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影视]炮灰集锦-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宋阀的经济重心已在渐渐转移了。
  林宁她有发展了个商会; 她总不能老让宋夫人资助她吧。
  除了因为她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自己想着开源外; 这个商会还有其他的用处。
  说起商会来,陆上有一南一北两大商会,这两大商会控制了南北超过八成的交易。北方商会的会长是荣凤祥; 南方商会则是“胖贾”安隆,这安隆还是宋玉华公公“判官”解晖的结义兄弟,他们俩也是南北两大富豪,而暗地中他们俩却都是魔门中人。
  还是八大高手之一,其中荣凤祥是老君观观主,真传道分支,讲究阴阳双修,居第六,以“阴后”祝玉妍为首;安隆是天莲宗宗主,排名第五,和“邪王”石之轩是一派系的。
  你说这那啥不那啥,怎么哪里都有魔门中人呢?
  而且如果不是他们俩分数不同魔门势力,那他们联起手来大可控制中原经济命脉,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是……
  是还要什么你争我夺?
  当然了,这时节商人的地位已经较从前下降了很多,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他们的作用。
  话说回来,林宁短时间内无法和这两大商会争锋,于是她就另开辟航道,组织了一批海商,占据了位于东海的包括赤尾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在内的钓鱼屿。
  林宁有船,有再详尽不过的海图,有技术,有武器,有商源等等,让海龙帮在短短两年内,成为了横跨东海赫赫有名的商队。
  海龙帮的交易区不仅是占据琉球的东溟派,还有高丽,高丽以南的新罗和百济,倭国半年前也开展了往来贸易,往南还有南越国。当然了,和沿海地区也频繁进行贸易往来,打开交易渠道的货品是海盐。
  林宁提供了海水晒盐法,为了防止大脖子病,还有在海盐中加碘。
  此外就是货品异地倒卖,低买高卖,可以说是大肆敛财了。
  这样的海龙帮也不是没有被盯上过,要知道中原有名的八帮十派几乎个个都有强硬的后台,或是高门大阀,或是起义军,甚至巴陵帮背后是帝杨广。海龙帮这样能大肆敛财的帮派,自然是一块肥肉。
  只是也是块吃不动的肥肉。
  这大概和海龙帮偶尔客串下海盗,私下里却是训练有素的海军有关。
  迄今为止,知道海龙帮和宋阀有关系的,也就林宁几个。
  因而选利益第三方,海龙帮正合适。
  既选中了相关方,那接下来就只需要故作迷阵,因肥鱼上钩了。
  正如林宁所想,“天赐神粮”对各方势力的吸引力,并不亚于对和氏玉玺的,在听到风声后,来和海龙帮进行秘密交易的,便往来不绝,几乎将现有各方势力都一网打尽了。
  其中就包括看似还站在帝杨广身后的宇文阀和独孤阀,以及还按兵不动的李阀。
  林宁看着交易数额,借此评估着各方势力的实力。
  宋智评道:“我一点都不意外。”
  林宁抬眼。
  宋智指着孤独阀道:“隋文帝的岳家,他家的家主是独孤峰,但论武功却是独孤峰的母亲尤楚红稳坐第一把交椅,此前独孤峰之子独孤策就有在东南海现身,若是咱们家的情报属实,那他来东南海是为了进一步拉拢巨鲲帮。”
  宋智冷笑了一声:“外界都传巨鲲帮并无寻靠山,全靠帮主云玉真支撑呢。”
  巨鲲帮是东南三大帮之一,帮主云玉真号‘红粉帮主’,另有依附于宇文阀的海沙帮,和和宋阀关系密切的水龙帮。
  林宁不走心道:“就像外界也不知晓海龙帮依附于我一样嘛。”
  宋智:“……”
  宋智瞪了这拆台的侄女一眼,转移了话题:“李阀出面的是谁?”
  林宁眉目不动:“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宋智沉吟道:“李渊优柔寡断,有反心却顾念着名声一再举棋不定。”
  林宁心想李世民看重“天赐神粮”,该有几分是想借机说服李渊不要再犹豫不定,错失良机,甚至于在原剧情中,李世民为了逼迫李渊起兵造反,还拜托寇仲与徐子陵去偷记录着李渊向东溟派购买兵器的账本来着。
  林宁似笑非笑道:“咱们家倒是不优柔寡断,到现在不还是按兵不动。”
  宋智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咱们家原本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他们家缺得是个能够冲锋陷阵,领军带兵的少帅。
  现在林宁将这个缺陷补足了,那么没道理宋阀要一直这么蛰伏下去,以致于到最后丢失了先机。
  林宁端正姿态道:“我明白了。”
  ·
  天赐神稻这事儿还得发酵发酵,不过等发酵过味来,各大势力大概就回过味来了。本来嘛,他们以为他们是独一份,哪想到几乎人人都有,这可不就是被骗了,虽然他们也会清楚,海龙帮不可能只坐一方的生意,可明白归明白,海龙帮却是拉足了仇恨。
  因此林宁命海龙帮暗中往南来,进入到宋阀的统管海域来。
  再者宋阀也一改从前的低调,放松对新稻信息的封锁,使新稻的消息比其他地区都要快的蔓延开来。而其他势力,在得到天降神稻后,就有迫不及待宣扬开来的,借以鼓舞士气和招兵买马。
  平民百姓在听闻后,多人心振奋。
  即使没有亲眼见过,也忍不住期待起来。
  如今不仅是天下大乱,且天灾亦是不断。几年前就有庄稼失时,米斗值数百钱,又有北方大旱,东南也有旱灾,且百姓们也迫切需要一个新希望,天赐神粮也在某种程度上安抚了他们,让他们不至于太绝望。
  这有点悲哀。
  在这种情况下,天赐神粮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传遍。
  各方人马重新站在了同个起跑线上,那接下来就各凭本事了,而宋阀在岭南大力推广新稻,很是引起了岭南以北的关注。
  这不难理解,宋阀从前都在韬光养晦,并没有要挥军而起的迹象,也没听说过宋缺要出山,如今宋阀在新稻上的大动作,是不是在传达一个讯号:
  宋阀要挥军北上了?
  瓦岗寨
  李密将得到的情报给信任手下看,待传完后他紧皱眉头道:“这和我们预期不符。”
  坐下他右手首位的沈落雁道:“在我们的预期内,宋缺至少会在隋军的军力被我等消磨殆尽后,才会考虑行军。只仔细想想,杜伏威攻破历阳,都不见宋阀如我们预想的那样派人前来和我们结盟,已遏制杜伏威往西占据长江的势头,这就有几分不寻常了。”
  左边的王伯当沉声道:“有没有可能宋阀只是虚晃一枪?只是借天赐神粮的名头来收拢民心。”
  沈落雁慢慢道:“可宋阀不可能对杜伏威的势头无动于衷,此次北上的可能性很大。”她说着却皱起了娥眉。
  李密问:“落雁想到了什么?”
  沈落雁轻摩挲了下手背:“密公如何看待宋缺之子宋师道?”
  李密沉吟道:“远不及宋缺矣。”
  王伯当附和道:“天刀的威名谁人不晓,宋师道是排得上号的青年才俊,却不知多少人是看在其父的份上,才对他礼遇有加的。”
  沈落雁点了点头:“我也想过宋缺不急于一时北上,也对周边势力没有大动作,是因为宋师道未长成,叫他投鼠忌器。如今看来或许有变,我们得做好准备才是。”
  李密双目亮起寒光,他是非常忌惮宋缺的,“若宋阀挥军北上,那么他第一个要了结的怕是‘青蛟’任少名,正因为任少名的铁骑会支撑,林士宏才能在江南争斗中,能够压着萧铣成江南声势最盛的。”
  目前江南有五大势力,占了江都的李子通,偏处东南的沈法兴,然而这俩前者所处的江都,在之前被帝杨广和隋军搞得乌烟瘴气,元气大伤,正是外强中干;沈法兴的江南军西北之路受阻于李子通和杜伏威,南则受制于宋阀,一时难有大动作。
  萧铣占地巴陵,本人又是巴陵帮的二帮主,另又是巴陵的地方官,向来比较得当地富绅支持;
  林士宏所领的是以鄱阳为中心的鄱阳军,和称霸江南的铁骑会关系密切,强强联合下使得林士宏在南方争斗中占据了优势。
  可以说铁骑会是那个关键点,想改变江南局势最好从他下手。
  沈落雁颔首:“密公有何吩咐?”
  李密想了想道:“我去信一封给南海仙翁。”
  说来宋阀位于岭南,说起来是后世的广东,广西这一块,宋阀的势力范围要广一些,往北的话可到长江,但并不如岭南这块儿有绝对的统治力。
  再往南的海南岛,却非宋阀的地盘。
  那儿被南方第一大派南海派占据,掌门人梅洵,不过派内第一高手却是“南海仙翁”晁公错。晁公错是宁道奇那个辈分的高手,据说晁公错和宁道奇决战于雷州时,在百招外才败于宁道奇的散手八扑,可说是虽败犹荣。
  又南海派虽和宋阀接壤,可两家关系不仅不亲密,反而势同水火。
  而李密的父亲曾有恩于南海派,故李密起兵后,曾三番四次派专使拉拢晁公错,好让晁公错以及海南派能成为他的一大助力。如今宋阀有大动静,或许这是次结盟的大好契机,再者即使不结盟,位于宋阀背后的海南派,关键时刻也能成为一柄利刃。
  林宁这边正在和鲁三研究水雷。
  水雷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布设在水中的爆炸性武器,就像是水中地雷。这多天来,鲁三已经从爆竹研究到了黑火药,然后就是开发黑火药的多种用途,水雷还只是其中一种。
  在林宁看来,他们俩弄出来的水雷不能再简陋了,就是用木箱做雷壳,用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
  可它的威力切切实实让基本上都是在用冷兵器的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林宁在一片呆若木鸡中淡然自若:“嗯,还行。”
  宋智差点没打她:“什么叫还行?即使是鲁妙子在,也不定能制造出这样惊心动魄又杀伤力大的兵器。”
  林宁嘻嘻笑道:“如果我说二叔你‘大惊小怪’,你会不会真的要打我?”
  宋智:“……我会!”
  林宁没那么欠打,却有决定等下再研究出能够非人工引爆的水雷时,就不叫他们这群麻瓜来看了,她是觉得看他们那么震惊的模样,略耻。
  唉,她还是没有那么的厚脸皮。
  可为什么是水雷呢?
  那是因为打响第一炮的非是北上,而是南下直取南海派。
  只是北上还是要北上的。
  宋阀地处岭南,远离中原腹地,有利有弊。
  利处是可安心发展人马,弊端自是远离兵家必争之地,且从岭南往南行路不易,行军就不用说了。看长江以北不仅有陆道,还有沟通了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所以解决行路问题就很必要。
  水泥就是主要拿来修路的。
  但水泥路也不是说铺就铺好的,必然得征用民夫。
  目前是这样,宋阀征用民夫铺设水泥路,相对应的会发放占城稻稻种,到占城稻成熟后,宋阀会收取部分进而给前路上再陆续征用来的民夫。
  一来铺设道路,一来推广占城稻,一来一茬接一茬的积粮。
  宋阀的军队也会往北去,释放出宋阀要北上的信号,用来惑敌。
  一举多得。
  这么做,确实迷惑住了众人,包括控制着海南的南海派。
  “南海仙翁”晁公错正和南海派帮主梅洵说起他们要北上寻求盟友,来对抗悬在他们头上一柄刀的宋阀。梅洵虽是帮主,可他却是晁公错的徒孙辈,海南派掌舵的仍是晁公错,是以当晁公错说他倾向于选李密时,梅洵虽有不满,却只能委婉说李密所在的瓦岗军虽是起义军中声势最强之一,可瓦岗军的大龙头却是翟让。
  晁公错对此不以为然:“翟让此人昏庸,瓦岗军中大半劲旅已归李密所统辖,早晚瓦岗军会全数由李密调派。”
  梅洵还想说什么,晁公错便接着说:“不说李密其父对咱们海南派有恩,便是——”
  还不等晁公错说完,门外就有急报:
  宋氏舰队已进泊珠崖郡。
  晁公错:“!!!”
  梅洵:“!!!”
  这怎么可能?
  不是说宋阀要北上吗?
  还有为什么人家的舰队已驶到他们的大本营了,他们才发现?
  他们两人顾不得再接着刚才的说往下说,就急急出门调派帮内武力,前来抵挡宋氏舰队。晁公错还在想这次宋缺出山了没有?再怎么说他也是宗师级的,想打下南海派岂非那般容易的。
  然而不管“天刀”宋缺没来,便是“地剑”宋智也不在。
  这次领兵的是林宁,统筹部署的都是她,不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到海南,且舰队到了珠崖郡下时,珠崖郡的诸人才后知后觉。
  猝不及防下,自是被攻个措手不及。
  水雷还没有炸,炮弹先炸了。
  船队上水手们拉动拽索,炮梢猛地翻转过来,皮窝中的炮弹砰然弹出,被抛射出来的是一个用麻纸和麻皮包裹着的圆球,外涂有沥青和黄蜡。
  这一“暗器”一落入敌营,只听轰然一声巨响,随后一道火光腾空而起,并喷发出一股呛人的烟雾。
  南海派众人在巨响和火光下本就惊魂未定,又受到有毒烟雾侵袭,猝不及防下口鼻流血,昏倒在地。
  其余人面面相觑,下意识便拔腿奔逃,可见刚才那一下着实吓到了他们,比天刀降临都差不了多少了。
  身穿戎装的林宁站在船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第250章 化龙(5)
  “南海仙翁”晁公错万万没想到宋阀一有动作; 就是拿南海派开刀。
  他更万万没想到,人家还那么势如破竹。
  南海派本就在犹在梦中; 那个又是轰然一声又是火光四起的炮弹炸过来,更是让他们犹自觉得自己在睡梦中,可以说是一上来就先输了。
  晁公错作为南海派的定海神针,亦是惊疑不定。
  帮主梅洵更不必说; 只盼望着晁公错能出主意。
  晁公错当断则断; 恨恨道:“我们和宋阀不死不休。”
  然后,他们就仓惶逃走了。
  咳。
  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是原本晁公错还想着对李密拿乔的; 如今没有了南海派; 往后也只有靠他一身可排进江湖前十的武功了。
  晁公错带着梅洵; 还有最亲近弟子们坐船从小道战略性撤退; 船只行出后; 晁公错和梅洵痛心疾首地望着战火连天的珠崖郡; 对宋阀的痛恨又添了几分。
  梅洵狠狠捶了下船沿:“早晚!”
  “轰!”
  “轰!”
  “轰!”
  轰隆声连成一片; 将梅洵可能有的后继话语都给掩盖了过去。等到这片水域平静下来,有淡淡的血腥味弥漫开来; 很快宋家的船队开了过来; 训练有素地打扫起战场。
  宋智语气纠结道:“你是说晁公错带着梅洵逃走的时候; 不小心误入了水雷区; 接着就被炸死了?”
  林宁平平淡淡道:“他们走背运,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就在那一片埋了水雷。”
  宋智语气还是有点飘忽:“我预先猜测到晁公错会仓皇逃走,可没想到他就那么殒命了; 恐怕他到死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再是宗师级人物,也仍是血肉之躯。事实上,如果不是他被很快就被捞上来,恐怕他就会葬身鱼腹了。”林宁抬眼看了看还没脚踏实地的宋智,知道他还是没怎么有实感,毕竟一个武学宗师在大家的认知中,可以一当百,且威胁力不止是旁人说说而已的。再者能对付武学宗师的,就只有武学宗师或是大宗师,比如说宋缺。“如果这么说能让晁公错瞑目,能让二叔不再难以置信的话,那我可是将作坊产出的水雷都用上了。”
  宋智:“……”
  晁公错怎么可能瞑目?
  宋智明智地没将这句话说出来,不管怎么说晁公错殒命于此,于宋阀来讲也是少了个有那么几分厉害的敌人,更有助于他这个不走寻常路的侄女立威。即使晁公错非是被真刀真枪杀死的,可电光火石间取南海派,足以说明她在排兵布阵一道上的非凡能力。
  再者宋智可不觉得是晁公错倒霉,自己撞上水雷区的。
  想到这儿,宋智又是自豪又是激动道:“干得好,玉致!”
  林宁:“嗯,我知道。”
  宋智:“…………”
  林宁几乎所有注意力都在水雷上,还想着怎么改进,于是又不走心地对宋智说了句:“二叔,我去找鲁三了啊。”
  接着就溜了溜了。
  宋智:“…………”
  宋智最终只能说服自己,自家少帅荣辱不惊。
  啊呸!
  想是这么想,可宋智的自豪之情根本就掩盖不住,哪怕是宋缺,都没想到晁公错就这么落幕了,还专去看了看晁公错血肉模糊还发漂的尸体,确认那确是晁公错,并非是诈死的替身。
  宋缺还一针见血道:“我记得玉致他们弄的水雷需由人拉火引爆,以晁公错的功力,即使是仓皇逃走,也不会放松警惕,可我怎么看他这都是在猝不及防下就被炸去了生机?”
  宋智有点赧然道:“我也不知道,怕是玉致他们又做了改进吧。”
  这个还真是。
  最开始的水雷确是如宋缺所说,激发装置是一根长绳索,当敌船经过时,由人拉动长绳索,黑火药爆炸,便可炸沉敌船,而对晁公错这样的高手来讲,方圆一里内他都可察觉到,于是林宁在埋伏他时,用上了触发水雷。
  其雷体用涂漆皮的皮囊包裹,皮囊中悬吊有火石和火镰,控制激发的索引机布设在水面上,索引机有像雁翅一样的装置。当敌船碰到铺设的索引机时,火镰就下坠碰击火石,发出火星引燃火药,接着引发爆炸。
  这种水雷在明朝《天工开物》中便有记载,被称为混江龙。
  林宁和鲁三就水雷改进谈过后,并没有多闲着。海南岛不是只打下来就完事的,还得进一步部署。
  说来打下由南海派控制住的海南岛,对宋阀来说并非无的放矢——宋阀控制住海南,是获取长江以南海域的操控权的第一步。
  不,严格来说是连点成线的必要一步。
  从海南岛到位于东海的钓鱼屿,可连点成线,对进一步控制沿海郡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有江南比较大的势力中,李子通的江南军和占据毗陵的沈法兴,他们的势力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宋阀在东南海域来去自如后,就可从海上进军,遏住他们的咽喉。
  再有海南岛可是个天然宝库。
  入春早,无霜冻,稻可熟三季;
  动植物资源丰富;
  是理想的天然盐场,沿海港湾滩涂许多地方都可以晒盐;
  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其中北起石碌河,南至羊角岭,西起石碌岭,东至红山头的石碌铁矿可是独一份的,哪儿都少不了它。当然了,资源运输也会是个大问题,谁让海南岛四面环水,距离最近的雷州半岛也隔着三十多公里的琼州海峡,目前来看最便捷的运输方式是船运。
  再来说失去了帮主和大长老的南海派,他们本就被打懵了,又听得连晁公错都葬身大海后,更是失去了反抗的勇气,接下来或是收编,或是被征用去做民夫,再怎么说他们都比寻常民夫要孔武有力耐操得多。
  又可能是那个毒药烟球给他们带来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加上晁公错乘坐小船被炸时那样的水漫浪滚,也让他们难以忘怀,反正他们多是老实如鹌鹑,怀着惧意归顺了宋阀,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港口建设,水泥路铺设,铁矿开采,作坊修建等等,一时间,海南岛竟有几分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意思。
  然而对他方势力来讲,他们可就没感觉到这等积极向上。
  等消息从南向北传开时,不少人顿觉头皮发麻。
  他们和南海派一样,都没想到宋阀非是北上,而是对海南岛发动了特袭,歼灭了控制着海南的南海派。
  是歼灭,而非赶跑。
  再怎么说南海派都是南方第一大帮派,派内还有晁公错这样的武学宗师坐镇。
  等等,晁公错也殒命了?
  难道是宋缺出山了吗?
  再探听时得知这次领军特袭海南岛的,乃是宋缺次女宋玉致,也是她将晁公错连同梅洵困毙于海上。没谁会认为这是虚假情报,到底宋阀不会蠢到强推个没有真本事的嫡支出来。
  那么,宋玉致可以说是一战成名。
  不仅如此,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她更多是靠武功挫败晁公错的。
  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天刀”宋缺当年打败当时的天下第一刀岳山时,他同样很年轻,同样是籍籍无名之辈,而宋玉致作为他的女儿,女继父业,也是很好理解的,尽管这似乎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
  瓦岗寨
  沈落雁恍然大悟:“原来宋缺心仪的继承人非宋师道,而是这位宋玉致宋小姐。”
  也难怪宋阀不会拿联姻来和瓦岗军结盟了,他们怎么会舍得一个少帅。
  李密冷哼道:“乱世出英雄,巾帼也可不让须眉,落雁你就是最好的例子,可宋缺难不成还能叫她成皇为帝?这根本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宋阀若是都对此没意见,我看才是见了鬼,说不得用不着多久,他们就会起内讧,又不知道这宋小姐能够坚持多久,而不被群起而攻之?”
  沈落雁顿了顿道:“宋阀攻下海南岛,掌控东南海域,可以窥见南方形势转到了对他有利的方向。”
  李密并不乐见到这种情形:“杨广那昏君从不少忌惮宋阀,还有李阀。从前宋阀滑不溜秋,又固守岭南,杨广那昏君还会三不五时去找宋阀的麻烦,如今宋阀有了造反之迹,简直是给杨广那昏君找现成的理由,我想即使不用我们做什么,见不得其他大阀做大的宇文阀,就会在御前有动作。”
  沈落雁:“密公是说宇文化及?”
  李密点了点头:“这厮巴不得杨广早日驾崩呢,否则他怎么会那么尽心尽力想给杨广寻什么《长生诀》,再者当年隋文帝的帝位就是从宇文家抢来的,他们家难道会忠心耿耿?”
  李密几乎完全说中了宇文家以及宇文化及的心思,此外宇文化及想借刀杀人的“人”不仅是宋阀,还有李阀。李渊此人对外广施恩德,结纳豪杰,又拥兵于粮草肥美的太原,宇文阀想要复国,李阀自然是绊脚石,又宋阀也有了大动作,宇文化及自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壮大,于是便在帝杨广跟前布下巧计,使得帝杨广北对李阀加深猜忌,南对宋阀发难。
  隋军是多集结着对付北方群雄,如瓦岗军和江淮军,可不代表帝杨广在江南无人可用,巴陵帮就是他的爪牙,虽说巴陵帮早有二心,转而支持了萧铣。
  当然了,萧铣如今明面上还是隋朝的官员来着。
  再者如今帝杨广余威还是有的,他想调备江南军队还是能够调备到的,地方官员也是,因而对北上的宋阀进行了地方上的阻扰。
  宋智都要气笑了,“这个昏君昏聩到都没发现自己的钱袋子自立为主了啊!”这说的是巴陵帮,巴陵帮可谓是臭名昭著,他们替帝杨广从事贩卖人口的可耻行为,多妇女儿童,进而填补帝杨广的穷奢极欲。
  林宁皱了皱眉,这就是非正史的坏处了,因为你从不知道作者到底会写出什么莫须有的黑历史来。在林宁看来,帝杨广如今是昏聩,可他也不至于昏聩到这种地步,再说帝杨广不能笼统说他是个昏君暴君,他的许多作为是很具有开拓意义的。
  所以还是分开来看得好,如今林宁作为少帅,自是站在了帝杨广的对立面,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帝杨广集结的军队会于苍梧县,当年隋文帝也是挥军十万南下,在此和宋缺率领的一万精兵进行了对战,最终抵住了隋军,被封镇南公。
  如今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当年隋文帝是亲自领兵,且隋朝大局已定,如今帝杨广龟缩在扬州,天下谁人不知隋朝气数已尽。
  在对战前,宋智问林宁想如何对敌。
  林宁认真说:“我是很愿意略战而屈人之兵的。”
  就像攻海南岛那样。
  水雷她有,地雷她也有的。
  大炮亦有,且炮弹还不止一种,有像先前用在海南岛的毒药迷弹,那种毒烟并不致命,对练武者有奇效;还有蒺藜火球弹,这种是利用爆炸的强大推力,把球内的铁蒺藜撒放开来,借以杀伤敌人;另有起到爆炸后燃烧作用的火炮火药弹。
  总有一种隋军会喜欢的。
  不不,他们并不会!
  隋军在苍梧县城下溃不成军,且溃不成军的速度快得让人招架不住。那势如破竹的架势,让江南各势力头皮发麻,尤其是江南局势的关键人物“青蛟”任少名。
  任少名的铁骑会支持的是林士宏的鄱阳军,先不说这任少名,就说林士宏,他不出意外的也是魔门中人,乃“云雨双修”辟守玄的徒弟,这辟守玄论辈分又是“阴后”祝玉妍的师叔,在阴癸派地位可以说仅次于祝玉妍。
  而林士宏是阴癸派派出来图霸江南的将领人物,阴癸派自然不愿意看到他成为宋阀下铁骑下的炮灰,一时间阴癸派多有动作,便是“阴后”祝玉妍的得意弟子婠婠也奉命潜了过来。
  婠婠轻刮了下她的脸颊:“宋玉致吗?”


第251章 化龙(6)
  溃败隋军后; 宋阀对岭南的控制力度更上一层楼。
  本来他们家都可以称得上是岭南的土皇帝,如今辖内官员都可随意部署; 成为了更加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且宋军在苍梧对阵隋军,并没有对岭南造成多大的影响,辖内百姓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何况现在正是农忙时节; 并没有多分心去关注有的没的。
  这也从侧面看出; 他们对宋阀的推崇。
  说起农忙来,第一批占城稻到了收获的季节。
  水泥路也随之纵穿了岭南;
  南边港口的扩建,也在为辖内百姓不断地提供做工的机会; 不仅是身强力壮的壮劳力; 便是家中妇孺都可从港口中获得没那么需要出力; 只比较需要精细的做工机会。再者林宁领衔的作坊; 也很需要人手; 而百姓们做活儿换来的除了铜钱外; 还会有粮种; 粮食,食盐; 农具等必需品。
  这其中除了施行以工换粮种政策; 得以叫占城稻得以极速推广外; 妇孺们广做工也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 换来的自然是岭南快速被建设,且还形成了良性循环。
  品貌焕然一新。
  又岭南非是自给自足,商贸来往也不能落下。
  先前提到南北两大富豪; 荣凤祥在北方,安隆为南又多以巴蜀为中心,岭南这边安隆也多有活动,毕竟他是宋阀亲家公解晖的义弟。若安隆非是魔门中人,背后还站着“邪王”石之轩,那林宁只管去招揽他,组建她的商贸网络,从经济上入手,从南往北浸入南北经济命脉。
  偏偏安隆是。
  林宁只能自己来了,海龙帮便随着宋阀北上,而登陆岭南。
  林宁并不担心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