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偷香窃玉-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贾母也纵着,琏二奶奶更是乐得当贾琅的刀,如今贾琅地位更高,府中婆子那里敢说贾琅半句闲话。
且这事本就没有什么,无非就是林姑爷属意琅三爷,让林姑娘和琅三爷先定亲。
虽传出来,大家说上两嘴,但一个闭门读书,一个闭门刺绣,无后续可说,此事也就随风去了。
如今林黛玉虽在贾府,却有亲事在身,姐妹们倒还好,宝玉那是万万不能见。教养嬷嬷防着宝玉,跟防贼有的一拼。
姐妹们听闻消息,立马就结伴跑去闹林黛玉。薛宝钗也去了,隐隐说了一些恭喜的话,林黛玉因这番话到和薛宝钗亲近了两份。
至于宝玉不能见林黛玉,她们也不是不能理解。遂,有时叫上宝玉不叫黛玉,有时叫上黛玉不叫宝玉。
宝钗看着宝玉每每见不着林黛玉,便失魂落魄,心中不觉悲凉却有些失落。
那贾琅,她也见过。
无论是模样、气度、上进样样都在宝玉之上。且年纪轻轻便已经是举人,听府中人说,来年二月还要参加会试,只怕殿试都是有机会上去的。
生在侯爵之家,还能如此上进,更为难得。
再想宝玉,如此厌恶读书,只在闺阁厮混,若非生在这豪门之家,哪里有一分前途可言。
林黛玉不在的时候,宝玉便常常粘着她,这一来二去也有了几分情谊。如今这情谊,随着林黛玉回来,竟叫宝玉砸的粉碎。
薛宝钗想着,不免也有些心冷,又有些羡慕。
不过薛宝钗不是林黛玉,想想她便放开了。
路,是要自己用双脚走出来的。
没有贾宝玉,难道日子就不过了。
贾赦亲自写了一封信,带上一件贾家的古旧玉佩,作为信物。
一月后,林如海送过来一封信,也送过来一件玉佩,作为信物。
这事,就成了。
只是林黛玉便有些不好呆在贾府,毕竟还是要避嫌。
幸好贾琅不常在家,大多都在书院里面读书。所以老祖宗开口做主,等贾琅过了殿试,再送林黛玉回扬州。
再留上几日,两家便开始下礼,筹备婚礼之事。
会试几乎是大部分科举人的最后一关,又名春闱。
二月中旬便开了春闱,贾琅自然是信心百倍。
一连三场,每场三日,一共九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孱弱书生,只怕是要受点苦。
贾府的奴仆自然是想要捧着贾琅去,贾琅看到数十个奴仆如此张扬,一挥手只留下他贴身伺候两人,贾府两人,其余一律遣走。
九日过后,贾琅神清气爽得走出了会试大门。仆人拥着贾琅上了马车,回至贾府。
老祖宗早早就吩咐下来,不必过去行礼,只管好好休息。二月过后,四月还有殿试,只管养足精神参加第二场。
贾琅也乐得清闲,只管睡得昏天暗地。
想着日后也不必再日日读书,心中更是乐得开怀。
殿试过后,贾府众人皆殷殷得盼着最后的结果。
这内相夏太监曾偷偷递了话来,贾琅贾三爷在殿试上面大出风头,虽不是文章写得最好,却是文章写得最新颖。
皇上阅之欣喜,连连夸奖,必定能中进士,三甲也未为不可。
贾府上下虽高兴,却依旧不敢大定,也不敢热闹,只得憋着。
三日后,发榜。
只见贾琅赫然在列,一甲第三——探花郎。
这是他们贾家自开国以来,嫡系子弟最好的成绩。贾母听到消息,连连喊赏。阖府众人都与有荣焉,更让贾府上下高兴的是,皇上居然派了太监过来报喜,还传了一份圣旨。
套话般夸奖了贾琅一番,授予贾琅从四品知府,任远安县知府。
这份圣旨就有些让贾府和其他人都摸不着头脑,若说不看重,就连状元都还没有下圣旨,偏他家有,甚至还比状元的官位都高一级,自然是皇恩浩荡。
可这…远安县,虽也是京城地界,却也是极偏远之地。且那县,有名的贫苦乡县,连半两银子都榨不出来,致使户部年年不得不免税。
位子虽高,任职的地界却让人敬而远之。
一般的进士外放也不过是六品七品,状元也才五品官。如今贾琅越过状元被封了从四品官,可见圣眷正浓。可下派之地,却明显不是个好去处。
不少人纷纷猜测,莫不是想要测试这贾琅一番,若是表现得好,自然平步青云,若是表现不好……
大家纷纷议论纷纷。
贾母不管这些,只晓得贾琅得了圣旨,便是在皇上面前得了眼,立即叫来贾赦贾政二人,要与贾琅开庆功宴。
贾赦贾政自然欣喜应之。
如今中了探花,他本就‘威名赫赫’,何必藏着掖着。贾母说连开三体,他只管叫贾母办。
贾母同意他和黛玉的婚事,多少叫贾琅有几分高兴。
虽说婚事父母可以决定,但贾母若是有意为难,这婚事也会一波三折。
贾琅高中又当官,贾母把这事交给贾赦去办,又连连叫来贾琏,势必要把这三日庆宴弄得热热闹闹、声势浩大。
贾琅自然是做甩手掌柜,让他们去忙,只管等到晚上喝酒。
一干人等来问职位是何原因,贾琅一概推说不知,再不行就扯到文章上面,只当是圣上看到文章,又想起他的家世便给了这个职位。
大家不信也只得信,纷纷说着讨巧的话,频频敬酒。
喝醉之后,直接就叫人抬回了房间。
第48章 琏二夫妇; 拖家带口
第二天日出三竿贾琅才苏醒过来; 头痛万分。
喝过醒酒汤之后,贾琅便去了贾琏的房间; 正好见到贾琏和王熙凤正在喝酒吃饭。
“瞧瞧,瞧瞧; 我们的四品大老爷来了; 还不快快叫我们沾沾喜气。”王熙凤看着贾琅; 立即就起了身。
“别臊我了,过两日就要上任; 今儿来有些想要和二哥二嫂说上一说。”贾琅也未客气,直接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怎么这么急?”贾琏也是有些奇怪。
“不急怎么行,这可是皇恩浩荡。”贾琅喝了一杯酒。
王熙凤立即就会意; 让平儿带着仆人全都下去。
看见仆人都下去,贾琅这才开口,“大约去个一两年,历练一番; 回头去户部就任。这次我想哥哥同我去; 做我的同知,日后一起回京述职; 有了资历自然也要往上提提。”
贾琏一听,眼睛立即就亮起来了。
这些时日他去正儿八经做了官,这才明白过来一些事情。
奈何他辈小; 又不居高位; 府中事物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贾琏按住贾琏想要敬他的酒; “正头痛着呢,不喝了。”
“二哥,我且先说明,那远安县是个穷乡僻壤,若想要如同京城这般鼎盛繁荣,是绝不可能的。
所以,吃苦是肯定的。”贾琅缓缓说道。
贾琏一听‘吃苦’,倒也不觉得怎样。这段日子,他得了实权,每日奔波,人都瘦了一圈。
“哥哥可不要想得太好,那里可真的是什么都没有,恐怕连下地种田之事,你都要亲尝一二。”贾琅正色道。
这么一说,贾琏心里打鼓,‘莫非贾琅不想他去,但不想何必要同他说起此事。’
“你我是兄弟,若不说明,到时候你埋怨我,我岂不是说不清楚。再则,我早已有了法子,提高政绩不在话下。
这事与其便宜别人,怎能不告诉亲兄弟。所以,我先警示你一番,说明情况。你细想一番,愿意的话…”贾琅自然知道贾琏心中所想,一语点中贾琏的心思。
贾琏还未等贾琅说完,只举起酒杯,一个碰杯,一饮而尽。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哥哥我只求不拖了弟弟的后腿才好。”贾琏说得那叫一个真情真意。
不过一两年光景就能面圣,死也要撑下去。
贾琅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转过头去,对着王熙凤说道:“嫂子真是好本事,前几日,老何过来向我汇报店铺的收益,夸嫂子若是男子,真乃英雄人物。
如今账面全都结算好了,本来早就要发放下去,奈何因为春闱的事情,上面没有发话,我们就不好结账。如今上面开了口,这账前几日就算好了。青婵。”贾琅冲着外面喊道。
青婵立即端着一个小匣子走了进来。
双手高举递给王熙凤,待王熙凤接过之后,便行礼告退。
这青婵和桑竹、榆柳、遥岚是贾琅的贴身四大侍俾,然桑竹和榆柳管外,青婵和遥岚管内,遂并不常见青婵和遥岚。
猛地一见,才发现这青婵和遥岚都是一副好模样。
贾琏见之,心虽动,却半分邪念不敢有。
“一共是一万三千两二百六十二两,这一年有劳嫂子帮衬,我便凑成了一万五千两。嫂子,可别嫌少。”
王熙凤一听贾琅说的数字,差点连凳子都坐不住,心砰砰直跳。
打开一看,第一层匣子里面满满都是花生粒、葫芦粒等等各种吉祥打赏的小碎银子。再看第二层,竟摆满了个个都是百两的银元宝。
王熙凤心都要跳出来了,打开第三层的手都有些抖,如她所想都是一千两的银票。
“这…这…”王熙凤真的是异常欣喜。
她原本只是想要赌一把,但是贾琏说了所见所闻之后,她也看了账册之后,断不敢有半分小看之心。
原先以为不过百来家店铺,收益不过几十万两。当她年末看到所有账本之后才知道,她眼界是那般得低,哪里是几十万两白银,分明就是几十万两黄金(一两黄金=一百两白银),这一年的收益足够她下辈子躺在钱堆上面过活了。
收益不是利润,王熙凤自然知道成本是大头,但想着这般庞大的收益,便是百分之一,也够让她惊得把荣国府大权扔到脑后跟去了。
王熙凤不过是待人接物,提一些意见(主要是上层社会一些新闻),制度、定例是一个都没有提。
一是这贾琅定下的规矩,比她高明几倍,何必去寻不自在。
二来,请她来待人接物,并不是请她来管家,自然不能擅自做主。
就是这份玲珑巧心让贾琅看重,也让贾琅颇有些惋惜,王熙凤不是生错了年代就是生错了性别。
“这可真叫嫂子我愧收,我真真是一点忙都没帮上。我原先只当兄弟说着玩笑话,不曾想真的那般,嫂子真心羞愧不敢收。”
王熙凤看到贾琏都喜得脸都红了,想来这钱也不定保得住,心中一转,便把匣子收起来,推给了贾琅。
“嫂子且安心的收下吧,这笔钱可是哥哥嫂子去远安县的本钱。”贾琅又推了回来。
王熙凤和贾琅一愣。
“远安县是远近闻名的贫苦县,虽已经有了法子,但想要不花钱就把民心收起来,是绝无可能的。
这钱,不能我出,或者说,一定要外面的人知道是二哥出的钱,一年以后面圣述职才会不止我一个人。
此次哥哥必定要抱着吃苦的心去的,嫂子去,便带着匣子去。不去,便分些给哥哥就行。”贾琅说着便要起身。
王熙凤和贾琏连忙起身。
“我明日去述职,最多三天便要过去。嫂子给哥哥收拾收拾吧,这一去,怕是有段日子难回。”抬手行礼,便离去了。
王熙凤望了望贾琏,望了望桌上的匣子。
心中有了思量。
贾琏想着贾琅的话,一时也没惦记着银子。
“给我收拾收拾,不需要太华丽,普通的衣服多带几件。银子,你看着给吧。你就…”贾琏刚想说让王熙凤在家,毕竟替贾琅做事,一年一万多的银子,天下哪有这样的好差事。
“我随也爷去吧。这钱,我给爷一半,另一半总要用于日常周转。”王熙凤说着便把匣子推过去。
她到底还是以贾琏为重,贾琏若是能上进,花出去的钱自有回来的时候。且那贾琅如此自信,再加上一家子骨肉,若是敢骗他们夫妻,以后岂好意思见面。
“既然你要去我也不拦着你,钱我就拿一张,没了再问你要。你且抓紧收拾吧。”贾琏拿走一张一千两的银子,到也不是贪。
手里有钱,心中有底,自然不怵。
“这些怎够,以前我是怕你在外花天酒地,钱花了还伤身。如今你是去做正经事,我哪里能做那拦路石。且安心拿着吧,我是真心的。”王熙凤搭了五张千两的银票,和那一盘碎银子。
到底是个官,出门在外,不能失了脸面。
王熙凤和贾琏这么一谦让,反而感情加深了几分。
“我去办公了,晚上就回。”贾琏摸了摸王熙凤红扑扑的脸颊,说得邪里邪气。
王熙凤呸了一声,骄哼一声,拍开了贾琏的手。
亲自送贾琏出门,
贾琅早已有了计划,至于行李列个清单吩咐下去之后就行了。梨香院的小厮丫鬟忙得脚不沾地,反观贾琅无事一身轻。
知道贾琅马上就要去远安县上任,她们几个都非常担心。又怕贾琅这时在忙,过来会打扰到他。
等他们几个拉帮结伙一起来看贾琅的时候,却发现他一个人悠闲的躺在椅子正无所事事得喝茶赏花。
齐齐回头看着那些脑门一头汗,连礼都来不及给他们行的丫鬟婆子。
一头黑线。
果然,她们的琅哥哥是极为强悍的存在。
“怎么都来了,是过来给我送行的。”贾琅数一数人数,发现居然少了薛宝钗和贾宝玉。
“薛姐姐今儿身上抱恙,让我们替她跟你说些送行的话。宝玉被二老爷叫去训话了。”
薛宝钗那是避嫌,他到底是不是贾琅的‘亲妹妹’,刚刚定亲的贾琅自然是需要避开。
因为定亲的事情还没有正式落实下来,他们还可以装作不知道把林黛玉拉了过来。这林黛玉既然在,贾宝玉自然就不能在。
“这次我不在,琏二哥和嫂子也要一起去,这后院以后还是由大太太、二太太一起管家。我已经跟大太太说过了,遇到什么事儿你们只管去找她。
迎春你帮着大太太管管家,娘已经年事已高,你多帮衬着,别让他累着。你要是忙不过来,就找探春。
探春,我可是迎春和惜春交付给你了。你可不要给我偷懒,不然回来连个果子都不给你带。”贾琅点点探春的额头,笑着说道。
“那这个呢?你不管?”探春调皮着把一直站得远远的林黛玉给推了过来。
“姑父马上就要回京述职了,以后不是在京当官,就是去秦风书院任职。我已经派人去把林家老宅打扫了一遍,若是住的不舒心也不要介意。
总是,住不了多久的。”贾琅这最后一句,直接羞得林黛玉逃走了。
“琅哥哥,我可是看错你了,没想到你还是这样的人。”探春和迎春连忙拉住林黛玉。
“行了,行了,叫上宝玉和薛姑娘,一起去老祖宗哪里吃晚饭。大家去哪里聚聚,全都给我送行了。”贾琅现在和林黛玉的婚事已定,就是有长辈都不好见面。
对于贾琅无碍,对于林黛玉的名声还是有碍的。
探春和惜春和林黛玉一起走了。
迎春被贾琅叫住,两人一起去了大太太哪里。
第49章 探春有刺; 众人送礼
贾琅其实想要王熙凤留在贾府; 但是自己孤家寡人无所谓,人家夫妻俩还指望生个二胎呢。
所以; 贾琅让探春多照顾这边。
他娘空有大太太的身份,没有实权。迎春的心思到是通透; 只不过性格还是有些软绵。探春虽然算是二房; 但她的眼睛不是白长的; 对她好和对她不好,她还是分得清。
何况; 那二太太自管家之后,便连连叫穷。竟然连她们这些做女儿的都减了月例,偏偏他的宝贝儿子要什么有什么。
这等差别对待; 不是瞎子都看得见。
探春和贾琅走的近,贾琅送了不少好东西,二太太便见天想要从她这里拿走。先前探春还碍于脸面,只能认命。
后来; 探春自己也气不过; 干脆把心一横,当母亲的抢女儿的东西; 看谁不要脸。
二太太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拿探春的婚事威胁她,二太太前脚说完; 探春回头就和贾琅转达了二太太这番威胁论。
贾琅听了只是叫她先回房; 这事他来办。
头两日都无一点消息; 探春愁的寝食难安,直到第三日老太太便主动说要亲自张罗三个孙女的婚事。
说是三个姑娘养在身边,日久生情,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自己如今还有些时间,身上还有一个诰命在身,可以给三个姑娘筹划一二。
贾母首席孝子贾政,自然是一口就答应了。二太太可是吃斋念佛的,能不答应吗,大家可都看着呢。
贾赦现在对迎春这个女儿完全不关心,谁张罗都和他无关。
这事还没完,二太太见着探春,便明里暗里说以后嫁人不会给探春一分钱。
探春只管笑,让二太太千万不用管她。二太太不管她,她还能过得更好。
探春原本每每有好东西还对二太太孝敬几分,如今那几分没了,她的日子反而过得更滋润。
贾母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事,知道她也不管。
自己做得孽,自己承受后果。
本来母亲管女儿,天经地义。探春要不是受害者,就这不敬嫡母的态度,就够让贾母厌弃她。
贾母不管,一是觉得老二媳妇真真眼界小,这大伯的儿子送给自己庶女的东西,你眼红也要找对人啊。贾琅那般聪慧之人,你稍有意思,人家不就自己拱手送过来了。
二是觉得她这人也蠢,贾琅每每有了好东西第一个就想着贾母,贾母自然乐得祖孙和乐。
她每次去探春那里跟强盗入门似的,谁还会让你进第二次门。探春但凡有点好东西,不就是贾琅送的。
你把人家的东西抢过来,结果一转脸赏赐给了丫鬟,这不仅仅是在打探春的脸,连贾琅的脸也一起打了。
探春不管再怎么说,也是公侯府的千金小姐,丫鬟再得宠也是一个下贱的,怎么能相提并论。
再说,贾琅送给探春,那是哥哥对妹妹的疼爱。送给叔叔嫡妻身边的丫鬟是什么意思,传出去贾琅这辈子的名声都别想要了。
贾琅本就是他们贾家这一代,目前唯一比较有造化的,她还想着贾琅能拉扯宝玉,贾母怎么可能让二太太毁了贾琅的前程。
因为这种种原因,贾母这才发了话。还暗地里让二太太以后不要管探春,只要她没死,就由她管三春。
二太太气得要死,也只能唯唯诺诺得答应。
探春自然和贾琅这边的关系亲近起来,有她在,贾琅也放心不少。
这‘玫瑰花刺’,刺美人可不是白叫的。如今大太太给她撑腰,王熙凤还带着她,手里有钱,府中下人那个敢在她面前嘴碎。
探春是个聪明人,自然也会做聪明事。
话不多,但一针见血。事不多,但样样有用。
贾琅真心感叹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惜春虽不冷清了,偏偏长成了呆萌。迎春倒是不懦弱了,可还是温温吞吞的。其实这丫仗着有张好皮,暗地里使坏,最腹黑。
但,心还是太软,小打小闹而已。
贾琅和他娘说了一些话,让她遇事找迎春和探春商量一下。这府中没了王熙凤,还真就是二太太的天下。
老太太倒是会庇护一二,毕竟贾琅如今外出做官,这要是做得好,也是贾家的荣耀。
就怕二太太钻到钱孔里面,想法子捞钱,这就让人有点恶心了。
贾琅之前还从皇帝那里捞来几样御赐的东西,全都摆在他娘这里。二太太胆子够大,贾母也不会让她这么做。
御赐,代表贾琅深得帝心。
这要是回来,看见他娘的东西摆在二房的屋里,结果可想而知。
在贾母那里欢聚一桌,贾琅这次在贾母左边,林黛玉在右。王熙凤一张巧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东西可都收拾好了,要是缺什么只管说。虽是京都脚下,终归不比自己家。时常写信回家,到底是发现落下什么,只管回话,我让你琏二哥带东西给你。”、
贾母笑也笑过了,闹也闹过了,这回就想起贾琅的事情来。
一个从四品官,并不是什么大官。可这是他们荣国府这一脉唯一比较能拿出手的子孙。
贾赦,是一等将军,位置高,问题是他手里一点实权都没有,只能当个摆设。
贾政,是五品官,位置不高,问题贾政接管了贾家的人脉,人家手里有实权有人脉。
贾琅,从四品官,位置不高,手里有实权,有背景但没人脉,也是半斤八两。
比起上面两个,已经没有什么晋升空间。而贾琅才刚刚踏出官场,就展露锋芒。贾母其实更看好贾琅,毕竟潜力无限。
“已经安排下去了,老祖宗已经给我够多了,我什么都不缺。”贾琅亲自给贾母夹了一筷子菜。
“出门在外,照顾好你自己。多带几个下人,有事就叫他们去做。”贾母看贾琅孝顺,也连连称赞。
“好的,老祖宗你放心。”贾琅心情好,也耐得下心听贾母唠叨。
王熙凤起哄,要大家给贾琅送上饯别礼,探春连连答应,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可见他们都是约好的,就连贾宝玉都准备了。
王熙凤递过来一个盘子,盘子上摆放着九个平安锁,每个金锁上面刻有九个流云图样。
九九之数,寓意长长久久。流云似如意,寓意绵延不断、万事如意。而做成平安锁,自然是想要将这些福气全都锁住。
贾琅也没客气,直接就收下了。
迎春是姊妹中最大,她来打头。
一个红漆橡木小盒子,贾琅接过来,还有些重。
打开一看,竟是满盒子的谷钉纹小银币。
贾琅顿时有些感动。
谷钉纹,是一种纹饰,已经是老式纹饰,现在早已经不流行。
寓意五谷丰登。生活富足。
小银币与铜钱大小无二,上面满是谷钉纹。在他们家,这样的东西只能用来打赏下人。
联想倒谷钉纹的寓意,贾琅立即就想到迎春的用意。
看着迎春,贾琅放心的笑了笑。虽不喜正面对垒,却也懂迂回政策。总归,自己有手段让自己过得好。
探春第三,给贾琅递过来一个荷包,上面金丝银线绣的是玉瓶,而里面放的是金子打得牡丹花。
这金牡丹不大,婴儿巴掌大,不过用金子打的少不得要费点银子。探春自己本身无父母接济,还有亲母亲弟拖累,她能拿出这些钱,已经是极有心了。
而且这朵金牡丹做工精细,上面还有细小经文,雕刻师傅手艺卓绝。这可不是短时间能做好,可见探春早早就有了这个心思。
瓶子与牡丹,寓意富贵平安,是个好兆头。
惜春没有送荷包,也没有送金子,而是送来一幅画。
冬日午后学社图。
这画中大家都在,惜春却将其他几人隐隐藏于花枝后。
唯有两人一前一后,可见全貌。女子侧身,手捧着书,似在朗读,不见其全貌。
男子端作在上,单手执书,两人并不视线相交之处,却透着一股和谐。
大雪重压,微微露出些许灰黑建筑物。红梅斑驳,却让整幅画生机盎然。这是一副极好、极有收藏价值的话。
大家看完这副画,相互看看之后,全都乐呵呵得望着林黛玉。
林黛玉瞪了她们几个,最终也无可奈何。想走,偏偏又被王熙凤给拉着。
宝玉乐呵呵的送了一个福纹镂空的玉佩,这是贾母给他的,质地非常不错。贾母看到宝玉这么懂事,也是颇有些欣慰。
这玉佩是个好东西,但是兄弟和睦的感情比玉佩更值钱。
薛宝钗也送了礼物,不过是以她哥哥的名义,居然是几份田契。
“这是早年父亲还在时买的,若不是琅三哥要去远安县,母亲都不记得有着几份田契。前些年,因想着他们日子微苦,便也一直没有让他们交佃租,后来竟忘了还有这几份田契。
如今我们家得了贾家这些时日的庇护,大家又都对我们这般好,一直想着要送些什么。偏贾家什么都有,什么也都是顶顶好的,我们的东西竟拿不出手。
可巧,今儿总算有了让我们送礼的机会。
琅三哥也不要嫌弃我们送的礼物粗俗,实乃绞尽脑汁也不知到底该送什么,只希望这几份地契能帮上琅三哥一分半点的忙就好。”薛宝钗亲自将小匣子送到贾琅手里。
听了薛宝钗这话,贾琅也不禁感叹,这薛宝钗真的是会做人。
几句话捧了贾家,还勾掉之前的宫花事件,礼物不值钱却正对贾琅胃口。
贾琅眨眨眼,这薛宝钗日后若不想嫁给贾宝玉,求到他这,他到还真会帮上一帮。
第50章 贾琅献计; 贾琏升官
大家都送了礼物; 唯有林黛玉没有送。大家便开始闹林黛玉,林黛玉本想啐她们几口; 偏瞄到贾琅也笑意盈盈望着自己,一时羞红了脸颊。
王熙凤看众人闹着林黛玉; 再闹林黛玉马上就要逃走了; 便将话打岔过去。随便打个哈哈; 就逗得大家全都捧腹大笑,竟忘了追讨林黛玉的饯别礼。
玩闹一会子后; 贾琅找了‘明日去吏部述职’的借口,便早退了。
林黛玉想着自己还未送出的礼物,也找了一个借口告退了。
两人一前一后; 前面的不快走,后面的也不快赶。
听着嘈杂的脚步声,贾琅听不到林黛玉的落地声,而林黛玉却看得见贾琅落在地上的影子。
两人直到回了院子都没说一句话; 桑竹她们都不懂自家小姐的想法。
明明追过来了; 为何什么都不说。
林黛玉走到和梨香院共用一墙的墙角,吩咐丫鬟把她的琴摆上。
幽幽的琴声慢慢响起。
贾琅此时正在凉亭里面; 喝着酒,赏着月。
那副惜春送的画,被榆柳挂在他的眼前。
酒意上头; 贾琅摇摇头; 一把扯过眼前这幅画; 鼓足劲一甩,那副画居然就这样‘飘’到隔壁院墙。
画轴落在琴弦之上,发出‘铮’的一声响。
琴音骤然就被打断。
林黛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待看清这从天而降的物件,不由愣了愣。
“这画,怎么被打湿了?”桑竹把画接过来,铺平一看,上面有些位置居然模糊了。
黛玉连忙看过来,待看清,立刻扭头回房。
桑竹和榆柳也仔细一看,顿时相视一笑。
本来这幅画的主题就是贾琅和林黛玉,因为布局问题,贾琅在上林黛玉在下。其他人都在左右。
其他人本就隐隐约约,如今叫贾琅这无意的几点酒水晕染,其他人全都微不可见。如今倒好,只剩下贾琅和林黛玉了。
桑竹就这样将画展开举着,然后双手举着进入屋内。放在书桌上,再用镇石压平,免得被打湿的地方褶皱起来。
林黛玉第二日起来看到这画,立即怒斥桑竹榆柳,连连叫她们把画收起来。
话说这头,贾琅酒劲上头之后,完全不记得自己干什么,回到床铺直接倒床就睡。
青蝉和遥岚连忙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