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曹操,又来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依奉孝所言,流民中的青年编制成军,居于此地必会为其地所守,可比那些外来参军之人,更容易为我所用,志才所说灾荒,哪年又不是如此,我们现在只需开始收购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曹小瞒只是诧异戏志才对于天时的测算,而她更清楚那时曹操的痛苦。
兖州事发,因杀边让而受世家排挤,更有亲信之人背叛,碰上灾荒之年,粮饷又是一个问题,才有食人肉之说,他是主将背负的责任更大。
而听着几人的谋划,荀彧看了眼曹小瞒一切都变了,以前只有郭嘉一家之言,而此时有了戏志才的帮忙,他们都是真心为了曹操,他的谏言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只有沉默的荀攸,却是见着荀彧那张处变不惊的脸上,有了痛苦的神色,而对象却是曹小瞒。
第18章 入主兖州,生事端
“文若!”荀攸不免叫了声,自从之前谈起那个话题,荀彧便再也没有开口,最主要这还是荀彧本就在意的东西,居然没有告诫他们。
走神的荀彧见到荀攸的呼喊声,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主公该要提防兖州内部的形势,主公与袁绍仍处于一处,袁绍已是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天子。”荀彧这话立马将原本压淡曹小瞒对他的猜疑,瞬间上升了一个度。
此时曹操仍是处于袁绍阵营之下,袁绍要另立新君,而兖州世族依然是屈居于汉献帝名下,也就是说曹操和袁绍有二心,另立的新君到是废帝可比刘协容易的多,以荀彧想法是对曹操本人是否也和袁绍一样,这才是他该关心的吧!
“袁绍是袁绍于我何干,另立,何止说的这么简单,天下文士怕是会群起而攻之!”曹小瞒没接荀彧这句话说她会怎么样,至少她是不看好刘协的,汉室最终不也是没有被匡扶。
而荀彧没再问什么,这次他也摸不准曹小瞒会如何,继续挟天子以令不臣,还是如何……
几人散会后,荀彧立马就他们给围了上去。
何止荀彧奇怪连曹小瞒也一样,只是他们对于曹小瞒相处时间不长,暂且看不出那些怪异来,到是军中夏侯两兄弟,到是说曹操像是有两张面孔一样 。
“叔父,最近可是身体不适?你和主公……”荀攸一直觉得自从曹操那次醒来后,两人就一直在僵持不下。
“我和主公怎么了?”荀彧也是被荀攸怀疑的眼神看的一愣。
“文若你太关注主公了吧!主公每说上一句,文若都能看着主公愣神半天,真是让人怀疑你们俩之间有些什么。”郭嘉接过荀攸的话闸,说着他对荀彧的观察。
“还有你们之间气氛只要文若说话,就有些尴尬了,让我们连话都插不进去。”戏志才想着之前荀彧提到刘虞,曹小瞒没再说几句就走了。
“对,最主要主公似乎一直在让着你。”这回连刚来的郭嘉,都能从刚才的谈话看出些不同寻常来。
“让着我?”郭嘉所说不得不让荀彧想着最近以来,不都是曹操在对他咄咄逼人吗?荀彧不明白,在曹操的事情上他从来就没看明白过。
一直在后来的几天中,荀彧一直在想着郭嘉这次所说的话,而他们俩人还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上。
入主兖州有多顺利,就会有多大挑衅在等着她,而此时曹操居于兖州州牧中上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前这个成为曹操和陈宫导火线的边让。
“先主可是汉室后裔,你不过宦官之子,扰**常怎配为主,就她曹操也配!”边让完全是眼朝天,根本就看不起曹小瞒。
在这个时代还是要看家世门第,不然袁绍和袁术怎会有那么多人去投靠,除此之外便是宗室最有说话的权利。
此时做为曹小瞒这边的人马,也只有曹仁、李典那些武将看不惯,而荀彧和郭嘉却是像等着看笑话一样。
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我配不配,也是你们迎我入的兖州,坐着这个位置。”这也是事实,而曹小瞒对于边让的话毫无触动。
第19章 持才傲物
“迎你入兖州,是求一方庇护,而你曹孟德却是无名无实,不过一将军之才也妄想领兖州,阉人之子有何才气,又想祸乱我兖州不成,也不知你曹操和那阉人是何区别!”几乎是边让越说越激动,曹小瞒也是眉头紧皱。
这话就是人身攻击了,曹小瞒负于身后的右手紧紧的握住,生生压制着曹操原本的怒气,若说曹操最讨厌什么,便是这些以偏概全的人,宦官之祸非他一家能成。
她好歹也是个大家族嫡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比这更诛心的话都听过,那时候的网络可比这严重。
曹小瞒一起身,边让就知自己的激将法已经成功,而这也让一旁看着的荀彧,再来一世她还没变。
就连郭嘉和荀攸都对曹操有些意外,不过又在情理之中,只是杀边让必会让兖州世族寒心,以陈宫为首。
而落座于后面的陈宫,似乎只要曹小瞒稍有不满,他就会冲出去理论一番一样。
可惜曹小瞒只是走到边让面前,并只是冷淡地扫了一眼兖州其他官属,“听闻文礼兄才华横溢诗文满名,文士必通读史经。”
“那是自然,岂会是你们这些寒门子弟能比拟的。”这话一出妥妥的在曹小瞒这边拉了一波仇恨值。
本是看戏的郭嘉都是瞬间来了精神,更何况那群武将,要不是曹小瞒还在眼神压制,早就冲出去胖揍一顿了。
“那文礼兄自是知道‘屈原’何人,‘持才傲物’为何词!”曹小瞒到是不疾不徐从善如流道,其实她还真想举个弥衡的例子给他听,可惜时间不对。
“有才之人都知道屈子爱国之情怀。”边让实在不知这和他们现在说的这件事,有什么关联。
然而一旁的郭嘉和荀彧、荀攸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怕也只有曹小瞒敢说了,何人对屈子不是敬重,怎敢对其说三道四。
“有才之士自命清高纸上谈兵之论,自持文学高雅,朝堂之上有才,却不一定就能高官厚禄,他们是玩政治可不是诗文,自以为是怨气满腹的怀才不遇,不就是拿自己的君子所为去与其争斗,弃自己主公不顾时局不顾。”
若不真要和我争论,该是拿黄巾军来说事,敌临城下现在却是外患未解,而起内忧,你的才气就是用在这些上面吗?若是如此,屈子还可无君用其才,跳江而得爱国美名,而文礼兄只会弃兖州不顾,逞口舌之争吗?国乱未平,乱世之下的世家,也不过失势的权贵,战争可不管你是何人!”
也就一句话她曹小瞒可看不起这种人,世家怎么了就这个时代给了他们优越感吗?
边让也是被曹小瞒这一通说的有些一脸蒙逼,之前他对曹小瞒是人身攻击,而这回曹小瞒却是将他上升到兖州局势的情面,若他再和曹小瞒争论就是弃兖州不顾,这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死死瞪了眼曹小瞒,瞬间气势就落了下来,“黄巾夺我数郡,将军难不成还有高见!”
“高见没有,意见到有。”将边让瞟了一眼。
曹小瞒一说完,隐约听到郭嘉的低笑声,等她看不过去时,郭嘉又恢复自己的懒劲装睡。
另有赶来的张邈帮着这个场面打圆场,出兵一事另行商讨。
曹小瞒却是在边让走后看了陈宫一眼,他眼中的赞赏到是让曹小瞒松了一口气。
第20章 明知不可‘违’
兖州那边的人一走,这气氛瞬间又回来了,郭嘉却是立马站了出来,“主公,刚才那番话到真是说的解气,只是主公要如何对付黄巾军。”
“奇袭或者利诱。”曹小瞒看了眼郭嘉,又走回自己的座位上跪坐下来。
“利诱,是以粮食为诱,黄巾只是揭竿起义的平民百姓,他们所要的也只是这些了,主公却是仁慈之心。”郭嘉稍微一想便明白了过来。
“孟德能若是要出战,把我叫上就行。”鲍信和张邈两人都还没有离开,就等着曹小瞒的战略计划。
“自然少不了允诚!”曹小瞒却是在担心自己的问题,虽有记忆没实战经验,她若是去打打杀杀,以鲍信和曹小瞒的关系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最终是鲍信救了曹操,而这次她不去,会不会事情有了变化,但结局是改变不了的,而她没有去,鲍信这个人曹操应该算是很看重的吧!毕竟是他的伯牙,可却是苦了曹小瞒,曹操才活了六十多年,她还要撑到天下一统,可真没那么多的命借出去啊!后面还有好多的亲信之人!
安排好兖州事宜,戏志才和夏侯两兄弟留守在东郡,而她们则是行军赶往寿张驻扎军营。
只是一路上曹小瞒每次看向鲍信时,都有些魂不守舍。
导致郭嘉每次见到曹小瞒沉思时,都会推一推一旁的荀彧,“主公,应该不是忧心战事吧!文若不去劝劝。”眼神示意地朝曹小瞒那边瞅了瞅。
荀彧自然清楚曹小瞒的想法,经历了一世,若还有什么能够打动曹操的,怕也只有人情了,他一生战事无数,恐怕早已麻木了,鲍信于他有知遇之恩和生死相交的兄弟情,曹操不可能看着他去死。
“主公是在忧虑济北相鲍信。”
“咦!这不是我的专长吗?文若何时也看出鲍信此次有生命之忧了!”咒人死不是他的‘金口玉言’吗?
“主公不也看出来了。”荀彧似乎不太想和郭嘉啰嗦太多,现在他俩关系紧张,虽是看出曹小瞒的思虑,他还是不敢踏出那一步,也就比郭嘉失了先机……去走近。
见荀彧没理他,郭嘉到是自己拽了拽缰绳,靠近了曹小瞒的马匹,“主公,可是有烦心事,嘉或许能帮主公解解!”
荀彧和本在愣神中的曹小瞒,猛然转头间,看见那人的笑脸,曹操的恍若隔世一般,更恍了曹小瞒的眼,两次都是郭嘉……或许他真的很懂曹操,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说一声“我替你解解!”
“明知不可为能而为之吗?”曹小瞒这话却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惜郭嘉很懂甚至还很聪明,“看人看事而行。”若说曹小瞒为鲍信烦恼,那不可为是救鲍信吗?
“看人?”曹小瞒听着沉思了会儿,她和鲍信没什么感情,自然不会想太多,可是曹操不同,那便试一试吧!代价没有他们那么大,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救了还会不会死,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郭嘉不知这句话,让曹小瞒付出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还没找个突破口,让两人先虐着吧!默默发现一直在让大侄子荀攸在为叔父荀令君打酱油,戏志才在为郭嘉打酱油,一写到三人飙戏我就停不下来……
正想着要不要加戏,毕竟很萌双荀和郭戏的组合。
感谢墨客的霸王票!!!
第21章 鲍信之死,成定局
一直看戏的荀攸和陈宫,则是对三人的事情一脸茫然。
他们发觉自己都快跟不上这三个人的节奏了,这话里有话,很让人多想的好不好。
到了寿张安营扎寨,曹小瞒直接是将人聚集于大营中,商讨排兵布阵的事宜,这个说法有点高大上。
“允诚呢?”曹小瞒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总觉得少了谁,甚至兵马好像也是少了一部分,更是有了不好的预感。
“主公,济北相于半个时辰前,自行带兵,提前去探明黄巾情况。”李典从武将的队列往外踏了一歩,朝曹小瞒行了一礼才开口道。
“什么?黄巾人多势众,他一人前去只有被围攻的份,为何没有人来向我禀告此事!”这去作死也不要太赶时候吧!曹小瞒冷眼一扫,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
她现在到是越来越符合曹操的这个身份,眼前说话还要在心里打个草稿,现在语气一压,气势就提了上来。
“这……”李典有些为难,鲍信带兵离开,也是他不巧碰到的。
他们和兖州还是有些不和,刘岱的旧部更是怕他们会去抢了官职,一直有水火不容的趋势,鲍信和曹操关系又不一般,更是不会以曹操为大。
曹小瞒一想也明白了原因,“此事容后再说,曼成和文谦各领五千兵马前去支援,曼成联系允诚手下的司马于禁,此人是个猛将。”
“典(进)领命。”李典和乐进都是曹操募兵时投诚,都知各有些名气,算是第一次合作吧!
曹小瞒不论是曹操的习惯还是她自己,说了李典后面必定跟上乐进,他们可是‘珠联璧合’的组合。
李典和乐进一走,总人也是散去进行军营里的分布事宜,曹小瞒在等待消息的同时,鲍信此次必定是有去无回。
而刚走出军营的郭嘉却是,不自觉地朝中军大帐望去,直觉中有什么东西改变了,又似乎被什么东西给拉了回去。
“怎么了?”和他并排离开的荀攸,见郭嘉又朝营帐望去,有些许奇怪。
此时在一旁的陈宫见曹小瞒的谋臣,基本上出自颍川或者是由荀彧推荐,虽说他帮曹小瞒谋得兖州,但他在这里还是无什立足之地,就是不合群。
最有实力说话的荀彧又和曹小瞒有矛盾,这关系也是有够乱,也是可以趁此机会接近曹小瞒的时机。
“感觉有不好事情发生。”郭嘉对于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似乎他天生对于这种东西,有些敏感。
“你这出口成真的嘴,还是别乱说话,你一有不好的感觉,就是真有事情要糟糕。”郭嘉的乌鸦嘴,荀攸他们可是深有体会。
“还是鲍信。”荀彧也只能是往这方面想。
“是主公。”之前帝星有‘庠’,绝非意外,可是他观察了曹小瞒这么久,还是没看出什么东西来。
“等志才的消息吧!他能观天象或许能看出什么。”不只郭嘉有疑问,荀彧也有。
而在中军大帐中的曹小瞒,却是抽出了那把格外有名的佩剑倚天,她第一次用,居然是用来割腕!
撸了撸袖子一手握着剑,便割了下去,亲信者为手血,亲厚者为心血。
第22章 情况有变
而远在敌营的鲍信,因失血过多本已经是陷入眩晕状态,又被逼退到围攻境地的他,仿佛被什么刺激了一下,突然间就清醒了过来。
在所有人都以为鲍信已经耗尽了力气时,突然被人刺穿了胸膛或者削去了脑袋。
“济北相在这边,快来!”这是鲍信杀掉身边有一个黄巾军时,听到不远处于禁的声音,当大批的兵马朝这边涌来时,鲍信顿时松了一口气。
于禁见到鲍信时立马杀了过去,而当他被人扶住后,最后看了眼于禁,“这里有埋伏,快走!”说完鲍信便陷入半昏迷的状态了。
而另一边的曹小瞒却是冥冥中,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续命被中断,而曹小瞒立马在手上找到穴位点穴止血,有人救了她,会是谁?这种事情一般人是没法阻止的,更不会像是诸葛亮进行点七星灯续命,毁了灯就行,东汉末年不是有三仙吗?
给自己的左手进行了一番包扎,才将地上用血所画的符文擦去,甩了甩晕晕乎乎的脑袋,曹小瞒才走了出去。
而被带回来的鲍信,却是经随行的军医一整治,已经死了,死在半路上。
曹小瞒为他之前所续的命,是带回个全尸,毕竟历史有言为其塑造木雕下葬,远处时吵杂的声音,此时天色接近晚上,繁星中划过一道陨星,一代将才的凋零。
可曹小瞒注视的却是东方的方向,泰山之巅,站立着两名道士,而他们所仰望的星象则是北方。
星空中的屋檐之下,戏志才却是密切的注意着帝星的轨迹,星宿黯淡无光,甚至有被最耀眼的那颗辅帝星所掩盖,曹小瞒莫不是受到了重创,但大势所趋之蒸蒸日上,实在是矛盾!
那边立马就有人来向曹小瞒禀告鲍信的事情,“主公,济北相鲍信已经阵亡,请主公节哀!”
曹小瞒却是见到在郭嘉身后跟着荀彧,担忧望了她一眼后,在两人交接的视线中,立马移开了目光,曹小瞒却是有些好笑,但她却不得不让自己看起来格外悲痛。
“我不是派了人前去支援,有文谦和曼成、文则,怎还会有此事情发生?”曹操的五子良将三个都搭在里面,那武力可不是盖的。
“情报有误,双拳也难敌四手,我军被埋伏在半路劫杀。”
“谁是传信之人不用拷问,无论从与不从直接杀了,他们背后的指使人从兖州官吏查,我等着给他们换一次血。”倘若这次曹小瞒去了,不就是一锅端了。
自始至终他们都是以为曹小瞒是没有脾气的人,这回是碰到铁板了,“主公可是要给兖州世族一个警告,先做敲打不服者杀一儆百。”郭嘉将曹小瞒后面的打算,进行了一番补充。
“主公,兖州……”郭嘉一说完,荀彧就脱口而出地出言阻止。
只是被曹小瞒的眼神,给硬从牙关挤了回去,曹小瞒这样不正和他的意吗?让他背负一世骂名。
“兖州的事是迟早要敲打,陈宫的事情我不想再发生,杀人!或许这次我比你还害怕,你从未相信过我,这次一定不一样……”
第23章 原则问题
怎么感觉她都说要敲打一番,进行世家的打压,她连边让恶语相向都没杀,荀彧那眼神却总以为她一怒,要伏尸百万一样。
或许觉得她之前的和和气气,都是装的吧!
最尴尬的就是郭嘉了,怎么每次这两人有矛盾,他都在场,将两人脸色看了个遍,默默叹了口气,才离开。
一向不太爱管闲事,叔叔是大事的荀攸,见到郭嘉一走开,立马上前拉住,“他们俩又有矛盾了。”
“不止矛盾那么简单,文若似乎有心结,主公想帮他,他自己过不了那个坎。”这是最近他从两人之间的相处,看出来的那么点问题。
这就不只能说郭嘉聪明了,他就差没看出两人已经活过一世了。
“心结?汉室!”荀攸试探性说了一句,难道曹小瞒想‘代汉’。
“应该还有其他的,若真是汉室的原因,以文若的才智,换个主公也是一样能够辅佐,比如说天天把天子汉室挂嘴边的刘备,就是个好去处,前期辛苦点打个地盘就行。”只是荀彧到底想不想离开,还是个问题!
“投刘备。”他们荀家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毕竟此人毫无名气,那层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根本没有人可以证实,比现在荆州的刘表,还差的远。
此时刘表也才刚上任,自是有一番雄心壮志,而不是后来那样……不然前期不会聚集那么多名士。
看着陷入深思的荀攸,郭嘉又朝曹小瞒望去,这是原则问题,必须要解决,若是荀彧一直如此,对整个曹营都是不负责任的,说不定哪天就一拍两散了!
曹小瞒自然是不能和他一样去明说,这事只能是他来做,这种矛盾拖下去,只会形成内忧。
‘后院起火!’
郭嘉的说法,不免让荀攸拿曹小瞒和刘备做着比较,可惜荀攸不清楚刘备后来的**丝逆袭,但荀彧知道,然而荀攸听叔叔的!荀彧才是族长。
曹小瞒自然是不知道,郭嘉在给她化解矛盾的同时也在考效着她,兖州的事情要靠曹小瞒自己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答复。
两人的尴尬,最终以曹小瞒叹息了一声,自行走开了。
曹小瞒是主帅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而忘了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她,此时是在军营,鲍信只能一切从简入葬。
直到其他人离开,曹小瞒仍是站在鲍信的墓前不曾离去,郑重地磕了几个头。
“我本济北相座下别部司马,鲍相已经西去之前更是和将军交情不浅,我于禁愿跟随曹将军,剿灭黄巾为鲍相报仇。”
“那希望文则兄能陪我演一场戏。”骗过所有人的戏,同时她要看看荀彧的反应,若还是如此,她也无可奈何。
“演戏,这是何意?”于禁显然还没跟上曹小瞒的思路,之前还煽情要报仇来着,这回却是要演戏了。
“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再配个连环计,黄巾势众而我不愿拿老弱孺妇下手,又想收编黄巾,自然是要非常手段,而杀鲍兄的人,必由文则处置。”
第24章 各怀心思
此时的兖州都在流传着曹小瞒,占着州牧的身份滥用私权,处处与兖州的世家作对,由以压榨兵力为主,自己不出兵,而是让其本为鲍信靡下的司马于禁出工出力,更是在战事上节节败退。
军营中都在传言着,曹小瞒之前是因为有了鲍信的压制,而没有对他们下手,现在鲍信一死,谁会想让其他人来分这杯羹,一山岂能容二虎!
中军大帐中传来一声高过一声的怒喊,而在另一边围了一群人,郭嘉和荀彧不由在门前收住了脚,对视了一眼后,郭嘉才看向一旁守卫。
“里面发生了何事?”最近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还好缓了几天过来,他真有点没跟上曹小瞒步伐。
之前好好走着,现在是用马在跑了吧!
“军师,在曹仁将军兵队内一名士兵,和于司马帐下的人发生口角,却是因此起了打斗,挑衅之人没受处置,受害之人,反而还挨了三十棍,因是曹家军,而受其偏袒,于司马正和主公理论,不料也被罚了军棍。”侍从只能如实相告,最近曹小瞒偏袒的事情还少吗?
郭嘉想着朝那边望去,还真能看到有两人正在受理,惨叫声混合着理论的声音,两人做戏还真弄了个全套。
“文若,不去劝劝,毕竟颍川荀氏是名门,怎能见这种事情发生。”郭嘉半开着玩笑,就算他们看出了曹小瞒想要做什么,她要对世家下手,荀彧怎能见这种事情发生。
“以公台是兖州的人,主公要下手,可曾顾及公台的脸面。”荀彧显然不想让自己去掺合曹小瞒的事情,说不定又得吵起来。
郭嘉还未开口,就见到陈宫怒气冲冲朝中军大帐走来。
陈宫看到两人时,冷哼了一声,就走了进去。
“主公做的事,锅却要我们背,等风头过来,一定要向主公讨几坛好酒。”郭嘉正说着,却见荀彧理都没理他,也跟上了陈宫。
“文若,你这就不厚道了。”郭嘉无奈也走了进去。
一进去便听到,陈宫指责曹小瞒,说了一大通废话,有人气急,而有的人气静神怡地喝着茶,似乎等的就是陈宫。
“曹孟德,我是没想到你连这点容人的气量都没有,既为一主却是假公济私,如何能当担大任。”
曹小瞒对于陈宫的说教,听着反到还淡笑不语,这让陈宫看到更气了。
“曹孟德,我这可不是夸你,没想到你脸皮这么厚!”
‘脸皮厚’,曹操玩厚黑学,溜的飞起!
不过能让主公连孟德都喊出来了,显然是已经看不下去了,有些事情诈一诈也就够了,不能太过火。
“若我真收拢了这批流民,世家和寒门必有明争暗斗,内忧未解,此时的天灾人祸耕地毁坏,而却又都都忙着面子的事情,我不知道兖州会不会是下一个洛阳。”
又想收拢黄巾军,又要以世家为上,又要填饱肚子,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何况不久后就是蝗虫过境的灾年……
作者有话要说:
忙着考试晚了更新,赶紧补上!
感谢弥生霸王票!
第25章 借刀杀人
曹小瞒这么一质问,到是显得陈宫不顾大局,也因曹小瞒这么一说,事情似乎有了那么些眉目。
郭嘉却是思索着在这段话中,曹小瞒到底提供了多少消息,相反于荀彧,本就清楚曹操的手段,她在这次的做法,绝对是留了很大的余地。
“公台,可还有什么要问的。”曹小瞒还是很清楚,在杀吕伯奢一家一事上,陈宫已经给曹操定了型,也无怪乎做为谋士的陈宫,没有深思熟虑就来找她理论。
“宫告退。”陈宫自然没法再在这里闹下去,事情明显就不是他想的那样。
看着陈宫离开,曹小瞒才将视线放在刚进来的两人身上,“文若何时也这么闲了。”荀彧可相当于除曹小瞒之外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
而曹小瞒没有问郭嘉,是因为这家伙除了商讨战事会出现出谋划策,基本上都在四处浪!
荀攸那个老实人都快对他看不下去了,在曹小瞒面前也投诉过几次。
荀彧却是毕恭毕敬朝曹小瞒行了一礼,“兖州官员正在对我们施压,此时战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们哪天又没给我们使绊子了,奉孝名单可是查找出来了。”曹小瞒正端起茶杯的手刚要喝茶,听到荀彧的话迟疑了一下,不紧不慢开口道,说完又轻抬了下眼皮,继续喝着茶。
名单!荀彧一时觉得,曹操惯来喜欢速战速决,最好少了不必要的麻烦事情,而现在拖了这么久,他们想要干什么?
既然之前就是托付郭嘉一人去办,为何现在又要说给他听。
“名单,已经送出去了,就等着回复。”而他们差不多可以拔营了。
“三天后,让将士们整装待命。”
“诺。”
从始至终荀彧都没有再插过一句话,不明不白陪着郭嘉到曹小瞒这里来,就为了听一句曹小瞒只吩咐他一人去办的事情,更是知道的不清不楚,又陪着他离开,再好的修养,也不想被人当猴甩,何况他一直都信任郭嘉。
“文若,若想知道名单的事情,你去问主公,她一定会如实相告,她真是什么事情都不想让你误会。”郭嘉见荀彧怀疑的神色,瞬间就替曹小瞒不值,为何一直都要犹犹豫豫呢?
说完后,郭嘉又朝营帐方向望了一眼,才离开。
徒留荀彧仍然还站在原地,似乎在三人的志向和观点,他依然都是被甩下的那个人。
三天的时间里,对于兖州世家来说,仿佛一场噩梦,黄巾过境雁过拔毛,甚至是将一些家大业大的家族,进行了一番‘曝光’,高高在上的世族,以自身学识修养涵养著名的人,也有如此丑恶嘴脸。
族内仆人过千,却是有谁曾见过宁愿为奴为婢,也不愿自己去养活自己。
大族送礼都是平常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银两,而为官者的更是不言而喻,官位的出处,只在世家内部中推选,哪有寒门弟子能有的逆袭,甚至是靠钱的买卖。
而在曹营中,却是流传着于禁因曹小瞒的假公济私,已经自行离开,另占山头为王,现在曹营内更是内斗不断,更有从其中崩裂的趋势。
袁营中对曹小瞒的讨论,更是一声又一声的讽刺,嘲弄着曹小瞒的实力。
“主公,照曹操此番下去,必会落人口舌,曹操人才的流失,就是我们收拢的时候,兖州将是不攻自破。”许攸从谋士的队伍出列,朝上位的袁绍一揖到底,半捻着胡须得意道。
“主公,这怕是曹操的缓兵之计,只怕他的目的不在兖州,而是黄巾军。”沮授是不赞同许攸的说法,且曹操若真是如此被人看的一清二楚的人,又怎会让人拒袁绍而另投她的靡下,袁家四世三公这是最好的屏障。
地盘可以再打,兵力是不可多得利器,灾荒之年一州的人力实在是有些参差不齐。
“黄巾,曹操自己都镇压不了,何谈收服。”从始至终许攸就不曾看得起曹操。
“我若能看错,许邵可是看错不了。”沮授却是一直觉得曹小瞒另有他谋,除了表面现象的躁动,曹操内部核心未曾有丝毫的不满,荀家就没有动静。
“此时孟德仍居于我之下,不管他谋的是什么,也是盖着一层我袁绍的名义,何惧于他的想法。”此时的袁绍已经开了口,他还需要曹操的实力帮他进行牵制徐州的势力,毕竟他现在的方向是东北方的公孙瓒。
也是这时,有人不曾看好曹操,有人未曾在意这股势力,而曹小瞒更是算准了这个时机,袁绍要对付公孙瓒,袁术正忙活着荆州刘表争斗南方的掌控权,最后借此机会进行整合,快速发展。
有的时候一些事情,就是这么撞在了一起。
兖州正在由于禁混入的推动,一些世家正在被黄巾军扰乱,借刀杀人,人人自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