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吧。
正想着这高大上的念头,贾环猛地眼睛就是一眯,那海上隐隐约约似乎是有什么在浮动?黑乎乎的,他顾不得借下身上的身子,爬到了岩石上往外张望,这一看,立马惊喜交加,对着小三大喊:
“小三,快,去喊大哥,是海猪,好像是被什么咬死的海猪,赶紧让大哥来。”
一听是海猪,小三整个人都不好了,丢下了手里的东西就开始往山上跑,一边跑,一边大喊:
“大哥,有肉,快来啊,有肉了。。。”
听着这个喊声,贾环是一点意外都没有,只是紧了紧身上的绳子,随即又一次冲进了海里,往那海中的漂浮物游去。
所谓的海猪就是海中海豹一般的动物,个体不小,犹如寻常陆地的牛一般,只是长得头脸和家猪有些类似,故而喊做海猪,这样的动物原本是不在这近海出现的,可是这东西却是一些鲨鱼之流的食物,有时候会有一些海猪被咬挣脱,最后奄奄一息,随着水流往岸边飘过来。这都是海边的人一年中总能遇上一二次的大事儿,因为这动物肉多,油多,是海边渔民难得的荤腥大补的东西。
往往一头海猪能让一个村子的人吃上整整半个月。至于这东西卖钱?这个就难了,因为内陆的人不认识这个,也不吃这个,所以这东西倒是不怎么流出海边村落去,就是那海猪的皮,也多半是被各家自己收拢了做个皮靴什么的,直接自己内销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外头的人见着也未必认识,可是贾环这不是有这二子的记忆嘛,这不是有老水师兵丁的经验嘛,所以第一眼看去,就立马行动了起来。
有肉吃这个呼喊是绝对给力的,贾环这刚游了一半的路程,连那海猪的样子都还没有看清,整个村子的男人都冲出来了,虽然只有十几户,可是男丁却足足有二三十个,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除了那些不能上船的孩子,所有人都立马上了船,开始奋力的往贾环这边划。
“二子小心些,看看他死了没有,小心伤着你。”
“二子,要是死了,赶紧抓住了,我们就过来,别让他跑了。”
“快,加点力气。。。”
众人拾柴火焰高,才一会儿的功夫,贾环合着村中人的力,就将那海猪拖上了最大的那一条船,他自己也爬了上去,喘着粗气,眼睛亮闪闪的看着那硕大的海猪,边上三哥还用力的拍着他的肩膀,高兴的大笑。
“好小子,亏得你眼睛尖,不然这么好的东西可就飘走了,没说的,这一回你家必定分最大的一份。”
这样的肉食村中人必定都不会落下谁,即使没人过来出力,也多能分上一些吃,毕竟这是不能卖钱的肉,没什么太多的利益纠葛,不过也有自己的规矩,谁家发现的,谁家出力最多,那都是要搞搞清楚的,有功的自然就会是最大的一份,不然以后别人谁还会用心不是。
听到三哥这么说,别说是贾环了,就是边上的兴哥儿也大笑起来。原本自家屋子不能住了,要住到山上的山洞里去,这让兴哥儿很是难受,只觉得自己没有能撑住这个家,越过这日子越发的艰难了,可不想一下子倒是时来运转了,有了这么一头海猪,分上最大的一份,不说别的,自家这半个月甚至是近一个月的吃食是不用担心了,这节省下的银钱粮食,存着过冬就有了保证。这能不让已经是一家之主的兴哥儿高兴嘛。
看着还喘着粗气的弟弟,兴哥儿忍不住伸出手去狠狠的揉了揉他的脑袋,这弟弟如今已经能帮着分担他的重担了,这让他真的很高兴,很有松了口气的感觉呢。
☆、第6章
船还没有靠岸,沙滩上,村中杀鱼最是利索的老张头就已经很自觉的将解鱼的东西都放置妥当了,甚至还有两个没赶上上船过去拖海猪的汉子,急匆匆的走进了海水中,不用这船上的人下水抛缆绳,他们就一人一边将船快速的往岸上拖了。还有两个更是直接跳上了船,用手里拿着的绳子开始捆海猪,好方便一会儿往船下搬,这一个个的都不用人招呼,就配合的分外的默契,看的贾环都有些傻眼。
不止是如此,这老张头这边刚划开海猪的胸腹,渔村中的各家媳妇,就已经拿着木盆,木桶什么的凑到了老张头的身边,一个挨着一个的将自家的东西放好,而这排队的先后也很是讲究利索,按照渔村的规矩,这是绝对要按照出力多少来分的,自然齐氏就成了这分肉的众人中的头一个,让不少人看着都有些眼红羡慕,可这也仅仅是羡慕,这规矩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各家早就习以为常,成了潜意识中最可靠,最公平的规矩,是没有任何人会破坏的,说一句不好听的,今儿你破坏了这规矩,明儿要是你被人抢了头筹呢?你可甘心?
一头海猪,足足有四五百斤重,就这还不是最重的,属于海猪中比较苗条的类型,可即使是这样,村中总计不过是十来户,每一家也能份上四五十斤的肉了,这如何能不让人欢喜,特别是在这样已经进入秋日,渔民们开始担忧冬日果腹大事儿的时候,这绝对是一剂难得的强心剂,让各家都有指望能过个好年了。
贾环一家因为是贾环第一个发现海猪,又是第一个冲到海里,避免了海猪随着海流飘到别处,所以家中分的是最多的,足足分了有近百斤的肉,这让一家子人都高兴的见牙不见眼了。更不用说这百多斤的肉里,好大一块是就在海猪皮下的那一段,最是有油水,熬制出来,能让他们吃上好些时候的荤油,这对于往日没什么油水的人家来说,再是看重不过了。还有那海猪皮又有村中会做皮料的人应承,贾家能分到一双皮靴子,更是让兴哥儿高兴的不行,海上人家每每出海,都是光着脚丫子,就是冬日也一样如此,所以这渔村中鞋子那是最最奢侈的东西,是各家往日能省则省的物件,贾家这样贫寒的人家更是如此,家中除了几双草鞋,就在没有像样的鞋子了,如今妥妥是第一双啊。
等着肉抬回到山洞中,兴奋不已的齐氏都顾不上收拾这山洞的事儿了,第一时间就开始猪盐,准备用盐腌肉,好保证这肉多吃一段日子。贾环看着齐氏忙乎,自然也跟着想帮忙,不想才走了两步,就被小三一把给拉住了。
“二哥,这个扇贝你怎么用?”
贾环回头一看,呵,自己还真是忘了,今儿自己下海本是去捞扇贝的,这二十来个扇贝可是自己辛苦了好久的东西呢,怎么就愣是忘了呢,这肉居然就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贾环忙放下旁的事儿,翻出一个盛水的东西,将那扇贝放了进去,有下了山一次,盛了些海水过来,将那扇贝养了起来,因为这海猪的事儿,那两个来帮忙的汉子这会儿也回家去了,吃饭什么的,有什么比得上自家分到肉重要呢,这会儿各家指不定都忙乎着煮肉呢,既然这样,这扇贝还不如先养起来,一会儿看情况再说。自家又不是不会吃,还怕吃不完?
“兴哥儿,这五斤肉你拿了给你舅舅家送去,让你舅舅家也吃上些你们的孝敬,另外再装上二十斤,你带着过去让你舅舅带着去村长家,看能不能换回点米粮来。”
前头就说了,这海猪外头的不认识,所以没人买,其实这不仅仅是不认识的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这东西毕竟是海里的,肉腥味比寻常陆地的要重,寻常做菜不得法的人家,即使贪便宜买了,也往往做的吃不下嘴,如此一来,自然是没人要,这海猪即使再稀奇,也不值钱了。
可是这毕竟是肉食,用些重料,也能勉强入口,所以那些贫寒的,又是靠着海边的人家,还是很喜欢的,像是齐氏的娘家,离着这村子不远的另一个小村中,虽然不是渔村,也有些坡地可以种植,可毕竟也是穷人,又常年来往海边渔村,自然是知道海猪这东西的,有这样的肉食过去,他们也能勉强做炖荤腥。
也因为这样,所以就是在不值钱,这东西多少也能换点主粮回来,在齐氏心里盘算着,怎么也能一斤肉换一斤米回家,一斤米不过是十文上下,而外头一斤猪肉多少钱?那可是二十多文,是米粮的两倍,自家这肉再不济,一半的价格总是能顶的上的。
不单单是齐氏这么想,兴哥儿听了母亲的话,微微一愣,立马也反应了过来,乐呵呵的开始装肉,若是真的能换回二十斤米粮来,添上海猪肉,加点野菜什么的,那可就能让家中一个月都吃上饱饭,这可是自打爹过世后,最好的日子了。
忙乎了一整天的兴哥儿立马一点疲惫的样子都没有了,快手快脚的收拢了肉,放到了木桶里,用扁担那么一挑,快步就走出了门。
贾环忍不住看看外头的天色,这大哥是存心的去舅舅家吃饭的?这送五斤肉,这是准备吃回几斤?
当然这也就是心情好,胡乱想想,放在现实里头,两个村子隔着不过是半个时辰的路,或许一会儿自家大哥还会回家吃饭的,想到这个,贾环立马加快了动作开始收拾起来。
他外出下海的时候,这石洞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石台变成了石床,木架子床也重新搭了起来不说,就是靠近洞口的地方,也已经垒砌起来一个简单的石头灶台,这会儿正呼呼呼的煮着盐,还有洞口,也已经扎上了门,虽然不过是将山下自家那草房子的门搬过来扎紧了用石头顶住,可到底也给了人不少的安全感,如今能忙乎的也不过是剩下些归拢东西罢了。
不过越是琐碎做起来就越是花功夫,等着齐氏好容易将需要的盐煮好,准备收拾肉的时候,贾环才堪堪的收拾妥当。而这个时候,那快手快脚不知道是不是一路跑着来回的兴哥儿也终于回家了,一家子人总算是能团圆的吃上一顿饭了。
☆、第7章
兴哥儿回家的时候,那真的是一路哼着歌回来的,不过是跑了一趟,二十斤的海猪肉就换回来二十斤的粮食,这在他们家那绝对是难得的喜事儿,若是在加上今儿他跟着出海挣得钱,还有家中的余粮,怎么也有三十斤了,加点野菜,加上家中这海猪肉,一家子就有了足足一个月吃饱饭的可能,这怎么能不让他高兴。虽然说如今已经是九月底,眼见着就快冬天了,他还要想法子凑冬日的过冬粮食,可是好歹比前几日那怎么都寻不着法子的时候好了很多,负担也轻了好些,若是能节省些,这些粮食怎么也能吃上一个半月,如此一来,这一个半月里自己就是打零工,也能挣下好些钱粮来,熬到一二月份就有了指望了。
再想想自己送肉去舅舅家,舅舅家的人那一脸的欢喜,也让他高兴的很,自打爹出了海难之后,若不是舅舅家接济,自家怎么也不可能熬过最初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而如今总算是能回报上一二了,他心里自然也感觉舒服了好些,即使是亲戚,可这人情债从来都是最沉重的负担。
“二子,也就是你眼尖,这次可是办了件大事儿了,这一整头海猪分下来,咱们村子里不知道多少人家受益呢,小苗家就剩下她和她奶奶两个人,日子最是难过,前阵子听说王奶奶连野菜都有些吃不下了,身子可见是虚的不成了,如今村子里分肉,总算是能喝上几口肉汤养养身子了。”
齐氏一边给孩子们盛海猪肉野菜汤,一边开始唠叨村子里的事儿,虽然他们家穷的连屋子就要倒了都没法子修整,可真说起来还不算是最穷苦的人家,还有一家比他们家更难,那就是刚才说到的小苗家,家里的男丁三代都出海遇上了海难,连小苗的娘都病死了,只剩下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和一个十四岁的闺女,靠着挖野菜,织布卖钱艰难的活着。那房子更早就没了踪影,只寄住在村中的龙王庙里头的一间偏殿中。
说起这个,齐氏也想叹气,或许是同病相怜,或许是能看到别人比自己还不如,让她心下对如今的生活稍稍多了几分安慰,或许别的,人总是复杂的,不管是哪一个原因造成的,这会儿齐氏即使住在山洞中,却依然带着几分骄傲,给村子中的其他人,特别是最困难的人家带去生机的是自家的儿子,这让她有一种自豪感。
“小苗他们家这次分了五十斤肉呢,也是村里照顾她们,用油膘少的由头多给了些,其他人也没什么可说的,两个妇人,又不是要出大力的汉子,少些油水也没有什么,肉才是实在能填肚子的东西,这两口人就是可劲的吃,也能吃两个月了。加上小苗那孩子勤快,早早就备下了好些菜干,还有王奶奶织布换的米粮,今年冬天是不用愁了。”
说起这些肉的事儿,齐氏眉眼都是笑容,指着一边木桶里腌着的肉对着兴哥儿说道:
“看看,老大,去了油膘,足足还有五十斤上下的肉能做腌肉,十多斤的油膘,也能熬出□□斤的荤油来,就凭着这个,咱们两个月不用愁了,省着些,混着熬肉粥,家里也能吃两个半月饱饭。”
她这么一说,兴哥儿忍不住也多看了几眼,比他原本预想的还要好些,这可真是高兴事儿,原本还想着这海猪听着重,可是内脏也多,去了内脏之后再分,自家能有七八十斤就不错了,去了送舅舅家的,换粮食的,油膘什么,能剩下三十斤做腌肉就不错了,却不想这一次村里人着实客气,居然给了这么多。转头一想又明白了,估计是村子里知道自家如今困难,所以特意多给了些。倒是有盛了人情。
“多了些。”
兴哥儿也不是个会说话的人,嘟囔了几下,也不过是说了这么一句,好在家里人都知道他的性子,也不多说什么,贾环那更是权当自己是个观众,喝着有些咸腥的肉汤,不住的低头想还有什么可以挣钱的东西,这家实在是太破了些,看看这床上的东西就能看出一二,连棉被都只是薄薄的一层,褥子更是稻草占了大半。这冬日可怎么过呢。山洞门口虽然有门了,可到处漏风的很,又是在半山腰,风比平地更大,唯一的法子就是多点火堆,可是这附近砍柴也不是很容易,石头的山多,有树木的少,能长野菜已经很不错了,不用指望有多少树木可以提供不尽的柴源。
想到这里,贾环忍不住想到了上一世,那个时候,因为他是庶子,因为姨娘受宠被王夫人嫉恨,所以常常有该有的份利被克扣的事儿,特别是那一年,父亲贾政去了外头做官,家里连个能哭诉的人都没了,王夫人做的越发的明显,冬日里连该有的炭火都苛扣了去,即使姨娘去吵闹,最后分来的也是最劣质的炭,一点燃就是满屋子的烟,后来实在是没法子了,还是舅舅赵国基想法子弄了点上好的无烟石炭来,那东西虽然有股子味道,还要时常通风,不然容易中炭毒,可毕竟便宜,听说最便宜的一种石炭只要一文钱一斤,比柴火都低贱,是寻常百姓们冬日里最常用的保暖的东西。
贾环想到这里忍不住抬头看了看这山洞,就这时时漏风的地方,中炭毒什么的,那是基本没可能的,若是这样,一文钱一斤的石炭,他们也是能用的,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点燃,这山洞必定能暖和好些,而且这石炭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容易熄火,这可比柴火更实用。
只是这东西这边不知道哪里有的卖,他一个孩子,从没有出过这个渔村还真是不知道,或许自己该出去走动走动?镇子上是不是会有?
正想到镇子上,不想也正听到兴哥儿在说起这镇子的事儿。
“娘,我和三哥他们说好了,明儿开始去镇子上找活干,若是不成就去县城找,趁着天还没有太冷,多干些时候,挣钱好买米。再不成跟着他们去县城西面山上砍柴也是不错的伙计,那边有个书院,好几十个读书人吃饭,每日都要用不少的柴火什么的,就是帮着搬运东西,也能得些赏钱。”
书院?这个次贾环听到了耳朵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贾家的家学,还有他后来独立之后看到的其他正经书院,心下不由有些嗟叹,贾家败落早就有了征兆,看看这家学的样子,就知道不是可以传家立世的样子,正经的书院学风浓厚,里头的人即使满肚子坏水,可面上也绝对是风雅的很,绝不是贾家那样糜烂的外头都看的一清二楚的样子。真说起来,家中也就几个姐妹们看着还有几分世家大户的样子而已。
等等,风雅,什么东西风雅?贾环突然想到了贾宝玉,还有那些贾宝玉每次从外头回家买来的一些古拙的东西,明明一两文钱就能买到的东西,却分外受到那些姐妹们欢迎,那是不是说这些东西才是最能挣读书人钱的东西?这些东西自己这里也有啊,那些贝壳不就是好东西,不,不是贝壳,是海螺,五颜六色的海螺。一定能让那些读书人喜欢的,县城,听说离着这里可不近,既然不近,那就是不在海边了,那自然这样的东西就少,那岂不是就能卖钱了?
贾环猛地激动起来,他好像看到了自己挣钱的路子了,作为一个曾自己做过生意的成年男人,思路清晰是必然的,对金钱敏感也是必然的,所以他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让这个家改变现状的途径。
☆、第8章
贾环满脑子都被这挣钱大计占据了,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愣愣的,让刚吃完了饭的兴哥儿看了个正着,忍不住伸手扯了一下贾环,小声说道:
“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说道不舒服,他猛地想到了下午自家这傻弟弟两次下海游了那么多路,还潜水捞扇贝的事儿,心下忍不住有些心疼,一时倒是真着急起来,伸手就想要去摸贾环的额头,不过这个时候贾环已经被他刚才的喊声叫醒了,自是不会在让他平白担心,忙摇着头说道:
“没什么不舒服,只是,大哥,你说那个书院,那些读书人平时都喜欢什么?要是咱们弄点海螺什么的过去,挑那些颜色鲜艳的,他们会不会喜欢?会不会要?那可是没本钱的东西,若是他们要,那怎么岂不是能挣不少钱回来?若是单个不要,那若是做成风铃呢?就像是咱们用瓢弧穿起来挂在屋檐下,看风大小那样,用海螺做了是不是会很好看,他们是不是也会喜欢?”
风铃这个东西看着雅的很,可事实上一开始却是最早的气象用品,是观测风向和风级大小用的,已经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从古至今都有,所以这制作材料什么的,你还别说那是真的已经发展的足够全面了,可就是这样,好像也没有什么人想到用海螺来做风铃,这里头的缘由更好猜,那就是这海边缺少喜欢风雅的读书人,而对于渔民来说,用瓢弧预测风向什么的,已经足够好了,又简单,又便宜,制作更是不费事儿,像是海螺,这东西要钻孔什么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这贾环一提出来,一家子人一时半会儿都有些愣神,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这,这能成?海螺那东西也有人要?哦,对,可能还真是有,那东西有好些确实漂亮,搁着也养眼,可是做风铃,这也成?”
兴哥儿难得话也跟着多了起来,摸着脑袋寻思这可能性。男人对于这种东西或许是笨拙了一些,另一边的鱼娘眼睛都已经亮起来了,放下手里正收拾的东西,插嘴说道:
“按我说这事儿说不得还真是能成的,那海螺多好看啊,大大小小的串起来,对了,用那种最小的串大的里头当玲子,风一吹,一阵阵的响,肯定不错,就是那些书生不喜欢,大姑娘小媳妇的肯定也有人喜欢。”
别说是鱼娘了,就是齐氏也听着感觉靠谱,跟着点头,
“二子这脑子什么时候这么好使了,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法子,这样,不过是费些功夫的事儿,明儿一早咱们去捡些海螺来,串上试试,就是卖不出去,老大,你也好在那边砍些柴将车钱挣回来,不会亏了什么。”
确实,到县城因为实在是远了些,走路足足要走两个时辰,这样的路程走过去实在是太耽搁事儿了,所以一开始大家就已经说好了,做村长家的骡车去,即使兴哥儿很想省下这分到头上不过是二文的车钱,可为了合群,也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去,更不用说这分摊下来的车钱实在是不多,所以大家都说好了,到县城,村长帮人运货也能挣点,他们做上一天的活计,挣了钱在村长回来的时候也能给全了车钱,至于是不是跟着回来?为了挣钱,哪有每天回来的道理,在那边做上十天半个月在回来才是合算的办法,住在破庙或者是其他不要钱的地方凑合一下,等村子里车再去的时候回来,或者干完了自己结伴一同走回来,就是他们说好的法子,人多,即使野地里也不用太担心安全不是。
只是如今有了这风铃的法子,兴哥儿明儿是肯定没法子一同过去了,再想想村子里那几个伙伴日子也不好过,忍不住索性起身,去了各家串门,想试试劝着大家伙儿明儿耽搁一天,捡了海螺做了风铃再走,耽搁一天时间对各家都不算什么,可若是这风铃真的能挣钱,那么他们村子里的人家岂不是就多了一条财路?不说多少吧,即使只是十几二十文的,那也是一二斤米粮的大事儿了,往日即使帮人砍柴运货做力工,一日也不过是十文上下,像是他这样年小力弱的,八文也是有可能的,用一日的耽搁,挣出两日的力工钱,想必大家也愿意尝试一下的吧。
兴哥儿确实没有猜错,不过是走了两三家,到了第二天一早,这海边就是满村子的人出来了,就是往日出海的那些个老爷们,因为正好是晒网的日子,也跟着在海边摸索,他们看不懂什么叫好看,什么叫不好看,可他们也能在海边拣点吃的东西不是,什么沙蟹,贝壳之流的,水里汆一下就是肉食,今儿家里妇人孩子都忙乎那海螺去了,他们自然承担起了弄吃的事务。
贾环带着小三和兴哥儿在海边不停的翻动沙子,不断的捡着海螺,而齐氏和鱼娘则是拿着纳鞋底的鞋锥子开始穿孔,串起了风铃,一边其他的妇人也多半都是这样的分工,就是那只剩下两个妇孺的小苗家也是一样,小苗捡着海螺,那王奶奶在眯着眼睛做手工。
“兴哥儿,说好了,我们家做的就托你带去,若是卖了,就帮忙带米回来。”
“放心,一准儿办好。不过你奶奶眼神不好,别弄坏了,不好卖,你赶紧的,捡的差不多了就去帮忙去,别贪多,能不能卖这会儿还没准呢。有这功夫还不如先做出好的东西来,若是真的成,到时候再下狠功夫。”
小苗和兴哥儿是从小一处长大的,小时候还曾议过亲,只是两家这几年实在是不顺,不是这家没了人,就是那家遭了难,所以这事儿一直拖了下来,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将来那是妥妥成一家子的,就是王奶奶也因为自家孙女未来有着落而十分的安心,如今只想着给小苗攒下点嫁妆,不至于出嫁的时候太难看,而齐氏等家中的一干人也早就有心里准备,将来这王奶奶送终什么的,必定是要自家帮忙出力的。所以对于小苗要兴哥儿帮着带货,卖东西,买东西那是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而小苗因为家中的事务操持的久了也是爽利坦荡的很,从不扭捏。
贾环看着这明明还没有成婚却一副老夫老妻一样,相互嘱咐的样子有些好笑,忍不住思绪又想到了贾琏,那两口子其实也有点这样的架势,可是终究,夫妻成仇,这里头到底牵扯了多少是是非非,有多少那个嫡母的手段他不知道,从兄弟的角度来说,在他这里,贾琏即使眼里没有他,当他是透明的,可终究也没有刻意欺负过他,倒是那个链二嫂子,为了讨好王夫人可没少磋磨他和姨娘,所以贾环觉得这王家的女人就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自家的琏二哥配了这个女人也是倒霉的很了,最终受了牵连,落了那么个充军发配的下场。
如今的琏二哥好像也定亲了吧,这会儿估计还感觉这王家的闺女嫁给他是门当户对呢吧!
“二哥,二哥,看看,看看这个,真好看,这个能值钱不?”
小三的呼喊声将贾环有些走神的思绪给拉了回来,顺着小三的声音一看,好家伙这确实不是个凡品,火红的色泽,火焰一样的花纹,好像与别的海螺有很大的不一样,整个样子都别有一番狰狞的气象。
“好,这东西,必定是珍贵的品种,小三这个可要单独放着,咱们卖的时候也要单独给出的高价才是,恩,一会儿再想个故事,必定能卖出好价钱来。”
贾环做生意久了,这忽悠客户的口舌那是妥妥不缺的,一想到这东西可能因为这增加的收益,心猛地就火热了起来。
倒是兴哥儿在一边忍不住探头问道:
“编故事?这也行?二子,你怎么脑子一下子这么多道道?”
问题来了,这问话还真是没法子回答,贾环只能摸摸头然后笑着说道:
“反正我跟着你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你们三兄弟说什么呢,还不赶紧的捡海螺?二子,这一次咱们可是全听了你的话才跟着做了这么一出,没说的,若是真挣钱了,就冲着你小子这主意,各家谢礼必定是少不得你的,只是你这一次也要跟着去,这东西怎么卖,我们几个还真是没底,你小子既然敢想,肯定是有了主意,到时候去了也好试试成不成。若是不成,你小子也别担心,没人会怪你,毕竟你这也是为了咱们村子里的人想了一条出路。成不成都要多谢你的这份心不是。”
没等到兴哥儿继续盘问贾环,边上正好走过来的三哥从小三身边的茶桶里舀了碗水,大大的喝了一口就开口说话了。贾环忙不迭跟上他的话头,
“我觉着能成,咱们看着不稀奇的东西,人家没见过的还能不稀奇?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说物以稀为贵嘛,越是少的就是越贵,那还能卖不出钱来?”
他这一说,还真是说到了三哥的心坎里,他哈哈大笑的说道:
“这不就是这么说嘛,我也是这么觉得,所以这一大早就出来了,哈哈哈。”
☆、第9章
即使众人心中这不值钱的海螺贝壳,可能做的再好,捡的再多,弄得再好看,也挣不来几个钱,可是这毕竟是不用花成本的事儿,大家都愿意试一试,若是真的能卖钱,哪怕是只有几文,攒的多了,那也是能顶的上好几斤米粮的,在这晒网休息的时候做上一些,添补一下家中的钱粮,已经很是划算了,所以大家做的还是挺快,挺有干劲的。
当第二日村长家的骡车牵出来的时候,一家家开始将前一日收拾的东西都拿了过来,贾环一看就有些傻眼了,不过是十来户的人家,居然愣是弄出了足足有三十多串的风铃,一百多个各色的海螺。他都忍不住怀疑这东西全运过去会不会直接将那些书生们给看晕了。
只是这都是大家的一份希望,他不收都不成,所以细细的记下了各家的总数,然后和三个,自家大哥兴哥儿,还有其他三个同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