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探春拍手道:“说的好,就是那里了。你们快将那幅画取出来,我叫我看看效果如何。”
  贾探春如此兴头,她的丫鬟们自然是只有迎合的,便取了画,拿了梯子,按照贾探春的吩咐去行事了。
  潘金莲和贾惜春见贾探春只顾这些,便相视而笑。
  贾探春回头叫两人:“二姐姐、四妹妹,你们也过来看看,帮我参谋参谋,如何悬挂更好?”
  潘金莲和贾惜春忙也跟了过去,几个人这样说那样说,倒是累得几个丫鬟不住来回调整,直到三人都觉得满意方罢。
  作者有话要说:  


☆、薛宝钗谋算又落空

  贾探春虽然不过是偶感风寒,但怕过了人,也只是在自己屋里里头养着,并不外出。
  潘金莲和贾惜春吃过饭,便商量着要去看贾探春。
  潘金莲指了几样东西,吩咐绣橘:“将这几样东西都收拾了,好给三妹妹送去。”
  绣橘应了一声,就去收拾东西。
  潘金莲一边看她收拾,一边和贾惜春说话。
  两人正说话,就见贾探春的丫鬟蝉姐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副花笺。
  潘金莲笑道:“正和四妹妹说要去看你们姑娘呢,你就来了。”
  蝉姐笑着给两人行了礼,说:“我们姑娘让我给二位姑娘送花笺呢,可巧,四姑娘也在,倒是省的奴婢多跑一趟了。”说着,就将花笺奉上。
  潘金莲便和贾惜春看花笺,见上面写道:
  二姊文几:妹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务结二三同志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两人看了,不觉叫好:“好个三妹妹(三姐姐),竟然有如此雅兴,我等姐妹都应当奉陪。”
  潘金莲便仔细收了花笺,问绣橘:“东西可收拾好了没有?”
  绣橘忙答道:“已经好了。”
  潘金莲和贾惜春便起身往贾探春那里去了,蝉姐、入画便帮着绣橘拿了东西跟着。
  两人到了秋爽斋,只见薛宝钗、林黛玉已经到了,正和贾探春说话,贾惜春笑道:“可是我们来迟了。”
  潘金莲便看了贾探春的气色,问道:“看来是大好了?”
  绣橘等人便将东西都交给了待书收着。
  贾探春笑道:“多谢二姐姐和四妹妹惦记着。”
  潘金莲没看见贾宝玉这个无事忙,便问道:“怎么不见宝玉?”
  林黛玉笑道:“这样热闹的事情哪里少得了他呢?已经打发翠墨叫他去了,想必片刻就到了。”
  果然,不过片刻,就见贾宝玉来了,后面还跟着翠墨。
  贾宝玉兴冲冲地来了,见众人都到了,便说:“是我来晚了。”
  贾探春笑着说:“我自认不是个俗人,因那日贪看月色,想着如此风光,错过岂不可惜,便起了这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
  几人说笑半天,议定了别号,便各自做了一首诗来,到底还是推举了林黛玉为第一。
  潘金莲本来对这些就不大擅长,便也不以为意,只当时得了新的玩法。
  薛宝钗见自己的诗作没能被评选为第一,反倒被林黛玉给压了一头,心中不舒服,想起史湘云也是个擅长作诗的,且和自己亲厚,便笑道:“可惜史大妹妹不在,若是她来了,我们的诗社一准儿更为热闹。”
  贾宝玉拍着自己的腿说:“就是啊,史大妹妹在诗词上头颇有天分的。今日若是她来了,谁得第一还真是不好说呢。可恨,我怎么就忘了叫她了。”
  李纨笑道:“也是,她也许久没有过来了,该打发人去叫她才是。”
  贾宝玉立即站了起来:“我这就去找老太太,和她说,叫人去史家接了史大妹妹来。”说完便往贾母处去了,缠着贾母让人去接了史湘云来。
  贾母哪里禁得住贾宝玉求她,忙说道:“我正想云丫头呢,这就打发人去。”
  史鼎夫人听得贾母派了人来接史湘云,立即就叫了史湘云出来。史湘云听说贾家众人起了诗社,十分欢喜,忙忙地就跟着贾家派去的人来了。
  史湘云倒是和贾母的脾气相似,最是爱凑热闹的,来了便要请众人饮酒作诗,薛宝钗自告奋勇,为她出谋划策,开了螃蟹宴、做了菊花诗。
  得了王熙凤接济的村妇刘姥姥也再次来了贾府,正巧贾母有兴致,便让人带了她来大观园游玩。
  众人喝酒行令之时,林黛玉却是顺嘴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众人都没放在心上,偏薛宝钗是一心要拿林黛玉的错的,听了这话,心中暗喜,心想可抓到林黛玉的小辫子了,便暗暗记下了。
  等到次日,众人一起到贾母那里请安回来的时候,薛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我有一句话问你。”
  林黛玉心中纳闷,不知道薛宝钗又要做什么,也不好不给她这个面子,只得跟她一起去了蘅芜苑。
  贾惜春知道薛宝钗和林黛玉并不对付,便问:“这倒是少见的,薛姐姐竟然主动邀请林姐姐。二姐姐,你猜猜,会是什么事情?”
  贾惜春好奇,潘金莲又何尝不好奇呢?闻言,看了贾惜春一眼,慢条斯理地说:“你这促狭鬼儿,既然好奇,我们不如跟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贾惜春大力赞同,两人便不紧不慢地跟过去,贾探春想了一想,便也跟了过去。
  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进了蘅芜苑,薛宝钗便吩咐丫鬟:“你们都出去吧,我和林姑娘有话要说。”
  她的丫鬟莺儿和林黛玉的丫鬟便都退了出去,刚到门口就见潘金莲和贾探春、贾惜春三人带着丫鬟来了,莺儿便有心要给薛宝钗通传,潘金莲对她做了口型,示意她不要惊动里面的两个人。
  就听里头薛宝钗笑着对林黛玉说:“颦儿,你跪下,我要审你。”
  潘金莲听了这话,心中冷笑,你薛宝钗也太把自己当个人物了,不过也是个借居亲戚家的外人,竟然对另外一个客人说起这样的话来,便留神听林黛玉如何说话。
  果然,林黛玉笑说:“薛姐姐可是疯了,你又不是为官做宰的,审问我什么?”
  薛宝钗便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
  潘金莲听了,愈发纳闷,林黛玉此人确实是千金小姐,也不见她有什么异样举动,薛宝钗这是什么意思?
  林黛玉说道:“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
  薛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
  林黛玉一听这话,便知道薛宝钗必定也是看过什么《牡丹亭》《西厢记》的,不然也不知道这些话,一时有些为难,不知道是顺着薛宝钗好呢,还是坚持说自己不知道才好,便有几分迟疑。
  潘金莲前世是听说过《会真记》的,加上贾府看戏的时候,也演过几出《西厢记》的几个折子,便大略知道这薛宝钗是存了什么心了。
  就听里头林黛玉笑着央求薛宝钗:“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我再不说了。”
  潘金莲心里发笑,林黛她倒是聪明,只是示弱,却并不肯承认自己看过那些不该是闺阁女儿看的书。
  薛宝钗见话说到这个份上,林黛玉也没有上当,便有意以自己现身说法,来引诱林黛玉说实话。便说道:“你当我是谁,我小的时候也是个淘气的,也是看过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的。后来大人知道了,将我好一通好骂,我才知道了这等书我们这些闺阁小姐是不该看的,才丢开了。”
  潘金莲听了这话,心中暗喜,就怕你不说实话,既然你说了,我要是不利用一把,岂不是对不起你暗算林黛玉的这一番心思,便挺身往屋子里去了,贾探春、贾惜春便也都跟着过去了。
  潘金莲笑道:“不知道薛姐姐说的什么《西厢》、《琵琶》这些,都是些什么书?薛姐姐素来端庄知礼,老太太和二太太每常夸赞,叫我们姐妹都要多向薛姐姐学习的。想必薛姐姐所说的都是些好书,倒不如给我们姐妹也讲讲,好叫我们也长长见识。”
  薛宝钗见潘金莲几人忽然出现,心里一惊,又听潘金莲如此说话,便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那一番话都被几人给听去了。不由得暗骂莺儿,真是个蠢奴才,居然连拦个人都拦不住,还能有什么用处。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笑道:“我是诳林妹妹呢,其实我哪里看过那些什么书来着,不过是认识几个字罢了。”
  潘金莲一脸的不信,说:“好个薛姐姐,怎的,林妹妹是你妹妹,我们就不是了?你既然拉了林妹妹悄悄来说话,必定是要说些悄悄话的,可是见了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了?好姐姐,你就和我们说说吧。”
  贾惜春也帮腔道:“就是啊,薛姐姐,你就教教我们吧。省得我们都不懂。”
  薛宝钗只是不接话,转了话题,说些其他的事情。
  潘金莲见也套问不出什么事情,便对林黛玉使了眼色,林黛玉便和几人一道走了。
  又过了几日,就听说赖大的儿子赖尚荣被外派为县令了,自然走得还是贾家的路线。
  潘金莲心中暗想,真是宰相门前七品官,这赖尚荣,本来不过是个家生子的出身,谁知道贾家念着赖婆子和赖大伺候的好,赖尚荣一出生,便被放了出去,又有贾家照应,二十岁上便捐了个出身,如今又当了县令。
  赖嬷嬷便开口请了贾母和贾家的一群主子们往自己家的小花园里去听戏饮酒作乐,潘金莲等人便跟着一起去了。
  赖大和赖升家的女儿也都是脱了奴籍的,容貌姣好,打扮得遍身绫罗、满头珠翠,身边也跟了几个丫鬟服侍,浑然一副千金小姐的模样。
  再看赖家的花园盖得美轮美奂,十分齐整宽阔,泉石林木,楼阁亭轩,也有好几处惊人骇目的,还略有几分大观园的样子。潘金莲心里冷笑,大观园是贾家为了让贾元春这个贵妃娘娘省亲用的,才盖得如此奢华,赖家不过是个奴才,居然也敢如此出格。荣国府和宁国府两府的大管家都是赖家的人,两府花费巨额,想来赖家也没少从中贪污银子,不然就以他们的那一点子月例,哪里能有这么大的排场,只怕一般的官员之家还比不上他们呢。
  一时心里又觉得奇怪,赖家如此富庶,俨然也是一个富贵之家,贾家的人难道就没有觉得蹊跷?想必是赖家的人在为贾家办事的时候掌握了不少的机密,和贾家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对于像赖家这样重要的奴才,贾家已是无法控制住了,也只能是装糊涂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鸳鸯事件贾琏挨打

  却说,贾赦一贯喜爱美色和附庸风雅,然而美貌的女子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只发往贾赦怀里跑,要买到美貌少女需要金钱,要讨好美女也需要金钱,要想买到那些证明自己眼光的古旧物件,更是费用不菲。要满足自己的嗜好,便要花费上巨额的金钱。他虽然承继了个一等将军的爵位,也有一些俸禄,但俸禄还不够他塞牙缝子的。他看起来是荣国府的家主,其实手里能动用的银子并不多,原因自然是二房的王夫人拿捏住荣国府的管家大权。
  眼下看着贾母似乎还是身子骨挺好,可实际上贾赦很清楚贾母日渐衰老,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不知道哪一天就去阴曹地府和贾代善作伴去了。贾母又一贯偏心二房,尤其是偏心贾宝玉,大房离她又远,唯一的女儿贾迎春虽然时常陪伴在贾母身边,却是个不得贾母疼爱的,什么作用也起不了。若是贾母就这么突然死了,王夫人肯定抢先下手,将好东西都给搬到二房去了。贾赦自然是不甘心的,便要想个法子来制衡王夫人,思来想去,便想到了鸳鸯。鸳鸯不是一般的丫鬟,她是家生子,又服侍贾母多年,是贾母最为信任的心腹,对贾母的私房一清二楚不说,存放贾母私房的库房的钥匙就是她保管的,若是能把她弄成自己人,就不怕王夫人动手脚了,说不定自己还能多分上一些呢。
  贾赦心里惦念着贾母那丰厚的私房,又想到鸳鸯长得也挺好看的,自己许给她一个姨娘的名分,想来她会愿意跟着自己的,到时候想要多少美婢没有啊。他打了这样的主意,便恨不能立刻下手,只是自己不好意思跑到贾母跟前去和老娘讨要她的丫鬟,顿时就想起邢夫人来了,便让邢夫人去和贾母开口。
  邢夫人不过是个小官员家的女儿,当初能够嫁到贾家当大太太,也都是因为贾家对续弦的要求不是太高,更何况贾赦贪花好色的名声早已经传了出去,前头的发妻还留了个儿子,身边还有几个颇为得宠的侍妾。贾赦房里是这样的情况,有脑子的人家都知道,续弦进门即便能够生下儿子,也不是嫡长子,将来也不能够继承家业,能够分到手的财产也非常有限。因此,不要说门第相当的人家不愿将女儿嫁给贾赦,就是门第略微差一等的人家也不愿意将嫡出女儿嫁过来,可贾赦又是一等将军,无论如何,贾家也不可能给他娶个庶出女儿来,那也太丢人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贾家也只好降低了要求,往那小官员家中寻找相看合适的女孩子了。邢夫人的父亲不过是个小官员,心里羡慕荣国府的富贵,期望能够借助贾家的权势为自己升官发财铺平道路,便有意与贾家结亲。
  贾赦虽然并不中意邢夫人,觉得她家境不好,嫁妆肯定也不会有多么丰厚,只是自己毕竟是名义上的一家之主,如果长期没有夫人,外人看着也不是那么一回事,更何况,妻子在贾赦的心里,那就是个摆设,若是自己不喜欢,就将她束之高阁罢了,不过是费点银子养着而已,更何况她的份例也是官中出,并不用动用自己的私房。邢夫人虽然相貌平平,然而胜在听话,贾赦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至于贾母,那就更是愿意娶邢氏了,她不过是个小门小户的出身,见短识浅的,哪里懂得如何管理家事?可不是又给贾母让二房管家提供了一个好借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邢夫人便嫁给了贾赦,当了荣国府的大太太。她嫁妆微薄,相貌普通,性子又不讨喜,贾赦便不大看得上她,后来再一看,她连管家都不会,处处都落在王夫人的下风,对她就更是冷落,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老丈人升官的事情出力,导致邢父到死也还是个小官员。
  当官的父亲死了,兄弟又是个没能耐、只会花钱的,娘家不但不能给自己撑腰,反而还要自己时不时的接济一番,最为关键的是,还没能给贾赦生个一儿半女的,又不讨婆婆欢心,这直接导致了邢夫人在贾赦面前地位低下,对贾赦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的违抗。
  见贾赦居然主动打发人来找自己,邢夫人就觉得纳闷,这贾赦一向是巴不得看不见自己的,还真是奇怪。等见到贾赦,又见贾赦居然面带笑容,邢夫人更是心中发毛,不知道贾赦这是怎么了。等听贾赦要讨鸳鸯当姨娘,还要让自己去开口说,邢夫人是极为不情愿的。现在自己虽然不得贾赦的欢心,但好在贾赦是个风流成性的人,身边的侍妾、丫鬟被他弄到手上的多,可被他放在心上的是一个也没有。自己好歹有着正房太太的名分,在大房说话还算是话。
  鸳鸯在贾母面前的地位比起贾母的几个孙女儿还要高呢,最得贾母信赖,就是自己和王夫人对着她,也是笑着说话,不敢摆出什么太太的款来。可以想见,若是鸳鸯给贾赦当了姨娘,就凭借鸳鸯本身的才能和贾母对她的喜爱以及贾赦对她的志在必得,自己的日子肯定要难过了。
  若是鸳鸯有福气,能给贾赦生个儿子,自己就更加被动了,在大房就会愈发尴尬,因此,邢夫人心里非常抵触贾赦向贾母讨要鸳鸯的念头。
  然而,她一贯惧怕贾赦,便是不情愿,也不敢拒绝贾赦的要求,还是得想法子去向贾母开口说,更何况,贾赦亲口许诺她,说是事成之后,就给她三千两银子当私房,又与她说,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大房好。邢夫人爱财如命,一听足足三千两银子,又听此事若是成了,将来就能多分点贾母的私房钱,便有几分心动。又想着,自己是贾赦明媒正娶的太太,又没有什么过错,即便鸳鸯得宠,也只是个宠妾,动摇不了自己的正妻地位。因此,便也想将此事办成,只是贾母一向倚重鸳鸯,她思量了许久,也想不出什么法子能够说成此事。
  正在头疼的时候,转念一想,大房的儿媳妇儿王熙凤时常在贾母面前伺候,又非常得贾母疼爱,与鸳鸯关系也不错,这等对大房和鸳鸯本人都有好处的事情,相信王熙凤这个人精子是不会拒绝的,便去向王熙凤求助去了。
  邢夫人一向不喜欢王熙凤讨好贾母和王夫人的做法,对她颇有微词,只是不好说罢了,因此,也不往王熙凤处去。因此,当王熙凤得知邢夫人来了的时候,十分奇怪,不知道这位婆婆是抽了什么疯了,居然主动往自己这里来了,心中一时不由得警惕起来。笑嘻嘻地出去迎了邢夫人入内,又叫了巧姐儿来承欢膝下。
  邢夫人有求于王熙凤,巧姐儿又十分可爱,便耐着性子哄着巧姐儿玩了一阵子,才对王熙凤使眼色。王熙凤见了,忙叫奶娘带了巧姐儿下去。
  邢夫人便将贾赦要讨鸳鸯当姨娘的事情说了出来。
  王熙凤听了邢夫人说的话,心里立即盘算开了。
  她虽然泼辣无比,却是个明白人,立即就明白了贾赦的企图,暗暗想着,自己这个公公倒也是也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啊,至少还能想到从贾母的心腹着手。她倒是想让贾赦成功呢,反正大房只有两个儿子,贾琏是嫡出,贾琮不但是庶出,而且年纪还小的很,又不得贾赦疼爱,就是个小透明般的存在,将来大房的家产大半都是贾琏的。可贾母的精明厉害之处,她是看得清清楚楚的,自己的姑妈王夫人也不是个善茬,最是擅长扮猪吃老虎的,只要动一动脑子就能弄明白大房此举的含义。鸳鸯那丫头更是个心气极高的主儿,未必能够看得上贾赦这种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的老头。自己要是开口去说这件事情,若是成了,自然对自己也稍微有些好处,可若是不成,那可就是彻底得罪贾母、王夫人和鸳鸯三个人了。依着她对贾母、王夫人、鸳鸯三人的了解,猜度着这件事情十有□是不能成功的,因此,在心里思谋了半天,还是决定不去趟这趟浑水了。
  贾赦是她的公公,邢夫人是她的婆婆,即便不是亲婆婆,出于礼法,那也得要敬着的,两人都得罪不起,便笑着奉承了邢夫人一通。邢夫人心眼少,她口才又十分了得,一通好话说下来,将邢夫人说得通体舒泰,又找了借口不和邢夫人一起到贾母那里去说。邢夫人便自己亲自跑去找了鸳鸯言明贾赦对她有意的事情。
  贾赦虽然承继了爵位,可他已经五十余岁,又是一贯贪花好色的,鸳鸯是贾母的首席大丫鬟,一听邢夫人这样说,心里明白,贾赦这是看中了自己掌管贾母的私房、深得贾母信任,想要自己为大房出力呢;贾赦这般年纪,又不是个长情的人,见一个便收一个的人,自己就是跟着他,只怕也落不到什么好处,因此,哪里肯愿意给贾赦做小?便打定主意不愿意。
  邢夫人百般好处都说了,鸳鸯就是不愿意,她也不好对鸳鸯如何,无计可施之下,只得兴头头地来、恼怏怏地回。回去在屋子里头转悠半天,也不敢去见贾赦,告诉贾赦结果。还是贾赦自己过来逼问,邢夫人才吞吞吐吐地说了。
  贾赦听说鸳鸯不愿意跟着自己,他心里想着贾母那丰厚无比的私房,便不肯就此放弃,转而找了鸳鸯的哥哥和嫂子来,让她们去劝解鸳鸯。
  鸳鸯的哥哥和嫂子都是糊涂不堪的人,只看得到眼前贾赦许给他们的好处,浑然不顾鸳鸯的意愿,便下了死力气去做鸳鸯的思想工作,意图让鸳鸯回心转意。
  鸳鸯心里发怒,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不能善了了,便想着,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能然让你们好过。她在贾母身边长大,贴身服侍贾母多年,对贾母的情绪喜好把握得极为到位,十分清楚贾母偏心二房,对大房并不看重,而且最为看重自己的私房钱,是容不得别人觊觎的。便故意趁着薛姨妈、王夫人、潘金莲、林黛玉等人都在的时候,将事情闹到贾母面前去了,对着贾母好一番哭诉。
  知子莫若母,即便这个儿子不得自己欢喜,贾母自然也能明白贾赦的这一番打算,想到自己还没死呢,贾赦居然就谋算上了自己的私房,一时气得倒仰,将贾赦大骂一顿。骂过贾赦,又想起王夫人对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安排,便连王夫人也没能躲过她的怒火,也被骂了。
  女人讲究三从四德,贾母早已出嫁,贾代善又早死了,贾母便是心里再恼恨贾赦,那也是她的大儿子,骂完了人,出了心头的一口恶气,也不能一点脸面也不给贾赦留,贾母也只得好言安抚了邢夫人一通,当然在鸳鸯的事情上,那是毫不退缩的,一丝让步也没有。
  贾赦见他的打算被贾母看得明明白白的,便觉得十分没脸,只得从外头寻了个才十七岁的女孩买了来,当小妾了。只是心里到底意难平,刚好听人说外头有个姓石的,因人有几分死心眼,人都叫他石呆子的,家里颇有一些上好的旧扇子。贾赦没能得到鸳鸯,心里便发狠,要得到这一批扇子,便让贾琏想法去弄来。贾琏万般法子都想尽了,那石呆子只是不肯卖,贾琏也只能无功而返。
  偏生那个贾雨村因借了荣国府和王子腾的势力,已经升任了大司马了。因贾元春已经是贵妃,贾政又点了学差,眼看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自然更是要巴结贾府了。见贾赦十分喜爱那些旧扇子,便想了一个法子,动用了自己的一小点点权力,硬是说那石呆子拖欠了官银,将他弄到衙门里去一通好打,见石呆子打得皮开肉绽、半死不活,又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扇子给抄没了,作了官价送了来。
  贾赦见贾雨村几乎是将扇子给白送给自己,自然是极为高兴的,便拿给人炫耀。偏偏他儿子贾琏虽然乱搞男女关系,人倒是还没坏彻底,尚且还有几分良心,对贾赦和贾雨村这等抢夺良民家产害人的事情十分看不过眼,便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贾赦听了大怒,他眼里只有自己,只顾自己享受,压根也不管别人死活。听得儿子居然敢这样说自己的行为,便觉得贾琏十分不孝,该好好收拾收拾,又想起在鸳鸯事件中,王熙凤滑头的很,不肯为自己出力,他是个公公,不好和儿媳妇计较,便将怒气都发作到贾琏头上,便顺手拿了手头上的东西,将贾琏狠狠打了一顿。
  孝字大过天,即便心里不以为然,面上也是要照做的,贾琏知道贾赦的脾气,若是不让他出了这口气,只怕以后他下手更重。因此,不但不敢还手,更是不敢立即躲避,只是站着让贾赦殴打自己罢了。贾赦下手又不留情面,结果,自然是贾琏受了伤了。偏偏还伤在脸上,贾琏最爱面子,便不肯外出,只每日躲在房里养伤。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贾琏被打这件事自然属于后者了,没过了半日,荣国府就传得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说大老爷为了几把破扇子将琏二爷打得死去活来,真不像是个亲爹。当然这里头也少不了王夫人的手笔。
  王夫人做的还不止这些,她还叫人给贾琏送了伤药,说了许多心痛的话,还掉了几滴不值钱的眼泪,一副好婶子的模样。贾琏生母早死,继母又是个蠢货,没享受过什么母爱,父亲如今又这样对自己下狠手,不免觉得还是二叔二婶对自己好,心里对贾赦和邢夫人是越发冷淡、对二房是更加亲近了。
  贾琏是贾迎春的哥哥,虽然不是同母所生,到底比别人要亲厚些。潘金莲想着,贾琏和王熙凤虽然对自己并不见得多亲近,但到底也没害过自己,因贾琏伤在脸上,也不好意思去见他,便只是让人给巧姐儿送了几样玩器并几样吃食东西,以表心意。
  作者有话要说:  


☆、薛宝琴等人的到来

  潘金莲和薛宝钗、林黛玉等正在潇湘馆谈笑,就见几个王夫人那里的小丫头并老婆子忙忙的走来,给几人行礼后,笑着说:“大奶奶的两位妹子都来了。薛大姑娘的妹妹、薛大爷的兄弟也来了。我这会子请姨太太去呢,奶奶和姑娘们先上去罢。”说着,便往薛姨妈住处去了。
  薛宝钗听说是她的妹妹和弟弟,便知道大概是她二叔家的堂妹薛宝琴和堂弟薛蝌来了,心中纳闷,不知道这两个人来京城做什么,口中只说:“难道是二叔家的薛蝌和他妹妹来了不成?”
  李纨也笑道:“难道是我婶子她们来了不成?即便是,这么多亲戚,怎么就凑在一处了,这可是奇事。”
  潘金莲笑道:“我们在这里再猜下去,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倒不如去二太太那里去看看。”
  众人便都起身,往王夫人那里去了,一进屋子,就见里头坐了许多人。
  邢夫人的父亲虽然是个小官员,可到底还有些俸禄,再加上多少有些其他的进项,家里倒是还过得去。可邢夫人出嫁后没多久,邢夫人的父亲就死了,自从他死了,家里便没了进项,只出不进的。邢夫人的哥哥邢大舅又是个大手大脚惯了的人,又喜好眠花宿柳的,大把大把的银钱花用出去,邢舅妈也是个贪图享受的。两夫妻齐心合力,没几年的功夫,就把家产给花用的差不多了,家里竟然穷的都要过不下去了,只得将老宅都给卖了,换了一处小的宅院,那些多出来的银钱便拿来花用。照着邢大舅夫妻的花销,这手中的银钱是越来越少,只得不断地倒腾房子,到最后连小房子也买不起了,便租赁了寺庙的房子住。饶是如此,如今也是没钱可用了。
  邢大舅想着自己的妹妹嫁到了荣国府当太太,以荣国府的门第,自然是不能看着亲戚挨饿的,便将东西一收拾,带着妻子和女儿邢蚰烟直奔京城荣国府而来。
  正好王熙凤的哥哥王仁也在金陵住着,想着来投奔自己的叔叔王子腾,两家就在码头上碰见了。
  王熙凤之父这一房虽然比不得圣眷隆重的王子腾,但王家的祖业在哪里搁着呢,便还是唤奴侍婢的。
  邢大舅因听说是王熙凤的哥哥,想着自己的妹妹邢夫人是王熙凤的婆婆,两家也算得上是亲戚,便厚着脸皮往王仁那里去说,试图得到王家的照拂。
  王仁听说了这一层亲戚关系,便拉扯了邢大舅一把,让邢大舅乘了自己的方便。
  邢大舅原本想着到京城去,还得花费不小,谁知道正好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