,还没告诉他林黛玉已经住进了王府的事实。
  

  ☆、贾府之祸

  听了贾宝玉的话; 王熙凤哈哈大笑道:“喜聚不喜散; 巴不得天天都一大屋子的人热热闹闹的?那是宝兄弟你吧,我怎么记得林妹妹是最喜欢清净的呢?”
  贾宝玉叫道:“胡说!林妹妹什么时候不喜欢热闹了?!我们从小在一块,一道儿吃一道儿住,我最了解林妹妹不过的的; 她跟我一样,都很喜欢热闹呢,不信你问问袭人她们; 看是我说的是也不是?”
  “行行行; 你说的什么都对,小祖宗!”王熙凤一甩帕子,道:“我也不用问袭人; 她们哪个不向着你?”
  贾宝玉昂起脖子; 抓起贾母的胳膊; 摇啊摇,撒娇:“老祖宗,你看; 风姐姐都说我说的对了,您何时派人去接林妹妹?好祖母; 孙儿想林妹妹了; 您那么疼孙儿; 您就帮帮孙儿,把林妹妹接来吧。”
  贾母最受不得宝贝孙子的撒娇,乐得满脸褶子; 呵呵大笑。
  她把贾宝玉搂在怀里,摸着他的脸,哄道:“我们宝玉说的自然是对的,祖母马上就派人去接林丫头。”说着便看向王熙凤,不着痕迹的使个眼色,“凤丫头,你立刻亲自去林府一趟,务必把黛玉接来。”
  王熙凤笑道:“老祖宗放心,我呀,一定不辱使命!”
  贾宝玉喜得一跃跳起老高,抓住王熙凤的袖子:“凤姐姐,我跟你一起去。”
  王熙凤道:“你在这陪老祖宗吧,我自己去就行。”说着,轻轻拉了拉他,眼睛往坐在贾母身边垂首绞着手帕子的薛宝钗身上一瞟,凑在贾宝玉耳边,低声说:“不怕你薛姐姐孤单?”
  贾宝玉往薛宝钗那一瞧,见她垂首坐着,肌肤莹润,红红的小嘴,娇艳欲滴,半掩着的粉面也不知涂得什么胭脂,让人莫名觉得心里痒痒的,当真说不出道不明,便又有不忍离去之感。
  想了想,贾宝玉松开抓住王熙凤的手,说:“凤姐姐可一定要把林妹妹接来。”林妹妹、薛姐姐,一个淡雅,一个端庄,同样的美貌,同样的国色天香,若能日日相伴左右,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他贾宝玉这辈子就算不考科举不当官也值了。
  “宝兄弟你放心吧,你的事儿,我什么时候办砸过?”说着,王熙凤便告辞,巧笑倩兮的离开了。出门贾母的正院,也不回自己的住处换衣裳,也不让下人备车备马,径直到议事厅去了,根本没有处府的打算。
  她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且不说林黛玉愿不愿意来,单说就现在这局势,贾母便不可能让林黛玉来。要知道自家府里投了六皇子,而林如海可是四皇子的心腹,林家跟贾家心在可是死对头呢。
  老祖宗那么说,也不过是哄哄宝玉。
  如今满府谁不知道,林黛玉已经住进了吴王府,单只瞒着宝玉呢。
  因此,王熙凤扔下往常一样,在议事厅处理日常事务。用了午饭,睡足了午觉之后,才带着一溜儿的丫鬟仆妇到贾母那里做做样子,无非是哄哄贾宝玉。告诉他林妹妹突发病症,下不得床,如今正在府里好生调治呢,出不得门。
  贾宝玉听了,跺着脚说:“凤姐姐你糊涂啊,那就更得接林妹妹过来了!他们府里哪有什么好大夫,再治坏了!”
  王熙凤说:“宝兄弟你放心吧,林姑父当着朝廷大元,况且林家也是家财万贯的,如何会请不起好大夫?如今好几个太医正联合会诊呢,耽误不了林妹妹的并。”
  贾宝玉正要说什么,忽有人来报,说:“有宫中太监前来降旨,老爷正在正厅听旨呢。”
  唬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也顾不得贾宝玉,忙让人去打探是什么消息。不多时,王夫人邢夫人等也都到贾母的正房大院等着。派去的人还没回来,坐立不安的贾母等人便焦急的到院门口翘首以盼。
  不多时,一个小丫头气喘吁吁的跑来,远远的就大喊:“不好了,不好了……”
  贾母见那丫鬟脸色不好,嘴里又说着那话,心头便一惊,疼将起来。她咬咬牙,勉力支撑,不想在小辈面前露出胆怯之意。
  “慌慌张张的什么样子!好好说,到底是何事?”
  小丫鬟本就跑的急,被如此一吼,“啪”的一声,绊倒在地。顾不得被摔破的手肘,小丫鬟爬起来便奔到众人身前,气喘吁吁的说:“咱们娘娘……咱们娘娘小产了!”
  心口一阵剧痛,贾母再也支撑不住,晕了。
  “老太太,老太太……”这是众人焦急的呼喊。
  ——
  合欢殿装饰豪华,雕梁画栋,只是,金玉锦绣之中却透着一股死气。
  其中,最豪华的主殿便是贤德妃贾元春的住所。殿门开着,有六个宫女六个内监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路过的宫娥内监垂首躬身的走动,擦身而过的瞬间不敢交谈,只彼此交换个眼神。
  大殿内室。
  躺在床上的贾元春身形憔悴,脸色白的似纸。
  “妹妹,节哀顺变……”刘贵妃雍容华贵仪态万千的走到床前,遍地撒花的深兰色织锦长裙摇曳坠地,“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妹妹也别太伤心。妹妹是个有福的,养好身体,将来想要几个小皇子没有呢?”
  “多谢贵妃姐姐宽慰,我会好好养身体的……”贾元春欠了欠身子,勉强挤出笑。
  刘贵妃笑了笑说:“这便对了,过几天我就让陛下来看你。”
  “多谢贵妃姐姐。”贾元春扯了扯嘴角。
  又做了一会儿,刘贵妃起身说:“你休息吧,我走了。”说着便扶着贴身小太监的手,袅袅婷婷的走了。
  盯着那曼妙的身姿走出殿门,贾元春绝望的闭上了眼。两行热泪从眼角流下,她愣愣的,也不擦拭。宫里什么阴秽事都有,自怀孕以来,她处处小心,不敢随便吃东西,膳食除用银针测试外,还必须让一宫女试毒,轻易不敢出去,就怕被外面的石头路绊了或是着了什么人的道儿。
  没想到,最终还是没有保住孩子。
  快七个月的孩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偏偏前一天御医诊脉,还说小皇子很健康呢。谁料想第二天用了早膳,肚子便剧烈疼痛起来,不多时就见红了。
  谋害黄嗣是大罪,查出来要灭九族的。
  她想来想去,敢这么做的,恐怕只有刘贵妃。
  ——
  时值冬日,吴王府荷花池内的荷花已经衰败,只余些残荷。虽失了往日的欣欣向荣青春勃发,衰败的荷叶荷茎却依旧顽强的坚守着,让人感觉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林黛玉是极喜欢残荷的。
  恰逢今日阳光正好,林忆昔便命丫头摆了桌椅,在荷花池旁赏残荷、晒太阳。
  林忆昔怀孕已经快四个月,肚子也鼓起了一点。有时候摸着肚子,就忍不住想起远在边城的徒祺宇,不知道他闲暇之余可会想起自己和孩子。想起前日进宫,太上皇召见了她,一再嘱咐她别想太多,他会保护她的家人。而且暗示,就算林铮真的投敌,也不会牵连如今安平侯府的人,让她安心养胎。
  林忆昔依然坚信哥哥不会投敌,徒祺宇一定会把这件事查的水落石出。
  林黛玉看着残荷,凝眉沉思一会儿,便要纸笔。林忆昔知道她要写诗,便忙命丫头准备笔墨纸砚。黛玉执了笔,正要写,李嬷嬷匆匆走来。
  “王妃,宫里贾娘娘小产了!”
  “贾娘娘?”林黛玉一愣,笔“啪”地一声,掉在地上,“元春表姐!”
  

  ☆、心太毒了

  “黛玉妹妹?”林忆昔叫了一声。
  林黛玉摇摇头说:“我没事; 只是有些震惊。外祖母今番怕是又要伤心了……”
  林忆昔拍了怕黛玉的肩膀。心想:到底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 林黛玉虽然对贾府的人很寒心,关键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会动些恻隐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陌生人相处几年还能相处出感情来呢,何况是血亲?
  林忆昔正想说几句话安慰安慰黛玉; 突然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
  李嬷嬷忙去看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孙淑媛在假山后面打一个叫墨儿的小丫头呢。她非说墨儿胆大妄为偷了她的金钗,一边说还一边拿着金钗扎墨儿的手,扎的鲜血直流。墨儿哭着说不是偷的; 是前儿她给王妃送花篮子的时候王妃赏的。旁边的几个丫鬟都一块儿作证; 孙淑媛不听,还嚷着说她们都是一伙儿的,看不起她是个妾; 合起火欺负她。
  李嬷嬷上前; 一把将墨儿拽在身后; 道:“淑媛既说墨儿偷了您的金钗,可有证据?空口白牙可不行!再说就算是她偷了,您也不该打她; 墨儿是王妃的丫头,饶是犯了什么错; 也该去禀报王妃; 由王妃处罚。”
  孙淑媛气得咬牙; 举着金钗,伸到李嬷嬷跟前儿:“你要证据不是吗?!看看这是什么,贼赃都有了; 还耍赖呢!”
  彼时,林忆昔已经扶着丫鬟的手走来了。
  “孙淑媛!”她叫道,“一样的金钗多的是,前儿我确实赏了墨儿一个。你的金钗既然丢了,自然该去你院里找去,何苦为难一个小丫头?”
  “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我丢了一个,她就有了一个……”孙淑媛咕咕哝哝的撇撇嘴,但尊卑有别,她到底不敢正面跟林忆昔呛声,只是说再回去找找。正在此时,她的贴身丫鬟跑来了,说是金钗找到了,掉在床底下了。
  当着众人的面,孙淑媛“啪”的一声重重给了那丫鬟一耳光。骂道: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东西丢没丢都没搞清楚就乱嚷,现世现报的害我被人嗤笑!”
  被打的丫头捂着脸跪在地上不敢吭声,孙淑媛抬脚就要走。
  林忆昔叫住她:“既然冤枉了墨儿,还把人手扎的马蜂窝似的,至少跟人道个歉吧。”
  孙淑媛自恃高贵,哪里肯向一个丫头道歉。但林忆昔发话了,她身边的丫头自然是百分百执行,一齐都堵了孙淑媛的路,让她无处可逃脱。
  最后逼不得已,孙淑媛只得道歉。
  ——
  皇帝体恤贾妃小产,特许贾家女性亲眷进宫探望。贾元春便趁机托王夫人回去打听打听有没有医术高超的女医,下次探视之时扮成丫鬟带进来。她已经不相信宫里的御医了,查来查去都说是她身子弱,养不住皇嗣。
  她可不信这些胡言乱语。
  林姑妈身子比她弱多了,不照样生了个女儿?
  王夫人回去后便叫来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命她尽快找最好的女医。
  王熙凤的效率很高,很快便找到了一个医术高超的小姑娘,才十八岁。其祖上便是医生世家,这小姑娘两三岁就跟着祖父认药材,十岁的时候便阅尽医书,开始跟随祖父行医。至十五六岁,医术便为乡里称道,人人都道是“女神医”,赠号:赛华佗。
  至初二探视之期,王夫人便带着王熙凤、赛华佗进宫了。
  见过礼叙过话后,贾元春屏退宫人,王熙凤亲自守着殿门。
  赛华佗近前请脉,诊过一只手又要诊另一只手,又问流血还多么,什么颜色,是否腹痛等问题。贾元春虽然被问的有些不好意思,却也一一详细告诉。
  赛华佗诊完脉,宽慰贾元春几句。
  出来便告诉王夫人:“太太,庶民女直言,娘娘并非单纯的小产,而是中了一种叫“绝命”的毒。此毒无色无味,却极为阴狠,曾流传于花荣国后宫,我随祖父游历的时候见过一次。十年前国王发现是这种□□致使自己子嗣不丰,便下令全部捣毁,自此“绝命”消逝于世间,再没有人见过。若非我自小随祖父走访各国,听了许多秘闻传说,也不知道呢。”
  王夫人一听是中毒,吓得了不得,忙问:“这毒究竟是怎么着,娘娘以后还能怀上吗?”
  赛华佗道:“这便是此毒的阴狠之处了。男人就算中了毒也没什么妨碍,可女人,哪怕只是沾上一丁点,这一辈子了就毁了。别说不好怀胎,便是怀上了,孩子也绝对到不了七个月。不足七个月的胎儿还没完全成型,不可能存活。而且每次小产,对妇人也是一次极大的伤害。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夫人莫怪,一般妇人,小产一次,便是耗日子了,到第二次基本已是油尽灯枯。”
  王夫人叫了声:“这是哪个天杀的下的毒呦!”便呜呜大哭起来。
  贾元春在内室听到外面隐约有哭声,无奈全身无力,起不得身,闭着眼睛胡思乱想。
  过了一会儿,王夫人进来,眼角仍有泪痕,贾元春睁开眼,问:“母亲,怎么样?”
  “娘娘……”王夫人一句话没说出来,又大哭起来。贾元春便知情况不妙,扎挣着坐起来问王夫人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夫人便呜呜咽咽的将赛华佗说的话一一说给贾元春听。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哭着哭着,王熙凤跑来,跪在地上说:“娘娘,太太,你们小些声儿吧,外头可能听见呢。”
  于是贾元春、王夫人都不敢再哭出声,只是捂着嘴流泪。
  王夫人还好,贾元春素来体弱,又大伤了元气,突得如此噩耗,一时心力衰竭,哭得两眼一翻,晕了过去。吓得王夫人面如纸色,急的去掐人中,又把王熙凤叫来讨主意,哭道:“这可怎么着啊?娘娘万一有个好歹,我们,我们哪还有命出去?”
  王熙凤说:“太太,得马上传太医。”
  王夫人一听,哭的更厉害,“传了太医更了不得了。娘娘早不晕晚不晕,偏我们来了就晕了,我们便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啊。你快过来,再掐掐人中试试,看娘娘可能醒来?”
  王熙凤不敢忤逆王夫人,只得上前,小心翼翼的掐了掐贾元春的人中。
  掐了半天,鼻子下面都红了一块,贾元春仍是死人一样。
  “太太,不行,还是传太医吧!”王熙凤道。
  王夫人说:“你去跟外面的宫人说,可别说是因为我们娘娘才晕的。”
  王熙凤答应一声正要出去,贾元春“啊”的一声,醒了。王夫人大喜之下,也顾不得君臣礼仪了,上前便将贾妃揽住,叫道:“我的儿,你可醒了,吓死娘了!”
  王熙凤识趣儿的去殿门处守着。
  贾元春道:“我没事,母亲,你回去千万别把这事告诉老太太。”
  什么事?还不是她中了毒的事。
  王夫人道:“你放心,除了你我,再无第三个人知道。至于那女医……”王夫人比了个“杀”的手势。其实不用元春吩咐,她早就想好了要将此事瞒下来。她在府里之所以能一直稳压大房一头,甚至有时候跟老太太分庭抗礼,还不是仗着在宫里为妃的女儿?老太太一直指望着娘娘能生个皇子,光耀贾家门楣呢,要是让她知道娘娘以后都生不了孩子的事,自己还怎么作威作福。
  回去的路上,王夫人便以赛华佗为娘娘治病有功为由,赏了她很多东西。
  ——
  吴王府,王妃居所。
  林忆昔同林黛玉说了会儿话,眼见天色不早,便安排她去厢房休息。这里林忆昔也卸了钗环,在慧香等人的服侍下洗了脸,换了衣服,正要上*床休息,可巧瞥见梳妆台旁边摆放的一封密报,便随手拿起来。
  密报写的是贾家的事,说来也有趣儿。
  王夫人带着寻来的女医进了宫,回来便赏赐了女医不少东西。
  这倒不新鲜。
  想来是贾元春或者是贾家人怕太医被人收买了,不放心,要自己寻了医生瞧病。有趣儿的是王夫人发话了,让人准备好马车,当天晚上便要送女医走。什么事这么急,连天亮都等不了?
  林忆昔接着往下看,越看越震惊。
  王夫人已经秘密嘱咐周瑞家的,要趁着夜色,害了这女医性命。
  密报记载的很详细,连周瑞家的什么时候去的王夫人那里,二人说了什么话,何时出来的,准备派谁去,都一清二楚。一个女医能碍着王夫人什么事?除非是女医知道了她的什么秘密,王夫人找女医既然是要给贾元春诊病,看了这事跟贾元春也脱不了关系。
  莫非,是诊出贾元春有什么了不得的病了?
  似乎,只有这一种合理的解释。
  合上密报,林忆昔把慧香叫来,吩咐:“你出去一趟,把这个密报给杨统军,告诉他一定要救下赛华佗。”不过是一个小姑娘,至于要了人家的命么。她林忆昔不知道便罢了,既然知道了,断没有让一个无辜的小姑娘丧命的道理。
  何况人家还是医生呢,悬壶济世,不该如此下场。
  至于怎么救,林忆昔相信杨统军的办法比她多?
  杨统军是徒祺宇留下的护卫首领,名叫杨远辰,小名二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