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活命,为了往上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可真到了如今这地位年纪……像是阿玉这样,不知根底,没有利益纠葛,却带着晚辈般的亲近,这样的情感对于张诚来说也是十分的珍贵。
  所以喽,当阿玉这次这么主动的凑上门要帮忙当树洞什么的,张诚一边为阿玉的机灵点赞,一边还帮着刷起了好感。
  “你小子倒是机灵,是个会看眼色,知道好歹的。比那些自觉是聪明人的还懂事儿多了。”
  有对比才有发现,这一点张诚显然用的十分的溜,虽然说阿玉一时半会儿的还没弄清楚到底哪个那么倒霉,被他当了踏脚石,可就万历皇帝那眼睛里一闪而过的恼怒,他就知道,自己今儿这表现即使再差,也有了垫底的。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赶紧的加把劲继续刷啊!好感度再增加几个点,说不得自己立马就能成总旗了呢!恩,或许百户?好假假的这京城大扫除的发起人总是自己吧,这么一个大功劳上头到现在都没给个说法,啥奖赏都没下来这是为了啥?你当阿玉傻子不知道?这不都等着看宫里的意思嘛。
  皇帝没忘记自己?那功劳就加三成上报!若是已经忘了?那对不住,不全瓜分了都是客气的,毕竟四个衙门呢,狼多肉少啊。
  “张大叔说笑了,我哪算机灵啊,不过是日常外头走动办差多了,不至于看不懂脸色而已。当然了,若是不好让我知道的,那就当我刚才没说。”
  “咦?什么叫不好让你知道的?你可是锦衣卫,监察天下还有什么不能知道的?”
  人阿玉就客气一下,表示一下态度好不,你这不依不饶的,一边明明很想说,一边还傲娇一下,学人家吐槽锦衣卫这是啥意思?阿玉感觉这二十岁的万历皇帝,怎么这别扭起来,比隔壁的铁虎都小呢?得,看在皇帝的份上,给个台阶吧。
  “您家那不是武清伯家的嘛,这万一要是涉及到宫里……我这虽说是锦衣卫,可这才到哪儿啊,一个小旗,能和寻常人呈呈威风也就罢了,皇亲国戚什么的,可没这个资格。”
  瞧,多有自知之明?多懂分寸?都到这份上了,你再傲娇也傲娇不起来了吧!果然,人万历皇帝满意了。开始把阿玉定树洞吐槽了。只是这一吐槽,阿玉又想笑了。
  都说古人直率单纯,原以为这多数都是在说那燕太子丹派刺客不知道披马甲的时候,可不想都到了明朝了,连着金/瓶梅这样乱七八糟开脑洞的书都出了那么些了,这皇帝的思维居然还处在硬抗的阶段。哦,这或许是遗传?那什么嘉靖皇帝的大礼仪之争就是硬抗对吧。人雍正能推行摊丁入亩好像也是硬抗的对吧。只是这万历皇帝和雍正……死心眼程度似乎不一致啊!要是不采用点婉转的手法,铁铁就是提早躲进宫里,来个不上朝冷暴力对抗的结果。
  “那个,公子啊,你是说,你觉得这摊丁入亩和返税赋那些读书人不能接受?会闹起来?呵呵,那。这么说吧,我一直有个疑问啊,你说这举人免税,还是几千几万亩的都能免税,这规矩啥时候开始的?虽说我算不上什么读书人,可我记得书里说,科举这个制度,隋唐才开始吧!而且那时候考试不规律,不对,到了宋朝都不怎么规律,难道那时候就能免税了?我怎么听说武宗皇帝的时候,举人免税才一二百亩地?难道我记错了?”
  阿玉这会儿真的都想对着万历皇帝来一个某瑶式的大晃悠了,你这当皇帝的难道说自己都认为这免税是常理?是正常的?亲,实际上这是潜规则好不。具体规定上可从没有这么说过。而潜规则最大的弱点就是,那东西不能较真,一较真就歇菜的好不。
  按照阿玉想的,只要搬出这么一个祖制来,然后按照武宗皇帝,哦,就是正德那孩子当时的政策来,然后派锦衣卫来个大摸底,选几个刺头,田产最多的,来个抄家什么的,立马就能把局面整的相当不错了。不说上来就能收回多少田产,增加多少国库收入吧,好歹能将好些投献的给吓住了。毕竟这一抄家可是把他们也给全兜进去。若是在狠一些,每个省抓出一二典型,都不用皇帝出手,估计那些被吓着的小地主们首先就不干了,那些投献土地的人也该自动退回去了。说白了,这占便宜的事儿有上赶着送上门的,这亏本亏的倾家荡产的事儿可没人送上门。
  有了这么一出之后,若是情况还好,那就先缓一缓,就像是养猪一样,等着隔上一二年再来一次,慢慢的开始一点点的清理,总有压下去的时候。可若是有人不服气?想投机取巧什么的?那就再来几次,或者直接给下头指标,一年要抓一二个什么的,保证下头联盟都结不起来,相互防备的厉害。如此一来,等着他们隔阂派系什么的开始斗起来,正好将这摊丁入亩家退税的事儿给推出去。
  看,阿玉当过盛世宰相的手段怎么样?可以操作吧!当然了,这里头怎么做的恰到好处,怎么一环扣一环什么的,确实需要点技巧,阿玉能这么想,觉得能干,那是占了岁数的光,到底当年当宰相的时候他也四十上下了,政治手腕也好,政治智慧,人脉也罢都相对成熟了些。万历皇帝想这么操作估计有点够呛。
  可这并不是说他就没法子干,毕竟这皇帝的身份占优,还有张居正遗留的政治遗产可用,真操作起来,未必比他差多少,就看他敢不敢这么干了。
  万历皇帝敢不敢?嘿,这会儿他想都没想明白呢,看看,阿玉这么一说,他居然第一反应是有点发蒙。
  这是第二次了吧,在阿玉这里显出呆萌的状态?为啥会这样?因为万历皇帝也才发现自己漏了多重要的信息,是的,就是他自己,都从来没弄明白过这举人一直到高官这免税的条款到底是咋样的。嘿,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皇帝当的,确实够大意的。果然还是被张居正,李太后他们保护的太好啊!
  “武宗皇帝的时候?一二百亩?这……张诚,这个应该有起居录记载的吧。”
  你问张诚?他知道啥?那时候他都没生呢吧。还是要靠阿玉啊。
  “应该是在正德16年,看看相关的额优免则例什么的,应该有这一条。嗯,嘉靖年间似乎也有过相关的条款,似乎是嘉靖24年……好像是,这个因为当初我爹想让我读书科考来着,所以特意询问过几句。我记得似乎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武人,还是锦衣卫,对这文人,读书人的事儿知道的怎么清楚,连着条款啥时候出的都知道,这要说出去,说是没上心找过都没人信,所以阿玉自己先跳出来说明了一下。就他这锦衣卫中难得识字,家里还有不少书籍这一点,说他爹曾想让他往读书人里钻,细问过,倒是也算说得过去。
  反正万历皇帝信了,嗯,或者也不是信了,而是惊喜来的太突然,整个人都像是突然看见了希望一样,天都亮了!这会儿满脑子都是祖制祖制的,一时已经不顾上分辨阿玉说的是真是假了。
  为啥这么惊喜?因为政治环境啊!这年头孝字大如天,所以喽,什么祖制之类的,那是相当的有市场的,就是文人,高官也常用这个来作为对付皇权的武器,比如商税这事儿,比如市舶司这事儿,当皇家想收钱的时候,他们总是用祖制来阻止皇帝。只是这一次……嘿嘿,祖制似乎有反过来压制的希望了。
  “走,回去。”
  不用说,这是想回宫查档案去了,看看万历皇帝这欢喜的脸蛋都开始发红,眼睛开始发亮的模样,阿玉估计,真找到了,都能在那起居录上亲两口了。这些祖宗太给力,让他这个当孙子的太惊喜了,有没有!
  至于那些偷税漏税玩的飞起来的文官们……果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对吧!


第117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14
  皇宫里的万历皇帝怎么怎么的白天在档案室; 晚上在梦里的不间歇的和祖宗交流情况,这个阿玉不知道,作为一个底层小官; 这不是他能接触的层次。说实话; 能和皇帝在不涉及身份地位的情况下; 这么利索的说话; 引导成这模样,阿玉自觉,自己的才华运气那绝对是已经绝顶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了。在往上?呵呵,那就该成得寸进尺,自讨没趣了。
  什么?金大腿要抱紧?呵呵,万历皇帝不是傻子; 也不是那种脑残剧里的皇帝; 作为一个曾被剥夺了十年皇帝权利; 好容易重新掌控天下的皇帝来说,维护自己的地位; 等级; 威严,已经成了本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 若是阿玉表现出知道他身份这一点,那不用说那个时候阿玉是不是会再继续说那些话; 就是真的脑子一热说了,在万历皇帝的眼里,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忠诚的表现。相反还会被认为是野心勃勃; 是想借着这变法上位,是第二个张居正……
  当官什么的,其实就和给人打工其实差不离,要懂得变通,知道在什么样的老板手下干活,该有什么样的表现。像是万历老爹这样软性子的,那高拱,张居正这样强势的自然容易出头,可到了万历皇帝……心机少些,权力欲望淡些,反而更容易获得好感,若是你在聪明些,有见识却不爱出头些,那更容易获得万历皇帝的信任。是的,这就是阿玉在这个时代给自己的人设。
  从一开始为了生存死机吧啦的折腾,到如今开始卖人设,呵呵,阿玉这也是走出了一条演技派的路啊!
  看看,这会儿在宫里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对话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这个秦玉……你确定他不知道你的身份?”
  太后听了万历皇帝转述的,阿玉说的种种之后,眉头微蹙,眼中带上了几分疑惑,忍不住对阿玉的才华,还有说话的时机多了几分怀疑。只是她这里刚问了一句,就被万历皇帝笑嘻嘻的给打断了。
  “怎么可能。阿娘,若是他知道,你觉得他能干出这些事儿?不说在他家的时候,那小子这说话语气什么的,就看看这一篮子红烧肉,哪个会让皇帝给太后送红烧肉?”
  这可是妥妥的石锤,给太后送红烧肉的事儿,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出来的,若是知道了皇帝的身份,即使在怎么想掩饰,估计也会下意识的小心谨慎,不敢随便送什么入口的东西。更不用说还是送这百姓家的食物了,怎么也会觉得粗鄙的吧。
  想到这个,太后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摇了摇手,没好气的说到:
  “是了,连着两次,不知道的还以为哀家是个馋嘴的老太太呢。不过,陛下,他既然这么上心,那这只怕本意也是想通过你说给能做主的听。”
  这倒是实话,就是万历皇帝也认同这一点。
  “呵呵,朕也是觉得,他估计是以为朕是外祖父家的孩子,甚至可能以为朕就是舅舅的儿子。皇亲国戚嘛,在他这样的人眼里,自然是大人物,所以露出几分聪慧,显示几分能耐见识来。求的不过是朕能帮着说几句好话,给他点机会。这些很正常,甚至从这上头还能看出他的底线。外头那些底层的家伙,能遇上这样的攀附的机会不多,所以一有机会,那做出来的事儿……几乎多是献媚,就差没有狗一样的摇尾巴了。而他……能从这百姓入手,从这税赋上头着眼,给的想法也恰如其分,颇有见地,由此可见,这人是真聪明,真有才干!”
  从万历皇帝的话语里李太后也听出来了,这一次对着这个小锦衣卫,皇帝是真心看好,当娘的对儿子总是纵容的,虽然她以前管教孩子的时候,时不时的总是拿他弟弟做威胁,逼着这孩子上进,生怕他长歪。可真的到了如今,孩子都大了,成人了,亲政了,作为太后,李氏又十分的知趣,不在和儿子犟着来,而是默默的开始做一个好臂助。
  “若是这样,陛下,有功就该赏,让你外祖父去吧,再多给点银子,那孩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多点银子也好多积攒些家业,至于其他,到底年岁小了些,慢慢的来,拔苗助长对他未必是福气。顺便的,也能免去些麻烦,这些税赋的事儿,他这么个小人,这么个低微的身份,可撑不住。”
  看看,多贴心,连着怎么保护下属都花了心思,还用自己娘家的老爹给阿玉这上了一层皮,帮着皇帝将未来可能的重臣给庇佑下了。这样的太后,也难怪能活的那么长,攒下那样的历史清名。而她这样的为皇帝着想的举动,也使得皇帝愿意来和她商量大事儿的原因。
  “阿娘说的是,所以朕想着最近不再去找他了,免得太过惹眼,至于这田税的事儿,阿娘,您看……”
  母子两个连手,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几日的功夫,阿玉就听说,进来锦衣卫和东厂都接到了新活,派出去多少人且不说,关键是动作遮遮掩掩,甚至还相互监督。这让一众探子出身的锦衣卫们一个个好奇心大起,都琢磨着是不是有什么大案发生。一时连着京城的锦衣卫神经都紧绷了几分,日常办差都收敛了好些张狂的做派。让整个京城的气氛都开始有些紧张了。
  “阿玉,你说,这到底都在忙什么?我爹昨儿也被调走了,说是去山东,这山东有什么好查的?七成的地都在几个世家手上,五成的农夫都是佃户,能出啥事儿?”
  “你管那么多干嘛?咱们里头的规矩你还不知道?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知道多了未必是好事儿。”
  阿玉带着铁虎在几个街面走了一圈,看着没啥事儿,索性就在街心花园那儿坐着歇脚,不想这里他刚想去弄点什么吃的,那边铁虎这憋不住的就开始叨叨了。说的还是这事儿,你让阿玉怎么回答?
  是,即使什么消息都没有,光看着这动静他就成猜出了一个大概,知道这是皇帝开始清点大地主的田产,准备抓典型了,可这事儿他能说?就是知道也要装不知道好吧。就他的脑子,用小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事儿不能牵扯上身,像是他们这样的小人物,力量太小,和蚂蚁一个级别,真探个脑袋什么的,谁碰谁死。
  “成了,有这个功夫还不如赶紧收拾收拾,准备明天的事儿呢。对了,二贵那儿怎么说?地方寻好了?”
  “啊,放心,东面那片林子近来都没人去,咱们去正好,听说前阵子还出现过野猪呢。”
  “那就好,打上一两只的,咱们这些人正好能过个不错的冬至。”
  街面上因为气氛紧张,大家干事儿都特别的积极,连带着那些商铺都嗅觉灵敏的交钱十分的利索,让他们这些往日还能摆一摆威风的锦衣卫们都没了什么事儿干。所以喽,阿玉决定将这打猎的事儿在拿起来,不说挣钱吧,好歹也算是活动活动手脚,省点肉钱了。
  “阿玉,你这钱攒了不少了吧,今年那武清伯府可是过来了三五回了,怎么样?赏钱多不?你有了这么个靠山,如今连着百户对你都亲近了好些。”
  “靠人不如靠己,还是要凭本事吃饭才稳当。”
  阿玉最近钱是不少,不说那武清伯家因为皇帝和太后的吩咐,怎么的关照,怎么换着花的给赏钱,就是他自己,凭着那一手做漆器的本事,也挣了好大的一笔,足足有五六十两,何在一起,好假假的,也有了近五百两的家底了。
  什么?为什么皇帝不来,那武清伯府的人还不断地给赏钱?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大明的特色就是,外戚不怎么得意啊!再加上这老李家本就是贫民出身,底气不足,在一众的勋贵中地位尴尬。所以喽,逮着一个能给太后皇帝出力的机会,那是就怕自己出力少了,让宫里不满意,从而影响了自己在宫里的地位。你说这样一来,阿玉能少了好处?
  当然他们也没白给好处,因为好歹阿玉是个锦衣卫,他们这样也勉强算是在锦衣卫里有人了,再一个阿玉也帮着出了几个长脸的主意,比如让武清伯家怎么修桥铺路的打慈善的名声;家里子弟去兵营混上一二个月,赚点人气什么的。反正就是相互都对对方识趣相当的满意。以至于武清伯每次进宫都忍不住对着李太后说上几句阿玉的好话,让阿玉不间断的在宫里刷足了存在感。
  不参合事儿还识趣,这让皇帝和太后即使如今不怎么搭理阿玉,也对阿玉影响深刻,感觉良好,从这个角度来说,阿玉那是相当的赚。
  与此同时在京城锦衣卫东厂的圈子里,阿玉如今的名声也相当的不错。原因也一样很简单,因为这大扫除什么的结束之后,街面的清洁费什么的,细水长流成了几个衙门固定的收入,而且还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如此一来,第一个提出这个方案的阿玉能不被重视?即使如今因为要低调,阿玉没在搞事儿,可影响力就在那儿摆着呢,对吧!
  “咦,阿玉,你看那儿,那个小子……不对,那似乎是个拐子?”
  铁虎能一直跟着阿玉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小子脑子不慢,眼神还好使,更关键的是,他这人记人很有一套,别以为这个特点没啥用。在锦衣卫这绝对是个不错的优点,看看,这不就用上了。
  阿玉一听这话,忙跟着也看了一眼,只是这一眼,他的眼睛就亮了,果然是那个失踪了好些时候的家伙,当时跟着失踪的可是有三个孩子,阿玉早就怀疑他了,只是当时没找到人,不想这会儿出现了……
  “是这个家伙,还等什么,赶紧的召集人,我先跟上他,你赶紧去喊人,NND,最恨这帮子拐子了……”
  阿玉可是当了很多年的大侠,是跟着老包办过案子的,是在提点刑狱司都上过班的,这正义感绝对不差,办案的本事更是一级棒,遇上这么一个有技术含量的事儿能错过了?打拐啊!多正义!即使是为了不让手痒痒也不能不上啊!更关键的是,锦衣卫干的就是拿人的活,这样正义还符合职业兴致的事儿,绝对是他跳上总旗的一个大机会,不能错过了。
  是的,在这一刻,阿玉脑子里想的不仅仅是怎么打拐,还有升官,还有自己的未来。至于救人……阿玉虽然很正义,办事儿也讲道理,没什么锦衣卫那种蛮横,可经过这几百年的历练,理智已经占据了阿玉更多的思维,淡漠充斥了全身,对于被拐的孩子,他虽然同情,却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
  这或许就是活的太长的弊病。所谓太上忘情,很多时候或许是看的太多。这么多个世界转下来,无数人的幸与不幸,命运的多变让阿玉有一种超脱般的冷漠,或者说心灵开始渐渐的麻木……好在阿玉对于正义依然有坚持,所以即使成为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他依然会为了正义出手!所以阿玉,依然是阿玉!
  “走……”
  踏出这一步,阿玉的眼睛是亮的,心里的血又有些开始沸腾,或许,那个曾经在开封屡破奇案的阿玉又回来了,或许他也在重新找回自己。


第118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15
  一个合格的锦衣卫需要会的技能其实真的很不少; 武功?这个是基础。狐假虎威?这个随身携带。还有什么地理知识,什么官宦等级职能区分,什么重点官员人脉家底等等; 只有不够用的; 没有觉得多的; 不然你当为啥锦衣卫要世袭?因为很多技能需要从小培养;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至于其他?抓人捕盗,窃听搜证,抄家挖洞等等,能发掘的绝对不少,只要有心总能寻到人学; 这些技能点基本看你自己怎么点。此外还有对外参事; 校令; 翻译等等,这些特种人才对锦衣卫来说也绝对不少。而目前; 阿玉对外一直没有展示过自己这方面的技能。就是铁虎知道的; 也不过是在打猎,或者说武事上; 能力不错。哦,对了; 还会点竹编技能而已。
  可是阿玉真的没这些技能吗?怎么可能,哪怕是没有北宋那么一行,光是以前的积攒; 阿玉也绝对能算是锦衣卫里头数一数二的好手,就他的武功医术,最起码下毒什么的简直太简单了!再不济英语什么的,当个翻译不成问题。哦,不止,人阿玉还会俄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你们记得不?那个什么卫红……而且在大唐,好学的阿玉还跟着贩昆仑奴的大食商人,学了一些阿拉伯语,这么一算,妥妥是六国语言了有没有?
  若是在加上开封府的经历,嘿,你别说啊,就是立马把阿玉派出去,那也妥妥能当个凌凌漆啥的。只是这些技能,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展示的机会,也没有说的清楚的教学来源而已。
  不过如今……那不是有皇帝在上头照着了嘛,只要理由不是太离谱,一般二般已经不会有人故意找茬了,露出几分狰狞反而更能让阿玉在这个习惯了肉弱强食,遵循着丛林法则的锦衣卫大家庭里活的更加如鱼得水。
  露出几分真本事的阿玉抓几个拐子,嘿嘿,这真是,手到擒来有没有?不单是抓住了人,还直接提溜到锦衣卫衙门里,寻了个审讯的高手榜…某个邻居家的大伯,直接将人家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出来了,这样一来不说别的,这一整条拐子的拐卖路线那是理的清楚的不能再清楚。
  在接下来……接下来还能怎么的?难不成还真让锦衣卫干这寻拐子的事儿?这可就不是他们的职能范围了,上头会有意见的,觉得你这人太爱招摇,不够本分。所以阿玉十分的识趣,直接转交给顺天府尹!而且还是十分嘚瑟的转交。
  为啥要这样?你不这样,人顺天府尹也不会记得你的好,只会觉得你这是抢了人家的饭碗,捞过界了。所以,与其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还不如直接嘚瑟起来,让他们觉得这是锦衣卫在向他们显摆实力。如此一来即使好处没混上,好歹在锦衣卫上头各位大人的眼里,你也是给整个锦衣卫系统长脸了,出彩了。顺带的还能用这个法子,逼得顺天府尹拿出十二万分的努力,来将这个案子做好做大。
  作为京城四大维护治安的系统之一,即使相互之间有合作的地方,可更多的是一种相互监督和竞争,在锦衣卫已经开了头,做了这么大的一笔之后,你顺天府尹要是没点出彩的成绩,那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你说他们愿意?别说他们本就对这个打拐什么的有优势了,就是再难再不成也要拼命干。因为听到消息,知道这事儿的东厂和五城兵马司都冷眼看着,等着参合一脚抢点功劳呢。
  顺天府尹这会儿对着阿玉,对着锦衣卫那真是恨得牙齿都有些痒痒了,可到了面上,对着上头,还不能说锦衣卫的坏话。为啥呢?因为人家从道理上讲,那是做的相当的到位啊,看看,抓人不小心抓了个拐子,审出东西了也不藏着掖着,都给你送来了,合着和送功劳一样,你还能对锦衣卫有意见?有意见你就是忘恩负义,就是恩将仇报!别以为官场就不讲究人情这一套了,不讲究的基本都干不长,一来一往还是很讲究的。
  所以喽,咬牙切齿的给上头打报告还要表扬锦衣卫一番的顺天府尹那是相当的上火,回家据说喝了足足五壶的金银花茶,牙龈都出血了。有人不高兴自然有人就高兴,相对论什么的,在这里也相当的有市场,看看锦衣卫衙门就相当的高兴,乐呵的从上到下都觉得痛快的不行,就是往日不怎么往来的几个千户百户的,看着阿玉的眼神都带着笑意。而这一波操作,还使得阿玉顺当的,又获得了上级好几个大人的赏赐,加在一起足足有50两,这小日子美的。
  “阿玉啊,你这……是不是书里说的那种翻云覆雨?”
  跟屁虫一号铁虎凑到阿玉的身边,一边帮阿玉给提篮上漆,一边皱着眉头发问。他如今是发现了,阿玉这小子,那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怎么这弯弯绕绕的就这么灵呢?什么都想的出来,看看这不过是打个拐子,愣是打出那么多赏钱来,他要是有这本事,他爹还不得乐死?
  “切,哪有那么神,不过是正遇上了而已。”
  还翻云覆雨呢,不过是一点子人际关系上的小手段而已,对于曾经的帝国宰相来说,真的是小的不能再小了,用上翻云覆雨?那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怎么说?档次差的也太大了点。
  “你也别切了,当我傻啊,你这一手我爹都说做的漂亮呢。还连着说了三个晚上,说是我要是学了一星半点这水平,以后他死了都不用愁了。”
  所以说,人的经历眼界真的是很重要,看看,阿玉觉得很寻常的操作,到了铁虎,甚至是铁虎家老爷子那个档次,依然是大本事。只是你这么夸奖,你让阿玉怎么回?这娃平日不是挺聪明的嘛,怎么这会儿酸的,说话都能说死了?还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你酸个屁啊,你酸,我还酸呢,怎么的,显摆你有爹我没爹啊!还你爹说,要我爹还在,我用得着这么费劲?”
  阿玉很机灵,从这铁虎说话就感觉到了不对,人啊,其实就是这么奇怪,本来相差不多的两个人,一个人要是突然优秀了,优秀一点没问题,可多了,那就很容易让人产生隔阂,若是再不注意点补救什么的,说不得什么时候,这就能直接不联系了。
  阿玉能让铁虎和自己这么生分?不说过来之前这两个光屁股长大的情分,就说他来了这之后,家里就剩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是铁虎不顾他家重孝,要拉着他回家吃饭,还帮着干了那么多活计,还有他刚上差的时候,也是铁虎跟着他,帮着他,就冲这个,也不能让两个人的情分生疏了。
  所以一上来他就用怼人的口气开始说话,很多时候兄弟之间相互怼上几句,那不是生气,不是生分,而是亲近,是不见外。看看,才说了几句,那铁虎立马就闭嘴了,顺带的还安慰似的笑了笑。心下更是忍不住替阿玉突然这样的出色找起了理由。
  确实啊,阿玉如今没了爹,没了依靠,什么都要靠自己,又是正紧的上了差,再不多动动脑子,多想想法子,这以后日子可怎么过?将来还要娶媳妇,要成家立业,传宗接代,没银子可怎么办?所以……阿玉也是逼出来。
  这么个结论一出来,还有什么可说的?铁虎那张脸立马又重新露出了往日那种大忠似奸的憨厚表情来。摸着脑袋,蛮不好意思的说到:
  “阿玉啊,你别生气啊,我这不是说说嘛,咋了,你得了那么些银子,还不许我眼红了?”
  看,他也怼上了吧!还说的这么直白,顺带的将爹什么的给扯了过去。想想自己家,虽然自家日子如今是比不得阿玉,他爹也依然只是个校尉,可爹娘都齐全,还有奶奶,妹妹,一家子人日子过得多热闹?而阿玉呢?冷冷清清的一个人,过年的时候自己从他家门口走过都觉得难受。
  “对了,阿玉,你这银子想怎么花了没?如今你家底可不少了,要不买点地?或者这宅子再整整?”
  “买地,整什么宅子啊,我这刚修好才多久?还整啥?对了,前街老刘头你帮我问了没?愿不愿意来我家,给我当个门房?”
  说起花钱,这个阿玉经验足足的,有钱就买地,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