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倚天]纪晓芙争霸光明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个滋味并不好受!

    纪晓芙这个时候,眼睛下面,已经迅速的充起血来。那色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深加重。就好似涂了熊猫眼,有或者被谁打了两拳。这是因为厥阴经主心包,肝。少阳经主三焦,胆。肝风内动显得表征最快,眼睛这边顿时就看出不同了。

    纪晓芙自己闭了下眼睛,反而觉得干涩冰冷。这就跟发烧的人反而怕冷差不多。厥阴和少阳,属于三阴三阳经脉中中间的位置。比如阴脉里最“表”的是太阴,最“里”的是少阴。阳脉里最“里”的是“太阳”,最“表”的是阳明。厥阴少阳相当于一个沟通协调的部分——这一部分出了岔子,顿时整个十二正经就都乱了。

    纪晓芙闭了闭眼睛,自己知道不好。不过最莫名的是,她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惹来这麻烦的!

    这麻烦大了!

    如今纪晓芙整个身体,就好似一个被扣紧了阀门的气管。经脉不知道怎么堵了,真气出不去。小小的气流如果还算得上驯服,那么这样迅速增加的许多气流,就顿时狂暴起来,有的在内部争夺空间,有的在冲撞四壁。

    纪晓芙只觉得割裂一般的疼痛从手臂,大腿侧面传来。阳脉更狂暴些,症状出现的最早。而内侧的两条阴脉也绝不好受,就似那气流在内部钻孔想钻出一条出路似的。百蚁挠身,也不过如此了!

    酷刑啊!

    纪晓芙额头滚下汗来,下眼皮已经肿得如同“桃花眼”,又似“卧蝉目”。形容那叫一个艳丽!不过这是会送命的!这真气不断增加,就是因为一向特熟练的峨嵋心法,这会儿还在自动运转,停不下来!

    如何是好!

    纪晓芙身子微颤,头脑快速运转。她已经顾不上去想这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她甚至也不知道这样还算清楚的思维还能维持多久不令自己“炸”掉——

    若是经脉有形有质,纪晓芙真想动手直接挑破了放气。

    可是——“脉”,这不过是个说法而已。血流经过,气流而行,一条好似在大山之间低谷一样的令水流流过的通道。让真气从骨肉肌理中穿行。——如果外面有什么大力砍断了山,那河水,也只会蜿蜒去走旁边另一条路而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源头那叫一个活泼泼停不下来,抽刀断水什么的……没用啊!

    纪晓芙整张脸都红了。

    再拿本《春秋》就更神似了。

    当然二爷当年人家水淹七军,纪晓芙当今这是被“水”淹。纪晓芙只觉得体内气流,乱窜。千头百绪抓不得!

    肌肉逐渐不听使唤了。

    纪晓芙还正襟盘坐呢。她倒是想换个姿势……动不了啦!几个大穴都生疼,然后麻木,然后居然开始发热!纪晓芙简直就想苦笑了,传说中高端洋气的死法啊!“走火入魔”!

    纪晓芙情不自禁开始联想:也不知道等到卫长卿明儿来收拾,会不会被吓到?

    峨嵋姐妹们然后大约就会齐聚?哎呀连个托孤的机会都没给……师姐妹们或者会给自己集资开个追悼会?也不知道致词怎么写?提到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还是说这是个学艺不精的家伙,大家引以为戒?

    武林各派大概都会派点人来?魔教那边……杨逍不知道会不会派人来?对了,范遥还在山沟里呢……这家伙居然比自己还好忽悠,真是一看到他就能感觉到智商上的优越感。

    死去原知万事空。

    可惜了呢。

    自家爹妈……哎。生前不肖,死后就更没什么水平去尽孝了。

    咱家师父……师父确实很好。如果自己做掌门,也未必容得下一个小辈这般指手画脚,上蹿下跳。

    姐妹们……望有来生能再聚。

    再然后……又是一辈子,居然又没嫁人?

    唐和尚十代修行成了佛,咱攒着不嫁人,也不知道,是否能搞个什么神仙系统的编制?

    纪晓芙感觉头脑逐渐有些迟缓了。唇角微微露出个自嘲的笑来,然后,便化作了一叹。

    可惜呢!

    出师未捷身先死。

    也不知道,至此之后,峨嵋造反,还能否继续进行?剩下的弟子里面,静玄一直就觉得打天下挺扯的,静虚倒是愿意,可是这位师姐没主意。

    投奔峨嵋的人真有人才。可是自家姐妹有的把造反想得太轻易些,她们并不觉得吸收外面的人是在壮大自己,反而害怕被这些外来者抢了风头。从前都是自己压着,这之后,会有一争吧?

    天下风云荟萃,穿越一场,事业才起了个头,居然这么荒谬的……

    断头今日意如何?

    不甘心啊。

    纪晓芙突然心中一动,这个词,提醒了她,方才看到的文章。

    千头万绪抓不得?

    某种程度,恰似那两个题目啊!

    ——他们,是怎么说的?

    …………

    一个说:“建立秘密机构专门处置,动如雷霆。”

    一个说:“建立良好的制度,预防为主。”

    一个说:“容人之量,抓大局,小节无所谓。”

    一个说:“放眼天下,看历史更迭,扬长避短。对于地形兵卒钱粮士气,一一进行衡量仔细计算。”

    …………

    就是这个了。

    ——反正会死,试试无妨?

    纪晓芙狠狠咬了下牙尖。顾不得去感受口腔中血气弥漫,只觉得自己稍微清醒了几分,用力——去尝试控制。

    阴是物质,阳是功能。

    阴是积累,阳是表现。

    纪晓芙忍着不去管已经疼得开始麻木的外侧阳面,从手厥阴心经到足厥阴肝经,逐段分析。有的地方狂燥些,有的地方略平静些。

    狂燥的进行切割,努力让气流形成小小的首位相接的环状。就好似一条一米长的“管子”只能放一条一米长的铁棍,而如果是团成团的线,就可能有几米甚至几十米长。

    肠道不就是这样么?

    汹涌乱窜的气流被仔细的整理成更小的衔接的气流,一下子显得平顺了。原本似乎立刻就会漫溢出来的真气,被引导到了附近。十二主经——并不是经脉中最小的单位,还有更细的经脉,还有络脉,这些仿佛血管末端毛细分支一样的部分,不太可能在横冲直撞的粗大真气团肆意的时候起到作用,可是当真气团变得细碎下来,这些经络就会成为极好的缓冲。

    纪晓芙脸色终于微定。

    不过,这个时刻还顾不得这些。把较大的真气团分为较小的支流,“泄洪”到周边,这也只是一个缓解方面的办法而已。并不治本。

    纪晓芙不知道练了十年的峨嵋心法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考虑到她自己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练了就能产生真气,那么似乎难以解释遇到的疑难,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少阳入厥阴,厥阴入太阴。又通任脉,会冲脉带脉。

    经脉堵塞,首先问题出在了太阴,然后,大约就是阴脉之海有了不恰当的地方。

    纪晓芙安抚了厥阴,闭目感受任脉。武学中达到一定程度的,就能对于经脉有这样的掌握能力。用一个道家术语描述就是“内视”。后来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中医有经脉,怎么能知道经脉是这样长的而不是那样长的呢?其实答案挺平实的——这就是人家“看”到的。

    纪晓芙这会儿解除了马上就会爆发的危机,冷静下来再看任脉,就觉得果然这里出了岔子。用个有些不恰当的比喻说,任脉“冻”住了。所以两边的真气被堵塞了。而任脉被“冻”的这状态纪晓芙看着着实眼熟,只是一时间还有些没有想起来……

    那就先不去管了。任脉这边“冻”住了,十二条经脉还有八,九条是正常的。按说“放着不管”这样的处理方法,实在不合纪晓芙的脾性。可是这时候纪姑娘想到某人文章里“容人之量”“不拘小节”的两段论述,强迫自己忽略了任脉,把注意力转到太阴少阴经脉上。

    如果十二正经都恢复了正常,任脉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慢慢的调节,处理。

    手太阴经入肺,肺性属金,西方尖锐之性,喜色白,开宣于皮毛。味属辛,生丽水,怕烈火……

    纪晓芙认认真真地在头脑中把这些文字咀嚼了一遍。当初听时,只是泛泛记过。今儿遇到了问题,才觉得里面似乎大有天地……

    火克金么?

    纪晓芙猛然运气一压,伸手一路点太阴经位于胸腹的几大穴位。

    只觉得体内那停不下来的峨嵋心法顿时一缓……

    纪晓芙心中突然又想起“肺朝百脉”一句话来,暗自点头:果然有理。

    手少阴入心。心色赤,属火,主血脉。生土,水克土……

    纪晓芙按着神门穴透指运气,又觉得体内状况大大缓解……

    足少阴……

    足厥阴……

    纪晓芙通身大穴点过,心中不期然想起刘伯温“比较钱粮士卒将领纪律”一段论述,治病如用兵?纪晓芙颇有些荒谬之感。

    无论如何,捡了条命。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任脉了。

    纪晓芙这次只看了一眼,便恍然大悟。为何熟悉?怎么能不熟悉!这状态很像“乾坤大挪移”某一层化阳气为阴的状况!

    原来如此。

    练岔了!

    纪晓芙逆了“乾坤大挪移”的功夫赶紧收功。一面谨慎着不去惊动另一边的峨嵋心法。

    “乾坤大挪移”讲究的是化外力为己用调节阴阳。峨嵋心法讲究的是沉脆刚柔,虚实不定。这两个一般来说很相容的。纪晓芙几次用着峨嵋心法,又用乾坤大挪移,并没有发生故障——前面说了,“乾坤大挪移”是兼容性很强的一门功夫,如果真的水火不容,当初她也不可能那么快的学会“乾坤大挪移”。

    只是,这兼容性再好究竟也是两门功夫。纪晓芙练着峨嵋心法一边还想别的事儿,也不知道怎么就混过去了。

    “乾坤大挪移”不知道怎么也被带着运转,内部泾渭分开的阴脉阳脉,被“乾坤大挪移”自发搅动成了一团,于是阴脉里阳脉里都觉得不舒服了。疏散不开加上持续聚集……这就是缘故了。

    纪晓芙收功,长出一口气,才觉得身体奇冷,细看更惊讶了——隔着内外四五层衣服,居然已经都被汗水打湿透了。

    指尖还有些抖。

    方才的那种惶恐还在心上。

    想象前一刻种种思绪,纪晓芙由衷地弥漫出感激和欢喜来:

    活着真好!

    还能听见风声鸟叫,还能看见月白,闻到花香。还有多少事情……

    纪晓芙突然觉得充满了动力。

    遇到的事情很多,事情还是那样难缠。可是想一想还活着,似乎所有的问题就都成了某种意味上的享受了……

    享受活着。

    …………

    纪晓芙激动了一阵子才逐渐平静。

    回想起来,还觉得有点惊险。

    再想到,多亏今儿看得这几篇文章了。

    最开始止住厥阴那边,是想到了胡惟庸的特务建议。然后整理任脉,是受到了杨其恭的启发。任脉暂时处理不了,于是从其余经脉下手,这是李善长的思路。最后具体每个经脉怎么控制,似乎又离不开刘伯温那篇文章……

    多奇怪呢!八杆子打不着得事情啊!

    纪晓芙觉得这事情很有意思。怎么治理一个地区,怎么打仗,和怎么练武,怎么可能具有相同的规律呢?

    如果这问题去问刘伯温他们,那可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儒生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一个道理统帅着的……

    又比如用修行人的说法,这就是所谓“一切法都是世间法”了。世上的道理原本就是很多道理的汇集。用来解释一下某个方面的特殊现象,也不过是“触类旁通”四个字而已。

    纪晓芙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想不通她就不想了。然后低头琢磨着这个思路很新鲜,或者还有什么普遍的大道理能启发一下武学,比如毛概,邓论?

    然后,快到鸡叫的时候,她升级了……

    作者有话要说:写得有点玄幻了,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第67章 鱼水问题

    武功强弱一看积累二看应用。

    好比下雪天两拨人打雪仗。积累就是哪一方人多势众团雪球的速度快。应用就是谁扔的远,谁扔的准;谁扔的犀利能够直接扔到别人厚衣服领子里面。

    用武林术语;积累又叫做真气雄厚。应用又取名招式娴熟。其实就是那么个意思。

    纪晓芙的真气是峨嵋派的,算是水准以上。应用是魔教教主单传的“乾坤大挪移”,在最好的招式里也数得上。

    纪晓芙折腾了一夜;应用没什么变化,经脉拓展了几分,于是真气冲破了先前的小层次。这就因祸得福的进阶了。

    这事儿放在一天前,纪晓芙可能会大大开心一番。

    这会儿;纪晓芙大部分感情都去感慨“捡了条命就是好啊生活真美好”了。关于进阶什么的,反而心如止水,淡淡一笑。

    这令发现了纪晓芙升级后跑来恭贺她的峨嵋姐妹们,分外佩服。大家顿时又给“纪师妹”又贴上了“强大”“淡定”“莫测神秘”“喜怒不形于色”一系列神气标签。

    那些把自己很看得像回事儿的秘书班英才们;辗转打听了这消息,也都十分重视——

    这时候读书人特别能想。东汉某时期突然流行男人穿九分袍女人穿吊带裙,被书生们一联想:不得了了!这是“阳气不接于地,阴气不通于上啊”——“果然,后来天下大乱了!”

    这是一本正经写在文人笔记里的东西。更玄奇的还有呢。流行曲从c大调变成了d大调,在某些人看来,就是“五音不正”,顿时联想到了君王不爱上朝,宰相权利过大等问题。

    现在纪晓芙突然在召集了秘书班的文章之后武功进阶?

    这是大好的兆头啊!君臣相得。前途无限,贤主名臣,青史留迹什么的,大家都联想到了。唯一的问题是,“贤主”估计就是纪晓芙了。“名臣”昭示的是咱们中间的谁呢?

    大家互相打量的目光就有点狐疑还有点小警惕了。

    胡惟庸比较细致:他开始搜集小信息,着手给同僚们建立黑名单了。

    李善长比较有预感。他谨慎的躲着胡惟庸走。然后躲到大部分看不到的地方,抽空打个盹儿什么的……

    杨其恭很激动啊。他最近逮个空子就抓旁边人讲,我写的文章写了啥!这娃其实也是有点过分紧张了。胡惟庸一下子盯上他了。小本子里面记啊记,有关他的黑材料最多。

    刘伯温长相比较粗豪,其实观察能力还是很强的。只不过此人脾气不怎么样。他背后骂胡惟庸:谄媚之臣。这话暂时还没传到人家耳朵里去。

    这时候纪晓芙忽然把人都找过去了。

    纪晓芙捡了一条命,最近正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纪姑娘盘点一下自己曾经的日常作息,感觉太不充实了。

    纪姑娘决定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山春暖花开。

    那天夜里想到的问题也得赶紧重点解决了。比如赶紧抽时间给爹妈写信,让人给师父送水果去,又把一帮秘书抓过来,决定快速推进事业。

    一帮秘书就都忙起来了。

    胡惟庸被丢去整理情报。李善长被抓起来写组建政治协商机构的概述。其余人也基本上分派开了。杨其恭被纪晓芙留在身边,做处理日常事务的秘书。另外一个待遇比较特别的是刘伯温,他被分配的去做战例研究,分析探索火枪战法。以及战略层面上的估计。有了这个武器能够产生什么样的震慑作用,以及新式武器不可避免的泄密过程怎样才能延长等等。

    大家都忙着去做具体事儿了,打小报告的也顾不上了,记小黑账的也没时间了。最多就是类似胡惟庸这样心思特别细腻的人有些纳闷:纪女侠就这么把我们派出来了?也没有几个监军什么的?真敢用人啊!

    …………

    刘伯温自己对于这份工作极感兴趣。

    火器什么的,在外面传的比较失真。普遍流行的是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相差挺大的。

    一个说法是:峨嵋这边撒豆成兵,哪怕一个人对付千百万人呢,运起**,立刻获胜!

    另一个说法是:火器什么都是峨嵋吹出来的。江湖传言只不过是因为峨嵋几次杀人的时候,恰好遇到有人放鞭炮而已。峨嵋能打赢根本是因为峨嵋武功特别神秘……

    刘伯温真接触到了,才知道峨嵋这边是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地方,不是传言中的撒豆成兵,而是随便一个武功的人,拿着,都可以射杀强手。

    刘伯温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东西的价值。他感觉十分的被重视!

    刘伯温从来自认是个人才。闲暇的时候虽然不敢自比管仲乐毅(这个比喻已经被用过了,显得不太谦虚),可是夜观天象昼看掌纹,涉猎很博大的刘基同学心中也暗搓搓得得意过:咱早晚会出显露出才能的!

    刘伯温究竟也是进过官场的。心里面再自信,也知道他看起来并不显得多优秀。就是一同来的人里面,读过书的也好多,有过政务经验的也不只他一个。如果从峨嵋山上所有的人加在一起论资历,那他更是个菜鸟……

    没想到纪晓芙竟然如此重视他!

    好澎湃!

    刘伯温倒抽一口凉气。

    纪晓芙居然敢把这样关键的东西拿出来,信任自己这样一个菜鸟!这是什么?这是传说中王霸之风啊!

    不是特别有底气的人,一般只会藏掖着生怕被谁看了自家的煮稀粥秘方。只有眼光极远,胸中大有容人之量的人,才能显现出常人没有的阔达和气度!

    刘伯温对于纪晓芙的观感,一下子肃然了。

    藏掖着,这是人之常情,事实上,并不能因此而责怪谁。可是心胸阔大大度,却分外的令人赞颂,令人折服。纪晓芙是个女人?纪晓芙手下一帮女兵将来峨嵋的政治一定会有一阵子龙争虎斗?峨嵋山政治地形不好刘伯温其实还想着先看看或者以后换个地方换个老大从新发展?

    所有的这些想法,一下子都消融了。

    所有的这些问题,一下子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心胸,气度,人主之德。这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当老大的不见得他自己多么三头六臂,他敢用人就是天下人才最看重的了。

    刘伯温很感动。

    他确实认真写了一篇文章。

    虽然结尾部分随大流的说了几句前途光明之类的套话,可是从分析来说,尤其想到峨嵋派的具体情况,他从内心并不很看好峨嵋派。只不过出于某种知识分子的傲气,他实话写了。没想到,对方因此辨认出了自己深深隐藏着的出众气质(!)没想到,对方竟然托付给了自己这样的大事!

    刘伯温神色很郑重。他感觉眼角有些湿润:这,就是传说中的“知遇之恩”了么?

    你以国士待我,我必不相负。

    刘伯温握了握拳。他面上什么都没说,甚至从此开始隔三差五的长篇大论的写文章批评纪晓芙了,可是他内心的想法,却绝不相同了。

    这时候的知识分子跟后来的不太一样。后来的知识分子想收买你就得给家属分配工作,你就得分房!什么奖金福利都是虚的,有房才能留住人。

    这时候的人还不算特别多,地皮行业也没有那么火爆,这时候的知识分子走到哪儿都是被福利照顾一辈子的待遇,大家都比较有傲气。给你干活是一回事儿,一心一意给你干活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那位,就是个著名的出工不出力的大典型。

    一个知识分子是不是认真在干活,这得考察了资方的前途,三观,最后还得看对方对于自己的重视程度才能决定。很多人宁愿“大隐于朝”一辈子,也不愿意显露出真本领。他们一般把这个叫做:没有遇到值得付出的那个人……

    刘伯温感觉他遇到了。什么汤武相逢君臣庆会!什么三顾茅庐鱼水情深!历史上的这些另知识分子十分向往的篇章和段落,让他感觉,这样下去,或者真的有个未来。

    …………

    纪晓芙谈心胸气度真有点远。纪晓芙管理的思路非常朴实,纪晓芙把峨嵋看作一个大车间,哪个位置谁适合?就谁上!

    什么帝王心术,君臣制衡,留底牌防人种种都没有。只不过是把钳工车工按照等级和资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已。

    说起做领导,纪晓芙更菜鸟。

    只是有些事情十分有趣。最菜鸟的人和经验最丰富老道的人,往往会做出同一种选择。而只有经验处于中间地带的人,才会选择的乱七八糟五花八门。

    纪晓芙感觉沙溪这边的工作差不多了。正准备带人离开回府城去,突然卫长卿匆匆跑上来:“武林各大派来了!好像准备问罪!”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贝拉特里克斯同学的地雷!

 第68章 三大罪名

    纪晓芙问:“来的人有谁?他们现在在哪里?”

    卫长卿道:“据说五大派的人都来了,少林的“空”字辈两个和尚;武当的俞三侠张四侠殷六侠;昆仑的掌门女儿班女侠和她女婿,倥侗五老来了两个,华山的鲜于掌门亲自到了……他们离沙溪只剩半日路程了!”

    纪晓芙微喜:“都是武林中的著名前辈啊;咱们可得接待好了!”

    卫长卿本人是招兵后上山的,对于这些传说中的武林长辈,好感十分有限。她心中只认为这是一帮充大瓣蒜的家伙来找麻烦了。这时候急着劝道:“纪师姐,他们来不是好事!”

    纪晓芙笑着安抚她:“别急。”又想了一下:“那就让他们到府城去。也见识一下我们叙州繁华。”

    卫长卿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先应了。转身了一跺脚,就出门和姐妹们商议去了。卫长卿想:纪师姐还以为这是来串门的自家长辈呢?才不是呢!这群人不怀好意啊!

    …………

    叙州是峨嵋的大本营。被峨嵋派占领后,又经过数月经营,看上去;已经颇是像模像样了。

    这城中街道整洁。整个地区都被重新规划过。最近的规定是每隔十五日有大集——四面的农人聚集过来,把位于东南角的小集市挤得熙熙攘攘的。人们的脸上都带着笑。

    纪晓芙倒没有卫长卿想的那么单纯。这从纪晓芙把见面的地点定在了叙州而不是沙溪就能看出几分。

    叙州,有峨嵋的大部分人马在。就连那些工作地点在下面各个村镇的姐妹们,遇到调休的时候多半也会回来。而火器营,更是只在离府衙半条街的一个院子里。这东西其实峨嵋动用的次数不多,不过在本地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刘伯温曾经听说过的“撒豆成兵”只是其中的一则传言罢了。

    纪晓芙手下还有专责管外界信息的情报部门。这个部分在各地都有分局,大部分是在原本峨嵋的各地办事处基础上拼建的。一般来说,情报部门是直接向纪晓芙负责,而同峨嵋的日常军政事务不发生横向联系的。自从魔教代表团来拜访,还特别增添了一部分人去搜集武林中的资料。

    于是,这一次各派来讨伐的大规模事件,纪晓芙其实早在月前,就有所耳闻的。只不过当时的消息比较朦胧——没有最后确定什么人会来,也没有确定规模会有多大之类的。

    不过那情报上有一点比较确定:传说,这次众人来征讨峨嵋一共有三大罪名。第一勾结魔教,第二残害忠良,第三j□j无度。

    纪晓芙听到之后,真心感到很无辜。

    …………

    纪晓芙有类似核武一样的火器做震慑,其实并不怕这群武林前辈到来后会给姐妹们带来多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与此相反,纪晓芙有点觉得,大家会不会过于傲气,把人家看轻了呢……

    在峨嵋内部,在这几个月,有一种不重视武功的风潮,在悄悄流行。

    主体原因,是因为当时大家弄死了鹿杖客——外面的消息传来后,大家才知道这家伙还有个显赫的江湖名头。所有人都震惊了:武功练到一流高手,都能被菜鸟们用枪打死!这结果真是太鲜血淋漓太弱肉强食了。

    当然,或者还有个次级原因,峨嵋的上层干部大多是练过武的,中层或者下层有不少还是新手……

    所以像卫长卿那样想的人,其实很不少!纪晓芙权衡了一下,觉得这或者是好事?大家不会紧张就好!

    …………

    武林前辈们可积了一肚子气。

    纪晓芙说在叙州城见,他们也只好到叙州去。

    那峨嵋派来迎接的弟子们,看着大部分都特别拽——大家就纳闷了:从前灭绝师太手下,峨嵋姑娘就十分冷淡了。那时候咱们体谅这里面大多是出家人,也不好说什么。现在这里面可是没出家的多。怎么好似更神气了!女子不是应该向着相夫教子温柔可亲的方向培养么?峨嵋的女人都怎么了!

    不少人皱了眉头。

    可是峨嵋来迎接的人,虽然比较冷若冰霜,可是礼数不失,该说的话该行的礼都跳不出错儿来。

    一群“前辈”,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大多决定攒着这顿气去骂纪晓芙。不管怎么说,他们可是上了年纪的异性,总不好命令小姑娘们必须笑脸接待自己。这传出去叫什么话!

    倒是跟着来的年轻弟子,有不少心潮澎湃的。逮机会就抬头多看几眼,恨不得这一直走到波斯去。

    …………

    沙溪和叙州只有两天的距离。

    纪晓芙从沙溪回到叙州,把本部分的姐妹们叫齐。大家月余未见,都没顾得上说公事,先叙了别情。又有人打量跟着进来的几个男秘书——这些人第一是山外来的,第二听说还有才学。就有小姑娘咯咯唧唧笑了起来。

    正是热闹,外面忽有人报:“各位前辈到了!”

    众人神色都顿时严肃起来。

    纪晓芙起身道:“快请!”

    众人便跟着纪晓芙迎到门口。

    只见数人错落走来。

    那中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一脸怒色,有的东张西望。

    领头的,是若干红袍光脑袋的和尚。紧接着的,是一对腰间挎了不只一把剑的夫妇。几个老头趾高气扬的走在中间。再后面是面如冠玉长袍飘飘手拿折扇的青年文士。最后还跟着三个服饰很类似的青衣男子——其中的一个一露面便被不少峨嵋姐妹认出了——正是当年到过峨嵋山的武当俞岱岩,俞三侠啊!

    众人在门口见了礼,到屋中分宾主坐下。

    峨嵋这边,一伙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