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清传之红楼篇-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不时的望着门外,这会下学的应该回来了。
“母亲,你心不在焉的看什么?”
贾母:“看宝玉怎么还未到?”
贾敏无语,这么关心贾宝玉,那贾宝玉有这么好,她也不懂贾母为什么对贾宝玉这么的另眼相待。
从门帘走进一人,来人穿着淡黄色长衫,就这么背着光迎着众人的瞩目进来了。
“岳文给祖母请安,给姑妈请安,见过舅兄。”
贾母和贾敏都笑意冉冉,“是岳文呢,起来,这么多礼做什么。”
郑岳文就在贾珠挨着的位置落座,“这是岳文应该的。”郑岳文打量了屋子一番,没见着自家媳妇。
贾敏笑道:“岳文找元春?那丫头还未过来,在她妹妹们院子里,一会就来。”
贾珠看着这妹夫,内心还是挺满意的,从刚才的行为来看,这人还是挺关心妹妹的。
贾琏终于把他儿子搞定了,也让嬷嬷把缺了一块糕点的盘子换上,牵着他儿子进了屋子。
见着郑岳文,笑道:“妹夫来了,我还以为你忘了呢。”贾琏一拍贾桂的头,“儿子,给姑父见礼。”
贾桂似模似样的抱拳,“桂儿给姑父请安,姑父安好。”
郑岳文见着小人儿,摇头晃脑的,也不计较贾琏的调侃,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桂儿起来,小心摔倒。”
正说着话,外面一阵脚步声,急匆匆的进了屋子。
进来的四人,正是贾宝玉贾宗贾环贾兰,
还未等四人说话,贾母就叫起了。
“宝玉,你们跑什么?”
贾宝玉起身,扶着贾母的胳膊,“这不是迟了么,怕老祖宗等急了。”
另外三人,起身落在贾珠贾琏的身后,贾琏贾珠一阵关怀的问话,问问学业上的问题,几人就小声的说开了。
那边贾母一阵欣慰的拍着贾宝玉手,搂着贾宝玉心肝宝贝似的。
“急什么,祖母又不走,多等一会无妨。”
两人又腻歪到一起了。
贾敏不置可否,反正她娘一见着贾宝玉,其他人都是草,完全是区别待遇,不过不否认贾宝玉惯会说甜言蜜语,听着他说的话,是她她心情也会变好。
那边厢女眷也踩着时间进来了,贾元春进了屋子,落座在郑岳文旁边,郑岳文正好在支着耳朵听贾琏贾珠教育弟弟儿子的学问。
贾元春拉扯着郑岳文的衣袖,才把这人的注意力拉过来,郑岳文立马关照着媳妇,刚刚他听的也不知道有用不?他儿子还未出生。
一屋子人,就差林如海了。
终于林如海姗姗来迟。
一番见礼和赔礼,贾赦和贾政也露头了。
邢夫人王夫人周梦瑶一直都在忙着这顿晚膳,这会已经齐了,就差入座了。
派了个丫鬟通知说,可以入座了,贾母带头出了屋子,女眷都在贾母院中的花厅入座,男人们都去了外边厢。
一顿晚膳,时间就过了半个时辰,这会出门正好,外面天色还大亮着,红霞漫天,即使热气腾腾的天,也阻挡不了出门的热情。
大门前的院子里,一大群人集中在一起,等候着出发。
刚才人多,贾宝玉一直没跟黛玉说上话,这会凑到一起,势必要说上几句话,几番接触下来,黛玉也不是那么反感贾宝玉了,两人还是能够好好地说上话了,至于黛玉的哭泣,整个贾家已经见怪不怪了。
刚刚晚膳的时候,贾赦就已经把这次上街的事情交给贾琏和贾珠了,吩咐他们看好妹妹们,不要被坏人拐走就行了。
贾琏和贾珠商量,街上人多,势必会走散,两人早就已经在半月酒楼那定了雅间,如果走散了,让她们自己找到酒楼去,这总行吧?再不济,他们在街头和街尾安排几个小厮守着,只要自家姑娘不被坏人带走就成了。
两人越想这越是个好主意,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也想陪着自家媳妇孩子逛街放河灯什么的。
两人就这样安排了,也给大家分说的了一番,得到全部的支持,就带着大部队出门了。
这一磨蹭,又耽搁了两刻钟,等到了街头都是戌时了,这会天色开始暗下来了。
第九十四章 买河灯
一大群人站在街头,街道两边已经挂上了红灯笼;有些商家为了吸引客人;更是把自己的河灯点上那么两盏;顿时街道上又是一片灯火通明。
夜色很是清明;声音却不绝于耳。
“走一走,瞧一瞧;小玩意不值钱;买个新鲜。”
“客官;您可瞧瞧,绝对物超所值。”
“哎哟,这位贵客,这价钱已经很低了,小老二已经没有多少利润了,您抬抬手?”
“又大又漂亮的河灯哦,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这位少爷,您瞧瞧,多漂亮的河灯,绝对让您独占鳌头。”
。。。。。。。。。
吆喝声,揽生意,讲价钱的声音,始终贯穿市集。
一大群人在街头观望了一会,没怎么出过门的姑娘们,欣喜的望着街道中来来往往的人,摩肩擦踵,跟着出来的丫鬟们一边好奇的望望街道,一边小心的把自家姑娘围在中间,不让路人碰着。
这支队伍是贾琏和贾珠领着的,林如海和贾敏已经远远的在后头,出来时,林如海和贾敏已经吩咐皓玉在半月酒楼的雅间聚合,他们会在那里等着一起放河灯然后回家。
贾琏见着这么壮观的场景,顿时有点苦恼,这些都是家里娇生惯养的妹妹,今儿这么多人,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吧?他怎么领了这么个差事?
贾珠也颇为头疼的望着后面跃跃欲动的妹妹们,既然已经出来了,断没有返回的道理,还是让妹妹们尽兴而归吧。
“好了,都跟紧了,丫鬟们看好自己的姑娘,不要走丢了,还有我们在半月酒楼定了丙字雅间,即使被人群冲散了,自己也要找到半月酒楼去。知道了么?”
姑娘们这会不管贾珠和贾琏说什么,都异口同声的答是。
好在,每个人都带了两个丫鬟在身边,丫鬟可是寸步不离的。
人群向街道里头移动,顿时街道里拥挤不少。
周梦瑶带着自己的女儿跟在贾琏身后,贾琏抱着儿子不时的回头望后头的妹妹们有没有跟上,李莞也牵着贾兰跟在贾珠的身后,贾珠倒是要轻松许多。
皓玉领着自家妹妹弟弟,小心的在人群中移动。
没怎么逛过街的三春,在自个丫鬟的维护下,不时的在小摊前停留,来时,大家就已经说好了,各自买河灯,亥时,在河边放河灯。
贾元春更是掉在人群的后尾,不过有郑岳文小心的护着,还是要小心路人的冲撞。
贾元春欣喜道:“夫君,这街上好多人,好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了。”她许多年没见过了这么热闹的场景。
“以后,过节热闹的场景,你要喜欢就出来看看。”郑岳文是知道媳妇在宫里待了许多年,街市上的场景估计早就忘了。
“嗯。”四处张望的贾元春回道,两夫妻一个说一个听,倒是挺和谐的。
林如海和贾敏倒是远远的掉在后面,离前面的人群隔了五六十米那么远,两人对拥挤的人流无兴趣,买好河灯,从另一头到酒楼也是一样的。
林如海和贾敏对街上的小东西也无甚兴趣,两人早已经决定去酒楼雅间欣赏街景。
这会街道上的人流又多了起来,来来往往都是人,人群就这么被冲散了。
……………………………
迎春站在一个小摊前,挑了一些挂坠和手链,晴雯和秀橘分列站在迎春两边。
这个小摊的河灯也挺别致的,六角形状,六个角各一种颜色,中间放了一支短短的蜡烛,只要点燃蜡烛,光亮就会充满六个角,倒是很好看。
“晴雯,秀橘,我们一个挑一个河灯吧,这河灯挺漂亮的,”迎春往前望了望,马上要出街了,就在这买了吧。
晴雯和秀橘脆生生的回道:“好的,那姑娘先挑一个,奴婢们在后面挑。”
在迎春挑河灯的时候,晴雯就问道:“老板,你这河灯怎么卖的?”
小贩是一个五十多的老头,笑眯眯的回道:“姑娘,小老二的河灯是自个亲手做的,本来十文钱一个,小姐在小老二这买了这么多东西,算便宜点,八文怎么样?这可不能再少了。”
晴雯掉头问迎春:“姑娘,怎么样?”
迎春挑了一个六个角带红色紫色粉色黄色蓝色青色的河灯,举着河灯,说道:“行,老板,就八文,价钱都差不多。”
老板高兴的应着:“好呢,小姐您拿好。”
迎春给了钱,晴雯和秀橘各自挑了一个,三人提着河灯去了酒楼,估计大家都到齐了。
……………………………………………
探春还是在一个小摊前停留时被人流冲散,好在两丫鬟是时刻跟紧姑娘的。
三人一路在小摊前观望,看着喜欢的东西,也买了不少,两丫鬟的手中都提了蛮多东西。
最后探春选了一个莲花状的河灯,外围层层叠叠的花瓣,花心红色的一小截蜡烛。
三人高高兴兴的提着河灯去了酒楼。
……………………………………………………
惜春还小,两个丫鬟也还小,三人被人群冲散的时候,一时楞的站在角落。
小丫鬟入画打量着流动的人群,有点胆怯。
“姑娘,怎么办?走散了。”
惜春皱着好看的秀眉,踮起脚尖,望了望,看不见姐姐哥哥们了,抿嘴,“我们自己逛吧,河灯还要自己买的。”
三个小人,在人流中穿梭,不一会就找到了乐趣。
在一个小摊前,摊主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大嫂,见着三个小人,但是衣着都很好,又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她都已经见着好几拨人了,不过这还是只有三个小姑娘的,大人就不怕孩子走丢了?
“小姑娘,你们家大人呢?”
惜春见摊主不像是坏人,脸孔挺和善,如实的回道:“走散了,不过哥哥说了要在前面的半月酒楼聚合的。”
摊主还是多嘴道:“那小姑娘可要小心些,街上很多坏人,可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走了。”
惜春三人在摊前,挑挑拣拣,倒是没买东西,不过,惜春见着河灯,想起了自己的河灯还没有买。
“谢谢老板,我知道的。老板你真是好人。”
摊主觉得好笑,真是单纯的小姐,这样就被发好人卡了。
“老板,你这河灯很漂亮,多少钱一个?”
老板不放心的问道:“小姑娘,你带钱了么?”一般这么点大的人,都有大人跟着,小姑娘身上是没钱的。
惜春拍拍荷包,抬起头笑道:“有,姐姐说了要我自己买河灯,等会在河边一起放河灯。”
摊主吁了一口气,热情的介绍道:“那好,小姑娘,你选吧,我给你算便宜点,八文钱一个。”
“这种鱼形状的?”摊主从摊下拉出一个箱子,里面还有一些河灯。
“不要,我不喜欢。”惜春摇头,她虽然是小孩子,但不代表她喜欢幼稚的东西。
摊主好笑的继续拿了一个河灯,这次是粉色心型的,外面画了一些人物图案或者简单的线条图案。
惜春眼睛一亮,立马拿过来,“老板,就这个。”
“老板,我们要三个,入画,翠屏,你们自己选一个吧。”惜春心情极好,语气欢快的说道。
入画翠屏应道:“谢谢姑娘。”两人也选了同种不同颜色的河灯。
惜春从荷包里拿出铜钱,递给摊主,
“老板,给你钱。你是好人。”
又被发好人卡的老板,好笑的望着离去的背影,还是叮嘱了一句:“小姑娘,小心点。”然后又继续自己的生意。
三人又蹲在角落,惜春笑道:“入画,翠屏,看,这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吧,不过那个老板是好人。”
入画点头如蒜,“是啊,姑娘,老板是好人,没有看我们人小,就卖我们高价。”
彩屏端详着手中的河灯,“姑娘,我们该去半月酒楼了吧,时间差不多了。”
“你们在干什么?”小少年的声音,很好听,大概十岁左右,后面跟着两个护卫,而且护卫的年纪比小少年的年纪要大很多。
突然听着声音,惜春三人吓了一跳,入画翠屏立马挡在惜春的前面,恶声恶气的问道:“你又干什么?”
“姑娘,我们快走,这人一看就是坏人,而且我们打不过。”入画担忧的说道。
小少年听着小丫鬟的话,一阵气闷,他很像坏人,他年纪也不大,哪像坏人了?
惜春不置可否,摇头道:“你看起来也不大,应该不是坏人,不过我不要跟你说话,我要走了。”
然后惜春扯着两个丫鬟,就从另一边跑了。
后面小少年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莫名的烦恼,内心腹诽,哼,你以为少爷我很闲,谁有空关注你这样的小丫头,要不是看你人小,怕你遇到坏人,少爷我好心的想帮你,结果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两护卫跟着小少年的身后,一言不发,即使他们很好奇少爷是不是对那个小丫头感兴趣,也不能问。
三人一阵小跑,停下来喘一口气,见着前面的摊前是贾琏一家人,终于可以放下心了。
贾琏见着脸色通红的惜春,急忙问道:“四妹妹,出什么事了?跑得这么急?”
周梦瑶本来正在买东西,听见贾琏的话,立马放下手中的东西,拉过惜春关心的问道:“四妹妹,出什么事了?”
惜春诺诺道:“二嫂,没事。”
贾琏问着跟着的丫鬟,“入画,你来说。”
入画立马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说完了还在义愤填膺,贾琏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确实没什么事情,看来是惜春单独一个人见了外人有点胆怯。
惜春还是红着脸,腼腆的说道:“我就说没事的,那人年龄也不大,不会是坏人的。”
周梦瑶好笑的点点头,“行,嫂子知道了,接下来就跟着嫂子一起,前面就到酒楼,你们的河灯也买好,也不需要了,就随便看看,有什么喜欢的,待会嫂子买给你。”
巧姐见着惜春买的河灯挺漂亮的,眼睛一亮,也要买一个这样形状的河灯,一行人终于在另一个小摊买到了。
…………………………………………………
至于林清四兄妹,早在进了街道,打发了丫鬟小厮去酒楼等着,四人就欢快的跟着投入了拥挤的人流中,从街头到街尾,买了一些小玩意,买了漂亮的乌篷船似的河灯,四兄妹来到酒楼的时候,酒楼里早已经是热闹非凡,上上下下都是人。
第九十五章 酒楼
半月酒楼有三层;三楼也是早就已经被人预定了;那上面的人想必更是非富即贵。
酒楼的大堂,桌子全部坐满了人;大汉大口喝着酒;抡着胳膊;跟同桌划拳划得起劲。书生高谈阔论;唾沫飞溅。一群老汉斯斯文文的抿着酒;畅谈那过去的岁月。
四人从边角的楼梯上了二楼;在楼梯上;拜几人敏感的五感,很快就察觉到许多目光注视,好在都是一扫而过。
三楼的一间雅间里;年轻贵公子;摇着折扇,问道身边的随从,“小方子,刚刚上二楼的年轻兄妹是哪家的?”
小方子尖着嗓音,“主子,那个雅间里的人是林如海林大人,那四人不出错就是林大人家的公子小姐。”
年轻公子呢喃道:“林如海,他家的公子小姐,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年轻公子笑了,为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而高兴。
这扇窗户是开着的,见着从隔壁出来了一人,随从提醒道:“主子,是五王爷家世子,去了二楼。”
年轻公子更是笑了,摇着扇子,打开门,敲了隔壁的房门。
屋子里现在只有忠武王爷王妃还有太上皇并着几个下人,穆郁婉听着敲门声,打开房门,见着外面的人,吃惊道:“大皇子?”
大皇子拱手笑道:“侄儿没想到五叔五婶也在酒楼,刚刚还是见着穆儿开门出去,才发现的,特来给五叔五婶请安。”
穆郁婉笑道:“大皇子请进,父皇也在。”穆郁婉有点郁闷,因为穆儿是见着林如海一家在楼下,去邀请他们上楼来的,结果大皇子也在,这下有点棘手了,希望不要出什么岔子。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大皇子进了屋,见着太上皇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秦霄不知道说了什么,太上皇顿时瞪圆了双眼,秦霄又立马赔罪。
“孙儿参见皇爷爷,皇爷爷万安。见过五叔。”
太上皇是没想到大皇子在京城,这人应该在行宫的,挥挥手道:“耀儿,你怎么在京城?”
大皇子起了身,落座到一旁的凳子上。
“父皇派我回来办点事,正好今天是七夕,我就留了一晚,明早回行宫。”
“早知道皇爷爷五叔五婶也在酒楼,我就不定雅间了,白费钱。”
秦霄没好气的说道:“你还差那点钱?”
大皇子扬着笑脸,“当然不差钱,不过谁会嫌钱多。”
秦霄见着大皇子这嬉皮笑脸的模样,也说不出赶人的话来,虽说麻烦能少则少,但不代表会怕麻烦,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四兄妹进了雅间,林如海和贾敏两人正好悠闲的喝着茶水,望着窗外,这边窗子正好对着街道,一眼望过去,红红一片,从街头到结尾,人流攒动。
林清一眼望去,瘪瘪嘴,那么多人亏得他们挤过来了。
“爹爹,娘亲,你们俩倒是悠闲,就不管你这快被挤成肉饼的儿女?”
贾敏抿了一口茶水,笑道:“这么快就过来了,怎么不在街上多逛会?”
四兄妹进了屋子就瘫坐在椅子上,从街头到街尾,这么短短的路程,走的好艰辛。早先过来的丫鬟机灵的倒上茶水,四人一饮而尽。
“外面太多人了,还不如在这悠闲的喝上一杯茶水。”
喝了一杯茶,皓玉活过来,这才‘忧郁’道:“不知道几个表妹怎么样?这种状况,铁定走散,特别是惜春妹妹不会吓哭吧?”
贾敏闻言,嗔道:“乱说,不过惜春年龄是小了点,也无妨,琏儿和珠儿不是已经做好防范了么?让小丫头练练胆子也好。”
林如海正要说话,听着敲门声,就没开口。
丫鬟打开门,见着是常来府中的贵客,开了门,让秦穆进来了。
“穆儿?”林如海诧异,又一想,七夕这么热闹的场景,多半都不会错过,不过今年太上皇在王府,估计太上皇也在楼上。
“林伯伯,敏姨,好,爹爹娘亲和皇爷爷在楼上,请诸位上去一叙。”
“大哥,姐姐,妹妹,禛弟。”
几人相互打了招呼,林如海放下手中的茶杯,“行,走吧。”
大家把丫鬟小厮留在了房间看守东西,跟着秦穆上了三楼。
秦穆带着林家人来拜见太上皇的时候,秦穆见着屋内多出来的人,顿时脑袋都大了。
太上皇见着进来的人,顿时一阵欢喜。
“如海,你来了。”
“黛丫头,过来皇爷爷看看,好几天没见黛丫头了,又长水灵了。”
黛玉在外面还是很淑女的,噙着笑,屈了下/身,
“皇爷爷好,您今天如何?”
太上皇爽朗一笑,“皇爷爷好着呢,见着黛丫头,皇爷爷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
黛玉铃铛一笑,“皇爷爷,您这话,说的黛玉就像是狗皮膏药,包治百病似的。”
太上皇哈哈一笑,“你这丫头,说话特有趣了,皇爷爷见一次开心一次,穆儿啦,以后可得接黛丫头来多陪陪皇爷爷。”
秦穆一直站在在太上皇的椅子后面,听着太上皇的话,道:“皇爷爷,您已经经常见着妹妹了,难不成还要把妹妹扣在府里?那可不成,妹妹还有自己的事。”
太上皇吹胡子瞪眼,“就你心疼黛丫头,皇爷爷就那么不识好歹?”
秦穆抿嘴一笑,一旁的黛玉满脸通红。
一旁的大皇子见着这一幕,眉一挑,内心叹道,这林如海一家都跟皇爷爷这么熟?不过为什么皇爷爷对一个小丫头另眼相看?小丫头确实长得不错,那也得长大了才会显出风采来,这会还只是一个长得可爱的小丫头罢了。
剩下的人行了礼就当着背景板,安然的站在一旁,欣赏着外面的夜景。
大皇子一直都噙着笑,打量着屋内的情况。
“林大人,久仰大名。我一直都想跟林大人攀个近乎,可惜五叔不答应。”
林如海微笑着,“大皇子客气了,如海些许名头,劳驾大皇子挂在心上,有什么事大皇子可来找如海探讨。”
堵不如疏,既然大皇子有心结交,结交一番,也无妨。
大皇子一边观察着太上皇那边的动静,一边跟林如海和秦霄说着话,听见太上皇的话,再打量着小丫头和秦穆的年龄,大皇子明白了,原来皇爷爷已经提前给秦穆相看好王妃了。
秦霄挑眉,见着林如海这么痛快的答应了,不过既然林如海答应了,那么林如海心中自有成算。
大皇子欣喜道:“那以后请林大人不吝赐教。”
秦霄见着死皮赖脸的侄子,既然他有这个心,成全也无妨。
“耀儿,五叔在这说丑话,如果你诚心请教为官为学为民之道,五叔很欣喜,如海也会用心的教你。如果你只是为了达到一些阴损的目的,五叔不高兴这些,最后你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皇家的人如何,你明白我也明白。”
大皇子收起嬉皮笑脸,正色道:“五叔,侄儿不会让你失望,侄儿是真心请教林大人,侄儿二十了,进入朝堂几年,还是有许多无可奈何之事,一般人根本不会对侄儿说真话,侄儿想找个真心请教的人都没有。”
说着大皇子又瞟了一眼秦霄和林如海,似乎是不好意思,小声道:“皇爷爷总是在侄儿去请安的时候说起林大人,侄儿就想见见林大人有何能力。。。”
秦霄无语,这还是自己老爹漏了底,难道这就是太上皇的目的,回头私下里问问。
“所以,你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耍暗招?”
秦霄摇摇头,“那你这样就做的不对了,算了今儿就不说你了,下次你回京之后来找我们,估计你都是学了一些阴谋诡计,这些不长久。”
大皇子惭愧的低下头,父皇忙得很,其他人又对自己恭敬有佳亲近有余,这些都是自己领悟的,哪知道五叔和林如海不喜欢这些。其他人可吃这套的。
林如海见秦霄教育侄儿,也不言语,年轻人,特别是皇家的皇子,野心从来比别人大,也希望大皇子野心大也要能力大才行。
随即林如海又想到在扬州那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似乎可以通过大皇子来实现。
林如海见着秦霄说的差不多,不过今儿不是个好机会,林如海淡淡的开口道:“秦霄,下次再说吧,大皇子你有心的话,回京城了就专程来找我,作为皇家人,除了你五叔是例外,我也希望你也可以是另外的例外。”
大皇子欣喜若狂,虽说他还不懂林如海说的例外是什么意思,不过不妨碍他懂了林如海接受他了。
秦霄点头,“好了,今天就好好的玩耍。不过,耀儿,你如果以后要经常来找如海的话,你还是先跟你父皇过了明路,不如你就拜如海为师吧。”
“这样方便以后来往,皇兄才不至于那么怀疑,要知道所有当皇帝的都有疑心病。”
大皇子张大嘴,没想到五叔这么彪悍,竟然这样说父皇,不过大皇子还是点点头,“好,回了行宫,我就给父皇说。”
报备的事情当然要大皇子自己去说,难不成还让林如海和秦霄一手包办了?
太上皇现在的精神头比较好,跟黛玉秦穆说了许多话,都不嫌劳累,难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几人还兴致勃勃的望着窗外讨论着什么。
第九十六章 放河灯
街道的人已经少了下来;多数都围在河岸了,少爷公子姑娘小姐,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眼睛亮晶晶的望着河里。
这会河里还一只河灯都没有;时辰未到;大家欣喜若狂的抢着做第一个放河灯的人。
时间快到亥时了;是放河灯的时候了;外面的河边,早有酒楼的负责人在河边主持着事务;让大家安心的放河灯。
负责人在河边敲着梆子;当;当,声音响彻四方。
河道两岸挂满了灯笼;喜气洋洋一片,其他酒楼负责另一地段的负责人也敲着梆子回应着这边的梆子声音。
负责人高声喊道:“各位,一年一度的七夕盛会开始了,请大家拿好河灯,有序的放入水中,不要发生踩踏事件。毕竟这么喜庆的时刻受伤了,也挺晦气的。”
早有一批人围在河边,提着点亮的河灯,就等负责人一声令下,丢在水里。
“开始!”负责人数着时辰,开了口。
于是一票伸着手的姑娘小姐公子小厮,瞬间松开手,河灯落入水里,溅起些许的水花,烛光或明或暗的摇晃着。
“啊,真漂亮,那盏龙型图案太壮观了。”
“哈哈,本公子的河灯抢先第一位了。”
“呵呵,就说我的河灯最漂亮吧,果然如此。”说着话的傲气小姐骄傲的昂着下巴,一双美目滴溜溜的转着,不住的打量着河里河灯的情况。
只见,河里一盏盏亮眼的河灯,闪耀着亮光,一个个在水里飘飘摇摇的顺着水流而下,有些经不住的,还未到河中央就已经灭了,那灯的主人一阵泄气。
三楼窗户边的皓玉几人,全部都望着河道,河里那一盏盏亮着的河灯勾引着众人的心神。
太上皇见着眼馋的孩子们,大笑着发话,
“孩子们都下去放河灯,皇爷爷就在这看着,看看待会谁的河灯停留的时间长。”
大家哄得一声,开始往楼下跑,秦霄和林如海就在房间里陪着太上皇了,就连大皇子都被赶下去放河灯了。
四兄妹回到二楼,提着河灯,让丫鬟小厮跟上,大家一起去放河灯。
到了一楼,才知道从楼上下来的人不少,都是些闺阁少女公子哥,在下人的簇拥下,来到河边。
前面一拨放了河灯的人,知趣的退了回去,把河道让给接下来放河灯的人。
林清一拨人选了一个河道口,就连贾敏和穆郁婉都跟着提着河灯等待着。
负责人再次报时辰,众人手一松,又一批河灯落入水中。
“师妹,”林清正望着河灯明明暗暗艰难的在水中漂泊,耳边声音响起,望着说话的人,“大皇子,你在跟我说话?”师妹,何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