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打造大清第一和谐后宫-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行云接过,侍卫便退到了一旁。乌行云就坐在小亭子里打开公文看,看完后,乌行云抿嘴轻哂笑道:“还以为是什么紧急事,原来是西藏方面又闹出幺蛾子了。”
李元昊眼前一亮,“什么幺蛾子?又要打仗了!”
“你一天到晚就想着哪哪哪又打仗了吗。”
乌行云翻了翻白眼,却还是回答道:“仗是打不起来了,只是有人自持功劳不错,想让朕赐予王爵呢!”
“自持功绩?颇罗鼐?”李元昊拿过乌行云丢在石桌子上的加急公文,细细地看了一遍,不是很担忧的问:“你打算怎么处理?”
“怎么处理?小三儿估计已经处理了吧。依他的政治手段,朕没有多担忧的必要。”
乌行云出声让人拿来笔墨纸砚,在公文后面的余白处挥笔写下‘此事一切由皇太子做主’,便将公文交给了等候在一旁的侍卫,由他快马加鞭的传递回去。
时间悄然流逝,乌行云在沿海一带足足待了两个月,走走停停,大小烟馆纷纷捣毁,各国洋人以及倭国浪人足足抓捕上千人外加当地官吏卸职者足足有七成后,乌行云才正式结束此次视察工作,正式打道沿海路回京。
当然作为小舅子的傅恒并没有随驾回京,而是继续留在各国洋人的关押地点,为增加国库、皇帝私库做出贡献。其实说来,离开家乡来东方淘金的大部分洋人都不算很富裕,就算有一部分人身上有爵位家产也丰盛,但经过乌行云定下的超高赎金一搞,几乎就去了大半的家产。
所以据发表了给钱赎人的国际申明的三月后,只有几百人摆脱了‘战俘’的身份,得以归国,而剩下的几百洋人连同不受人待见的倭国浪人一起,被驱赶到辽东和流放之人一起修补长城。
有条不紊的安排好这些事儿,傅恒又按照乌行云离开之前的吩咐,将所得赎金的三成让手下的士兵分了。然后才领着人人都得了一笔丰厚横财的士兵回京。
此时已是深秋,枫叶红若晚霞时,整个北京城已然陷入恩科开考的热闹之中。因着出于对科举的重视,乌行云不光明面上让礼部、吏部两部共同主持科考事宜,暗地里也让血滴子盯紧了,如果有人胆敢冒大不违泄露开题,乌行云决定采用雷霆手段杀一儆百。
不过好在新君刚上位,文武百官还处于挣好感的阶段,所以即使暗地里有人出万金买一份考题,参加主持科考事宜的文官们也没有敢卖试题者,倒让心中暗搓搓准备收拾人的乌行云的心情有些诡秘。
恩科会试过后,便到了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者都是通过会试前三百名,又称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九月二十二日这天,身着明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朝袍的乌行云在保和殿进行殿试三百贡士。博学鸿词录一百七十六人,取中包括状元、榜眼、探花者在内十五人,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等官。
随后命吏部官员考授今次科考取中进士和往届尚未安排任职的取中进士,选品德兼优者前往沿海一带任职,并在朝堂之上,很冷硬的说:“有些地方官员一任便是数年,甚至十来年不合理。朕觉得每三年吏部官员便全面考核一次,南地北调,有在当地为官者、伙同族人鱼肉乡邻者,有大肆收刮地皮、中饱私囊者,首恶必诛,家必抄,阖族不论男女老幼必充为劳役。”
经过乌行云在沿海一带抄家、将犯罪官吏阖族不论男女老幼都送往各处官窑、官矿服劳役后,已经没了流放一词,有的只是名义上很好听的以工赎罪。
这不,乌行云此话一出,群臣顿时噤若寒蝉,吏部尚书更是战战兢兢地答话道:“圣上此举英明,微臣定不负圣上所望。”
“既然有信心那就退朝吧!”
理了理因为坐姿显得有些凌乱的明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朝袍,乌行云起身,在群臣跪地磕头喊着‘臣等告退’之时,径直出了金銮殿,坐着龙撵回养心殿换下身上所穿明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朝袍,换上石青色、圆领、马蹄袖、右衽四开裾袍、上锈金丝龙纹的常服,便去了坤宁宫小坐片刻。
之所以用‘小坐片刻’,是因为乌行云在坤宁真的只坐了一会儿,便被批阅奏折的康熙叫回了养心殿。
康熙小小带着婴儿肥的小脸带着一丝严肃,将一份密折递给了乌行云。乌行云接过一瞧,脸上浮现出一抹怪异的笑容。
“真是好狗胆,朕还没质问这东印度公司将鸦片走私到大清、为暴利谋害大清国民,他反倒发表声明,说朕无理由扣押东印度训练出来的雇佣军。” 啧,真当他的记忆是作假的,什么为印度王公服务的雇佣军,朕看是为英国服务的私军才对!
乌行云抿嘴冷笑,“不必太过理会疯狗的乱吠。当然如果你想理会的话,就让藩理院的人也发表一则声明,就说朕所抓洋人与乱党勾结,东印度公司这么上窜下跳,为乱党说话,莫非是做贼心虚,再有下次,朕定将东印度公司纳为拒绝通商往来之例。”
“这会不会引起皇阿玛所说的国际纠纷。”康熙有些凝重的问。
“现在英国忙着和荷兰交战争夺海上霸权,哪有时间理会东印度公司这条狗。”
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本就是英国殖民掠夺的一种手段。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东方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其中走私鸦片就占了总收益的七成,作为大清皇帝的乌行云一上台,就亲自跑到沿海布置有港口的一带搞禁烟的工作,可不是釜底抽薪,断了东印度公司重要的收益来源,东印度公司可不得气急败坏、上蹿下跳吗。
历史上之所以在林则徐禁烟之后,发生鸦片战争。一来是那时的大清国力已经腐败衰弱,原本骁勇善战的八旗成了纨绔代名词、根本没有战斗力,二来也是英国打败荷兰、取得了海上霸权的地位,军备力量更是经过东印度公司多年来从东方源源不断掠夺而来的财富、达到了当时世界一强,所以鸦片战争大清输了,大清从此开启了靠租借土地、苟延残喘的封建统治。
而现在大清还处于盛世阶段,而欧洲有实力进行争霸的各国还忙着互相挖坑,争夺海上霸权,因此就算乌行云强硬的断了与英国的外交、断了与东印度公司的通商往来,英国以及受英国掌控的东印度公司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发生什么鸦片战争。
乌行云清楚这些,所以东印度公司发表的什么赎金定价太高、有违人道主义的叫嚣,乌行云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反而在随后组建专门负责对外通商往来、由他这位大清皇帝陛下亲自掌管的海关部门制定好对外通商条例时,态度极其强硬的将东印度公司列为拒绝通商往来之户,态度极其强硬的发表国际公文,声明东印度公司已是大清拒绝通商往来之户,凡外国船只挂东印度公司旗帜者,大清方面不问缘由、见了就直接击沉。
而从乾隆元年十一月发表国际声明开始到乾隆三年正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乌行云花费重金训练出来的巡洋水军就击沉了东印度公司不下百来艘的商用船只。可以说乌行云运用巡洋水军全力打击东印度公司、进而打击到了英国的手段,简直可以用一石很多年鸟来形容,因为不光东印度公司大受损失,就连暗中控制东印度公司的英国方面的财力也蒙受巨大损失,进而影响到与荷兰所正在进行的海上争霸,导致英国和法国结盟后、要比历史还要晚很多年才在海上战胜了荷兰,取得海上霸权。不过那时,乌行云早就占领了美洲,正对着欧洲虎视眈眈!
第79章
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暂且不表; 咱们接着说乾隆元年发生的事儿。
乾隆元年十一月,乌行云吩咐藩理院发表国际声明; 拒绝与英国东印度公司通商往来,并下令将所有绿营水师整改成福州水师、北洋海军,南洋海军; 广东海军四大舰队。福建水军主要负责国内内河航运,而巡洋护航的队伍则由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广东海军三军共同组成。始乾隆元年十二月初起,巡洋护航海军首次起航,就拦截打着东印度公司旗帜的船只,从中截获鸦片、食盐、烟草数以万计。
乌行云早就下了死命; 一旦截获走私鸦片就地在附近海滩挖坑焚烧掩埋,其余者按总量数上缴七成,剩三成缴获物品的那支队伍每人平分。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种收刮外人肥自己腰包的事; 所有巡洋护航的海军干得那叫一个欢,不过短短数月,就为国库为自己增添了不少财富。为此,作为大清皇帝陛下的乌行云跟李元昊算了一笔账,并笑曰:“有了这笔横财,只要准格尔再敢出来作,朕也能轻轻松松的送他们回老家。”
“那安南那块儿呢!”李元昊出声问道:“安南(越南)小国遣使上表愿依附大清,你是怎么看的。”
乌行云笑着问:“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元昊挑眉:“何谓真话何谓假话。”
“假话就是我大清泱泱大国、礼仪之邦; 你愿依附大清,大清便真心优待于你。真话嘛,你麻痹的有多远滚多远,劳资看你不爽好多年,你以为不要脸的来句想依附,劳资就要跟吃多了似的封你当安南国王。真当劳资傻呢还是当劳资傻…”
李元昊再次挑了挑眉:“看来你对安南的意见很大。”
可不是意见很大嘛,这都开始冒脏话了。
乌行云扯了扯嘴巴,继续说道:“安南想降附,朕可以封上求和表的黎维祎为王,但这前提是黎氏一族之人必须迁来京师居住。安南并入大清,成为一省之地。”
李元昊有些诧异的挑眉,忍不住泼冷水道:“你可真会想,黎维祎土皇帝当得好好的,会同意你所说的话?”
“不同意,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他没资格说不。朕该离开了,工厂那边你多费心盯着。”乌行云说着却是顺势起身,准备往外走。这并不是乌行云对李元昊甩脸子,而是乌行云会见军机大臣的时间到了。好在坤宁宫距离养心殿并不远,坐着龙撵很快就到了。
乌行云和几位军机大臣此次所议的便是安南上表请依附的事。
四位军机大臣中,鄂尔泰、张廷玉主张接受安南表上所言的‘愿与大清永为兄弟之邦’,而讷亲、班弟则和乌行云心中想法一样,不要兄弟之邦存在,直言将安南并入大清版图。
作为有着殖民全球野心的乌行云自然更中意讷亲、班弟的态度,所以很是强硬的道:“讷亲、班弟所言甚和朕心意,朕不接受所谓的兄弟之邦、永世交好之言,所以朕决心将安南吃下,将安南国变成安南省。”
讷亲、班弟连连赞同,而鄂尔泰、张廷玉见事不可为,只得互相对视一眼,由张廷玉出面道:“安南毒瘴漫布,诗有云‘瘴气昼熏体,菵露夜沾衣’,真要将安南并入大清版图,奴才怕大清八旗军队受毒瘴影响,无一战之力。”
“张爱卿所言甚是,不过毒瘴有解,没有毒瘴做天然的屏障,安南便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乌行云扣了扣手指,面色平静却带着一份肃杀之气的道:“张爱卿替朕拟旨吧,问问黎维祎是降大清还是不降大清。降的话朕封他为郡王,阖族迁往京师来居住,不降的话,朕直接跟他打灭国之战。”
陛下杀戮之心太重了。
张廷玉心中叹了一口气,却很识时务的运用优美文字,将乌行云所言包装了一下。张廷玉当庭代笔写到圣旨后,乌行云接过过目,很是赞叹张廷玉文采之余时,不免心下感叹。
他其实不是很喜欢杀人的,但上位者需杀戮果决,何况他所选择的那条霸权之路,不杀人是万万不会成功的。所以就算认为他杀戮之心过重又如何。
乌行云扯扯嘴巴,“不错,写得甚和朕心意。”
说罢,乌行云便拿起玉玺在中央盖了一个红章,便随手丢给了吴书来。吴书来乖觉地收好、准备这次临时召开的小型朝会结束便将张廷玉代笔所写的诏书交由藩理院,由藩理院的大臣交给安南使者时,乌行云开口,又问了如今如果主动出兵攻打准格尔,胜算是几成。
“皇上,这事不好说。”鄂尔泰道:“粮草充足有粮草充足的打发,粮草不足又有粮草不足的打法,依着现在国库存银来看,粮草充足,但如果主动出兵的话,我八旗精兵又有对准格尔地形不熟悉的缺陷,可以说胜败各占一半。”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吗。”
鄂尔泰此言算是说到了乌行云的心坎里,因为乌行云也是这么认为的,主动出兵攻打准格尔胜败各占一半,且还是在气候不错,不突发什么沙尘暴之类的情况下,所以即使对于主动出兵攻打准格尔一事很心动,乌行云还是按捺了下来。今日这么一问,也是想听听雍正爸爸死之前指派的这四位军机大臣对主动出兵攻打准格尔一事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结果…乌行云该说英雄所见略同吗。
乌行云哂笑,随即便结束了此次商议。待四位军机大臣分别鱼贯而出养心殿后,其实一直都在的康熙从巨大的屏风后面出来,神色有些晦暗的道:
“皇阿哥你说毒瘴有解。”
乌行云呷了一口已经有些微凉的茶水,回答道:“薏苡仁、槟榔子服用可辟瘴胜瘴,雄黄、苍术之物熏之,衣可除瘴。”
说着,乌行云抬首看了康熙一眼,洞悉力极强的接着说道:“你是否很好奇朕为何要加安南纳于大清版图,毕竟安南那儿毒瘴漫布,虎虫众多,山林遍野,即使得到也会花很大的物力财力才能扩大可耕种面积。”
康熙点头:“安南比之云贵地区还要贫瘠,纳入大清之后弊大于利,所以儿子才会好奇皇阿玛会想将安南并入大清版图。儿子想,安南定有儿子不知道的好,所以皇阿玛才会如此……”
“安南的确有你和世人都不怎么知道的好…”乌行云再次呷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才开始讲解安南所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末了更道:“开采安南是以后的事,现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一年三数的占城水稻最适宜在安南种植。朕有心让安南变成大清又一个像江南一样的产粮重地。”
听了这些话,康熙认真思索起来,过了半晌,康熙叹服的道:“皇阿玛所思所想,儿臣佩服。”
其实就算在后世,中国产粮大的也只有东北以及江南地区。如今东北三省乃是大清龙兴之地,乌行云身为大清皇帝,不好下令将东北三省开发出来专门种粮。
而油米之乡美名的江南地区,却是种桑养蚕多过种粮,每年全国粮食产量堪堪够百姓们吃。而这还是建立于没有赋税的前提。别听后世鼓吹的什么康乾盛世,就算康乾时期国力强盛,算得上盛世,但却依然时不时的有老百姓因为缺衣少食而死亡。所以在康熙听到安南那儿的气候特别适合占城水稻的生长,乌行云有意将安南打下来、作为大清又一处粮仓来建设,康熙便没有反对的意思,反而兴致勃勃地跟乌行云商议派谁去打安南。
乌行云哂笑道:“说不定黎维祎听到朕封他为郡王,就立马屁颠屁颠的接受,领着阖族老幼一起入住京师呢。”
康熙也是哂笑一声道:“皇阿玛觉得有可能吗。”
“自然是可能性很小。”乌行云叹了一口气,却是开始背起了手底下出名的武将名字。“岳钟琪不错,讷亲、班弟、张广泗 、庆复和朕那小舅子傅恒都很不错,朕仔细想了一下,张广泗任贵州总督,在苗疆之地待了多久,想来更适合领兵攻打安南,便以张广泗为正,傅恒为副,出兵十万攻打安南吧!”
“出兵十万,这兵量是不是有点多。” 这并不是康熙想反对,而是和准格尔交战,大清方面也很少出兵一万以上,何况是十万呢,所以康熙才有此一说。
“一鼓作气,采取碾压的姿态占领不好吗。”乌行云忍不住翻着白眼道。这都算多,那他打算扩军百万,打算采用人海战术去碾压欧洲各国的打法,才叫兵量多好不好。
第80章
确定好怎么拿下安南和拿下安南后怎么规划的章章程程,乌行云和康熙之间的谈话便结束了。随后兵部、户部齐齐行动; 不过半月; 便备好的足够十万大军三月食用的粮草。至于军备器械; 这一次乌行云运用前前世的记忆; 采取二战时间倭国人刺刀加□□的标配(其实这玩意明朝就有; 只不过明灭清起后; 没有得到重视; 制作工艺失传了)。
这种刺刀加□□、将近代火器和冷兵器完美的装备,这种即可运用火器远战; 又可运用刺刀近身作战的作战方式,让张广泗为主帅、傅恒为副帅率领的十万清兵在安南那块地儿简直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
安南如今的土皇帝黎维祎本以为凭着漫天的毒瘴可以做天然屏障抵挡大清的军队; 结果早在十万清兵出发之前,乌行云就命下令搜罗足够二十万大军使用的防瘴、除瘴的药物; 让士兵每人携带。所以黎维祎以为的天然屏障毒瘴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十万清兵从云南进入安南后,是出现了人员损失,但那是因为个人体质不同、出现了水土不服。好在这回出兵准备充分、后勤给力,治疗水土不服的药材也是备下了的,所以真较真起来,因为水土不服减员的情况真的很少很少。
此次出兵安南; 实际上并没有打多久,不过历时两个半月就宣告了。究其原因,自然是黎维祎欺软怕硬,十万清兵没打过来之前; 上蹿下跳叫嚣大清欺人太甚,安南国民绝不妥协,坚决抵抗大清的入侵;可十万大清打过来,认为天然屏障的毒瘴根本没起到什么作用,自以为无敌的军队就跟纸片似的脆弱无比,黎维祎连忙表示自己仰慕□□上国文化已久,愿带着黎氏一族人前往京城定居。
好吧,人家安南的现任掌权人都投降了,这战自然是没有打下去的理由了。此次征安南的主帅张广泗和身为副将的傅恒商议了一下,由张广泗留在安南继续剿灭残余的抵抗势力、以便随后清政府委派的安南总督能更好的接管安南,而傅恒则带着五千士兵‘护送’新鲜出炉的安南郡王以及族人回京城。
回到京城,黎维祎外加黎氏一族人都受到了乌行云的热情款待。黎维祎外加黎氏一族人在紫禁城毓庆宫住了三日后,本着好吃好喝养废物的原则,乌行云在达官贵人扎堆住着的城西择了一处三进的宅院,稍加修葺了一番,作为安南郡王府,赏赐给了黎维祎。
有了安南郡王府,黎维祎以及黎氏一族人自然不好再留住毓庆宫。说来黎维祎也算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安南郡王府修葺好了后,他便主动说要搬离皇宫、入住安南郡王府。黎维祎如此知情识趣,乌行云自然满足了他的请求,不光大张旗鼓的帮他搬家,还赏赐了一大堆华而不实的东西。
当然在乌行云看来华而不实的东西,在黎维祎以及黎氏一族人看来,却是难得的珍品。毕竟就安南那穷乡僻壤、能见多少好东西,何况丝绸、瓷器这种在国人眼里很平常的东西,由来在外国大受追捧。
所以得到了一堆各种高等丝绸、精美瓷器赏赐的黎维祎以及黎氏一族人,心满意足极了,却不知那些被他抛弃、还在心心念他会归国、重建安南的残余武装份子,在强大的火力下,遭受怎么样的灭绝性打击。
乌行云的打算是将安南变成大清又一处种粮基地,所以留在安南‘剿匪’的张广泗,将一处处地势平坦的林地烧毁,将一个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比之大清难民还要不如的安南土著人抓来开垦耕地。
张广泗手底下的士兵对待这些安南土著人手段很残酷,动辄打骂,可因着每日都会提供两餐,这些安南土著人反而觉得这待遇不错,根本没出现逃跑的现象不说,还拼命的干活,总而言之简直无法来形容这种民族特性。
傅恒归京后不久,便又去了安南,不过这次他是拖家带口、以安南总督的名义前往安南的。别说乌行云任人唯亲的话,因为除了傅恒,乌行云真的想不到何人能够全然按照他所说的要求来建设安南。鄂尔泰不错、一些汉臣也很不错,但问题是包括鄂尔泰在内的文臣都有点怎么说呢……
喜欢以仁说事、做事。
这并不是说作为官员有仁心不好,作为一方父母官,的确要有仁心,要事事为百姓做主,但问题是安南土著人在乌行云眼中跟猴子差不多,后世的安南人也就是越南人,是用忘恩负义也无法形容的。
乌行云相信依着文臣讲究的那一套对外谦和、对外苛刻的作态,那些还没有表达归附之心的安南土著人待遇定会比大清子民还要好。他妈他攻打安南可不是为了给安南土著人改善生活水平的,所以在将安南改为安南省、纳入大清版图后,乌行云在挑选安南总督时,首先便把之乎者也、喜欢讲究一视同仁,对外人比对自己还要好的文官排除在外。即使最后确定了傅恒是最适合的,乌行云也在傅恒临赶去安南走马上任之前,单独召见了他,跟他一一说了自己对于安南的规划,以及安南土著人的规划!
傅恒拖家带口、走马到任后,还未来得及安顿,张广泗便迫不及待的上门,询问傅恒乌行云这个做皇帝有没有其他的指示。
傅恒也没藏着掖着的意思,直接就把乌行云给他说的话,简略的说了一遍。而听了这些话,张广泗很是吃惊的道:“万岁爷的意思是不采用‘以夷制夷’的办法,治理安南吗。”
“万岁爷本意是说,安南虽历来为藩属之国,但每每动乱之时,都会重新反叛,所以不足以信任。我大清要想完全占有安南,只能选择将安南当地土著人前往云贵地区居住,再从内陆迁移汉家子民来安置。安南地方政府官员也多有我大清子民担任,安南人吃我大清食,穿我大清衣,如此几代下去,哪还有安南人。”
张广泗闻言久久不语,傅恒又道:“其实张大人,我觉得万岁爷这决策不错。毕竟在万岁爷的设想里,是想将安南变为大清的粮食种植基地,所以才为此不惜发动一场战争。咱们大清的汉人会种粮食,自然该迁些人来安南居住。”
“傅恒大人你说得在理,老子在安南这么久了,也算看明白,那些安南人全都是懒惰成性的货,不他妈抽一顿,是谁也不想多干活的。不过安南女人除了黑一点,还是很有味的,改天老子给傅恒大人送几个!”
傅恒想到自己夫人那放在自己腰间的纤纤玉手,嘴巴就忍不住一抽,果断的拒绝了张广泗给他送女人的举动。张广泗知道傅恒是满人,还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小舅子,所以傅恒拒绝,张广泗也没有觉得傅恒是假正经,反而竖起拇指夸奖傅恒一句‘不为女色所惑,乃大丈夫也’,然后谈起了其他。
总之这次交谈没过多久,傅恒便接管了安南的一切事宜,而张广泗则带着兵马回到了贵州,继续做他的贵州总督。而等新官上任的傅恒理顺安南当地政务、军务,逐渐上手,开垦出一片片广阔的水田,并试着种下一季的占城水稻时,已然到了乾隆二年的末尾。
乾隆二年这一年,除了攻打安南、将安南纳入大清版图外,也算发生很多的事情。
乾隆二年四月,广东有士子联名上书说广东地区杂税繁多,于民生不利。身为乾隆帝的乌行云一边派钦差大臣明查,一边又派血滴子的密探暗访。明察暗访的结果自然是广东地区杂税果然繁多,其中广州、高州、肇庆等四府及海阳、揭阳等县居然有粪、牛骨、农具、棉条等税;曲靖、元江、大理、楚雄、普耳、丽江等地,日用杂贸、鱼、虾、果、蔬等均设落地税等等,都让乌行云感到不可思议、啼笑皆非之余便只剩下满腔怒火。
贪污到这种份上,简直死不足惜。
所以在下令废除各种苛捐杂税之后,乌行云宛如被喜欢抄家的雍正爸爸附身一样,将广东、云南等地的官吏家都抄了一个遍。这一回,除首恶拖往菜市口斩首外,其余者并没有被发配前往全国各省的官矿、官窑以工赎罪,而是全部发往安南,以罪民的身份帮助迁往安南定居的大清子民开荒种田,放羊牧牛。
第81章
六月,乌行云下令免除江南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起; 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止; 未完民欠漕银共三十万六千余两; 米、麦、豆共九万四千余石。
——以上乾隆二年国内发生的事。
公元1737年; 也就是乾隆二年国外也发生了很多的事。
首先大清‘好邻居’俄国在第一次俄波战争(俄国、波兰)结束后; 又开始对属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领土的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虎视眈眈。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时; 俄国正式向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宣战。公元1736、乾隆元年; 米尼赫元帅的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占彼列科普,然后又占领克里木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 但因为当时欧洲瘟疫横行,粮秣和饮水不足; 俄军只能被迫撤回乌克兰。
到了公元1737、乾隆二年七月,顿河集团军在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锡瓦什湖; 在萨尔吉尔河交战中击溃了克里木汗的军队。同年奥地利帝国参战,结果奥地利军屡战屡败,充分向俄军展示了何为猪队友。
这场被后世称为第四次的俄土战争发展到最后,除俄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外,另有奥地利帝国、瑞典等国加入战争中。这场侵略战从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起、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结束。战争的最后,是摩尔达维亚并入俄国,俄国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贝尔格莱德和约; 让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
乌行云从前来大清传教的基督教徒知道俄国与奥斯曼帝国干架干得热火朝天时,已是乾隆三年的初春。寒气未消、春雨绵绵之时,准噶尔汉国现任大汗噶尔丹策零遣使臣达什等奉表至京、上贡貂皮、人参、鹿茸等物。
对于这在人意料之中、又在意料外的贡品,乌行云自然是收下了; 并回送四书五经一整套、笔墨纸砚一整套给噶尔丹策零。暗喻警告他最好修身养性,要是狗胆儿再肥起来准备骚扰大清边域,他绝逼不会学雍正爸爸那样有所顾忌、直接会不管不顾的举兵杀入噶尔丹的老巢准格尔去。
噶尔丹策零遣使臣来京上贡之时春雨绵绵不绝,走后却罕见的放了晴。虽说这初春的气候仍然微凉,日常活动中、紫禁城里住着的女人们依然穿着夹棉的旗装,但从宫女们卸下银饰,簪上珠花,含羞带怯的眸光偶尔直射某人时可以看出来,春天真的来到了。
“朕觉得两年孝期太短了,完全表达不出朕对于雍正爸爸的爱,不如就再守两年的孝吧!”
窝在软塌上吃着茶点的李元昊嘴巴一抽,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的道:“孝敬皇后去世后也只守了两年孝,给皇阿玛守两年孝完全不进女色没什么好说的,只是你要再躲两年清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