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味大唐-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庇护,刚刚跑出没几步,李清便看到宁王的带队走来,所以急忙高呼救命。
宁王下了马,把李清扶了起来,看着他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由一阵心酸。稚子无辜,却也受得连累!
“清儿,你去那里了?怎么不在府中?今夜宫中出了些事,你且随我进宫!见了皇上再说!”宁王含糊的说道,他也不知应该如何告诉这可怜的孩子事情的真相。
“皇伯,清儿被李福那个奴才带到李林甫家中的一个废园之中,刚刚才跑了出来,皇伯,您可知李福为何要将孩儿带到李林甫家中?”李清见了宁王,心下大定,话也多了起来。
“什么?你在李林甫家中?”宁王一惊!猛回道喝道:“快,去李林甫家中,务必将李福擒获!”
一队御林军领命飞奔而去,宁王想想不放心,也催马追了上去。李林甫宅内的后园。李清刚跑出去没多久,那怪人自昏迷中醒来了。抬头一看天色,那人急忙爬起来。踉踉跄跄走到屋内,一见床上空无一人。他的心蓦地沉了下去。因为李清毫无功夫,所以那人根本没舍得下重手封住李清的穴位,被他封住的穴位两个时辰之后便会自动解开。那人本以为万无一失,他哪里想到自己竟会昏了过去,错过了对李清解释地时机。当李清醒来后。见自己身处这般陌生的环境之中,焉有不跑之理?那怪人的一片怜子之情,却将自己置入险地。
宁王带着李清,飞快赶上御林军,将李林甫地旧居围的铁桶一般水泄不通。御林军冲入李府后直扑后园,可是后园空无一人,井台上空余血迹。宁王命人封住出路,带着李清来到后园之中,李清边走边对他说道:“皇伯。李福就倒在那边地井台之上,他的肩上还有血,孩儿不敢独自呆在这里。。。想回府找人来救他,可是他们不让我回府。还要绑我……”李清言语之中。委屈不已。他做了十几年的皇子,哪一日不是被众人捧在手心上。几时受过这般的委屈。宁王心中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又不好对他说什么,只能苦笑着说道:“清儿,皇家之事最是变幻无常!见了皇上,你便全都明白了!”
李清觉得莫名其妙,伯父总是皇上皇上地,以前,他只会对自己说你父皇如何如何。小小少年的心里渐渐起了猜疑。
“皇伯,母妃还好吧?”李清忽然问道。
宁王一楞,武惠妃的尸体还停在淑房宫的柴房中,他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武惠妃安然无恙的话。想了一下,方说道:“本王奉命搜查刺客,尚不清楚宫内情况如何?稍后清儿随本王一起入宫探视可好!”
李清皱着眉头说道:“好吧,不知母妃有没有受惊?”
宁王也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气了,有心放眼前少年一条生路,可是李隆基那里是决计交待不过去的,若是李隆基因他私放李清而勃然大怒,再派人追杀,只怕李清根本就逃不过去,还是让他入宫吧,到时再相机为李清求情,看能不能保下他一条命来!主意打定,宁王心中稍微安定下来。搜查李府的御林军士陆续前来回禀,说是没有找到人。
宁王看了看李清,忽然大声说道:“李清,随本入宫请罪!”
李清一楞,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刚要开口询问,只见李福从天而降,直扑宁王。宁王似是早有准备,侧身一闪,早有两名侍卫从两侧包抄上来,将那李福团团围住,缠斗到一处。
宁王后退了几步,对李清说道:“清儿,本王只是这引出此人!”李清似是而非的点点头,他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宁王那样说就能引出李福。李福不是胁持自己的人么?怎么他还会这样在意自己地安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自己一觉醒来,整个世界全都颠倒了?
李福一夜水米未进,肩上的伤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他此刻已是强弩之末,凭一口气硬撑着想救出李清罢了。既便如此,宁王地两名侍卫也被李福杀的节节败退,可见那人武功是何等之高!宁王一挥手,又有两名侍卫冲上去,加入战团。李福顿觉吃力,挽了一个剑花,使一个虚招骗过四名侍卫,剑尖直向宁王飞去。他打地围魏救赵地主意,却不料少算了李清这个变数。
李清见李福一剑直向宁王刺去,大叫一声:“狗奴才,敢伤我伯父!”竟然飞身上前,以身护住宁王,那人见了,硬生生逆转功力把剑撤回来,此时他的后背空门大开,一个侍卫大喝一声,一剑刺入,那人实在闪不过,背上生生受了一剑。他看着李清,眼中有无限温情与慈爱,还有些不甘,那是他地亲生儿子,却没有叫过他一声“爹!”这让他如何能甘
李清被那人的眼神看的发毛,全没了刚才的勇气,怯生生的躲到宁王地后面,小声说道:“皇伯,他好吓人!”
宁王此时心中五味杂陈。竟说不出话来,只是揽过李清,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人眼中地不甘越发明显。他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地。侍卫上前查看。却发现他已经气息全无,气绝而亡了。
宁王敬他是一条好汉,命人将他的尸身好好收敛了,准备在回禀过皇帝之后悄悄葬了他。
命几名军士去传令停止搜查,全部人马撤回宫中之后。宁王带着李清,向皇宫慢慢走去。
宫中地御药果然非同一般,太医开的外伤止血方和苏颜开的当归补血汤让陆子捷在短短半日内便大有起色,他已然醒过来了,苏颜正在喂他吃药,陆子捷虽然身受重伤,但能得到苏颜亲自照顾,却让他恨不得自己的伤好得慢些再慢些,可以让他名正言顺的享受苏颜地温柔呵护。
苏颜喂他吃完了药。便把位子让给哥哥,让他传授那可以让陆子捷快速全愈的内功心法。陆子捷素来记忆力不错,又是习武多年。自然一点就透,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已经掌握了那套先天功的精髓。在床上运行了一个周天,陆子捷脸色果然明显好了起来。苏颜在一旁见了。心中自是喜欢无比,她觉得整个人松了下来,一阵倦意袭来,苏颜身子一晃,跌坐在床边,脸色苍白的吓人。陆子捷见了,忙要起身伸手扶她,却扯动了自己的伤口,不禁痛的眉头紧皱,脸色蓦的苍白起来。
苏野忙扶了苏颜,关切的问道:“颜儿,是不是太累了!先去歇歇吧,陆兄这里已经不妨事了!”苏颜本想摇头,可是一阵眩晕袭来,她只能微微点点头,靠在苏野身上,任由他扶着自己走了出去。陆子捷见苏颜气色极差,恨恨的捶捶床,只恨自己不能去照顾他。当下,陆子捷强忍着伤口地痛楚,一遍又一遍的运行起先天功来。这先天功也不知霸无忌是从何处得来,无伤之人,练此功是毫无益处,可是受伤之人练了,必能让伤势迅速愈合,而且伤愈后以以此功疗伤之人的武功还会更上一层。与江湖上盛传地嫁衣神功却有曲异同工之妙。
陆子捷端坐床上,五心向天,不多时,他的头上竟然有丝丝地白气升起,运行了三十六个周天之后,陆子捷收了功,慢慢张开眼睛,那原本就深邃地眼睛变得如古井一般,让人看不出深浅来。若是此时有人见了陆子捷,必定会惊讶不已,陆子捷整个人如同一把看不到锋芒的剑,却又让人感觉到一股惧意油然而生。陆子捷下床站在地上,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若不是胸口传来地疼痛,他几乎以为自己不曾受过伤。
陆子捷拔腿向外走去,一名侍女正端了一碗药走进来,见陆子捷神清气爽的向外走,惊得手一抖,一碗药就向地上砸去。也没见陆子捷怎么动,那碗药便到了陆子捷手中,他的功力果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陆子捷端着药,笑着问道:“这药可是送给在下的?”
那名女侍脸一红,闪过一丝惊慌,忙低头说道:“是!欢颜公主睡前命奴卑将药熬好侍候您服下!”
“是么?”陆子捷似笑非笑的挑挑眉,这个动作苏颜常做,他看的多了,也被传染上,遇到什么不对劲的事,总会习惯性的挑挑眉。
“请陆大人进药,凉了便失去药效了。这是公主亲自开的药方!”那名侍女有些着急的催促道。
陆子捷把药放到桌上,慢慢踱到那侍女的后面,挡住她的退路,猛得喝道:“是谁派你来的?”
那名侍女浑身一僵,强做镇定的说道:“是欢颜公主派奴卑来服侍大人的!”陆子捷出手如风,点了那女子的穴位,闪到她面前,捏开她的口,却没有发现毒药,陆子捷稍微一楞。那侍女见陆子捷制住自己,眼中闪过一些慌乱,犹自强做镇定的说道:“陆大人,奴卑……”陆子捷却不说话,只是拔下那女子的发钗,在药中轻轻一搅,取出来看时,那银钗顿时变得乌黑。那女子见陆子捷她发上簪着的银钗试毒时,便双眼一闭,心道:“此命休矣!”
请假条:明后两天,明月有急事,可能无法正常更新,请各位大大见谅!所欠章节,日后一定补上!
再次感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123章忠仆
终于可以摆脱医院那另人压抑的环境了,天是蓝的水是清的,世界再度美好起来!某月从今日起恢复更新!前几天实在是对不住各位大大了……
陆子捷将那乌黑的银钗在那侍女面前一晃,问道:“你认为欢颜公主会送毒药来给本官喝么?说!什么人派你来投毒害人?”
那侍女凄然一笑,说道:“既已被你识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说完便紧咬牙关,一个字再不多说。
苏野从外面走了进来,见陆子捷站在房中正喝问一个呆呆的站着的侍女,不由觉得奇怪,一边跨入房中,一边问道:“陆兄,怎么就下床了,快回去躺着,要不颜儿又该放心不下了……”走到近前,苏野才发现那侍女被封了穴位,陆子捷手上拿着一根前端乌黑的银钗。当下大惊的问道:“怎么,她下毒害你?”
陆子捷皱着眉说道:“不知何人指使,这个女子端了一碗药,说是颜儿给我开的,里面有巨毒!”
苏野听了,也皱着眉头,他们受封时日尚短,除了武惠妃,根本就没有时间结下其他的仇家,基本上,他们在宫中连人都不认识几个。苏野心念一动,说道:“陆兄,就把她交给高将军吧,我们对内宫之人都不熟悉,相信高将军一定识得她。
那女子身子轻轻的一颤。眼中的恐惧越发的深重了。苏野出门,寻来一个小内侍,派他去请高力士。然后便和陆子捷坐在桌旁耐心等待了。
没过多长时间,高力士便匆匆赶来。一见那侍女,便厉声喝道:“含蕊,你在这里做甚?”原来苏野打发人去请高力士时,并没有说有人想要投毒谋害陆子捷之事,只说有要事相商。请他速来一趟。
那含蕊面如死灰,一颗泪珠滚落下来。却仍是倔强的咬紧牙关一言不发。“将军,您识得此人?刚才他在陆兄地药中下毒,想要谋害于他!”苏野问道。
“老奴自然识得,她是武惠妃的贴身侍女,是惠妃跟前最得力之人!”高力士听了,急忙说道。苏野和陆子捷地就清楚了她为何在药中投毒了。
“为主人报仇,此女到是忠心的很!”陆子捷淡淡说道。。'奇。书'。然后又对高力士说道:“将军,此女就请您处置吧!”
高力士点点头。挥手命两个内侍把含蕊绑了,陆子捷方才解开她地穴位。谁知那含蕊一经解穴,便狠狠的撞向墙壁。直撞地鲜血横飞,众人大惊。只见含蕊扑到在墙边。脸上带着一丝解脱的笑,说道:“奴卑知道……娘娘行不轨之事……理当受死。可娘娘对……奴卑有救命之恩,含蕊只能以死相报……”说完,盍上双眼,嘴角带笑的死去了。
苏野和陆子捷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高力士眼中却有欣赏之情,摇头叹道:“好个忠心的丫头,可惜……可惜……”当下命人抬了含蕊的尸体出去,好生地安葬了。又命人去打了水来,细细的冲洗屋子。
陆子捷心情沉得透不过气来,他手上自然是有人命的,那含蕊虽说是其情可悯,但也算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可是陆子捷总觉得难以释怀。
高力士见了陆子捷若有所失的样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说道:“陆校尉,不必如此,你有你要守护的人!日子久了你便习惯了……”
高力士一语中的,陆子捷果然很快恢复了平静,他笑着说道:“多谢将军一语点醒梦中人!”高力士欣慰的笑笑,说道:“老奴还要到皇上那里去,告辞了!”苏野和陆子捷连忙起身相送。
高力士已经走到门口,却又回头,看了看陆子捷,问道:“陆校尉好本领,受那般重的伤,只半日工夫,便能恢复至此!真乃奇迹也!万岁知道了,必然欢喜地紧!”
陆子捷笑着回答道:“子捷师门有一套内功心法,是专门治伤的,极为有效!”高力士点点头,方走了出去。
见高力士走远了,陆子捷和苏野两人回到桌边坐下,陆子捷问道:“贤弟,颜儿怎么样?”
苏野笑着说:“无妨,那丫头就是太累了,睡上一觉便没事了!师兄不用担心!师兄,你还是快去休息休息吧!虽然先天功神奇,但你也得多休息才能恢复的更快!”
陆子捷点点头,说道:“先天功果然神奇,为兄觉得功力非但没有退步,还有更进一层地迹象!”
苏野笑着说道:“那是自然,从小师父便让小弟背各种各样的内功心法,但只让小弟修习其种地一种,当日小弟还不解师父此举何意,看来师你早就料到会有师兄你出现了……”
“师兄,你不知道,昨夜你昏迷时,颜儿好生害怕,一向好脾气地她竟对着两名御医发脾气,把御医吓得不轻,你这条命,其实是颜儿救下来的,若不是她及时给你止住血,只怕……”
“真地,颜儿为我向御医发脾气?”陆子捷大喜过望,兴奋的追问道。
苏野看了陆子捷一眼,说道:“我想以后我可以叫你子捷了,颜儿总还比我小上一些!一声大舅哥,子捷你总是得叫的吧!”
陆子捷听了这话,心中喜不自胜,连声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什么自然?”一个娇俏的声音响起,只见苏颜俏生生的站在门口,问道。
陆子捷脸上一红,忙岔过话题,问道:“颜儿,我怎么来了,不好好的歇着?”
苏颜见陆子捷一副神清气爽的样子,精神好的很,全无一丝病态。不由奇怪的问道:“陆大哥,你吃了什么?怎么……”
陆子捷轻轻一笑,说道:“这全是苏贤弟的功劳,他教给为兄的先天功,效果神奇呢!”
苏颜走进来,对哥哥说道:“哥,真的多亏你了!”
苏野却打趣妹妹道:“颜儿,你是他什么人,用你来谢我?”苏颜脸上一红,哼了一声,说道:“哥,你欺负我,我让爹骂你!”
三人笑闹了一会,都觉得饥肠辘辘,方命人去御膳房取些吃食来将就着吃了。
风吃完,便有内侍来请他们到勤政务本楼去,说是皇帝要召见他们。苏野苏颜陆子捷三人匆匆随内侍前往,在路上正好遇见李霄,他也是奉召见驾,四人一路走着,很快便到了勤政务本楼。
进入大殿,见宁王正在对皇帝禀报着什么,李隆基见李霄一行四人来了,招手示意他们走近一些。细细看了看陆子捷,李隆基说道:“陆校尉果然功力深厚,方才听得高将军说爱卿伤势大好,朕还不信,如今看来,却是朕小看爱卿了!”陆子捷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
李隆基话峰一转,说道:“宁王已将那行刺之人抓住,那人已然伤重而亡。此事就到此为止,朕不想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宁王,李霄,苏野,苏颜,陆子捷一齐跪下,说道:“臣等必当守口如瓶,一字不提!请万岁宽心!”李隆基走上前,一个一个的把他们扶起来,长叹了一声,说道:“尔等皆为朕之家人,朕自然是信得过你们!唉……”众人听到皇帝没由来的长叹一声,相互看了看,不知应该说些什么。一时间,殿内一片寂静。良久,李隆基问道:“皇兄,你看如何处置清儿?”
宁王心头一凛,心说:“还是来了,清儿啊,皇伯也不知能不能保住你的命?”
宁王想了一下,方说道:“三郎,清儿对于其母之事,毫不知情,他还是个孩子,不如夺了他的王位,贬为庶民。将他交由臣看管,不让他生事便是了?三郎以为如何?”
李隆基眉头紧锁,一言不发。苏颜听到这里,心中蓦地一动,想到了些什么:李清,后更名李瑁,年十六,立杨氏为妃!这一行字猛得跳将出来。那杨氏,便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杨贵妃,杨玉环。若不是因为她的缘故,杨国忠那个不学无术的奸狡之徒也不会窃得宰相之位,加速大唐的败落,直接促成安史之乱的暴发。现在李林甫已经被赶出朝堂,他已经不会再对大唐有什么影响了,可是杨玉环,杨国忠二人还未出现,是个未知的变数。如果让李清留在宁王府中,会不会依旧在两年后娶了杨玉环,走上历史原来的轨迹呢?
苏颜想到这里,不禁心中一沉,切身的感受到盛唐的繁华昌明,她实在做不到眼睁睁着看着它走向没落而无动于衷。既然她已经参与进来了,那便不再顾虑许多,能出一份力,让盛唐得以延续,她又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历史如何,那便由后人评说吧!苏颜在此刻下定了决心,她要尽力去改变历史的走向。改变大唐的命运。
主意打定后,苏颜猛地出声说道:“不可!”
第124章(上)
苏颜一声喊,惊得众人探询的眼光齐齐向她看过来。宁王诧异、不悦地拧着眉毛问道:“为何不可?”
苏颜却为之一楞,她要怎么说才能既让李清远离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又不必害了他的性命?思量再三,苏颜方才说道:“颜儿以为,武惠妃谋逆一事中,李清是无辜之人,昨夜李清不曾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想来武惠妃亦是深知李清为人,知他必不肯通过这般手段得位,所以才瞒着他做下此事,只想把皇位送于他,却不想让他清楚的知道这皇位如何得来。何况李清一直长于宁王爷爷的府中,后又开府,一直居于宫外,武惠妃谋逆之事确不应牵连于他!但是……李清也不适合留在京城之中……”
宁王听到苏颜这样说,面色方和缓了下来,心中升起一线希望,也许在苏颜的劝说下,李清会有一个好一点的命运。李隆基听了苏颜的话,依然眉头紧锁,用一种研究的眼神看着苏颜,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苏颜又接着说道:“李清自幼长在宁王爷爷家中,有宁王爷爷亲自教导,想必他不是那等目无君上之人,寿王的封地在蜀,他也到了应该就国的年纪。不如让他就国,这样一来,李清便可远离京城朝堂,朝野上下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要皇帝爷爷加派得力之人辅佐与他,便可保万全!”苏颜简单说道,她相信李隆基与宁王一定能明白她的意思。
李隆基沉吟半天,沉声说道:“这样岂不是便宜了李清小儿?朕心不甘……”
宁王听了,忙说道:“三郎,清儿自小便养在臣的府中。。。臣最是知道这个孩子,他心地纯良,极是孝顺。惠妃谋反一事。这个孩子毫不知情!惠妃不过是生下他,并不曾养他一天。又何必断送了这个孩子!颜儿之议甚好,臣愿以阖府人等的性命担保,清儿断不会行不轨之事,三郎便依了颜儿吧!如此一来,昨夜之事。便可揭了过去,不会使我天家脸面有损!”李隆基听了,半天方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打发他去剑南吧!命他即日出京!将军,选几个得力之人去帮他!”李隆基在“得力”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高力士心领神会的躬身说道:“陛下请放心,老奴一定将此事办妥!”说完便转身走出去,安排妥当后方进来复命。李隆基听了那几个人选,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安心之色。
苏颜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太放心,可是又不能在李隆基面前再说什么,只好打定主意。找个时间单独和宁王谈谈,务必要让李清娶不成杨玉环。
陆子捷自从听说那救武惠妃之人伤重身亡。便一直陷入沉思之中。见李清地事情安排好后,他便问道:“宁王千岁。那刺客的尸身现在何处,子捷总觉得有些不对,那人功力极高,怎么会……”
宁王听了,笑着说,“那人尸体正由御林军看着,本王也觉得有些奇怪,正想让陆校尉去看一看!”
李隆基听了,也觉得不妥,忙命陆子捷前去查看。
一名内侍领路,陆子捷随他前去查看,不多时,那名内侍慌乱的跑回来,惊慌失措地说道:“回万岁,那名刺客的尸身不翼而
此言一出,殿上众人皆是一惊。如今那刺客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是何等大地一个安全隐患,想到随时会有人闯宫行刺,众人都觉得不寒而栗!
原来那怪人习得一种闭气之功,要紧时候,可以闭气假死,等闲之人是看不破的。当时他已然身受重伤,逃是一定逃不掉的,所以他便假死骗过众人,打算等所有人放松下来之时,他再趁机逃走。故而那些侍卫以为他已身亡,便这样回禀宁王,宁王又如是回禀了皇帝。
对一个死人,御林军们不曾放在心上,只是将他锁在一间空房之中,并没有严加看守。那人虽然假死,但听力尚存,等到人少之时,那怪人趁机逃脱,竟在光天化日之下逃得无影无踪。他一直带着寿王府管家的面具,于是众人皆以为寿王府管家便是夜探深宫之人,那怪人的真面目便自此隐匿了起来,再无人知晓。
宁王脸色青白,躬身请罪道:“臣失察……”
李隆基亲手扶起他,说道:“那贼人奸狡,与皇兄何干,总有抓住他地时候,皇兄不必自责!我堂堂李家还怕了些许毛贼不成?”“来人,传令下去,全城秘密搜捕,务必将寿王府管家李福捉拿归案!”李隆基叫过一名内卫,传下令去。那名内卫答应一声,飞快跑了出去。不多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渐渐远去了。
见李隆基面有疲色,大家识趣的告退,离开了勤政务本楼。
高力士把众人送了门外,小声对苏颜说道:“公主,还请多进宫陪陪万岁,他!太苦了……”
苏颜点点头,说道:“颜儿自然会常常进宫陪伴皇上!将军尽管放
宁王执着高力士的手,肯切的说道:“将军,你与三郎名为主仆,情比兄弟,平日里你要多劝着他些,唉!三郎太重情义……”
高力士眼睛有点模糊,连连点头说道:“老奴省得!老奴省得!一定尽力开解万岁!”身为一个太监,他能得到皇室成员这样真诚的对待,高力士自然激动不已。
高力士将宁王与苏颜一众人送出宫门,看着他们的车驾遥遥走远了,方折回宫去。**传说中华丽滴解释分割线
先更半章,稍晚些再更半章!米有存稿啦,大大们见谅!某月正拼命码字中………
第124章(下)
皇城之西北角,一处小小的破落房屋之中,一个人正席地坐着,吃力的处理身上的伤口。地上洒了斑斑的血迹,那人包扎好伤口后,看看地面,嘴角扯动着一丝冷笑,眼中闪动凛冽的愤恨。那人不是旁人,正是诈死脱身的假李福。
他正席地打坐运气疗伤,不多时,伤口便不再有血渗出,此时天色已渐渐的暗了下来,他低下头,将面上戴着的面具除下,重新换过一张,抬起头时,已变成一个长相普通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只见他面色微黄,略带几份病容,与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极为相符。那人在脸上摸了摸,确定无碍之后,站起身来,慢慢地走了出去。
许久之后,天已完全黑了下来,那人才背了一个大口袋回到这间屋中。假李福慢条斯理的把口袋解开,露出一个人来,这人显然受了重伤,口角处还有丝丝鲜血的印迹,面色惨白一片。假李福将口袋解下来,把那人平放在地上,用酷似李福的面具将他易容之后,假李福照着自己受伤的情形,在那人身上造成一模一样的伤口,然后以内力震断那人的心脉,确定他死了之后,假李福把那领披风和那张极怪异恐怖的青黑面具放在那人旁边。做好这一切,假李福已是气息紊乱,身上的数处伤口几欲裂开,失血过多的他一阵阵的眩晕。这一天一夜,他受的俱是要命的伤,又加上连番的奔波,若不是他内力非凡兼有极强的意志,此时他怕是早死去多时了。
坐在地上调息了约两柱香地工夫。假李福的气息才平顺了一些,他挣扎着小心抹去室内所有他留下的痕迹,看也不看那倒霉地替死鬼一眼。悄悄出门,在夜色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三天后。御林军搜到此处,发现了那具尸体还有旁边地披风与面具,御林军如获至宝,急忙报了上去,为了慎重起见。宁王,陆子捷,苏野三人齐来验看尸身。
陆子捷不顾尸体散发出的阵阵腐臭,仔细查看了那人身上所有的伤处,又发现那人其实是带着面具,小心的揭下面具后,看到是一个面容清逸的三十多岁地男子,脸上略带风霜之色,确也有几分打动人心的本钱。右手上有茧。应该是时常握剑而至。这一切,都与那怪人的情况十分吻合,当下陆子捷也没了怀疑。。。认定他便是当晚胁持苏颜之人。宁王听陆子捷这样说了,也无了疑心。如是向皇帝报告去了。
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认为那怪人已死,武惠妃谋逆一案可以就此终结了。
在朝臣们都还不明就里的时候。李隆基便颁下圣旨,旨意中说道:武惠妃遇刺身亡,追赠皇后之位,谥贞顺皇后,葬于敬陵。旋既又颁下一旨,命惠妃之子李清就国,既日离京赴剑南任上。
李清早就到了应该就国的年纪,只是这些年因着李隆基的疼爱,故而一直居于京城之中。此番命他就国,众朝臣便是心中有些不解,却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觉得这旨意来得突然罢了。武惠妃一死,李清便没了依靠,朝臣们向来是踩低就高的,见皇帝立刻打发李清出京,知道李清失了宠,便再无一个朝臣肯与李清多说句话,更不用说为他设宴践行了。也就只有宁王一家,对李清是真心疼爱,叫了他到宁王府,宁王妃亲自为他置办行装,宁王也拉着李清,殷殷的叮咛着。
宁王心中一直非常不安,他太了解李隆基,总觉得李隆基不会这么容易地放过李清,让他安稳的做个太平王爷。可是又不能对李清明说。只能再三的嘱咐李清一定要谨言慎行,在封地之内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不要与人争执。说白了,就是要李清夹起尾巴做人,行事要谨慎低调,万不能出什么纰漏。
李清听了,还以为宁王不放心自己,并不多想什么。至于李隆基不让他在京城为母亲守灵,他也没有觉得特别难过。毕竟他长于宁王府中,对于武惠妃,他并没有多深厚地感情。相反的,等他稍大一点,知道武惠妃是自己生母之后,反而有些不快。原因无它,只是因为武惠妃总是让他去争太子之位,李清自小受宁王夫妇影响,骨子里极为淡泊,根本不愿去争太子地位份,因而武惠妃时常训斥于他,所以李清内心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