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清色莲华-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点了点头:“正是这个理儿,你找个机会跟元寿阿哥说说,完了再陪你父亲一起去拜见图尔格公,别失了礼数。”
  “是,老太太放心。”
  凌柱欣慰地看了儿子一眼,这个家有苏宜尔哈和毓淇在,还愁不枝繁叶茂、茁壮成林?想到这里,他越发看重起那个即将登上九重凤阙的女儿了,不见风雷血影就这么一步步直上青云,那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春风化雨般的手段真是高明啊,两代帝王的心思全让她估摸了个透。他当了二品护军统领多年,身上威仪也渐深,当下看了看集在老太太屋里的家人道:“咱们家出了个皇后这是太上皇、皇上恩德,切不可生骄奢自满之心,仗着娘娘的名头在外胡来坏了娘娘的名声,若经发现,决不轻饶!昔日家里怎么过,以后还怎么过,娘娘是给家族撑起了一片天,可要家族兴盛还要靠你们自己自强不息,知道了吗?”眼光在几个儿子身上掠过。
  毓淇脸上一肃,毓沅毓淮却忍不住挺了挺胸,齐道:“阿玛放心吧,我们还要给姐姐长脸呢!”十五、六岁的少年脸上透出一股有别于其他八旗子弟的勃发英气,这是练了苏宜尔哈给钮祜禄家的武功秘笈所致。
  凌柱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一旁眼眶还有些红的章佳氏道:“你到雍亲王府走一趟,如今雍亲王府的娘娘们忙着准备搬迁,帮着看看孩子也是好的……”弘晔弘晨弘旻弘昊他们以后可就是苏宜尔哈倚仗的根本,决不容有失。
  章佳氏笑容满面地应着:“妾身知道了,这府里的事不如就暂时交给赵嬷嬷和江姨娘理着罢,我带着李三儿家的(翠羽)和尚家的(紫屏)过去就行。”自大儿媳随着端海外放上任,章佳氏见江姨娘这些年行事谨慎恭顺便渐渐地让她帮着管一些琐事倒是让江姨娘有了寄托,对章佳氏言听计从,很是感激。
  “就这么办。”老太太对江姨娘和赵嬷嬷道,“那些亲戚再来就说册封典礼未举行,一切还未定,不好大肆张扬,请他们多多包涵,以后再设宴请诸位族亲们一起庆贺。”
  江采蘅和赵嬷嬷恭恭敬敬地应了。
  ******
  因新皇登基,京城来了不少外国使节,蒙古亲王郡王台吉、西藏那边的土司使者……还有各地外放的王公大臣也都进京朝贺,理藩院的人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弘昀弘晔被派去当壮丁了。
  这份差事弘晔做得很起劲,除了借此机会与蒙古各部拉近关系,他不着痕迹地对与他年龄相仿的蒙古亲王郡王子弟做了一番打探,冰雅再过几年也到了指婚年纪了,做为哥哥他要为她做最好的打算。
  酒楼街道上人来人往,商机活跃,登基大典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能碰到——康熙在位六十年,大部份人都没能活过为个数),因此随处可见相识的人碰面就谈,那劲头仿佛大典的一切就自己亲眼所见一般。
  参加过大典的人偶尔听到也是会心一笑,这些人凭着一分传言二分臆测七分想象也能说得天花乱坠。不过这种喧闹热烈的氛围也不由让人觉得心情跟着松快,这是盛世的景象。
  登基后胤禛并没有迁入康熙在乾清宫的起居处,而是选择和上辈子一样在养心殿那里做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之所。
  因他这几年跟着康熙处理政务(上辈子也在这里待了十几年),这里早就放有他日常生活用品和处理政务的摆设,并不存在什么交接适应问题。即位后他也没有急着更改年号,而是有条不紊地继续处理政务,接见各地王公使臣,宫门下锁前就回雍亲王府歇息,并没有显出一副急着让内眷分封入宫的样子来。
  不过诸位兄弟的加封旨意倒是很快便发了下去:原诚亲王胤祉爵位不变,嫡子弘晟世子之位不变,但在他的儿子中又选了第七子弘景封为固山贝子;原恒亲王胤祺爵位不变,嫡子弘昂世子之位不变,第一子弘升、第二子弘晊均提至贝勒品级;淳郡王胤佑晋封淳亲王;敦郡王胤俄晋封为敦亲王;贝子胤祥晋封怡亲王;贝勒胤禩晋封廉郡王;贝子胤禟晋封惠郡王;贝子胤祹晋封为履郡王;义忠郡王胤祯因受封日期尚短没有晋封,他的嫡长子弘明封为世子,第一子弘春及第七子弘映加恩封为固山贝子,连他的生母乌雅贵人也恩准接到郡王府奉养;十五皇弟胤礻禺封为贝子;十六皇弟胤禄封为贝勒;十七皇弟胤礼封为贝勒;十八皇弟胤祄封为贝子,其余皇弟尚小未封。
  其中,贝子胤祥的晋封最受人瞩目,品级跨越太大,据说旨意下来时义忠郡王的脸都黑了……当然,这只是据说,现时可供流传的小道消息太多太新,没谁去注意那个。
  除了诸位兄弟的爵位分封,成年还未开府的皇弟也都下令内务府给银子开府——话说自胤禛重生后就很注意开源赚钱的问题了——上一世康熙留给他空空的国库让他下半生活活累死的经验太惨痛,死后乾隆那败家子花钱的速度更让他心痛——所以他揽钱的本领尽管没惠郡王胤禟让人侧目,可暗底下也实在不少,当然,花的也不少,不过拿出来给早晚都得付给弟弟们开府的银两还是绰绰有余的。
  新皇从从容容,事事周到,安排妥善。
  康熙看在眼里很是高兴。他已决定在畅春园安度晚年,如宜妃、惠妃、成妃、定嫔、密嫔、勤嫔……乌雅氏等有儿子的妃嫔一律打发回儿子那里奉养,身边只留了服侍惯了的内侍及答应、贵人,几个还未成人的小儿子还不到分府的年纪他也决定带在身边教养。其余没有儿子的嫔妃,全都按制搬出东西六宫,迁入寿安、寿康两宫居住——其中惠悫贵妃佟佳氏因占着名义上是新皇姨母妃的名份入住慈宁宫(康熙妃子太多了,寿安寿康其实有些住不下),跟她一起住的是几个幼小的皇弟母妃。
  内务府还是很有办事效率的,不到几日一切便办得妥贴。即便如此,东西六宫还是需要重新清理修缮一番的。
  胤禛慢理斯条地在皇宫跟雍亲王府两处来回,对于他如此宽厚不催促太上皇妃嫔们尽快搬迁的举止——要知道人数太多,原寿安寿康两宫也是有太妃们居住的,个个身份尊贵不宜轻动,整理起来有些麻烦。时间充裕事情就好办,内务府及后妃、大臣对此多有赞誉,完全无视仍在雍亲王府苦苦等待着入宫受封的妃嫔们。
  嗯,苏宜尔哈例外,什么地方住久了都有感情,尤其是多栽轩。在这里,她生了弘晔冰雅他们,这是她在清朝生根的地方,在这里,她和她的家人、朋友留下了许多的欢笑,而皇宫,虽然是一处更高贵荣华所在,却不能像这里这般随兴自在了。
  新皇登基的第一个新年,皇宫还是要举行筵宴的,总不能让新皇的嫔妃们从雍亲王府入席吧?于是,不用胤禛催,礼部和内务府的人也是急,事情太多,还是得快些才行。
  十一月,有大臣上疏,请皇帝兄弟名讳改“胤”为“允”以避尊讳,胤禛准了。同时下旨,新年始便改年号“雍正”,进入雍正元年。
  紧接着,他正式颁下立后诏书:“帝王仰膺天眷、洪化教礼、抚育群生。爰溯治理之隆、莫不肇自宫闱、达于海宇。故必慎选贤媛,用资内助,承宗庙之重,敦风化之源……咨尔妃钮祜禄氏,乃都统凌柱之女,世德钟祥,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宜昭女教于六宫,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上皇御,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诚孝以奉重闱,恭俭以先嫔御。敬襄宗祀、弘开奕叶之祥。益赞朕躬、茂著雍和之治。钦哉。”
  又等了几日,才发旨意给礼部,封侧妃李氏为齐妃,格格耿氏为裕妃,格格武氏为宁妃,格格年氏为敦妃,格格宋氏为懋嫔,格格乌雅氏为慎嫔,格格完颜氏为康嫔,格格贾氏为安嫔,格格喜塔腊氏为定嫔,郭氏为贵人,陈氏为贵人。
  
作者有话要说:前一章关于四四登基的情况太一笔带过,清朝禅位的典礼又实在找不出什么资料,鱼鱼就乱写了,亲们随意看看就好,汗!  

151、荣光(下) 。。。
  圣旨上明令,皇后苏宜尔哈入住长春宫,齐妃李氏入住永寿宫,裕妃耿氏入住承乾宫,宁妃武氏入住景仁宫,敦妃年氏入住翊坤宫,懋嫔宋氏入住永和宫,慎嫔乌雅氏入住咸福宫,安嫔贾氏入住钟粹宫,定嫔喜塔腊氏入住景阳宫,康嫔完颜氏入住延禧宫,郭贵人和陈贵人胤禛将她们分到景仁宫,依旧跟武氏住一起。
  住哪里是小事,关键是同样是格格同样育有子嗣,为什么年氏可以封妃,难道凭她有好的家世,朝中有得力臂助?她生的八阿哥身上甚至有疤!还有武氏,她生的是格格……
  即便宋氏心有不争之意,但面对这样的差别也不禁有些不平……不过,她很快定了定心,耿氏与武氏向来唯钮祜禄氏马首是瞻,又得皇上心意,位份能抢在众人前头是可以想见的。李氏虽然失宠,可侧福晋的位份在,封妃也正常,唯有年氏,位份不高又不得宠居然也封了妃,哼,也不知是福是祸。
  乌雅氏则彻底恨上了武氏和年氏,耿氏还好些,必竟生的是儿子,也聪明活泼,可武氏凭的是什么?!同样生了女儿,难道就因为她入府比自己久?还有年氏,不就仗着家世背景吗……
  贾氏、完颜 、喜塔腊氏虽然对上述几人有些嫉妒,不过没办法,耿氏武氏进府时间比自己久,又生有儿女,年氏呢,不仅生了儿子,那容貌和家世也不是自己能比得上的,能封个嫔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郭氏和陈氏则有些黯然,她们已经年老色衰,年轻时不曾得宠,老了也不用想了,皇上能念着旧日情份将她分到宁妃武氏的景仁宫她们很感激了,武氏是个好相处的人,虽然不怎么能说会道,可也不会凭着身份挤兑人。
  皇宫里很多东西都有,而且都是内造的,像家俱这些东西大部份是不用搬进宫的,苏宜尔哈很简单,大部份搬进宫,确定不会再用到的则将它们都收进自己空间里,摆到如意居去,决不放着便宜别人,其她人的东西要怎么处置苏宜尔哈是不会去管的。她在想着长春宫是什么样子呢,历史上的钮祜禄氏是住在景仁宫的,长春宫,似乎是做了皇后的乌喇那拉氏及乾隆的皇后富察氏住的……难道长春宫是专门给皇后居住的?呃,反正不是住坤宁宫就好,这证明,脑残在这里不是主流。
  搬进了长春宫,才发现,这座宫殿很大。
  长春宫属于内廷西六宫之一,它与乾清宫很近。长春宫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出廊,明间开门,隔扇风门,竹纹裙板,次、梢间均为槛窗,步步锦支窗。明间设有地屏宝座,上悬着满蒙文字匾。左右帘帐与次间相隔,梢间靠北设落地罩炕,为寝室。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一对。
  东配殿叫绥寿殿,西配殿叫承禧殿,各三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
  廊内壁上绘有各种古代孝贤女子故事壁画,里面人物栩栩如生、亭台楼阁等景物富有立体感,布局结构巨丽精整,画笔精细,典雅清秀,显示出画师们精湛艺业和深厚功力。
  长春宫南面,即体元殿的后抱厦,为长春宫院内戏台,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屏门一道,与后殿相通。
  长春宫打扫得很干净,很多东西是新置的,房间并没有太多琐碎的摆设及旧物,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苏宜尔哈很是喜欢次、梢间的步步锦支窗,它使房间看起来更为明亮,显然,它是按她的喜好修改过的。很好,主殿明间高有地屏宝座的算是大厅了,以后各宫妃来拜访请安的就在这里接待,左边次间梢间打通,布置成宽敞明亮的书房,自己和领导都书桌都摆上;右边次间做书房刺绣等休闲之所,梢间是暖阁,直接去掉罩炕摆上拔步床算是卧室了。
  卧室后面的暗间被改成了浴室和厕所,明间和书房后面的房子宽敞敞的可以做自己的小库房,很好,她不需要耳房这种给宫女太监睡觉的地方。
  胤禛带着苏培盛走了过来,她刚进长春宫,他跟着过来看看,“喜欢吗?我尽可能按着多栽轩的风格修缮过了。”
  “谢谢你。”苏宜尔哈真心说道,将自己心中的正殿布置向他描述了一下,“皇上觉得怎么样?”
  “不错。”他点了点头,跟他想象中的一样。
  “西配殿我想留给天保天佑他们住。”除了卧室,还可以布置一个共用的书房,及独立的卫浴间、小库房。苏宜尔哈不想让别的宫妃再入住长春宫,除了西配殿留给弘旻弘昊外,“南面的体元殿我留给冰雅,东配殿留给元寿和安康他们做临时居——”
  “体元殿就留给冰雅。”胤禛似笑非笑地觑了她一眼,“元寿安康他们就不必了,我修改长春宫时将启祥宫辟为穿堂殿,与长春宫及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回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启祥宫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了。”苏宜尔哈跟着他走走看看,果然如此。
  启祥宫原也是二进院,主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外檐绘有彩画,门窗饰万字锦底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明间被尽可能地辟成了宽敞之处,不知做何用……她正想着,耳边就听他继续道,“以后启祥宫左右偏殿就做元寿安康他们的居处,天保天佑长大后也搬进去住,正殿以后就做他们学习讨论之所,弘晗弘昼福惠他们也可以来。”
  这也跟一家人住在一起没什么分别了,启祥宫的后面就是体元殿。苏宜尔哈松了口气,比起去乾西三所,这启祥宫更好,它离乾清宫养心殿最近,看来领导也打算就近教导他的儿子,不想与他们生疏。“皇上的安排再好不过了。”
  他拉着她的手,“东配殿离主殿近,一间给春雨和馨桂住,你有事吩咐她们也方便,两间留做休息间,以后说不定用得到。”
  苏宜尔哈灵活的脑袋立时想起以后宫妃要来请安,说不定会有“人”需要,不由脑门划下几道黑线……算了。
  回到长春宫,看了看后殿的小厨房,也是按着多栽轩小厨房的样板修建过了的,连下水道排水等也有,苏宜尔哈暗惊这次修缮的规模之余对胤禛的体贴也十分感激,若由自己来做这些修改的话说不定会被人说奢侈吧。要做贤后不仅不能多要求,还要处处勤俭节约示人……囧,她可不要做孝贤皇后。
  想着种点东西平时自己吃也方便,苏宜尔哈格外注意长春宫的地面问题。除了正殿宽敞的石阶庭院,其余通道回廊之外全是铺草种花的土地,泥土有翻新的痕迹,看来他也叫人打理过了,只留了一些卵石、玉石、雨花石等拼成的小道,也很有意境。
  回廊旁可种茉莉等花草,小道旁可种薰衣草等,其余的土地,按地理位置分片种植草莓、蕃茄、沙田桔、桃树、樱桃树,苹果树、竹子……嗯,前殿庭院两边可搭上葡架,种上几棵石榴树,后殿的假山鱼池也不能浪费了,种上梅花,养上鱼莲……小厨房附近的土地就种瓜果蔬菜和各种烹饪需要的药材香料。嗯,启祥宫也种上好了,不能破坏宫里原有的一些珍贵花草树木,真正能利用起来的地儿本就不多,不能浪费,反正是儿子住的地方……
  虽然打定了主意,不过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是先布置自己的住处先。平日里无事领着春雨她做的女红都带了进来,除了地毯、帘幔,像坐褥、靠背、抱枕、桌套、杌套等都是做好了一整套的料子刺绣花纹,这一套放出来,屋子里立即温馨鲜活了许多。另外的大型摆件,如隔扇、屏风之类,有的是胤禛指定内务府造办处送来,有的是苏宜尔哈从雍亲王府搬来,皆是素雅耐看实用的款。
  从雍亲王府搬来的一些她用不上的东西,内务府按例送来的东西,苏宜尔哈让冰雅挑了一些去布她的体元殿,其余的都收了起来——长春宫的库房很大。
  册封典礼在腊月十二举行。
  册封典礼当日,李氏、耿氏、武氏、年氏一身片金加海龙缘、红织金寿字、石青行龙庄缎冬朝裙,胸佩一百零八颗密珀四圈朝珠,耳缀东珠坠,头顶珠翠宝石……原本端庄的妃子礼服年氏硬是穿出了几分妩媚高华之气,李氏耿氏武氏三人毕竟年纪大了些,又不如她貌美,站在她旁边更衬得她如明珠美玉般容光焕发、艳冠群芳。
  年氏美眸流辉、神彩飞扬的神态哪里瞒得了她身边的几人,内心暗恨不屑之余,李氏和耿氏脸上的神色却更加地谦恭庄重,而武氏则轻眉敛目一派的文雅淡然,倒是更得了一些老臣的称赞。
  这情景看在喜塔腊氏、贾氏等人眼里自有一番思量。
  年小蝶很得意,这种万千瞩目的感觉实在太好了,荣耀、崇拜、羡慕……这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而她将一步一步地将这种荣光带至顶峰,写进历史!
  很快,她感觉到不对,乌雅氏喜塔腊氏她们看向自己的目光似乎不再嫉妒而是饱含了同情和嘲笑,而更多的人也将眼光移向了更高处——是钮祜禄氏!册封典礼比她们快了三天的皇后!
  这一刻,她才看清身穿皇后朝袍的苏宜尔哈是什么模样。
  头戴熏貂冬朝后冠,上缀朱纬,顶三层饰有珍珠、金凤、宝石、珊瑚等饰物,冠后护领,垂明黄带。金约上缀青金石、绿松石、珍珠、珊瑚等垂褂物,耳饰是左右各三的金龙衔一等东珠。朝褂是用石青色片金缘,以立龙、正龙和万福万寿为绣衣图案。领后垂明黄绦,饰以珠宝。朝袍是以明黄色加了貂缘的缎子制成,龙纹披领、护肩与袍身。
  明黄的至尊至贵,绣纹的华丽繁复,衣饰上的宝石熠熠生辉,普能人穿了不免被夺了气势显得庸俗,端庄大气者穿了也会无端少了清灵之美,灵秀之人穿了衬不起它的尊贵高华……这钮祜禄氏穿了,年小蝶美眸一缩,竟仿佛天生为她所订制的一般,尊贵中透着无比的清华雅逸,那些珠光美纹仿佛只是绿叶中绿叶,金堆玉砌只为了烘托那灵透无比的滴露!淡金色的阳光下,她如雪脂凝玉般的肌肤裹在那层层闪烁着五彩的金芒中,如奇花初胎,富贵荣华而又清丽脱俗!
  并肩而立的帝后,男的威仪冷峻,女的清丽如莲,看在一众皇亲大臣眼里是如何地般配……
  愈趋近她心愈冷,有钮祜禄氏在的场合还有谁会记得她年小蝶?!
  她一瞬不瞬地盯着那张脸,心恨道,这女人也有三十岁了吧,生了五个孩子的女人怎么看起来还能这么年轻,难道她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不成?
  她拳紧了手,无论心中如何忿怨不平,也得在她面前低下头,与李氏耿氏武氏三人一起听着那不知滋味的册文,恭恭敬敬地从她手中接过金册。
作者有话要说:弘晔快指嫡福晋了,亲们说,是娶将来岳家强大的西林觉罗。鄂尔泰家的好呢,是娶吉林瓜尔佳、一等威候家的女儿来得好?——这一支瓜尔佳不是苏完石廷柱那一支哦,已废太子妃这一支的瓜尔佳及费英东这一脉的瓜尔佳势力太大,我怕再出个皇后其他满洲大族都别混了……  

152、人心浮动的紫禁城(上) 。。。
  雅尔江阿眼神黝不能测地瞟了眼赶来参加新皇登基的年羹尧,内心颇为玩味地想着,这“敦”妃看起来跟封号可不太符啊,他能说真不亏是年家的人吗?
  年羹尧玩的那手两面三刀的把戏在真正精明的人眼里实在什么也不是。
  他将眼光移向与新皇并立的皇后身上,她的面容清丽秀逸,肤色雪嫩细腻,在阳光下比身上穿戴的凤袍凤冠还要引人注目,她的目光清澈淡泊,看向下着的四妃既不高高在上也不轻忽不屑……看来,不需别人为她担心了。
  惠郡王(胤禟)同情地看了眼义忠郡王(胤祯),这家伙脸已经黑了大半个月了,现在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有望着皇后是怎么回事?没见过美女还是没见过皇后?不应该啊!真想提醒他,再这么目不转睛地看下去,皇帝的眼刀就要变真刀了……
  惠郡王绝对想不到义忠郡王内心的波澜来自于皇后册封大典那天他不小心听到的两个从钦天监那儿给礼部协督典礼步骤是否按吉辰举行的小官员的说话:
  一人叹道:“钮祜禄皇后是我看过的最有母仪天下之风的皇后了。”
  另一人笑道:“你见过几位皇后?!”
  那人不服气地反驳:“就算没见过,这样的容貌气度想来也少有人能比得上……有一次我不小心听到莫监正说,这钮祜禄皇后是他见过的八字最为尊贵最有福气的女子呢,大清的那些福晋皇妃没一个比得上……”
  “嘘!你不要脑袋了,这种话也能乱讲的!”四下望了望,见没人注意才缓下脸色。
  “那不是你我才说的么?”那人缩了缩脖子,小声道咕哝着:“再说这种事天注定,我也没说错。”
  “还说?!快将大典的各个吉时记好……早晚坏事在你这张大嘴巴上。”
  两人匆匆走得不见身影,胤祯才缓缓从柱后走了出来,注定的么?!那个为四哥连诞四子一女,每次见面都会觉得她清雅脱俗得仿佛第一次见般,让人想不起她曾经的一切,只余下那浅浅的笑靥,看久了才更能品出其清其雅的女子,钮祜禄。苏宜尔哈。
  他不由自主地走近,看着她莲步轻移,一身清华地走向那位新登基不久的帝王,从他手中接过凤印……一束阳光照在她光洁的额上,他眯了眯眼,那雪嫩的额间似乎闪过了什么东西?!
  眨了下眼,那里什么也没有。
  是错觉吗,他好像有看到一株半开的莲印——
  这些日子,他疯狂地搜集这个女人的所有资料,可能是新旧皇帝交替的时期,人心有些松散,他没费什么劲便从莫监正那儿得到了她的八字批命,果然是五福俱全、贵不可言之命!他的四哥知不知道他不清楚,可他的皇父是早就知道的……是不是从那刻起,他就开始注意起了四哥,渐渐将他做为一个帝王在培养了呢?
  越想,他越觉得无法接受!
  那时,明明她跟丹珠一起选的透,明明指的都是侧福晋,怎么她就指给了四哥,而自己却得了丹珠呢?对了,还是额娘亲自向皇父给四哥求的指婚……
  当天回去他就跟乌雅太贵人吵了一顿。他所有的大事都是坏在他额娘手里!连他如今难有子嗣也是当初为她侍疾招来的祸,那也是皇父不选他的原因之一罢?!
  望着一身皇袍已经君临天下的胤禛,胤祯觉得自己心中有个永远填不满的大洞,一个区区郡王怎么能令他满足?!同样是皇子,是同胞兄弟,自己年富力强,精明强干,有什么不如他的,为什么皇父会选他不选自己呢?!因为他有个当皇后的养母,所以他可以记做嫡子?!因为他有个命好的侧福晋,所以他的好被扩大了百倍千倍,是天命所定?!
  不!?他拳紧了手,他不认输,他永远不认输!!!
  深沉黝黯的眼眸移向垂眸神色莫定的理郡王弘皙又看向野心勃勃的年羹尧,胤祯唇角勾了勾,有他们引开四哥的注意,自己大可暗中发展势力,等时机一到,潜龙出渊,便是改弦易辙之时。
  贵不可言之命?!换了男人不就得了?早晚,她也会是他的!
  惠郡王诡异的眼神不断地瞥向脸部肌肉不断抽畜变换表情的义忠郡王,没有错过他眼底算计的焰光!心中暗哼道:叫你让爷改名儿,活该皇位坐不稳……按他的性子他很想幸灾乐祸一番的,所有能让爱新觉罗。胤禛头疼的事儿他都觉得开心——前提是,这事儿得不叫自己纠缠在里头。
  可老十四贼心不死,死不放弃的执着却叫他苦恼,他觉得太上皇和债主皇帝不会让他逍遥看戏的……他真的跟老十四交情不是很好啊,为嘛总让他当卧底呢?!惠郡王忧郁地想着,相比之下他还宁愿赚钱上交国库呢,至少那只是肉疼还不会头疼。
  这郡王真不好当!
  新上任的敦亲王傻乐,四哥当上皇帝,皇父现在心情很好,整天逗小弟弟们也不板着脸一见自己就训斥……九哥也不帮着八哥捣乱了,三哥、七哥、十二、十三、十六……众兄弟帮着四哥一起将大清治理得蒸蒸日上……嗯,生活前景果然美好……其他什么舅家、妻族还有郭络罗家想通过自己往新皇、往侄儿身边塞女人的事儿那都是浮云,不是他使得上力的,选秀该怎么选还怎么选。
  不只是敦亲王,所有皇室宗亲及大臣勋贵都知道新皇的女人在他的兄弟里不算多(比起已废太子、诚亲王等)也不算少(比起十七贝勒十八贝子),显然,他也并不打算在这方面浪费他的精力和钱财,看看,连册封典礼都是妃、嫔一道受封,除了朝袍不同、宝册上的品级不同,还真看不出有什么待遇上的差别来。
  除了皇后,谁都看得出他对这些女人不过淡淡。
  不过新年后就要选秀了,不管皇帝愿不愿意,充裕后宫是他的责任。很多大臣心里已经在开始计量,到底是直接进宫争宠给皇帝当妃嫔比较好还是将筹码放在几位皇上身上比较划算?
  皇帝不是很重美色,这点很多大臣是同有感触的,从皇阿哥的时候送当今美女巴结这条路就走不通,他与皇后感情是出了名的好(孩子生得多,还一直让她掌着雍亲王府的府务),靠美色争宠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其实大家出身的女子也不定就有多美,他们心里也清楚,好在有敦妃的例子在,只要家世不低入宫受封的位份应该也不会太低,只是若不能诞下皇子空有个位份也是白瞎……
  “好累!”回了长春宫,苏宜尔哈立马躺倒在床上不愿起来,这身皇后正装穿起来重是一回事,还闷气……她一点也不觉得万千瞩目是件多么风光荣耀的事,做了皇后就要维持皇后的尊荣华贵,一举一动不能有失风范,不然多的是揪辫子的人。
  “主子还是先梳洗了再歇息比较好。”春雨和馨桂拉着她坐了起来,帮她卸下后冠、朝袍,底下有人端了热水进来要给她拭脸、洗脚,苏宜尔哈朝她们挥了挥手,“你们下去吧。”那些宫女早习惯了她不爱人在跟前伺候的性子,便规矩地退了下去。
  换了轻便的袍子,苏宜尔哈问:“冰雅和天保天佑他们怎么样了?身边的人可还妥当?”弘晔和弘晨她倒不担心,两个儿子都长大了,尽管表面一个俊雅一个霸道,可底下腹黑之处一点都不输给他们的阿玛,主意正得很,反而是冰雅,快十二岁的女孩子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容易受影响的时候,而宫里面最不缺的就是心思诡谲的……天保天佑虽然机灵,毕竟还太小了……
  “公主好得很呢,这几天常带着九阿哥和十阿哥在皇宫里逛,说是熟悉皇宫。”其实他们小小就常进皇宫陪伴先皇太后和太上皇,对皇宫也不陌生,只是身份不同,那时只是比较受宠的皇孙中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