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贾瑶-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人虽然跟大伯之间的关系并不好,跟大府也向来不大热络,不过这会看着这子孙三代的样子,心里也觉得,不由得笑了笑。

 第三十章 王熙凤得子(二)

    第三十章王熙凤得子(二)

    贾赦正搂着自己新鲜出炉的孙子喜欢着,贾琏在旁边,看见父亲如此,心里也是一暖。王夫人还站在台阶上,看着这父子两人,心下正有一丝好笑,就远远地听见一阵喧闹声,探头一看,竟是贾母领着贾瑶及一干丫鬟婆子浩浩荡荡往这边来了。王夫人知道贾母重视大房的嫡孙,只是没想到竟亲自来探看,心里不由有几分酸意。只是自然不能表现出来的,故而满脸是笑的说道,“瞧老太太,到底不放心,竟亲自来看了!”

    贾赦父子听闻此言,偏头看过去,果见贾母一干人。贾赦还把手里的孙子亲自抱着,带着贾琏迎了上去。贾母自接到王熙凤发动的消息就开始挂心。坐卧不宁的等了一会,不知前头的情况是怎样,到底不放心,领着非要跟着她的贾瑶一起往王熙凤的院子那里过去,想自己亲眼看看那边到底是怎样。还离得远远的,就隐约见着她的大儿子手里想是抱着一个孩子。贾母知道孩子已经平安出生了,心里先是一松,马上又提起来,担心着是男是女。她二儿媳妇也在,想来是看凤丫头的。先看着了她过来,就对自己的大儿子说了什么。贾母就看着贾赦抱着自己的曾孙领着自己的孙子过来了。

    贾赦到了贾母跟前,与贾琏先要请安。贾母不耐烦的挥挥手,“都别行那虚礼了。孩子是……倒是怎样?”贾赦一听就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在问什么,笑着回道,“琏儿媳妇可是立了大功,是个小子。”贾母顿时笑得脸上褶子都出来了。虽然这不是曾孙辈的第一人,但是这是大房独苗的儿子,这是荣国府继承人的孩子,荣国府有后了。贾母从儿子手里接过小曾孙,她同曾孙辈的向来并不大亲近的,不过这会子心情舒畅至极,看怀里这个小豆丁可真是心尖子宝贝疙瘩一般。“哎呦,这孩子,眉眼真俊啊!赦儿啊,这孩子眉眼像你父亲!”贾瑶在旁边暗自腹诽,这小娃娃眼睛没睁开,他们是从哪里看出眉眼的?贾赦同母亲自小不大亲近的,不过今儿是大好的日子,贾母如此高兴让他心里也很是高兴。便随着贾母的话说道,“我看着孩子也是个有福相的,哈哈。比琏儿小时候可是得人意儿多了!”贾琏是贾母的宝贝孙子,可不像贾赦似的看儿子不顺眼,拿眉眼一横儿子,说道,“尽胡说!琏儿也是个漂亮孩子么。小时候那眉眼俊的呦!活脱脱的小宝贝”贾琏如今都是有儿子的人了,又当着堂妹和儿子的面,听了贾母的爱称。脸上有几分挂不住,讪讪的咳了一声。

    他们一家人相亲相爱,王夫人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其实说起来,贾赦贾政都是贾老太太的亲儿子。但是贾赦小时候是被抱走养在贾代善的母亲身边的,因此跟母亲肯定没有贾政贾敏来的亲近。但是,就算贾母偏疼小儿子小女儿,那是人之常情。贾母不可能就对贾赦不关爱。那是她十月怀胎的亲儿子,又不是后娘养的,贾老太太又不是心灵扭曲,大儿子除了不长进沉迷酒色些,到底没什么大是大非,她虽然偏心小儿子些,对大儿子小儿子大体上还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是贾赦虽然没什么大出息,性格却是拗的,先头娶了个贤妻,两头糅合着,那张氏又得贾母喜爱,因此贾赦与贾母的关系一度很是融洽。只是后来因贾瑚去了,张氏也去了,贾母给他相看的邢氏又看走了眼,没什么本事不说,还惯爱生事。再一个贾赦年纪也大了,于是和贾母之间的关系又退了回去。贾琏也不大往贾母身边凑合,贾赦又不管他,慢慢的,贾母就和大房远了。虽还有个迎春,一来是个庶女,二来性格也不引人稀罕,贾母虽担个教养的名头,也不大放在心上的。而王夫人身为贾政的妻子,贾赦却是荣国府的正经继承人,要王夫人打心眼里喜欢大房那是不可能的。利益纠纷嘛。好在贾母这些年里一直疼爱她的儿女,又对贾琏和那个锥子扎不出一声的庶女迎春淡淡的,她才放下心来。

    贾瑶眼看着王夫人脸上的笑容维持不下了,忙打岔道,“恭喜老祖宗。恭喜大伯,恭喜二哥哥。恭喜太太。恭喜瑶儿。”

    贾赦这会看着孩子都高兴,于是笑着逗她,“丫头你都恭喜些什么啊”贾瑶脸上笑得甜甜的,“老祖宗又要当曾祖母,恭喜。大伯要当爷爷了,恭喜。二哥哥要当爹了,恭喜。太太要当二奶奶了,恭喜。我又要当小姑妈了,也恭喜。”大人们听了都笑,贾母打趣她道,“这有什么恭喜的,以后逢年过节的,你可要给小侄子红包。”贾瑶眨巴着大眼睛说道,“兰儿我也都给的,以后不过是多给一份吗!我自然知道呀?不过,小侄子可起了名字没有啊?”

    “名字的事倒还没定下来,我这些日子也拟了一些。倒是你这个做父亲的,儿子的名字可有个章程没有啊?”贾赦看向贾琏。贾琏摇头道,“孩儿也有些想法,只是最终不能确定。想着先起个小名叫着,周岁时再确定大名不迟。”贾赦听了,对儿子横竖看不上眼的习惯又上来了,习惯性的一瞪眼睛,“哼!难为你还是一个当父亲的人。连儿子的名字都起不好!”贾赦忘了贾母就在旁边,于是贾母惯性的护着孙子,“琏儿这是第一次当父亲,哪能就那么周全了。咱们这样人家自然起个名字要妥帖的。我看琏儿行事很稳当么!”

    贾赦不敢违背母亲,只得瞪了贾琏一眼,又说,“你是个大人了,况且如今有了孩子,很该有些正经差事。瞧你天天不学无术的,文不成武不就,怎么给你儿子做个榜样!”贾母又护着道,“琏儿将来是要继承荣国府的。文成武就也未必就好了。只是正正经经的管好府里的事,好好经营族业,不犯错处就罢了。你别天天跟孩子斗鸡眼似的!”贾赦又道,“母亲说的是。原是我把家业交给他心里头不放心罢了。”说到这个贾母也不一味护着孙子了,端正了神色对贾琏道,“这话你父亲说的是。祖宗把荣国府传到你手里,你就得好好经营着。便是为了你儿子,你也得把一个好好的荣国府交到他手上。”贾琏忙正经应了。

    贾瑶在一旁听着,心里头忽然转出了一个主意。“老祖宗,咱们府里在外头可有庄子铺子,田产的。”贾母听罢心里头惊讶,不过以为是王夫人跟她讲过,也没太在意,回答说,“难为你一个小人儿能想到这些。咱们这些人家都是有些的。不过并不正经经营的,不过是个营生,陪嫁或是赏人的。”贾瑶装作天真的道,“二哥哥既是要继承荣国府,何不认真发展些产业。经营些庄子良田等,也好壮大家业不是。”贾琏听了心里倒是一亮,这些他也不是没想过,他自小不耐烦读书,于武艺上也无甚天分。独经营来往之上,他倒比别人多几分天分。只是……果然贾母不赞同道,“咱们家是正经人家,且又不缺银子。何必与民争利呢!且那商贾之事是最低等的人干的,你二哥哥身份尊贵,岂能那般行事的!”贾琏早明白,这上的天分是可耻的,不足为外人道的。谁知他的小堂妹又说道,“二哥也不必出面的。不过在背后抓紧些。对那些铺子看视一二。另外在城郊买几处庄子,金陵老家那边治些田产。一咱们府里有些个自己的蔬果,二来收收租子也好补贴些府里的用处,三一个也可襄助族人不是。”贾母听她说的很有些礼法,虽然还是不愿意贾琏去做这些,到底夸奖她,“难为你同你太太学了这几个月,到懂得这许多了。”其实王夫人何曾教她这些,多是她自己的想法。不过当然,她不会说,王夫人觉得自己姑娘聪明,也不觉得有什么。

    贾瑶见贾母只是敷衍她,知道这事还是不成,只得先做罢,却听得贾琏说道,“老祖宗,三妹妹说的琏儿倒觉得很是可行。琏儿在文武上都没什么大出息,说不得经营些族产倒是个出路。”贾母不爱听这话,“谁说你没有出息。你很不用什么出息,只是把府里的事务处理好了,我便最是高兴。”贾琏又说道,“虽然老祖宗爱惜,琏儿到底还应该有个别的想头,不说为了荣国府更有底气,便是为了老祖宗的曾孙子,孙儿也该努力才是。”贾赦也难得的赞同了他儿子一次,跟着说道,“母亲,他这么大了,是该忙些事业。叫他做也未必就做好了。便是叫他练练也不妨事。总比他天天无事可做,花天酒地好些。”贾母很是不给大儿子面子,“你就知道说我孙子,也不看看自己,”不过,贾赦父子都如此说,再加上她有几分私心。想着将来自己去了,两个儿子总要分家的。大儿子承爵,小儿子得的本来就少,若是荣国府家底后些,小儿子一家还能多得一点,于是终于松口到,“既然你们父子都这样说,便让琏儿试试也罢了。”

    贾瑶想不到事态能有这个发展,心里暗自“耶”了一声。距离她壮大荣国府的目的,又近了一步。

 第三十一章 琐事

    第三十一章琐事

    自贾母同意贾琏去经营些经济事务,安排些庄子铺子予他管理不提,又交代了年底去金陵置办族产族田。当着全府的面交给贾琏一笔银子,那数目让王夫人心里不舒坦了好些日子。不过贾瑶心里知道,这还只是表面上的数目,贾母安排大孙子去办事,肯定暗地里还会给的。却说这贾琏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于经济之道上,还真有几分天分。许是有了儿子,干劲也足,两年的时间,不但没出现贾母贾赦早做好准备的亏本,还有了一番成绩。起码贾府不像过去那样入不敷出了。如今不说家业多么兴隆,至少那庄子上铺子上有实实在在的收益,金陵老家的族产也壮大了不少。自有了孙子就不再处处挑贾琏不顺眼的贾赦难得对儿子也有了笑容。

    贾琏的儿子周岁上有了名字,唤作贾芳。贾瑶心里觉得这名字有些女气,但是老人们可不觉得。连贾母不大把曾孙子放在眼里的,也时常提提芳哥儿,一是因为贾琏如今正经办好了差事,又常常在贾母跟前回话,叫贾母能经常见着,贾母心里头满意。二来呢,凤姐惯会在贾母面前奉承的。如今凤姐有了儿子,放松了那些个权财,反倒更得贾母以及公公贾赦的看重,也越发的得贾琏尊重,也叫本来就把贾芳当眼珠子的凤姐更重视儿子。自然三天两头在贾母跟前伺候时,说些个小孩说话走路的趣事儿,也叫自己儿子得贾母的青眼些。贾瑶听了,心里头难免感叹凤姐能谋会算。李纨的儿子贾兰不太得贾母以及王夫人爱重,真怨不得别人。瞧着说话奉承的本事吧,就照凤姐差远了。尤其贾珠又先去了,贾兰也不上赶着亲近,怎不叫人远着呢。况且这侍奉长辈,原就是理所应当的。贾瑶黛玉这等子心高气傲的大小姐,在贾母面前还不是撒娇卖乖的么。哄得长辈高兴了,也算是孝心,便是清高也万万体现不到这上头的。贾瑶一向对李纨迎春等温钝的人不放在心上的。说起来也不怪她,谁叫她从前生到今世都让人捧着长大的呢。她虽然从会精明,到底一直都会在家里头。便是两世加起来活了三十年了,却没能真正的在社会上独自生存过。因此她再怎么出挑优秀,还只是一只雏鸟。谁又能想到,她对地位比她低的人不看在眼里,笃信他们闹不出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事情来,有一天会害了她呢。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现在她还小,还是贾母的金贵的小孙女儿,那些个通房姨娘她远远不用看在眼里。她只需保持她从前生到今世的高傲态度就行了,有长辈在给她在前边挡着,并且她的长辈们也没有意识到她从不关注通房丫鬟等人其实是错误的,他们反而对她的这种行为大加赞赏。

    如今贾瑶对荣国府是比较满意的。不知何故,元春一直没有封妃,于是也就没有省亲。而且不出意外的话,看贾母王夫人最近隐隐的相看人家的行为,元春明年怕是就要遣送回府了。贾瑶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大姐还是挺期待的,据说她容貌人品都是一等的,不然也不会被送进宫去。想来现在宝玉出息了,贾母也没有让孙女儿当贵人的想头了,左右这并不是什么好出路,不过给自家树一棵不倒松罢了,想长青却是不能的。家族要想有出路,还是要靠男孩上进。如今宝玉连拔头筹,贾琏眼瞅着也能撑起门户了,贾母心里打算着,若是府里头不出大事,自己的小孙女好生相看个老实人家,只要人物儿配得起就行了,高枝是不必攀了。当然,世事总不会都和人想的一样。往后的路还是得靠子孙自己走,贾母也未曾想到,她没能做得了小孙女的主。另一件让贾瑶不明白的事,就是黛玉的父亲到现在都一直活得好好地。去年黛玉倒回去姑苏老家一次,在家里住了些日子。秋里又来了,也没什么不好的消息。当然,这样贾瑶也只有高兴的份,不光是为黛玉高兴,到底宝玉是她亲哥,将来宝玉能有个在江南官场上浸淫多年的岳丈,也是贾瑶的私心。

    这两年贾环也开始请了先生讲课了。要是也寻个徐峥令那样的老师,那是不可能的。连宝玉也是阴差阳错机缘巧合拣着了呢。虽然林如海也是贾环的正经姑父,但是林如海毕竟不是老好闲人,徐峥令是林如海的好友加同年,又多少知道点林如海同贾府可能结亲的内幕,才答应了这一桩,贾环一个二房庶子,虽然如今养在王夫人那里,王夫人还算重视喜欢他,到底不过贾政找一个西席教导罢了。好在贾环是个懂事的,被王夫人养的还肯上进,王夫人因着从小养着他,又希望将来能襄助些自己儿女,因此也肯督促他。贾环资质虽比不上宝玉,不过照一般孩子也不差的,又有比一般家庭要好得多的环境,那成绩还是让贾政王夫人以及暗自关注的贾瑶满意的。

    王夫人即抱养贾环,肯定让自己的儿女同贾环亲近的。贾环还小的时候,同所有小孩一样,喜欢追着大一点的小孩玩,因此他是很喜欢宝玉和贾瑶的。宝玉一向对弟妹不像这个时代的兄长一样严厉,而贾瑶眼里从来看不进赵姨娘等人,故而也把贾环当自己亲弟弟,因此王夫人膝下这几个孩子很遂王夫人的意。当然,贾瑶还是和宝玉更好一点,这就更随王夫人的意了。

    除此之外,贾瑶瞧着,王夫人对黛玉肯定不如原著一般的不喜了。瞧薛姨妈一家如今开始打探人家便知道,宝钗也开始准备出嫁了。由此也知道王夫人并没有像薛姨妈透漏想让宝钗宝玉结亲的意思,也说明王夫人对贾母撮合宝黛之事并无不满。贾瑶也能明白,原著中王夫人对黛玉的不接受,毕竟一个无父无母又身体虚弱的女子,谁也不想娶来做儿媳妇,除非那不是亲儿子。而现在呢,林如海还活着,黛玉的身体也挺好,这都不提,单说林如海帮着给宝玉找了那么个水平高老师,如今宝玉又连夺魁首,王夫人心里就很记林如海的恩。果不其然,一日单贾瑶在贾母王夫人跟前的时候,两人也没避讳,直接说起了宝黛的婚事。贾瑶心知这时候该说什么话,便添了两句嘴,全不说宝玉黛玉感情好的事,只说以后哥哥当了官,同林姑父要多多接近才好。只把贾母两个听得心里头更满意。贾瑶听着婆媳两人商量说,等宝玉考完进士就提亲,心里头好似放下了一桩大事。不过同时又升起了自她重生以来就一直在心里盘旋着的一种感觉:等所有的人都有了圆满的结局,那我呢?我来这里是为了落在何处?不过,她也没有多想,只是很快压抑下了这种感觉,同贾母咧开嘴笑,直说道如此甚好。

    贾瑶知道这些个话若是同黛玉说了,她必害羞的不肯再见宝玉了,因此只是在心里头藏着。左右没有几年了,届时她自然知道的。况她瞅着黛玉也并不像红楼中写的那样患得患失的,许是父亲还活着,是她身后坚强矗立着的后盾,而本来会给她带来危机感的宝钗前些日子也嫁了,在宝钗身上的担忧,她是一点没有的。

    这一世宝钗嫁的也是商家。富贵不比薛家,不过倒是个家风不错的人家。贾瑶虽然与宝钗并不亲厚,还是为她高兴的。找个朴实富贵的人家,踏实过日子,相信美丽聪颖的宝钗会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的。前些日子宝钗出嫁,贾母发了话叫贾府的小姐妹都送送宝钗,贾瑶黛玉等送她到荣国府的大门口,又目送着一干人浩浩荡荡的走远了,宝钗要回金陵老家出家,嫁的人家是姑苏杨家,想来贾瑶同她是没多少见面的机会了。

    时光荏苒,在贾琏经营家业,宝玉贾环用功读书,贾瑶黛玉重新学习更高级的女艺女红中,这一年开春,元春满了二十五岁,终于在贾母王夫人的望眼欲穿的等待下,回府了。

 第三十二章 元春出嫁(一)

    第三十二章贾元春嫁人(一)

    过了年没有几日,宫里就有消息传出来,过了三月份,宫里又要三年一次的将年长无幸的宫女恩放了。贾元春正是刚过完二十五岁的生日,正好满足出宫的条件,再加上贾母早把宫里上下都打点好了。这一天王夫人早早领着贾瑶去了贾母那里,凤姐李纨也用了早饭就各自来了这边。宝玉也向先生请了假,只为了一同早些见见幼时悉心教导过自己的长姐。

    王夫人也顾不上和贾母陪笑说话,也不去看顾宝玉贾瑶了,这会儿她全副心思都放在离家十三载的长女身上。这个女孩是她年轻时有的,那时王夫人年轻好胜,又因着小姑子在家里地位尊贵,叫她看了心生羡慕,故而一心把自己的大女儿朝端庄尊贵了养。大女儿也是优秀的,天生长得漂亮,再加上贾母也有些个想法,故而王夫人一狠心,凭着想叫女儿出人头地的想法,把已经免选了的女儿送进了宫。要说王夫人不疼女儿,又怎么可能。那时候没有贾瑶,王夫人就这么一个女孩,同先头的贾珠一样,那都是王夫人的命根子。在元春进了宫之后,王夫人一直盼着宫里传出好消息来,本来王夫人对元春是极有信心的,女儿容貌好,又德才兼备,王夫人相信女儿一定能叫宫里的贵主子看重。当然,红楼原著中确实是这样。但是,谁也不会知道贾瑶的出生,以及她与生俱来的空间仙鸾台中的灵气,是混着凤运的仙家灵气。故而贾元春原本的气运就被很大程度的转嫁到了贾瑶身上。这些年过去,元春已不再年轻。每每想到大女儿王夫人就止不住的心疼和后悔。如今大女儿终于要恩放出宫了,王夫人怎么能不激动失态。她都同贾母盘算好了,只为元春找一户殷实人家便罢了,也不图元春能给家族带来什么了。虽说当年让元春进宫也是元春自己愿意的,可是这么些年了,若是元春没有进宫,说不定连孩子都有了,到底是家里亏欠她的。

    贾瑶乖巧的偎在贾母身边,问道,“老祖宗,大姐姐教过哥哥识字的是不是?”

    贾母感慨的抚摸着贾瑶的头,说道,“可不是,你大姐姐当年没离家的时候,最是孝顺友爱的,”说罢又目光爱怜的看向贾瑶,“你大姐姐还没见过我们瑶儿呢。可怜我的大丫头十二岁就进了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我的小孙女儿一天也没叫当姐姐的疼过啊。”听贾母这话说得,简直都不把迎春放在眼里了。不过,迎春疼爱她?贾瑶想想就觉得寒颤。眼见着贾母又心酸了,眼里泛起泪花,贾瑶忙哄道,“可见老天是知道的呢!这不是叫大姐姐回来了。想是老天爷偏疼瑶儿,也叫大姐姐一起来疼瑶儿的。”

    贾母心里缓过来些,还安慰了王夫人两句,“左右元儿回来了,你该高兴才是呢。别叫大丫头见着了,你们母女两个反自伤心。”王夫人用帕子携了泪,慢慢的应是。

    许是宫里的规矩自然繁琐,总之到了下午,元春才真正进了荣国府。先头就来拜见老太太。

    贾瑶倚在贾母身边,就看到一个未曾见过的作丫鬟打扮的女孩子先头进来了,打着帘子。另有一个丫鬟扶着一个女子进屋。贾瑶细细端详,只见那女子身着淡绿色的长裙,袖口上绣着鹅黄色的牡丹,银丝线勾出了几片祥云,下摆密麻麻一排蓝色的海水云图,胸前是宽片淡黄色锦缎裹胸,迈着细碎婀娜的步子,端庄高雅。她容貌清丽,唇角微微带笑,叫人见之亲切。贾瑶心知这就是她的大姐姐贾元春了。果然是个不俗的人物,只是不知为何同原著中的经历有所出入。还未及反应,身边的贾母就迎上去,一把把元春搂到怀里,老泪纵横,“我的儿,竟长这么大了。我记得你昨天还是一点点,绣花时还扎着了指头。竟转眼离了我这么些年。我都认不得了呀!”听的人俱都伤心垂泪,不说王夫人这个亲娘,连贾瑶也心生酸涩,不由得红了眼眶。

    众人陪着哭了一会,还是慢慢地劝解住了。贾母擦了眼泪,推推元春,“去叫你娘看看,她可想你想坏了。”

    元春又给王夫人行礼,王夫人竟没有再哭一回,只是拉着元春的手,细细瞧着元春的脸,好像怎么也看不够似的。半晌才道,“回来就好。我的儿回来了,回来就好啊。”才一句就招的元春眼睛又红了,带要流一通眼泪,便听着一个女孩声音脆脆的道,“这可太好啦,大姐姐回来了。往后老祖宗老爷太太和瑶儿不用日日夜夜念叨着了!”

    元春被转移了注意力,就没那么想流泪了,转头看向那个陌生的女孩,便见贾母笑道,“你个猴精儿,那里都要占个好儿,你何时念叨着来的?”

    元春便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小妹妹贾瑶了。细看这小女孩的形容,只见她穿着一身鹅黄的纱裙,外头罩着个掐丝薄缎子的坎袄,眉目俱都漂亮精致的不得了,眼神灵动相貌讨喜,元春是长姐,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十二岁的幼妹真是越看越爱。当下也忘了那些心酸委屈的情绪,对着贾瑶笑道,“这是瑶儿对吧?都长这么大了。”元春对贾瑶招了招手,贾瑶心里对大姐姐更有几分真心喜欢,乖乖巧巧的跑到元春身边。元春揽着她摩挲一回,心里又止不住的发酸。自己的亲妹妹长了这么大,自己竟然头一回稀罕着。这些年她偶尔同王夫人通一回信,除了惦念家里的长辈,就最挂心一对弟妹。想到这里,抬头就开始找宝玉。

    宝玉幼时最依赖长姐的,只是如今他这么大了,对年幼时候的记忆难免模糊不清。不过心里头的濡慕亲近仍然存在。见元春抬头看他,便斯文又有些害羞的笑了一下,也抬腿走了过去。元春把宝玉一同揽住,也端详着眉眼,笑着道,“变了样子,不是小时候的模样了。”

    一时贾母王夫人都止住了心里头的情绪,再加上凤姐元春贾瑶都是会说话又得人意儿的,娘几个便话些家常里短。虽然仍叫元春时不时红了眼眶,到底一直和和乐乐着了。

    虽说如今元春已回了府,也叫王夫人思女之情得到了慰藉,到底谁都知道元春留不长久。便是贾母王夫人也不欲留她长久。去年贾母已开始相看人家了,如今元春已经回来了。贾瑶知道,要不了多久,元春就会出嫁了。贾瑶对这个姐姐很有好感,故而常常和黛玉一起跟元春呆在一起。许是王夫人已经透漏给元春什么,元春已经在绣嫁妆了。元春准备出嫁的事叫贾瑶两个看到了倒也不羞,贾瑶是元春的亲妹妹,元春又从王夫人那里得知黛玉要嫁给自己弟弟的,故而元春还常常带着两个小女孩学着些东西。元春从宫里出来,形式规矩自然极好的,便常常给两个小女孩讲一些,兼或说一点宫里的事。当然,大部分黑暗复杂而又隐秘的j□j她是不会叫两个未出嫁的小姑娘知道的,不过,就那些子可以言之于人的事儿也够她俩学得了,毕竟一般人永远不会去里边见识一番,因此也永远不会有机会认识到那个尊贵庞大的地到底是在怎样运行和运作着。

    夏天还没过去的时候,人家果然就定下来了。男方家里是宗室的一个庶支的嫡幼子,因着幼时有甚么和尚道士嘱咐了不可早娶,如今也将将到了而立之年,故而和元春谁也嫌弃不着谁。这家人跟继皇后家好像也沾亲带故的。当然,这家人富贵尊贵却不处在权力漩涡中,而贾家也一直没做表态,算得上忠于老皇帝的家族,且也是世族之家了。因此双方俱都是满意的。至于更多的隐藏在权力网背后隐秘的协议和上位者的默许,或许只有贾府的家长能略知一二。

    贾府只知道家里的大小姐要出嫁了,故而从订婚的消息传出以来,贾府一直处于紧张的备嫁中。

 第三十三章 元春出嫁(二)

    第三十三章贾元春嫁人(二)

    元春自回来时心里就是有数的了,王夫人给她备的嫁妆已给她看过了,并不过于丰盛,却处处周到体贴。细微处便可以看出一个母亲的拳拳爱女之心,贾瑶在这个世界生活了这么多年,也慢慢了解到这个社会上层的默契和规矩,也隐隐明白,嫁妆并非一味求丰盛的。还是要适合才好,譬如说嫁的人家的喜好,闺女自身的需要,以及自家如今能显在台面上的东西都搬出来够不够格。若是嫁娶的人家没什么大变数,那嫁妆的规格都是大致确定了的,比的就是细处谁家母亲想的周到体贴罢了。

    元春的嫁衣都绣的差不多了,也不必再费心什么,这些日子,就一直带着贾瑶她俩润润肤养养颜什么的。贾瑶跟元春在一起待了一段日子,心里愈发的喜欢元春。可能元春年龄比较大,又在宫里经过见过的原因,她的一举一动都是优雅得体的,性格也特别好,绝对堪称端庄大气。而且元春不相这个时代别的女孩子那样娇娇柔柔,大惊小怪的,她带着妹妹作女红绣荷包的时候,态度一直敞亮大方,不像别的女孩一说到出嫁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这一点就让贾瑶心里很认可。而元春对贾瑶谈起姨娘什么的,也没有那咬牙切齿的意味,只将他们当成伺候的,这一点也与贾瑶有几分相似。

    两家结亲既已是双方默认的了,纳彩纳吉,交换庚帖便只是象征性的走个流程。元春今年已经二十五了,放在二十一世纪还是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可是在这个社会中,二十五岁未嫁就算得上老姑娘了。那家的男子已近三十了,好在并无什么通房姨娘的,因此膝下也没有个一儿半女,故两家都不予多等,虽匆忙些,到底安排着今年就把婚成了。王夫人当然舍不得自己女孩,但是她也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深怕把姑娘耽误了。因此两家请人算好了黄道吉日,便圈定了最近的那一日。贾政对此是无可无不可,他同大女儿向来并不很亲近的,只是心里头疼爱罢了。如今大女儿成亲了,贾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