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偷香窃玉-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一直都按照前朝的惯例,到现在也一直都没有属于自己朝代的制度和规制。
  皇帝陛下早年为了掌权重点放在朝政和军政上面,大约是因为年轻的时候真刀真枪上过战场,对于那些繁文礼节不是很喜欢。
  如今吃过国库空虚的亏,这才想起那些那些制度的重要性,却又拉不下脸。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么早退位,就是希望自己还没有挂之前可以再给新帝撑几年腰。
  元衡其实也猜到一点,所以四位异性王爷如果撤不掉,也必须让世子继位。而四大家族,这些年所作所为元衡早就看在眼里。
  本来还不至于抄家流放的地步,偏偏四大家族全都忠义亲王的亲系,皇帝最后还是没有舍得让忠义亲王断了血脉。
  这血脉长大了,难保这四个家族不会闹出点事情来。
  所以,元衡并不打算放过这四个家族。
  这是掌权者必须要做,也不能容忍的事情。
  贾琅到不介意贾家倒了,他甚至希望那天早点来。
  凭他和元衡的关系,贾家的人会受点罪,还不至于死。再加上他的功绩,贾家的人最终还是会得到赦免。
  无非就是受点苦,面子里面都没了,以后可能要夹着尾巴做人。
  贾琅怎么说也是生在贾家、长在贾家,用贾家的钱养育成人,日后肯定不会让贾家的人衣食无靠。
  有时候,旧的不去,新的是不会来的。
  贾府不倒,贾母就永远都是掌权者。即使分家,贾母也可以凭借她一品诰命加孝道,让贾琅惟命是从。(晋朝以孝治国,不孝不仅仅被人口伐笔诛,还属于犯罪。)
  贾府倒了,贾母等一干长辈才知道以后要靠谁过活。想来,他们也会安分不少。
  说起孝道,贾琅又给元衡说了不少有关守孝的事情。要明确各种守孝的礼节,还有谁给谁守孝的时间。
  要不然,一个人光是守孝就能守一辈子。
  明朝还真的有这样的例子,在某个大家族里面,虽不是年年都亲戚挂掉,但总归和他同族。然后守孝守到四十岁,只有最后的两年没有守孝。
  贾琅这个故事改了改,改成他家的收货人道听途说的故事。
  元衡一听,脸上古古怪怪的。
  “你,该不会也知道这个故事吧?”贾琅看向元衡。
  “嗯~~~”元衡艰难得点点头。
  “你快点把守孝时间明确一下吧,要不然这样的事情会越变越多的。”贾琅一副‘你要努力啊’的表情,拍拍元衡的肩膀。
  元衡捏着贾琅手背上的皮,远离自己的肩膀。
  “说吧,你还有什么看不过眼的,一起提出来吧。”元衡挑眉,洗耳恭听。
  有朋友就是讨厌,有个不怕自己的朋友更讨厌。
  贾琅嘿嘿两声,毫不客气的大说特说。
  这样的机会,以后估计是不会再有了。
  元衡还真有几分认真,贾琅不是那种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说嘴的事情。
  越听,元衡还真有几分佩服贾琅。
  要是贾琅听到元衡的心声,绝壁会厚着脸皮拍着元衡的肩膀,嘴里说着‘你要是活在21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你会比我还能说’的话。
  和太子说了一下午的话,又蹭了他一顿好吃的,直到晚饭过了才回家。
  一回家,就听说宝玉被贾政暴打一顿。
  大约是有仆人告诉贾政,贾宝玉拒绝去书院上学,不愿意当秦准的学生。贾政是个想见秦准都见不着的五品小官,他的儿子居然不愿意当秦准的学生。
  贾政趁着贾母午睡的空档,直接叫人绑了宝玉。问都没问,先上家法,这回是真下了狠手,打得贾宝玉臀部背部皮开肉绽。
  这会,贾宝玉自然早早被贾母解救出来,躺在他的床上哭天喊地的。
  “怎得我一日不在,你就出了这祸事。可大伤,太医怎么说?”贾琅一进来,连忙问道。
  贾母看见贾琅连声询问,原本对贾琅提议让宝玉上学,让宝玉遭他老子打得气,一下子又消下去了。
  “哎哟,哎哟。”宝玉只管哎哟。
  “这都是谁在暗地里面嚼舌根子,宝玉这样,明日如何去见秦大人?”贾琅皱眉大声的怒吼。
  贾母、王夫人听到贾琅这句话,全都望过来。
  “什么见秦大人?”贾母连忙站起来问道。
  “我今日去求见太子殿下了,想着有太子出面说句话,宝玉见上秦大人一面。虽不一定就会被秦大人收为学生,至少也是露露脸,以后机会也比别人大一些。
  太子殿下明日举办文会,秦大人会作为裁判到场,我本想带宝玉一起去的。如今…”贾琅重重得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做无奈状。
  贾母和王夫人全都傻眼。
  这宝玉都成这样的,连坐下都难,怎么可能去参加文会。就算强忍着参加,他痛疼难忍,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大展才华。
  顿时,贾母和王大人纷纷在心里咒骂贾政。
  “老祖宗,那些丫鬟小厮也要管教一二了,我们昨日不过商量几句,今日就有人跑到二叔哪里嚼舌根。
  二叔就是那些仆人在他面前说宝玉不想去书院,这才气愤打了宝玉。望子成龙,那个父亲不希望儿子有出息呢。”贾琅当然知道贾政不会有事情,贾母甚至都不会拿这个说他。
  但是,‘火’不能让贾琅承担。
  谁最适合被炮轰呢?
  贾琅在心里阴阴笑了两声。
  面上一副苦恼、无奈的表情,连连叹了几口气。
  贾母一看贾琅这个模样,又听贾琅这么为宝玉筹划,心下也难免对贾政生起一股怨气,对偷偷给贾政报信的小人恨不得全都乱棍打死。
  王夫人已经在脑子里面开始筹划将那起小人全都弄死农残。
  “还能再和太子殿下说说吗?宝玉这…不小心摔了一跤,少年贪玩。”贾母难得低声下气。
  贾琅摇摇头,“并非我不愿去说,只是本就求人的事情,如今反复,难免…”
  潜台词:太子殿下可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人。
  贾母也叹了一口气,也没再说话。
  她也不想因为这个让贾琅再得罪太子殿下。
  又说了几句安慰贾宝玉的话,贾琅就告辞回去了。
  这会他们心思都沉重得不行,也没挽留贾琅。


第36章 太子送礼; 杂事冗长
  贾琅并没有因为贾宝玉挨打而高兴的在心里呐喊欢呼; 贾宝玉对于贾琅而言,连绊脚石的等级都算不上。
  甚至; 贾宝玉这般挨打,反倒让贾琅有几分心疼。
  现实世界; 贾宝玉无非就是口花花; 不爱学习; 哪家父母也不会这样往死里打。贾琅今天故意这般说,就是为了让贾母对贾政有点偏见; 顺便也让贾政不敢随意殴打宝玉。
  第二日,贾琅早早去找太子,跟他说了今天的事情。
  想要让太子传下口谕; 如果可以最好派人送去一点东西,彰显帝恩。
  “话说,好歹也是衔玉而生,怎么完全没看到一点聪明劲。”元衡都替贾宝玉觉得痛。
  “说到这个; 你真的一点都不介意; 那块玉?”贾琅挤眉弄眼,用手肘戳戳元衡。
  元衡一巴掌拍开。
  “有什么好介意的; 要是真介意,那块玉能活到现在。他要是真聪明我还高看他一眼,偏偏天天混在脂粉堆里面。
  哎; 他的那块玉都要哭死了。”元衡还真没把那块玉当回事; 不是因为那块玉; 而是因为贾宝玉那群蠢父母。
  那群蠢父母居然大肆宣扬,深怕别人不知道。
  真要是有哪些小心思,谁不藏得严严实实。再加上贾宝玉抓周抓了一个胭脂盒,贾政完全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居然闹得全世界都知道。
  有这样的父母,谁还拿贾宝玉当个人物看待。
  与其担心贾宝玉,还不如担心贾琅。
  “那我走了,回去了。”贾琅对于太子殿下举办的文会一点兴趣都没有,尤其这一次明摆就会用来彰显太子才华的文会,免得等会一地鸡皮疙瘩。
  “这就回去了,下午不表现表现?”元衡看着贾琅笑得很邪恶。
  果然,鸡皮疙瘩一地。
  贾琅坚决要求回家。
  太子殿下派出的小吏,早贾琅一部先去了贾家。
  贾政贾赦一路围着小吏,进了后院贾宝玉房,最后连贾母也出动。
  “老太君、两位贾大人都不必太客气,太子殿下听贾秀才说幼弟因为贪玩摔了腿,导致错过文会而深感惶恐。特意派我来慰问一番,希望贾小公子不必介怀不能参加文会之事。
  这些都是太子殿下送过来一些慰问糕点,还有一瓶伤药,是去年番邦进贡的。小皇孙用的几次,觉得很好用,特意着我送了过来。”
  小吏把东西简单介绍两句,问了几句贾宝玉的伤势之后就离开了。
  贾琅刚进门,就被贾母叫过去了。
  “今日,可是在太子哪里?”贾母看着贾琅态度越发和蔼,语气越发亲昵。
  “嗯,太子对于宝玉不能参加,并没有什么反应。秦大人已经收了周大人的小儿子,暂时不想收弟子。
  宝玉要是好了,先去当小皇孙的伴读两年。如今教小皇孙的师傅乃是当朝太傅的三子,在他手底下跟着皇孙读两年,也算半个师傅,以后科举名次就会好很多。
  太子最近很忙,恐怕没有时间。等明年,我再和太子说这件事,宝玉先好好养伤。这段时间就多玩玩,以后当了皇孙伴读可就没有多少玩的时间了。”
  贾琅笑着对老祖宗说道。
  “伴读?这。。。”贾母有些心疼。
  “太子正在准备登基的事情,皇孙可就是太子了。”贾琅悄悄、小声说了这句话。
  “可准?”贾母立即凑过来严肃问道。
  “圣旨已经下了,朝堂上已经公布了,大家现在都在准备登基大典的事情。”贾琅声音越发小了。
  贾母却一个字都没有放过。
  这下她觉得贾宝玉去当未来太子的伴读一点都不觉得委屈,甚至觉得有很大的荣光。
  “那,这件事就拜托琅儿了,需要什么只管说。”贾母拍拍贾琅的手背,想着自己库房里面还有什么字画文玩之类的,等会那几个送给贾琅。
  贾琅这般帮着宝玉,真真兄弟情深。
  贾母越发对贾琅感到满意。
  回到梨香院,贾琅真真是觉得有些累了,躺在床上不想动。
  还没躺一会,就听到一些吵吵闹闹的声音。
  “青蝉。”贾琅对着门外喊了一声。
  “三爷,是老太太送了一些礼物过来,说是爷这段时间辛苦了。”青蝉简洁明了说了情况。
  “哦,看看有什么可以摆的,摆两件出来。其他的收到库房里面,把清单拿过来。”贾琅说完,挣扎片刻,还是起身了。
  这些天,所有店铺一起刷,进度可喜。
  按照这样的进度,说不定能在他外放之后,开启四个新店铺。
  “爷。”青蝉在门外喊了一声。
  “进来。”贾琅在宽大的椅子上歪七扭八。
  青蝉完全当没看见,面不改色,把清单递上去。
  “哟,还真有几样好东西。”贾琅看到一副‘秋水图’、一把骨牙琴,这两样都是相当有价值的古件啊。
  “琴是好的吗?”贾琅突然想起林黛玉好像会弹琴,给她找点事情也好,省的这人老是胡思乱想。
  “有琴弦,但是没有试音。是否找琴师调整一下?”青蝉立即询问道。
  “嗯,好的话,就送到林妹妹哪里去。另外,上次林妹妹的信寄出去了吗?”贾琅想起一事是一事,跟连环串似的。
  “已经寄出去了,走的陆地,抄得近路,脚夫说半个月后就能送达。”青蝉立即在脑中计算发出的时间和距离,“大约还有两日就能送到林老也手中。”
  “嗯,我知道了,没事,下去吧。叫从文进来。”贾琅闭上眼睛,不断把店铺里面的物品全都购买。
  有的店铺许多同类产品都是放在一起,下面会有选项表示颜色或者口味。但有的店铺就没有,必须要一个一个点开页面购买。
  简直神烦。
  有几次,他即使手都快点出残影了,他依旧没有全都买完。点完之后,差点从嘴巴里面吐出灵魂。
  很快,从文就小跑着从门外跑进来。
  “爷。”
  “进来。”
  “上次让你们在庄子种的东西都种下去了吗?”贾琅也不知道那些药材能不能代替种子。
  “爷,有十分之一发了芽,剩下的全都坏死了。”从文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都忍不住颤了颤。
  这是爷吩咐栽种的东西,损失最大的一次。听说庄子里面有几个农民差点羞愧的要上吊了。
  “这是正常的,那些药材都是极为珍贵不易的物种,极其难种。能有十分之一种活,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跟庄子上的人说,让他们不用太惶恐。不过,这些活下来的,可不要弄死了,让他们进来扩大种植面积。”
  贾琅虽然说在意料之外,但是并没有说夸奖的话,对于下人而言,就属于失职了。从文立即在心里组织语言,看看怎么和庄子上的人说。
  “大棚蔬菜制作得怎么样?”贾琅早几年就设想出大棚蔬菜,只不过那时候时机不成熟。
  “各种蔬菜都经过试验,大棚的制作材料也经过对比。目前,很多蔬菜都使用,而且产量都处于可提高状态。”从文立即不断回忆庄子传递过来的各种数据。
  等会出去,就去一趟庄子,再去查看一番。
  “嗯,太子殿下的庄子送过来了吗?”元衡一向爽快,说给的从不拖延。
  “已经送过来了,爷,这个庄子。。。”从文有些忐忑,这个庄子可是在皇家御园的范围内。
  “嗯,开垦几块田,种几个花圃,再把院子违制的东西全都撤下来。院子大体不动,小小修整一下就行。
  该拆的都拆了,把房间打通得大一点,分前院后院,客房也腾一个一出来,也分为前后院。
  修好了之后,我打算带着宝玉和姑娘们去泡泡温泉。你们都整好看一点,不要老里老气的。”
  贾琅懒得去弄一些现代化的东西,免得又给自己添许多麻烦。
  “是,我立即就吩咐下去。”从文离开热血沸腾。
  “嗯,叫你哥哥开始准备过年的事物。通知掌柜,今年的年会提前。今年朝廷有喜事,让他们多准备一点使用的。
  然后多准备一点粮食,感谢皇恩用的。”元衡对他不错,贾琅自然也会回报三分。
  “是。”感谢皇恩=赈济贫民。
  “没事了,下去吧。对了,你们这些主管,回去写个清单,有什么想要的,不管价值多少只管写。
  不要考虑价值,想那些有的没的,只管去写就行了。一个两个都无所谓,多写几个吧。”
  贾琅对他们这些主管还是比较满意,这些年虽然年年都有福利,不过五年以上的主管还是要有点区别,让他们也要有点对未来的畅想才行。
  “是。”从文的声调都高出一截。


第37章 贾琅赠琴; 黛玉赠音
  “姑娘; 青蝉姐姐来了,手里还抱着一把古琴。”桑竹对着正在午睡的林黛玉小声说道。
  “让青蝉进来吧。”林黛玉撑起自己的身子; 回头望去。
  青蝉这抱着琴进来。
  “林姑娘安,可是扰了姑娘午觉。”青蝉微微屈身; 表示歉意。
  “哪里就扰了; 本也没有睡着。怎么突然送琴过来?”林黛玉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会弹琴。
  “老祖宗赏给三爷的; 三爷看见就命我送来给姑娘,并未说明理由。这琴是一把上好的古琴; 三爷特意着琴师重新上了好弦。
  姑娘,可要试试?”青蝉到底是女子,这琴也不轻; 抱着还是很累得。
  桑竹感觉到,立即就接了过来,但并未擅自找地方放下。
  “放在靠窗的桌子上吧。”林黛玉也微微察觉,立即就出声道。
  “姑娘可有话要带给三爷?”青蝉笑容依旧亲切。
  林黛玉张张嘴; 最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对着青蝉摇摇头。
  青蝉点点头; 回去报告。
  “姑娘怎的连声谢谢都不说,好歹也是琅三爷的一片心意。”榆柳在一旁嗔怪得说了一句。
  林黛玉瞟了她一眼; 傲娇着呢。
  榆柳也不怕,笑笑,给林黛玉倒上一杯温的蜂蜜水。
  林黛玉喝了小半杯; 坐在古琴面前的椅子上。
  琴身颜色润泽; 琴弦深沉; 无论是雕工还是彩漆都是极为高明的手法。
  “你说,我在这弹琴,那边能听得到吗?”林黛玉突然问道。
  “这我不知道,不过那边小厮摔摔打打的声音,总是打扰到我们。”桑竹难得看到林姑娘这般羞涩的模样。
  “哼,就你话多。”林黛玉娇嗔得瞪了桑竹一眼。
  大家全都偷偷笑了起来。
  林黛玉轻轻试了一下音色,微微弹奏起来。
  音色浑厚清亮,的确是难得的一把好琴。
  贾琅正坐在亭子里面看掌柜传递过来的资料,四大掌柜全都战战兢兢站下书桌外。
  “马上就要到年终总结,从这些账本的数据来看,今年无论是收益还是稳定性都不错。和往年一样,我会私下派人去检查一下,要是没有问题,今年就翻篇了。
  你们这四个掌柜跟了我五年,我最早就说过,五年以上的员工和其他员工待遇是不一样的,我可以给你们准备了一份薄礼。。。”
  贾琅正滔滔不绝给掌柜洗脑的时候,突然传过来一阵琴声。
  话音截然而至。
  静静聆听了一会,贾琅不觉心情有些愉悦。
  “把珍宝阁扣除所有的支出,你们把我的那一份拿出一半全都换成粮食,沿着官道一路往外预备赈灾粥棚。
  先准备,不要弄出来。等到消息出来之后,让我们店铺当天全都免费施粥,馒头也可以。然后请大夫免费给所有人看诊,在我们店铺买药的一律只加收一成的价钱。
  记住,只有三天,过期不候。
  你们听好,一定要那些小厮到掌柜对外说这次布施是因为皇恩浩荡、天下太平。当今圣上乃是去千古第一明君,定让百姓富足安康。
  总之怎么夸都不为过,夸是夸,但是不要许下任何诺言。你可以说在圣上的贤明的领导下,会有废除农税的一天。但是,千万不能说圣上三年或者五年会免除农税什么的。
  这些你们都好好琢磨,不要让人抓住痛脚。一定要说自己忠君爱主,是自发的行为。还要把自己贬低一点,表示自己不是文人不会说话,要是说得不好请大家斧正。
  这一次,一定要做好,一丝一毫都不能错。
  做得好,你们每人各记大功一支,赏百两白银。我还给你们废除奴籍,让你们的子孙去秦风书院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指日可待。
  做得不好,你们这些年在我这里的好印象可就毁之一旦了,你们听清楚了没有?”
  贾琅完全是棒子加红枣,威逼利诱这一招他早就玩熟了。
  “谢主子。”四大掌柜早就被前面的利诱给唬的不行不行的,哪里还记得后面不清不楚的威胁。
  “没有什么事要汇报,就下去吧。”贾琅闭上眼睛,椅子前后摇摆,享受这音乐的洗礼。
  “是。”掌柜们全都恭敬的退下。
  所有人对视一眼,全都锐利到了极致。
  工作五年,到目前为止,小功劳他们都累积了一点。但是大功,却只有一个人有。但是,那个人和他们不一样,只能偷偷摸摸处在暗地。
  因为这份见不得光,他们四位虽有些不甘心,却也并不嫉妒。
  毕竟人家付出得比他们多得多,人生比他们残酷得多。
  这一次终于有了一个记大功的机会,还能福泽后人,他们说什么都不能让这个机会溜走。
  贾琅听着听着,突然想要琴笛合奏。
  “去把那只玉笛拿过来。”贾琅对着一旁作壁上观的青蝉说道。
  “是。”
  因为萧被现代人弄得有些邪恶,总让他有些出神。正巧老祖宗送过来一只玉笛,他吹着还算顺口。
  “咦。”桑竹听到那边的笛声,连忙招手让其他丫鬟的动作轻一点。
  林黛玉听到这笛声,反而停止抚琴。
  清脆嘹亮,悠长清远。
  笛声中满是悠闲随意,好一派惬意随心。
  林黛玉不禁也有些感染,抬起手,接着弹了起来。
  只是……
  他们果然心境不和啊!
  贾琅听到林黛玉琴音里面如此明显的愁绪,真的有些难以理解。
  如今的林黛玉,已经是过得极好。下人笑脸相迎,不敢在背后嚼舌根。他对林黛玉这个表妹也算是很不错了,跟迎春他们一视同仁。
  桑竹和榆柳这两个绝对是贴心婢女,嘴巴甜得很。
  那个让林黛玉嫉妒的薛宝钗也没有出现,姑父也没有过世,真不懂她哪里来的那么多哀愁。
  偏偏林黛玉那种性子,他又不好说。
  贾琅第一次觉得这世间也有让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对待的人。
  林黛玉没有听到贾琅的笛声,心里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望着那边的方向,心里一下子变得忧愁起来。
  眼泪吧啦吧啦就落下来了。
  桑竹和榆柳连忙劝说,“年下总是事多,指不定是有人来拜访三爷了。三爷经营店铺的掌柜也在这段时间频繁来拜访,毕竟过年了总要确定给工人们发一些过年红包。”
  林黛玉哭了一会,又羞又恼。
  她自己的心意让她羞,那人怎么跟木头一般又让她恼。


第38章 新皇登基; 大赦天下
  太上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传位给新皇之后,第二天就不开始不理朝政。
  自那天起; 大家就开始筹备新皇登基的事宜。直到现在,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朝廷正式下召; 公告天下。
  三天后于大年初一日举行登基大典; 从现在开始万民同庆; 连着一个月举国同庆。
  按照惯例:新皇登基,普天大赦。
  会大赦牢狱之灾的人、免徭役赋税、或者免除贫困县的税收等等。
  元衡也一样:第一; 所有还剩两年牢狱之灾的人全都免去牢狱之苦,其他不止两年的囚犯也可以减免两年。而死刑者,则可以缓两年再行刑。
  第二; 所有守孝者,以天代月,但在这期间依旧不许饮酒作乐、不许参加宴席、不许出门游玩等等。
  第三.今年的田税免除,117贫困县免除三年税收。
  对于这种政策; 贾琅都没有什么感觉; 他这会正忙着指挥下属赠粥义诊。
  以至于,他错过家里的一场好戏。
  “姑娘可听到好消息;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姑娘只用再守二十天(真正服丧只有二十七个月; 贾敏于五月去世; 林黛玉是年底抵达贾府)的孝即可。”
  桑竹听到小丫鬟嘴碎的小道消息; 立马过来恭喜林黛玉。
  “这有什么好恭喜的,守孝本是应该的。”林黛玉并不觉喜。
  “守孝是应该的,但是姑娘可以心里守着孝,平日不必这般寂寞。
  守孝之身不好拜访亲友(过于频繁),以免招人闲话。如今姑娘孝期过了,也就能去找其他姑娘说说话。天天自己闷在家里,对身体也是不好的。”桑竹讨巧得解释道。
  “你这张嘴,厉害得狠,我是说你不过。要是你这玲珑心,能分一点给你的原主人就好了。”林黛玉不设防,一下子就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
  “像我可不好,嘴花花的,跟琏二爷似的。还是要嘴巴笨一点,这样的男人才不会老实。你看宝二爷,长得好看一点的丫鬟他都喜欢。
  那袭人,还是老太太默许给宝二爷的通房。还是三爷好,又不亲近丫鬟,也没有通房丫鬟。”
  桑竹和榆柳哪里能不明白林黛玉的心思,在她们看来,这两人就是天作姻缘的一对。
  一位是荣国府的秀才少爷,才高八斗、英武不凡。
  一位是巡盐使的掌上明珠,才华横溢,倾国倾城。
  虽差了几岁,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在大家族这种现象常见得很。
  何况琅三爷和林姑娘本就是姑舅兄妹,亲上加亲不是更好。
  而且……私心来说,她和榆柳更想要回到琅三爷的身边。虽然林姑娘对她们很好,也从不吝啬钱财。
  但琅三爷不仅仅‘拯救’的是她们两个人人生,还可以拯救她们两家的命运。她们更希望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能够有出息,能够撑起这个家。
  以贾琅的丫鬟出嫁,和以林黛玉的丫鬟出嫁,在京都所代表的含义是完全不同。
  平日虽没有刻意可以推崇贾琅,不过林姑娘提起的时候,她们难免夸上两句。何况,她们也没有说假话。
  林黛玉被桑竹这般直白的话,弄得羞赫不已。连瞪桑竹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背过身子不理她这个促狭鬼。
  “姑娘。”桑竹蹲在林黛玉身边。
  “三爷曾经说先立业后成家,不高中就不娶妻。三爷虽没有娶妻的想法,难免老太太不会有。三爷如今得了太子的青眼,说不定老太太一高兴就把身边的……”
  桑竹一番话让林黛玉的心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让她有些气闷。
  这年头男人收个妾,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见过他爹娘夫妻恩爱的场景,父亲为他母亲独身,难免有些……
  “姑娘,三爷这人虽然在读书上面很聪明,但是男女之事,他却跟木鱼似的。你若是不敲敲他,他是不会‘开光’的。”
  桑竹这话已经逾矩,要是在贾琅哪里,已经是要被训斥的节奏。
  不过,桑竹就是知道林黛玉不会责怪她,才说的。
  “你这丫鬟,越发没有规矩,小心我把你这话说给你原主人听。”林黛玉看桑竹浪得没边,立刻威胁道。
  “那姑娘回来可要赏我点好东西,我可不就成了一个借口吗。”桑竹呵呵一乐,端杯水做赔礼状,嘴上却越发不饶人。
  “你这小蹄子!”林黛玉作势要打她。
  还没上手,桑竹就哎哟哎哟叫起来,嘴里喊着‘饶了我吧,饶了我吧……’一时之间,两个人到闹腾起来。
  “姑娘,快被闹了,皇后娘娘下圣旨到府上了。听说,皇后娘娘派人来接您来了!”榆柳听到这个消息,连忙招呼丫鬟把小姐的常用物品全都准备好。
  “什么?接小姐?”桑竹一下子有点惊慌失措,不只是她,其他人都有些惊慌失措。
  老太太随后就派人过来,把一些好衣服好用品全都拿过来。
  装了一马车,这才启程,林黛玉只迷迷糊糊就上了马车,什么都不知道。
  她并不知道贾家有头有脸的人全都在大门口,痴痴凝望她所坐得马车远远离去。
  “贾侯爷,贾三爷可在府中?”王内侍笑眯眯得问道。
  “这,小儿今日被陈夫子给叫走了,我已快马加鞭去叫他了。王大人,你先进屋喝杯茶,稍等片刻,我再着人去催一催。”贾赦连忙招呼人。
  “不用不用,只是新皇随口吩咐了我一声。这林如海林大人今年将盐税收上来了,昨儿到了国库。皇上正高兴,就随口夸了林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