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曹操,又来了-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把拉过郭嘉还未收回去的手,直到见人倒下后,曹小瞒赶紧将两人调换了个一上一下的位置,然而这回,她依旧在下面。
陈群进来后,看到这一场面,那声音绝对算得上惊天动地,“郭嘉!”
戏志才赶过来后,见到这副场景也是无奈,虽然不是第一次,但也不知该说郭嘉什么好。
听到说话声,曹小瞒便推开还在懵逼的郭嘉,看了眼帐内的人,“司空,郭嘉不治行检以下犯上,他……”
陈群想起刚才的场面,都不好意思说下去。
“奉孝,放荡形骸以下犯上,该治什么罪,就由长文处置吧!”
“诺。”
“不是,司空奉孝他……”这戏剧性的一幕,戏志才都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别跟我提奉孝,都出去,今晚我不想见到任何人!”
曹小瞒见戏志才还没受到什么影响,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但还是立马赶人,就怕来不急了。
郭嘉听了这么多,若还是不清楚曹小瞒是什么想法,他鬼才的名声,也就不要叫了,曹小瞒话一落,直接就往外走,这回郭嘉是真被曹小瞒气到了。
几人一出去,戏志才马上就将郭嘉拽了过来,询问地没完没了。
只是郭嘉一直闷声不吭,突然旁边没了声音,郭嘉再去看时,戏志才已经倒在了地上。
寿春外不远处管道旁的草地上,一道用朱砂所绘制的符阵围绕在左慈周围,手中点上火的黄符,在他一边念叨的秘法声中成了灰烬,落在符阵上,放置在脚边的罗盘上的指针,旋转个不停。
之前一次在洛阳附近曹小瞒醉酒,他曾有所察觉,这次总算发现了蛛丝马迹,才能趁火打劫。
营帐中身形不稳的曹小瞒从床榻上滑倒在地,嘴角溢着血迹。
起身走到桌案旁,拿出被她藏起来的符纸、朱砂,提笔绘符完成后,手中结印,无火自燃,落地后逆行左慈的阵法,以此挽救,一切弄好后,曹小瞒就倒下了。
正给昏迷的戏志才把脉的华佗,则是一直在留着冷汗,他只是个普通的医者,救病不是救‘命’,这不是在为难他吗?
将戏志才的手放下,“神医,志才的病不是已经好了吗?”
“是好了,这不是病,这是命,有人能救他,等到明天他就会醒了。”说完就没好气的走了。
徒留不解的郭嘉和荀攸,无论怎么理解,都摸不透华佗是什么意思,他不就是神医,华佗救不了,还有谁能救?
再回许都时,曹营倒了两个人,不过戏志才恢复的越好,反而曹小瞒的‘病’越严重了。
骑在马上的郭嘉还能记起那天,从曹小瞒那传来的消息,若说是醉倒在地,为什么气色不佳,脸色苍白,又是什么意思,后来华佗诊治,郭嘉怕其敷衍,再三询问后才知,酒只是诱因,至于结果是什么,华佗只字未提。
曹小瞒那么着急赶他走,是为了隐瞒什么?
他提到左慈时,曹小瞒激动的反应,她知道左慈去了什么地方吗?
一个比刘备还值得关注的方士……
以曹小瞒现在的位置,若要注意一个人,不是汉室那帮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天子的人,就是未来的敌人,刘备属于后者,很有可能雄踞一方的诸侯,一个比一方诸侯还要让人忌惮的话,其原因,令人深思啊!
对一个方士的了解,没人会比戏志才更清楚,而无巧不成书,这其中,或许会有一个大秘密,曹小瞒会需要阻止什么?
那一刻仿佛离一个人很近,但郭嘉不知该不该继续摸索下去,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想隐瞒的东西,必然是对隐瞒的那个人不利的事情,然而郭嘉只是想帮她,真的没必要独自承受。
为君分忧,是臣的本分。
一路上郭嘉都在注意曹小瞒,有时候真想上去问个清楚,但最后理智让他止住了脚步,他问了能有用吗?
说不定最后还是自己难受,他都努力了这么多次,哪次不是曹小瞒自己蒙混过了关,到头来曹小瞒像个没事人一样,受罪的还是他郭嘉。
只是希望这件事,能在可控的范围内,但就是不可控,曹小瞒才选择了隐瞒。
第117章 物事是否人非
再次见到许都的城门, 曹小瞒颇为感慨看了眼那块牌匾, 又回头看了眼今日喜笑颜开的他们, 下一次回来就该到了失去的时候了,而以后将会越来越多。
郭嘉和戏志才也顺着曹小瞒的视线,望了望许都城门前的牌匾, 又回头眺望而去,“司空,怎么了?”
曹小瞒摇了摇头, “没什么,奉孝把昂儿叫来吧!这么久也该回一趟司空府了,奉孝可以回去好好休息。”
“诺。”郭嘉又回头看了眼,曹小瞒心里在想什么, 他还是有些清楚, 战事未平,生死别离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曹小瞒看了眼不露声色的刘备,“玄德兄,可要随我去觐见陛下?”
“自然。”
皇宫
荀攸和戏志才以及武将们先行一步,只有刘备跟随在曹小瞒身后,以及本该休息的郭嘉赶了过来, 郭嘉明显能看见曹小瞒微不可见皱了下眉头, 然而郭嘉却率先开了口催促道:“司空,可别让陛下久等了。”
“你……”曹小瞒瞟了眼一旁装空气的刘备, 也没再和郭嘉继续争论下去。
气愤的神色收了回去,走过长廊走上阶梯, 刘备见曹小瞒不需要跪拜见礼,但他现在还是个布衣,谁又会知道他这个中山靖王之后,才没有跟上曹小瞒在殿外叩首等候传召。
还未进殿,曹小瞒便被郭嘉叫住,“司空。”刘备等候两人都看在眼里,郭嘉的身份也是不同,他只是属于司空府的家臣,而非官籍在汉室的汉臣。
“怎么现在知道会给我惹麻烦了!”
难得一次看到郭嘉的窘迫,之前也有过一次,他那是混在人堆里,曹营的人跟他关系一向很好,这回可是明目张胆的跟在曹小瞒身后,还有一个刘备做对比,今时不同往日。
“不正好试试指鹿为马么!”
正好能借此机会看清到底是刘协本身厉害,还是背后有人,这么着也该留些马脚,让一些人以为能趁此机会扳倒她,她也好收收网。
郭嘉微低垂下头,指鹿为马!他好像能找到一些,曹小瞒究竟查什么了,汉室恐怕没有表面的这些懦弱无能,这算是含蓄性的坦白吗?
郭嘉还来不急高兴,就见曹小瞒已经进殿了,以至于在大殿上的人看来,本来曹小瞒进来是没有什么问题,可在其身后,突然跟上来了一个人,这就有问题了。
若是汉室官籍的人,曹营的人又该借此发难了,若是曹操手下的臣子,可能吗?曹操何时会给人留下把柄了。
有静等好戏上演,自然也有认识的人愤愤不平,而荀彧两者都不是,郭嘉跟来那是郭嘉担心曹小瞒,会是来挑战陛下的底线吗?还是或许这两人已经找好了借口。
荀彧不清楚的是郭嘉到来确实是意外,而从郭嘉选择跟上来后,一切才有了预谋。
“臣拜见陛下。”曹小瞒抬手作揖,只是在忽视郭嘉同曹小瞒如出一辙的动作。
刘协抬手示意免礼,“司空,这位是?”
“司空府军咨祭酒。”
曹小瞒这一回答,瞬间整个朝堂仿佛炸开了锅,然而炸弹还在后面,“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此次围剿袁术大功一件,于殿外等候传召,陛下可要召见?”
“中山靖王?皇叔!快快有请。”刘协觉得终于能有一个刘氏的人了,也是非常高兴,但叫地有几分情愿,谁叫谁知道。
但曹小瞒居然会把刘备带到许都来见他,这不是在给自己树立敌人吗?为什么?刘协还是有些没想明白。
董承第一个站了出来,开始指责:“曹操,你这是何意,你让一个锄奸有功汉室宗亲在殿外等候,却让一个司空府的臣子随侍进殿,你这是何居心。”
董承起了个头,都已经有出头鸟了,那些在底下叫嚣的人,也就不怕了。
曹小瞒却并没有回应董承,扫了眼巴不得吵得越激烈越好的刘协,才看向郭嘉,“看懂了?”
曹小瞒不清楚,她在向郭嘉问出这句话时,比之感触最深的荀彧,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郭嘉没有说话,这位陛下似乎不简单啊!
其先承认刘备的身份,一声皇叔立马将其抬到议论制裁之上,那么现在就是曹小瞒在冲撞天子的威严,承认了刘备等于他已经有了外援,一个在外部聚集忠于汉室力量的帮手。
她想做周公,但所有人都怀疑她,处处设伏想抓她的把柄,我以诚待人,而人人欺我。
外敌未曾降伏,内部却尔虞我诈,将军在外,军令都能有所不受,可曾有人信过她。
朝郭嘉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有些东西一个人承受就行了。
“是不是皇叔,各位心知肚明,再怎么有功,那也是加封后,现在未得认可,他就是一介布衣,还是说董将军觉得,在外谋划冲锋陷阵的军师将领功劳,比不过一介宗亲的身份,那不如董将军也和我去战场上走一遭吧!不然也愧对将军的名号啊!”
董承的脸色立马黑了下来,似乎杨彪也想来怼上几句,不过都被司马防给拉住了,何必逞这些口舌之争,这回有了刘备里外配合,还怕她一个曹操不成。
司马防上前对曹小瞒和刘协行了一礼才道:“陛下,还是宣刘备进殿吧!”完全不提刚才曹小瞒和董承的争执,也不为任何人说话,似乎只站在刘协那处。
“那便宣刘备进殿吧!”
曹小瞒到是无所谓,不过只是想看看这些人对刘备的态度,看来有成为联军的意识啊!
刘备低头进来时,曹小瞒和其对视了一眼,无波无澜讳莫如深,面见刘协时,也不见任何激动欣喜之色,是无欲无求,还是藏得太深,曹小瞒宁愿相信后者。
刘备恭恭敬敬拜见,刘协很是亲切激动叫了声皇叔,并且让人拿来了族谱,进行对证,还真是煞费苦心。
曹小瞒观刘备,看着这么多人为其想把他归进汉室族谱中,意料之中的事情一样,感激多过于感动,刘备城府隐忍这么深的人,早该看出了,刘协叫他皇叔,是否是真心,还是相互利用。
就是不知左慈告诉了刘备多少东西,他缺一个拉拢人才的身份,缺一个积攒实力的地盘,更缺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刘备已经做到了第一步,后面就看他会不会用这份功劳讨要地盘了。
曹小瞒在心里计算着,若是让刘备留在许都做官,会有几分可能性,近期刘备是走不了了,她现在还杀不了他,就看刘备自己选了哪条路吧!
这场朝会,最为风光的不是他们,本来除掉了袁术这么大的事,却落到刘备一人身上,此时正被不少人眼红呢!
朝会一散,就等晚上的宫宴,曹小瞒在离开时,前面等了一个人荀彧,郭嘉跟上曹小瞒的脚步后,也看到了一旁的荀彧“令……”
郭嘉还没喊完,就见曹小瞒看了眼荀彧,语气格外古怪说了一句,只有三人能听到的话,“今日的朝堂格外有意思啊!居中持重,刘备会是个好选择。”便径直走开了。
她的生死及何去何从,现在荀彧的抉择,有一半能够掌控。
三国时代,有三个开挂的人物,前期的曹操,中期的刘备,后期的司马懿,现在已经到了转折的时候,荀彧应该很清楚刘备于她而言,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她杀不了刘备是时候未到,郭嘉杀不了是因为他也是局中人,杀刘备的不该是郭嘉,而荀彧则不一样……
所以曹小瞒将刘备带来了许都,是想借荀彧的手,将人搞定,契机便是衣带诏,前世有人将衣带诏传到了他手中,可惜荀彧没有签字,但也该明白有哪些人想将她置于死地,刘备是这个谋划的参与者,如此公之于众,刘备生死不是难事,悠悠众口是赌不上的。
但公之于众,汉室也将毁于一旦,但刘备不死就是她死了,时间让她熬不到那个时候。
而左慈若要扳倒她,多好的机会啊!
今日的朝堂格外有意思,今日的朝堂会不会是明日的葬场,谁又知道!居中持重,希望如此吧!刘备这个选择,他忠于汉室,首先这个东西就让刘备的原则在刘协身上,就算他赢了,刘协依旧有收回权力的机会。
而只能在前期一边倒的局势上,改变后面所放下的错误,以求力挽狂澜,比如‘赤壁之战’,这话说的不只是曹小瞒杀刘备能这么做,同样也包括刘备和刘协他们杀她也同样可以,比如‘衣带诏’。
但这次曹小瞒这处力挽狂澜的优势在荀彧身上,刘备和刘协改变后面所放下的错误,他们的优势在左慈身上,左慈肯定诚心帮他们,现在的司马懿还没有能和她叫板的能力,所以只能靠这两个人,但荀彧会诚心帮她吗?
前世曹操杀了荀彧,这是在荀彧眼里看来就是如此,现在荀彧走上那个位置,她不知道荀彧是否心甘情愿,就仿佛被一个人坑了两次。
那么置她于死地,似乎一点也不过分,那就当最后一点愧疚,也一并还了吧!最后两人如何,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第118章 辅臣,保护
曹小瞒走后, 郭嘉疑惑地看了眼, 还曾呆愣在原地的荀彧, 又是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能让刘备和天子、汉室、荀彧四者都扯上关系,似乎荀彧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一份子, 就是不知这个份量有多重了。
曹小瞒出了皇城后,就走在大街上,而没有直接坐马车, 或者骑马回司空府,她现在思绪很乱,她没曾想过要逼迫谁,或者非要自己活下来, 从她要救人开始, 早就应该知道她自己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可她现在不就是在未来的时间中,给荀彧施加的压力吗?
或许荀彧现在还不是太清楚,曹小瞒到底是何用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总会付出水面,该明白的终究不会晚来。
尤其是那份衣带诏交到了他手中, 还有什么不清楚。
在风雨未来之前, 也只能好好珍惜,这段还算宁静的时光了。
想明白一些问题后, 曹小瞒才发现四周投来惊诧的目光,才想起她后面还跟了一个人, “典韦先回去吧!我再四处看看。”
“俺,担心司空的安全,现在人多,难免会有想对司空不利的人。”
“纵目睽睽之下,我只是去看看孝先商业开发的成果如何,又没去什么人少的地方,典韦在这恐怕才最招人耳目,先回去吧!”说着,还不忘扫视一眼四周看过来的视线,何况明面上有典韦这个保镖,不代表她在暗处就没有按插人手。
典韦也注意到了周围传过来的视线,最后还是妥协了,“诺。”
相反并没有追到曹小瞒的郭嘉,直接去了司空府,过问了曹昂后,才发现曹小瞒根本就没有回来,既是已经出了皇城,那便只会在大街上,可是曹小瞒去那做什么?
而此时曹小瞒走在喧闹的街道上,四处可见叫卖的小摊贩,而来来往往的行人,更是络绎不绝,或行色匆匆,或闲庭信步,或四处挑挑拣拣,相比于外面的战火,到是一处乱世下,百般艰难中屹立的繁华。
只是在曹小瞒行走间,却是听到一道否认的声音,“若说刘表目光短浅,这曹操也不逞多让……”
少年似乎话还未说完,就被人抓下去,随后是一声声压抑的闷哼声,曹小瞒也随之停了下来,总算听到一个质疑的声音了,每当她下一个决定,他们都曾无条件支持,但她也需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只是曹小瞒所看到一幕便是,一群巡视许都治安的兵马,领头的伍长却是直接将少年拎了起来,“司空大人,也是你这种毛头小子,能够质疑得。”
被提到的曹小瞒,却是满脸黑线,许都什么时候她都有崇拜者了。
“曹司空,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蒙蔽她的人,好端端的农商并起的现象,现在却随着商人地位提高,贩卖的东西掺杂水分,更是以求用钱粮来进行官场上的交易,世道败坏啊!”
曹小瞒刚想上前,然而却是被人叫住了,“司空。”
转头间就见到,郭嘉追了过来,“奉孝,怎么来了?”
“嘉担心,司空在看什么?”
郭嘉斜过身体望向曹小瞒身后的地方,还算很正常吧!巡逻的兵马,以及来往的行人,只是都正注意着一个略气愤的少年,也没什么不一样啊!
还是那个少年,有什么注意的地方,曹小瞒对司空府里的那几位小公子,除了曹昂还有些在乎,其他几个都在可有可无的状态下,甚至都很少提起,所以曹小瞒又会在关注什么?
曹小瞒转身往回走,心里想的却是,曹丕身边有司马懿,曹植身边是杨修,她要在曹昂身边按排什么人,刚才那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若是按年龄来算,年少聪颍会是他吗?
郭嘉见曹小瞒又转身往回走,甚至一直神游天外,不知在想什么,压抑而又苦恼,“司空!司空!”
听到郭嘉的呼喊声,曹小瞒还是将自己的思绪拉了回来,“奉孝,还有什么事?”
不是曹小瞒有事吗?现在反而来问他,看来是根本就不想让他知道。
“没,没有。”
“对了,奉孝觉得现在的许都农商并济,但商人贿赂严重,伯宁现在也是许都的县令了,满府君的名号可不能白叫,让他多注意下贪官污吏的事情。”
“臣明白。”
“还有,曹家以及夏侯家那些世族,也该好好规范了,尤其是陈留和谯县附近。”陈留,曹操起兵之地,谯县,曹操故居之所。
这些血缘之间的宗族,既是打天下的一笔财富,更是治天下的一记祸根。
曹操比刘备白手起家所多的一样东西,就是这些武力不俗的将领,打靠武,治靠文。
这些武将一开始是需要亲近,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军功,获得军功便需要不断带兵打仗,在这同时不仅积攒的是军功,更有在军营中的军心、名誉提升,所以哪怕一个将领交出了兵权,帝王还是要将人杀死,也有这些原因在其中,为了安抚开国功臣,有赐封地,也有封异姓王族。
然而也就是这些宗族,曹操是自以为能够凭血缘关系,就能将人束缚住,未曾加以管制,那个时候也思考不了这么多,毕竟还有外患在虎视眈眈,内部前期本身没事,就不要再搞事情来自添烦恼,以至于宗族内部的关系逐渐庞大。
曹丕时期宗族的势力,已经开始超过掌权者,隔了一代的血缘,现代都还有说代沟,而君臣之间本身就是个危险的关系,那时曹丕还是世子时,谁又会希望有人干预争储一事,谁干谁就是在挑战曹操的底线。
为了收归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就有了安排罪名斩杀宗族中的功臣,曹洪就是个例子,等人杀的差不多了,内部无人担当大任,而外部的人才,早在之前,亲近的就是宗族子弟,曹丕便只能亲信身边,从还是世子便跟随他的人,而司马懿才能出众,自然会更加注重,便有了后期人才凋零的现象,司马家的乘虚而入。
曹操是打,曹丕是治,那时三分天下,要有灭一国的实力,不是一场大战,就能完成,需要不断消耗对方实力,而能耗下去的文臣中,五谋没几个,剩下的贾诩不言明哲保身,次次征战曹操一直是坐镇军营,而曹丕一直是在后方,性质完全不一样,司马懿不仅能文更能带兵,总揽兵权于手,而曹丕也没能耗下去,其结果可想而知。
曹小瞒这次跟郭嘉提这些,完全是出于左慈那次趁火打劫的警醒,她这次选择的是曹昂,但依然要面对宗族的问题,她不希望曹昂和郭嘉去面对那些,关乎到利益,而被人群起而攻之,他们现在毕竟还需要宗族的支持。
郭嘉直接挡住了曹小瞒的去路,站在前面直视而来,“司空,万万不可,我们还需要那些宗族的支撑,现在打压无异于虎口夺食啊!”
郭嘉明显能发现,自从他们打败吕布后,曹小瞒一切的计划,已经越来越急切,甚至到了不得已而为之的地步,这些明明是在曹昂那个时候才该一一掐灭才对,现在曹小瞒该做的则是安抚维护自己的权力,只有她的力量足够强悍,若她是一国帝王,这些宗族都不再是问题。
君临天下,一直都是郭嘉希望能在曹小瞒身上看到的事情,现在他们也朝那个方向越来越近,可曹小瞒为何却在做最坏的打算,就像是希望能扫除一切障碍,她所想保护的人,能一切安好。
时间明明还很充足,再打败北方最强的袁绍,其他诸侯属江东一带比较麻烦,其他诸侯都未曾放在眼里,一切指日可待,此时更应该一往无前才对啊!可是他们为什么要现在考虑这些后事!
后……后事,郭嘉只要一往这方面想,整个人都吓傻了。
郭嘉几乎是有些急切抓住了曹小瞒的手,“司空是不是隐瞒了什么事情?我们为什么现在就要想退路,为什么!”
因为她不会去逼迫荀彧选择自己,也就是说曹小瞒不会相信荀彧会选择自己,所以她已经没有了可能,但在离开前,最放不下的是郭嘉,所以不希望他去面对人才空虚的曹魏,虎视眈眈的司马家,后面她为郭嘉续命,还会有一心想要除掉他们的左慈,可是这些她都不能说,“现在可是大街上,奉孝再这么拉拉扯扯下去,整个许都的人,都该知道奉孝以下犯上了!”曹小瞒尽量让自己说出来的话,显得轻松一些。
她也没想将一切希望寄托在荀彧身上,因为她知道那不现实,所以郭嘉身上也有一部分,他是曹昂的夫子,曹昂又是继承人,她若不在,还有一个人可以去完成,以郭嘉对她的情谊,曹昂会是个很好的寄托。
曹小瞒始终记得初见时,共同的承诺,汉室能扶则扶,一朝老臣百年世家,需要一人一力相抗,为后来人铺路,只是这个人曹小瞒选择了自己独自一人。
内部的宗族,外部的汉室,都需要一个人去挑战它的威严。
曹小瞒将自己的手抽出来,继续往前走,“司空!”
曹小瞒没有回头,这条路不需要再来一个人,陪她受罪,她知道自己可能有些吓到了郭嘉,然而以郭嘉的聪明,不可能不明白,“奉孝不也是疑惑,我为什么对每一个人都那么了解,那也该清楚我也不会强硬的来镇压。”
就好比夏侯惇,一个对后方事务很有能力的人,在打战上没输但也没赢过,根据所擅长的事情来安排,注入外部人才,以此来达到相互抗衡下的平衡,而汉室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董承、杨彪、司马防等人,这将会是后面曹小瞒所要做最主要的事情。
她本以为给郭嘉安排在曹昂身旁,会是个很好的保护伞,现在看来未必如此,曹昂的特殊身份,会有多少人盯着他啊!曹小瞒才想清除所有的障碍。
第119章 谁算计了谁
等到曹小瞒回去后, 府中已经准备好了家宴, 只是这顿饭吃地到是有些不是滋味, 只要看着这一桌的人,曹小瞒就能想起自己的不负责任,却又不知怎么去付出。
不过她到是忘了曹丕未能熬到最后, 身体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现在年岁尚早病根还没有落下,能更早一点发现, 病情也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父亲!”
随着曹小瞒的停顿,一桌子的人,都停下来看向了她,“没事继续吃吧!昂儿近日也别再去军营了, 多督严下阿丕和阿植的课业, 听说你们俩诗文不错,今晚便拿来给我看看吧!昂儿,过几日也该为你准备成年礼了。”
“及冠礼,大哥已经是个大人了,诗文……”
坐在一旁的曹丕到是比曹昂还要欣喜,一想到还要被检查课业, 就看向了曹昂, 给他们教学的夫子,可没少拿他的诗文开玩笑, 别人说他不好是一回事,但要是曹小瞒也那么说, 曹丕有些小紧张,而且说到后面,也有些沉默了。
曹昂到是颇为理解的摸了摸曹丕的头,毕竟曹丕所作的诗,实在是和曹小瞒现在所做的事,嗯……有些难以形容,完全搭不上边啊!
志在天下,深闺怨妇,曹昂真怕曹丕会被骂死。
那边曹植到是特别不厚道,在一旁偷笑,若说诗文,小曹植觉得一向被人夸耀的他,这点毋庸置疑!
他还是很乐意见到曹丕被挨骂,因为他每次都斗不过曹丕,被欺负的也是他,既然自己报复不回去,别人给他一些教训,小曹植也是很乐意看到曹丕吃苦头。
曹丕也是听见了小曹植的偷笑声,立马朝曹植怒了努嘴,以示自己的不满,等着,不就欣赏他诗文的人比自己多嘛!总有能够欣赏他的人,两人暗自较着劲。
曹小瞒将这一幕幕都看在眼里,有些好笑,若是多年以后,几人还是能和现在一样其乐融融,那该多好。
然而却是在这时,却是从那个外面走进来一个小侍,“司空、公子、夫人。”朝曹小瞒作了一揖后,只是不经意间看了眼曹昂。
“何事?”
“郭祭酒,似乎是找长公子有什么事情。”
郭嘉,怎么会?按理来说郭嘉现在应该还在纠结,她之前说地那一番话才对,现在却来找的是曹昂,曹小瞒都有些摸不清郭嘉到底是什么态度了。
相比于曹小瞒,曹昂反而比她,更加疑惑,不过还是觉得郭嘉来找他,怕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父亲。”
“去吧!”
疑惑归疑惑,只要不是来找她,曹小瞒还是松了一口气,面对郭嘉她说不出谎话,最后只剩下沉默,尬尴的只会是两人。
曹小瞒都清楚的事情,郭嘉怎么不可能不明白,他问不出来,为什么不换一个,曹小瞒根本拒绝不了的人来问,而曹小瞒算是又被套路了一回。
晚宴过后,曹小瞒本想回房,却是直接被曹昂给拉住了,“父亲,要去哪?”
“回房啊!”
“奉孝,找你何事?”
看曹小瞒这模样,曹昂就想起刚才郭嘉对他的吩咐,一定要打消曹小瞒的疑虑。
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夫子,他现在完全就是帮着郭嘉,在给曹小瞒下套,但整个曹营的人都知道,最不会害曹小瞒的也是他,郭嘉到底想从曹小瞒身上知道什么呢?
曹昂忘不了,刚才见到郭嘉的样子,就像是见着一个人,义无反顾去飞蛾扑火的无能为力,而自己总是被蒙在鼓里,那种无力和厌弃。
那时曹昂才明白,曹小瞒或许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郭嘉想她,曹昂更想。
所以,曹昂选择了帮郭嘉,“父亲从皇宫未回,夫子没有追到父亲,来府中询问过孩儿,才沿路去寻找父亲,不过父亲回来后,孩儿再见夫子时,似乎神色不太对,只是过来确认父亲回没回府。”毕竟曹小瞒回来时,脸色也是极为难看,比郭嘉好不到哪去。
曹昂却见曹小瞒这去向似乎不对,完全不是去他阿娘那,想起晚宴上曹小瞒的吩咐,要去看阿丕和阿植的诗文,神色难免低落了一些,“是卞夫人那吗?”
“不是,我,回…书房。”
她去卞夫人那做什么,想想还是算了吧!她跟丁夫人之间的事情,都还没完全解决,还去找另外一个干嘛。
“书房,可是阿丕和阿植的诗文?”
“拿到书房来找我,就行了,昂儿可以和他俩说一声。”说完曹小瞒就想赶紧回去,可别又提再去丁夫人那!
曹小瞒思绪还未断,刚往前走了几步,就又被拦了下来,“父亲,去阿娘那吧!”说着就去拽曹小瞒的衣袖,将其往另外一个方向拖,若说以前曹昂还怕曹操,但他现在却不怕曹小瞒。
听曹营中的传闻,夫子都拽过曹小瞒很多次了,郭嘉还是以一个下属的身份,他作为儿子,曹小瞒也该更加没话说。
“自从上次吵架,虽然父亲退让了一步,但还是去解释一下,阿娘为此伤神了很久。”见曹小瞒有些动容,立马添了些油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