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黛玉的脸变得通红通红,瞪大眼睛,好一会儿才朝二人行礼拜见。原来这二人一个是十三阿哥胤祥,一个是十四阿哥胤祯。
    胤祥笑的特别欢畅:“四嫂出来玩啊?早知道会遇见你,我一准拉着四哥来。”
    胤祯撇嘴揭穿他:“你傻啊,忘了咱俩是偷跑出来的吗,四哥布置的课业还没写完呢,你敢拉着他来?”
    胤祥分毫没有被揭穿的尴尬:“反正我是被你怂恿出来的。”
    贾宝玉在旁边听见俩人叫林黛玉“四嫂”,表情立刻变了,正要问,被出来迎接姐姐的林琼看见,捂着嘴一把拉进锦衣阁。王熙凤早注意到贾宝玉神色,心里暗暗叫苦,跟着林琼进屋子去了,三春姐妹也跟上去。
    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林黛玉道:“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有事的话,就不打扰了。”
    胤祯正待说,被胤祥打断:“没事,一点事都没有!四嫂,让我们跟着你吧,我俩出门没带银子,小木头也没带银子,我们都饿死了。”胤祥身后的小太监委委屈屈地点头,再点头。
    林黛玉只好应了,也不进锦衣阁,复又上了马车带两人去吃饭。她可真不想再见到贾宝玉了。
    胤祥和胤祯一同上了林黛玉的马车,胤祯道:“我不要在酒楼吃饭,去四嫂家呗,我还没吃过地道的淮扬菜呢。”胤祥猛点头。
    林黛玉无奈,只好告诉车夫回家。
    胤祥和胤祯两个阿哥,一口一个四嫂,不顾林黛玉年纪比他们还小,非要去林黛玉院子里吃东西,说要陪四嫂解闷。不管林黛玉怎么拦,总有些稀奇的理由赌她的嘴,最后只好败下阵来,想着家里没别的人,她来接待客人也是应该的。
    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看着挺瘦,饭量大的吓人,林黛玉陪坐在一旁,看俩人眼都不眨干掉了一桌子菜,眼睛睁的溜圆。
    末了,胤祥擦擦嘴巴,不好意思道:“四嫂,对不住,我俩吃的有点多。”
    胤祯倒是没一点不好意思,大大咧咧地说:“谢谢四嫂款待。”
    林黛玉实在忍不住了,轻声细气道:“那什么,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能不能不要叫我……那个称呼?”
    胤祯惊奇道:“为什么?你不是我们四嫂吗?”
    胤祥也道:“就是,叫林姑娘或者林妹妹多生分啊,不好不好。”
    林黛玉:“……”她还能说什么。
    吃过饭,胤祥和胤祯还是不走,在林黛玉院里磨磨蹭蹭好久,没话也要找话说,直到小木头由林家的人引着找来了。
    小木头在胤祥耳边悄悄道:“爷,四贝勒爷来接你们了,就在前院里等着。”胤祯站的近,也听见了。
    俩人眼神一亮,齐刷刷看向林黛玉,异口同声道:“四嫂,我们要走了,送送我们呗?”
    自然是要送的,林黛玉笑着说好。
    因下人说林海从衙门回来了,胤祯就说要去向林海辞别,三人从褚玉阁去了前院书房。本来林家下人要对林黛玉说四贝勒来了,却被小木头拉走。
    于是,林黛玉看到从她父亲书房里出来的胤禛的时候,才发现上了当。
    胤祥和胤祯的表情是掩饰不住的得意,胤禛一下就看出来是他俩捣的鬼,暂时按捺住,和林黛玉互为问礼。
    林海当然不好说皇子的不是,索性走在最前头,众人默契地将林黛玉和胤禛落在最后。
    一听到胤禛名字就脸红的林黛玉,忽然就镇定下来了,道:“四爷近来可好?”
    胤禛看了她一眼,道:“很好。林姑娘也好?”
    “很好。”于是就没了下文。
    一直走到大门口,胤禛和林黛玉之间的距离还是二尺远,对话只有寥寥两句问候。走在前头支愣耳朵听的十三十四两人恨铁不成钢的,简直想指着自家四哥脑袋骂他榆木疙瘩。
    兄弟俩豁出去老脸给他们见面的机会,结果两句话就完了?
    告辞的时候,胤禛忽然道:“二月天气还很冷,多带几件御寒衣服。”说完便匆匆上马离开了。
    胤禛这句话显然是嘱咐林黛玉南巡时多带厚衣服,却说得没头没尾,林黛玉怔楞了下才反应过来,不待她道谢,人已走远了。
    半响,林海颇有些寂寥地叹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啊……”转身慢慢地走回去。
    林黛玉则一路七想八想地回了褚玉阁。
    再说贾宝玉,忽听人喊林黛玉“四嫂”,心里既迷茫又不敢置信,茫然间被林琼拉到锦衣阁后院,然后从后院上了自家马车,回到贾家后才回了神,大声喊:“林妹妹呢,为什么她去给别人做嫂子了?林妹妹?”
    好好一个宝贝孙子,出门的时候活蹦乱跳,回来就傻了一样,贾母担心的什么似的,听见他一开口就是林黛玉,哭道:“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哟!”
    王夫人也早哭成了泪人儿,想至伤心处,哭了宝玉哭贾珠,惹得李纨也跟着掉眼泪。
    贾宝玉一连声地喊林妹妹:“我要去问问林妹妹,她为什么要给别人做嫂子了?她为什么忽然不理我,本来好好的,就是置气我也高兴,怎么不理我了?好狠心的妹妹……”从床上挣扎着下去,一个劲儿喊要去找她问问。
    众人忙按住他不让动,贾宝玉挣扎未果,问贾母:“老太太,林妹妹成了谁的嫂子?”
    贾母心里刀割似的,哭道:“谁的都不是,你别瞎想,我叫人给你请太医去。”但贾宝玉一口一个林妹妹,怎么能去请太医来,被皇家知道了没什么好果子吃。
    贾宝玉闹了一个多时辰,闹累了便昏睡过去,贾母说:“请个好大夫来给宝玉把脉,趁他没醒的时候快去。”袭人哭得脸上妆都花了,强耐着抽泣领命去了。
    本来以为贾宝玉闹上个一时半会的就能好,不想他一天又一天地就这么混沌了,吃药、请道士,什么都不管用。也不知谁告诉了他林黛玉嫁给的是当朝四贝勒,贾宝玉当场脖子一梗、眼神一直就直挺挺躺下了,怎么都唤不醒,什么都不吃,眼瞧着气息越来越微弱。
    贾母和王夫人伏在床上痛哭,贾母口里直骂王夫人:“我说两个玉儿好,订下亲事,你偏不同意!说什么金玉,金玉要是好,我的宝玉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高兴了?我的宝玉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两府的人守在这屋子里哭,有谁敢说一声给贾宝玉置办后事的,贾母当场便拿拐杖抡过去。
    这时候探春忽然道:“老太太,先别慌,我这里有个法子。”
    王夫人让她赶紧说。
    探春道:“解铃还许系铃人,宝哥哥变成这样,无非是因为林姐姐,不如我们把林姐姐请来,说不准宝哥哥就醒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林姐姐是个心善的,她不会不帮忙的。”
    贾母一听,忙叫人去林府里请林黛玉,想了一想,又怕万一她不来,便道:“套车,我亲自去请她!冲着我这张老脸,怎么也得请来玉儿。”
    贾母带着人,到林家哭得老泪纵横,便是林海,他碍于孝道也不敢不来走一遭。林黛玉虽然不高兴去,但也没想过放任贾宝玉死了,他不论前世做了什么,这一世总归是无辜的。
    即使如此,林黛玉也没进贾宝玉的屋子,只在门口喊了两声:“宝二哥哥,宝二哥哥?”声音也不大,贾宝玉却神迹一般睁开了眼睛。
    “林妹妹?林妹妹!你来了么?”
    林黛玉便不吱声了,悄声向贾母道:“老太太,宝二哥哥既醒了,我这就回家了。”
    贾母还待阻拦,林黛玉道:“表哥病了,嘴里都是胡话,外祖母该去找大夫,找我做什么。”
    林黛玉只觉心冷。
    老太太用孝道来威胁林家时,她根本没想过林黛玉走这一趟根本坐实了同贾宝玉的私情,若一个不慎传了出去,她的清誉也就完了。不,老太太那么精明,怎么可能不知道?她只是眼里除贾宝玉外,就再没别人了。
    贾宝玉没听到林黛玉回话,也不知哪来的力气,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挣扎着跑出门去找林黛玉,但此时林黛玉已走远。
    林黛玉心里无比的尴尬,她自重生后无时无刻不躲着贾宝玉,见的次数一双手就能数过来,实在避不开时,周围必要有几个人才行。可是贾宝玉今天这样,好像他们有私情似的,如果传扬出去,叫人怎么想?如果被圣上和四贝勒知道了,又怎么想?林家会不会被怪罪?

  ☆、第51章 南巡启行再遭调侃

这件事让林海对贾家的好感一降到底,亡妻曾和他商量过跟贾家结亲,后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现在看来贾宝玉果然不堪大用。
    林海当日便审了林往和林琼,问他有没有在贾家跟贾宝玉交往过密,兄弟两个都说根本连面都没见几次。林海自然更信自家儿子,可贾宝玉没见过几次林黛玉,怎么就寻死觅活的?真是叫人费解。
    贾宝玉嘴里口口声声寻死觅活地哭喊着林妹妹,可他们分明只是两个孩子,能有多深的情谊?贾母明知如此,还纵容贾宝玉,甚至以自身要挟跑来林家,更坐实了林黛玉跟贾宝玉有私情,如此这般,实在是欺人太甚!
    林海明知林黛玉无辜,林家也有理说不清,人家都为你家闺女病的死去活来,你说根本没那回事儿,怎么可能?因此林海不但什么都不能做,还要使尽一切手段把这件事压下去,找大夫帮贾宝玉治病。
    幸好京里有一家杏林医馆的分馆,林海更信得过他家,叫林福拿着李粹的信物去请最好的大夫。林福去了一趟,请来李粹的嫡传弟子防风。你防风于医道很有悟性,当年林琼向李粹学医术,却全赖防风教导,防风于林琼亦师亦兄。
    林海拜托防风为贾宝玉治病,防风自然是义不容辞。于是林海带着防风亲自上门,以来让防风为贾宝玉治病,二来请贾家好歹为林黛玉着想一下,压下这件事。
    贾母本来就对林黛玉有些愧疚,当然应了林海的请求。
    防风开了一副药,贾宝玉喝完没多久就睡下了,神色安然不少。贾母才放下心来,给防风包了一个大红包,还请林海留下用饭。
    防风为贾宝玉把脉的时候就听见他糊里糊涂的瞎嚷嚷,早气的要死,口气很不善:“诊金却是不必,在下不过看在世伯面子才走这一趟。”言下之意是,要不是林海,他才不来呢。
    贾母的脸色一沉,正要训这胆子忒大的大夫,防风却早挎着药箱走远了。她一个老封君,多少年没人敢这么对她这样说话行事!
    林海更不耐在贾家多留,头一次没问候贾母和贾赦兄弟,更是对贾母的留饭理也不理就匆匆回去。
    贾母二度被驳了面子,心里更高兴,但她觉得自己没做错。宝玉都性命攸关了,外孙女的名声算什么?
    二月三日这天,宫里的人早早来接林黛玉,她也早收拾好了的,与父亲兄弟告别后便上了宫里的马车。
    林黛玉这次随行,可以带四个随行的,但她问过温恪,温恪说按例贵女格格只能带俩,福晋能带四个人。林黛玉不敢轻狂,点了徐嬷嬷和冬景,还有一个宫女名叫心怡的。
    宫人引林黛玉去了宁寿宫皇太后的去处,这次南巡林黛玉是跟着皇太后一道的,到了之后才发现宁寿宫里人来人往,随行的宫妃、福晋、格格贵女们全在这里凑趣。
    林黛玉刚进殿就有人报给皇太后,她笑着招手让林黛玉过去,将其安顿在靠近自己的位置。
    “玉儿啊,都收拾好了没有?这次一去就是好几个月,一定要将各类东西都准备妥当了。”
    有人笑道:“林姑娘一来,太后就把我们全抛下了。”
    林黛玉回道:“有徐嬷嬷帮忙打点,都收拾好了。”她辨认了一下,说话的人是宜妃,道:“皇太后想是怕玉儿年纪小,恐有不周到处,到时吃了苦头。宜妃娘娘聪慧娴淑,自己就收拾的妥妥当当了,自然不用皇太后操心。”
    宜妃笑说:“好个伶牙俐齿的丫头,怪不得温恪和凌霜都喜欢你,连我也喜欢呢。”
    林黛玉只装作不知宜妃话里的机锋,道:“宜妃娘娘过誉了。”
    温恪跑过来扯扯林黛玉的袖子,在她耳边偷偷道:“我也想跟去,可是皇父不让我去,只能白嘱咐你一句。你一个人可要小心点,有什么难处就找四哥帮忙,实在抹不开脸找我十三哥也成,千万别一个人忍着。”
    林黛玉镇定点头:“我知道。”
    温恪叹气,宫里那些腌臜事林黛玉这样的人怎么会知道,她也不好一一说出来,但愿徐嬷嬷对她尽心些。
    一时,皇上带着随驾的八位阿哥来请皇太后的安,林黛玉又见到了胤禛。
    众人没说几句,康熙就对胤禛道:“坐那么远干甚?谁还能吃了你不成,去你皇玛嬷身边坐。”众人听了都想笑,碍于四贝勒只好憋着,唯有胤禔和胤祯,或比胤禛年长,或不怕他,都笑的前仰后合。
    梁九功一听就明白了自家爷的想法,特特搬了一个绣墩放在林黛玉旁边,请胤禛过去坐。胤禛特别淡定地走过去,坐下,然后问林黛玉好,林黛玉亦微笑着回应。
    经过各种打趣,林黛玉终对胤禛的出现没那么大反应了,应对得体又落落大方,毫无先前羞怯之感。康熙看俩人这般镇定,反觉没劲,说了几句就转到别的话题上去了。
    康熙跟皇太后说话,常人只有支愣耳朵听的份,其实没什么意思,林黛玉便垂头认真盯着自己衣服上绣的花纹发呆。
    说实在的,林黛玉对身边这个人很快会成为自己夫婿这一事实还是有些不能接受。明明本该没有交集,虽然偶尔见过几回,也只几句客套话后便一笑而过的,为什么就要成亲了呢?
    就算林黛玉对胤禛不排斥,也不代表就喜欢他。胤禛是高高在上的皇子,林黛玉只是许许多多世家小姐中的一个,她对他只有敬畏尊崇四个字,要说什么感情,那真没有。之前的那些脸红羞意,不过是因为胤禛将要成为她的夫婿。
    在任何一个未婚女子面前提起她的未婚夫,她都会羞成一团的。
    这么想着,林黛玉连心里仅有的那点羞涩也不见了,整个人看着都淡淡的。她衣服一惯的素雅,水色绣白玉兰的旗装,梳着两把头,头上戴的一套玉头饰成色极好,趁的整个人水灵灵的,通透又灵气逼人。
    殿里也有衣服素淡的,偏都没她穿着那么好看恰合,恰似水中静立一株微绽的尖尖小荷,虽然不如牡丹芍药之流富贵,却叫人更加不敢亵玩。
    康熙越瞧越得意,看他这做人阿玛的,给自个儿子挑那么个好儿媳。家室自不必说了,上三旗,书香门第;品性好,贞静清雅;生日也好,八字贵重;难得人生的也好,这种儿媳妇,满京城挑不着第二个了。
    要知道宫里一惯选妃子福晋都先看门第、再看品行,有了这两样的,容貌次些也无可奈何,谁叫皇室联姻、利益为重呢。但身为男人,哪个不想娶个容貌姝丽的福晋,偏偏满人女子大多比不上汉女好看,连带着旗人妃子福晋们容貌都一般。
    想一想胤禛还跑去跟他闹,真是不知好歹!
    过了两刻,梁九功说时辰要到了,康熙不疾不徐离开。众人送走皇上,纷纷起身准备上车。
    皇上的御撵走在最前头,有乾清门侍卫开道,队列整整齐齐的,十分严肃庄重,其次是皇太后的凤撵,再然后便是其他人的。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到了龙船上,林黛玉的屋子离皇太后的比较近,跟皇子福晋们的挨着。她从窗口推开一条缝往码头上望去,一大片黑压压的人头,光是穿着补服、头戴红珊瑚顶戴的已是极多,更有京营侍卫列着队四处走,其余各处看热闹的平民百姓更是哪哪都是,连码头边的树上、房顶都爬满了人。
    康熙任政,每次出行俱不叫人事先清场,侍卫拿刀推搡撵人的事情更是明言不许,偶然有拦轿上访的人,康熙也会叫人呈上来。此等亲民的手段,更叫人赞叹当今是位明君。
    林黛玉看了片刻便关上窗子,徐嬷嬷问:“姑娘一路奔波,可累了没有?奴婢已经给姑娘铺好了床,您歇歇?”
    林黛玉摇摇头:“不用,倒是嬷嬷,累的话就去歇着,让冬景和心怡来做就是了。”
    徐嬷嬷笑说不累。
    门口忽有人敲门,徐嬷嬷忙去开,却是胤禛身边的小太监苏培盛。徐嬷嬷问:“四爷叫你来干什么?”
    苏培盛的咧嘴笑道:“皇太后说林姑娘只带了三个人,恐怕不够用,让奴才给姑娘送个人来。”然后从旁边扯出个小太监,“他叫小喜子,精细活干不利索,给林姑娘跑个腿搬个重物还是可以的,另外,有什么需要奴才的,就让小喜子找奴才,他知道地儿。”
    徐嬷嬷笑说:“正想说大件儿的东西我们都搬不动呢,就送人来了。”
    林黛玉向苏培盛略点一点头:“替我谢谢四贝勒爷。”
    苏培盛挠挠头,答应的欢快:“哎。福、姑娘要是没什么事儿,奴才就先下去了。”
    林黛玉道:“徐嬷嬷。”徐嬷嬷会意,拿出一个荷包给苏培盛。
    苏培盛吓得直摆手,表情那叫一个惊恐:“别呀姑娘,要是让爷知道奴才敢收姑娘的东西,还不打烂奴才,姑娘饶了奴才吧。”
    徐嬷嬷朝林黛玉点头,林黛玉便道:“哦,那我就饶你一遭儿。”
    苏培盛走后,小喜子问:“福、姑娘,嬷嬷,有什么能让奴才做的?”
    徐嬷嬷道:“你去找冬景和心怡,问她俩帮忙去。另外,你住在哪里?要不要我给你安排一下?”
    小喜子忙说不用,自去寻冬景和心怡了。
    徐嬷嬷向林黛玉解释道:“四贝勒爷向来眼里不容沙子,想在他手下办事,必得丁是丁,卯是卯,所以苏培盛他不敢收您东西。”
    林黛玉点点头,心说这样虽严了些,却能少生许多事端,跟林家的家规倒有些相似,却比她家还严。

  ☆、第53章 送镇尺胤禛探病情

胤禛走后,林黛玉脸上的红晕才慢慢消了下去,这时她才发现自己一身半新不旧的袄裙很不得体,头发也散乱,垂在鬓边显得不庄重,便有些懊恼。光顾着训她,怎么没提醒一声?可见是故意看她丢丑的。
    林黛玉也不喊人,自己将头发梳好,准备把所有的书都锁进箱子里,省的哪天又给人看到不该看的。
    走在桌边,林黛玉呆愣了下,拿起来那张纸,细细看了又看,默默捂上眼睛。
    想她那时候在钱书生面前信誓旦旦夸赞维护的全是他啊,那不得得意死他了,好丢人。
    因刚才龙船摇晃,宣纸上溅了几滴墨汁,林黛玉心疼地用绢子拭去,然后将字叠好,翻找到一个匣子放进去,预备回家后裱上。
    想到胤禛的罚,林黛玉略为难,董其昌虽然书法好,但他是个持身不正的恶徒,林黛玉一向不喜,她喜欢的,从来只有从书铺淘来的那副对联而已。所以,她根本没有戏鸿堂帖,怎么临?就算是有,她也不想写。
    林黛玉提高声音喊了一声:“小喜子。”
    小喜子立刻推门近来,利索打个千儿:“主子,唤奴婢何事?”
    林黛玉道:“你去四爷那里问他有没有带戏鸿堂帖的拓本。”
    小喜子道:“喳,主子还有别的吩咐没有?”
    来而不无往非礼也,林黛玉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拿起桌上那对周身一丝雕饰也无的紫檀镇尺,装进一个匣子递给小喜子:“这是我的谢礼。”
    小喜子略为难地接过来,最终什么都没说,捧着匣子去了。路上直嘀咕,四爷要什么贵重东西没有,为什么林姑娘送他对一看就用旧了的紫檀镇尺?
    胤禛正在自己房里临字,看都没看小喜子一眼,淡淡问:“怎么?”
    小喜子送上匣子:“回爷话,主子让奴才来给四爷送个东西,顺便主子问爷有没有戏鸿堂帖。”
    胤禛打开匣子,拿出那对镇尺把玩,心说还真是送的简陋,一看就用好几年了,向小喜子道:“去跟你主子说,明日我去找她,亲自送上戏鸿堂帖。”
    小喜子应声退下。
    胤禛将自己的帝黄玉雕异兽镇纸放在一边,用紫檀镇尺压住纸页,继续临字。
    林黛玉晚上做了一夜的梦,一时置身于大观园葬花之处绝望哭泣;一时发现爹爹没死高兴的泣不成声;一时在一个脏兮兮的小铺子里与谁邂逅,两人相视而笑;一时被他训斥行止不端;一时周围天崩地裂,被他拥在怀里,很安全妥帖;一时惊醒坐起身来,发现自己已病入膏肓,将死于潇湘馆内,重生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林黛玉猛地坐起身,床微微的摇晃表示自己还在水上,才略放下心,喊冬景进来。
    冬景和心怡端着洗漱的物件进来,吃了一惊:“姑娘出了一头一身的汗,脸色也惨白,是不是做噩梦了?”
    林黛玉想抬起手,发现手臂软绵绵的没力气,疲惫道:“恩,只是没睡好,无碍。冬景,过来扶我一把。”
    冬景忙过去,心怡也找出今天要穿的衣服,只听林黛玉道:“今天穿旗装。”心怡应了,去找了身旗装给她换上。
    林黛玉洗漱好,坐在桌前,让冬景梳头,心怡给她上妆遮一遮苍白的脸色。
    心怡问:“姑娘,要不还是让奴婢去找个御医来吧,您脸色不大好。”
    林黛玉垂眸,声音淡淡的:“你不用宣扬,我不过是梦见了些不好的,过一会就缓过来了。”
    心怡只好应了。冬景心疼,她家姑娘聪慧的谁都比不上,就是心思敏感,估计是梦到她五岁那年太太病故的事儿了。
    这一夜的忽喜忽悲让林黛玉耗了不少心力,吃罢早饭去皇太后处请了个安,回来就懒懒的不动弹,趴在窗口看外头的水。头上的首饰戴的不多也压头,衣服不如汉服袄裙舒适,要不是四贝勒爷来,她也不会这么扮着。
    想到自己昨夜还梦见了四爷,林黛玉的心情更不好了,颦着眉头,略烦躁地将手里书本往后一抛,且不去管它是不是砸到了哪个瓶子桌子。
    “这是跟谁使气呢?”
    林黛玉忙一回头,胤禛一手拿着沓纸,一手提溜着她扔的书,面色看不出喜怒。
    林黛玉忙行礼,胤禛将书和纸页放在一边,道:“跟我不用客气,你又不喜欢旗装,穿他做什么。”
    “哦,”林黛玉说:“下回不穿了。”腹诽他怎么进门不说一声,不声不响的吓人一跳。
    胤禛坐在林黛玉身边,问:“怎么不高兴?”
    林黛玉没答,指着胤禛带来的那沓纸,问:“这是给我的?”
    胤禛点点头:“不是你要的戏鸿堂帖么,不过只有一卷,剩下的回头给你带来。”他说的轻轻巧巧,其实昨夜为这一卷熬夜赶了许久。
    林黛玉拿过去,看了几页便收起来:“谢谢四爷。”果然不是拓本,而是他自己临了送来的。
    胤禛见她动作滞涩,问:“怎么这么没精神?”
    林黛玉只好说:“天气不好,引的心情也坏了。”外头天色阴沉,像是要下雨的模样,天气又冷又湿,确实很让人不快。
    胤禛忽倾身过去,拉住林黛玉的手握住,薄怒道:“手冰凉,还冒冷汗,怎么回事?病了?”超门口喊了一声,徐嬷嬷和冬景、心怡、小喜子走进来跪下。
    胤禛让小喜子去请御医来,并问:“姑娘不舒服,你们做奴才的看不出来?不闻不问的?”
    三人忙请罪,心怡是宫女,害怕胤禛追究,竹筒倒豆子似的全说了。
    胤禛立刻让人扶林黛玉去床上歇着,并训她:“自己的身子不知道保重,病了也不说,还遮!我就说怎么忽然抹起胭脂来。”
    胤禛自从康熙赐婚开始,就担心林黛玉跟前头那几个一样死掉,他面上不说,其实心里一直怕。昨日自己为点小事训她,难道他说的太严厉,吓到了小姑娘?想至此便有些后悔。
    “四爷,你不用担心我,我就是没睡好才有些精神不济。”林黛玉歉疚地道。
    林黛玉一双澄澈眼睛看着他,好像看透他极力隐瞒的想法,胤禛板着脸不理她。
    过了片刻,御医来了,给林黛玉把了脉,说是没睡好精神不济,其实没什么病,开了个安神方子,说是睡一觉就好了。
    心怡打水给林黛玉卸了妆,胤禛一瞧,果然面色煞白,黑着脸嘱咐她喝了药去休息。
    林黛玉瞧见胤禛板着脸训她的模样,忽然就想笑,道:“四爷昨儿要罚我抄的字我还没写呢,不敢休息。”
    胤禛色厉内燃道:“等你好了,罚你写两遍,一页都不能少。”
    林黛玉垮下脸,顿时觉得一点都不好笑了,随手从枕头旁边摸出本书看,
    胤禛劈手抢过来:“爷说让你休息,不许看书了。”
    林黛玉道:“御医都说了没什么病,那药我不想喝,也不想睡觉。”
    胤禛不许,林黛玉便装可怜,胤禛只好说:“看书费神。”
    “那四爷念给我听吧。”
    胤禛拿眼横她,林黛玉立刻改口:“唔,说错了,让冬景念给我听。”
    胤禛掀开书页,用好听的低沉声音念起来。
    林黛玉一开始还听着,过了两刻便觉困顿,慢慢闭上眼睛睡过去了。
    胤禛念了一节,抬头来看林黛玉时,才发现人已经睡了,便放下书走出门去,让丫头进来给林黛玉除去衣服首饰睡觉。
    因御医是宫里带出来的,林黛玉一请御医,上头的人就报给了康熙和皇太后,两厢都打发了人来问。
    胤禛亲自去皇上和皇太后处去回,被康熙说了一顿,皇太后觉得林黛玉身子骨弱,嘱咐御厨天天给她做炖品补身体不提。
    林黛玉睡了两个时辰,到了中午,她不愿意再睡,就叫人给她穿好衣服,恰好也到了饭点。
    宫里御厨做的饭食精致,味道也好,按林黛玉的吩咐做的很清淡,但林黛玉今日不大有胃口,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徐嬷嬷和冬景劝了几句不管用,心怡便去端来补品给她。
    林黛玉看到那碗黑乎乎的东西,立刻皱眉:“谁做来的东西?”
    徐嬷嬷道:“是皇太后吩咐做了给姑娘补身子的,快趁热喝了吧。”
    林黛玉喝了一口,味道一点都不好,苦苦的,便推开说不喝。
    胤禛这时又来了,一进门就听见她推说不喝,再看饭桌上的菜式没动几样,就虎了脸。
    小姑娘这么难养还行?
    “什么不喝?喝了!我亲眼瞧着你喝。”
    林黛玉捏着鼻子咕咚咕咚喝完,立刻端起茶漱口。
    胤禛点点头,夸她:“真乖,把饭也吃完吧。”
    林黛玉窘,把她当小孩子哄?那怎么行。
    “我吃饱了。”
    胤禛抬手,徐嬷嬷立刻送上一双干净筷子,他忘林黛玉碗里夹了一筷子菜:“再吃一点点。”
    林黛玉就算不想吃,也只好把那筷子菜吃下去。
    谁知没完,胤禛没等她吃完那一口,就立刻再夹一口给她,林黛玉只好含泪继续吃。
    直到林黛玉吃撑了,胤禛才觉得差不多,放下筷子道:“看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