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表妹千岁千千岁-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败坏太后娘娘的名声!”姜媛菀道:“来人, 把她的嘴给我堵上,直接送官!”
翠柳呜呜叫着,却没有任何人理会她。
负责此事的官员最是刚正不阿,素来厌恶外戚仗着裙带关系作威作福,偏偏翠柳被带到了公堂上还不知收敛,说了许多无礼至极的话。
那官员听得面色铁青,派人将翠柳狠打了一顿,翠柳才终于老实招认了。
“此事是我家老爷吩咐的,我家老爷见那位姜小姐所开的铺子生意好,便想着把姜小姐的生意抢过来。”
“你们想要抢人生意也就罢了,为何要用这种阴…毒的法子?”
“我家老爷想要尽快把生意从姜小姐的铺子那儿抢过来,当然要选一个见效最快的法子。且商场如战场,不过各凭手段罢了,能达成目的就是好的。”
“你们就不怕误伤到旁人?”
“若真是不小心误伤了,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只能怪她们自己倒霉了。”
翠柳满不在乎的态度激怒了官员,官员对她越发不客气。。
一番审问下来,那名官员越是听,越是惊骇。
“真是岂有此理!区区一个刘氏远枝,就敢仗着刘太后的名头作威作福!那些与刘太后关系亲近的刘氏族人,还不知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本官定要详查此事后,禀明皇上!”
这个时候,这名官员,以及将翠柳送官的姜媛菀还不知道,正是这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成为了帝后矛盾集中爆发的导…火…索!
……
随着三妃进宫,刘希慧却被勒令在家中闭门思过,皇帝与太后之间的关系早已僵化。
刘太后原本寄希望于让刘希慧来生下皇长子,她将这个孩子扶上太子的宝座,可皇贵妃与贤妃的怀孕,让刘太后的希望落了空!
如今,刘希慧还在宫外思过,皇贵妃与贤妃却双双有孕,待刘希慧入了宫,还有她什么事!
再加上,自从皇帝从先帝当年安排的暗卫手中拿到名单,将名单上的人收归己用后,太后手下的人接连折损了好几个,连太后一心想要提拔的刘希慧之父,都被皇帝闲置了。
太后对皇帝的不满,自是越来越大。
皇帝也同样对太后不满,从先前太后派人去截杀替皇帝办差事的卫奕辰和荣亲王世子周璟,到太后逼迫他迎娶刘家女,再到刘太后暗地里对怀孕的皇贵妃下手,他心中的怒火,也是越攒越旺。
可以说,皇帝与刘太后现在虽然谁也没有出手,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处于一种临界状态。
只要外界稍有一点诱…因,便会彻底引燃皇帝与刘太后之间的导…火…线。
而刘家之事,恰好成为了这个诱…因。
那名官员在查明翠柳是受刘家人指使的后,对外戚如此嚣张跋扈十分愤懑,非但严惩了翠柳以及她所在的主家,还查了查刘家其他人是否干过类似的事。
结果,他发现,刘家人犯下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刘家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妇女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为强占良田逼死农民,以及大旱年间收的租子过高,导致农民不得不卖儿鬻女才是这名官员关注的重点。
除此之外,让这名官员更加怒不可遏的是,刘家人甚至还有那胆大包天的竟然在放印子钱!
这名耿直的官员在收集完刘家的罪证之后,一怒之下,一状告到了皇帝跟前。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皇帝自是不好偏袒母族的——更何况,皇帝自己本也不喜欢野心勃勃还经常干蠢事儿的刘家。
“若是情况属实,就按我大齐律例处置吧。”皇帝道。
这几日,刘太后刚好身子有些不舒服,便没有上朝听政,也因此,她错过了阻止皇帝处置刘家的最佳时机。
等到刘太后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帝已经将刘家人全部下了狱。
刘太后面色森寒地赶到皇帝处,彼时,皇帝正温和地摸着皇贵妃的肚子。
刘太后想起自己还没入宫的侄女儿,再看看皇贵妃还不明显的肚子,心中怒火更盛:“皇帝,哀家知道你喜欢皇嗣,可你到底身份尊贵,哪有皇贵妃坐着,你站着的理儿?”
这分明就是没事找事了。
皇帝低声在皇贵妃耳边温言安抚了一句,便对太后淡淡地道:“母后心里头有火气,冲着朕来就是,何苦拿皇贵妃做筏子?母后既然看皇贵妃不顺眼,就让她暂且先退下吧。”
皇贵妃见刘太后没有阻止之意,服了服身,便离开了。她是大长公主之女,自幼也是金尊玉贵长大的,自然不乐意留在这里看刘太后的脸色。
自她入宫以来,刘太后便待她很不友善,幸而她母亲大长公主威仪尚在,又有皇上处处护着她,刘太后再是看她不顺眼,也只能说几句冷言冷语,给她使使脸色,不敢做得太过分。
然而,皇贵妃却没有注意到,在她离开的时候,刘太后望向她小腹的目光中,带着些许寒意。
“皇帝,哀家还没咽气呢,你就迫不及待地对哀家的娘家下手,你是不是嫌哀家活得太久了,碍了你的事!”
“母后何出此言?朕向来知道母后看重刘家,更甚于朕,可朕不曾料到,母后竟会一过来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质问朕。”
两人之间,本就没有多少母子之情,经过一番博弈,这母子之情更是所剩无几。
刘太后看着皇帝的目光中隐藏着淡淡的寒意,而皇帝呢,看着刘太后的目光亦不像是在看自己的母亲,而像是在看政…敌。
“刘家人仗着母亲的威势,犯下累累罪行,证据确凿,母后让朕如何包庇他们?”想起自己在朝堂上听到的那些事,皇帝心中便是一阵愤懑。
他知道刘家人素来形式嚣张,却没有想到,有些刘家人竟已经丧心病狂到草菅人命的地步了。
“刘家是母后的娘家,亦是朕的母族,朕自然是盼着刘家好的。可刘家人竟犯下此等罪行,朕绝不能姑息。”
“那是你的亲人!”刘太后冷冷地打断皇帝。
“亲情之上,更有王法。”皇帝道:“倘若朕今日纵容了外戚破坏规矩,他日,朕又该如何约束其他大臣?”
刘太后将头瞥向一边,不愿再看皇帝:“别跟哀家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说来说去,不过是你,从不把刘家人和哀家当成你的亲人罢了。”
“母后若是定要这样想,儿臣也没办法。还请母后放宽心。朕派人处置的,都是那些罪证确凿的刘家人,那些没有做过错事的刘家人,朕不会为难他们,也不会让别人为难他们。”
看着皇帝离去的身影,刘太后道:“皇上,你既然这般狠心,那就不要怪哀家了。”
……
朝堂之上,趁着刘家一大家子落马之际,帝党不断向后党发难,一口气参掉了好几名后党的官员。虽然这些官员不是什么大官,但这对于帝党的人来说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然而,就在随后不久,后宫传来消息,皇贵妃不知误…服…了什么药物,竟然流…产了!
皇贵妃是入宫四妃之中身份最高的一位,更是皇后的热门候选人。现在朝堂上,多少人都关注着她的肚子呢,得知此事,自然要求详查。
结果,这查来查去的,不知怎么就查到了宫中另一位有孕的妃子李贤妃头上。
当下便有人猜测,是不是李贤妃知道皇贵妃怀的是个男孩儿,便先下手为强,为自己的孩子铲除威胁。
李贤妃当即喊冤:“请皇上明鉴,臣妾没必要做这样的事,也不会做这样的事。皇上也知道,臣妾性子直,若是让臣妾舞刀弄枪,臣妾擅长,可这些弯弯绕绕的事儿,臣妾根本做不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做了这事儿,嫁祸给了臣妾。”
说着,李贤妃冷冷地看着吴淑妃。
很明显,若是皇贵妃和李贤妃同时倒霉,最终获益的会是吴淑妃。
吴淑妃闻言愣了愣,旋即勃然大怒:“你自己做的事,也好意思推到我头上来?”
“那是你陷害我的!”
“我有什么理由陷害你!”
“若是我和皇贵妃同时遭了秧,可不就轮到你得意了!”
“好了,朕相信此事不是你们所为。此事朕会继续查下去,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皇帝道:“既然知道是有人在成心算计咱们,就该长点儿心眼。别外头人还没动手,咱们自己就先乱了起来。”
皇帝将李贤妃、吴淑妃和皇贵妃纳入宫中,就是为了从她们处得到来自武将、清流和宗室的支持,来对付刘太后的党羽。
在刘太后归政之前,吴淑妃、李贤妃和皇贵妃会是暂时的同盟,因此,她们平日里在相处的时候还是极有分寸的。
虽说真要让她们亲如姐妹绝不可能,但至少,她们还能够做到表面上的和睦。
像方才那样相互对骂,对于吴淑妃和李贤妃而言,还是头一次。
此时,李贤妃与吴淑妃听了皇帝的话,也暂时放下了心中对彼此的成见,想起这件事之中的疑点。
“臣妾是绝对不会陷害皇贵妃姐姐,嫁祸给贤妃姐姐的,还请皇上明察。”
吴淑妃恭顺地道。现如今皇帝大权还没到手,她自个儿也连儿子都还没有呢,就算要争,也不会这么早就动手。
“依皇上之见,此事会是何人所为?”李贤妃道。
皇帝没有说话,李贤妃却顺着他的目光,看向了他所看的方向。
那是……
饶是李贤妃这样神经粗的将门虎女,在猜测到答案之后,心肝儿都禁不住颤了一下。
若此事当真是刘太后所为,那么她们查不出什么不对来,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刘太后在宫中经营多年,势力又岂是她们可比?
但李贤妃想不明白,刘太后为什么会那么狠。皇贵妃腹中怀的,可是她的亲孙子啊!
吴淑妃脑子一向比李贤妃灵光,她显然也很快明白了过来。
吴淑妃看着李贤妃不解的神色,轻叹道:“对于太后娘娘来说,恐怕只有刘昭仪肚子里爬出来的孩子,才是她的亲孙子。自从咱们三个入宫,太后娘娘又何尝给过咱们一个好脸色?”
在这一刻,两人在恨上刘太后的同时,把刘希慧也一并恨上了。
……
姜媛菀当时派人将翠柳送官,不过是一时气愤之下的举动,她也没有料到,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竟会引来这样的轩然大波。
“皇上和太后图穷匕见,接下来,京中怕是要乱了。刘太后和依附于刘家的人现在必然对你恨之入骨。你要小心些。平日里能不出门,就别出门。若是有什么事需要出门的,一定要让我在你身边陪着你。”
卫奕辰在姜媛菀耳边殷切叮嘱着。
姜媛菀心中一暖:“我知道了,辰表哥,你放心吧,我会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的。此时正是多事之秋,想必皇上也有很多任务交代给你,你忙你的就好,不必管我。”
卫奕辰认真地看着姜媛菀的双眼,那双瞳眸中,满是姜媛菀的倒影。
“可我担心你。”
姜媛菀发现,卫奕辰总是擅长用一本正经的表情,说出让人无法招架的话。
“我也担心你。我一个女眷,等闲不会出门。倒是你,在外头办差事时要小心着些。”
姜媛菀想起上次在寺庙中见到卫奕辰和周璟时,他们两个狼狈的样子,不由道:“无论何时,你当以自身安危为要。”
“你放心吧,我不会把自己给搭进去的。毕竟,我追求了你那么久,还没有从你这儿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我怎么可能甘心!”卫奕辰半真半假地说道。
姜媛菀深深看了他一眼:“等这次的动荡过后,我就告诉你,你想要的那个答案。”
皇帝和刘太后,角力了那么些年,也该有个结果了吧。
卫奕辰待她,一片赤诚,她也不愿一直欺瞒卫奕辰。心中装着事儿,总让人觉得有些沉甸甸的。
这时,柳芸匆匆走了进来:“小姐可知道,刘太后最近在找一样东西?”
姜媛菀一听,便知道这样东西八成是顶顶要紧,能够影响大局的。否则刘太后断然不会在此刻分心去找这样东西。
“难道,皇祖父大行之前,留下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小姐猜的不错,先帝曾留下两道密旨,其中一道,是要求庄将军照拂殿下的。另一道,奴婢也不知道上头具体写了什么,但想来那份密旨必然与刘太后有关,且对刘太后不利,否则,刘太后不会费尽心思去找那道密旨。”
“那道密旨,难道不在皇上手中?”
“据奴婢打听到的消息,那道密旨似乎是由暗卫负责保管,并未存放在宫殿里头。因宫中曾走过水,皇上大约是觉得放在宫中不安全。”
“既如此,你便派人继续去盯着吧。那道密旨若是被皇上取走了,倒不打紧,可万万不能让那东西落在刘太后的手中。”
柳芸退下后,卫锦萱忽然一阵风似的来到姜媛菀面前,双眼亮得惊人:“姜表妹,我听说,刘氏一族要倒大霉了,是不是?”
姜媛菀回想着方才从卫奕辰和柳芸那儿得来的消息,道:“那等犯了过错的,自是要依律处置。听说承恩公曾强占百姓的土地,承恩公夫人放过印子钱,还收了人家的钱,便拿承恩公的帖子去给人处理官司上的事儿,把那好好的苦主给说成是罪犯,害了几条人命。”
“说起来,夏姨娘虽是长宁侯府的姨娘,可到底是良妾,就这样生生被承恩公夫人给溺死了,若是捅到外头去,也是罪过一桩。”
卫锦萱听得直呼痛快:“苍天有眼,姓刘的总算也有这一日了!回头我就让大家伙儿都知道,我阿娘是被那姓刘的给害死的,我不能让我阿娘死得这么不明不白!”
说着,她又问姜媛菀:“好妹妹,你与我说说,皇上会怎么处置那些姓刘的?”
“如今承恩公府的爵位已经被皇上给夺了,若是秉公处置,承恩公与其夫人所犯下的罪行按律当斩。可到底还有宫中太后的面子在,最后可能会判个流放三千里。”
“他们锦衣玉食大半辈子,就这样让他们死了,也未免太便宜他们了!我倒希望他们被判流放!”
当然,若是承恩公和承恩公夫人被判了流放,卫锦萱定会花银子路上请人好好“关照”他们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1号到5号,留言超过25字的都送积分,大家努力留爪爪哦~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土豆洋芋马铃薯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土豆洋芋马铃薯 2个;想吃牛油火锅了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迷你曼 13瓶;阿珂 5瓶;时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大表姐, 我看你这些日子,一直心心念念着为夏姨娘报仇,待报完仇了, 你也可以放下了心结, 好生过日子了吧?”
姜媛菀虽然一开始与卫锦萱不对付, 甚至现在与她的关系也算不上好, 但她还是希望身边的人,能够过得好一些。至少, 她的身边儿可以多一些笑容,少一些戾气。
卫锦萱沉默了一阵:“我不知道日后该怎么过。从前万般事都有祖母和阿娘替我在前头顶着,我是不必操心的。如今,阿娘没了,祖母虽看重我, 到底比不上她自己的利益,我也无法再信任她。”
“父亲那人, 你也知道,说得好听点是审时度势,说得难听些,就是唯利是图。大哥是府上的继承人, 父亲都能够百般算计大哥的婚事, 我又能有什么指望?只求父亲好歹看在父女一场的份上,别卖了我也就是了。”
翻过年去,卫锦萱就十七了。这个年龄还没定下的贵女,已经极少了。
姜媛菀心知, 帝后之争还没落幕, 长宁侯不会轻易为卫锦萱定下人家。虽说长宁侯府如今已被绑上了帝党的战车,但若是早早为卫锦萱定下了人家, 若是那家在此事之中不幸落马,可就白费了卫锦萱这么个女儿了。
长宁侯女儿并不多,也就三个而已。
卫奕辰还可以利用自己在朝堂中的影响力,来摆脱长宁侯的控制,甚至让长宁侯反过来听他的话,卫锦萱却是没有这个能力翻出长宁侯的手掌心。
想明白后,姜媛菀也只是轻叹一声:“无论如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吧。”
“快别光说我了,说说你吧,你日后是怎么打算的?大哥对你这么上心,父亲又喜欢你,你若是觉得还成,不如趁早跟大哥定下来吧。”
卫锦萱幽幽道:“现如今府里头算是默认了你们之间的事儿,可要是不真正定下来,便容易节外生枝。你若是不好说,不妨让大哥去想想法子,现如今大哥在父亲跟前说话很管用。”
“好了,分明是在说你的事,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我头上去了?眼下朝中局势莫测,舅舅和辰表哥暂时怕是没这个心思操心这等事儿,还是等这关过了再说吧。”
卫锦萱想了想,点头道:“也是,那头刘家人正要倒大霉呢,这头你就跟大哥欢欢喜喜地定亲了,对于太后来说,必是极扎眼的,还是过些日子再说吧。”
……
承恩公府一家子的判决很快就下来了。
承恩公夫人放印子钱、拿着承恩公的帖子替人打官司造成了数场冤案、强占良田、又有打死良民等诸多恶行,被判斩立决。至于承恩公,因是太后的嫡亲兄弟,便网开一面,判了个流放三千里,逢大赦不赦。
承恩公的子女们则是充入教坊,等着发卖。
除此之外,刘氏一族其他做了孽的人家,都没能讨到好。
据说为着此事,刘太后与皇帝又大吵了一架。
第二日,太后一脉的御史上折子弹劾皇帝不孝,皇帝身边儿的人则辩驳说,皇上大义灭亲,不包庇母族,为百姓们讨回了公道,是得明君之举。太后娘娘为着此事而为难皇上,实乃不明智之举。
帝党一脉的人又说了孝道虽然重要,却不能愚孝之类的话,只要太后能够退居幕后,不再插…手前朝之事,皇帝必能好好孝顺她。
两边开始来回扯皮,一时半会儿分不出个胜负来。
关于皇贵妃落胎之事,刘太后做得实在是太干净,根本查不到她身上去。好在皇帝手下的人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查明了此事与李贤妃和吴淑妃无关,否则,只怕这二妃都要被刘太后以谋害皇嗣的名义打入冷宫了。
这件事,也给皇帝敲响了警钟——在太后面前,万万不能放松警惕,否则,不知什么时候就要着了她的道。
目前京城的局势混乱不明,看似是皇帝占了上风,但不知道为什么,姜媛菀的心里头一直不踏实,她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因有卫奕辰的叮嘱,这些日子,姜媛菀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只是铺子中的一些大事,却不得不由她来做主。
在解决完成衣铺子中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之后,姜媛菀从柳芸处得到了一个情报。
“边关……开战了?是哥哥他们那儿吗?”
这是姜媛菀第一次从柳芸这儿得到关于她哥哥的消息,偏偏不是什么好消息。
柳芸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前些年那北凉人与咱们大齐即便偶有摩擦,也是一些小打小闹,不曾动真格。如今许是知道咱们京城乱起来了,便开始想要从咱们这儿捞些好处。”
“北凉人这些年休养生息,兵强马壮。若是他们真的大举犯边,怕是有一场艰难的仗要打了。可惜我眼下竟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这儿干等着。”
在知道自己亲哥哥就在边关处后,姜媛菀显然也暗地里打听过那儿的情况,因此,在说起这些事的时候,到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不,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柳芸提醒道:“边关一打起仗来,便需要极多的粮食和药材。这些日子,我已嘱咐清音多收集些治疗外伤的药材,囤起来了。”
“还是你想得周到,那咱们就暗地里派人将这些药材给哥哥他们送去吧。多多少少的,总是咱们的一番心意。至于那粮草……按理说皇上知道北凉人犯边,定是会派人拨粮食过去的。就是不知道这负责押送粮食之人靠不靠谱。”
第二日,皇帝果然在早朝上提及了北凉人犯边之事。
因为目前北凉人还没有大举进攻,许多人认为他们这回还像以前一样,只是小打小闹罢了,无需太过在意。
卫奕辰却不赞同:“若真只是小打小闹,恐怕庄将军也不会特意派人加急报上来。边关无小事,咱们最好做好与北凉人大战一场的准备,派人往边关运送粮草。”
更何况,他从别的渠道,也得到了一些信息,北凉人这次恐怕真的来者不善。
有人听了,嗤笑道:“若是最终那北凉人不准备跟我们打仗,这岂不是多此一举、劳民伤财?如今国库空虚,岂容你这般折腾?”
“是啊是啊,庄将军这次恐怕是小题大做了!”有人附和道。
“那么,若是北凉人当真扣关,这延误战机的罪名,不知诸位是否能担得起?”卫奕辰冷冷地扫视着故意与他唱反调之人。
那些人顿时不说话了。
此番传信来请求援助的是庄将军,赞同支援庄将军的是卫奕辰,若是最后这场仗真的没打起来,会遭到问责的也是庄将军和卫奕辰,他们实在不必管太多。
皇帝见状,道:“支援边关之事,诸位可还有异议?”
一名姓丁的将军站出来请缨:“臣无异议,臣愿往。”
皇帝想着这丁将军非帝党也非后党,从立场上来看应该不至于有所偏颇,再加上他也曾有过这方面经验,便道:“好,那么押送粮草,就交给丁将军了。”
朝堂上一些机密之事,柳芸兴许打探不到。但朝廷派了官员押送粮草去边关这等大事,还是瞒不过柳芸的。
姜媛菀在得知此事后道:“既然朝中派了人去,粮草这一块总算不用咱们操心了。咱们铺子这些日子以来,也赚了些钱,不如拿去派人买了药物,给哥哥他们送去。”
虽说凭着她手中的钱银,买来的药物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过总能让她安心些。
说着,姜媛菀问芳芷:“咱们账面上现如今有多少钱银?”
芳芷早有准备,闻言道:“回禀小姐,胭脂铺子处,共计赚得了五万三千八百两银子。因那些商贾们开在外地的铺子才开始卖咱们的胭脂水粉,赚到的钱银还不是很多。若是能再等些日子,咱们分到的钱,只怕会更多。”
说到这儿,芳芷便有些兴奋。都说经商赚钱,果然不假。她们这铺子才开了多久啊,就赚来了普通人家一辈子也赚不了的钱!
柳芸也上前道:“清音的药材铺子那儿,近日以来赚得的钱银,加上老店该给小姐的分红,共计一万二千两银子。”清音的几家药材铺子规模并不大,能够净赚这么些钱已是极好的了。
姜媛菀点了点头。最近事情太多,成衣铺子那儿她还没整顿完,不过,她和胖掌柜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这段时间以来,那家铺子刨除租金、给掌柜们的分红以及伙计们的工钱之外,最后落到姜媛菀手中的共计五千六百两银子。
虽说赚得的银子不算多,但只要方向对了,日后多努力努力,总能赚来更多的银子。
三处合在一起,共计七万一千四百两银子。
“留两万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其余的银子都拿去买药材吧。”
因为此事涉及到姜媛菀的亲哥哥姜琏,姜媛菀只带了芳芷和柳芸二人,连芳佩和红玉、红杏也没有告诉。
至于清音那儿,因需要她准备药材,这些事是绕不过她的。
依照清音的聪明才智,心中自有一番猜测。不过,姜媛菀怎么吩咐,她就怎么做,一句话都没有多问。
……
“你们小姐还没回府么?”
“是。”
卫奕辰看着被留下的红玉、红杏二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平时姜媛菀去店铺的时候,身边儿都会带着这两名丫鬟,今日为何特意把她们支开?
没错,卫奕辰不认为姜媛菀把红玉、红杏等人留下只是偶然。
他稍加留心过后,注意到就连芳佩,也没被姜媛菀带在身边。
这些都是姜媛菀的心腹丫鬟,有什么事,是需要特意支开她们去做的?
“最近,你们小姐时常出门?”卫奕辰试探地问道。
“也不时常出去吧,只偶尔去铺子里看看,再然后就是柳芸有要事找小姐的时候,小姐会带着芳芷出去一下。”
因卫奕辰向来关心姜媛菀,且从未做过对姜媛菀不利之事,红玉和红杏对他也没什么戒心。
“世子且稍微坐一坐吧,过一会子,小姐恐怕就回来了。”红玉热络地为卫奕辰端来了茶水点心。
卫奕辰接过了茶水,却眉头紧锁,心神不宁:“芳芷……我记得这丫头,似乎是从媛媛刚进侯府的时候,就一直跟着她的?”
“是啊,听说是原来在小姐家里头服侍的下人,与小姐有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在,小姐对芳芷姐姐自然更倚重些。”
红杏说着这话,却没有丝毫不甘。她们在姜媛菀身边服侍的日子不如芳芷和芳佩长,姜媛菀会将芳芷和芳佩看得比她们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待日后,她们与姜媛菀同甘共苦过了,她们在姜媛菀心中的分量,自然会越来越重。
又等了一阵,卫奕辰见姜媛菀迟迟不回来,终于按捺不住了:“表妹去了哪家铺子,我去接一接她。最近京城动荡,她迟迟不归,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小姐今日出门子时说是要去取一批药材呢,应该是去了清音姐姐的药铺。”
话音刚落,就见卫奕辰已经走到了门口。
“世子还真是紧张小姐呢。”红玉对着红杏抿唇一笑,红杏却从卫奕辰的态度中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儿,目光中透出些忧虑之色。
但愿不要出什么事才好,她心中暗道。
……
卫奕辰到的时候,恰好看到姜媛菀正带着清音将铺子中的药材整理出来,一样一样地装上车,运向城外。
见状,他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
因姜媛菀时常来向卫奕辰请教生意上的事,卫奕辰对于姜媛菀手底下的铺子也是比较了解的。清音这家药材铺子,从来都是只有进货的份儿,哪里有往外送货的时候?
难不成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清音这生意已经做到了其他地方?
卫奕辰看着姜媛菀和清音一副要搬空药铺的架势,觉得不大可能。
他对自己身边跟着的小厮吩咐道:“去,看看,她们要把这些药材送到哪里去。”
“是。”
卫奕辰静静地看着姜媛菀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才施施然准备回府,便吩咐人不紧不慢地跟在她的马车后头。
柳芸素来警觉,低声对姜媛菀道:“小姐,有人在跟着我们。”
“什么?”姜媛菀骤然提高了警觉:“对方大约有多少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