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武侠主角同在-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外之喜啊!这绝对是意外之喜,阿玉都不知道是该羡慕张无忌的运气,还是该自嘲,靠近猪脚光环自己才能得利了。
阿玉趁着张三丰给张无忌治疗的功夫又细细的给张无忌把脉,然后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很是丧气的说道:
“虽然知道师傅此去徒劳无功的可能性最高,可是还是忍不住丧气,少林,峨眉都是佛门,居然也这般的。。。哎!峨眉不去说,少林那里还却秘籍?连这三分之一都不肯出手,那里还有高僧大德的样子,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阿玉这般一说,那边张三丰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只是他什么都没有说,从他小时候开始,就受够了太多有关于武学壁垒的苦,若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努力用功,自创武学,最终有了武当,后来又有了太极拳,太极剑这样流传后世的武学了,他不赞同,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待遇,再不忿,也能如常对待了,不过那一句少林不缺武功,让他心里有些丧气而已,武当,缺的太多了,千百年的传承和他们武当这百十年的根基差距还是很大的。
至于什么高僧大德,他更是不想去评价,如今的少林,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以势压人,确实已经失去了佛家弟子谦和慈善的那一面,至于峨眉,他更不想说什么,毕竟当年也是有渊源的门派,虽然如今关系有些不怎样,张三丰还是很厚道的不想和一群女人计较。
可是这一次的远行,也让张三丰彻底的下定了决心,要靠着自己,闯出一条新路来,免得以后,自己的徒子徒孙们还要再受一次自己这样的屈辱,这一次少林之行,让他倍感屈辱,自己已经是一派掌门,北尊少林,南尊武当,可不是说笑,可是自己在少林却不能得到相应的尊重,他们居然还把自己当成当初离开少林的小孩子,这样的屈辱,就是张三丰心胸再大,脾气再好,也有些忍不住了。就是再不成,就自己这个年岁,也比如今少林那些个长老们辈分高吧,他们当自己成什么人了?上门的乞丐吗?
脸色已经有些缓和的张无忌,听到了阿玉的话,脸色也有些黯淡,撅着嘴,忍不住轻声说道:
“都是因为我,让太师傅受了委屈了。”
他似乎什么都没说,可是却又什么都说了,阿玉一听这话,就明白张三丰在少林估计受了什么气,眼睛忍不住往张无忌的后面看了一眼,不想却看到了张三丰欣慰的眼神,心里也忍不住对张无忌这一句话的水平叫好。
怪不得这个孩子在长大后不住的犯错,这张三丰却对他一直很好,这孩子对于讨人欢心那是真的有点天赋啊!这么一个孩子,用这么一句话,就算是为张三丰抱屈了,还用自责把张三丰的尴尬待遇给递了一个台阶,让张三丰的这委屈有了出处,有了理由,不再是武当不如少林,被少林低看的问题,而是武当为了这个孩子治病,这才想要委曲求全,抬高了少林的地位,可惜少林不领情的事情了,一下子武当成了能去能伸的一方,而少林则是成了见死不救,不仁慈,不善良的代表,道德上把少林往污水里拉了一把。
阿玉忍不住想要感慨一下,这孩子在这个世界里不是给赵敏耍着玩,就是让朱元璋给逼着走,看似后来什么都没有得到,其实真要说起来,那是没有给这个放对了位置才会这样的,就这个性子,就这个说话的水平,怎么看怎么就是一个外交家的好苗子啊!
再想想明教,在他的手里,和武林六大派的关系一下缓解,让明教少了不少敌对关系,更促使了明教义军的大力发展,这样一看,还真是这样呢,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派系上,这孩子就是有天分啊!对了,这个关系要摒除女人的因素,花心还是他比较顽固的病症,从朱九真开始,这孩子吃女人的亏就从没有断过,还是属于那种屡教不改的类型。
也许,阿玉想着,这张无忌不是作为明教教主,而是成为了明教的什么左右使之类的地位,然后当一个辅佐型人物更可能得到好发展,甚至成为什么开国功臣,享受一下高地位,高帅富的待遇。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阿玉自己随便想想而已,这个是不可能的,就是他自己不想往教主的位置上爬,他的外公,他的舅舅,甚至是那些受了他恩惠的人也会把他推上去,这个时候的人看的不是这人适不适合的问题,而是想着义气,想着报恩,甚至是利益,各方利益结合下才有了他成为明教教主的地位,这就是个死局,阿玉也没有办法解开,除非他自己上,不断的挖坑才有这个可能,不过阿玉会在乎这个教主的位置?
哎,注定了早死的人啊!求这么些个东西是没用的,所以唯一一个可能产生的变故也就不存在了,至于其他人,没有逆天的运气,没有强大的人脉,更没有了希望了。就是朱元璋,说白了也不过是用了计谋,然后钻了军权的空子,才把张无忌自己逼走的,若是张无忌不走,那朱元璋也一样没戏。
不说这些题外话,在阿玉和张三丰合力之下,张无忌这一次的发病好的很是快捷,脸色也不过是苍白了些,更别说那书里写的那种身上都布满寒霜什么的,对于张无忌来说,不过是身子发愣,骨头发寒而已,和最初比起来,真的是好了太多太多了,他看向张三丰和阿玉的眼神都都是带着浓浓的感激,特别是在阿玉说起他的新药的时候,更是一心以为这是八叔为了自己才专门研发的,甚至认为,八叔在没有到了能出山的时候,就冒险出来采药,制药,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病,心里更是感动的不行。
阿玉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为了自保,不安之下做的准备,一下子就收拢了张三丰和张无忌两个人的感动,这绝对是阿玉没有想到的,当然他也不会傻的去解释,反正这对于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想来以后张三丰在教导自己上会更用心,而张无忌到了以后位高权重的时候,对于自己也只有更加恭敬的份。
而另一边的常遇春在张三丰收功,张无忌有所好转后,也好奇的打听了一下张无忌的病情,听到是朝廷的人干的,立马附和着大骂了一通朝廷,说起这蒙古人欺负汉人孩子,更是列举了无数的实例,说起这天下孤儿无数,说起被蒙古人随意践踏致死的孩童,立马引得众人都心里热血沸腾,忍不住想要找个蒙古人来砍上几刀才好。
也正是他这样的叙述,倒是让张三丰对于明教反抗元人多了几分赞赏,不论他心里对明教有多少隔阂,多少的避讳,从汉人的角度来说,他们能站出来杀蒙古人,给汉人百姓报仇,还是很赞赏的。这不但是要有勇气,更需要毅力,看如今天下到处起义不断,就知道明教在这方面付出了多少。
再加上阿玉先头说起的那一句汉人,那一句族人,张三丰对着常遇春也难得的和颜悦色起来,当然常遇春能对着张三丰和阿玉说这么多,也正是因为有了阿玉那一句族人的话,让他觉得自家和武当其实还是有沟通的可能的,武当比那些个假清高的人强了许多,至少人家分得清什么是自己人,这是他行走江湖以来难得遇上的,自然更想多得到些认同,说的也就更多了些,不然你看看原著,常遇春除了不愿听张三丰的劝,转投武当之外还说了什么?抱怨其他人的不理解?这是常事,谁处在他的位置上都会抱怨,可关键是他从没有说过自己为什么加入明教,也从没有说为什么而战。
任何人之间其实从陌生人到熟悉,到朋友,所白了就是一个沟通深浅的问题,常遇春觉得武当是属于能够沟通的,自然越说越多,而说的越多,交流的越是多,双方自然更加熟悉,亲近起来,在听到了张无忌的病情后,虽然常遇春已经不需要在去找胡青牛治病,可是这个时候却依然想起了这么一个人,也许能对武当有所帮助,也算是报答了武当收留周承志和救助自己的恩情。
当然这有阿玉在面前他也不好说什么胡青牛医术比阿玉好之类的话,毕竟阿玉的医术他也是亲身感受过的,就在刚才,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自己的伤势就好了大半,只要好好休养,说不得连个病根都不会留下。想想原著中常遇春因为张无忌没能及时得到治疗,最后在张无忌的试水中一下子减少了四十年的寿命和如今比起来,那才是真的赚到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不过他早亡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最起码没有了朱元璋后来的鸟尽弓藏下毒手的迫害,这要说起来,还真是不知道是好是坏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不是阿玉去考虑的,如今的常遇春不过是二十出头,距离朱元璋毒杀功臣不知道还有多少年呢,阿玉那个时候估计早死了,那里有这样的功夫去管这些事情。只是没有了常遇春以自身伤病不治交换张无忌治病这事儿估计也悬了,谁知道这个时候的胡青牛是怎么想的,万一耽搁了剧情,他以后可就没有了金手指的帮助了,好在阿玉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从一开始他就想好了对策,这个时候拿出来正是时候。
他不过是细细的想了想,当然这个想想也有些做戏的成分,转身拿了纸笔,把张无忌的病因,治疗的前后,方法,取得的效果都一一写了下来,甚至还写了一些自己对于这个病症的诸多想法,还有很多相关的可能,更少不了一些其他探讨性的询问和请教,然后对着常遇春说道:
“胡先生的大名我是早就知道的,只是因为胡先生的规矩,我也不好贸然上门求教,如今倒是个机会,无忌这个病症也算是奇特,没有什么彻底治愈的法子,所以我想请常大哥走上一趟,将我这治疗的过程给胡先生看看,请胡先生指点一下我这个后学的医术,麻烦你了。”
不说让胡青牛给明教以外的人治病,而是说发现了奇特的病症,同行间进行医术交流,用这个说辞,彻底的避开了所谓的明教不明教的壁垒,这就是阿玉想出来的法子。
听了阿玉这么一说,张三丰第一个眼神亮了起来,这不是武当和明教有什么牵扯,而是自己的弟子是个医痴,想要找个前辈探讨医术,这理由很正当,很强大,就是拿出去别人也没法子说嘴,难不成连医术探讨也错了不成?这江湖中多一个神医,对于江湖人可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阿玉如今才几岁?那些个江湖人说不得就有什么时候会求到阿玉身上,所以这事儿放到阿玉身上,那是反弹最小,也最不容易让人诟病的地方。张三丰看着阿玉的眼神更加柔和了,觉得这个孩子真是机灵,居然能有这样的法子,甚至他想着,自己先前还担心张无忌若是真的去了碟谷医仙那里,万一让他们给忽悠去了明教,那自己可怎么办?武当的名声怎么办?毕竟人家张无忌的老娘,那可是天鹰教白眉鹰王的女儿,白眉鹰王可是明教四*王之一,说张无忌有一半的明教血统也是可以的,不一定一定要呆在武当,把人送去了来个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武当连找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呢!还是阿玉这个方法好,这是医术交流去的,那就是那边真的治好了张无忌也不能把人强留了。
而常遇春这个时候也很是高兴,他虽然推出了胡青牛,一来是真心想要帮忙,还上一些人情,二来也是有着一些显摆的意思,看看,我们明教那也是人才济济的,神医啊!这可是江湖中不怎么多见的,这说明什么?按照文人的说法,这就是各路英才投奔的架势,说明自家是正义的,是属于被人看好的,是属于有实力,有底气的。魔教的称呼,武林中的人人喊打,也是那么容易消受的,好容易能显摆一次,出出郁气,他能不干?
只是他真的说出口了,可是心里却有些不确定,因为他很是清楚,这胡青牛是个什么脾气,想要说服他那是真心的不容易,可是自己大话已经说出去了,总不能再收回来,好在阿玉给了这么一个理由,一个借口,他觉得这事儿就有了可操作的可能性,就胡青牛那个性子,交流医术,还是一个新近崛起的孩子神医,他一定是不服气的,只要他不服气,那么这病人他就一定会接下来,就是不接下来,也会好好的研究,到时候哪怕是不治病,只是给出个合理的建议,那样也算是自己做到了承诺,让武当多了一个选择不是。
这绝对是皆大欢喜,就是张无忌也对于自己的病有了新的希望,虽然他觉得自家八叔已经是很厉害的人了,可是能有一个八叔都认为是前辈高人的人帮着给看看,他也是很在意和期待的,毕竟八叔年纪确实小了些,他也觉得,八叔的医术不算是天下最好的。更何况,在经历了少林和峨眉的拒绝,眼见着自己的病走到了死路,在没有更好的法子的时候,能有这么一条新的希望之路,他心里自然也是期待的。
既然有了决断,那么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好办了很多,阿玉收拾了那些个蒙古人身上得来的东西,给了常遇春做路费,往张无忌身上又塞了一个荷包,里头藏了些银子,给他防身,然后就和张三丰一起,带着周承志,目送常遇春和张无忌离开。而他们则是转身去往武当。
你说什么?为什么给张无忌银子?这个还不简单,想想后来的剧情,那张无忌带着杨不悔去光明顶找杨逍一路上遭的罪就知道了,没钱寸步难行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些可是在现实中实实在在存在的。有了阿玉给的银子,想来他们这一路上也能好过些。
至于张无忌会不会体现花掉,或者说,有了提前揭秘的纪晓芙事件,张无忌还会不会继续帮助杨不悔,这些问题阿玉人物,这是不存在的。首先,这一路上去蝴蝶谷的路上,有常遇春在,有阿玉给常遇春的那些银钱,根本用不到张无忌出手花钱,那里有大人用孩子的银钱的?没有吧!在一个到了蝴蝶谷,那就是个封闭的地方,外头的人想要找到都是个问题,张无忌能到哪里花钱去?对吧!这样一来,阿玉给张无忌的银子,那就是直接都成为了死钱,成为了张无忌的收藏品,纪念意义更多些,只有到了他离开蝴蝶谷之后,这些银子才算是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说阿玉对于自己付出的银子的着落那是相当的清楚。
不仅是阿玉,在看到阿玉给银子的动作后,张三丰也算是明白了一些阿玉的心思,他觉得,阿玉这是生怕别人嫌弃张无忌白吃白喝,这才有了这么一个准备,毕竟这个时候的人都讲究穷家富路的,一时之间还自责自己想的不够周到,忙在阿玉给张无忌的荷包里又添加了好些银钱,生怕这孩子受了委屈。
而常遇春也第一次意识到银钱的问题,他身上从来不缺这些,江湖人嘛,就是没钱了,也知道去那里劫富济贫一下,可是周承志没有啊!这个粗心的大汉,忙不迭也学着阿玉的样子,把身上的银子拿了一些出来,用个小布袋装了,塞到了周承志的怀里,叮嘱着他,让他以后别委屈了自己,更别忘了交好山上的师兄弟,多买些吃的和人分享。这是直接教导周承志交际人情了,看的阿玉有些哭笑不得,自己一个举动居然还弄出来这么一出,还真是让人想不到呢!
至于张无忌救助杨不悔,阿玉更是觉得自己都不用去想,用脚趾头都能知道结果,就张无忌这个看到女人就晕菜,脑子转速下降一半的病症,到时候估计早就忘了自家六叔的屈辱,而只看着纪晓芙对他的温柔,想着那杨不悔的可爱了,更别说这送女孩子千里寻父,这么英雄,这么提气,在女孩子面前长脸的事情,这张无忌是怎么也不会放过的。
在回武当的路上,阿玉回头,眼见着离开汉水越走越远,心里默默的想到:这一分别,剧情再一次开始就是数年之后的事情了,也就是张无忌二十一岁的时候,那样一算,大概还有*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也就是自己唯一能安心练武,安心休养生息的时间了,当然还有周芷若,自己需要在这段时间里把这个孩子也培养出来才是,不然真的是对不住她。
至于别人?宋青书:自己这个大侄子,如今和自己关系不错,好像也不好不管,莫声谷?没有了宋青书的混账,自然这家伙早死也就能避免了,俞岱岩?人家都成婚了,已经没有自己的事情了,最后张翠山夫妻,这是自己带来的一大变数,他自己都不知道后面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不好做什么,只能放下不管了,这样一算,自己的事情其实真的不是很多。
好吧,好好努力吧!难得自己进入位面能有这么一个全面学习的机会,怎么也不能随便糟蹋了!
第119章 周芷若的哥哥15
九年的时间其实很容易过;当然这里头发生的事情也不少;比如张翠山夫妻的变化;一开始,在张无忌去了蝴蝶谷;并且胡青牛接受了阿玉所谓的医术交流请教的说辞,开始治疗张无忌之后;他们夫妻就去了蝴蝶谷外围,想要离着儿子更近些;也好及时了解儿子的病情变化,然后就是遇上了来找茬的金花婆婆;虽然张翠山夫妻没能及时赶到;但是也算是支援;成功的护住了胡青牛夫妻的命,只是在面对纪晓芙的时候产生了摩擦,毕竟无论是张翠山还是殷素素,他们和殷梨亭的感情更深些,对于这个背叛了未婚夫,甚至背叛了峨眉的女人没有什么好感,更别说亲眼看到了纪晓芙女儿的年纪,听到了那个不悔的名字,对于这个未婚生女的女人更是不肖一顾。
可惜,他们的儿子却是个没用的,没有能随着自家爹娘的意志而转移对女孩子的温柔,还是去送人家父女团聚了,至于纪晓芙?人家灭绝师太清理门户,他们谁也不能插手不是!
只是在张无忌和他们失散,他们继续寻找的途中,无意中这两口子又倒霉的遇上了朝廷的人,最后中了七虫七花膏的毒,若不是身边还有一个会解毒的王难姑帮着吊命,这个时候,这两夫妻估计已经死翘翘了,胡青牛为了报答张翠山夫妻的恩情,亲自送了他们回到武当,还和阿玉见了面,给阿玉留下了不少的医书,随后才回光明顶去。
而张翠山夫妻则是由阿玉出面探听了消息,矛头再一次指向汝阳王府,并且盗出了解药,治好了他们的毒,虽然张无忌还是没有消息,可是他们好歹知道在阿玉和胡青牛的联手之下,这寒毒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一般情况下已经不会致命了,也算是让武当的人稍微放心了些,至于至今没有消息,他们也想到了他可能去的地方,毕竟纪晓芙临终的时候已经说出了杨不悔的爹是谁,想到两个孩子一起失踪,就明白估计他们是去找杨逍了。
殷素素在病中就已经给自家老爹传了消息,想让白眉鹰王出动他的力量,往光明顶附近找人。并且通知了杨逍,希望他能看在鹰王的面子上,看在两个孩子里有一个是他自己的女儿的份上,也多给与帮助,多集结些人手找人。
阿玉这个时候很有些看好戏的心情,在知道张翠山夫妻中毒是七虫七花膏之后就心里不断的在暗暗的偷笑,这简直就是在给赵敏的倒追之路设置障碍啊!想想吧,等着人家郡主娘娘看上了明教教主,可是张无忌却发现这个女人居然是仇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和表情?
好吧,其实原著里张无忌也不是不知道他小时候被朝廷的人抓住时,那个打他一个耳光的女孩子就是赵敏,也知道自家三伯俞岱岩的断骨之仇的对象是汝阳王府,自家义父的师傅家仇人成昆也是赵敏的手下,可是人家还是选择了赵敏,一场琼瑶式的爱情,什么都不顾了。
可是这和现在的情况是不一样,原著中,没有人去提醒这一点,也没有人去拆穿这一点,所以他能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这都是别人的意思,都是别人主持的这些恶事,赵敏那个时候还是孩子,不知道也是有的,赵敏是为了自己改邪归正的好姑娘,也许,人家赵敏就是属于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绝对好人呢!甚至连什么万安寺,什么其他门派的损失,没有涉及到自己,他也能当做什么都看不到,或者下意识忽略。
可是如今有了他老爹,老娘亲身感受,以后更有可能会直接反对,甚至逼着他去为俞岱岩和他们自己报仇,这样的情况下,他想自欺欺人也不成了,难不成他想做一个不忠不孝的人?若是连父母之仇他也能看不见,听不到,那么他也不用做人了,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女人一般都是小心眼,爱记仇的,特别是殷素素这样也可以称作魔女的类型的女人,更是这样,想想原著中她在张翠山死后殉情时对着张无忌说的话,那就已经可以看出她的心性了,绝对的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的,更别说两个魔女一样的女人碰到一起,所产生的同类相斥的属性问题了。
更需要考虑的是,张无忌在原著中选择赵敏,有很大的一点上是因为他有恋母情节,在他的眼里,这赵敏是四个女子中最类似他亲妈的那一个,这对于一个从小没有了母亲,又不常接触女孩子的张无忌来说,那是绝对有着很高的吸引力的,可是如今他老娘还活着,还轮不到找一个替代品的程度,自然赵敏对于张无忌的吸引力也就会下降很多。
要阿玉说,在如今这个局面下,若说选择媳妇,估计在殷素素的眼里,殷璃,也就是蛛儿更有优势些,毕竟那可是她的亲侄女,像殷素素这样的女人,胳膊肘往里拐绝对是属于很正常的,更是她觉得理所应当的选择。据说,蛛儿很是肖像殷素素,很有些侄女似姑姑的模样。这一点肯定很能击中殷素素的软肋和喜好,从而大力支持自家侄女和儿子的婚事。
除了这张无忌一家的八卦,这九年里,别人也是有很多的收获的,比如武当的那些人,张三丰已经创出了太极剑和太极拳,算是一下把武当的整体实力又往上提升了一大截,比如宋青书,如今和阿玉好的,就和穿了一条裤子一样,当然他依然看中了周芷若,谁让武当女孩子少呢,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两位数,年纪合适的更是屈指可数,可惜,人家比他高一辈的身份,让他很有些着恼,在周芷若时不时跳到他面前,让他喊小姑姑的时候,那是什么青春的懵懂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圈圈的怨念,不停的在阿玉的面前嘀咕,自己的辈分吃亏什么的。
还有周承志,如今也是个大孩子了,他比周芷若更小,自然更是没有什么想法,十五岁的孩子,如今还满脑子都是武功什么的,在阿玉和宋青书身边做个小尾巴,他也很是乐在其中,谁让他是宋远桥的弟子,是宋青书的师弟呢,还是宋青书手把手教导他开始习武的,不亲近也不可能不是。再加上和阿玉又是最早熟悉的,所以三个人的小圈子很是坚固。就是莫声谷有时候也时不时的凑上来热闹一下。
俞岱岩在伤好成亲之后,很快就有了孩子,也是个男孩子,如今已经七岁,取名俞青浩,虽然还是豆丁一个,但是也已经开始习武读书了,是武当新一代的开心果,胖乎乎的正是最好玩的时候,时不时闯点小祸,然后找到他们这里寻求庇护。
殷梨亭受了情伤,很是颓废了一些日子,后来还是张三丰出面和他好好的谈了谈,又重新给他选了一个媳妇,成亲后才慢慢的恢复过来,如今刚有了一个三岁女儿,也算是成家立业,开始褪去了青涩,天真,开始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就是莫声谷,也已经三十出头了,阿玉担心以后的他的不幸再次发生,或者说是担心他三十四岁时英年早逝的命格,也已经早早的敦促张三丰为他娶妻,今年也已经顺利的听到了七嫂怀孕的消息,不论怎么说,这莫声谷也算是有后了,这让阿玉心里安生了好多,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有了妻子,有了孩子,就是在莽撞的,再天真的人也会谨慎几分,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担负起了一个家,让他们不得不更加珍惜自己的性命。
如今的武当八侠中,除了老二,老四,还有阿玉这个老八,三个属于出家,成为正式的道士的清净人以外,其他五个都算是有家有业的一家之主了,武当也算是开枝散叶,人丁兴旺了不少,不说这武当嫡系弟子的增多,就是张三丰的脸上也时不时的露出了笑容,他把自己的弟子都当成自家孩子看到,当成儿子养大,如今一个个都添了孩子,他当了太师傅,当了爷爷,那里会不欢喜!听着那些豆丁们奶声奶气的喊着,他都会忍不住笑的满脸菊花开。
当然除了这些人,武当其他的弟子人数也是不少的,毕竟武当七侠成名多年,早就收了不少的弟子,这些弟子当初大多是这些大侠们行走江湖时候救下的孤儿弃婴之类的可怜孩子,像是后来在空相偷袭武当的时候,当时在武当第二代弟子皆不在的情况下主持武当对外事务的谷虚子,像是俞岱岩身边的明月,清风,都是这样的弟子,虽然称不上什么嫡系,也是核心弟子,武当第三代早就是人才济济了。武当能在后来流传这么久,这和他们一代代的精英弟子众多是分不开的。
除了这些人,阿玉的那些村民们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村子越发的兴旺了,一家家虽然还是原来的那些石头加上土砖的屋子,可是各家已经慢慢的都改换了屋顶,成为了瓦屋,一个个的院子也越发的大了,山坡上开荒出来的田地也不少,光是这些田地里的粮食就能让他们吃穿不愁,阿玉教导出来的那些个猎户们,如今也都是附近有名的好猎手,好些个都已经成家了,像是狗蛋,不单是成了亲,孩子都有了。
这不单是因为他们本身能吃苦,能养家,更要紧的是,在这个纷乱的,不安全的世道下,阿玉家的村子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样,安全,富裕,孩子们还有手艺能养家糊口,甚至很有些身手,就是偶尔遇上什么祸事,也不是没有反抗的余地,还有武当这个靠山,自然吸引着不少的人,很多有眼光的人家都会想法子把自家闺女嫁到这里来。这导致了村子里的小伙子都成了抢手的女婿人选,要不是好些个都在本村自我解决了,只怕嫁到村子里的人会更多。
周芷若变化更大,阿玉简直就看不到原著中那个温柔似水,温婉柔和的样子,爽朗,欢快,活泼,这些都是周芷若的代名词。没有了孤儿一样的身世,不用担心师门师姐妹之间的排挤,妒忌,享受着众人呵护,有了父亲,哥哥做靠山的她性子自然不一样。特别是在武当这样一个明显阳盛阴衰的地方,更是让众人宠的有了一些娇憨的味道。
当然这也和她本身的天资聪颖分不开,学医,学文,学武,每一样她都能让人眼前一亮,连张三丰都曾暗暗说过,若不是武当的武功不适合女子学习,他都想把周芷若收入武当门下了。甚至他也曾真的想过是不是要送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