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清传之红楼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来了。
在林如海第一次递折子的时候;新皇很欣慰,林如海是一个识时务的人;可惜新皇想了想没有同意;再说他爹老皇帝也不会同意;再说此时的新皇还没有完全掌控朝局;不敢轻易的就把盐政这块换给另一个不熟悉的官员,还不如林如海继续管着。
拉锯战持续了两年,终于今年新皇批准了;过年后盐政新的巡盐御史到任;林如海就带着家眷回京城。
在知道了林如海终于要滚出扬州了,扬州的盐商们都有点揪心了,林如海虽然不好说话,但是人家不胡来,也不向盐商们伸手要钱,只要你在规矩内,林如海绝对不为难。盐商们表示,这样的巡盐御史还是他们的福气,不知道接任者是怎样的秉性。
这几年跟杨知府熟悉了,林如海两人颇有点好哥们好兄弟的味道。听说林如海要回京城了,杨知府专门设了饯别宴,林如海带着家眷全部赴宴了。
私下里,杨知府还一副舍不得的模样。
“如海,你走了,我怎么办?我舍不得你呀,以后都没有人跟我说知心话了,也没有人教我怎么讨好夫人了,要是以后夫人再生气,没有人给我出谋划策了,我可怎么办?”杨知府一幅眼泪汪汪的样子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满脑子的黑线,这几年杨知府在自己面前是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杨兄,你这如丧考妣的小女儿情态作甚?又不是天人永隔,京城也不是多么遥远的地方,等你调回京城,我们就又见面了。”
杨知府一想,对,我也回京城就行了,话说,我也很多年没回京城了,要不,我也写个奏折请求调回京城吧。嗯,这个可以有,先暂时保密,给林如海一个惊喜。
林如海还不知道一句话给了杨知府提示,等不多时,再在京城见到杨志福,林如海再次黑线了。
杨知府心里有了打算,也不纠结林如海即将离开的事情了。
林如海看着杨知府一闪而过的笑容,摸不着头脑,林如海表示杨知府的思维从来就跟他不在一个圈内,也不纠结杨知府的诡异走神了。
另一边,贾敏带着孩子和杨夫人杨成小朋友聚在一起。
这几年,杨夫人的日子可谓是相当轻松和逍遥,所谓心宽体胖,杨夫人的好心情就体现在她的脸色上了,没有深闺妇人的幽怨,身上有一种洒脱和干练。
现在贾敏和杨夫人是被所有扬州夫人们羡慕嫉妒恨的,有对比才会有比较,每一次的夫人聚会,酸话胡话就一扎一扎的往两人身上丢。
杨夫人和贾敏每次都是一笑而过。
成哥儿拉着林禛玉的衣袖,恋恋不舍。
“哥哥,我以后想你了怎么办?”
林禛玉很有耐心的温和的说道:“以后成哥儿可以到京城来看哥哥,或者哥哥以后回扬州看成哥儿就好。不过,成哥儿现在还小,不能自己单独出门哦,要听爹爹娘亲的话。”
林清三人就在一边闲闲的看着两人表演,三人表示,林禛玉对成哥儿这么温柔和耐心,一定有猫腻。
回府邸的马车上,林清就逮着机会逼问林禛玉干嘛对一个小鬼这么有耐心。
“我的四爷,我的弟弟,快说,你跟小杨成有什么奸/情?”
林禛玉瞟了一眼抽风的姐姐,眼神像是要穿过时间和空间,闷闷的说道:“他很像十三弟,小时候的十三弟也是这么可爱,。。。”
林清恍然大悟,“哦,你那个侠王十三阿哥,不过,成哥儿上辈子不是你那弟弟,。。。”
林清有点遗憾,以后有机会把他们爱新觉罗家重新凑在一起,想必很有趣。
林禛玉点点头:“我知道,这世间没有那么多巧和的事情。”
林清清清喉咙:“亲爱的弟弟,不知道你知不知道现代人那些关于九龙的八卦?”林清贼贼一笑,“就是四爷和八爷,十三爷不得不说的故事,俗称奸/情。”
好不容易燃起的回忆就被林清破坏了,林禛玉黑脸,那个什么四爷和八爷不得不说的爱恨情仇,相爱相杀,或者四爷和十三爷的兄友弟恭,还有一些更离谱的,四爷表示都是瞎编的,但是你好歹编个靠谱的,四爷黑线。
还有那什么那一年的电视剧,四爷也是看了电视的,那一年中的四爷好忙碌,就为了跟兄弟们抢女人。
还有那个绿帽子之王的称呼,四爷很受伤!我就那么蠢!!!
林清看着林禛玉不好的脸色,乖乖的闭上嘴,咳咳,虽然好奇,但是鉴于弟弟一脸便秘的表情,还是算了吧。
旁边的黛玉和皓玉,看着姐姐(妹妹)又把弟弟弄得很无语了,姐姐(妹妹)就是有这个爱好,老是挖掘弟弟的前世,虽然他们也很想知道,但是没那个胆子。
皓玉趁机问道:“妹妹,你问弟弟的那些事情,真这么有趣?看你锲而不舍的样子。”
林清得意洋洋的说道:“那是,相当有趣,可惜当事人不配合。我给你们说哦。。。”林清得意洋洋的表述了一遍林禛玉的前世那些野史,正史没什么好听的。
“皇上,还记得十九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林清翘着嘴问道。
听到这话的林禛玉更是生气了,那什么还猪格格,一到夏天的必播剧,他儿子真的没有那么抽风,虽说穷奢极欲了点!
听了完整版的还猪格格,特别是琼瑶式的话语,皓玉哈哈大笑,黛玉咯咯的笑个不停,前世的弟弟好可怜,见证了无数的妖魔鬼怪。
黛玉还特别拍着林禛玉的手说道:“弟弟,没事,那些都已经过去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帮你教训回来。不过,弟弟你真逊,生了个叉烧儿子再有了一个叉烧孙子。”
林禛玉幽怨的看了哥哥姐姐们一眼,就连最向着自己的黛玉都看笑话,那些胡编乱造的当真是可恶。
作为父母的林如海和贾敏看戏看的也很欢乐,没办法,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第五十三章 上京
元宵节一过;林如海和新的巡盐御史交接完;就启程回京城了。
码头上还是有不少的扬州百姓来给林如海送行,林如海颇感欣慰,好歹这个官员没有白干;至少在百姓心中是一个好官。
站在船头,林如海一一的跟来送行的百姓挥手;林家人看着码头上的百姓变成小蚂蚁似的;越来越远。
林清闷闷的说道:“爹爹;其实这些人真的很好满足;一点点好事都记挂在心头。”
林如海点点头:“是啊,爹爹还只做了分内的事情。”
林家人都颇有感概的看着远方的码头,希望以后这些百姓不要再受什么灾难;一辈子平平安安!
船继续前行;逆流而上。
这是林家的包船,没有其他闲杂人等,林清几人欢乐了,这是多好的旅行。
船行过,溅起水花,不时的还有鱼儿在游荡,眼睛一转,记上心来。
“梅华,去把钓鱼竿找出来,今个我们来个钓鱼赛,中午就来个烤鱼宴。”
跟在一旁的丫鬟梅华脆生生的应到:“是,姑娘。”就下去找鱼竿去了。
听着要钓鱼的话,大家都把视线移到水里,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有很多鱼群游过,钓鱼也是个不错的兴致。
蹬蹬,梅华跑出来,不好意思的说道:“姑娘,没找着鱼竿,林管家说,船上没有钓鱼竿。不过,管家说晚上靠岸的时候,他会派人去买回来。”
林清瘪瘪嘴:“那算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鱼,就没有烤鱼了。”虽说,林清等人有办法可以捉到鱼,大庭广众之下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于是,钓鱼的活动只能移到后面,好在,大家都要在船上待个十天半月的,不急在一时。
下午,船在一个小镇上靠岸,管家果然派人去买了十多个钓鱼竿。
船舱里,林清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打发了几个丫鬟去休息,透过窗子,今个的月色很好,水面上波光粼粼,倒影在水里的月亮
林清悄无声息的来到船头,盘腿坐着,夜色下,一身水红色服饰穿着的林清,头上简单的用簪子挽了一个髻,剩余的都散在脑后,随着夜风飘荡。
四周很安静,只有少数的虫鸣声和河水潺潺流过的声音。
突然,林清动了,左右手快速的运动者,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是却很有规律,慢慢的,动作慢下来。
林清吐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双脚一蹬,飞了起来,左右手快速的摆动,只见前面的空间和水面掀起了漩涡,水涡,风涡,随着林清双手的运动而运动。
林清停下手中的动作,所有的异象都消失了,这片空间又恢复了宁静。
“哎,我说,你们要看到什么时候?”
林清话一完,从船舱里走出了几个人。
林清一看,全都来了。
“都在?”
贾敏笑道:“谁叫清儿你动作这么大,我们想不知道都难。”
余下的几人都相继笑笑。
林清摸摸额头,倒是忘了灵气的波动,别人感觉不出来,自家人还是感觉得到的。
“我忘了,呵呵。。。”
黛玉星星眼的问道:“姐姐,我什么时候才有你的功力,刚才的漩涡好厉害。”
“就是,妹妹,好厉害,不过,我想过不久,我也可以做到了。”
林如海上下打了一番林清,疑惑的问道:“清儿的功法又上一个台阶了?”
林清点点头:“嗯,到筑基后期了,我想在离开时会有金丹期了。”
林如海默想了一下,自家人的功力,到五年后,又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那么闯荡修真界又有一份保障了。
这个晚上,大家一起交流了这段时间修真的领悟,林清早就把空间里那些修真界的札记之类的都打包了一份给大家,在闲暇时,多了解一些修真的方方面面,以免以后多长个心眼。
于是,接下来的路程,抱着旅行的心态,倒也过得不错。
这天下午,船停靠在一个大的码头,林管家说这是金陵,林清一听是金陵,倒是有兴趣去逛逛。
这个码头上停靠了很多船只,货船,客船,还有画舫,拉拉杂杂的,码头上船员,客人,还有脚夫忙忙碌碌,人来人往的。
林管家留下留守的人员,自己带了一些小厮们去金陵城中买东西。
林如海带着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的往城中而去。
金陵不愧是名城,果然很热闹。
一大群人走走停停,挑挑拣拣,林清看到一些感兴趣的小玩意都一一买下来,小贩们乐的合不拢嘴。
一大圈子下来,每个人都买了好些东西,虽说不值钱,但是每个人都很满足。
往回走的时候,突见前面围了一圈人,好像是有什么热闹。
林清等人也不是凑热闹的人,本想着绕过,却突然看到前方人群中的女子,大概十三岁左右,关键是那女子额头上有一个胭脂痣。
林清皱着眉头,见前方被打的人,快没气了,林清随手一动,打人的小厮就飞很远了。
一个圆不隆冬,满脸横肉的十五岁左右的男子,大声呵斥道:“怎么回事?谁敢跟爷爷我作对?不知道爷爷我是谁嘛?”
围观的人群让出一条路,林如海一群人走到近前。
皓玉笑眯眯的说道:“爷爷我还真不知道孙子你是谁?”
林清和黛玉一听皓玉这么说,捂着嘴偷笑,哥哥也是会耍人的。
那男子见林如海一群人,再见到林清和黛玉,眼睛一亮。
“把这两个小美人赔给我,我就不计较你刚才得罪我的事情了,爷我可是四大家族皇商薛家的人薛幡。”
林如海气急了,贾敏怒目圆瞪,皓玉更是黑脸了,敢打我女儿/妹妹的主意,当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哪来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毛都没长齐,竟然敢在我的面前大言不惭。”
当即,林如海吩咐跟着的人把薛幡一行人绑起来,交到衙门里去。
薛幡一路上骂骂咧咧的被送到衙门里了,这边,林清看着这个有着胭脂痣的女子,既然碰上了,就救她一回。
那被打的冯渊,在老仆的帮助下,已经站起来了。
冯渊理了理衣服,拱手对着林如海道:“多谢这位大爷的救命之恩。”
林如海点点头:“没事,碰着了。刚才是怎么回事?”
冯渊指着胭脂痣的女子,说道:“我本来从人贩手中买了她,结果皇商薛家公子见了,就硬是要抢人,我不从,他们就打人。”
林清凑到皓玉的耳边嘀咕了几句话,皓玉遵从妹妹的吩咐问道:“你买她回去做什么?丫鬟?”
冯渊摇摇头,颇不好意思的说道:“不是,不是,我很喜欢她,想买回去娶做妻子的。”
林如海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贾敏看着这女子长得真是标致,脸型颇有自家黛玉的模样,颇为喜欢,就顺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要跟着这位冯公子回去么?”
胭脂痣女子摇摇头:“我没有名字,。。。”然后欲言又止的样子,眼睛怯怯的看着贾敏一行人。
林清看她这个样子,防备心很重,也是,都不知道被拐子卖了几次了。
“你有什么直说吧,你放心,我们是好人,不会为难你的。”
女子怯怯的开口道:“我能不能跟着你们回去?我想找我爹娘,。。。”
林清有点意外,因为原著里没有提过香菱找父母的意思,又一转念想,也是原著被薛幡抢回去,还敢提父母的事情?
那边的冯渊则急的团团转,不住的表态说道:“我是真的想娶你为妻的,你跟我回去好不好?”
‘香菱’怯弱的开口道:“我。。。,你是好人,可是我。。。。。”
林清凑到皓玉耳边说了几句,皓玉开口说道:“这样吧,冯公子,她呢,先跟我们回去。你放心我们家在京城,林府。你呢,去帮她找到父母,然后一起来京城接人,她父母同意她嫁给你,你再三媒六聘正式的娶她过门可好?”
冯渊眼前一亮,点点头:“好,好,你在京城等着我,我找到你父母就一起来接你。”
知道了女子老家的地址,冯渊屁颠屁颠的招呼着老仆回家收拾东西到扬州去找未来的岳父岳母了。
做了一件好事,林家人还是很高兴。里面了解实情的林清更高兴,又一女子摆脱了悲惨的命运,莫非我还能够解救红楼中这些可怜的十二金钗副金钗?
回去的路上,林清凑到林禛玉的面前嘀嘀咕咕的,讨论红楼中这些美丽多情的女子。
林禛玉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里面的人都是自作孽,自己不争气,怪的了谁。”
林清哼的一声,“没同情心的家伙。”
林禛玉还是接了一句:“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反正大观园什么的,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
回到船上,林清让梅华带着‘香菱’下去收拾,在‘香菱’父母来之前,就由梅华等人带着‘香菱’。
至于被送到衙门里的薛幡,林家人都没关心,即使林如海知道最多关一晚上,薛家还能翻上天了不成。
一路上再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了,走走停停,终于顺顺当当的来到了京城。
第五十四章 到京城
船停靠在码头上;这个时候正是半下午;码头上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早有年前打发到京城收拾屋子的林管家的儿子带着下人等候在码头上了。
林如海带着家人下了船,前面的一穿着冰蓝色丝绸衣服;腰系玉带,头带羊脂玉发簪的年轻贵公子;恭恭敬敬的行礼道:“琏儿见过姑姑;姑父。姑姑;姑父;表弟,表妹们好。”
林清几人相继行礼问候道:“琏二表哥好!”
林如海摸摸下巴上的胡子,点点头。为了让年龄看起来年长一些;林如海已经在脸上蓄上了胡须。果然;立马从贵公子变成大叔样了。
贾敏拉过贾琏,笑着说道:“好,好,琏儿,怎么来了?”
贾琏恭敬的回道:“自从父亲收到姑父的信,算着时间,这几天姑姑一行人就该到了,琏儿已经在此等候多时,父亲让我务必要让姑姑姑父妥妥帖帖的回到府里。”
贾敏把弯腰的贾琏拉起来,好笑的拍拍贾琏的脑袋。
“琏儿,做什么这么正经,姑姑还不知道你的秉性?”
贾琏呵呵,嬉皮笑脸的回道:“那姑父和姑姑可不能让父亲知道,父亲可是会踢人的,我可挨不起。”
贾敏笑着说道:“行,皮猴。”
扫视了一下,林管家正在安排人紧锣密鼓的卸着船上的东西,林家人再加上贾琏七个人上了马车,马车很舒适,偶尔的颠簸也不难受,嬷嬷和丫鬟们在后面的马车上。
车轱辘继续前行,马车里,
林清打量了一番贾琏,在心里偷笑,琏二哥长的确实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贵公子。
四人的打量,让贾琏疑惑,打量了一番衣着,从头到脚理了一遍衣服头发,没什么不一样啊?
“表弟,表妹们,哥哥身上有什么不对么?”
皓玉笑嘻嘻的说道:“没有,琏二表哥是越发的英俊潇洒了。”
贾琏看着姑姑家的四个孩子,从以前小的时候就有种感觉,这几个表弟表妹们不简单,不过,表弟表妹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贾琏正色的说道:“那是,哥哥我好歹也是京城的名门贵公子。”
林清转过眼,微笑的问道:“琏二表哥,二嫂子可好?侄女侄儿可好?”
贾琏点点头:“挺好的,想来你们还没见过你们表嫂,巧姐现在跟着嬷嬷们学习,七岁了,已经学的有模有样的了。桂哥儿还小,还在启蒙中,不过还是能认得几个字了。”
贾琏小心的打量了一番林清,嘀咕道,还不是父亲想要培养出名门闺秀,务必要达到妹妹的七八分。不过,妹妹的风华确实难能可见,父亲的希望只能是希望咯。
耳聪目明的林家人听到贾琏的嘀咕,相似一笑,原来是大哥(大舅舅)逼迫的。
林清则在心里感叹,这大舅舅不变则已,一变则百通。现在的贾家,贾赦发展的很好,就连贾琏都已经考上举人了,隔壁的贾蓉再有一届也可以考上举人了。
“那外祖母可好?”
贾琏点点头:“挺好的,老祖宗身体硬朗,每天还能逛园子。”
贾敏暗自点点头,母亲身体还好,虽说,母亲着实偏心,但是大哥也不是计较的人,一家人好好的生活着挺好的。
林如海看着面如冠玉的贾琏,暗自点点头,不错。
“琏儿,现在在户部怎么样?”
贾琏正色道:“很好,虽然刚进去的时候,有各种不适应,不过,现在很好,而且侄儿在算账这方面,很精通,尚书大人很赏识我。”确实,刚进去,一个新人受点刁难是常事,不过贾琏在人际关系方面做得很到位,不到一个月就跟户部的同僚们相处的很好了,混的如鱼得水了。
林如海点点头:“那就好,不过,你还年轻,要眼静心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要有一个谱,不要莽莽撞撞的。”
贾琏认真的听着林如海给他讲述这为官之道和处事之道,贾家没有人懂这个,所以新人贾琏才会万分的辛苦。
马车停在林府门前,下的马车,看着林府,这是以后五年的生活地方。林如海带头走进大门,因为年前就已经派人来打扫林府,林府已经规整得很好了。
贾琏跑上跑下,看看可以帮上忙不?表弟表妹们都去自己的院子指挥去了,结果,他真的帮不上忙。
贾琏泄气,贾敏唤过贾琏,好笑的说道
“琏儿,不用沮丧,难道姑姑还让你搬箱子不成?你先回去吧,我们明天就过去。”
贾琏郁闷的回将军府了,就被贾母唤过去,询问林家的事情。贾琏一一回过,让贾母放心,姑姑姑父明天就过来。
然后,贾琏再回到荣禧堂见过贾赦,回禀贾赦的诸多事情,确定明天林如海和贾敏带着孩子们一起过来,贾赦就让贾琏回去了。
林家,林清等人选的院子,还是和扬州差不多,林清选的最清净偏远的院子,林清取名就叫清凉院,挨着的林禛玉的院子取名禛院,在前面就是皓玉的院子皓月院,最前面的黛玉的院子百花院。
林清和林禛玉是为了图方便,黛玉是因为她要种很多花花草草,而且黛玉不管种什么树啊,草啊,花啊都活的比别人种的好,不愧百花仙子的名号,皓玉纯粹是跟风。
站在院子门前,林清四处打量了一番,摸着下巴思索,这个院子总觉得有点阴沉,开了天眼一看,确实这个院子的东南方向有一个豁口,就像是鳄鱼的嘴巴,吸取了很多的阴气。林清东摸摸西摸摸,从空间里拿出一小块低级灵石,右手一抬,投掷向东南方向,一个瞬间,灵石就埋在地底下了,林清打了几个手决,再次看了院子,满意了,冬暖夏凉。
然后,林清再次从空间里摸出了几块低级灵石,想了想还是给林家的院子都布上一个聚灵阵,修炼的时候灵气充裕一点,想必住在里面的下人们都会舒服一点,特别是夏天,算是让他们享上一回福。
林如海和贾敏的正院,书房,花厅,这是后院的布局。前院,大厅,偏厅,书房,早已经翻修的齐齐整整,规规矩矩。
第一天到京城,林家人都忙到亥时,才大致收拾妥当,剩下的,只能明天下人们继续规整。
第五十五章 面圣
第二天;寅时刚到;林如海从修炼中醒过来;今天还要去见新皇;虽说以前也见过新皇,但是都是远远的见着;打了招呼,作为这个国家的主人,林如海还得打起精神重新的认识新皇。
贾敏跟着林如海起身,趁着给林如海收拾衣着的时候;好好的问候几句。
“老爷,面圣没事吧?新皇会不会为难你?”贾敏仔细打理着林如海的官服。
林如海弹了弹帽子上的灰尘;仔细的端正的带在头上,语气不见丝毫的变化。
“没事,新皇不是小气的人,见过新皇之后,再去参见太上皇。”
“那我们母女几个就先回娘家了,你下了朝就直接过去?”
林如海点点头说道:“嗯,我直接过去。”
贾敏开门,让门外的丫鬟把早膳放在桌子上。
林如海用过早膳,贾敏送林如海到房门口,见着林如海走远,才又回转到房间继续修炼。
现在的时间还早,辰时收拾妥当再出门最合适。
这边林如海到了宫门口,进了专门等待上朝的房间,熙熙攘攘,官员们都到齐了。上朝的时辰一到,官员们整整齐齐的陆陆续续的按着官职的大小排好队,一溜的上朝去了。
一时间,整个房间里就只剩下林如海了。
林如海闭着眼,左手在桌子上漫不经心敲着,脑海里出现的是大殿里上朝的样子。
皇帝高高的坐在龙椅上,两手放在椅背上,表情高深莫测的看着底下的官员。
此时的朝堂里,官员分了好几拨,有太上皇死忠的,中间派的,新皇提拔的,还有清流忠于龙椅上人的,还有隔岸观火的,还有一些老顽固们。。。
林如海看着这个场景,内心感概,这皇帝真的不好当,不过看着龙椅上的皇帝,肯定很乐意,如果没有那么多唱反调的官员,想必更欢喜了。
只见,一件小事,都被几拨人挤兑出几种方案,而且还都是没有多少用处的方案,互不相让。
等到争吵进入白热化,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挥挥手,
“行了,像什么样子?此事就按照张爱卿所说的做。”
几派吵的很凶的官员,见皇帝表态了,不语了,狠狠的瞪了一眼被皇帝采纳了意见的张姓官员。
张姓官员瞬间得意了,满意的鄙视了另外几拨人,。。。。。。
林如海又观看了许久朝堂上的情况,重点观察了一下皇帝的行事做派,心里有了一个数。
终于,下朝了,官员们陆陆续续的走出宫门。
林如海抖了抖官服,理了理帽子,向着皇帝的御书房而去。
到了书房门口,林如海温和的对着门口的太监说到:“劳烦公公通报,就说林海觐见。”
小太监亲自进了门,通报了一下,里面的大太监余德海执着拂尘,亲自到门口来了。
余德海甩了一下拂尘,笑着说道:“林大人来了,正好,皇上正等着呢。”
林如海拱手道:“余总管,别来无恙,劳烦总管了。”
两人谦让着,来到御书房门口,
于总管大喊一声:“林海觐见!!!”
林如海进了书房,行了大礼。
“臣林海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头来。
“免礼,余德海赐坐。”
林如海谢礼:“谢皇上。”
林如海恭敬的坐在椅子上,聆听皇帝的圣诲。
龙椅上的皇帝看着林如海不动声色,面如往常,点点头。
“林海,你很不错,十多年的巡盐御史,功绩很好,朕很满意,太上皇他老人家也很满意。”
林如海心里转了转,你满意,估计很多人不满意,现在想必扬州新的巡盐御史在背地里骂我骂的很郁闷。
“回禀皇上,为皇上分忧,是作为臣子的职责,臣不敢居功。”
皇帝笑了,点点头:“林卿家果然是时时刻刻想着社稷的好官员,要是我大秦朝多几个像林卿家这样的好官员,朕也不会为了用人而烦恼。林卿家回了京城,对以后有什么想法?”
林如海仔细的听着皇帝的话语,斟酌一番,回道:“回禀皇上,我大秦朝人才济济,皇上总会有合适的人才可用,微臣只是尽了绵薄之力。微臣感谢皇上让微臣回京,以后的职位臣想着可以适当的轻松一点,臣想着多一点时间陪陪家人。”
皇帝有点意外,还以为林如海会狮子大开口呢,又一想,林如海是聪明人,得罪了那么多人,现在暂避风头,是聪明人的做法。说起来,老三,老七这么早下台都有林如海的一份功劳在呢,估计老七那一拨人还记恨着林如海呢。
皇帝点点头:“行了,朕心里有数了,你回去等消息吧。”
话一转,皇帝神秘的说道:“你去见见太上皇,他老人家一直惦记着林卿家呢。”
林如海心里一咯噔,这两父子斗法,扯我在其中就不妙了。
“微臣告退!”林如海面色不变。
林如海出了书房门口,余德海相送到门口,
“林大人,杂家就不送了,慢走。”
林如海拱手笑道:“劳烦余总管,改天请余总管喝茶。”
余德海看着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