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墨香风韵-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日晚,香苓阁,升苓厅。厅里只有相国之子、凌云志两人,之前已经派窦章给相府送去了千两黄金。
“云志,看来你在东北之地获利丰厚,颇有收获啊。”相国之子神色从容,一点也看不出紧张的神态,好似对朝中紧张的局势丝毫都不担心,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凌云志心中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儒雅地一笑,说道:“在下有所收益,也全赖相国大人的大力扶持,云志刻骨铭心,永记恩德。”
相国之子赞道:“云志乃知恩图报之士,本相果然没有看错人。”
凌云志见火候也差不多了,不再虚套,直奔主题,说道:“大人,云志因为领地内人烟稀少,采取了一些吸收移民的措施,没想到各地移民蜂拥而至,竟达众多人口,只好建了一城对这些移民进行管理。”
之子神色不变,只是‘哦’了一声,等候凌云志的下文。
凌云志望了之子一眼,继续说道:“为保持东北之地的稳定,使之成为大燕国的东北屏障,在下建议以新城交梨建立一县,而且我手下有一文武全才的精干之人冷风,特向相国大人举荐担任县令。当然,在下一介商人,无利不起早,也是有着很大私心的,还请大人成全。”
之子微微一笑,说道:“云志,你知道本相最喜欢你什么吗?就是这份难得的坦诚。呵呵,如果你把此事说成是为了本相的利益云云,本相根本就不会管。呵呵,你就放心吧,此事就包在本相的身上。”
第二天,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凌云志和公子职坐在了一起。
凌云志此前并没有派人给公子职送礼,他知道用区区黄金是打动不了公子职的,非常人自然需要用非常的礼物来打动。
如果昨天与之子的会面证实,不是自己根据史籍推测出来的那样,那他今天虽然仍然会约会公子职,但决不会跟他提建县推荐县令半个字的。
在东北领地刚听闻此事时,他就感觉很是奇怪,竟然比史书所载提前了近一年的时间。来到蓟城后听了冷风的介绍,他就更加奇怪了,既然双方势均力敌,太子平又有军方最具实力的市被相助,之子凭什么会在十一个月以后顺利接受禅让接任伪王位,逼得太子平和将军市被不得不发动进攻。
昨天通过与之子的交谈,证实了他之前所想,现在朝中的形势的确并不如表面所表现出的那样势均力敌。
他清楚地感觉到之子已经掌握了致胜的关键,胜券在握,只是在等合适的时机,或者说只是为了找到彻底铲除燕王哙三个儿子的最佳时机,才故意造成的一种势均力敌的假象来迷惑敌人。
历史记载太子平进攻之子,非常有可能就是之子现在的布局造成的,故意给太子平创造出一个圈套,一个能名正言顺杀死太子平的圈套。
这就是凌云志的优势,能够在事件发生前就知道这个事件,自然可以凭着蛛丝马迹分析出事件发展的轨迹,而不会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凌云志委婉地说明在交梨建县和推荐冷风担任县令的事情,请公子职设法帮忙,并坦诚地说明了此事已经与相国之子够通过。
第一卷 畅想 第二集 风云变幻 第十一章诡秘(3)
公子职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反而显露出满意的神态,笑道:“凌老板玲珑八面,智慧超群,懂得进退之道,不愧是能够发大财的商业奇才。你放心吧,之子如果提出此事的话,本公子不但不会反对,而且还会帮你与大哥和二哥沟通的。”
凌云志深邃黑亮的眼眸坦诚直视着公子职,肃容问道:“在下可以帮助公子做些什么?”
公子职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云志,我们相交的时间也不短了,你觉得我们的关系如何?”
凌云志毫不犹豫地立刻说道:“我们的关系非常好啊,公子一直都挺关照我的。”
公子职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毅然说道:“你放心本公子怎么也不会拉一介商人去对付之子的,那不是你的长处。本公子需要一条随时可以逃往外国的安全通道,线路、沿途的接应、保护由你完全负责,出了燕国边境,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你考虑清楚再回答,如果不行,本公子也不会怪你的。”
凌云志对公子职提出这个要求没有感到意外,这本来就是他准备送公子职的特殊礼物,马上说道:“无论何时,只要公子感觉需要走了,就可以来这里找窦老板,由他负责将你送到孤竹城,到时孤竹城自然会有人接手保护你前往在下的领地。然后在下会亲自护送公子经过东胡境内进入赵境。如此安排不知公子可还满意?”他心里对公子职过人的政治敏锐性和对时局有着如此清醒的认识暗暗吃惊。
公子职望着凌云志,眼中露出惊骇,他早就怀疑窦章是凌云志的人,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会预料到自己准备外逃而事先就谋划好一切,此人厉害如斯,如是敌人后果不堪设想。心中暗自沉吟,该如何把此人收揽到手下,此次设县之事不仅要帮忙,而且要尽全力帮忙,因为此事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自己与这位高深莫测的凌老板的关系,而且也关系到自己出逃的安危。
凌云志在东北的实力越稳固,对即将面临的出逃以及将来国内的权力争夺越有利,这一点公子职此刻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凌云志在他心目中突然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公子职一脸肃容地望着凌云志,说道:“凌兄大才,职非常钦佩,出逃之事就全权拜托凌兄了。东北乃险恶之地,夷蛮之族众多而野蛮,交梨设县以后,守卫重任自然就落到凌兄的身上,本公子会设法免除你领地的一切赋税,要尽快组织起一支军队,通过之前的移民,兵员应该不成问题,兵器本公子会以藤毅三万大军的名义给你解决一部分。凌兄如果还有其他需要的地方,请尽管直言,职将来还有诸多依仗之处。”
凌云志听出了公子职的招揽之意,想想史籍上所载燕昭王的雄才伟略,心中一阵沸腾,不管公子职会不会成为那个燕昭王,至少目前来看,燕王哙的儿子中他应该是最出色的了,自己要想建立一个前无古人的商业王国,如能得到未来的燕昭王支持,势必事半功倍,虽然风险巨大,不过收益也是无穷尽的,值得一搏。凌云志起身拜了下去,朗声说道:“公子请放心,旦有所命,凌云志惟命是从。”
公子职听了凌云志干脆利落的表态非常满意,急忙起身,满脸笑容地上前扶起凌云志,激动地说道:“患难见真情,凌先生高风亮节,重情重义,职将永记心中。”
现在的形势来说,公子职上有太子平、公子和,王位基本与他无缘,至于将来在燕国他是否能够拥有权势,则要看登位新王的意思,所以他的现在和未来还不如朝中的一干重臣。虽然这些年他也有所低调部署,不过实力相对于两位兄长根本就没法比,无权无势,前景又一片暗淡,相信没有人会在此时把赌注下在他身上的,凌云志此时的表态尤其难能可贵,无异于雪中送暖,公子职心中激荡,久久难平。
凌云志望着一直深藏不露,面色沉稳的公子职难得地露出真容,心中感叹,如果不发生燕王哙禅让王位与相国之子这件事,以及之后的内乱和齐国入侵,眼前这位高高在上的王之子根本就没机会成为史有所载的燕昭王,也不会对一介商人露出真感情的。虽然目前他只占七层机会成为那个燕昭王,不过,凌云志有信心使他成为那个燕昭王,世事无常,半在天意半在人为。
两人仍然坐下,公子职平息了一下情绪,真诚地望着凌云志,说道:“凌兄以后即为职之股弦,还请为职谋,目前形势诡秘,危机四伏,先生有何良策?”
凌云志坐直身躯,目光炯炯地望着公子职,侃侃而谈道:“名分攸关,云志不敢当凌兄之称。目前形势确实诡秘异常,难辨真伪,不过仍然有迹可循,表面看太子平与公子和的实力加在一起与相国之子不相上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国把持朝政多年,羽翼早已丰满,势力遍布,极难撼动。而太子平虽然拥有市被等军方将领支持,但他心胸狭窄,不能容物,下属之人难得忠心,多攀附之辈,大乱来时势必鸟散;公子和虽得其娘舅支撑,不虑背心,但其为人骄横霸道,刚愎自用,加之实力薄弱,难有作为。如太子平与公子和能摒除异念,齐心和力,还可支撑一段时日,如再互相倾扎,大难不远矣!
为公子计,当不管风云诡变,以保身安命为上策,属下估计大变将会出现在七八个月以后,公子应早做好脱身的准备,万不可奢望形势好转。只要公子能于大变前安全离开,就可安身外国,静观国内形势变化,伺机而动,交结各国,收揽人才,以图大业。”
公子职闻言精神大振,仿佛黑暗中看见一丝曙光,身心一松,暗道:能够保住性命已属万幸,图谋大业就不敢奢望了,赞道:“先生深谋远虑、智谋过人,职能得先生相助,实天怜职这些年的隐忍之苦。职定遵先生之谋划,以保身安命为上策。如能逃得生天,皆先生所赐。”
强推之时,忽遇噩耗,不得不停写。停写期间还能得诸兄弟姐妹支持,思雨深表感谢!
第一卷 畅想 第二集 风云变幻 第十二章夯基(1)
凌云志与相国之子和公子职相见之后,交梨设县和冷风任县令的文书很快就下来了。
这也是朝中政治斗争越发激烈以来,各方首次对一件事情没有争议地通过,同时也给普通朝臣和贵族们一个错误信号,误以为各方势力已经和解,纷纷从龟缩中走了出来,上层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也重新活跃起来,也给即将到来的元朔涂抹上了一层虚假的平和喜气。
公子职对凌云志的事表现得非常卖力,领地内免交赋税的文书在交梨设县和冷风任县令的文书下达不久也传到了凌云志的手中,给驻扎阳乐的三万大军的各种军需补给也大量的发出。
凌云志先是送走了郁林师傅,然后与窦章、萧会进行了长谈,将蓟城的事务交给他们两人打理,然后带着冷风、仇戈返回领地。
元朔的前三日,凌云志一行进入领地之后,并没有急着返回凌云谷,而是有意地在乡、里、聚有所停留,一路所见,井井有条,每位移民日渐丰满的脸上都充满了迎接节日的喜气。
移民军训也没有因为节日即将到来而有所减缓,在距离交梨最远的闻莘猛虎营,凌云志停留了半天,检阅了猛虎营的训练成果,五千多人的军事演练整齐划一,军令严明,逐渐表现出一股军营的杀气,美中不足的就是士兵的身上没有铠甲,兵器也残破不齐。
凌云志对闻莘的训练有素非常满意,表示将尽快配发新的兵器,并对全体士兵进行了鼓励讲话,讲解了军训于民的意义,民悍境安、藏军于民、全民皆兵、自己保护自己等名词不胫而走,在凌云志领地内广泛流传,从而兴起了全民练兵的大热潮,老人、孩子甚至妇女也都从旁观者自觉成为了参练者,凡是农闲季节,除了各营的士兵外,各里、聚都会自觉组织军训,移民在购买农具的同时每人还购买了一件兵器,此是后话。
一路行过,凌云志一行受到热烈的迎送,他还沿途视察了移民们的住房、取暖、食物等生活情况,移民们纷纷称赞领地的美好,只要人不懒,用勤奋的耕作和空闲时间的劳务就可以换来任何生活所需,就可以过上衣食不愁的好日子,这样的生活是他们以前不敢想象的。凌云志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满足感,这些人是因为自己才能过上稳定、丰衣足食的生活,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个给人的成就感更大呢。
当他们到达交梨城时,郁心怡、宇文芳华率众早已闻讯迎出城来。
冷风、郁心怡和相关人员留在了交梨城办理交接手续。
凌云志则带人在宇文芳华等人的陪同下返回了凌云谷。
晚上,宇文芳华、苏焕、冷风、乐毅、闻莘、秦开、无匣聚到了凌云志的住宅,郁心怡早已吩咐安排了酒宴,大家边吃边汇报各自分管的工作。
“师兄走后,妾身感觉能力所限难以周全,所以请姐姐和苏先生帮助管理内府的事宜,姐姐和苏先生胸怀锦绣、长于治政,将分管的工作管理的井然有序,各项事务均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妾身轻松很多,得以不辱所托。”郁心怡首先汇报,字里话间非常推崇宇文芳华和苏焕的能力。
凌云志饶有兴致地看着宇文芳华和苏焕,对于宇文芳华的能力他早有了解,只是没想到她会屈就自己这个小小的领地,也不知郁心怡用了什么方法请动得她,同时也感觉到一丝甜甜的滋味在心中蔓延,隐约感觉到她之所以如此,与对自己的情意肯定有关系。
对于苏焕由于没来得及与他深谈,了解不多,不过连恩师都赞不绝口的治政能手郁心怡都对他极为推崇,说明他一定用实际能力征服了众人。
郁心怡接着笑吟吟地请宇文芳华和苏焕介绍情况。
宇文芳华凤目瞟了凌云志一眼,爽朗地说道:“制衣作坊已经形成规模生产,完全可以保证军队的需要,另外公孙乐根据先生的提示已经设计生产了很多类型的高档服饰,急需设店销售。
南宫大师和公输大师的门人弟子设立私塾的事情已经全面铺开,主要面对移民子弟,费用由凌云谷负担,受到了移民们热情欢迎,适龄儿童纷纷拜在两位大师的门下接受教授,如此大面积地广收门徒让两位大师及其门下弟子着实兴奋异常,常叹儒、墨将兴于东北。
凌云乡学现已有学员四百余名,领地内的文、武、一技之长者皆为老师,相信用不了几年这批人就将成为领地的栋梁之材。
黄金作坊、珠宝首饰作坊也已形成批量生产,谷物收购存储充足,可以满足二十万人两年的消耗。”
凌云志赞许地看了宇文芳华一眼,笑道:“过完元朔,让公孙乐派几个制衣匠带着那些高档服饰前往蓟城设店,由萧会统一管理。心怡,明天请南宫、公输两位大师过府一叙,我们得给他们规范一下教授的内容。”
众人不解地看向凌云志,不知他为何要干涉南宫和公输两位大师的教授内容。
儒、墨之学应该说博大精深,但也各有其糟粕之处,凌云志自然不想让那些糟粕思想影响自己辛苦聚集之民的下一代,这些后代之人才是自己商业王国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一旦有所偏差,所有努力势必毁于一旦。
凌云志微微一笑,没有解释,然后温和地看向苏焕,希望他能有所表现。
苏焕洒脱一笑,说道:“在下接手管理事务以后,对很多方面都做了更改,还请先生见谅。”说到这苏焕停下,看了看凌云志和众人的反应。
然后条理分明地介绍了他在所管理事项中的大胆变革。
第一卷 畅想 第二集 风云变幻 第十二章夯基(2)
铁矿开采实行了三套人马轮换开采制度,停人不停工,大大加快了开采速度。
铁器作坊从凌云谷搬到了铁矿附近,就近冶炼,就近打造,制造速度明显加快。
由于秋季积攒了大量的砖坯,各砖窑继续烧制砖瓦,石灰石的开采和烧制工作进一步加大,这两项工作本来已经因为冬季停工,苏焕接手以后,眼光独到地感觉到天暖以后,砖瓦白灰的需求量必然会大增,所以跟众工匠们研究以后,决定冬季继续开工生产。
开辟了新的石矿开采场,加大石料的开采工作,目前在石矿开采场上劳作的人最多,开采出的适宜建筑城墙的石料已经堆积如山,苏焕计划利用今冬的时间最少要开采出够建设三座大城的石料。
养马场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苏焕通过宇文芳华的帮助在塞外雇请了大批的牧民,并将他们移居到了牧场中,优种马的配种研究也在抓紧进行,进展十分顺利。
树木间伐正在进行,大量的原木砍伐后运到了交黎城。
凌云志一边听,眼睛中不时闪过赞许的精光,苏焕能够把所有工作结合到今后的长远发展上来,不愧是一个擅长治政的行家里手,所有改革的措施都围绕着效率(古人还不懂的一个名词)、长远展开,眼光独到、措施合理,看来有他与郁心怡配合,自己对内政这方面大可以放手让他们发挥了。
接着郁心怡介绍了移民各级机构的设立情况、移民的管理情况。
随后碧龙、猛虎、朱雀、玄武四营长各自汇报了军队训练情况,凌云志一反之前只是倾听的神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不时地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发问,众人都感觉出了异样。
军队建设基本上凌云志还是满意的,不过,时间紧迫,必须在短期内让军队形成战斗力,以应付几个月以后的燕国大变,所以他不时地就训练速度和质量问题提出问题。
凌云志介绍了燕国朝廷的形势,坦言八九个月以后燕国必定发生天翻地覆非常险恶的变化,所以在这几个月里,当务之急是军队必须及早具备战斗能力,组织好春耕生产、确保领地内粮食供给,做好接收大量难民的准备,在燕山和大海之间狭窄平原上建立一座大城,卡住中原进入东北的通道(今山海关附近),在于微闾山脉的南端与大海之间建立一座大城,防止高夷族入侵,在伊城的基础上修建一座大城,防止东胡入侵。说到这凌云志歉意地看了宇文芳华一眼。
众人都被凌云志的断言惊呆了,没想到燕国的形势会恶劣到这种程度,所以根本就没注意他说的防止东胡入侵的话语。
在燕山和大海之间建城,难道燕国军队还会攻打凌云志的领地?众人很是不解,凌云志望了望众人不解的目光,心中苦笑,燕国当然不会前来攻打了,可是齐国的大兵可是不会客气的,这话还没法跟众人解释,难道自己还真的能跟众人说,‘我们这是防备齐国军队的,史书上有记载的,齐国在燕国内乱不久就占领燕国了。’
凌云志没有理会众人的不解,说道:“为了更好地全面管理领地,应付今后可能出现的恶劣变化,任命郁心怡为领地内府总管,苏焕为副总管,公主还得劳烦你屈就副总管、副师团长。具体分工你们自己商量,公主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军队上。”
内府三位总管的任命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不过,任命东胡公主为副师团长则出乎众人预料,凌云志如此做等于向众人宣布了即将把东胡公主收入妻子的行列,一个管内政,一个管军事,打得好算盘,就是不知郁心怡和公主会如何反应。齐刷刷的目光望向风韵各异的两位绝色美女。
宇文芳华艳美绝伦的小脸顿时染上一层红晕,凤眼似嗔似怨似喜似羞地望着凌云志,她也没想到凌云志会用这种无赖方法向自己公开示爱,不过她还是十分享受眼前大胆男子那无畏的鲜活气息和清洌神秘的叛逆韵味,欣喜之余,眼光担心地望向郁心怡。
郁心怡清理脱俗的小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美丽的杏眼瞟了一眼想享齐人之福的邪气男子,促狭地望着宇文芳华,然后脆生生地一笑,盈盈起身对宇文芳华一礼,笑道:“以后还请姐姐多多帮助。”
宇文芳华艳美绝伦的小脸变得更红了,凤眼变得迷离,透着感激,站起身来,对郁心怡一礼,爽直地说道:“妹妹不要客气,姐姐自然会听从妹妹调度。”
众人绝倒,这也可以?纷纷羡慕地望向凌云志。
凌云志心里乐开了花,宇文芳华肯屈就自己,郁心怡又大度接受,二女和睦,夫弗何求。
凌云志得意的神情收进二女的眼中,不禁同时白了他一眼,然后坐下。
风情各异的嗔怪,差点没把凌云志的魂魄收去,半天才收回心神,说道:“明天,苏焕、乐毅跟我去一趟藤毅将军的军营,把公子职拨给我们的武器装备运回来,马上分配给各营。”
然后他又把准备支持公子职的想法介绍了一下,冷风、乐毅是见过公子职的,均感觉大哥的想法犹如天马行空,果然与众不同,公子职本人的素质自然是没得说,只是此时一无权、二无势,应该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位。大哥既然想选择他支持,一定有十足的理由,光从他无权无势这一点上来看,未必不是一个优点,一旦扶持成功,自己一方则就是最大的功臣,其后的利益收获想想都叫人心动不已。乐毅首先表态赞成,冷风随后表态赞同。
宇文芳华、郁心怡、闻莘、秦开、无匣五人由于对公子职了解不深,不好发表意见,不过,凌云志支持公子职的计划目前来看也仅限于帮助他逃往国外,只要做的隐秘,就是公子职日后不成功,对己方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利大弊小的事,是商者就不会放弃的,所以大家没有反对。
由于凌云志定下了建立商业王国的目标,所以众人自觉不自觉地都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商者,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自然是首先考虑利益的大小问题,在商言商已经深入他们的心中。
第一卷 畅想 第二集 风云变幻 第十二章夯基(3)
翌日,凌云志、苏焕、乐毅率领碧龙营前往阳乐藤毅将军的军营接取武器装备。
凌云志、苏焕、乐毅骑马在前,碧龙营兵丁整齐有序地远远跟在后面。
苏焕悠闲地轻拽着马缰绳,若有所思地望着身边同样悠闲潇洒地纵马前行的丰神清秀、气宇不凡的男子,来领地已经快一个月了,虽然与这位年轻的英俊男子交流不多,但他的独立特行、层出不穷的神奇可是听得多了,最使苏焕感兴趣的就是凌云志对进入领地移民实行的授田免税军训措施,这一前无先例的措施越来越显现出庞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活力,让周游过列国的苏焕也叹为观止,赞叹不已。
而且凌云志身边聚集的人才也让苏焕大吃一惊,先不说各种能工巧匠都是出类拔萃之人,最难得的是乐毅、冷风、秦开、闻莘、无匣五人,无一不是文武全才,稍加磨练,绝对是如孙武、范蠢、孙膑一般的国之大才;东胡公主、郁心怡两位不让须眉的绝色女子更是难得一见的治政高人,就连送自己前来领地的那位窦老板也绝非等闲之辈。
苏焕常常自诩见识广博,识人无数,也难得见到如此多的俊才聚集一国,何况聚集一人身边?
苏焕不由又想到了昨天的议事,很难想象他怎么会那么肯定几个月以后燕国会发生大变?而且从他应变的准备来看,相信绝对不会是燕国内乱那么简单,他与燕国各方势力相处得都非常好,不论是谁得势都不会对东北用兵的,难道燕国还会发生被别国占领的事情?想到这苏焕神情不禁巨变,同时心里不合时宜地冒出了一股狂喜的情绪,一个念头闪过心中,‘王霸之业此其时也’。
苏焕眼睛望着身边并不伟岸,但却给人一种沉稳、硬朗、身怀不可测知神妙力量的男人气概的年轻男子,闪过一缕炙热,心中不可遏止地涌出一股冲动,想要说些什么的冲动,这是苏焕从来没有感觉过的浮躁。
凌云志眼角余光将苏焕的神情变化一丝不漏地收入眼中,转过头来,儒雅斯文地一笑,温和说道:“苏先生何事烦恼?直言无妨。”
苏焕收摄心神,眼睛定定地瞅着凌云志,肃声问道:“是齐国,还是赵国?”
凌云志一愣,旋即反应过来,眼里闪过一丝锐利,肃声反问道:“先生以为呢?”
位于苏焕另一侧的乐毅看见凌云志眼中的杀机,心中急转,联想到大哥昨天的部署,马上也反应了过来,感觉后果严重,手不禁按在了剑把上。
苏焕神色不变,眼睛看也不看乐毅的动作,仍然直盯着凌云志,肃声道:“燕国如果发生内战,必为齐国所乘,而非赵国,何也?赵国去岁因参与五国合纵攻秦,被秦打败,斩首八万,军力大损,此其一;今年秦又攻取赵的西部、中阳,使赵声威大损,兼有秦国之威胁未除,此其二;赵与燕接境狭小,中间又有中山之国虎视眈眈,岂敢轻举妄动,此其三;有此三条,乘机攻燕者定非赵国。
齐国近年国力昌盛,与秦两强东西对峙,多次利用连横合纵之机,打败赵、魏等国,去岁更是趁五国合纵攻秦失败之机,联合宋打败魏军于观泽(今河北武邑县东南),齐谋土之心日盛,必不放过燕国内乱的大好时机,兼之两国边境广阔,利于进兵,所以谋燕者非齐莫属。主人于燕山南筑城非防燕,实防齐。臣下为主人谋,当以东北为根本,当燕大乱之际,广吸难民,推广授田免税军训之仁政,西抚山戎,东伐高夷,北结东胡,西南拒大兵与东北之外,根本可成矣!十年开发,东北富裕之地也,进可成就王霸之业,退可据此发展商业王国,主人万不可错失。”
苏焕忽然对凌云志改了称呼,以家臣自居,可见其决心已下,决定永远跟随凌云志左右。
乐毅眼睛放光,颇为意动,手不禁离开剑把,以目视大哥,看他如何应答。
凌云志忽然朗声大笑,清秀的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在马上对苏焕行了一礼,道:“先生大才,真云志夫子也,闻先生一席话,在下茅塞顿开,当如先生所言,建设好东北,还请先生鼎力相助。”
乐毅也在马上重新给苏焕见了礼,尊敬无比。
苏焕至此完全放下了心,明白主人已经真正接纳了自己,斯文一笑,分别给凌云志、乐毅回了一礼,然后对凌云志道:“主人万不可以夫子相待,臣得遇明主此生足矣,愿永远跟随主人左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凌云志经此一事,对苏焕大才倾佩有加,日后言听计从,信任无比。
凌云志马上问道:“先生诸策,当如何行之?”
苏焕道:“同处一境,自当优先安抚山戎,届此寒冬之时,山戎一族隐于山林之中必粮食困乏,饥寒交迫,主人应派人及时交好于他们,资助他们一部分粮食,帮助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然后适时与他们谈判,帮助他们迁出山林居住,如果成功,主人不但会人口剧增,增加了一只生产的生力军,而且还会得到一只中原无敌的步兵之旅,山戎族人体格高大健壮,勇猛无比,稍加训练,即成步兵之王;然后选择时机讨伐高夷,这样既可以扩大领地面积,一劳永逸地解决高夷族的骚扰,又可以通过实战来锻炼军队的战斗能力;山戎、高夷收服,就无内患了,再就是解决东胡和中原的事情了,东胡的问题应该不难,主人在东胡有很好的人脉,加上公主相助,结成盟友不成问题;在燕山南与大海之间筑城之事和接收难民的准备工作必须提前做好,只要这两件事做好了大事成矣;另外伊城的扩建工程完工以后,主人最好能劝说藤毅将军率他的三万大军到那里驻扎。”
对于为什么要把藤毅将军的三万大军迁到伊城驻扎苏焕并没有解释。
凌云志和乐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按照现在的规划发展,阳乐就成为了凌云志管理区域的腹地了,藤毅的三万大军驻扎此处就像一根刺扎在那里,对领地今后的行动大为不利,自然是让他驻扎伊城边角之地最为理想,即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