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马车夫-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浩楠苦笑,这白莲教就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谁碰上谁头疼。
从明初开始,朱元璋就严禁白莲教。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发生白莲教徒武装暴动,有的还建号称帝,均被镇压。明中叶以后,民间宗教名目繁多,有金禅、无为、龙华、悟空、还源、圆顿、弘阳、弥勒、净空、大成、三阳、混源、闻香、罗道等数十种,有的一教数名。它们各不相属,教义、仪轨颇多歧异,信奉的神极为繁杂,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的圣贤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弥勒佛。从正德年间开始,出现了对无生老母的崇拜,又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所谓八字真言。据称,无生老母是上天无生无灭的古佛,她要度化尘世的儿女返归天界,免遭劫难,这个天界便是真空家乡。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经卷,称为宝卷。统治者认为这些不同的教派实际上仍是白莲教,民间也笼统地称它们为白莲教。
白莲教在民间很有市场,因此邓浩楠可不想跟他们有什么瓜葛。
打发走了蓟州镇总兵马思恭,邓浩楠吩咐手下加强了戒备。
如果说邓浩楠是寻宝人,那么白莲教和魏忠贤,他们都是夺宝者,至少目前已经出现了三方势力,至于将来还有多少人和势力牵扯其中,邓浩楠已经不做考虑了。
邓浩楠心中明白,最着急的不应该是他自己,而是夺宝之人,显然他们已经谋划了很久。眼下邓浩楠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返回自己的老窝,静静的等着他们露出狐狸尾巴。
第二天一大早,邓浩楠一行人离开客栈。昨天的一系列动作,使得燕云客栈成为了舆论焦点,大街小巷的老百姓、过往商人都有意无意的呆在附近看热闹。
燕云客栈对面的二层阁楼上,一扇窗户轻轻的推开,从缝隙中恰巧看到骑马离开的邓浩楠等人。
一男一女立于窗前,女子一身白衣。蒙着面纱,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旁边一男子,正是昨天逃跑的刘二黑。此时,刘二黑右臂缠上了绷带,显然昨天挂了彩。
功夫再高,碰到枪子儿也没用。
“他就是邓浩楠!”
刘二黑指着下面的人群,白衣女子看了一眼下面离开的邓浩楠。
“我好像再哪里听说过他的名字?”
“天启双杰之一!”刘二黑道:“原本前任辽东经略李小七也是其中一个,不过因为他是太监阉党的缘故,民间和江湖朋友们不认可他。于是就只剩下了邓浩楠跟袁崇焕二人。这邓浩楠最近风头正盛,宁远大捷、金州大捷,使得他累官至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兵部左侍郎,加爵一等忠勇伯,开府辽东,提督南洋,手握军政大权,统水陆两支大军,地位显赫超然!”
刘二黑一通说辞,令白衣女子很是惊讶的又看了一眼邓浩楠远去的背影。
“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竟然坐到如此大官,着实了得!”
刘二黑道:“他是个传奇人物,洪水旗跟他的南洋水师有火器交易,郑芝龙的北港商帮被他洗劫了一番,因此在南方,他的名头同样响亮!”
白衣女子道:“此子若是能够为我教所用,对于教主的宏图大业定然是巨大的助力!”
“恐怕有些困难!”刘二黑道:“属下曾经跟他有过交谈,他不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人!”
白衣女子道:“每个人总有他的弱点,找到它,好好利用它!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么就是潜在敌人!”
白衣女子眼色冷冷的道:“挡在本教大业前面的绊脚石,一律都要清除!”
接着又问道:“你确定他撬开了冯平的嘴巴?”
“是的!”刘二黑道:“他是唯一一个猜出字谜的人,且受到了冯平的秘密接见。他走后,冯平自杀了,这说明冯平守护的秘密已经告诉了邓浩楠。”
白衣女子点点头,问道:“金州有我们的人吗?”
刘二黑摇摇头,道:“辽东被鞑子清洗了,老百姓都没剩下多少,我们之前在辽东的分坛也早就撤了!”
“那就是要令派人了?”
“是的!”
“我会处理的!”白衣女子道:“如今南方郑芝龙坐大,是我们最大的威胁,你传令洪水旗,要他们多多跟邓浩楠的南洋水师沟通,最好让邓浩楠跟郑芝龙火拼。即使邓浩楠不能为我所用,他手下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总有软骨头的!”
“属下明白!”刘二黑领命,又问:“只是邓浩楠的南洋水师都在北面,看他的架势不打算南下!”
白衣女子点点头,道:“我会想办法的!”
※※※※※※※
邓浩楠一行人出了蓟州镇,沿着滦河旁的官道一路策马扬鞭,中午时分抵达乐亭。
滦河入海口在乐亭,邓浩楠一行人抵达时,远远的就瞅见了泊在海面上的巨大战舰。黑珍珠号奉命过来接应,还有五艘护卫舰和一艘运兵舰。
此时,海滩上已经泊满了接应邓浩楠的小舟。护卫舰队指挥官施剑飞少校以及黑珍珠号舰长薛木华少校等人已经在岸边守候多时了。
登上黑珍珠号,邓浩楠的身心方才彻底松弛下来。庞大的战列舰,那种安全感是毋庸置疑的。
高峰、冯绍延和海兰珠三人都是第一次登上如此大的战舰,一时间十分好奇和惊叹。尤其是海兰珠,第一次见大海,第一次乘船,兴奋的不得了。黑珍珠号上都是男人,此时多了一个漂亮的女人,顿时成为了焦点。
不过,在海兰珠成为黑珍珠号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的同时,邓浩楠却是在听取施剑飞跟薛木华二人关于这半个月以来发生的事情的简单报告。
对于金州地区取得的巨大成绩,邓浩楠感到很欣慰,但是当得知即将出现粮荒的时候,邓浩楠顿时紧张了起来。
无疑,受到小冰河气候的影响,大明将会出现持续三十年的粮食危机,这不仅仅给大明朝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连带恶劣效应,也给邓浩楠敲响了警钟。
粮食,永远都是一个世界问题,直到发达的后世都无法解决。
而在大明,未来的动乱和大规模农民起义跟粮食都有直接的关系。同样,邓浩楠想要立足,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
施剑飞说道:“昨天林风他们开会的时候,钱顺曾经提出抢掠倭国粮食,截断郑芝龙跟倭国的贸易线路,不过因为这样一来就要跟郑芝龙直接开战,事关重大,林风无法决定。正好您回来了,所以他们都等着您回去做最后的裁决!”
邓浩楠明白,短时间获得粮食只能诉诸武力,但是朝鲜不能抢,因为那样会把朝鲜推到后金的怀抱里。琉球和倭国可抢,但是琉球没有多少粮食,抢也抢不到多少。而抢劫倭国粮食则需要动员庞大的海军和陆军,战端一起,后果谁都无法预测。
倭国水师精锐已经在二十年前的露梁大海战中倾覆,随着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逐步实行,元和二年(1616年),倭国限制除大明以外的其他国家船只只能在平户和长崎贸易。宽永三年(1624),倭国跟西班牙断交,次年跟荷兰断交,只跟大明和朝鲜、琉球交易。
这样一来,倭国西班牙跟荷兰的商船无法进入倭国,没有了贸易利润,随着郑芝龙的强大,荷兰跟西班牙的抢掠战舰退出倭国领海。宽永三年,倭国废除了其他地区的水师,只保留长崎和平户为数不多的防御力量。
因此跟倭国进行海战方面,邓浩楠并不担心。邓浩楠担心的是郑芝龙从海上介入,按照预计,郑芝龙此时发展的已经十分庞大了,是个难缠的对手。
邓浩楠跟郑芝龙二人都明白对方的实力,除非必要,否则二人是不会直接火拼的。想要消灭郑芝龙,除非邓浩楠实力远远压过郑芝龙,或者开战时,找到了郑芝龙的弱点,一战定乾坤。显然,前者是保险的路线,后者纯粹靠运气。
如果没有潮帮和鲁帮从旁虎视眈眈的话,邓浩楠或许早就跟郑芝龙开战了。但是如今有顾虑,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便宜的只能是鲁帮和潮帮。
粮食危机迫在眉睫,抢掠倭国的计划在邓浩楠心中已经通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应对来自郑芝龙方面的压力。
看起来需要布置一个用来打老虎的套子才行!
望着碧蓝的大海,邓浩楠嘴角扬起一丝笑意,脑海中浮出一个新的计划——代号C。
【感谢书友虎先生投出的宝贵月票!特别感谢水中月大傻蛋同学的慷慨打赏!】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南下剿匪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南下剿匪
林丹汗的死亡,引起了蒙古各部悍然大*。漠东哈喇嗔、朵颜、科尔沁各部倒是没有多大的反映。因为他们早就不再为蒙古大汗马首是瞻,科尔沁部投靠了后金,哈喇嗔和朵颜各部部分依附大明,部分依附女真。
漠南蒙古察哈尔各部以及漠北蒙古喀尔喀各部,打着为林丹汗报仇的旗帜,准备兴师讨伐大明。然而,漠北各部想要攻击大明需要借道通过漠南,这令漠南蒙古各部所不允许。谁都知道漠北各部都想着占领漠南各部肥沃的草原,请神容易送神难。
于是,漠南蒙古各部拒绝漠北蒙古各部的要求,独立承担为林丹汗报仇的任务。
漠北蒙古各部本就为了争夺新的汗位而相互虎视眈眈,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三大势力相互牵制,谁都不服谁,都想着当蒙古大汗。
这样一来,讨伐大明的蒙古大军只有漠南察哈尔各部的十万大军。但是漠南蒙古为了防备漠北蒙古趁机掠夺他们的地盘和牲畜女人,最终留下了八万大军驻防,只有两万大军叩关。
两万察哈尔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归化起兵,沿着河套平原,兵蜂直指山西大同府。另一路沿着黄河冲击宁夏卫、榆林卫。一时间,西起贺兰山。东到燕山,长达一千五百里的长城各个隘口纷纷燃起烽火。
然而,自从跟蒙古达成和平互市协议之后,十多年未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了。西北长城军备松弛,即便只有两万蒙古大军叩关,大明西北长城各个隘口也吃不消,纷纷示警并向京师告急。
八百里加急公文送抵京师,还沉浸在金州大捷喜悦当中的大明朝廷,顿时傻眼了。
罪魁祸首无疑是辽东经略李小七,然而李小七失踪了,朝中阁臣尚书们想抓替罪羊也抓不着。
此时,陕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三边总督杨鹤奉命进剿,执行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政策,企图瓦解农民起义。在明军剿抚兼施进攻下,陕西战场义军除战死外,不少起义军首领接受了朝廷招安,呈现出时降时叛的复杂局面。
杨鹤的战术是成功的,但是还没有等到他全部消灭起义军,朝廷的一纸调令便让他亲提剿匪大军防御蒙古大军入侵。
于是,杨鹤调集十二万大军,紧急驰援长城沿线,导致一些刚刚被安抚的老百姓再次死灰复燃,重新叛乱造反。
朝堂上,皇帝、魏忠贤和阁臣们知道杨鹤提十二万大军守边,顿时放心。不再担忧蒙古叩关,而阁臣兼吏部尚书顾秉谦提出的调邓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的提议再度提上日程。
首辅黄立吉自然还是反对,兵部尚书催呈秀、户部尚书叶向高、礼部尚书李国、工部尚书莱宗道等人再次开始一天一次的例行公事般的扯皮。
然而,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魏忠贤突然发话,支持顾秉谦的提议,调邓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理由很简单,魏忠贤终于不再掩盖福建府的奏折,将郑芝龙霸占泉州府,控制了半个福建的事情给抖了出来。
天启帝朱由校顿时大惊,这还了得?这远比陕西农民暴动厉害多了。
魏忠贤一发话,所有大臣们不管奉承魏忠贤的也好,厌恶他的也罢,纷纷调转风向,支持顾秉谦的提议,调邓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
朱由校原本是要跟魏忠贤唱反调,让邓浩楠的南洋水师跟顾秉谦的北洋水师相互牵制,进而削弱魏忠贤党羽。但是得知邓浩楠实力急剧膨胀的消息之后,更担忧邓浩楠尾大不掉。同时南方郑芝龙威胁大明经济和财政命脉,不能坐视不理。如果令邓浩楠水师南下跟郑芝龙火拼,则符合大明和皇帝的利益。
朱由校立刻点头同意。黄立吉虽然百般劝说,但是终归斗不过魏忠贤,只能作罢。
下朝回家,黄立吉打发亲信快马赶往金州要塞给邓浩楠送信。信中要邓浩楠提前做好准备,但嘱咐只需要击退郑芝龙,将他赶走即可,勿要全力火拼。
黄立吉自诩邓浩楠是他一系的人,因此不想邓浩楠的实力受损,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只是邓浩楠自有他的主意,又岂能是黄立吉所能左右的?
※※※※※※※
且说邓浩楠一行人乘坐黑珍珠号返回辽东,后半夜便抵达旅顺海军基地。
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邓浩楠在施剑飞等海军将领的陪同下,视察旅顺海军基地。
原本跟屁虫海兰珠想要一起的,不过这丫头第一次乘船,且晕船晕的厉害。当晚抵达旅顺时,已经吐得眼泪哗哗滴了,第二天更是两眼跟熊猫似得卧床不起。丁大牛等一个侍卫见她那狼狈的可怜样儿,之前她劫持邓浩楠令他们产生的不满也因此一笑而过,不再恼她。
有道是人的力量大!
旅顺海军基地在庞大财力的支撑下,在龙江船厂的熟练工匠们的帮助下,旅顺造船厂已然建成。规模更是规模堪比龙江造船厂。
旅顺造船厂船坞分为十二座,其中两座是两千吨级的,八座是千吨级的,已经建成。另外剩下的两个船坞是三千吨级的,不过因为目前还没有建造三千吨级大船的经验和技术,因此只挖出了船坞槽,并未安装龙门吊等设备。
两座两千吨级船坞,可以保证两艘黑珍珠号级别的战舰同时开工建造。另外八座船坞可以单独开建巡航舰。或者两艘护卫舰并列建造。
一号船坞内,停泊着一艘大型战舰。邓浩楠仔细一看,感觉像他设计的那艘海豚级巡航舰。
施剑飞说道:“那艘就是海豚号巡航舰,刚刚试航结束,正在重新检修和改造!”
邓浩楠问道:“效果怎么样?”
施剑飞道:“整体还算满意!就是结构性不强!”
邓浩楠点点头,道:“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现象!”
海豚号巡航舰是在飞鱼号护卫舰的基础上直接放大船体,增加一层炮甲板得来的。因为是木质结构,不是简单放大一倍就能行的。加上采用的是新式垂直舰首和长型舰体,使用西方高桅杆的软帆驱动,因此必然带来结构性问题。
当然,邓浩楠只能纸上谈谈战舰,将后世的舰体大致描绘出来,真正的工作还得靠工匠们自己摸索。这些工匠们的脑子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然后才能达到邓浩楠的要求。
旁边还有一艘大型船只,似乎像是西班牙的那种盖伦船,不过更像大明的福船。
施剑飞解释道:“旁边的那艘是苏比克海军基地送来的试验巡洋舰,由赵家船厂模仿西班牙盖伦船设计的。我们的工匠和技师们正在参考这艘船,将她的优点改到海豚号上。”
邓浩楠点点头,取长补短,这倒是好办法。看来自己要试着去搞些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回来才行,毕竟人家大航海一两百年了,远比大明经验丰富。
忽然间。邓浩楠想起了在龙江造船厂建造的飞鱼级护卫舰。
“龙江那批战舰造的怎么样了?”
施剑飞知道邓浩楠问什么,于是道:“前五批五十艘护卫舰已经造好,正在老营测试,新兵都在训练当中。剩下的十艘护卫舰也差不多了,再有七八天功夫差不多完工了。”
邓浩楠点点头,算算时间,已经快到半年了,这批战舰也该完工了。
接着又视察了黄金山炮台防御体系,这是旅顺海军基地唯一的防御炮台。向南封锁军港外海出海口,向东防御大连湾内的水面。没有后世清末远东第一要塞的规模,但配合金州要塞使用起来。这足够了。
合适才是最好的!
大连湾内,已经林林总总的出现很多渔船了,随着辽东人口的猛增,靠海吃海的生存方式是必须的。每天数以千记的人口迁徙这里,给辽东带来生机得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粮食压力。
想到粮食压力,邓浩楠没兴趣再视察旅顺,匆匆结束,转而前往金州要塞。
金州要塞要远比旅顺热闹多了,两个月前还是“万径人踪灭”的情景,如今沿途官道上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人流了。
林风安排了盛大的迎接仪式,金州百姓夹道欢迎,主街道两侧挤满了人群,欢呼声不绝于耳。以前老百姓上街欢迎多为地方官府所逼,站到街上也是皮笑肉不笑。不同以往的是,这回老百姓们是真心的感谢邓浩楠,感谢他给他们带来了安定的生活。
原本都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流民难民,到了金州后,辽东都督府给他们无息贷款,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和生活,因此这份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老百姓真情流露,自然有所表示。
这不,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寿星,作为百姓的代表,给邓浩楠倒酒来了。
当一碗小锅大小的水酒递到邓浩楠面前时,你是喝还是不喝?
喝下去伤身体,不喝伤感情。
**!干嘛用这么大的酒碗?感激也不用这样吧!
邓浩楠翻翻白眼,但是还得微笑着表示感谢。
旁边的海兰珠看着那大酒碗,差点惊叫出来,急忙捂住自己的嘴,偷偷的看着邓浩楠怎么喝下去。
万众瞩目啊!不喝不行了!
这时,林风小声对邓浩楠道:“校长忘记那颜思齐的大酒碗了吗?”
对呀!
邓浩楠恍然大悟,怎么忘记这茬了!当初颜思齐也是用这么大的酒碗劝酒来着。
于是呼,邓浩楠故技重施,上敬天,下敬地,中间敬战死在金州大战中的英灵。
哗哗哗!
一大碗酒水愣是被邓浩楠倒了个精光。仅剩下一小口。
“干!”
邓浩楠高举着酒碗向左右前后的老百姓们示意,很是敬业的喝掉最后的一滴酒水,然后将空碗朝下,示意他喝光了。顿时令老百姓们热烈鼓掌、欢呼,甚至还有人大喊好酒量。
邓浩楠脸不红气不喘的拱手左右回礼,看的旁边海兰珠傻傻的盯着邓浩楠,最后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时,锣鼓喧天,鞭炮齐名,老百姓组织的舞狮子迎接大会开始了。
邓浩楠心中苦笑,眼下自己成了名人,以后这种应酬场合是少不了的了。于是不得不多停一会儿,跟老百姓们共同欢庆。
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直到邓浩楠进入都督府,过了大半个小时外面的老百姓方才渐渐散去。
“校长您先休息下吧!”
邓浩楠摇摇头,道:“我不累,马上叫齐人开会!”
“是!”林风领命出去安排,海兰珠转圈瞅着都督府,从小到大都是住蒙古包的她,看到如此富丽堂皇的中原建筑,自然要多留意欣赏一番。
“他们叫你校长!那校长是啥意思?”
“那边有花坛,自己去玩吧!”
“……”
海兰珠还待跟着,邓浩楠挥挥手,丁大牛会意,大墙一般的身躯顿时挡住了海兰珠的视线。而邓浩楠则趁机离开,摆脱了海兰珠的纠缠。
“傻大个儿,让开!”
“……”
海兰珠猛推了丁大牛几下,丁大牛却是纹丝不动。想要绕路过去,丁大牛去灵活的挡住她。这时邓浩楠已然走远,海兰珠顿时跺跺脚,瞪着丁大牛。
大牛同样回瞪着她,二人大眼瞪小眼。老半天,海兰珠不敌,很快就败下阵来。好在都督府内的景观新奇漂亮,正值六月中旬,很多花卉已经绽放,海兰珠很快就忘记了其他事情,沉浸在花海的憧憬当中。
※※※※※※※
都督府会议室内,留守金州要塞的主要人员已经到齐。
邓浩楠在开会前,接到了内阁首辅大臣黄立吉传来的消息。
林风道:“如此正好!我们出兵剿匪名正言顺,而郑芝龙跟倭国长期贸易,我们正好用这个借口对倭国开战,抢夺倭国沿海各地的粮仓。”
倭国的纬度虽然跟大明北方地区一样,但是岛国的海洋气候原因使其没有受到剧烈的小冰河气候影响,沿海地区产粮虽然有些减产,但是比起大明北方的剧烈减产程度要轻多了。
倭国跟大明的贸易主要是白银和粮食,用以换取大明的丝绸和瓷器。郑芝龙垄断了对倭国的贸易,自然也截断了粮食的供给,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大明缺粮的危机。
如今朝廷既然命令邓浩楠南下剿匪,那么正好可以借机会名正言顺的对倭国实施制裁,如果效果好的话,或许不需要动武,就可以让幕府集团取消跟郑芝龙的贸易,转而将粮食交易给辽东都督府。
钱顺提出的抢掠倭国,以获得粮食的计划被批准。具体行动方案,邓浩楠已经设定好了——代号C计划。
原本C计划以抢掠粮食为主,准备对郑芝龙的战争为辅。
如今情况有变,看起来必须要跟郑芝龙打一架了,倭国的粮食贸易必须夺过来。
“郑芝龙现在的情况如何?”
既然要打仗,那么邓浩楠先得摸清楚郑芝龙的实力。
林风回答道:“郑芝龙一直在扩军备战,泉州传来的消息表面,郑芝龙的水师最少拥有两千料战船一百艘,一千料到一千五百料战船两百余艘,千料以下战船和舟师共计三千多艘,拥水军已经达到十二万!”
邓浩楠倒吸一口冷气,暗道这郑芝龙看起来是准备拼命了。
千吨级战船一百艘,这看起来十分吓人。不过邓浩楠知道,郑芝龙的千吨巡航舰因为结构性问题,配备的火炮并不多,每艘二十几门的样子,数量基本上相当于太平洋舰队的护卫舰火力。
郑芝龙信奉的海战规则还是数量压到一切的法则。
“咱们的家底呢?”
林风道:“巡航舰十一艘,护卫舰八十艘,炮舰三十艘!不过十一艘巡航舰正在返航途中,按照行程计算,这几天就该有消息了!”
太平洋舰队护送贸易船队远赴墨西哥贸易,将从郑芝龙的北港商帮抢掠来的价值两百三十万两白银的货物运往美洲销售,按理说来回两个月就够了,但是前后却走了四个月,一开始林风等人还以为太平洋舰队被风暴*沉了,直到前几天一艘快船现行返回双子岛基地,报了个平安后大家才放心。
价值两百三十万两银子的货物,运抵墨西哥贩卖,保守估计也值一千万两。
邓浩楠突然问道:“咱们的经费还剩下多少了?”
林风苦笑了一下,道:“只有不到十七万两银子了,如果太平洋舰队不回来的话,咱们下个月就该拖欠工资和军饷了!”
“啥?”
邓浩楠愣住了,他的家底好像有一千多万两,加上半年来四处打劫的钱财和转手贩卖的货物,总计不下两千万两,怎么就剩这么点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经过林风的讲解,邓浩楠才知道这半年来,他的家底虽然殷实了,但是他养活的人也多了。如今手下控制着近八万军队,二十万工人,以及三十万人口,军队吃钱不说,工人要开工资,老百姓暂时还没法缴税还钱,一切生产资料都是辽东都督府倒贴钱进去的。
邓浩楠翻翻白眼,暗道自己两千万两银子养活不到六十万人都吃不消了,那朝廷可怜的几百万两税收,控制大明五千万人口(PS/:在册人口数,实际可能达到八千万),养着这么多人岂不是更辛苦?
邓浩楠拍拍自己的头,心道这下可把老子给吃穷了。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六十八章 犒赏三军
第一百六十八章 犒赏三军
两天后,琉球送来消息。太平洋舰队安全返航,李德带领的贸易船队满载而归。
按照邓浩楠的命令,太平洋舰队汇合护卫舰队,一起护送贸易船队,直接开赴辽东。
舰队官兵在小南山海军基地已经得知了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对于邓浩楠已经升任大明一方的封疆大吏,他们是打心里的高兴和喜悦。
舰队抵达旅顺海军基地的时候,邓浩楠亲自迎接了这次远行的一干功臣们。其中有舰队指挥官陈耀明等,海军陆战队刘虎等,以及太平洋公司贸易经理李德等。
陈耀明等海军舰队指挥官护航有功,刘虎作为邓浩楠嫡系中的嫡系,帮着邓浩楠控制住舰队和财宝,功不可没。而李德成功探索出一条新的太平洋航线,并且完成了巨额贸易,获得了巨额利润更是头功一件。
邓浩楠这边夸奖着一干功臣,那边四狗已经带领特勤处钱顺、刘灏然等人,迫不及待的开始清点贸易成果了。
李德于是拿出贸易清单,开始向邓浩楠汇报他的工作。
“尊敬的老板,您现在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了!”
接过李德递过来的清单,邓浩楠强忍着兴奋,一字字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价值两百三十万两银子的货物,运到墨西哥之后,顿时被抢购一空。平均价格翻了十倍甚至十五倍,最高的是丝绸和瓷器,其次是茶叶和生丝,手工艺品最差,但是价格同样翻了五倍。所有货物销售结束时,换得西班牙本洋一千八百五十五万元,墨西哥鹰洋三千三百七十七万元,大约折合白银三千六百万两左右。
原本这批货物的预计总价高达七千万两,听李德解释,西班牙帝国控制白银流入东方,墨西哥的最高关税高达100%,平均关税也在75%,因此邓浩楠的货物被加征了90%关税。再加上停泊墨西哥的泊船税,商品交易税,人头税等,自然就将货物的价格翻了几十倍。
李德认为关税太高,墨西哥的商人所得的利润不高,势必影响销售。而二十多船的货物如果这样出售的话,那么卖光货物至少要八个月时间。八个月对于商人来说,变数太大的,因为墨西哥每年都有一趟前往马尼拉的贸易船队,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如果墨西哥的船队回来的话,那么邓浩楠的货物势必贬值,得不偿失。
因此。李德跟陈耀明、刘虎等人商议,决定走私入关,逃脱墨西哥海关纠缠。
此时的墨西哥地域辽阔,面积基本上相当于大明国土的四分之三,太平洋舰队很容易就找到了偷渡入关的港口——加利福尼亚湾的巴耶尔塔港。
这要得益于李德的朋友,墨西哥大商人马特瓦拉的帮助。商人为了暴利,自然不惜铤而走险,马特瓦拉便是其中之一。如果邓浩楠的货物可以躲过海关,那么价格将大幅度下降,商人的利润空间就大大增加了。
在马特瓦拉的帮助下,货物顺利的运进了墨西哥境内。但是为了不惊动墨西哥总督府,马特瓦拉一口气吃下了一半的货物,支付了三千万墨西哥鹰洋。但是剩下的货物他吃不下,于是秘密联系其他墨西哥大商人,偷偷的给分了。
这样,李德获得了价值三千六百二十万两白银的巨额贸易货款,虽然比预计的七千万两少了一半,但是胜在没有风险。
这样,刨除太平洋舰队船舶停泊税二十万鹰洋,其他的什么费用都没交。直到太平洋舰队离开的时候,墨西哥海关还以为李德他们什么都没有卖出去。
去一趟墨西哥。自然不能空手而回。
李德深知东方人喜欢什么东西,黄金白银自然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