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与达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的。
日后这些东西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要是给人摸了些走,回头不得说自己管家无能了。
王嬷嬷说要把八哥带走,怕黛玉不在,这鸟没人尽心照料,回头饿死了。
凤姐做了主,让王嬷嬷带走,鸟食还给准备了不少,一并子装车上送去黛玉那了。
王嬷嬷能来,黛玉倒是高兴。
这尼姑庵,眼下就主仆四人,还都是年轻不经事的姑娘家。紫鹃的哥哥富贵,日日都来,可也不能待在庵里。现在王嬷嬷来了,有个年纪大了,也算是心里踏实多了。
春纤把八哥挂在窗户下:“哎呀,就两天没听它叫,我就觉得不习惯了。”
“紫鹃倒茶。”八哥叫了声。
黛玉都给逗笑了:“它倒是还好,这几日都是嬷嬷在管它吧。嬷嬷怎么来的?”
王嬷嬷惦量着话能说几分,眼睛去瞧紫鹃。
黛玉瞧到了,便说:“嬷嬷说吧,这事我知道的清楚了才能拿主意,不然岂不是两眼黑,以后该怎么走都不知道了。”
“姑娘,我在那也是给关在潇湘馆里的,外面的消息一概不许我知道。今天二奶奶让我走,潇湘馆里的东西给扣住,门都封上了。这只鸟是我要的,二奶奶倒是许带出来了。”
黛玉明白,王嬷嬷还是怕说了宝玉成亲,惹自己伤心,便不再问。
紫鹃看黛玉神情,使了个眼色:“嬷嬷也累了,去歇着吧。”
黛玉在这里逗着八哥,心里想着事。从贾府都出来两天了,先前想好的事,一件也没有办成。西边怎么去呢?要是没些盘缠,连这长安都要走不出去。
——————
达西要见北静王。北静王不好见,贾雨村还是好见的。
“贾大人,皇帝陛下什么时候可以接见我们?”达西希望把国书递了,误过了季风,就得在这再待一年了。
贾雨村摸着额头,眼睛看着广济庵的方向:“达大人,听说你给广济庵送饭菜了?”
林姑娘一天不回贾府,这事就难办。相对于昂得鲁使团觐见的事,林姑娘回贾府的事更重要。
“这是为了我国君王送给贵国皇帝陛下礼物的安全。”达西看着贾雨村。
贾雨村给看得不舒服,这西洋人怎么就这么直盯盯地看人,都八月了,还害得自己出汗。
“林姑娘住在这里不适合,还是让她赶紧回贾府吧。”贾雨村觉得得跟贾政聊聊了。
贾政头疼,为了宝玉的婚事。从没想到成个亲会有这么大的动静,听着贾雨村的话,一再的保证会把黛玉接回来。
贾雨村脑袋凑近了:“令外甥女跟北静王的亲事,存周是个什么打算?这事可得早作安排。毕竟那庵可挨着昂得鲁使团呢,要是给好事者传了什么,御史再风闻参奏一本,存周岂不得不偿失。”
贾政听得这话,背后都出了冷汗。
第24章
自那日贾雨村带着兵士砸过广济庵的门后,李纨、王夫人都来过,一**的热闹倒也罢了。偏偏好些个人见过了黛玉的美貌,一个个都惊为天仙。也就越传越远,都知道广济庵住了位神仙妃子。
有那好事的混混无赖,就想着来广济庵瞧瞧神仙妃子,可都给巷子口的兵士拦住了。这帮人不死心,天天就围在巷子口那转悠,指望着能看到黛玉一眼。
达西每天都会在广济寺周围由通事官陪着转一圈,这是出于对从带来特意从昂得鲁带来的三十车礼物安全的考虑。
转一圈就转到了广济庵,正好碰到给黛玉送吃的来。达西便站在门口。
春纤开门,瞧到了达西,心就突突跳,这么高的人站在那,有种泰山压顶的感觉。想把门关上,又不敢。最后想着大概是找姑娘有事,便退后了一步,垂着眼睛。
达西往院子里一看,正好看到王嬷嬷。没见过这个人。看打扮也像个富贵人家的太太,可气势却不像,最多是个女管家样。
王嬷嬷也看到了达西,虽说事先从紫鹃几个嘴里知道达西这个人了,可头一回看到,还是给吓一跳。真的是长着一头的黄发,个还高高修长的,就像白杨树一样挺拨,脸型瘦俏,深目高鼻,眼睛还是蓝色的,活像姑娘簪子上镶得蓝宝石。
人长得真不错,年纪也瞧着也不大,一脸的严肃样,瞧着就像个正派人。可惜是个西洋人,不然倒要问问成亲没有,也省得姑娘没个着落。
王嬷嬷暗暗叹了口气,姑娘的终身日后靠谁呢?
雪雁在屋子里瞧到王嬷嬷站在那发傻,便说了句:“怎么了,王嬷嬷想什么呢。”
“来客人了,紫鹃快倒茶。”
春纤去看廊下挂着的鹦哥。
达西不知道是鹦哥,听到里面有人这么说,不好不进来,就抬腿迈进了门槛。
通事官瞧着里面都是女眷,不能进,可又不好不进。这么一犹豫,春纤正好要关上些门,险险碰到通事官。
鹦哥的话也提醒了王嬷嬷:“春纤,快去倒茶。”
黛玉正在绣花,听到鹦哥的叫声,想出去逗逗鸟,放下了花棚子,站起来往门走。走到门口,瞧到了达西。
廊下的鹦哥蹦跶着正好又说了次:“来客人了,紫鹃快倒茶。”
黛玉不好退回来,怎么着上回厨房走水是达西给扑灭的,这两天的饭菜也是人家派人送来的。就算跟紫鹃说不用刻意去还这些个人情,可请人喝杯茶还是应该的。
达西手指碰了碰帽沿,对黛玉行了礼。
黛玉福了两福,侧转了身:“紫鹃,去倒泡杯茶给俩位大人。”
通事官心里抖了下,这么个仙子般的姑娘请自己喝茶,心内着实喜欢。可再想想人家是什么出身,日后可能要做王妃娘娘的,眼下也是公侯府家的小姐,这岂是自己一个九品小官能高攀的。战战兢兢,又退后了两步。
黛玉瞧着达西站那,屋子里是不能请进来的,院子里也不能让人光站着,便又对春纤说:“去搬把椅子来。”
达西瞧了瞧春纤的瘦小身板,才不过十三、四岁,哪能让搬:“不用了。”
“大人会说我们的话呀。”王嬷嬷笑得眼角的鱼尾纹又多了两条,便指着回廊下的条凳说:“俩位大人坐这吧。”
达西看着黛玉。
黛玉想了下,自己不坐,估计达西是不会坐的,便走到了回廊这边一侧。雪雁放了块织锦缎面的垫子。黛玉坐了下去。
达西这才坐下。俩人之间不光隔着廊柱,还隔着个台阶。通事官便坐到了达西后面,远远的缩在一个角落里。
雪雁端了个凳几放在达西边上。紫鹃把茶放了上去,又给通事官上了茶。通事官今天真是受宠若惊。
隔着两根廊柱,黛玉只能瞧到达西的一个侧身,就只当跟隔着帘子,说话便自在多了,轻言细语道:“达大人,那日谢谢你,这几日也麻烦你安排人送来饭菜。”
“小姐不必客气,那日正如小姐所说不过是踩灭了火星。至于饭菜,那是贾大人派人送给我们使团的。小姐住在使团的管辖范围,理应享受,更不用道谢。”
达西站起来,冲着黛玉欠了欠身,又坐了下来。
黛玉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已经道过谢了,人家也拒绝了。再聊别的家常,又没有必要。
“小姐觉得饭菜还可口吗?”达西没提是北静王府的厨子。
“还好。”黛玉淡淡道,“这个厨子估计也是平日里喜欢炖东西,肉都是切得极大。”
“炖?”达西不知道这是什么。
“就是把肉切成了块,放进锅里,再加上水还有调料。等水烧开了,火改成小火,这么一直烧。”
“原来是这样。听说这位厨子是照顾我们的口味,才把肉切成这么大块的。”
黛玉想笑:“这可是白可怜了那些个猪羊。”
达西听了微微笑了笑。
王嬷嬷没明白,便问黛玉:“我的好姑娘,怎么白可怜了那些猪羊?”
“嬷嬷,肉切得块大,要烧得时辰长才行。那猪羊挨了刀已经是可怜了,只求吃的人夸声好,也好来世投个好胎。再如今刀也挨了,却又不好吃,岂不是可怜。”黛玉低声笑道,“那西洋菜也定然不是这样,可见这厨子白害了那些猪羊了。”
达西却听到了,忍不住又笑了回。只是达西的笑向来收得极快,倒似不曾笑过。
“哎哟,我的姑娘,也就你会这么想。”王嬷嬷笑了起来。这可是好久没听到姑娘的笑声了。日后一直这么笑才好。
黛玉倒没发现,低垂着头。
达西见黛玉不再说话,便预备告辞,还没站起来,听到黛玉说:“达大人,冒昧问下,你们的差事办得可顺?”
达西明白黛玉的意思了,现在外面有兵士守着,这里还算安全,要是他们走了,那些兵士也会撤走,怕那些人就会肆无忌惮,比方像那天来的那位中年夫人。
“我们眼下正在等贵国皇帝陛下的召见,贾大人说贵国皇帝陛下现在还没有时间。”
当年林如海是把黛玉当男孩养的,官场些事也会跟黛玉说。黛玉对贾雨村又多少了解,便知道贾雨村是揣测圣意,拖了。
达西多在这留些日子,对自己是好。只是这几日已经多蒙照顾,何不指点一二,也算还了达西的人情。
第25章
“我听富贵说巷子里常有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旁的没什么,就想着长安府尹怎么没来辖制一二。”黛玉淡淡地说。
达西立刻给“长安府尹”吸引住了。隔着柱子,看不到黛玉的表情,达西却相信林姑娘不会是无缘无故说这句话。
只是林姑娘毕竟是一位小姐,这几日观察下来,虽说冰雪聪明、多才多艺,但这到底是官场上的事,这位林姑娘又能知道多少。在英吉利来说,所谓多才多艺也不过就是会装饰屏风、编织钱袋而已。
达西站了起来:“多谢小姐款待,在下告辞。”
黛玉也站了起来,正要让王嬷嬷送送,院门外有人有喊“回避”,显然这是有哪位朝廷大员来了,所以才会鸣锣开道。
通事官最急,就怕哪位上司来视察,先就到了门口那看。然后就缩回了头:“达大人,是长安府尹梁大人来了。”
达西去看黛玉,隔着廊柱,只能看到裙摆在微风中轻微晃动,如清风拂嫩柳,不知道黛玉是什么心情。达西心里却是暗暗惊讶。这林姑娘才提到,长安府尹就来了。
黛玉转身先回了屋。若有事王嬷嬷还能先应付下,真不行自己再出去。
达西看到黛玉回屋,倒不奇怪,便站在那里等着长安府尹来。
通事官早出去跪接长安府尹梁构亭。
梁构亭从轿里下来,往巷子两端看了看:“那些人都是做什么的?”
通事官不好答是来看林姑娘的,这么一来岂不是害了林姑娘,只好含糊答道:“这些人大多是些游手好闲的无赖之徒。”
“无赖之徒,哼……”梁构亭看着广济庵,“现在这里谁住着?”
“昂得鲁使团的特使在里面。”通事官又是个含糊回答。
“那送个名刺吧。”梁构亭让跟着来的衙役进去送个名刺,自己不打算进去了。接待昂得鲁使团不是自己的首尾,只要把这些西洋鬼子送走,平平安安不出事就好了。
衙役进去送梁构亭的名刺。达西接了过来,瞧了眼,走到庵门口看着要上轿的梁构亭,年纪差不多八十岁,头发早已雪白,身材矮小瘦俏,眼神透着精明。
梁构亭没想到达西会走到庵门这里,倒不好这么走,只能再抬腿迈出了轿杆。
通事官赶紧给介绍:“这位就是昂得使团的特使达大人。这位是长安府尹梁大人。”
梁构亭举手作揖,达西欠了欠身。
达西准备请梁构亭去广济寺谈一下,正要开口,巷子口那又来了一队人,中间也是一乘官轿。
梁构亭也吃惊,这小巷子还挺热闹的,也难怪,人人都想看下西洋鬼子,毕竟稀罕呀。对于巷子口聚着的无赖也有了些理解,只是还是要赶走。不就是因为这些人,他才来这里的。
新来的轿子停下了下来,贾政从轿里走了出来。
梁构亭有些吃惊:“贾大人,怎么也来这了?”眼角去看达西,难道这位也是为了那些无赖?这不对呀,这事不关贾政的事。
贾政也没有想到梁构亭会在这里,吃惊地问:“梁大人,你怎么也在这里?”
贾政来这里,纯属是因为贾雨村的那番话,想着王夫人劝不了黛玉回贾府,就只能他这个舅舅出面了。小孩子家说几句,还不就乖乖回去。
“这两天有传闻,说这里聚了不少流民无赖,所以我来看看。贾大人也是为了这事吗?”梁构亭问。
贾政想找个理由先回府,回头再做计较。
庵门打了开来,王嬷嬷福了两福,对着贾政道:“舅老爷来了,姑娘说不方便出来迎接,还请舅老爷进去。”
梁构亭看着左右:“这里不是归了昂得鲁使团,怎么又住着贾大人的外甥女呢?”
贾政站那尴尬,只能道:“外甥女在这给舍妹丈林如海林公和舍妹做法事,故而住在了庵里。”
“哦,我知道了,林公也是我的先师呀。当年我考中孝廉,就是林公取的。”梁构亭感叹了句。
王嬷嬷又对梁构亭道:“梁大人,也请进来吧。姑娘说了,长安城内的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也是梁大人爱民如子,体恤百姓的缘故。”
这话梁构亭很受用。长安府尹难当,一块砖头砸下来,砸死几个翰林那是正常,砸死个把王爷都不稀罕。
“当然应该去给先师,先师母上柱香了,也算全了我这做弟子的一片心。”
王嬷嬷怕达西不进去,便笑着道:“姑娘也请达大人进去。”
梁构亭请达西跟自己并肩走了进去,贾政倒只跟在了后面。王嬷嬷领着梁构亭和贾政,先进了庵里的正屋,那里已经摆了林如海和贾敏的牌位。
达西便站在院外,往黛玉在的屋子看,透过蒙着的高丽纸可以看到里面隐约的人影。知道黛玉定然是在看外面,嘴角忍不住翘了翘。
黛玉是在看外面,也瞧到了达西嘴角翘起,知道是在笑话自己偷看外面的动静,便扭回了身:“那位达大人,是谁让他进来的,不是走了,怎么又回来了。”
紫鹃往外看了看:“怕是王嬷嬷喊的吧。”
“嬷嬷真是多事。”黛玉抱怨了句,又转回了身去往外看。
“嬷嬷是怕回头老爷为难姑娘,才喊达人留下来的吧。这几日,我看达大人也是维护姑娘的。”紫鹃抿着嘴笑。
“舅舅能怎么为难我?不过是说几句,我不答应回去,难不成舅舅还敢当着梁大人的面绑了我回去?”黛玉冷笑道。
紫鹃便不吱声。
梁构亭和贾政上完香走了出来。王嬷嬷便道:“姑娘要磕谢梁大人和舅老爷。”眼睛看向厢房。
厢房的门那已经竹帘垂着,可以看到一丫环扶着一似女子的身影跪下拜了,再站了起来。
梁构亭拱了拱手:“姑娘不必客气。”贾政也说:“外甥女不用多礼。”
黛玉离府总是家丑,贾政想走了。
梁构亭把庵子四下里打量了下:“贾大人,你们有家庙吧,为什么要在这里给先师和师母做法事呢?我这个学生本不该这么说,可是这里已经归昂得鲁使团用了,再给先师和师母做法事,不太合适吧?”
什么不想来还就是来了。贾政摸了摸额头。
第26章
“梁大人,这个也是舍妹丈和舍妹托梦给外甥女要在此间尼庵。”贾政仓促间扔出了这个回答,“等法事一做完就接外甥女回去,也就几天了。”
达西看着竹帘内的黛玉,是不是会否认贾政的说法。
就算隔着竹帘,黛玉也感觉到了达西的目光,透着逼视。以后她会怕?才不呢。黛玉福了福:“舅父爱惜,原不应辞。只是正如舅舅所言,父母托梦,为人子女者岂有不遵的道理,舅舅家也就不能再去,还望舅舅容谅。”
梁构亭这个老官场,还能听不出什么,盯着贾政的脸瞧。
贾政只觉得脸上热乎乎的。要说对这个外甥女,在贾府住了这么多年,实则见过的次数十根手指头能数得过来。
“外甥女不要这样说……”贾政尴尬地苦劝。
达西开了口:“梁大人、贾大人,可否移步到广济寺,我有些事想请教。”
梁构亭看了看竹帘里面的黛玉,明白这是达西在帮黛玉解围。想想若不是当年林如海取中自己,哪有如今。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拉着贾政:“贾大人,这里面到底是尼庵,你我男人在这里面不方便。”
贾政不好拒绝,只能跟着梁构亭走。达西拿着手杖跟在后面,倒像押着俩人的衙差。
黛玉拿着帕子遮着嘴,“噗嗤”笑了。
达西扭头瞧了瞧,唇角微微翘了翘,也算笑了。
黛玉扭了身,哪个是跟你笑。达西看到黛玉侧转了身,才拉平的唇角又翘了翘。
梁构亭拉着贾政走到了庵门这,正巧回廊下的的鹦哥在念:“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声音凄婉,虽是鸟音,听得人也是意韵悠长。
“这诗听得新奇,谁作的?”梁构亭随口问了句。
王嬷嬷忙道:“这是姑娘做的,之前教着鹦哥念着玩,不想这鸟现在念了出来。”
“好诗呀。当年先师林公就以才名,不想女公子也是才华横溢,家学渊源呀。”梁构亭感叹着。
贾政自然不好说,贾府的姑娘也都会作诗。
达西又往竹帘看了看,那里已经没有了人影。
等庵门关了,王嬷嬷在边上就说:“我原以为头发是黄色的定是丑着呢,没想到这位达大人倒是挺俊的,还挺文雅的,可一点都不像蛮夷。”
黛玉拿着个绣绷子绣花,也不吱声。
紫鹃也道:“嬷嬷说得是,刚才又多亏了达大人才没让二老爷逼着姑娘回去。”
“你们拿了多少好处,这么帮达大人说话?”黛玉转了个身。
王嬷嬷笑道:“我们可是没拿多少好处,只是想着姑娘说要往西边去,那达大人也是往西边去的,若是能搭个伴走,不也是件好事。”
黛玉低下了头,父母说往西边去,自己才住了这庵,就来了昂得鲁使团这些人,说不准真是要自己跟着这些人走。
只是这口可怎么开呢,瞧那位达大人也不像个好说话的人。
黛玉绣了一针:“嬷嬷可是浑说了,那使团里连个女眷也没有,怎好跟着一起走。”
“这可是了。”王嬷嬷叹了口气。
外面突然“轰”一声响,把屋子里面的都吓了一大跳。
王嬷嬷上来抱住了黛玉,紫鹃和雪雁也护着黛玉问:“怎么了,怎么了?”
春纤跑了进来,头发上一层的灰:“可是吓死我了。”
“你到是说是怎么回事,可别吓到了姑娘。”紫鹃问着春纤。
春纤声音抖着:“我刚才到那边去,不曾想,墙塌了。”手指着方向,“塌了好大的一块。差别砸到我。”
黛玉推开了王嬷嬷:“去瞧瞧。”心里面却怕要是墙倒了,那些无赖和兵士进来了可怎么办。
这庵里就这几个女流,前面才拒绝了舅舅的提议。要是这里住不得了,去哪里住。
几个人跟着春纤一起去看哪里的墙塌了,原来正是跟广济寺挨着的那堵墙。墙塌的不厉害,就是掉了几块砖,却有了个豁口。
豁口不大,也就只能露出黛玉的半边脸来。可从这个豁口,两边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
黛玉正看到达西,还有几日不见的托马斯斯当东爵士。
托马斯爵士一见黛玉,立刻手碰了碰帽沿,向黛玉行礼。黛玉还了一礼。
“没有伤到人吧?”托马斯爵士热心地问,说的自然是粤语。
墙上的砖头基本上掉在广济寺那边,这边自然不可能伤人。
王嬷嬷问紫鹃:“他说的是昂得鲁话吧?说的是什么?”
达西正用打手杖敲着砖头:“托马斯爵士说得你们羊城的语言。”又用英文跟托马斯爵士说,“他们听不懂你说什么。”
托马斯爵士想用粤语,最后还是用英文说:“我只是问有没有人受伤。”
“砖头掉这边,你问错对象了。”达西低头看了看砖头,又抬起脸来对墙这边的黛玉说,“这砖头,可以暂时清理下,但这个砌好得等广济寺的和尚回来才可以。”
黛玉把豁口又瞧了瞧,这墙再往过应该是院子的正屋,若是那边的人不走到这里面来,也是看不到这边的。只是若过来,就能看到了。
“我会不让他们过来的。”达西猜到了黛玉想什么。
“谢谢了。”黛玉的眼睛往广济寺看,不知道这屋子是谁住的。
“这屋子原来是方丈住的,现在是我在住。”达西看着黛玉,眼睛里带着层水雾,晶晶发亮,让人移不开目去。
黛玉瞧了眼达西,自己没有问就知道要说什么了,给达西看得有些窘迫,又不愿示落,侧过了些身来:“把这收拾下,看有没有砸到什么。”这才转身走了。
紫鹃忙让春纤来打扫下。
达西也想到了,去喊男仆来清理,没让兵士来做。
到了下午,黛玉想着达西说过不会让人过来。倒是相信达西,还是依旧走过来,看看塘里面的鱼还有荷花。不想看到达西,好像专门在那等着似的。
第27章
这两日跟达西一日见几次,自己一个女儿家哪能跟外男频繁见面。黛玉准备转身走人。
达西却喊住了黛玉:“林小姐……”
黛玉只能站住。怕不是为了梁构亭来谢自己吧,那倒不必。
“林小姐,我查验了下,这堵墙的砖掉的有些蹊跷……”达西目光深沉,声音严肃。
黛玉红艳艳的小嘴立刻嘟了出来,明亮的双眸也有了委屈:“达大人觉得这是我把那些砖推掉的吗?”
签于大英帝国的女士们受到惊吓时会晕倒,瓷器国又有男女大防,达西说那句时是考虑了措词。达西就怕黛玉一时晕倒在地,又不能施于求助,岂不是不是绅士所为。
可没想到黛玉没晕倒,却是红了眼圈,达西的心尖颤了下,从没有过的事。瓷器国的上流女性怎么这么让人怜爱,幸好他觐见皇帝后就要走了。不然他达西的终身幸福就要捆绑在此了。
“凭林小姐……”达西的目光在黛玉身上打了几个转,才慢慢移开,“当然是不可能的。”
“幸好达大人看出我跳不了墙,不然真是怕要下六月雪了。”黛玉奚落达西上回厨房着火时是翻墙过来的。
“小姐又不是窦娥,自然不会下六月雪。等十二月时下雪很正常。”达西一本正经看着黛玉略显惊愕的神情,估计没想到“黄毛怪”还知道六月雪的典故。
“林小姐,你来看。”达西指着广济庵这边墙上的一处,“这里有个手指印。”
黛玉走了过去,看着墙上的指印:“是从你那边往这边来,还是白天的时候,那屋子又是达大人住的……”黛玉侧着脸慧黠地看着达西,“达大人翻过墙,嫌疑最大的是达大人吧?”
达西倒没对黛玉的话不高兴:“理论是这样的。但小姐忽略了一点,如果我是那个人,为什么要告诉小姐这点呢?可见,我不是那个人。”
“这可难说着。或许达大人就是那个人,怕我怀疑上,才巴巴得先来告诉我。这样子纵然我日后发现了,怀疑谁也不好再怀疑达大人。达大人,现在才八月,等十二月下雪也正常。”黛玉看了眼达西转身走了。
达西瞧着黛玉的背影,给冤枉了倒不生气。反而想着黛玉倒不像一般的小姐,遇到这事非但没昏倒,反而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实属难得。瓷器国的小姐真是奇妙。
黛玉还没回屋,梁构亭的夫人就来看黛玉了。黛玉也不能托大,立刻到了院门口去迎着。
梁夫人一瞧黛玉就喜欢得紧,拉着黛玉的手问这问那。看黛玉回答得体,还要送东西过来。走时,又拦着黛玉不许送出庵门,说外面闲杂人等多,她一个老婆子抛头露面没事,可姑娘家就别了。说得黛玉都掩着嘴笑了。
梁夫人回了梁府,就跟梁构亭说:“哎哟,我让林姑娘搬来这里住,她不肯。说是出于孝心,不好离开广济庵的。我看不是,大概是怕人说舅舅家都不回倒去别人家。你看看,多知书达礼,多有孝心的孩子。哦,隔壁那些西洋人你赶紧着让他们走了。到底是蛮夷,姑娘家住那多危险。这事你也别推了,赶紧着办了才是正经。”
梁构亭瞪着夫人,却苦于一向畏内,只能去找太师王济之了。
王济之王太师是帝师,教过当今圣上。同时,王济之也是林如海春闱的房师。既然广济庵里住的黛玉跟昂得鲁使团也脱不了关系,那倒不如把王太师也拖下水。
梁构亭把达西跟自己说的话,润色了下跟王济之说了,最后把黛玉带了出来,特意提到了鹦哥念的那句诗。
王太师听了梁构亭的话,事关到北静王不能不小心些:“这么着,我先让夫人去看看林如海的女公子,作得出这样妙句的,也是位才女呀。”
——————
等到了晚间,黛玉要歇下,想到了达西说得那番话。白日里都要翻墙过来,那夜里呢?黛玉怕了起来,把王嬷嬷、紫鹃、雪雁、春纤全喊了来,也不敢脱衣服,就穿着衣服挤在一间屋子里面睡。
王嬷嬷年纪大,倒下就睡着,还打起了呼。原本这个硬炕就膈人,现如今还有王嬷嬷的呼声,黛玉更睡不着。
睁着眼瞧着从高丽纸透过来的朦胧月光,耳朵竖着听外面的动静。院子里除了虫鸣蛙声,再无别的声音。黛玉晕呼呼要睡着了,听到外面有动静,推了下睡边上的紫鹃:“外面可是有声音?”
紫鹃迷糊“嗯”了声:“没听到呀,姑娘。”便又要睡过去。
黛玉索性掀开了被子坐了起来:“得去看看。”趴到窗户上往外看。这里的窗户不像大观园里的是玻璃,从高丽纸往外看就看不真切。
紫鹃倒是醒了,连着雪雁和春纤也醒了。都怕得要命,缩在一起。听着外面的动静。又没了什么声音。
雪雁压低了声音:“听不到什么,要不出去瞧瞧?”
要是一开门,那个坏人冲进来怎么办?紫鹃下了炕去叫王嬷嬷醒来。王嬷嬷总算醒了,瞧着紫鹃:“怎么了?那个翻墙的来了?”吓得紫鹃去捂王嬷嬷的嘴:“嬷嬷,低点声,低点声。”
黛玉也从炕上下来。雪雁忙下了炕帮黛玉穿好鞋,扶着黛玉往门那里走。到了门口那,春纤扒着门缝往外瞧:“什么也瞧不到呀。”
雪雁再去瞧,也没瞧到外面有人。紫鹃便来瞧,还是如此。
“咱们出去瞧瞧。点上灯笼。”黛玉下了个决心,真要是有人来了,大不了死吧。抬手摸了摸头上的簪子:“开门。”
雪雁小心地把门栓拨了,推开了条缝,院子里面没人。再把门推开,几个人挤在一块走了出去。黛玉指了指掉了砖头墙那。一行人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