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表示出他不看好蜀汉了,这让阚泽很满意,最起码他回去已经可以交代了,人秦家郎君对蜀汉没兴趣。只是……老头微微侧头,一脸兴趣的看着阿玉,想听听这名声在外的小子还有什么惊人之语。别以为他老了就好糊弄,这小子明显还有后招等着呢。果然,阿玉不过是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
“如今魏与吴可以说是面临相同的问题,咱们这里是皇子不少,争斗不断,而那里是亲生的没有,别人机会均等,所以哪一家早定储君,哪一家就能早一日安稳。只是这里头还有个变数。”
前面的话,只要是个长眼睛的其实都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所谓的名士也不都是吃素的,所以阚泽并不惊讶,只是后头的话……变数?
“曹家能狭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翻身成了主人,那其他人呢?曹家给天下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谁知道他家臣下之中没人有一样的心思?所谓权倾天下……呵呵,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嚓,这是将人家司马家的狼子野心都给挑破了?要知道说出所谓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句名言的曹髦要到241年才出生,还有6年呢,这时候司马家,最起码这司马懿虽然权倾曹魏,却还没展露出枭雄之心来。阿玉在这东吴名臣的面前挑破这一点……这是要搞事儿啊!白居易要知道他的诗被阿玉这么用,也不知道是个啥表情。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篡权夺位了?
看看,阚泽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有没有?那满脸惊容之后又一脸沉思,一脸喜色,这问题难道还不严重?
你说,若是这老头回去这么一汇报,那孙权会怎么干?作为一个乱世中能开出三分之一天下的强人,他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要知道,只要消息传出去,哪怕是为了避嫌呢,哪怕是那些保皇派的反击呢,哪怕是魏明帝乘势收权呢,只要动作起来,也能让这司马家的权利缩水三分之一。
如此一来,别的且不说,对于休战什么的有什么助益,单单是对东吴来说,这曹魏的威胁能去多少?若是力度在大些,手段在狠些,弄得曹魏内乱什么的,那么东吴问鼎天下的机会又能多多少?
阿玉心里在帮着老头不住的掐算,心下得意自己这神一般的操作。那头听着他们说话的阚大郎已经惊呆了,愣愣的看着阿玉,一会儿又转头看着自家族叔,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别说是阚大郎,就是前几日还听自家大哥说,这曹魏有七成可以定鼎天下的秦润这会儿也有些傻眼,感觉自家老哥前后说话似乎很有些不搭,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句了。忍不住也跟着垂头皱眉,这世界变化太快,消息太劲爆,实在是太让人迷茫了!
第199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52
阿玉虽然一直对自己说; 哥就当个名士,闻达于诸侯就差不离了,什么高官显贵; 什么执掌天下; 哥不稀罕。可事实上呢?已经习惯了在风浪中搏击的海燕; 享受一时的风平浪静可以; 一直沉溺与此却不可能。
政治这东西,在岁月的刻画中已经融入了阿玉的骨子里,早已成了一种本能。不知不觉中就开始蠢蠢欲动,看,这不是,不过是两次随手而为; 就引动了整个天下的波澜。
阚泽回去第一时间就将阿玉的这番话说给了孙权听; 当时就让孙权愣住了; 随后而来的就是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挥着手; 不知道是想表达些什么; 半响才停了下来,满含深意的嘟囔着:
“第二个曹操嘛; 若是如此,那司马师和司马昭……哈哈哈; 曹孟德啊曹孟德,原以为你虽选的儿子不成,白费了你那么些心血; 孙子总还是像个样子,可不想下头却有有了狼,哈哈哈。果然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啊,居然看到了这里。”
这话说的那是相当的散乱,可阚泽作为一个汉末就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跟着孙权一路征战天下的老人来说,这话听得那是相当的没有搁楞,嘴角都忍不住跟着翘了起来。
“曹家……终究底气不够,抗不过那些世家大族,也是常理,倒是这秦郎君,就像是陛下所说,实在是个难得的人才,这人心上,看的实在是透彻。”
“不错,他不去投蜀汉,是因为知道蜀汉即使此次有所缓转,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之势;不去投曹魏,那是因为看到了司马家颠覆的危机;所以这么一来,我东吴倒是成了难得的善地。善地,哈哈哈,天下可期矣。”
一句天下可期,还能不说明孙权的心思?那是要搞事情啊,而且绝对不是什么小事儿。看看,老汉的眉毛都抖起来了。
且不说,这里孙权和阚泽两个老头怎么嘀咕着算计曹魏那一帮子人,反过来看阿玉能说出这个,这心思……老实说,这三国的几个顶门立寨的当家人里头,真说起来,阿玉确实,在心里对孙权的感官更好些倒是不错。
曹操……人能都能干出屠城的事儿,你说让阿玉有啥好感?至于刘备?开始倒是不错,可到了后来立足稳了,这搜刮的也不轻,人也虚伪了些;倒是这孙权,从始至终都没什么太出格的事儿发生。由此可见,这几个人里头,刘备那就是小人得志的典型,曹操是心太狠,沾染了阉宦的几分极端,只有孙权还算是保留了几分世家气度。
这样一个人,在阿玉觉得没什么可能往别家去的时候,再几个继承人都不怎么靠谱的情况下,对着孙权这老汉搭把手,间接的帮着给个主意,或许……阿玉自己也没意识到,已经投入了几分扭转乾坤的期待感。
当然了,这孙权选继承人这个事儿还是个大问题,可这不是老汉还能再活17年,要到252年才翘辫子嘛,这样一算的话,好像前期在孙权这里刷一下存在感还是挺合算的哦。很多时候寿命也是个大杀器啊,你说这司马懿要是没能活过曹操,能这么滋润?
阿玉的庄园建起来了,就在大雪下来之前,不但是庄子好了,家具好了,连着人也安置好了,如今所有人都已经住进了这庄园里头,连着那些依附的农人佃户,也跟着住进了外院,倒是那陶二等人,反过来成了那湖边竹屋的常住人口,就是山上阿玉那个以后可能充当学院的地方,也由着他们看守。如此一来,这些人过冬肯定是不用愁了,那火炕,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温暖。
也就是这个时候,曹魏那里终于开始有了些动静,有的欢天喜地,有的隐隐灼灼,总之,这变化……让整个洛阳都在这个冬日变得十分的热闹。
好欢天喜地的一方是,山涛带去北面的火炕在勋贵世家中开始流传开来,连着寻常百姓间也有了耳闻,甚至还有些不得要领的聪明匠人们,在自己琢磨之下,在各种问讯之下,磕磕绊绊的也做出了有几分类似的保暖坑洞,让北人的这个冬日多了几分暖色。受益者无数,连带的,阿玉的名声都被传了出去,被不少苦寒人家感激。
而另一头在某些市井中,说曹操篡夺汉家天下不厚道,以至于要受到惩罚,或将被人复制,帝位不得长久的话也开始传扬了开来,。这说话的人心下也知道这事儿十分敏感,每每说起都十分的小心,多为耳语。可这事儿只要是有人说了,就不免散开,人的好奇心就是这么奇怪。所以时间一长,别说是寻常百姓了,就是官宦之中也多知晓了传言,至于宫里?知道不知道的,反正人家早就有心防着了是吧。如此一来,对这司马家……那就相当的不利了。
所以啊,司马懿如今那是相当的烦恼啊!整天的皱着眉头,饭都快吃不下了,因为这事儿来的太突然,一刀几乎是砍到了他的软肋上,以至于一时都有些不知道如何应对。
你说去安抚?让人别在瞎说?嚓,难道你真想收拢民心?那若是置之不理?嚓,怎么越看越像?若是去皇宫请罪?咦,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司马懿觉得,这想出传这些话的人,那肚子里绝对都是坏水成堆了。至于是谁?那还用问?就这手笔,他的鼻子都能闻出老孙家的味道来。
“耶耶,这事儿咱们……”
司马师虽然挺本事,往日也不是没听到过说他们家势大的,应对上一项也有点章法,可这就差明打明的说他们家要篡位?这……虽然他有时候也这么想,可到底如今还没这个胆子,这个动作对吧,这么诬陷他还是很憋屈的,更要紧的是,因为这个,如今他连去交友吃酒,都小心拘束了好些,生怕被人说是结交人脉,这日子可还怎么过?
没法想的他除了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家老爹,真的,都不知道还有啥招能破了。好在司马懿就是司马懿,这人能混成如今的地位,那本事,那隐忍,那手段都是不缺的,所以不过是蒙了一会儿,心下就有了几分主意,反过头问到:
“陛下那里可听说了?”
“不知,许是未知,并未见他有什么异常。”
“如此,你让人传话,说与陛下知道。”
“耶耶……这……”
“既然已经人尽皆知了,那藏着掖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摊开来说,如此好歹光明正大些,且看咱们的陛下如何做吧。”
咦,这是胸有成竹?司马师眉头一挑,垂头想了想,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松快,一边挥手,让听到这话的身边随从去传话,一边对这边司马懿说到。
“耶耶是想反其道而行?也是,如今对付公孙渊正是关键时刻,哪怕是为了平定东北部,陛下也不能轻易折损了耶耶,如此一来,他想当不知道也不成了,只能出手帮咱们平复这谣言。而只要陛下出手了,那……君臣一心,还有什么谣言可说?耶耶,这法子好。”
这法子确实好,当魏明帝听到身边的人说起这事儿的第一时间,那冷飕飕的眼神就扫过了那说话的人,将这人在心里狠狠的画上了一个×。此人若非庸笨,便是司马家的耳目,再不可让其亲近。
你当魏明帝真的没听说这事儿?怎么可能,好歹也是皇帝,他在外头也是有自己的耳目的,若非如此,早让人给弄死夺位了。而既然他知道,却权当没听说这是为啥?就是为了让这舆论在多发酵些,扩大些,好利用这名声将司马家给绑住了,让他能多一些缓转的余地,好顺当的安插些自己人,或者将中立的那些多拉拢几分过来。
可如今呢?这窗户纸给捅破了,这让他怎么办?这是皮球踢到了他这里啊!不过好在这事儿到底传了些日子了,他也不是半点的准备没有,所以不过是一日的功夫,就将应对给摆出来了。
“忠义千秋?”
司马师看着自家门上刚被按上的门匾,一阵的牙疼,这算啥?给定性了?他爹可还没死呢,盖棺定论什么的,是不是早了点?说句不好听的,这有咒他爹死的嫌疑啊!可这会儿他能说这话?不能啊,因为这是人皇帝帮你们忙,帮着平定流言,安抚司马家的人心呢,他除了感恩,那是什么都没法子表示了。
可这门匾这么一挂上,以后若是他们家真的得到了这篡位的机会……真是呵呵了,若是反了,那就是自动套上了不忠不臣的名头,青史上会有个什么名声?后人又怎么抬得起头来?世家的脸面可怎么办?可若是就这么当老曹家的世代忠良?为啥他想想都觉得不甘心呢?好歹他们家是士族,是豪门,是世家,这老曹家……
司马师觉得,这一会儿他心头疼的特别的厉害,就差没吐血了,有心想说点什么,可这宫里的内侍还在,他还能说什么?只能继续转头看自家爹。咦?好吗,居然还能笑眯眯的,一脸与有荣焉的拱手和人道谢?还能满含感激的说着得遇明主的幸运?这涵养……果然爹就是爹,确实不是他能比拟的。
司马师在这里日常崇拜了他爹一把,可事实上司马懿呢?再好的涵养,其实也吼不住啊!看看当这送匾的人一走,往屋子里走的司马懿那有点重的脚步声就很说明问题了,魏明帝这一手真的是……太狠,特别是还有一个去年刚死的诸葛亮在前头比着的时候,这门匾……含义太深,刺激大发了。老曹家怎么就生出这么一个毒胚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古典的彩蝶 2瓶
^_^
第200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53
“哈哈哈; 痛快,痛快啊,司马懿这老东西; 往日不是谦恭严谨; 宽仁忠义的很嘛; 如今他可是如愿了?有了这么一个牌匾; 宗祠都能大宴宾客了。哈哈哈,哎呦,可惜了,不能亲眼瞧见他欢喜的脸啊。”
建业的皇宫里,孙权在大笑,听着每一句都是在为老友高兴的样子; 可事实上是个地球人都知道; 这全是反话。幸灾乐祸的乐也是乐对吧; 这表情还是没表错的。
司马懿吃亏,虽然不至于喜大普奔; 可高兴的人绝对不止孙权一个; 看,就是阿玉也相当的高兴; 在自家新盖好的院子里,听着过来闲话的阚泽(都来闲话了; 可见这跑的有多勤快。)说起这个,也乐呵呵的附和了几句,只是这也就是附和几句而已; 其他的?老实说他并没有太多的想头。
能想啥?司马懿立马完蛋?怎么可能!这老小子可是能在曹操手下熬了这么多年的,这隐忍的功夫,一般人真心比不上。如今……对手还是个比曹操不知道嫩多少的魏明帝,你觉得他能这就么认输?不可能。最多就是暂时继续憋着而已。说到底,这世道,名声什么的,都是附加的光环而已,实力才是最根本的东西,只要他一日掌控泰半曹魏的兵马,这对于他就没什么可操心的。倒是那个魏明帝,这一手虽然看着漂亮,可要是后头不跟上……很可能比历史上死的还早些。但愿他经此一事能惊醒些,多活几年吧。
想要魏明帝多活几年,这不是说阿玉对老曹家有啥好感,前头也说了,那可是能屠城的主,他能有啥好感?只是阿玉一直觉得,作为一个还算是本事的出身草莽的皇帝,有他在上头坐着,比靠着世家支持最终篡位的司马家更能保证武人的利益。
而只要武人的地位得到一定的保证,那么就不愁武将的传承,如此一来,这后头,即使司马家依然篡位了,依然世家大族,文人士子上台了,最起码文武之间的差距也能晚一些拉开,对于防范五胡乱华还是有好处的。毕竟所谓五胡,也就是说这些北面的胡人也不是一家,只要操作好了,借着大汉和老曹的余威,借着如今的警惕心性,必然能多制造点摩擦,从而让他们相互牵制,若是这一手鞥呢成,那对于中原自然更有利些。
阿玉啊,那真是操心操的不是一点半点,就差没直接自己上台了。唉,说到底,还是朝廷大佬做多了的后遗症,总是不自觉地心忧天下啊!可怜这心思有谁能理解呢!
阚泽感觉自己能理解啊!看看,这才来了几次,他就发现了,这秦郎君那眼光不是一般的长远,不是一般的犀利,不是一般的广阔,说一句俯览天下都是可以了,这样的人才……嘶,以往怎么就没发现呢?果然是野有遗贤啊。东吴在人才引进这问题上,还是做得不够,可见如今这朝政……党争可怕之处就在这里,一个个的都光顾着自己人了。
“秦郎君,你说,这魏帝第二招会如何?”
会如何?事实上,魏明帝确实出手了。在警觉自己不安全之后,他整个人都不好了。愣是谁,突然发现自己亲近的内侍都不可靠了,能安心?这比以往认为的内宫嫔妃身边不安全问题严重多了好不。为了这个,他连着几日夜不成寐。
而作为一个皇帝,他感觉不安全了,那自然清洗内宫也就成了必然,虽然这些动作外头的人未必知道,可这里头曹家宗亲,各种野心家折损了多少暗子,那真是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反正那一段时间吧,宫里是人少了不少,各家呢,瓷器陶器的也损失不小就是了。
当然外头人不知道,不代表阿玉猜不到魏明帝的动作,作为曾经和皇家是亲戚关系的阿玉,对于这帝王的疑心想来是很有些心得的,所以对着阚泽的疑问,不过是浅浅的一笑。顺手将手里的旗子那么一放,屠戮下围绕身边的一处黑子,淡淡的说到: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不仅能用在国事上,也能用在宫中,此时,洛阳宫内哪是正风声鹤唳呢。如今臣强主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若是让司马家集合了世家之力,反力一击,
那……就司马家这人脉,天下泰半世家只怕都会纷纷相投了吧,若是到了这地步,这天下一统可就不远了。反过来若是此时能对着魏帝帮一把……好歹能让曹魏君臣相持的时间长些,对这天下太平也有几分好处。人丁清查应该已经有了结果吧。”
听到阿玉这么说,阚泽眼睛一闪,忍不住侧目看了阿玉一眼,对于阿玉突然感觉疑惑起来。
像是他这样身居高位的能想到这内宫纷争,世家态度个不稀奇,毕竟孙权那里为了那把位置,闹成什么样,党争里头有多少是世家之间利益争夺,他是亲眼所见,亲身感受过的。对比一下曹魏那边,连着死了那么些孩子,傻子也知道那边一样不太平,争斗更残酷,所以能想到这一次可能的风暴,世家和君主之间的利益博弈,这很正常。可是这秦玉呢?
一个乡野之中最底层的士族,几乎都快落到庶民地步的士族,还是个不满二十的小子,能想到这个就可怕了。要不是有什么其他传承,以至于对于朝堂宫廷有深入的了解,那就是才智超绝之辈。不,即使才智超绝,也未必能如此肯定,史书什么的,真正能看的深入其中,身临其境的又有几个?能感悟到里头刀光剑影的的几乎没有,即使有,如此迅速做出判断,这么肯定的语气……这小子到底是什么人?难道他们其实查的都不对?他其实不是毛诗派弟子?另有师承?可自家族侄也算是这秦玉一起长大的伙伴,没说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啊!难道是这回家之后?
心下疑惑重重的阚泽想了半响,没想出这里头的问题来,索性将疑问压了下去,准备回去再继续琢磨,转头继续说起了眼前的事儿。
“你说的老夫也想过,朝堂上也让不都是尸位素餐之辈,想的比你只有更深的,司马家……就魏帝如今的局面,他们只要分投几家,其实都不怕失手,那些实力不够又野心勃勃的曹氏宗亲哪个不供着他们?除非魏帝有了亲生的,不然最多多熬几年,毕竟魏帝也不可能一直不立太子不是。如此一来,想要让司马家势力减弱,真是没什么可插手的地方,毕竟咱们的手还没那么长。”
咦,这口气,说的这么清楚,怎么像是来问策的?他好像还没当官吧!这和他有什么关系?能帮着提出问题就很将情分了好不,想要他出力?你怎么不看看,你们都吝啬成什么样了?真以为自己有个伯爵的爵位就该呕心沥血了?摆脱,他的身价可没这么低。所以阿玉只是笑了笑,什么都不说了。
有时候不说比说更让人难堪,看看,阚泽自己就不好意思了吧。即使在怎么厚脸皮,怎么老狐狸,这光索取,不付出,还是对着这么一个孩子,也吼不住的。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这老头索性站了起来,以对阿玉这庄子好奇为借口,让阿玉引着走了一圈,说了一堆乱七八糟有关于建设庄园的心得,随即就走人了。
“伯兄,这阚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几乎听了个全程的秦润满脑袋都是浆糊,只觉得这大哥和阚公说的……是不是太远了?全程没有具体的事儿啊!
“他?他是想来试试,看能空手套白狼而已,不去管他,看着吧,要是我猜的不错,过几日,你伯兄我,只怕是又要升爵位了。”
为什么是升爵位而不是做官?因为阿玉不想当官啊,这一点从刚才他解说庄园时候那种一脸淡然就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若是再加上他语气里对于水镜先生等人的推崇……那老狐狸能听不出他的意思才怪。
既然不用分割出实权官位来,这爵位,想来他们是不会吝啬了,就是田地什么的,应该也会大方一次。毕竟阿玉如今表现出的价值还是挺不错的对吧。
至于为啥这些事儿他们不自己想,要来问阿玉?因为只有他游离于朝堂之外,和谁的利益都没关系啊!这样的人给出的意见什么的,才显得更公正不是嘛。特别是在事关继承人这样的敏感事情上,朝堂的那些人,呵呵,哪个敢多嘴?哪个不怕被孙权套上别有用心的帽子?
果然,阿玉想的是对的,甚至这孙权还难得的利索了一把,都不等开春了,直接就在这隆冬时节,遣了人来,用阿玉制造出了火炕,与民生有益为由,将爵位直接升到了侯爵,还有了一个封号:益民候。
这封号……可见这孙权即使看重阿玉,也十分的有限,什么叫与民有益?为什么不是泽?济?这样的字?这是还没有将阿玉放到上位者的地位上去看待啊。不过不管怎么说,到底已经是侯爵了,还是这样好字的封号,阿玉自己也知足,所以他十分的利索,一张纸在封赏之后直接递了过去。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封口之后,递了过去。让无数看到这封信的人都皱起了眉头,直觉相当的不妙。
嗯,这么好说话,要说没有这一次直接划了300亩地给他没关系,这个估计就是秦润不信。当然这个问题,他们自己知道就行了对吧。看看,福寿叔乐的小舌头都出来了,由此可见,这事儿上大家都是乐见其成的。至于阿玉到底给了什么意见?
呵呵,这世道,知道的多了未必是好事儿,这一点人精一样的福寿叔也好,还是老狐狸阚泽也罢,都很清楚。甚至像是阚泽这样有远见的,觉得最后总能知道的老家伙,还十分有风度的多送了一份恭贺的礼物,表示了一下亲近。
这小子这么快就准备好了,可见早就猜到了会有这么一出,那么这主意,是不是也早就有了?或者就等着他来问?若是这样,这多智近妖……也就是如此吧,能不较好些?
“秘密建储?好,好啊,果然,没有私心的人给出的意见就是不一般。这个好,这个好啊,党争,我看你们怎么争。”
听到孙权的笑声了?是的,那些人的直觉是正确的,对他们而言却是很不妙,因为阿玉放出了大杀器,将康熙老头子血一般教训才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给拿出来了,这一招简直通杀!这以后还想玩什么从龙?对不住,这风险比例可就不一样了。血本无归的可能性被无限提高;皇权呈递的私密性,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世家们?你们怎么看?
世家们怎么看且不说,孙权铁定很高兴,感觉自己在选储君的事儿上彻底的可以开始浪而来。
此外,被孙权用秘密的法子,悄悄提点的魏明帝也相当的高兴。别的不说,从此生孩子什么的,他又有了指望了,就是安全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你问为什么?因为这样一来,那些曹家宗亲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怎么对付他,而是相互开始防备起来,生怕有什么人暗中和他达成什么协议,生怕那密旨上的人是对头一方。所以喽,最起码在他们没有彻底有把握之前,这些人怎么也不会对他下手了。你说,是不是该高兴?该期待?
虽然对于这个主意的来路……哼,别以为他就不知道这消息的来路,只不过是看在大家处境有些雷同的情况下,不追究而已。对于皇权稳固这一点,不管他们怎么掐,三国的皇帝到底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说啊,敌人和盟友,这东西在政治中真的很难区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星火 50瓶、鱼于余 20瓶、空羽璃月 3瓶、古典的彩蝶 2瓶
^_^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星火 50瓶、鱼于余 20瓶、空羽璃月 3瓶、古典的彩蝶 2瓶
^_^
第201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54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越是站在高处的人,一举一动对于天下的影响就越是大。孙权这里刚宣布了秘密建储的方案,那边党争的冲突就立马少了三成; 儿子们也立马变得十分的乖巧; 虽然这收拢臣子和军权的事儿依然有; 可好歹明面上收敛了好些。孙权看着也不用那么刺眼了。就是那些臣子们; 似乎也一下子沉稳了起来,不在那么的急切,多了几分待价而沽,不怕找后账的傲娇。
等着曹魏那边魏明帝表示,他将暗中考察曹氏诸子,并以秘密建储的方式定下继承人; 分三处隐藏; 待他百年后按照遗旨可取出公示; 以迎新君。镇住了几乎所有人,让他清理内宫带来的几许动荡消弭干净之后。
傻子也反应过来了; 这两国的皇帝这是在这继承人的问题上开始互通有无; 相互携手了啊!若是在加上那边刚和他们隔空对话,互动的挺积极的阿斗!哎呦; 这三国……为啥局面这么诡异呢?
三国的诡异这会儿阿玉是没功夫关心了,因为他这里也开始忙乎了起来。别看这庄园弄好了; 人也搬家了,可这不是还有造纸之类的活计嘛,趁着这个冬日; 大家伙儿都空闲的很,不赶紧的多做点,那明年他散什么去。
再有,有了这好纸,想想自家写下的那些,有志于传播各派学识的书籍,印刷什么的是不是也该操持一二?史书上说,这雕版印刷起于唐朝,活字印刷起于宋代,那么这以前的人呢?难道就没有印刷需求?你别说啊,这之前的人还真是这样,多半都是靠着手工自己抄写的。偶尔有那练习写字的,仰慕先贤的,去那些什么石碑之类的地方拓一下,已经是最先进的本事了。泰半的人,就是想描摹一下石碑上的字,都是靠着自己傻坐在那儿,一点点的临摹来学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阿玉想弄个印刷什么的……妥妥是最先进的生产力。而这先进生产力的诞生还算是有迹可循(从拓石碑上得到启发)
所以喽,阿玉这会儿真心没工夫管外头的事儿,那是一门心思的带着手下的几个人,在那里琢磨这印刷的事儿。
别看这说起来似乎好像挺容易,可你要知道,这世道不是后世,什么阴文之类的,可还没谁有这个概念,还有那个墨,也不是什么墨都能用在印刷上上的,阿玉要一步步的引导,一步步的实验,甚至有时候还要亲手做示范什么的,也是相当的耗费功夫。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再怎么难,揭开了窗户纸之后,做起来还是蛮有速度的。就在这年前,阿玉就顺利的制作出了第一本印刷书籍,那就是已经开始传播天下的农事书册。
“好啊,真是好啊,老奴都没想过,居然这书还能……郎君如此一来,您这撰写的书籍传遍天下指日可待了。”
福寿叔好歹也是士族人家的管家,见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