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猫有了,那狗呢?她院子里虽然有一只大纸狗,但不是真的,总感觉还差一点儿的。
贾母不喜欢这些,所以她的院子里也没有养。再加上她院子里养了些鸟笼子,怕那些鸟被猫吃了,所以整个荣国府都不养这些东西。
秦可卿倒是喜欢这些猫猫狗狗的,以前去东府的时候,她还抱着玩过。不过后来秦可卿搬到了郡主府去了,那些她养的猫狗也都带走了。
探春提到狗,江行远下意识地看了眼赵秀宁,然后摸了摸鼻子道,“陵儿呀,你妈怕狗。咱就先不养了吧。”
探春听了才想起赵秀宁之前差点被狗咬过,之后就特别怕狗。看了这对在她面前秀恩爱的爹娘一眼,探春点头妥协了。心中准备把那只狗无人的时候装起来。
不过赵秀宁却在一旁笑着说道:“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不打紧。不过你院子里不是还有一只嘛,就先养着吧。等碰到好的,再让你爹给你弄来。”这次接亲女儿回家看到女儿身边那只大狗倒是挺乖巧温顺的。
探春点头应是。
饭毕,家里两个小少年都揉了揉眼睛,赵秀宁见此便让丫头将两个孩子抱下去了。当江珊的大丫头上前抱走江珊的时候,探春又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那丫头,然后垂眉不语不再看她。
看来这个家里,也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干净了。明天得找机会打探一番了。
“陵儿,那边的事情可都了了?”将屋中的丫头都打发出去了。江行远才关切地问探春。
探春点头,“我离开的事情,想必瞒不过老太太。不过当今都让礼部办了丧礼,此事就算是有再多的问题,想必此时也只能盖棺定论了。”
“那一家人都是烂了心肠的,当初南安太妃找了多少人家,无论是碍于什么,竟只有贾家同意了。自古以来和亲的姑娘哪个不是命苦的。我前儿还听人提起,本朝和亲的姑娘能生下孩子的就只有大长公主。其他的不过一两年便都香消玉损了。”
“我从来都不喜欢这样的事,保国卫国不只是男人的事,可若是以和亲的方式换来和平,那这和平也太廉价了。”
白了一眼弟弟,赵秀宁又说道,“你们今天都忙什么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江行远将手里的一把瓜子仁递给赵秀宁,然后才说道,“这不是朝。廷要向西海沿子发兵了,朝。廷征粮的旨意到了长安县。我和国基去看了一眼粮食情况。”
江家四个大人,每天晚上吃过晚饭都会坐在房间的炕上,喝着小茶吃些瓜子水果。家里的男孩子则是放养,爱玩便玩去,不爱玩便睡觉去。
这习惯从赵家父母去后,留下他们四人时便养成了。那时候,赵家的日子过得也紧巴,也买不起什么好茶叶,不过是一些荷叶沫子,再加上一些瓜子。
现在条件好了,晚上喝的都是普洱。除了瓜子还有一些干果和应季的水果。整个小炕桌摆的倒是全呼。
这种一家人饭后坐在一起聊天的事情,在贾家再不会出现的了。
男孩子们一般都坐不住,也懒得听大人们翻来覆去的话当年,所以一般都是赵环带着兄弟们在院子里疯玩。
当初在边疆,他们家男孩多,出去打架时那真真是谁也不惧谁,一个个皮实的紧。不过现在家里就只剩下两个小的了,虽然也皮实,不过年纪在那里摆着呢。
探春晚上一般不怎么吃瓜子,对将瓜子仁分给自己的赵秀宁摇了摇头,“爹,朝。廷向西海沿子发兵,那需要的粮食是随着军队一起去西边的吗?那路上得消耗多少呀?”说这话的时候随手给自己拿了块甜瓜。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
终于一百章了,感觉好幸福!
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
“一起去才算是省粮食呢,不然再派人送去; 这送粮的人马他也不少消耗。”因着江行远给了赵秀宁一把瓜子仁; 刘琉羡慕地看了一眼赵国基; 于是赵国基一边给媳妇剥瓜子; 一边回答着探春的蠢问题。
“那倒也是; 这后面若是还需要粮食是不是就要人千里运送了呀?”
江行远看到探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便笑着给她解释,“也不是只这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都是就近征粮。或是朝。廷给那附近的粮仓下旨征民仓变军备。”
探春听了直点头,原来是这样呀。她上辈子出生在和平年代,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个事情。这辈子更好了; 是个连书都没上过几年的失学少女。“幸好爹和舅舅来了这长安做官。”
一听这话; 家里的大人便都笑了; “我的儿; 就算是要调兵去西海沿子; 咱们当时在边疆也不会轻易调动的。那不成了拆东墙补西墙。”
探春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爹,咱们长安离西山大营有多远?”
“不远约莫十几里地吧。怎么问起这个?那里可不是寻常人可以去的。”
“没什么,不过是刚好说到这里; 随口问问罢了。”十几里路,从西山大营到长安县不过骑马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这距离还真的挺近的。
说实话,马车实在是太慢了些,再加上她们这一行人都是女眷和行李; 不然骑上一匹快马从京城到长安县也不过是几个时辰就能到的。
夜深了,几人又说了两句,便各自散去不提。
探春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想着今天一家人见面时的场景,亲切而又熟捻,没有生疏也没有距离,想着想着,探春便非常满意的笑了。
这才是一家人呢。
有妈不叫,叫太太。有爹不叫叫老爷。那样的日子她是过够了。
躺在床上,想着以前,又想了想今后,最后例行公事一般地想了想那登徒子,探春这才慢慢睡过去。
不过睡前,探春却想着明天一早就给那登徒子写信。嗯,毕竟是千里迢迢的,很多事情也不能在信里说,具体怎么写,还得细细想想。
长安县这边一家团圆,心满意足,都睡得很踏实。不过京城里,却有很多人睡不好。
司庆习惯抱着自家一身小肥膘的软包子睡觉,可是今夜薛蟠回家备嫁去了,一时间竟然让他非常的不适应。
在床上翻了几个身后,刷的一下便坐了起来。
“来人,拿黄历来。”他们都是男人,那个什么六礼的,能省就省了吧。早点将媳妇娶进门才是正经。
再有两天就要过中秋了,本来还想着带他们家包子进宫逛一圈的。不过时间太紧,估计只能等过年的大宴才能让他们家的包子见一见他想要见的世面了。
挑了个八月末的日子,司庆满意的将那日子用笔圈了起来,“告诉管家,府中上下从明天开始全力准备本王的婚事。”
明天他再去郡主府一趟,将他小姑姑请来帮衬操持一番。
成家可是大事!
在自己屋里折腾了一番后,司庆打了个哈欠抱着被子这才迷迷糊糊地睡下。
薛家那边,薛蟠心大的呼呼大睡。也不管是嫁不嫁,王妃不王妃的,晚饭后他妹妹也让他乖乖听话,那他就老实等着好了。
宝钗却不像她那心大到没心的哥哥一般,她又吃了一丸冷香丸,这才将将舒服了一些。今天的事情,别看她表现的多么镇定,其实心里就没有一刻平静。
她小时在金陵配的冷香丸进京城后消耗极大,她那年便派人去全国各地配药去了,可是仍是还差了些。想到那早逝的荣国府三姑娘,宝钗也有些感伤。
虽然她们接触的不多,可也是她提醒自己配药这件事情的,也是她无意识的一句话提醒了自家,姨妈是如何算计她们的。
那样玫瑰花一般的人物,竟然走了那么一条路。
可悲可叹呀。
现在看来,能成为家主,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薛家与义忠亲王府做了亲家,差一点的人家也是不敢得罪他们家的。
等到忙完了哥哥的婚事,那些倚老卖老的管事掌柜们,也应该知道知道她薛宝钗的厉害了。
“莺儿,将当铺的帐本拿过来。”
“是,姑娘。”
莺儿知道自家姑娘今夜又要点灯熬油地看帐本对帐了,想了想,便走出房门,先是给自家姑娘泡一壶浓茶,然后又让宝钗院里的小厨房备上宵夜。之后才回到宝钗房里,找了一个光线明亮的角落一边陪着宝钗,一边做起了针线。
如果说薛家的两个孩子性格正好相反了,那么根源一定是在薛姨妈那里。
因为咱们的薛姨妈,也不过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哭了一场后,便收拾收拾睡下了。
可怜整个薛家大宅,竟然只有薛宝钗一个姑娘夜深人静了还在忙碌着。
也是个可怜的。
朝。廷要向西海沿子发兵,八百里加急的公文不过几天遍到了西海沿子。而随着出兵公文到达的,便是探春的死讯。
“噗”,柳湘莲听到消息后一口血便喷了出来。
浑身晃了晃,用剑支撑着才没有倒下。
那个喜欢用狼牙棒打人的姑娘,怎么会,怎么会,他们不是说好了的吗?
等到这次他回京城就去他家提亲的。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选择?
柳湘莲悲痛不已,挥开想要上前扶住他的人,踉跄地奔了出去。
他不相信,这不可能。
她。。。为什么不等等他。
等他回去带她走。
带她远走高飞。
他从来不在意那些功名,他所有的上进都是为了她。
西海沿子,南安王,南安太妃,荣国府。。。。。。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柳湘莲冲出房间一路狂奔到了一处无人之处,大声的嘶吼,又拼命的挥着剑。及至身上没有一丝力气,才跪倒在地上。双手捂着脸,悲痛的哭了起来。
那声音像是草原上独狼的悲鸣,那声音中的绝望更像是失去翅膀的雄鹰。
幸好探春没有见着,不然岂不是也要心疼死。
及至夜幕降临,柳湘莲还呆呆地躺在那里,双眼无神地盯着头顶的星空。
心里空落落的,疼得不敢喘气。
牙齿咬破的唇还一直在滴着鲜血,有的滑进嘴里,腥热中带着一丝甜。
半晌,将一直握得紧紧的拳头从身侧拿了起来,慢慢的放在嘴边。
牙齿狠狠地咬在上面,又是一股鲜血流了进嘴里。
疼。。。却不及心痛。
想到她的容貌,想到她的笑,想到她打人后那副掩饰过后的嚣张,想到她。。。。。。
黄泉路上无老幼,奈何桥畔总相见。
杀了南安王,杀了南安王。
多久后,柳湘莲的脑海里仿佛就只剩下这么一个想法,他要杀了南安王,为她报仇。
自古战死杀场便是常事,为什么他不死,为什么他娘要将你逼死。
若是他当初死了,也不会有和亲的事情了。
想罢,柳湘莲眼中漆黑一片,仿佛曾经那双桃花眼中所有的光亮都熄灭了一般。
艰难的坐起身,柳湘莲又抬头看了一眼星空,这才慢慢地捡起一旁的鸳鸯剑,一步一步地走了回去。
那些害死她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一个都不会。
“这位施主,且等一等。”就在柳湘莲快要走回去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柳湘莲回头看去,竟然是一对就算是天黑也能看得出很邋遢的僧道。
柳湘莲什么都没有说,眼睛平静无波的看着面前的二人,似是在确认什么。
这对僧道也不是别人,就是红楼梦里的赖头和尚跟跛足道人。两人自然是知道探春和柳湘莲的事情,同时也知道探春诈死离开荣国府的事情。
不过根据他们所知道的,那位主儿此时此刻可没有将她还活着的消息告诉面前这人,估计那位主儿可能不要这面前的少年郎了。
既然是这般,那他们按着正常的轨迹将人忽悠出家应该不会惹了那位不知身份的姑娘生气。
两人这般想了,便来到了柳湘莲这里。看到柳湘莲绝望的样子,纷纷在心里对那位姑娘进行了一番谴责。
真是一个祸害呀。
男女通吃,竟然一个也不放过。
可怜绛珠仙子在京城里还在请医吃药呢。
“这位施主,我二人看你尘缘已了,且舍了这凡世,随我二人一起修行吧。”
柳湘莲闻言仍是不说话,而是双眼直直地看着面前的二人,暮然间露出了一抹笑来。
赖头和尚跟跛足道人两人互视一眼,皆不明白他为何会发笑,上前两步准备探个究竟。哪成想脚步刚刚迈出去,柳湘莲便迅速挥剑而下,幸而二人也是修道之人,倒是堪堪躲过并未曾伤到。
“你这竖子,我二人好心渡你出苦海,为何下此毒手?”二人气急败坏地指着柳湘莲骂道。
那鸳鸯双剑可是经年的古物,又是上过战场见了血腥的凶煞之剑,若真的被这剑伤了,可也是要受一番罪的。
柳湘莲冷笑了一下,“某未婚妻曾说过,若是遇见有人化我出家,可不分缘由一剑刺去,若是死了,就地掩埋。若是没死,算他命大。”若不是他家姑娘说过穷寇莫追的话,他还想要再补上几剑。
哼,竟然敢跟他未婚妻抢人?
赖头和尚跟跛足道人:“。。。。。。”
卧槽!
那位主儿好狠的心,竟然连这个也算计到了。
被柳湘莲刺了一剑,又听柳湘莲这般说,两人也不多呆了,直接转身缩地成寸地离开了。
算了,爱咋地咋地,他们是不管了。
不过也因为二人的出现又离开,让柳湘莲想到了最后一次见探春时,探春说过的话。
也许这世上真的有转世投胎以及借尸还魂的事情也未可知。
不管她变成什么模样,他总会找到她的。
无论是她成了孩子,女人,还是。。。男人。
他相信一定会找到她的。
一定。。。。。。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章。。。。。。。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
柳湘莲现在已经做好了等待心上人回来的心理准备。一路回去的时候,还在心里默念着那句‘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的联络暗号。
念着念着; 柳湘莲就觉得街上的人都特么忒可疑了。拿着风车在街上乱跑的孩童; 挎着小篮子挑货的姑娘; 摇着扇子的书生。。。。。。
要; 要不要上去兑兑暗号?
柳湘莲想罢; 看到了一个离他最近买头花的姑娘,咬了咬牙走上去; “天王盖地虎~”
那姑娘被柳湘莲吓了一跳,再仔细看了一眼此时异常狼狈的柳湘莲,‘呸’了一声骂了一句; “臭不要脸。”
骂完转身便挎着篮子扭腰走了出去。
柳湘莲看着那姑娘远去的身影; 特马后炮地小声嘀咕了句; ‘我也觉得不可能是她。要是她的话; 就算是长了那么一对暴牙也不会涂那么厚的胭脂的。’
嘀咕完; 柳湘莲又看了一眼摇着扇子走过来的矮胖书生; 于是抽了抽嘴角又硬着头发上前来了句,‘天王盖地虎。’
那书生眨了眨眼,睨了一眼柳湘莲; 叹了一句,“有辱斯文”便越过他也走了。
柳湘莲搓了把脸,正好有几根杂草落到了他的手上。
看着手心里的杂草,柳湘莲沉默半晌。
她喜好美色,是不是她嫌自己现在太难看了; 所以。。。,要不换上戏服再出来问?
想罢柳湘莲看了眼天色,呐呐地回去了。
之后一连许多天,柳湘莲每天都早出晚归,将自己打扮的精精神神地跑到大路上见人就问那句,‘天王盖地虎’。
因为问的人不分男女老少,柳湘莲至少没因调戏这种罪名而被告官。
一直等到收到了探春报‘平安’的信件以及联络恢复的通知,柳湘莲这才恢复正常。
不过两三个月的神经错乱也让他的名声异常的响亮。响亮到柳湘莲上门提亲时,江行远还犹豫了好久。
人长的俊俏非凡,不曾想那脑子却是个有坑的。当初他咋就没有看出来呢?
。。。。。。
回到两三个月前,这个时候的柳湘莲还在‘人来疯’,薛蟠在备嫁。
这日一早,一门双候的史家二房里,府中的老爷和太太正在商量着湘云的婚事。
“老爷,姑太太那里既然想要让云丫头嫁过去,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云丫头虽然有我们这些叔叔婶婶疼惜,可终究没有父母。一般的人家便是我们给再多的嫁妆,人家也不乐意。您说呢?”
史二老爷听了皱了皱眉,“姑母想要让云丫头嫁给宝玉。只是宝玉一个白身,二房又没有爵位,这如何使得,岂不是让人笑话。”
若是贾家两房没有分家,这门亲事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可是贾家分家了,贾家二房除了那么一座府邸便什么都没有。
前儿贾政还得罪了南安王府,本就只是五品官的闲职如今也因为一点疏漏而罢免了。
这样的人家,若是将云丫头嫁过去,还不得让人戳破脊梁骨去。
以后二丫头,三丫头又要如何说亲事。
史二太太见自家老爷这般说便也明白他所顾虑的是什么,只是那云丫头她和弟妹实在是不待见。
虽然她们都有私心不可能对她做到视如已出,一视同仁,但摸着良心自问,她们也没有亏待了她去。
可是那丫头人前人后地败坏她与弟妹的名声,这京城之中多少人不是在背后笑话她们。
你说说,这让她们找谁说理去。
史二太太只要想到这些个破事,心里就火烧火撩的,于是与史三太太商量了一下,便决定真的做一回那传言里不仁不义,不慈不爱的婶娘。
“老爷所言过于偏颇了些,政老爷虽然没了官职,可宝玉却是个好孩子,听说现在读书特别的用功,将来金榜提名也不是不能。咱们与贾家本就是老亲,此时不过是亲上加亲。湘云自幼大半时间里都在养在姑太太那里,姑太太疼她跟亲孙女无二。我倒是觉得将湘云嫁到这样相熟亲近的人家里,比外面那些不知根底的要好一些。当祖母的给自家孙子聘个娘家媳妇怎么就值得别人说一回嘴了。”
史二太太看到史二老爷沉思不语的样子,眼珠子一转又继续鼓吹着他,“那府里的老太太可是老爷的亲姑母,她本就有意咱们贾史两家亲上加亲,若不是前两年湘云年岁小了些,也许早就上门提亲了,到了那个时候,老爷难道还能对着她老人家说不字不成?反正我是张不了那个口的。”
史二老爷端起茶杯看着杯中的茶叶,沉思不语。
长兄自幼体弱多年,好不容易就留下了这么一根独苗,本想着养到成亲的年纪,一副嫁妆送她出嫁,也算是全了兄弟情谊,可是现在看来,这婚事也是件麻烦事。
父母双无,丧父长女。
他也是知道这孩子自小便被人传成八字太硬,克父克母的命。有了这样的名声,想要嫁到好人家去,却是难上加难。
只是那贾家,说真心话,这宝玉他也是年节时见过的,不像是个有担当的样子。
还不如贾琏呢。
只可惜年纪差太多,又是已经成家的。
“老爷若是此时拿不定主意,不如回头和三弟那边商量商量。”
史二老爷点了点头,确实要跟三弟商量一下,毕竟不是他一个人的侄女。
史二太太见此,眼中滑过一抹笑意。
她相信她的好妯娌应该也在做着史三老爷的思想工作。
那死丫头既然从小就觉得在家里委屈了她,一直喜欢住在贾家,那就让她这一回住个够。
哼,成为贾家人,还怕没得住吗?
史二太太早就看穿了史湘云的本质,那就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自从荣国府分家后,她可就再也没有听到那丫头张嘴必嘴荣国府了呢。
不过现在后悔也晚了。
史二老爷和史二太太的谈话并没有背着人,所以下晌的时候,史湘云那边就得了消息。
翠缕抓了把大钱打发了那个送信来的小丫头,这才回身一脸担忧地看着史湘云。
现在的贾家,只要有点常识的便都明白只一个八十来岁的老太太支撑门楣,若是老太太哪一日驾鹤西去。荣国府这块牌子就得摘下来了。
不但要摘下来了,还一下子从官宦之家变成白身百姓。
咦,不对,二房的琏二爷身上还捐了个同知的官职,只是这却不是什么好事。
“往常里我说上两句实话,你们都还说我不懂事。现在看出来了吧,这般恶毒,跟本不及我言语之万一。贾家这般好,她们也不是没有女儿,怎么不将她们的女儿嫁过去,只欺负我一个没爹没娘的孤女算什么本事。”
此时的史湘云压根就忘记了,贾家好不好,是她自己说的。史家二房三房的闺女可是很少去荣国府坐客的,贾家如何,人家哪里会知道。
翠缕看着自家姑娘在那里气得跺脚低声叫骂也不言语,直到史湘云骂累,翠缕才端着杯茶上前,“姑娘消消气,如今还是快想想办法才是呢。”
史湘云瞪了一眼翠缕,“说的倒轻松,你让我上哪想办法去。我又能想什么办法。若是我老爷和太太还活着,岂容得她们这般欺负。”
问题是大老爷和太太不是已经没了嘛。
翠缕心下暗忖,却不敢说出来。看到史湘云终于气平了,这才将刚刚史湘云弄乱的房间整理了一番。
半晌史湘云眼前一亮,声音轻缓而又带着异样的执着,“翠缕,你说我进宫选秀去如何呢?”宫里的宜妃娘娘她也是知道的,往常在贾家的时候,她可没有觉得那位二姑娘有什么长处。那般普通的姑娘都可以封妃,她就不相信她还会差在哪了。
不如何,而且她也不相陪着自家姑娘进宫去。若是可以,她还是想要有一份好婚事的。
那贾家大姑娘身边的抱琴本就比大姑娘大两岁,从宫里出来后,岁数也太大了,上哪找好亲事去。
翠缕想了想,却是不敢将心里话说出来的,心念一转便说道,“。。。怕是不容易,二太太和三太太是不会同意的。二房和三房也不是没有别的姑娘。”
她们家姑娘与两位当家太太的关系一直很紧张,这个时候如何会给她家姑娘爬上高位的机会。
虽然后妃没有哪个不需要娘家帮衬的,可是娘家帮衬的同时,也可以让娘家人跪在她脚边唱征服。
再一个后宫倾覆,有的时候倒霉的不仅仅是宫妃还有宫妃的娘家人呢。
这么一想,史家的太太们如何会同意让她们姑娘去选秀。
“。。。总会有办法的。”
湘云眯了眯眼,她就不相信她的命会那么苦。
话说,人都是有趋吉避利的,宝玉没有了原著中在贾府中的地位,林黛玉与薛宝钗又没有跟她抢,不是抢来的宝贝,湘云自然也不会有多喜欢他,重视他。相反心中对于他还有着一点鄙夷。若不是看在种种利益和前途,她也不会太亲近宝玉的。可是那份让她看重的东西也随着贾家被掏空,迎春封妃两房分家而变没了,而她对宝玉那份朦胧的感情,呵呵,如何抵的上现实。
现在让她嫁,打死她都不会同意的。
不争一回,她如何甘心。
人的命三分靠天意,七分靠自己,这一点探春就非常的信服。
午后歇息方罢,探春让人将便宜爹送来的两只小猫崽抱到外面晒太阳,旺财也跟着探春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虽然它是一只纸狗,但却跟普通的狗没有什么两样,若是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非常的听探春的话。
木有错,就是听得懂人话。这一点尤为让探春喜欢。
虽然好不懂兽语,可是兽懂人语也是一样的。
无视了那两只作死的猫崽子拼命的往旺财身上爬,探春将四喜叫到身边继续问着府里的人事。
江家是新贵,没有什么家生子,最多也不过是干了十年左右的老人。所以府中的人都是近十年里买回来的。
“太太院里的丫头都是个什么来历?”
作者有话要说: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俺的猫主子已经成功上线了,这周五六去抱回来。呃,没告诉太后,准备先斩后奏。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
探春漫不经心地问话,并没有引起四喜的关注。于是笑着将自家姑娘说着她知道的消息。
“。。。。。。太太身边有两个大丫头; 分别叫吉祥和如意。舅太太身边也有两个大丫头叫同喜; 同乐。老爷和舅老爷还有府中的三位年长的哥儿; 平时不用丫头侍候。除了姑娘院里; 就只有三爷和四爷那里还各有一个大丫头; 不过听太太说等过了年; 就让三爷四爷搬到前院去住,大丫头也是不用的了。”
探春点头; “三弟和四弟身边的丫头都叫什么名字,是一个人在府里,还是全家都卖身府里了?”
四喜见探春有兴趣; 说的更起劲。“三爷的丫头叫宁夏; 是一个人卖进府的。四爷身边的叫苦菊; 阖家老子娘还有兄弟妹都一起买进来的。”别看她是后跟着姑娘的; 可是她在府中熟呀。一定会得到姑娘的重视的。
“宁夏和苦菊看起来年岁也不大; 太太是怎么给三弟四弟选的大丫头?”
四喜一愣; 这个她还真的不知道。不过,“宁夏和苦菊都是太太房里出来的,原是太太房里的二等丫头; 同吉祥如意是一样的。后来吉祥如意升了大丫头,她们俩个被调到了三爷四爷那里。至于为什么是她们去那边,而不是吉祥如意,奴婢就不知道了。”
“那个宁夏,长的跟白芷倒有些相似之外; 你可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进的府?原来老家是哪的,可还有什么姐妹不成?我们白芷正在寻找家人呢。”
白芷瞧了自家姑娘一眼,虽然不知道自家姑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还是一脸激动地看向四喜。
四喜:“。。。。。。”,姑娘这话是啥意思?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白芷的身世,白芷几乎从不对外人讲。晴雯有个八杆子打不着,让她恨不得没有表哥和表嫂,香奈儿又是弄了假身份进的荣国府,所以三人虽然都是探春身边的大丫头,却是几乎从不提身世家人的。
不过,白芷的身世,探春却是清楚明白的。
当然会重用白芷看的也不过是她的这份与荣国府和外人都不会有牵扯的身世。
主仆俩个相依相伴十多年,脾气秉性自是彼此了解,此时听到探春这般说,虽不明白其用意,倒是下意识地去配合了。
“四喜妹妹,那宁夏我昨日见了便觉得眼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