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展昭呀,莫愁-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顾惜朝在柴文意接亲队伍必经的二层酒楼上,端着茶杯看向时不时回头看花轿的柴文意,眯着眼睛笑容很浅淡。
他好不容易从地域爬了出来,他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最后的。。。救赎。
谁都不行。
顾惜朝看完了热闹,将茶钱放在桌子上,便转身下了楼。
寒舍里那间花房非常的大,冬季里烧的又足,所以花开的好,蜂蜜的存活率也得到了保障。
蜜蜂活下来的多,蜂蜜产量自然也就多了。他最近定了一批装蜂蜜的罐子,今天正好到了验货的时间。
只是刚下楼便看到一抹极为熟悉身影在眼前一闪而过,顾惜朝顿住了脚步,犹豫了一下,便似没有发现一般的离开了。
柴文意在满京城诡异的眼线下,带着他那脑子同样不太够用的媳妇回到了柴王府。
一进柴王府所在的那条街,柴王府的管家便张罗着放鞭炮
刹那间,伴随着鞭炮声,锣鼓震天,唢呐齐鸣,好一派富贵景象。坐在轿子中的丁月华也不得不用双手将耳朵掩起来。
心中原本还有几分忐忑,此时也变得了浓浓的喜悦和期待。
想到成亲后,她就是柴王府的王妃了,在诰命上稳稳地压了莫愁一头,丁月华的整颗心都对这件婚事满意的不得了。
花轿到了王府门前,丁月华在喜婆的提醒下下了花轿,然后手握大红绸缎与柴文意一左一右的走进大门。
跨火盆时,丁月华利用了她江湖人的优势非常轻松的从上面跳了过去。见她这般动作,柴文意眼前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需要耗费体力的活计。
丁月华的动作,别说柴文意了,就是柴王爷也暗自点了点头。身手好代表着身体好,身体好就代表着可以尽快的繁育后代。
这算是今天唯一的好消息了。
至此,柴王爷那张一直强颜欢笑的脸终于露出一抹真心的笑意。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直接将柴王爷的脸拉黑了。
同时也让提前放心的顾惜朝气炸了肺。
是什么事情呢?
原来是新郎和新娘都到了正堂,先是对着天地敬拜,然后对着柴王爷磕头,等到最后夫妻对拜的时候,却突然被一个女人的声音打断了。
“慢着~”
喜堂因为这个突然出现的声音,一时间变得极为安静。其他人对于突然出现的女人,有的是不认识,有的是不熟悉。可是被打断拜堂的柴文意却在女人出现的一瞬间,吓白了脸。
我的妈呀,她咋来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给柴文意生下一个儿子的陈世美的公主媳妇。
没错,就是那位有夫之妇。
此时她身后跟着宫女太监,怀里抱着个孩子,一脸伤心绝望的站在门口。
“柴郎,为什么?”若不是她提前得到了消息,她还不知道跟她保证会想办法娶她为妻的情郎会在今日另娶他人。
众人听到‘豺狼’二字,都是瞬间出戏。半晌才反应过来此‘豺狼’乃是彼‘柴郎’。。。。。。
原来男人除了怕入错行,还错姓错了姓。。。。。。
第162章
当初柴文意偶然见了公主的面; 在加上调查到了陈世美的事情; 后来色心一起; 就做了个狗熊救美的套子让公主钻。
公主难道真的不知道事有蹊跷吗?
她隐隐约约知道有问题。可是春闺寂寞呀~
再加上年轻任性; 又看着陈世美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开始的时候就半推半就的玩了一把以身相许。
只是时间一长,难免不投入一些感情。再加上后来他们之间又有了孩子; 两人之间的虚情假意也有了几分真心实意。
公主身边的刘公公自是查出了柴文意的身份; 公主又追着柴文意问了他的身份,于是真相就大白了。
柴家的王位是世袭罔替的; 只要这大宋朝还有一天,柴家不作死; 王位就会一直有。
为女弱,为母强。公主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她自是要算计一切; 只为了他有个好出身。
在这个父系的时代; 就算是陈世美娶了公主; 他们的儿子也不会有什么爵位。公主哪里舍得让自己的儿子如此过一辈子?
所以她一早就惦记上了柴王府的王位。
就在她小心哄着柴文意的时候; 却不曾想柴文意这混蛋竟然敢跟她玩这一手。
于是公主恼了。
再于是,陈世美倒霉了。
他直接被恨嫁的公主用身上盖着的棉被焖死了。
五天前弄死了陈世美后,公主又在三天前冷冷清清的将陈世美葬了。
前脚葬了陈世美; 后脚公主就拆了灵堂。之后便是等待柴文意成亲的这一天。
将自己打扮的美美哒,公主便抱着儿子上了轿子,一路奔着柴王府过来。
不过她来的不巧,洽好赶上了柴文意接了丁月华回来。
然后这迎亲的热闹场景又将公主气了个倒仰。
最重要的是还把公主怀里的宝贝疙瘩给吓哭了。
于是公主一边听着轿子外面的喜乐; 一边听着轿子里儿子的哭声,心中是又气又委屈。
不大一会儿,外面消停了,柴文意等人进去了。公主怀里的儿子也不哭了,于是公主便抱着儿子走进了柴王府。她来的很及时,成亲那三拜就差最关键的一拜了。
“公,公主,你,你怎么来了?”柴文意看着盛妆而来的公主,心里直打突突。
公主轻轻一笑,“抱着我们的孩子。。。坐轿子来的。”只可惜不是花轿。
柴文意:。。。。。。
“孩子?”
“孩子?”
这个时候,柴王爷和丁月华同时出声问道。
丁月华出声的同时,还直接将头上的盖头掀了开来。
她想要看看是谁在她的婚礼要上闹事?
相较于柴王爷看向公主怀里的灼热视线,丁月华与公主面对面所产生的电流波更加的强烈。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是一公一母。
当两只母老虎对上的时候,不下于。。。天雷勾动地火了。
那噼里啪啦的火星子差点没将柴王府这百年正堂直接点燃了。
公主看着一身嫁衣站在柴文意身边的丁月华,不知怎么的,竟然想到了秦香莲。
。。。她仿佛永远都差了一筹。
婚礼到了这一步,公主不可能让婚礼继续下去,丁月华这边丁兆蕙又没有跟过来,连个替她说话的人都没有。
于是柴王爷心下一动,直接借着这个由头将来吃喜酒的人都打发走了。
等客人都走了,柴小郡主也因着是未婚的女儿家也被柴王爷撵回自己的房间。于是正堂里就只剩下柴家父子,以及抱着孩子的公主和新嫁娘丁月华。
国孝成亲这事,柴王爷已经做好了被削一顿的准备。现在公主来了,还抱着个孩子,柴王爷一时间却看到了另一种结果。
先不说公主与儿子那点□□,可能儿子成亲违制这事也就被宽恕。只说被他寄予厚望的孙子,他已经不用再等着丁月华怀上再生出来了。
有现成的孙子,这可比什么强。
而且这孙子的妈还姓赵,出身皇室,且不说孙子的血统,只说将来成了事,那些赵姓皇族的忠实拥护者也许看在这个孩子的血统上也会消停下来。
再一个,以他们家现在的情况,完全可以聘公主为正妻,纳丁氏为二房。
哦,不,不,不。
他记得商户人家还有两头大的说法。现在正是他们用得着江湖人的时候,那就立个平妻吧。
将来她们二人谁是皇后谁是贵妃就。。。母凭子贵了。
“我柴家的血脉绝对不能流落在外,丁氏,也是我柴王府三书六聘拜过高堂的儿媳妇。”当所有人都离开后,柴王爷说的第一句便是这句话。
看似没什么的一句话,却暗含了一句暗示。
儿媳妇不等于小王妃。
“柴郎~”这是自小在宫廷长大,听话听音的公主。
“柴郎~”这是没有听懂,却不愿意喜当娘的丁月华。
柴文意:。。。。。。
亲爹,您说了啥?
柴文意不学无术,又是个胸无点墨,泡妞从来靠枪手的主,此时听他爹这话,他就只听出了一个意思。
那就是让公主把孩子留下,孩子他妈滚蛋。
爹呀,俺的亲爹呀,那可是公主。仁宗皇帝的亲妹妹/堂妹。您老竟然准备在母老虎手里夺小老虎,是不是太,太那个啥了?
。。。。。。
离春节还有十天的时间了。前两天下了场雪,再加上进日无事,所以莫愁已经有几天没有进宫去了。
今天是柴丁两家成亲的日子,莫愁一早就派了人去打听消息,而顾惜朝这位文科先生也被迫放了寒假。
此时无论是顾惜朝还是打探消息的人都没有回来,于是绿衣和孟春妮还有今天开始放寒假的小龙女都聚在莫愁的房间看着她试衣服。莫愁一边试,孟春妮几个就在那里捂着小嘴偷着乐。
莫愁现在很胖,尤其是肚子,试鞋的时候,她压根就看不到自己的脚。
看着莫愁在那里费劲的想要看看脚上的鞋的样子,几个人忍了好半天,才憋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见她们这样,莫愁也不生气。笑着用手指在空中点着她们几个,“风水轮流转,且看他日我怎么笑话你们。”她不止要笑她们,还要让人将她们最笨拙的样子都让画师画下来。
哼,都是女人,谁还能没有这一天呢。
就在几个女人说说笑笑间,柴家的消息陆续被传了回来。
莫愁听得一愣一愣,然后抱着她的‘小汤锅’在那里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小龙女将视线转到房间中那盆绿摆,一点也没有觉得这种事情有什么好笑的。
而一旁的孟春妮眼睛眨巴眨巴,始终不相信她刚刚听到的事情。
“之前是秦香莲抱着个孩子上门寻父,现在倒是换成了公主抱着孩子上门要说法。”孟春妮轻喃了这么一句,转头看莫愁,“真是风水轮流转。”
真没有想到这个词在今天的使用率这么高。
“谁说不是呢。”抬头看向传消息的小丫头,“丁家那边可收到消息了?”
“回小姐的话,那边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了。”丁兆蕙要是真的想要为丁月华出头,现在怕是已经往柴王府赶去了。
莫愁点头,斜眼看了一眼孟春妮,“看吧,有的时候就不能图省钱。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出,说什么我都要去柴家赴宴了。”
孟春妮:她能说她也挺遗憾的吗?
绿衣端了杯温蜂蜜水,递到莫愁的手里,声音极轻地提醒莫愁,“小姐怕是忘了,咱们家只收到了丁家的喜帖。”也就是说人家柴王爷压根就没给他们家下喜帖。
莫愁:。。。。。。
因着寒舍的人可能也知道莫愁的性子,所以一波一波的消息陆陆续续的传了出来。
当莫愁听到柴王爷那句话的时候,与孟春妮对视一眼,双双明白了这柴王爷的意思。
姜,还是老的辣。
“嫂子,你说柴王爷能达成所愿吗?”
莫愁看了一眼无聊发呆的小龙女,摇头为丁月华惋惜,“那就要看丁兆蕙的态 度了。”今夜如果不将丁月华从柴王府里接出来,那么丁月华就被绑在这般注定要沉的船上了。
孟春妮闻言,心中再一次感慨展昭和莫愁的厚道。
她不过是师妹,师兄和师嫂却从来没有想过让她攀附权贵。
而丁月华,却是丁兆蕙的亲妹妹呀~
为了那看不清的高官厚禄,真的有必要吗?
无论什么年代,乌龟都是爬得最慢,流言八卦都是犹如光速在传播。
莫愁这边收到消息的时候,宫里那帮还在开早朝例会的大老爷们也都收到了消息。
然后整个早朝瞬间炸开了锅。
当官的,尤其是坐到了能够在京城上早朝的职位,一般情况下都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比如说柴家的这件婚礼。
柴文意与丁月华国孝期间成亲,又大操大办这事,就可以大说特说。
柴王爷知法犯法,纵儿藐视律法这事,也可以大说特说,以及往远了,延伸了说。
但是,老赵家的公主抱着孩子上门讨说法这事,那是提都不能提的。
不但不能提,他们还要装做从来没有听说过。
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八王爷,众臣有志一同的选择了遗忘。
端谁家的碗,吃谁家的饭。吃了谁家的饭,就要为谁家出力。
这个道理,浅显的不需要任何智商。
于是朝里的大臣都沸腾了。
尤其是曾经与柴家有了那么一丁点大过节的庞太师。
庞太师听完了消息,蹦高似的跳了出来,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模样,正义严言道,“此等不忠不孝之徒,应诛其九族以儆效尤。”
第163章
庞太师这个提议一说出来; 如沸水一般的大殿仿佛瞬间被丢进去了一座冰山。
众人看着庞太师的眼神; 犹如在看一个傻逼。
这傻逼……纯的。
那柴王府有太。祖圣谕; 又握有丹书铁劵; 是你能说抄家就抄家的人家吗?
一个弄不好; 最后你们老庞家都得被人抄了。
反正柴氏子孙永不加刑,打上你庞太师的家门; 也不是啥大事。
在这些大臣们看来; 仁宗是当今小皇帝的亲爹,也是八贤王过继出去的儿子。不给皇帝守国孝; 皇帝的爹自然很愤怒,所以他们才会跟着一起同仇敌忾。
不过就算众人如此‘激愤’却也保留了几分理智和退路。
没看他们一大帮人说出来的话; 都是声讨而没有一句实际的操作吗?
此时庞太师站出来,他们除了沉默,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大声的来一句‘臣附议; 抄家伙; 揍他丫的’。
庞太师站了出来; 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老对头包黑子,此时心中竟然都是期盼他不畏强权的秉公执法的心情。
然后,让庞太师无语望天的事情发生了。
包大人真的如他所愿的给说了一个最公正的处罚。
然而这个处罚却不是他所希望的。
不守国孝; 是大不敬的以下犯上之罪,视情节轻重判刑。判罚最重者,死罪论处。。。。。。但罪不及九族。
╮(╯▽╰)╭
庞太师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年庞昱不过是从柴王府名下的酒楼里摔了一跤,柴王府就一直被庞太师记恨到现在。
庞太师其实也是个没有多少大局观的人。在狄青案中一个能够不顾狄青冤枉; 只顾着自家侄子副转正的人,你又能对他有多少期待呢?
自从仁宗去了,出生带脑子的亲闺女也跟着一起去了以后,庞太师其实对现在的朝。廷已经没有多少忠诚度了。他希望朝。廷重重的严惩柴王府一脉,然后再由他煽风点火激起民愤,好帮助襄阳王顺利成事。
庞太师觉得这就是一石二鸟的好计谋。心里美哒哒的想着自己给襄阳王一个出兵的理由,那襄阳王会不会许配个公主给他儿子。
此时的庞太师却没有想到,他现在既没有扳倒柴家,襄阳王那边竟然还在正月里传来了病重的消息。。。。。。
国孝成亲这件事,柴王府栽了个大跟头,柴文意被柴王爷和家里的两个女人弄得心烦意乱,于是带着人堵了庞昱后,京城里的两个恶霸就这么硬碰硬了。
然而当安乐候与小王爷对上时,小王爷柴文意因为准备充分所以在整体战力上,更胜了一筹。于是安乐候好不容易长好的腿又被人打瘸了。
人家的正月,都是喜气洋洋的,唯有庞太师家的正月,对着又断了腿的儿子,欲哭无泪。
话说回来,甭管庞太师有多么想要一下子摁死柴王府,可包大人和王丞相一干人也不是谁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几人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便以小皇帝的名义下了圣旨,收回了当初太。祖皇帝留给他们柴王府的圣谕。
就是那句‘柴氏子孙永不加刑’的承诺。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柴家还能尊贵到老赵家的王爷?
想到被包大人铡死在龙头铡下的老赵家一众皇亲,柴家人可要小心喽~
柴王爷都做好了第二天上朝请罪的准备,却不成想,当天下晌就收到了训斥的圣旨以及判决结果。
听到这个,柴王爷的心都在留血了。
妈蛋,哪怕是收回丹书铁劵也行呀。
那句承诺是针对柴氏子孙,只要大宋的皇帝还姓赵,这句承诺就可以无限循环使用。而丹书铁劵却是只能用一次,而且还是只有一个人的。
熟轻熟重,这个太一目了然了。
之所以会这般判罚,还是包大人与王八爷都对当初太。祖的这个承诺有了太大的意见。
这些年柴文意仗着太。祖的承诺干了多少破事,却一直逍遥法外。
这一次通过国孝成亲这件事情,能光明正大的拿回这个承诺,这对于包大人等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一口吃不成胖子,柴家人要是再不珍惜祖上带来的荣耀,那么就只能跌下‘祭坛’。
前朝的事情,都好解决。不过是包大人几位辅政大臣拿出个解决方案,然后若是有了分歧就请张太后拿个主意。若是没有分歧,那就直接下了圣旨发出去。
解决了前朝的事情,那新寡的公主却不能不处理一下了。
张太后是公主的嫂子,又都是女眷的事情,所以公主的事情理所当然的是张太后的责任。张太后打发人问了莫愁的意思,莫愁哪理稀罕管这两个女人的闲事,于是让她自己处理。张太后也不愿管呢,于是眼珠子一转,便请了狄娘娘进宫。
张太后说她是嫂子,狄娘娘是婶娘,只是应由公主的长辈一起出面最为合适。
狄娘娘也对老赵家出了这么一个姑娘感到闹心。这事要是处理不好,老赵家的姑娘以后还特么谁敢娶?
之前她还挺烦拿孩子说事的秦香莲,现在好嘛,自家的侄女竟然干了一出更大的事来。
丢死人了~
再怎么样,那也是皇家的公主,打断胳膊袖子里藏着。在外面她们这些娘家人再怎么厌烦她,也不可能不站出来给她撑腰杆子。
可是给她撑腰了,那丁月华又算什么?
江湖人和朝廷刚过了磨合期,现在正处于蜜月期,若是丁月华的事情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可总不能让皇家的公主当妾室吧?再说了皇家也丢不起这个人。
思来想去,狄娘娘和张太后终于决定先将公主和丁月华叫到宫里来。
只是一时间由于天气突然乍冷,小皇帝又有些发热,作为亲娘以及便宜祖母的狄娘娘当日又顾不得公主和丁月华的官司了。
等到二人想到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婚礼的第二天了。
到了第二天,听说了柴王府里的变动。两人也没啥见人的心情。于是不走心的一番讨论后,张太后直接下了懿旨,废除了公主的公主爵位,并且族谱中除名,从此以后再不是他们老赵家的人了。
这样一来,她爱嫁谁嫁谁去去吧。
二人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是因为事不关已,但是丁兆慧的作为,就让人寒心了。
婚礼当天,他明明得到了消息,也急急冲冲地赶到了柴王府。
却在进入柴王府所在的那条街时猛然顿住了脚步。
有了这一次的婚姻,哪怕是现在将妹妹接出来,他也没有办法,再给妹妹找个更好的联姻对象了。
更有甚者得罪了柴王府,他丁家以及他丁兆蕙的官位……
想到了这里,丁兆惠扭头转身离开了。
只是他好歹也是江湖上有名的人物。亲妹妹出了这样的事,他不去做主就返回家中,若是被人知道必定遭人耻笑。
想到这一两日就要到京城的母亲和兄长,丁兆蕙转身向城门口行去。
他先出城去,躲上一两天。等到事情尘埃落定了他在回来。
至于理由吗?他这一两天总能想到的。
……
此时此刻皇宫中的判决圣旨还没有下来,柴王府的大厅气氛很是诡异。
柴王爷发现自己的儿子智商堪忧,又发现丁月华也不懂得这些弯弯绕绕。于是又非常直白地说了一句,“孩子是柴家的骨血必须留下来,丁氏也是我柴家八抬大轿,明媒正娶进门的媳妇儿,她也必须留下来。古有娥皇女英,堪称千古佳话。今日你们何不效仿古人,再续佳话?”
去你玛的,想的到是美。就算是娥皇女英,她也有大有小啊。
公主一仰头,她身份高贵,她母凭子贵。
丁月华也不甘示弱,她八抬大轿,她明媒正娶。
“唉,你们自己商量吧。”看着两个女人都是不服输,谁也不愿意让步的神情,柴王爷也不愿意做这个得罪人的决定。说完话就离开了正堂。
丁月华和柴文意此时此刻都听明白了柴王爷的意思,见柴王爷离开,俩人的反应竟然出奇的一致。
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然后将视线都看向了公主。
对于丁月华,柴文意还没有得手,所以在他的心中,丁月华的位置是比公主更重一些的。
之前对丁月华许诺的正妃承诺,柴文意还是愿意遵守的。
若论身份还是公主更贵重一些。但是宋朝已经开始讲究女子贞洁了。公主二嫁之身,不守妇道的与柴文意私通幽会往来,还生下了证据。
所以在柴文意的心中哪怕是公主给他生个儿子,他也不想娶公主为大老婆。
这关乎着一个男人的帽子颜色,他完全不想妥协。
也因此柴文意现在看着公主,就是想看她能不能为了孩子留下来为小。
至于丁月华?
她也在看公主,因为她突然间发现她不是没有退路。
不管柴王爷怎么说如果结果不能令她满意,她必然不会留下来。
正堂的后面是一间密室。从里面的通风口就能看到外面三个人的表情。
于是当柴王爷发现丁月华的神色变了时,心中下了一个非常狠毒的决定。
今夜,丁月华必须留下。
……
第164章
对于柴王爷来说; 丁月华就是一块上好的五花肉。
丁家在武林中的地位虽不是位在那一等一行列里; 却也是武林中的大家。
柴王爷密谋的事情; 正是用人之际; 丁家是一把锋利的刀; 而丁月华正好是刀柄。无论如何,丁家必须绑在柴家这条船上。
姓柴; 并且柴狼属性的柴王爷又如何会让丁月华这个时候抽身离开。
于是在丁月华见事情谈不拢准备离开的时候; 柴王爷从密室出来将人留了下来。一方面对着丁月华说是通知她二哥来接她。一方面让人悄悄对丁月华下了药。
丁月华到底还是太天真了些,于是她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了代价。
公主身边的那个刘公公真心是个狠角色。在公主决定来柴王府‘讨说法’的时候; 他就将他暗中笼络的打手小飞等人都叫了过来。
他用着从宫中几十年间历练出来的一双眼睛不动声色的观察着每个人的神色和举动。当他发现柴王爷与丁月华说话时露出那抹势在必得时,看了一眼被他当成女儿一般保护长大的公主; 咬了咬牙,心里一发狠,便为了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没错; 就是柴王爷。
柴王爷本来是想要让儿子与丁月华先来个洞房; 然后生米煮成熟饭; 再不让这煮熟的鸭子飞了。
却不成想; 刘公公更狠,他真接让小飞去买了迷香回来悄悄的点燃放在柴王爷的房间里,然后又将中了药的丁月华送到了他身边。。。。。。
于是被丢到一起的柴王爷和丁月华; 两人稀里糊涂的成就了好事。
第二日一醒来,看着身边睡着的丁月华,柴王爷有那么一瞬间是懵逼的。不过这两天他懵逼的次数多了,所以很快就在这种混乱中回过神来了。
好了; 他和他儿子都不用纠结了。正好一人一个,而且还满足了两个女人的要求。
谁都没跑了,还个个都是正妃。
本来八抬大轿才进来的小王妃,直接成了王妃。
丁月华也直接从儿子的媳妇,变成了自家公公的继室。
这样的事情,丁月华如何接受得了。
哪怕这柴王爷不到四十,才三十六七岁的年纪。又养尊处优,保养得宜之下更比柴文意多了几分成熟男人的风采,可他依旧不能够让丁月华满意。
哭过,也闹过,寻死觅活过,可最终她还是向现实妥协了。
不过当一个会武功的女人成为了尤三姐一般的存在时,柴王爷与柴文意父子的人生便不会再有消停的日子可过。
再加上丁月华陡然变成了柴文意与公主的‘婆婆’,那么婆婆折腾继子和儿媳妇的手段,那也是层出不穷的。
正应了那句话,‘来呀,互相伤害呀~’
公主已经不是公主了,既然不是公主,那就好好的婆婆立规矩吧。
公主,做为仁宗‘名义’上的妹妹,竟然在国孝期间闹出这样的丑事。狄娘娘和张太后一发狠便直接废除了她的公主爵位。
没了公主爵位的公主,抱着孩子带着她身边侍候的宫女和太监连个婚礼都没有就低调的搬进了柴王府。
一个没了身份爵位,又被皇室厌弃的公主,已经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公主都留着老赵家的血液,还是他大孙子的亲生母亲,所以柴王爷看在她还有一些用处的情况下,让管家好好的安置了公主。
丁月华住进了正院,就是柴王爷的院子。而他们当初成亲前就准备好的院子则是由公主带着孩子住了进去。
哦,现在已经不能叫公主,只能叫她赵氏了。
虽然搬进柴王府的方式让赵氏有些接受不了,但是只要想到她儿子将来的前程,赵氏便觉得此刻的一切苦吃的都是值得。
柴王爷非常重视自己的孙子,时常会抱到身边教养。
丁月华看着这个孩子,眼中时常会露出一抹凶光。
在她看来,若不是这个得了柴王府偏爱的孩子,自己又怎么会嫁给这个老不死的老王爷。她真的没有想到她自以为的娘家,一点都没有为她出头。想到这里,丁月华就恨上了丁兆蕙。。。。。。
柴王爷也不是没有发现丁月华的心思,可是老少配一般都存在着迁就,再加上丁月华的年轻貌美以及她的实用性,都让柴王爷对她有着很高的忍耐度。
丁月华哪怕是厌恶极了柴王爷,但是刚刚小登科的柴王爷还是夜夜都会缠着丁月华求欢。
丁月华一个小姑娘,又如何是情场高手柴王爷的对手,再加之三四十岁的男人正是精力最充沛的年纪。生龙活虎,夜夜春。宵的结果便是丁月华一边唾弃一边享受的同时,在进入柴王府不到两个月就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子。
丁月华一有了身子,柴王府的气氛又是陡然一变。
柴王爷原本以为他这一生就只会有柴文意这么一个儿子了,却不成想在这个年纪还有娶个如花似玉的媳妇,而这个媳妇又怀了身子。
若是个儿子,他必用心培养,再不会养残成长子那般。
因着对丁月华的肚子多有期待,柴王爷对孙子的关注度就没有那么高了,赵氏没了公主之位,指的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