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马车夫-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祖培却是不赞同,说道:“问题是,魏忠贤控制着二十万禁军。勤王谈何容易!如果被魏忠贤反诬侯爷造反,那么乱子就大了!”
“不是有皇帝的密旨吗?”
王兆阳的话令邓浩楠苦笑了一下。
“皇帝好算计!”邓浩楠回答道:“密旨是皇后写的,成功固然好,失败也只是牺牲一个皇后而已!”
空手套白狼!
王兆阳咂咂嘴,暗道皇帝果然都不是白给的。
黄祖培见邓浩楠浑然没有在意的样子,于是问道:“侯爷看起来已经胸有成竹了!”
邓浩楠淡淡一笑,这种事情只能走一步是一步,见招拆招而已。
事实上,邓浩楠心中却是在纳闷。按照史书所写,朱由校很快就挂了,临终时张皇后用风筝传信给信王朱由检。而信王朱由检硬闯皇宫,魏忠贤掌控二十万禁军却是没有阻拦,而且还让朱由检成功的继位为皇帝。
史书上写的就跟过家家一样简单,如今眼瞅着就要到了那一刻,邓浩楠本想着静观其变,不料朱由校却是让他进京勤王,这令邓浩楠有些不解。
“进京述职是必须的!”
这点邓浩楠不可否认,不过勤不勤王还要看情况再说。
任你呼风唤雨,老子就是雷打不动,你能奈何?
“谁愿意勤王谁就去,反正咱们不拿朝廷一分俸禄。管他呢!”
“……”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没有想到邓浩楠竟然这样应付差事,那可是皇帝的差事啊!
黄祖培笑道:“侯爷这样想最好!如果侯爷举兵勤王,那么天下人不论青红皂白,都会对着侯爷乱喷,成为了暴风眼可不是好事!”
林风想了想也对,于是道:“局势还没有到那一步,相信天下间很多势力都在暗中潜伏,天知道魏忠贤到底属于哪个势力的。如果我们轻易搅局,说不定得罪了暗中势力,对我们不利!”
“既然这样,那怎么就把这件事搁置,让皇帝自己着急去吧!”
邓浩楠搁置了勤王事宜,对于三边总督的任命,邓浩楠上书朝廷,推脱跟荷兰人的战事还未结束,无法赴任,请求朝廷另选才能。同样,进京述职的时间也借口推脱,理由同样是应付荷兰人没有时间。
不搭理朝廷的咆哮,辽东都督府上下官员们都是心惊胆战的,只有邓浩楠一个人悠然自得,因为他知道朱由校过几个月就挂了,因此丝毫不怕。
台湾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处理德川幕府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
得知德川幕府把邓浩楠告上了理藩院后,邓浩楠大为光火。调集太平洋舰队第四、第五战队开赴长崎,并继续炮击长崎、平户,见德川幕府已然没有全部接受二十一条,于是太平洋舰队东进江户湾(东京湾)。并炮击沿岸村庄码头,摆出攻击江户的架势。
德川幕府同样大为恼火,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倭国水师尽废,根本无法抗衡太平洋舰队。
随着太平洋舰队猛轰了一个多月,倭国沿海地区稍微发达一点儿的村镇尽数被毁,损失惨重。
十月中旬,德川幕府终于受不了了。派出前往大明的使臣全部被拦截,大明朝廷无法制止邓浩楠的军事行动。于是十月二十一日,德川幕府终于答应二十一条,并派出全权大臣寺泽广高前往金州辽东都督府签约。
十月二十八日,辽东都督府总参谋长林风代表大明政府跟德川幕府签署《金州条约》,倭国德川幕府全部接受二十一条,不过附加条款更改,辽东都督府不要两百万两白银赔偿,而是全部兑现成粮食。
寺泽广高迫于辽东都督府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同意。当天签字后,太平洋舰队停止军事行动。
十一月七日,倭国天皇完成最后签字,十一日,邓浩楠代表大明帝国签字,《金州条约》正式生效。
德川幕府的赔偿名义上给大明朝廷,实际上全部都落入到了辽东都督府的兜里。两百万两银子的赔款更换成了粮食。极大的巩固了辽东都督府的民生基础。
德川幕府掌握着倭国大部分的粮食(石高四分之一的耕地)。德川时代总石高2800-3000万石。幕府领地占700万石。其中300万石分与旗本、御家人,400万石由幕府直辖,称“天领”。“天领”皆富饶之地,分布于全国(68国中的47国),尤其集中在关东(29%)、东海道(20%)和畿内(18%)。
随着《金州条约》的签署,德川幕府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收购和征用粮食。德川幕府储备的粮食在一百五十万石左右,不过这批粮食不能动,因此需要从各地幕府手里征集。按照辽东都督府给出的吐血价格,一两银子一旦米,着实令德川幕府官员们气的吐血。
强行征集粮食,导致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暴涨。最后粮食备齐的时候,德川幕府总计支出了六百万两白银的价格。
倭国的重要城市,如首都江户、传统的都城和手工业中心京都、全国市场大阪、对外贸易中心长崎以及伏见、界、奈良、博多等,随着贸易的全面开放,大明商人可以享受超国民待遇。不过,大明商人需要向辽东都督府缴纳相当程度的费用后才能享受超国民待遇。这样一来,相当于辽东都督府平白增加了一大笔的财政收入。
台湾的光复,令邓浩楠的雄心急剧膨胀,手下们更是拥有强烈的扩张心态。
在这种情况下,辽东都督府开始将魔爪伸向了琉球国。
琉球国王尚封贪得无厌,对于太平洋贸易公司在琉球的贸易征收重税,这是促使邓浩楠对琉球下手的主要原因。同时,琉球首都首里拥有一处优良港口,可以作为太平洋舰队在黑水洋上的一处重要军事基地和中转补给站,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只有控制了琉球王国,那么才可以将辽东都督府跟台湾府连接起来,南面对抗南洋诸国,北面作为辽东都督府的战略纵身,同时还可以监控倭国和朝鲜。
十一月八日,辽东都督府特使觐见琉球国王尚封,要求租借首里金武湾所有港口和码头,同时要求琉球国王免除辽东都督府太平洋贸易公司的所有赋税。
尚封显然还没有意识到战争临近,对于辽东都督府的特使提出的要求,立即全盘否决,毕竟太平洋贸易公司在琉球的赋税高达五十万两,够他挥霍想当长时间的。
他的不舍得,顿时成为辽东都督府对琉球王国开战的理由。
十一月十二日,太平洋舰队在金武湾集结,来往船只除了跟辽东都督府结成联盟国家的商船外,全部被扣留,各国商船纷纷撤离金武湾。午时起,太平洋舰队开始炮击金武湾内的船只。
猛烈的炮击持续了六个小时,金武湾内的贸易船只尽皆遭到炮击,被击毁数百艘。琉球国王闻言,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派出可怜的水师出来战斗。
然而,琉球水师最大的不过两百吨。且水兵训练差劲,紧紧一个照面就全军覆没。
水师的覆灭,令琉球国王尚封紧张了起来。知道辽东都督府这回来真的了,于是立即派出使者谈判。
邓浩楠已经将琉球当成自己的地盘了,因此不容许谈判。不过,邓浩楠也做出了让步,只要尚封同意琉球成为辽东都督府的势力范围,将琉球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辽东都督府管理,就可以让尚封安度晚年。
尚封自然是不同意,这样他还怎么过他的奢侈生活。
谈判破裂,于是邓浩楠只能武力解决。
十一月十四日,太平洋舰队搭载着海军陆战队,兵分三路,分别攻击琉球王国三个主要诸侯国,第二战队攻击山北国、第三战队和第四战队攻击中山国、第五战队攻击山南国。
其中山南国的旁边就是小南山海军基地,他们投降的最为痛快。还未待太平洋舰队第五战队抵达,山南国就已经被小南山海军基地三百守备军占领。
十一月十五日,第二战队炮击山北国郡府堰美,守军只有三百人,面对一千名海军陆战队的猛烈攻击,交战不到二十分钟就被击溃,残余守军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投降了。第二战队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将骑炮兵的运到岛上,战事就结束了。
唯一抵抗较为激烈的便是琉球王国的首都首里城了,作为中山国的中心,这里曾经一度很强大,统一了整个琉球王国。
不少琉球人虽然对国王的腐败不满,但是当大明军队入侵时,他们还是很齐心的抵抗的。
首里城很高大,规模不亚于金州要塞,只是火炮太少,只有城池四个角楼上部署了四门铁炮。首里城拥有守军两千人,对于人口只有二十万的琉球王国来说,这军队数量算是相当高了。
十一月十六日,太平洋舰队第三战队和第四战队掩护海军陆战队陆战师第一旅团在金武湾南岸登陆。
三千海军陆战队官兵迅速攻占附近村镇,十七日,海军陆战队在首里东城外三十里处击溃了前来阻击的一千琉球士兵,打死七十人,俘虏六百余人,其余失踪。
十八日,陆战师第一旅团开到了首里东城外。琉球守军发炮攻击,一开始令陆战师心跳了一下。因为对方的炮声着实响亮,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比陆战师的天启五年式野战炮要响的多。然而,随后陆战师发现,对方的火炮是雷声大雨点小,炮弹飞了三百米就落下了。
两里外,担任琉球远征军陆战师指挥官是旅团长的姜春辉上校和参谋长廖建军上校。此时,他们骑马在营地外观察首里城,见敌人装备和技术差的老远,顿时叹息的笑着。
“我看不用等骑炮兵了,我们直接攻进去算了!”
姜春晖放下千里目,转头说道:“咱们的战术一向是炮兵猛轰,然后骑兵冲锋,最后才轮到咱们步兵打扫卫生!”
“就是!”廖建军苦笑道:“每次头功都给了炮兵和骑兵,咱们步兵老喝汤!”
姜春晖道:“这次不一样了,骑兵没来,攻入城内立头功的一定是咱们!”
说话间,骑炮兵已经赶来。这次攻击首里,邓浩楠动用了五十门火炮。按照邓浩楠的想法,只用步兵就可以南下琉球了。不过因为首里城城池高大,没有炮兵还真不行。
骑炮兵部署在城南的山坡上,于下午…开始对首里城进行炮击。
炮声轰鸣,炮弹呼啸着射向首里城。随着炮弹落到城墙上,顿时将城墙上的砖石击成粉碎。碎石四溅,沙尘飞扬,首里城一片混乱。
琉球守军还是使用刀枪为主,配以弓箭、滚木垒石和少量的火铳,都是近战武器,面对明军的火炮,只有挨打的份。唯一可以拿得出台面的就是角台上的火炮了。不过火炮同样也打不着明军的炮兵阵地,反而开了几次后因为火药搭配和管理不当,造成炸膛,导致几十名琉球守军当场被炸死。
咚咚咚!
一发发炮弹呼啸而至,炮击击中在南城靠近东城的一处城墙。每一次炮击,炮弹都会将城墙击碎一大块。上面的守军最为悲惨,炮弹打在砖石上,激起碎石四溅,给他们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五点十分,随着十几发炮弹呼啸而至,南城墙顿时坍塌了一大片。长达十几米的口子成为了琉球守军的噩梦。
五点二十分,随着陆战师第一旅团组成了攻击队形,骑炮兵停止了炮击。
姜春晖抽出指挥刀,下令攻城。
没有了城池防护,琉球守军的滚木垒石就排不上用场。而弓箭手在水平距离上跟火枪兵对决,简直就是找死。
“开火!”
砰砰砰!
陆战师第一旅团排成九排,朝着琉球守军开火。经过两个小时的炮击后,在南城墙上的琉球守军已经伤亡大半,只有不到两百人的正规军。而琉球国王缺乏动员老百姓登城作战的准备,导致还有很多老百姓甚至不知道明军攻城。
其实,也不是尚封不想阻止老百姓抵抗,一是他的腐败导致很多老百姓不待见他。二是他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更没有想到明军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两百残余士兵根本无法抵挡第一旅团的攻击,节节败退,最后第一旅团从缺口处登城,首里城失陷。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九十三章 琉球府
第一百九十三章 琉球府
【今日第二更】
南城城破。陆战师于当天傍晚六点左右包围了琉球王国的王宫。
守卫宫城的只有不到一千人,防御四个城门,根本无法抵挡明军。
琉球国王正跟大臣们商议对策,不料明军已经破了外城,包围了王城。此时,琉球国王已经顾不得再商议对策了,立即派出使臣求和,表示什么条件都答应。
原本姜春晖和廖建军二人还准备强行攻城,见尚封愿意什么条件都答应,只好罢手。
因为按照邓浩楠的意思,即使尚封抵抗到最后,也不能杀了尚封。因为邓浩楠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琉球,而不是一个处处是敌人的琉球。如果尚封死了,那么就跟琉球结下了死扣,怎么也解不开,不利于统治。
邓浩楠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借鉴了后世日本占领琉球的经验。琉球人是反抗日本人占领的,最后日本人为了永远占领琉球,没有杀死尚氏国王,而是将其圈禁到了日本。这样一来,琉球人便不敢抗击日本的占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失去了抵抗力。
如今情况差不多,不过琉球人向往大明,本就是大明的藩国,这种抵触心理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杀了尚封,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邓浩楠千叮咛万嘱咐,不论尚封抵抗与否,都不可以让他死了。
姜春晖跟廖建军二人商议了一下,生怕炮弹将尚封给炸死了,于是接受了尚封的投降。
晚上七点,琉球王宫正门大开,尚封带着传国玉玺,众星捧月一般的走了出来。
看着这个大胖子步履蹒跚的样子,姜春晖跟廖建军相视一笑,前者接过了尚封手里的玉玺,说道:“我们家侯爷请国王陛下到辽东游览一番,感受一下大明的风情!”
尚封叹口气,道:“请上使不要为难琉球子民,下臣感激不尽!”
当真是要刮目相看了!
姜春晖跟廖建军对视一眼,都感到惊讶。
“请你放心,如今琉球国民都是大明的子民了,我们自然会善待他们!”
“多谢!”
尚封说出这两个字后,仿佛苍老了几十岁一般,姜春晖他们可以感觉的到他的落寞。
没错!虽然只是一个琉球国王,虽然财富连一个大明郡王都比不上,不过人家好歹也是个国王。一旦失去这个超然的地位,自然十分沮丧。
随后,陆战师接管了王城和首里城各个要害部门,所有琉球官员依然行驶各自的权利,不过军事权利全部收归辽东都督府直接管理。
琉球国王尚封成为琉球国最后一位国王,随着尚封和他的家眷被迁往辽东,琉球王国灭亡。
公元1626年十二月初,邓浩楠上奏朝廷,称琉球国王尚封仰慕大明帝国,愿意将琉球国土并入大明版图,并呈上了琉球国王尚封的请表。
朝廷对于琉球归附大明自然高兴,浑然不知道邓浩楠又是先斩后奏。按礼节,大明帝国前两次要驳回琉球国王的请表,第三次才肯接受。于是尚封只好忍痛写下了三封请表,最后告别了他的国王地位。
好在朝廷对于琉球国王的照顾有加,加封尚封为琉球侯,并赐府邸一座。琉球归附朝廷,不过由于琉球距离大陆遥远,朝廷官员不愿意过去。于是乎朝廷只好让邓浩楠管理琉球。
邓浩楠要琉球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太平洋舰队中途停靠和补给,对于这个琉球的管理权还真没有兴趣,毕竟琉球的油水只靠着关税。如今并入大明国土,关税自然没有了。而琉球的粮食多靠大陆进口,难怪官员们没有人愿意过来。
不过,邓浩楠接管琉球之后。在首里成立了琉球府,除了军事上用自己人以外,其他方面都还用琉球本地人。这样一来,琉球人对邓浩楠的排斥力量也小了很多。
为了让琉球摆脱依赖大陆的粮食进口,邓浩楠将玉米、马铃薯和红薯等大产量粮食作物引入琉球群岛。这样一来,琉球人通过种植这些粮食作物,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粮食的局面,同时也为邓浩楠赢得了民心,琉球人不再敌视邓浩楠入侵琉球了。
※※※※※※※
十二月份,北方进入了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侯爵府外面寒风凛冽,外面站岗的士兵虽然穿着厚厚的大衣,但是脸蛋也冻得通红。考虑到冬天的寒冷,岗哨已经从夏天的每天三班轮换,改成了冬天的每天十二班轮换。士兵只需要站岗两个小时,这样不至于冻坏了身体。
比起外面的酷寒,邓浩楠的侯爵府房间内却是温暖如春。
热乎乎的火炉子上面放着几个红薯,旁边放着两张凳子,凳子上坐着两个年轻的美丽女子。
没错!
她们俩就是婉淑和海兰珠。
自从婉淑被邓浩楠待到辽东后,海兰珠就成为了她的伙伴。一开始婉淑对海兰珠充满了敌意,以为是邓浩楠在外面偷腥儿。不过当得知邓浩楠跟海兰珠没有什么事情之后,对于海兰珠这个无家可归的女子,顿时怜悯了起来。
由于二人年龄相仿,很快就打成一片。邓浩楠偷偷的询问婉淑怎么不吃醋了,结果婉淑笑着告诉邓浩楠,因为海兰珠没有她长的漂亮。
邓浩楠当时很无语。对于美丽的定义,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同的。这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缘故。两个女子一个是北方大漠上性格豪放,一个是南方小家碧玉,根本就是两种概念。
不过婉淑能够这样想,倒也省的邓浩楠替她担心了。在邓浩楠的心里,婉淑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这点婉淑心里同样清楚。
两个同龄女人很快就相熟了,可能是年龄小的缘故,玩心还是特别重。尤其是邓浩楠对她们的放纵,使得她们在邓浩楠面前从来都没有任何的压迫感。
不!应该是将邓浩楠无视了!
自从有一天邓浩楠工作繁忙,没有吃饱,于是自己在书房内烤着地瓜吃,那叫一个香,味道那叫一个美。
于是乎,被婉淑和海兰珠发现了。结果,二女吃上了隐。可是作为侯爵夫人,婉淑是不允许吃烤地瓜这种被看作不卫生的食物的,相反海兰珠却不管那些,没事儿就自己烤着地瓜吃。
婉淑毕竟要顾及身份和影响,让别人看见堂堂侯爵夫人烤地瓜吃,那影响可是不小。
于是,婉淑总是趁着没人在的时候,偷偷的跑到邓浩楠书房内烤地瓜。如果有人来了。那么就是邓浩楠在烤地瓜,婉淑是决计不会承认的,反正邓浩楠对这事不在乎。而侯爵大人烤地瓜吃,他的部下们没人敢提半个字。
很快,海兰珠也跟着一起,二女大摇大摆的在邓浩楠的书房内烤地瓜,在邓浩楠的眼皮子底下吃着香喷喷的地瓜,说着女儿家的话,当邓浩楠是空气一般的不存在。
此时,二女瞪着圆圆的眼睛,紧盯着火炉子上的红薯。就快烤熟了。书房内充满了香甜的味道。
而火炉子的另一侧,邓浩楠则斜躺在沙发上,头枕着一侧,双脚搭在另一边,手里拿着一张公文,胸前还落着一打公文。
海兰珠看着邓浩楠躺着批阅公文,笑着对婉淑说道:“你相公一点儿也没有侯爵大人的样子!”
“说的也是!”婉淑抬头看着邓浩楠,双手拄着下巴,道:“不过我就喜欢他这个样子,没有官架子,没有男人对女人的歧视,呆在他身边没有压抑的感觉,很自在!”
海兰珠翻翻白眼,道:“好了好了!你都说了一千次了!一点儿新意都没有!”
“这叫爱屋及乌!是吧娘子!”
邓浩楠一边看着公文,一边接着她们的话题,两不耽误。
“切!又偷听女儿家说话,不害羞!”
“……”
好吧!邓浩楠又被她们打败了!
“对了!海兰珠!”
“什么事儿?不要想打我主意!”
“……”
邓浩楠翻翻白眼,再次被打败。如今海兰珠已经摸透了邓浩楠的脾气,以前邓浩楠经常没事儿打趣她,如今海兰珠倒是学的很快,已经得到邓浩楠七成真传了。
婉淑在一旁咯咯的娇笑着,她经常被邓浩楠打趣,不过婉淑比较腼腆,不擅长反击邓浩楠,如今海兰珠倒也算帮她出气了。
“那个——”邓浩楠说道:“我想问问你,你们科尔沁部跟女真很近,我想知道女真人一般在哪里活动,我是说北方的黑龙江那边。”
“黑龙江是哪?”
“……”
邓浩楠轻咳了一下,道:“用你们的话叫莽哥河!”
“你还懂得挺多的!”
“……”
邓浩楠神色顿时愣住,原来这丫头是故意的。于是邓浩楠狠狠的瞪了她一眼,海兰珠扑哧一笑,道:“莽哥河东南是海西女真部落,西北是北上女真部落,不过自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后,为了对抗你们大明,努尔哈赤需要集中人手,因此女真各部尽皆往沈阳附近迁徙。最近五六年那里气候寒冷的要命。因此很少有人在那里居住,顶多是一些猎户牧民。你问这个干嘛?”
【感谢书友咪猫喵童鞋的刷屏。。。—_—!!!】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引入西方战马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引入西方战马
【今日第一更】
受小冰河气候的影响。极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异常,每年只有几个月的暖和时间,以游牧为生的牧民很难生存下去。因此在极北地方的蒙古各部和女真各部大多数都迁往长城以北,这也是游牧民族重新南下叩关的主要原因。
实力弱小部落的不敢跟大明对抗,只能以归附大明的名义南迁,例如蒙古朵颜三部。实力强大点儿的就以武力南迁,夺取大明地盘,这就是女真南迁攻占沈阳的客观原因。
邓浩楠询问海兰珠关于极北地区女真的活动范围,是基于新的战略考量。辽东都督府虽然放任毛文龙在盖州卫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使得辽东都督府跟皇太极之间建立了以毛文龙为首的军事缓冲区,但是这样一来,辽东都督府从辽东北上攻击皇太极的道路也被毛文龙所部挡住。可以说有得有失。
辽东都督府如果对抗皇太极,在武器装备上占尽了优势,唯一的缺憾就是行动力差,体现在战马的严重缺乏。
到现在为止,辽东都督府的陆军骑兵二师一直没有完成建制,虽然兵源已经就位,且训练了三个月,新兵都变成了列兵,可是却没有上等的战马供骑兵使用。现在的骑兵二师仅仅用普通骡马来训练,显然大打折扣。
战马的缺乏不仅仅影响陆军骑兵。陆军骑炮兵第一军同样缺乏用来驮运火炮和弹药的战马。且骑炮兵的编制是军级,需要的战马高达四万匹,现在使用的都是大明自产的骡马,马力倒是够用,只是快速机动却是困难。
在这个没有汽车的时代,火器的运输依靠马力,这给使用火器作为战争主要武器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后勤压力。
随着邓浩楠先后占领台湾和琉球,远东地区的海上扩张空间急剧缩小,海军的威风令陆军嫉妒,因此陆军部上下将官们表露出了开始向内陆扩张的苗头。
这样一来,陆军扩张最大的问题就是陆上补给问题。不同于海军,海军扩张容易,因为海运的便利使得后勤压力小。但是陆运的后勤压力是巨大的,因此陆军部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自然就会反应到邓浩楠的办公桌上,为此邓浩楠需要解决这个瓶颈。
原本这个瓶颈早就该解决的,上次邓浩楠蒙古大漠之行就是为此。不过却是最后搞砸了,反倒成全了皇太极。
前几天,陆军部长刘虎提议建造马场的计划邓浩楠认为可行。现在邓浩楠拥有五匹御马,疾风是从朱由校那里骗来的,剩下的四匹御马是皇帝两次封赏的。
四匹御马都是母马,显然御马监是为了防止邓浩楠获得极品公马进行培育良马。然而,认他们绞尽脑汁也不知道的是,邓浩楠的另一个身份是李小七,更是拥有御马疾风,而疾风则是公马,这样一来邓浩楠就可以利用五匹御马进行培育良马马种了。
不过,这种培育进度是非常慢的。一匹马一年产一只马仔,速度相当的慢。作为邓浩楠自己使用,这倒是足够了。可是全军需要列装的是数万匹高品质战马,因此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为此,邓浩楠需要引进大批的马种,并且建立一个秘密的军马场。
蒙古那边邓浩楠已经断了念头,国内的战马普遍个头低矮,耐力不足以支撑骑兵和骑炮兵的高速机动。
邓浩楠想到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引入西方的高头大马。西方的战马分轻重骑兵,哪怕只是轻骑兵的战马,如果引入到东方繁殖,那么都可以承担东方的重骑兵任务,因为东方人身体普遍瘦弱,穿上铠甲后基本上才能达到西方轻骑兵的体重。一旦列装,东方的重骑兵可以达到西方的轻骑兵速度。如果引入了西方重骑兵使用的战马,那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引入马种的计划很快就实施了。首先是利用荷兰人的战马,荷兰人留在热兰遮要塞内的战马有两千匹,属于温雪马。
荷兰的温血马的起源来自于荷兰两个本地的品种,海尔德兰马(Gelderlander)与格罗宁根马(Groningen) ,事实上这跟当地的土壤息息相关。海尔德兰在荷兰中部,当地的土壤为沙地。所发展出来的马属于较轻型。而格罗宁根当地则都是硬质的黏土,成长出来的马就属于较重型的。然而两个品种的基因却是可以兼容的,因此培育者就常常在海尔德兰马的血统中加入格罗宁根马的血统,来增加海尔德兰马的重量,反之亦然。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都是自中世纪以来在荷兰与其邻近区域就有的品种。海尔德兰马有安达卢西亚马(Andalusian)、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Neapolitan)、诺曼马(Norman)、Norfolk Roadster、德国的奥登堡马(Oldenburg)、荷尔斯泰因马(Holstein)、英国的盎格鲁…诺曼马(Anglo…Norman)、哈克尼马(Hackney)与纯血马(Thoroughbred)的血统。而格罗宁根马则是由丹麦的佛里斯马(Friesian)与德国的奥登堡马(Oldenburg)两种品种交叉产生的。
自古以来荷兰的农夫靠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严格的培育马的方法,来淘汰品种中健康与性格的缺点,以及智能不足的马。这种严格筛选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兰温血马。随着荷兰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独立战争展开,荷兰陆军需要面对欧洲的霸主西班牙陆军的威胁,这使得马的用途转为骑乘与战斗,荷兰人以此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现他们的培育技术。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有一些令人激赏的共同特点:华丽的动作、良好的基本构造、具有风采的质量、稳健成长的能力、温驯合作的气质。荷兰人引进英国纯血马,以增加它的勇气,并改善它的缺陷,例如过长的背、太短的脖子、太短太弱的前肢等。相当轻盈的动作也是纯血马带来的,而为了要去除随着纯血马而来的难以驾驭的特质,不但靠引进其它荷兰本土血统,也引进法国的塞拉法兰西马(Selle Francias)、德国的汉诺威马(Hanoverian)与荷尔斯泰因马(H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