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清传之红楼篇-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如海当即心里咯噔一下,“烦请这位公公,宫里可是有什么事情?”

    小太监想着卖林如海一个面子,就如是说道:“林大人,奴才只知道皇上已经宣了许多人,宗室的铁帽子亲王,皇上的几位兄弟都已到场,其他的官员也有公公去宣旨,太上皇特地让奴才来请林大人一家进宫。”而要请一家人的只有林如海,这句话小太监没说。

    林如海心内一叹,终于来了,不管太上皇的目的是什么,这趟也必须得去,至于黛玉,恐怕太上皇是为了秦穆,清玉不在,那个无影响。

    “公公,我先进宫,烦请你跟着我夫人去贾家接我小女儿一趟。”

    小太监回礼,“好的,奴才随夫人一道,大人先请。”

    一旁的贾敏皓玉禛玉三人心中有数,时间也来不及了,就穿这样的便服进宫,应该没人会追究吧,索性他们平时不多于喜欢大红大绿,穿的都比较素净。

    林如海先行一步去了皇宫,这边贾敏母子三人外加小太监,去了贾家,皓玉进了贾家去找黛玉,马车里的四人就耐心的等着。

    不到一刻钟,皓玉就拉着黛玉,出来了,人员到齐了,马车飞快向皇宫驶去。

    林如海进了皇宫,老远就看到保福宫济济一堂,大臣王爷皇帝后宫的女眷,待在不同的区域,表情一片肃穆,个个神情紧张的盯着门内。

    林如海观察了一下,院子里的这些人太上皇基本不会相看,而最重要的人都在里屋。

    这会没有人喧闹,院子里一片寂静。

    林如海肃着一张脸,在各路人的眼光扫视中,进了大厅,进了里屋。

    宣和帝、秦霄一家、太后、皇后、宗室铁帽子王、太上皇的另几个儿子、宣和帝的几位皇子,纷纷都在这里,一个个全都哭丧着一张脸,望着床榻上,目光黯淡了的太上皇。

    秦霄自始至终都在太上皇床前扶着太上皇靠在床榻上,这会见林如海进来了,秦霄在太上皇耳边轻声说道:“父皇,如海来了。”

    太上皇听声望了过去,即使他现在看不清了,也颤巍巍的招了招手,“如海,到跟前来。”

    林如海上前,蹲下/身子,握着太上皇的手,语气有点哽咽,“太上皇,臣在这里。”

    宣和帝是见惯了太上皇跟林如海的相处,不以为虑,其他人可没见过,纷纷心里暗自嘀咕,这太上皇这么喜欢林如海?

    太上皇一字一顿的说道:“如海,朕的时间到了,以后小五就要麻烦你多加照顾了,我这个当父亲的一点都不称职,这么些年还是小五心心念念的照顾我,不是小五,我还活不了这么长时间,几年前就该去了。”

    林如海垂眼,余光扫视到了屋内其他人不解的目光也不去计较,“太上皇多虑了,我跟王爷是朋友,我们亲如一家。”反正这是事实,也不管其他人会不会觉得林如海大逆不道,就算是宣和帝都只是暗自挑了挑眉。

    显然林如海来之前,已经把跟家人亲人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就算是甄太妃也终于在此刻见到了太上皇,她要为甄家求情的话,在目光灼灼之下,也不敢说了,甄太妃知道,甄家真的完了。

    太上皇欣慰的拍了拍林如海的手,连连道:“那就好,那就好,小丫头来了么?”

    林如海心里也不好受,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勉强说道:“来了,一会就到,黛儿在外祖家,要晚一点到。”

    太上皇呵呵一笑,“我还怕见到小丫头了,几个月没见小丫头了,这会朕也看不清了。。。。。”

    屋内一片寂静,只有太上皇跟林如海两人你来我往,一句一句的说着,这时又有朝堂上的其他重臣来了,太上皇一一和他们说过话,大意就是他老人家时限到了,望以后各位再接再厉,为朝堂为天下百姓谋福。

    贾敏带着三个孩子终于姗姗来迟,其实也不迟,就差了那么不到两刻钟的时间而已。

    可是这个时间却是太上皇脸色更是灰败了。

    贾敏四人进来的时候,并未说话,也未行礼,这么多人,真不好分辨,贾敏自个站到了穆郁婉身旁,小心的询问了穆郁婉情况,问清了情况之后,贾敏也只得眼色黯淡了。

    秦霄轻声的说了句话,“父皇,黛玉皓玉禛玉来了,您。。。还有什么。。。。嘱托的?”秦霄哽咽着问道。

    太上皇眼睛亮了那么一下,枯枝般的手招了招,“小丫头,上前来,两个小子也上前来。”

    黛玉上前把自己的手放在了太上皇的手里,轻轻的唤了声,“皇爷爷,黛儿来看您了。”

    皓玉禛玉齐说道:“太上皇,我们也来看您了。”

    太上皇脸上似乎有了那么一道光,剩下的一只手,在秦霄这边招了招,“穆儿,过来。。皇。爷。爷这。”太上皇说话已经有气无力了。

    秦穆跪在太上皇身前,黛玉三人也依次跪在地上,太上皇窝着秦穆黛玉的手,说道:“皇爷爷以后看不到你们了,你们可要好好的活下去,不准吵架,要相互信任对方。。。。”

    “还有林家两小子,穆儿以后就让你们多费心了,。。。。。”

    太上皇继续唠唠叨叨的说,不外乎是让林家多照顾秦霄一家三口,这话只有秦霄三人明白,就连宣和帝都是一头雾水,更别说朝臣王爷们了。

    屋内人心思各异,却偏偏都是一副伤心的样子,就算是看着太上皇对林如海一家另眼相看,现在不适合深想,也不改表情,原来大家都是影帝。

    后面也宣了几位官员,太上皇也叮嘱了几句,那时更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秦霄宣和帝手中太上皇的手终于垂了下去。

    太监的唱声:“太上皇驾崩!”一落音,屋内连着院子里,哭声响天动地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无题

    显然宫中已经做好了太上皇去世的准备了;而在天心峰闭关的林清却沉浸在感悟幻境之中,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

    太上皇去世;停灵在玉和殿;宣和帝领着众位兄弟每日守灵;众位官员诰命白日进宫哭灵,入夜再回家。

    七日之后;棺木停在宗庙里;等待七七之后,葬入皇家陵寝。

    最后这一日,夜晚;林如海一家回了府,还好他们是修真人士;身体素质倍棒;不然这几日哭灵下来,铁定扒掉一层皮。

    瘫坐在摇椅上,摇一摇,这几日天天听着耳畔的哭声,大哭,抽噎,。。。。

    “我们还好,只是哭灵而已,秦霄和皇上天天跪在灵前,这几日想必秦霄也没有用灵气梳理,才看起来那么狼狈,简直比皇上还要邋遢。”

    林如海摇头又点头,“他知道分寸,他是要毫无一点瑕疵的为父亲尽孝,七七过了,想必就恢复正常了。”

    贾敏看着两个儿子还有黛玉,这几日黛玉回府居住了,明儿送了太上皇最后一程,她再回贾家。

    “皓玉禛玉如何?有没有不适?”孩子还小,可不能强撑着。

    皓玉摇头,禛玉摇头,“娘,我们没事。”后面他们觉得每天听着那哭嚎挺烦的,没有说出口。

    “黛儿呢?太上皇对你还有一份心,娘看你哭灵也尽了心,可别伤着自己了。”做娘的永远都是以自己的儿女为重。

    黛玉摇头,刚才在宫里眼睛的红肿已经消失了,脸上再次恢复了光洁,“娘,我没事,我也只想尽一份心罢了。”

    贾敏点头,摸着女儿头上的髻,“行,你自己知道分寸就行,明日送了最后一程,就直接回贾家。”

    黛玉瘪嘴,没多言,家里少了姐姐,还真不习惯,还是尽快把自己的旧账完结了吧。

    林如海拍板,“都回去休息吧,明日最后一天了,都打起精神来。”

    林家一夜无话,而此时皇宫内,太上皇灵前,好几个太监宫女依旧跪在一旁默默的服侍着主子们守灵,当然太监宫女已经是换了好几茬的。

    秦霄宣和帝两人依旧跪在灵前,最后一晚,他们不想错过。倒是孙子辈的每晚都会回复恢复精神。

    当然太上皇其余几个儿子一样跪在此地,容不得他们逃避,即使再狼狈再疲惫,依旧得守在灵前,除非他们想担个不孝的名声。

    这年头担了不孝的名头,你就别想出人头地了,即使忠顺王这样的闲王,一样不想让自己背上这么个污名。

    第二日,在钦天监看的吉时,送了太上皇的棺木入宗庙,宣和帝领着宗室大臣一一上香拜别。

    临离开宗庙的时候,秦霄回头望了一眼几十年不曾变过的宗庙,外观没变,只是时间的流失,让宗庙染上一层厚重感,一人的一生就这么过去了,即便那人生前多么的叱咤风云,权倾天下,如太上皇这般,依旧只占了棺木那么一小块地方,莫怪人们对长生不老这么追求。

    秦霄嘴角的一沫笑意,现下他有这个机会追求长生,自然不会放弃。

    父皇,儿子终究比您幸运了一层,儿子现在有心爱的家人,有真挚的友人,儿子会一直走下去,直到儿子乏了疲惫了。。。。

    出了宗庙,宣和帝就放了众人各回各家了,他也得回宫去养养神,几日的守灵,着实疲惫不堪。

    第二日,这是太上皇去世之后第一个朝会,众位官员莫敢缺席。

    朝堂上,宣和帝颁布了太上皇去世之后守孝问题,众位官员世家禁止一年的婚嫁一年的喜乐,平民百姓三个月不准婚嫁。

    违者按朝廷律法处置。

    而林如海想到的是今年选秀的问题,这会都不准享乐了,那这选秀怎么办?要知道选秀昨年已经停了一年,许多人的婚期已经从昨年推到今年,哪知道今年碰上太上皇去世,又得拖一年。

    下了朝,林如海没跟着众位官员离开,而是去了御书房,他还是见见宣和帝,让宣和帝拿主意吧。

    见了宣和帝,宣和帝正在闭目养神,果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人员已经登记完了?”宣和帝闭目问道。

    林如海回道:“回禀皇上,未曾,月前登记了一半,还有一半没登记。”本来三月份的选秀,现在二月多,统计完了,就刚刚合适。

    宣和帝考虑到这个大龄问题,比方说他三儿子都已经该选正妃了,昨年耽搁了一年,今年再耽搁一年,还有宗室的许多适龄世子,宣和帝默默数了一下,还挺多的。

    良久,宣和帝才说道:“那三月的选秀推迟到十月份,那时简单的选选,来年就成亲。”

    反正只是选秀而已,又不是一定要又唱又跳,不过这可真难倒了到时候选秀的姑娘们,弹琴一类文雅的技艺却不能施展了,只能从棋书画上面着手了。

    林如海不置可否,反正回了礼部把剩下的人员统计完,下半年十月份照旧选就是了。

    “是,微臣明白了。”

    “皇上,微臣还有一点私事要禀报。”林如海觉得还是给皇帝报告一声,他大女儿已经随着她师傅修炼去了。

    宣和帝睁开眼,林如海还有私事?这可奇了,“你说。。。。”宣和帝一直都装着跟林如海只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即便两人其实对对方心知肚明。

    林如海:“微臣大女儿已经随着她师傅去修行了,走了有半个多月了,不能参加选秀了。”

    宣和帝挑眉,算了反正他又没想过把林如海怎么样,更没有想过拿林如海的女儿做栓婚的工具,咳咳,宣和帝不会承认,他对林家有点发憷。

    “没事,年前你就已经说过了,你这做父亲的都舍得,朕这个外人就不多说了。”这话说的林如海多么不慈似的。

    林如海当没听懂,“微臣谢过皇上恩典。”

    宣和帝兴致来了,好奇的问道:“忘琴大师这么着急?不是说等满了十六才会带走你女儿么?”

    林如海不知道他该用什么表情,索性就一层不变,“忘琴大师受了内伤,自知命不长久,急于培养徒弟。。。。”

    宣和帝点头,挥挥手,让林如海离开了。

    林如海回了礼部,把皇帝的意思分布给了下属,下属继续统计未完的秀女名册。

    而昨年林如海让人陆陆续续翻译的外文书籍,今年开年,林如海就把这些书籍给了工部尚书,工部尚书如获至宝,纷纷照着书上描述的那样,寻找了植物,禀报了皇帝,种在皇庄上,成效如何,一年就可以见分晓。

    这不,这会工部尚书就专程在礼部等着林如海,现在工部尚书自个都去买了一批外文书籍,可惜蚯蚓字认识他,他不认识蚯蚓字,每天死皮赖脸的请教林如海。

    “如海,快,帮我翻译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工部尚书大人掉入这本写大洋彼岸游记的书里面了,直接被书里那奇幻异彩的植物动物吸引住了。

    “行,行,进屋子说。”林如海只得把工部尚书请到办公屋内,再仔细的为他解说。

    于是,礼部衙门的下属们纷纷张着耳朵好奇的听着尚书大人屋内的谈话声,以及对工部尚书大人的大呼小叫声免疫了。

    下午不到酉时,林如海就从衙门里出来了,也不乘坐马车,就这么慢悠悠的晃回去。

    京城现在安静多了,一片肃静,街上不见纨绔子弟走街遛狗的身影,不闻一声琴弦洞箫丝竹之声,青楼严闭着门扉,因为天短,以往到了下衙的时辰,青楼里可热闹了。

    林如海站在青楼那条街的街口,往你望了望,每家青楼都紧闭着大门,更别说以往在站在门口揽客的老鸨和妓/女们,林如海瞄了一眼,就离开了。

    循着道路,一路上倒是小贩们叫卖的声音比较多,还有一些小孩跑来跑去。

    回了府,单只有贾敏一人在府里,两儿子上学还未回来。

    贾敏正在他们院子的书房内看账本,这段日子,贾敏让下面纷纷报上庄子铺子上的账本,她想好好检查检查,然后才知道拿这些下人怎么办。

    林如海乐呵的凑上前,“敏儿在看什么?为夫可帮得上忙?”

    贾敏挑眉,把手中的账本递给林如海,笑道:“夫君就帮敏儿把这本账册看完吧,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纰漏。”

    贾敏又挑了另一本,认真的看了下去,林如海见贾敏不理他,就挨着贾敏坐在椅子上,翻着手中的账本,几翻几翻,然后用笔勾勒一下,把有问题的地方勾了出来。

    贾敏放下手中账本,抬头就看见林如海满目温柔的看着她,她娇笑道:“夫君看完了?”

    “做什么这么看着我?”贾敏也会不好意思的,素手轻轻一推林如海。

    林如海轻笑,“当然是敏儿好看了。这账本没多大问题,就一些小问题而已,想来应该不是掌柜的问题。”

    “就会甜言蜜语,厚脸皮。”贾敏啜道,满面红霞。

    林如海揉着贾敏的小手,摩挲着,两人之间气氛恬谧甜蜜。

    两人就在书房里柔情蜜意下去了,直到下人来传晚膳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抄家

    时间流逝碎片;人间二月芳菲尽,一转眼,就是二月下旬了,因着受了太上皇去世的影响;这段日子,京城挺安静的,朝堂也很安静;只是官员们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差事。

    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守国孝;林如海规规矩矩的办差;秦霄规规矩矩的守孝。

    总之一切都很平静。

    直到这日大朝上;宣和帝又开始丢炸弹了。

    年前的一批该惩罚却未惩罚的官员,不要以为宣和帝忘了;宣和帝心上记了一个小本本。

    抄家名额第一人,甄家。

    宣和帝让众臣传阅了几本奏折,上面详详细细罪大恶极的恶事,大到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小到欺压良民百姓霸占良田,总之甄家所犯之事罄竹难书。

    这让许多官员冷汗直冒,高高在上的宣和帝冷眼看着下面胆战心惊的臣子,派遣了吏部侍郎武忠奎领着一支一百人的军队,大张旗鼓的去抄甄家了,这支军队是宣和帝从太上皇那继承的五百名私兵里的,宣和帝已经全部由暗转明了,只属于皇帝的私人军队。

    解决了甄家的事情,还有跟甄家一派,做尽坏事的家族,总共大大小小的家族也有十来个,不过这些都是依附于甄家生存的小家族,但是他们往往是甄家冲锋陷阵头一员,宣和帝也不可能放过。

    还有年前一批该惩罚,宣和帝考虑到在灾难中有所贡献想给予宽大处理,给予最后一次机会的官员。

    林如海冷眼看着朝堂上许多官员冷汗淋淋,许多抱着侥幸心理的官员在从余德海口中冒出自己的名字时,战战兢兢的出了队伍,跪在大殿中央。

    余德海第一批念了十个人的名字,这十人的想法都是完了完了,哪知道。。。。。峰回路转。。。

    一时间朝堂寂静无声。

    宣和帝在上首走来走去,表情高深莫测,直让人心里发憷。

    “年前,朕只给予了有功官员的奖赏,而有过的,却暂时放过了,现在该是算总账的时候了。”

    底下十名跪着的官员,都是各部门的重要职位,此时这些人心里五味成杂,他们只以为他们完了,而未出现在此列的官员,有的幸灾乐祸,纷纷怜悯的看着这些人,殊不知到底最后谁怜悯谁。

    “你们十人,年前救灾也出了不少力,朕很欣慰,按说朕应该给予奖励,偏偏朕查出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朕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就想着放在年后,朕仔细思索了,再功过相抵,哪知道你们非常的识时务,这次朕就不惩不奖了。”

    “余德海,念念几位大人的功勋,过错,已经及时改错的事件。”

    这几句话让跪着的几位大人心思转了七八道弯,在他们以为官位到头了的时候,却来了个大反转,在他们以为柳暗花明的时候,又折了下来,真是心情一波三折。

    在几人思考间,余德海已经把功绩,过错等纷纷念完了,还有他们无意中改正了的过错。

    于是,余德海这一番念奏折,让两边许多大人,冷汗直冒,心绪不稳。。。。。

    却说余德海念的什么?

    是这十名官员家中纵儿行凶,欺压良民,有的还有纵容着小妾的娘家人嚣张的欺压良民,总之都是小事,遭殃吃亏的都是老百姓,只是里面并没有死人而已。

    宣和帝把这些官员私事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不仅让跪着的十名官员,仓皇失措,更有两边的官员冷汗直冒,就怕皇帝喊了他。

    “年前,朕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处理你们,这些都是小事,但是架不住积少成多,而最近朕却发现你们都是被家里人蒙在鼓里的,好在你们知道后,做出了相应的措施来弥补,朕很欣慰,这次朕就不惩不奖,望几位爱卿回家好好的治理自己的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跪着的十人纷纷叩谢,“微臣愧对皇上信任,谢皇上恩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宣和帝大手一挥,十人回到了自己的队伍,这时他们才发现后背已湿,可见真是被吓得不轻。

    “余德海,继续!”

    就这声音,又让众臣紧张了,还没有完?

    余德海念到的名字,一个一个沮丧着脸趴伏着跪在大殿中央,这次人更多,足有十五人。

    宣和帝显然不想说多余的话,直接让余德海念其家人以及自身所犯过错,完了再由余德海直接念惩罚结果。

    这批人都官降一级,罚俸三年!

    林如海作为礼部尚书一直冷眼看着宣和帝打发神威,当然林如海的礼部下属也有几人被揪了出来,不过这都不关林如海的事。

    就在大家以为宣和帝的惩罚结束了的时候,宣和帝闭着眼,让余德海继续,这让许多官员又紧张起来了。

    直到余德海停下,两列没被叫到名字的才松了一口气。

    而此时大殿中央又跪了十名官员。

    朝堂上众位官员大气都不敢出,宣和帝一直闭目,就这样不说话,却让跪着的四人紧张心虚了,他们自家知道自家事,从余德海念的家里做下的糟蹋事,他们家只会更多。

    宣和帝都懒得说了,挥了挥手,让余德海继续念,犯下的错事。

    余德海念完,十名官员都知道他们完了。

    “朕不多说,你们统统贬为县令,罚俸三年,当然三年之后所治下的县城没有明显的功绩,那么朕再算最后的总账。”

    “明白了吗?”最后的声音,让十名官员胆寒。

    “可不要有侥幸心理,这天下没有朕不知道的事,只有朕想不想知道而已。”

    跪着的十名官员哭丧着脸,不过都知道这已经是最轻的惩罚了,如果三年之后没有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皇帝再抄家不迟。

    “微臣明白了,谢皇上恩典。”

    最后这个大朝在余德海尖细的声音下结束了,宣和帝离开之后,朝堂上的许多官员纷纷腿软了,好一会才离开。

    林如海观看了一场好戏,好心情打算去礼部,哪知道在宫门口,遇见了大皇子。

    “大皇子专程在次等候,可有什么事?”林如海疑惑。

    大皇子微笑道:“师傅,难不成徒弟无事都不可以找师傅?”

    林如海哦了一声,“那行,我们找个地方说说话。”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宫门,哪知道林如海去的方向却是忠武王府。

    “师傅,这不是去五叔府上的路么?”

    林如海背着手,咧着嘴,笑道:“对呀,就是去找你五叔的,想必你五叔在家也挺无聊的,我们找你五叔说说话。”

    大皇子眨着眼,“好吧,我也好久没私下见五叔了。”

    两人边走说话,“大皇子对今儿朝上的事情有何想法?”林如海时不时的丢出一个问题考校大皇子。

    “父皇已经做得非常的仁慈了,给了这些人许多机会。”

    。。。。。。。

    两人说着话,不一会就到了王府,在门房开了门之后,就直奔秦霄的书房了。

    三人又关在书房里,殷切说了许多话,直到晌午用了午膳,林如海大皇子两人才离开。

    下午林如海从衙门出来,一路上才知道今儿早朝的事情,又在京城掀起了一股风暴。

    从市井流言中得知,老百姓都是纷纷叫好。

    这几十位官员纷纷关门闭户,已然在京城丢了面子,一时间京城治安良好。

    回府之后,林如海才发现贾敏身边聚了许多丫鬟嬷嬷,纷纷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偏偏个个说的眉飞色舞。

    丫鬟嬷嬷看见林如海回来了,纷纷退了出去。

    “敏儿,在说什么?怎么这么热闹?”林如海偎在贾敏身旁,看着贾敏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贾敏递给林如海一杯茶,笑道:“还不是今儿上午,从皇宫出来一批御林军,抄了好几家。”

    “还纷纷押着在大街巡游了一圈,府里在外采买的下人都看了个热闹,下午街上又有一批。”

    “哎,只是苦了那些人家的女眷,个个神情萎靡,特别是娇养的小姐,一朝遁入青楼,可是一辈子毁了。”

    林如海撩了一丝贾敏的头发,顺着手指缝隙滑下去,“谁叫他们父兄犯了事?”

    贾敏也理解,只是觉得可惜,但是这些女眷在爷们还在位的时候,享受了爷们带来的金钱和地位,相应的,爷们下台了,她们一样得承受后果。

    林如海瘪嘴又说道:“等甄家到了京城,那会才是热闹的时候。”

    贾敏笑着点头,甄家被抄家,她一点都不觉得可惜,反而叫好,有道是天理昭昭疏而不漏,那家人作恶多端,该是报应的时候了。

    贾敏眉眼一挑继续问到今儿宣和帝一系列的指令,要知道早朝之后,八卦就已经开始在京城流传了,这会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

    “如海,你不是说皇上有些琢磨不透,而且有些小心眼,心胸不够开阔么?”那为什么宣和帝做出的事情却偏偏出乎意料呢?

    林如海挑眉思索了一会,耸肩,“我也不清楚,宣和帝心思深沉,根本琢磨不透,不过登上皇位之后,反而越来越像个明君了。”

    贾敏理了理林如海的衣裳,反而放下了心思,“想不通就算了,反正对我们无影响。”

    林如海耸肩,拥着贾敏,皇帝的心思他可没有心思去猜,就这么着吧。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后续

    这次抄家事件;京城许多家族却都有一个相同的反应,那就是好好约束教导子孙,以免以后给家里惹祸。

    特别是以往欺行霸市,走街遛狗的纨绔子弟;这次家里当家的爷们可是下了决心要好好整治整治,就连以往母亲妻子护着说情都不行了,然后这些女眷在听说了被惩罚的官员;纷纷咬牙让爷们教导了。

    而埋没在这些人里;有一个最特别的人就属贾母了;她可是听说甄家被抄家流放之后;都快欢喜得跳了起来,当然她老了;跳不动了,但是眼角眉梢的笑意,却说明了贾母的欢喜。

    从早朝过后,贾赦接到外面的消息,理了理思绪,趁着给贾母请安的时候,贾赦专程给贾母说的,贾赦的本意就是为了安贾母的心,不出他所料,贾母确实很高兴。

    去了一块心病,贾母这一天都在让丫鬟打听外界的消息,贾母一直笑眯眯的听着抄家流放的消息。

    哪知道贾母乐极生悲,入了夜,就高烧了。

    太医看过之后,诊断说,国公夫人年老了,抵抗力下降,切记心绪起伏过大。

    然后太医开了一幅稳定安神的药汤,就告辞了,这让不明白内情的人,诸如贾政以为贾母是为了甄家伤心了,只有贾赦暗地里瘪嘴,他知道贾母是高兴了,不过一样是为了甄家,只是过程不一样。

    第二日,贾母的烧退了下去,这几个月来,贾敏与贾母的关系和缓了,这不,贾敏接到消息,就赶回娘家来探望母亲了。

    贾敏看着贾母憔悴的模样,咬牙暗恨,她也以为贾母是为了被抄家的甄家而伤心,毕竟贾母和甄家老太太可是几十年的交情,她伤心在所难免。

    看了母亲,又问了小女儿最近的情况,了解黛玉的生活规律,又从丫鬟口中得知,黛玉与贾宝玉两人闹情绪多次,还被气哭许多次。贾敏这下放心了,这不就是他们要的目的么?

    黛玉这一个多月在贾家过的很开心,几个小姐妹上学吟诗作画,开心极了。

    只有一点,黛玉其实是为了贾宝玉好,旁敲侧击的让贾宝玉回归正途,让其在八股文上用点心,以后考个进士或者举人,就算是不喜欢当官,以后进书院教书育人也有糊口的本事不是?

    哪知道为了这事,两人闹了许多别扭,黛玉被贾宝玉气哭了好多次。

    从今年住进贾家开始,黛玉与贾宝玉接触多了,闹情绪的时候自然多,哭泣在所难免。

    如此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