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味大唐-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力士眼见着面前的汤汁慢慢凝固成晶莹润泽玲珑剔透的果冻,不禁大为惊奇,饶是他久居宫中。见惯了珍希事物,可这果冻对他来说仍是极新奇的。
不等高力士惊奇完,苏颜便推着高力士出门。说道:“高爷爷,您去采些新鲜的竹叶来。我们好做香竹卷!”
高力士乐呵呵的去御花园中采竹叶去了。不多时便拿回十数片新鲜的碧绿竹叶。苏颜把芋儿和金瓜的粗糙外皮刮去。分别蒸熟压成泥,拌入糯米粉。加入猪油及调料调味后搓成细条,再用红苋菜汁调成的艳红糯米团也搓成细条,将三种细条轻轻拧成麻花状,放在两端剪成燕尾状地竹叶上,用牙签将竹叶对折别好。
高力士取来一只蒸笼,将刚做好的三彩香竹卷放入,上猛火蒸熟,取出放在荷叶盘中摆好。便和苏颜两人一人托着一盘点心,去寻唐玄宗去了。
二人很快来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刚才已被李霄和宁王吊起胃口,见面前两盘各具特色的,他并不认识地小点心,便问道:“颜儿,此何名?”
苏颜见他指着香竹卷,便拿过一只,取下牙签,打开放到李隆基的面前,说道:“这是颜儿自创地三彩竹香卷,皇帝爷爷,快尝尝吧,颜儿保证你一定喜欢!”
李隆基“哦”了一声看过去,只见碧绿地竹叶上,金黄雪白紫红交缠的三色卷散发着阵阵地香气。便拿起筷子夹起三色彩卷,一口咬下去,顿觉满口清香,淡淡的竹香溢满口腔,让人感觉如同行走于清幽的竹林间一般。凡俗尘世的种种皆被挡于竹林之外。细一品,芋儿细润滑糯,金瓜鲜甜可口,糯米条绵软而柔韧,三种滋味却完美的结合起来,口感细腻而丰富,李隆基甚至顾不上点评,急急的吃着,还不时呼烫。想当然尔,才出锅没多久的香竹卷,自然是烫的,是要慢慢吹凉后,才可大口大口吃的。
见皇帝吃得这般没有形象,大家想笑却不敢笑,只能低着头强忍笑意,唐玄宗只顾品尝面前的三彩香竹卷,却也无暇顾及大家怪异的表情。
苏颜见皇帝连连呼烫,便端过那碟蘑芋果冻,对皇帝说道:这是茶香新荷!最凉爽宜人的,皇帝爷爷,快尝尝吧!”
李隆基见那茶香新荷如同一只只小莲蓬一般,看上去晶莹剔透,还颤微微的轻轻摇动着,莲蓬上有着些许可爱的露珠,宛如清风拂过夏日水面一般,心中先有了几份欢喜,顿觉心中一片清爽。用小勺舀一块,只见勺上那小小的冻儿如含羞般的微微晃着,令人迷醉。送入口中,一丝凉爽的清甜润入喉中,将三彩竹香卷带来的火热一扫而尽,那热冷交替的口感让李隆基立刻体会到冰火两重天的境界。让他这素来不喜甜食之人也顿生喜悦,只见他闭上眼睛,眉头舒展,神情轻松,便是面部的线条。都柔和了许多。细细回味着那淡淡的茶香与莲香,那奇异的爽滑与冰凉口感让李隆基觉得十分的舒服,他蓦地睁开眼睛。端起碟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见到李隆基此举。高力士才松了一口气。他本以为不喜甜食的唐玄宗会不悦,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李隆基很快吃完一只小莲蓬,看到大家都在看着他,便笑着说道:“颜儿的手艺还真是非同一般!手艺好。心思巧!这般好吃地点心,朕还是第一次吃到,宫中这么多御厨,却无一人及得上她!颜儿,日后可要经常为皇帝爷爷做膳食,唔,最好能留在宫中……”
苏颜一听可不乐意了,忙说道:“皇帝爷爷,颜儿常给您做就是了。何必一定要颜儿留在宫中呢!宫中规矩大,颜儿好不自在呢!”苏颜说这话时小儿女情太毕露,让在场的老少爷们们都瞪大了眼睛。定定地看着苏颜那娇俏的笑颜。李隆基那里有不依之理,笑呵呵的拍着苏颜的手。说道:“皇帝爷爷和你开玩笑的!不会真把你留在宫中!”接着又小声在苏颜耳边说道:“其实朕也时常想溜出宫去。发散发散呢……”听得苏颜暗觉好笑。
“颜儿!为何朕吃了你做地菜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李隆基觉得身上轻松许多,和昨日吃过那黄金羹后的感觉一般。不禁惊讶的问道,吃其他的御厨做的菜,虽然也好吃,但从没有这种舒服的感觉。
“皇帝爷爷,颜儿可以实话实说么?”苏颜想了一下,问道。
“颜儿但说无妨!”李隆基一摆手,说道。
“皇帝爷爷,您是不是经常头疼眼睛胀,偶尔还会眩晕?时常无缘无故的心跳加快?”苏颜一本正经的问道。
李隆基惊道:“颜儿,你从何得知!”要知道那时,皇帝地身体状况可是国家一级机密,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知道的。
“颜儿略通医术,从您面色上觉察到的!”苏颜看着李隆基地眼睛,回答着,没有一丝的犹豫。
李隆基好象微微松了一口气,说道:“想不到颜儿还是个小神医!既如此,颜儿可知朕为何屡屡头疼?”
苏颜心中说道:你李唐家族地遗传病就是高血压,当然会头疼了!苏颜自然不会这样明说出来,她想了一想,说道:“皇帝爷爷,自高祖起,咱们李家之人,患头疾之人甚多,颜儿虽不能说清是何原因,却也能肯定这是咱们李家地祖上传来的病。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病,只是这病平日并无症候,可一但发作,便是急症,先祖们英年早逝,吃亏便吃在这平日无症候上。依颜儿所知,只要平日里注意饮食,起居有节,这病却也算不了什么!”
李隆基听她说地头头是道,再想想高祖,曾祖,祖父俱是死在头疾之上,便信了十成十。他看着苏颜,说道:“颜儿必知如何调理!”
苏颜骄傲的说道:“那是自然,这对颜儿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难题!嘻嘻,皇帝爷爷,颜儿其实已经开始给您调理了!昨日的黄金羹,今日的两道小点心,颜儿俱是为皇帝爷爷特制的,所以皇帝爷爷吃了才会觉得通体舒服,浑身轻松!”苏颜十分清楚,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是个高寿的皇帝,故而说的极有把握。
李隆基听了大喜,对苏颜的喜爱,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于是解下那块他随身带了几十年的玉佩赐给苏颜,说道:“颜儿,这是朕之皇考送于朕的玉牌,如今朕送于你,凭此玉牌,天下无你去不得之处,便皇宫内院,你也可自由出
苏颜心想,这可是好宝贝啊!忙伸出双手接过了玉牌谢恩。也不去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
众人陪着皇帝说着话,不觉天色已晚,此时武惠妃果然来请皇帝到淑房宫去用晚膳,却被唐玄宗以贵妃需要好生将养为由,给推掉了。唐玄宗的婉拒让武惠妃深感事情有些不妙,心中万分焦急,却不能也不敢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只得谢恩后悻悻的带着侍儿离去。一路上,侍儿都远远的跟着,不敢靠前,生怕被武惠妃当作出气泻火的替罪羊。
武惠妃只顾想着唐玄宗,恨恨的走着,却不知陆子捷早缀在了后面尾随她来到了淑房宫中。月推荐票么月无限哀怨中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14章 夜探淑房宫
武惠妃回到淑房宫中,屏退了众侍儿,将自己关在宫室之中。陆子捷此时已经潜到淑房宫的屋顶之上,小心的取下一片瓦来,仔细的观察着。
武惠妃在空荡荡的宫室内,扯下发上簪的华贵饰物,任一头长发散落下来,甩去外袍,只着一件紧身鲜红抹胸,艳红石榴裙,整个人看上去有种诡异的妖艳之美,如疯了一般,将宫内的陈设砸了个粉碎,累得自己气喘吁吁香汗淋漓。良久,才冷静下来,仰首看着宫殿的上方的斗拱,用力的平复自己的气息。然后便换了一身轻便的胡服,悄悄自内殿后方潜了出去。
陆子捷在武惠妃潜出去之后,便也跟了上去。武惠妃一面走着,一面机警的向后观望。但陆子捷轻功卓绝,自然不会被武惠妃发觉。在淑房宫的花园中绕了几圈,武惠妃确定没有人跟踪自己,便飞快的来到淑房宫膳房旁的一间宫人居住的房间前,推门进去,回身把门掩好。
陆子捷飞身直上房顶,如飘落的树叶般轻轻落在房顶上,照老样子揭下一片瓦,向下看去。
室内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灯下,宗武和另一个人正相对坐着,见武惠妃走了进去,二人慌忙起身跪下,小声说道:“拜见主人!”武惠妃走到桌前坐下,才让他二人起身。陆子捷细看宗武身边之人,只是觉得那人的身形很眼熟,细细回想,那人和当日在客栈中引他出去又使诈逃走之人的身形极其相似,只听那人问道:“主子,李隆基不肯来么?”
“他要我好生将养。今日不会前来,着实可恼!本已安排好了的……”武惠妃恨恨的一拍桌子,为自己的计划得不到实施而恼怒。
“主子莫急。想来他李隆基总要吃饭,实在不行。就让奴才在他膳食中下毒便是!”那人谄媚地说着,却被宗武瞪了一眼,说道:“不行,这逍遥散必与火焰冰山相配,才能既不被验出毒性。又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若是皇帝这么容易被下毒,黄喜你以为皇帝还能活到今天么?”
黄喜回瞪一眼,刚要开口说话,便被武惠妃打断,她说道:“宗坛主,这逍遥散真的可以让服下之人任人摆布么?”她早听说过逍遥散,可是从没见识过药效,心里未免有些不安。所以再次确认一番。
“主子放心,只要服下此药,没有奴才地解药。。奇书网。便会浑身剧痛生不如死,要他拿什么来换解药。他也必是肯的!这药妙就妙在让无药根治。奴才地解药,也只是缓解疼痛罢了。他疼痛,主子不就逍遥了!”临了,宗武还不忘拍一上记马屁。黄喜嫉妒的看了看宗武手中的瓶子,无奈的撇撇嘴。
“只要主子在宴饮之时,布置好咱们自己的兄弟,再配上奴才地逍遥散,必是万无一失的。主子,兄弟们都已经潜进来了,需要尽快行事才好,只怕夜长梦多……”宗武上前一步,在惠妃旁边说道。
武惠妃焦燥的说道:“本想今夜行事,人已经安排好了,谁料他却不来!黄喜,你且把人藏好,等待时机吧!”武惠妃无奈的说道。黄喜应了一声,便走了出去。
“宗坛主,你尽力为本宫办事,本宫记下了,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武惠妃忽然对宗武说道。宗武忙跪下谢恩,再三表示全心效忠武家。
“宗坛主,把名册交给本宫吧!本宫要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可以为我所用!”武惠妃听了宗武表示忠心的话,微微露出一丝笑容,淡淡地说道。
宗武一楞,慢慢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低着头双手捧着递给武惠妃,低垂的脸上,闪过一丝阴狠,忽而恢复了刚才那般的笑容。
武惠妃接过册子,转身便走。宗武忙躬下身子,恭敬的说道:“恭送主子!”直到见武惠妃走远了,宗武方冷笑了一声,拿出一张小纸条,在上而写了些什么,然后把纸条卷成小卷塞到一个小小地竹管之中急忙走出去。陆子捷见室内无人,而那瓶逍遥散正放在桌上,便悄悄潜入,取了一点逍遥散,用纸包好,再将瓶子放回原处,轻轻退了出来,仍回到房顶上去。
陆子捷在屋顶上见黄喜走到一座假山前,在山石上敲了敲,山石上便闪出一个洞,黄喜闪身进去后,那洞口便不见了。再看武惠妃,她自宗武那里出来后,直接向寝宫走去。唯有宗武,走到一处鸽笼处,抓出一只鸽子,把竹管塞到鸽子脚上的绑着的铁管之中,然后密封好,携着鸽子回到那间小屋之中去了。不多时,黄喜也回来了,两人并不多说什么,直接睡下了。
陆子捷见二人睡下,便悄悄潜到淑房宫寝殿之上,恰好看到武惠妃将宗武给她地那本名册放到枕下,换了衣衫后,又将那本名册细细看过一回,嘴角微微翘起,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然后便将那册子藏到墙上的一处暗格之中,方唤人进来,伺候自己安歇了。
陆子捷见武惠妃睡下,便潜离淑房宫,先回到勤政务本楼向李隆基复命去了。
月上中宵,宁王府中,宁王正在王府大厅焦急地走来走去,不时向外张望着,几番遣人去看陆子捷是否回到王府。终于,陆子捷随着王府下人出现在宁王面前。
宁王略带紧张地看向陆子捷,陆子捷轻松的笑了笑说道:“幸不辱命!子捷今夜所获非轻!王爷,移步书房说话可好?”宁王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一拍额头说道:“是本王急糊涂了,走,随本王去书房!”说罢拉着陆子捷便往书房去。正出厅门,却见苏颜和柳落梅一人托着一只金漆托盘盈盈走来。
苏颜抬头见宁王携着陆子捷正往外走,惊喜的说道:“陆大哥回来了!事情可办妥了?”
陆子捷笑着说道:“幸不辱命!颜儿。又做了什么美味,好香!”
苏颜看看手中的托盘,调皮的笑着说:“闻着香也没有用。只有一份,是给宁王爷爷做的夜宵。才没有陆大哥地份呢!”
宁王听了,心里美得什么似的,乐呵呵的说:“走,颜儿,跟爷爷到书房去。咱们边吃边聊!”
柳落梅很识趣地把手听托盘交给陆子捷,笑着说:“陆大哥不要信颜儿的话,她巴巴儿地要我陪她一起做夜宵,还是不怕你和王爷夜里议事时肚子饿!哪会只做一份!落梅不打扰了!王爷,落梅告退!”柳落梅福了一礼,轻身离开了。
宁王看着柳落梅的背影,叹道:“这也是个机灵的孩子!”
三人来到书房,先用了夜宵,苏颜给两人做的是桂花酒酿小圆子。黑白红黄绿五色珍珠般的小圆子在清清地酒酿中上下翻滚,煞是好看,宁王吃了一口。淡淡的酒香和着桂花清甜,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永夜的疲劳顿时为一消。宁王长舒一口气。说道:“颜儿,怪道今日皇上以贴身玉佩赏你。但凡吃了你的美食的人,怕是都想把天底下最好的物事都奉于你,只为你心情愉快,多给他们做些美味哦!”吃了三次苏颜做的美食,宁王只觉得自见府中的厨师手艺简直无法见人,与苏颜比起来,分明是天渊之别!
“颜儿,你把我们几个老家伙的胃口养刁了,以后可有你累地了!”宁王打趣着苏颜道。
苏颜乖巧的回答着:“只要能让爷爷们吃的高兴,身体康健,颜儿便是累一些,也是万分情愿地!”
宁王听了哈哈大笑,连声称好。
陆子捷吃完那碗五彩桂花酿,不仅是身,便是心,也都暖洋洋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地感觉。
宁王也很快吃完,便开始问陆子捷打探到地情况。
陆子捷将在淑房宫探到的一切如实地向宁王禀报,宁王听后气愤不已。这些年李隆基对武惠妃的宠爱众所周知,不顾众多大臣的劝谏,立她为妃,并让她这一武氏后人主理六宫诸事,做了实质上的后宫之主,荣宠不可谓不至极。奈何人心不足,武惠妃竟然起了谋朝篡政的野心,这让宁王为自已弟弟万分的不值,心中越发憎恨武惠妃起来。
“子捷,万岁听了这些,可有异状?”宁王关切的问道。他实在担心那个素来最重情义的弟弟。
“万岁听了子捷的回禀,面色灰白,倾刻间好似老了许多,他往后一闪,险些儿跌倒,幸而高将军扶住了,万岁挥手让臣退下,子捷便回王府了!”陆子捷简明扼要的说道。
“唉!情深不寿,三郎就是太重情了……”宁王叹了一声。
此时苏颜脑中却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历史上,武惠妃的去世给唐玄宗李隆基以沉重的打击,让唐玄宗一蹶不振,懒问政事,从而使大唐由盛而衰。可如今,那武惠妃必然因谋反而死,是不是能够改变这个历史呢?
见苏颜怔怔的发呆,宁王以为她累了,便体贴的让陆子捷送苏颜回房休息,苏颜仍沉在自己的疑惑之中,思索着历史的走向这一重大问题,一路上痴痴的想着,却没有注意到陆子捷那担心的神情,由着陆子捷把她送回房中,机械的把门关了,本能的走到桌前坐下,双手托腮的深思,让被关在门外的陆子捷好生不解,只是夜深人静,他也不好再敲门询问,也就只能闷闷的走开了。
话说推荐票这种好东西,是人人都想要滴,某月也不例外!诸位大大,用推荐票华丽滴砸向某月吧
第115章 认祖归宗
一夜平安无事,天微微亮时,宫中来了个小太监,传来皇帝口喻,说是让李霄苏野苏颜随同宁王一起上殿。
宁王知是李隆基今日要封诸人,忙让大家梳洗了,随他上朝去。苏颜走前叮嘱陆子捷去把天然居把小乙小青小洛柔儿小山和莫雨飞接来宁王府来,这两日他们在皇城里的经历太过匪夷所思,都没有顾上天然居里的几个小家伙,想必他们快急死了。苏颜不说,众人还真把这事给忘了。陆子捷急忙去了。
来到金殿上,宁王让李霄苏野苏颜三人先在朝房候着宣诏,他先上殿去了。
来到金殿之上,皇帝尚未到来,自有一班大臣上前来打听到底如何鼾李林甫以及毒害贵妃案的结果。
宁王高深莫测的笑笑说:“一切自有圣裁,列位不用心急,今日便有定论!”
“皇帝驾到!”随着司礼太监尖细的声音,唐玄宗缓步走到御座前,慢慢坐下,等大臣们三叩九拜后,方深声说道:“平身!”
宁王听到李隆基的声音有些沙哑,顿觉心疼。他连皇位都可以让给这个弟弟,自然对他是无比疼爱的,眼见他因枕边人的背叛而伤心,偏偏做哥哥的在这事上劝都不好劝,也只能为他心疼了。
大臣们起身,宁王抬头看向皇帝,只见他眼中充满血丝,面色青灰,看上去憔悴了许多,想必是一夜不得好眠。
感受到宁王那关切的目光,李隆基心中一暖,因武惠妃的背叛而带来的寒意顿时消却很多。他看向宁王,浅浅一笑,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宁王出班奏道:“回万岁。前日南薰殿上毒害贵妃案,臣已查清。原是参赛之人宗武买通贵妃娘娘身边内侍下毒,借以嫁祸同为参赛之人的柳落梅等三人。现宗武及内侍俱已伏诛!那柳落梅莫雨歆苏颜三人本是无辜受害之人,理应还其清白。”
宁王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司礼太监一空甩一鞭。才让朝堂安静下来。
李隆基说道:“既是皇兄已然查清,那便由皇兄发落,那被陷害之人,皇兄酌情安排便是!”
宁王应了一声尊旨,然后又说道:“臣启万岁,李林甫投毒一案,未知万岁意欲如何处置?”
李隆基皱着眉头说道:“削职为民,赶出京城,永不续用便是!”
听到各位大臣中又是一惊。皇帝素来信任李林甫,如今却毫不留情地将他赶出京城,看来这风向确是要变了!众人各自打点着各自的小算盘。一时殿上寂静一片,却也无人为李林甫求情。若是李林甫牢中有知。必会感叹世态炎凉。。'奇。书'。人情似纸。
就在众人各自算计之时,宁王又说话了。“臣有本奏!”宁王不似刚才的沉重。笑吟吟地说道,同时把手中地本章递了出去,自有小太监接了呈给皇帝。
李隆基知是要说苏颜之事,拿过本章打开,浅笑着说道:“皇兄请讲!”
“万岁命臣寻访故懿德太子后人,如今臣已经找到了!详细内情臣俱已写在本章之上。故懿德太子之子李霄尚在人世,并有了一双儿女,臣已将他们带来,正在朝房候旨。”
殿上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议之声,那些本有希望被挑中过继到李重润史名下的李氏子孙,纷纷露出难以置信地失望之色。只是因为在殿上,不敢表露的太明显罢了。司礼太监无奈的又一次甩鞭警示,以正朝堂礼仪。朝堂之上方才安静了下来。
李隆基故意做出惊喜的神色,说道:“快宣他们上殿!”
一名太监飞也似的跑到朝房,请李霄父子三人随他上殿。因尚无正式地封赏,李霄穿了一袭青色大科罗袍,腰间束了一条玉带,并无其他的佩饰。苏野仍是穿着他平时最爱穿的银白长袍,越发显出他的俊逸不凡来。苏颜却是被柳落梅和莫雨歆精心打扮了一番。苏颜头梳簪花高髻,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并一支点翠滴珠金步摇,眉如远山之黛,目似秋水之幽,小巧的鼻下,嫣红的朱唇微微含笑,肩披绘有山水的轻纱披帛,身穿草色大袖对襟纱罗衫,湖绿皱纱长裙,一双绣金的翘头软缎鞋恰到好处的勾起裙边,走动时,发上簪着地步摇轻轻摆动,那清越的珠玉之声,在静静的殿上,越发传地悠远。
殿上的大臣人一齐看向门口,只见一个意态宁静悠远地中年男子地带着一个俊逸的不似凡俗之人地少年和一个美若天仙的少女缓步走来,三人信步上前,并无丝毫的不安与拘谨,神情自若的如同走在自家庭院一般。任谁看了,都要赞上一声:“神仙人物!”
待李霄苏野苏颜三人走到殿前,俯身拜到之时,众多的大臣不禁倒吸一口气,虽然三人并不曾穿什么华贵的衣饰,但那周身的皇家气度,就是当朝的王子皇孙亦有不及。
“臣侄李霄率子李朝,女李云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李霄跪下后,不紧不慢的说道。既是认祖归宗,自然不宜再用苏野苏颜这两个名字。所以昨日李隆基特意赐下李朝与李云这两个名字。
李隆基和蔼的说道:“平身!”
李霄三人起身,站在殿前,李隆基又一次感慨他们与自己堂兄的相似,便是那些历经几朝的老臣,见了三人,也都毫不怀疑他们的身份。唐玄宗扫视殿堂之下站着的大臣们,见外臣大多面无表情;少数几个侍奉过故懿德太子的老臣神色激动,几欲上前,却又止步,不敢坏了朝堂上的规矩;而那些李氏的宗亲们,却大多面带不屑。连看都不正眼看李霄等人一眼,有几个年轻的子弟,却用妒恨地眼光盯着三人。显然是恨他们挡了自己的道。
李隆基心中有数,暗自冷冷一笑。然后大声说道:“朕之重润皇兄冤死,他之后人,朕理当厚待。朕今封李霄为安亲王,食邑万户,子李朝封颖郡王。食邑五千户,女李云,封为欢颜公主,食邑五千户。着内府即日于永嘉坊内营造安亲王府!府第落成前,安亲王暂居于宁王府中!”
李霄李朝李云三人忙跪下谢恩。李隆基的厚待听在那些宗室耳中,却是刺耳地很,平白的让这不知从那里冒出来地懿德太子后人得了这天大的好处,他们如何能甘心,一个宗室子弟刚要出班反对。却被旁边的人猛的拽住,拦了下来。他示意那莽撞之人看看李隆基看向李霄三人的神色,原来李隆基一直以一种近乎宠溺地眼神看着三人。尤其是李云,那种关怀宠爱的眼神让他们这些宗室子弟妒忌的几欲发狂。却又一声都不敢吭。
若是眼光能杀人。只怕李霄父子三人早死过无数次了。李隆基的宠爱把他们送上了风口浪尖。对此,李霄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有得必有失。过去那种平静的日子再不会回来了,他只有打点起精神,用心的保护好他的孩子们。
李隆基极具威严的扫视一番群臣,满意地看到没有人敢发表异议,微微笑着问道:“众卿还有何本章上奏?”见无人再有本章上奏,便示意高力士退朝。
“退朝!”随着值事太监一声高喊,李隆基起身往后面去了。高力士却没有随行,他快步走下来,对李霄,李朝,李云三人躬身拜下去,说道:“老奴给安亲王爷,欢颜公主,颖郡王爷道喜了!”
李霄急忙扶起高力士,口中说道:“高将军折煞李霄了!那里当得起高将军如此大礼!”苏野和苏颜早机灵的避过一旁,不受高力士的拜。
众多地朝臣见平素他们巴结唯恐不及的高力士竟亲自来拜李霄李朝李云三人,方知道玄宗是何等看重这三人,都收起各自地心思,慌忙上前来与李霄李朝李云三人道喜。一时之间,贺喜之声不绝与耳,李霄父子三人却是好一通应酬。
宁王在旁边看着,见李霄父子三人俱有大家气度,应对得体,进退有据,心中顿觉欢喜,笑着说道:“且散了吧,异日安亲王府落成,列位臣工再到王府道贺不迟!”
见宁王发了话,那些道贺地大臣才散了,好些官员一边走还一边频频回头看向李朝李云,怕是都起了攀龙附凤的心思。
回到宁王府中,陆子捷已将小乙等人接来,出乎苏颜意料地是,这两日,莫怪一直在照顾他们,所以他们并没有惊慌失措,只是老老实实的在天然居等着苏颜等人。小乙小青见了义父和袁熙,自有一番亲热。便是路上收留的洛柔儿和小山,也都觉得李霄袁熙和蔼可亲,不由自主的想去亲近他们。听说李霄苏野封了王,苏颜封了公主,莫怪,莫雨飞,洛柔儿,小山吃惊的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都是异常惊喜。
袁熙凑到苏颜面前,笑嘻嘻的说道:“小颜儿,做了公主,还会不会给袁老头儿做好吃的?”
苏颜轻轻拽了拽袁熙的白胡子,调皮的说:“这个么,要看本公主心情好不好……”
袁熙知她是故意如此,一指点上苏颜的脑门,笑骂道:“小丫头,有皇上给你撑腰了是不是!快去给老儿做几道美味,可怜老头我肚里的馋虫都在造反呢!”
苏颜娇笑着闪身往厨房去了,边走边说道:“知道了,您老就请好吧!一会就得!”小青见苏颜往厨房去了,便也主动的跟了过去,打个下手。
苏颜进了宁王府的厨房,那些厨师见了她,慌忙得跪了一地,口中说道:“小的们给欢颜公主请安!恭喜公主贺喜公主!”
苏颜最不喜欢让人跪她,和小青两个人把他们一一拉起来,说道:“都快起来吧,以后大家见了我不用跪的!大家各忙各的吧,给我留一个灶便可!”
原来早有人通报阖府,李霄一家晋封的消息早就在宁王府传开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欢颜公主圣眷正浓,宁王对她也是爱若掌珠,是以大家都小心的巴结着她,却不知苏颜是最不喜欢别人跪自己的,更是一点架子都没有。
很快,厨房中的人便被苏颜和善的态度和高超的厨艺所收服,便是在宁王府主厨三十年的老厨头,也自叹不如。厨房中的人也都纷纷用心学习苏颜做菜的技艺。
不过半个时辰,苏颜便做了六道菜,混在其他厨师的菜品中端了出去,送到花厅之上,让众人品尝。
众人正吃着,宫的小太监前来传旨,说是宣宁王、安王、颖王、欢颜公主、致果校尉入宫见驾!五人接了旨,换过衣冠,匆忙入宫去了。
求推荐票时间:
传说……女频推荐票是种良药,看在某月病米好还坚持更新的份上,给点药吧!
第116章 一曲惊人
五人奉旨,匆匆来到花萼相辉楼。花萼相辉楼位于兴庆宫内西南角,滨龙池而筑,以三层楼为中心,走廊连接起辉北和辉南两院。花萼相辉楼取“花复萼,萼复花,互相辉映”之意,象征玄宗兄弟之间团结和睦,唐玄宗常在此与兄弟们饮宴作乐,有时还于此与诸位兄弟大被同眠。说到重视手足之情,唐玄宗算得上千古帝王第一人了。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