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马车夫-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弃他这个女儿了。
“都是小女的错!三贝勒就请放手做吧!我不认这个女儿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皇太极即便心中那么想,嘴上也不能说。
“也许我们都猜错了!说不定李小七想出了方法将猎鹰射杀了也说不定!”
接着皇太极转向范文程,问道:“这附近都有那些关口可供骑兵通过?”
范文程道:“雾灵山附近三面都是长城,西面是磨刀峪,南面是将军石关和马兰峪关,东面是汉儿庄、喜峰口和熊窝头,根据最后的情报,他们应该是往南面或者东面方向走!”
东面最远,西面和南面最近,皇太极相信“李小七”会走南面。
‘李小七’你休想跑掉,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皇太极握紧了拳头,喝道:“我们去将军石关,然后沿着长城往东走!”
※※※※※※※
当皇太极前往南面的将军石关口时,邓浩楠在高峰的指引下,沿着柳河却是往北走。走到白马川时,柳河绕过了山脚,折向南,同时汇入了更大的一条大河——滦河。
滦河正值春汛末期,河道非常的宽,河水湮没了河套平原,直到森林里。
关外的河流是没有堤坝的,因此一旦到了汛期,就是今天的亚马逊河流那般情景。
路不好走,于是邓浩楠等人砍树造木筏子,然后顺流南下,速度却是快多了。
沿着滦河,邓浩楠一行人一路南下,经过一天的水路,第二天便抵达了滦河在长城的水关口——喜峰口。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命运喜峰口
第一百六十三章 命运喜峰口
喜峰口,唐时称卢龙塞。明景泰三年筑城置关。关外直通蒙古大漠,自古就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流和战争的场所。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喜峰口关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余米,向北升高至1000余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难。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喜峰口关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可至顺天府。
顺河而下,邓浩楠站在木筏上,欣赏着两侧的悬崖峭壁。
“大人,前面就是喜峰口关了!”
喜峰口关西侧的长城水关就在眼前,千里目中,可以清晰的看见拦在滦河上的水关寨门。此时的寨门下面已经被洪水冲毁了一大半,已经有人在附近进行抢修。
为了不遭致误会,邓浩楠派人持官印先行前去通知守关将领。当然,入关前,邓浩楠需要制造辽东将略李小七失踪大漠的假象,因此送信之人携带的是邓浩楠的辽东将军官印。而不是辽东经略的官印。
水关守将接到邓浩楠的印信之后,立即呈报喜峰口关参将张安德。张安德有些纳闷,因为邓浩楠给他看的官印是辽东将军的官印,而据他所知,半个月前,邓浩楠已经被任命为一等忠勇伯,征北将军,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外加兵部左侍郎,任何一个官衔都比这个辽东将军大得多。
不过,这辽东将军的印信却是真的,不由得张安德不相信。
或许是这个邓浩楠低调行事吧!
张安德急忙命令明军将那只剩下半截的水关闸门打开,让邓浩楠一行人通关。
邓浩楠顺利的通过了长城喜峰口水关,当木筏子靠在水关右侧的岸边上时,邓浩楠等人方才松口气。
终于脱险了!
所有人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所有人登岸后,参将张安德直接迎了过来。
“喜峰口关参将张安德参见伯爵大人!”
伯爵大人?
邓浩楠等人皆是一愣,丁大牛、高峰、海兰珠以及其他近前的侍卫们同样不知所言。
张安德见邓浩楠愣住,心中暗道这人莫非是冒充的?不过观看邓浩楠全身金盔金甲,其他人更是铠甲披挂,火枪、强弩等装备先进,且军服雪白扎眼,确实跟传说中的邓浩楠所部相似。
“伯爵大人这是打哪来啊!”
邓浩楠疑惑的回答道:“半个月前,本官陪同辽东经略李大人从宁远出发,入蒙古洽购战马,不料半路上遇到贼酋皇太极,本官跟李大人被敌军冲散!”
原来如此!
这就对了!邓浩楠半个月前离开金州,自然不知道金州大战的事情。也不知道朝廷的册封。而且,张安德已经得到长城烽火示警,鞑子大军叩关,自然不再怀疑。
邓浩楠作为天启双杰之一,自金州大战之后,他的名号传遍了大江南北,可以说在明军当中,邓浩楠被他们所崇拜,当作偶像英雄看待,声势远远高出袁崇焕。
张安德确定了邓浩楠的身份之后,急忙请邓浩楠入关休息。
一路上,张安德将金州大战的事情跟邓浩楠说了一遍,听得邓浩楠直咂舌,此时才知道这半个月来,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情。
丁大牛等人听到金州大捷,以及邓浩楠被封忠勇伯等一连串的官衔后,顿时放声欢呼。
张安德乃军中宿将,好兵孬兵一眼就能看出来,从他们的欢呼声中,可以判断他们是邓浩楠的手下无疑。对邓浩楠的身份更加确信无疑。
高峰跟海兰珠二人因为是平民身份,无法得知张安德跟邓浩楠的对话。不过看到邓浩楠的手下们欢呼,也知道是好事。高峰不明所以,但是也跟着欢呼,因为他知道邓浩楠曾经答应给他荣华富贵的。
海兰珠四处打听,但是众侍卫都只是淡淡一笑,对她这个蒙古人暂时还心存警惕。
“很了不起吗?”海兰珠气嘟嘟的样子,“没见过逃跑也值得高兴的!”
自己的部下打了打胜仗,邓浩楠心中高兴。加上一大串的官衔给加到他的头上,邓浩楠今夜睡觉的时候,怕是都在偷着乐了。
登上水关长城,邓浩楠这时才能看到喜峰口关的整体布局。
在后世,喜峰口关邓浩楠没有看到过,因为后世的喜峰口关已经被水库所湮没,整个关防要塞沉在水中不见天日。
此时见到这个关城,顿时打破了邓浩楠以往对长城的认识。后世的长城只剩下了一条,给人的印象是长城就是一条。
此时俯视喜峰口关,才发现真正的长城却是有两道甚至是三道,还有很多短短的长城,更是不计其数。
在张安德的解说下,邓浩楠从新见证了历史上的喜峰口关。
喜峰口关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关有三重,三道关门之间由坚固的基砖墙连接成一体。城墙有六个接触点均有空心敌楼,西城墙与长城主体相连。喜峰口长城建筑别有新意,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喜峰口分为关城和城堡两个部分,城堡坐落在群山包围的盆地里,四面用条石砌成,非常坚固,城墙有两丈多高。关门上建有13米高的镇远楼。关城建在城堡北面,三面临山一面靠河,由“日”字型的三道套城组成,关与关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砌墙连成一体。城墙的六个接触点均设空心敌楼,西城墙又与万里长城主体相通。古时无论是车马、行人,入关城都要通过三道门,可说是戒备森严,确是金汤之固。
邓浩楠是从水关过来的,水关并不再喜峰口关正面。
此时,喜峰口关突然鸣金示警,狼烟从西面的汉儿庄关口升起,一直传递到这里。
邓浩楠问道:“怎么回事?”
张安德道:“鞑子叩关,前些天便接到密云卫通知,数万鞑子和蒙古骑兵叩关,沿线已经严加戒备!”
跟着张安德一起登上镇远楼,居高临下,邓浩楠看到了鞑子骑兵沿着长城下的山脚一路快速追来。
原来,皇太极往南逼近明军将军石关后,并未发现邓浩楠等人的行踪。对于皇太极来说,没有抓到邓浩楠,顿时就发毛了。急令大军折向东,沿着长城脚下,向汉儿庄、喜峰口快速推进。
皇太极明白。邓浩楠已经跳出了他的包围圈,南面没有,唯一的可能就是东面的汉儿庄、喜峰口了。
皇太极大军抵达汉儿庄时,哨探突然汇报,在滦河有蒙古牧民发现一队人马造木筏南下。
范文程立刻判断是对方逃窜方向是喜峰口,因为滦河的下游过境喜峰口长城。
皇太极着急了,到嘴的鸭子竟然飞了,这是相当滴窝火。于是发兵急忙从汉儿庄向喜峰口赶来。
“是皇太极!”
张安德从邓浩楠口中得知情况后,急忙组织兵力防御。
狼烟四起,江山北望。
站在长城上,邓浩楠忽然间想起了屠洪刚的那首尽忠报国歌曲。
此时此景。是何等的相似。
忽然间,邓浩楠好像想起一件事情,明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次战争,就是皇太极发动的“入口之战”。
入口之战!喜峰口!
这两个词语在邓浩楠的脑海中顿时被联系到了一起,皇太极是从喜峰口入关的。
邓浩楠心惊,难道这次皇太极就会直接从喜峰口入关了吗?
邓浩楠望向水关长城附近,水关两侧的长城都被洪水冲塌了一百多米宽,那个临时充当的寨门根本挡不住鞑子的冲击。
该死的!
邓浩楠的脑袋顿时大了一圈,自己竟然不知不觉中,被历史给安排成了给皇太极的指路人。
这下好了,皇太极只要不是傻子,定能看到喜峰口水关防御上的最大破绽。
该死的!
莫非入口之战将要提前两年不成?
若是连累关内百姓生灵涂炭,那邓浩楠真的要憋屈死了。
喜峰口关城上,虽然有三千多明军登城防御,但是邓浩楠看到的却是老弱两级分化严重的兵源。
“怎么都是老弱?”
张安德苦笑道:“伯爵大人有所不知,戍守边关都是世代的军户和发配边疆的犯人。这年头,朝廷拖欠饷银,青壮之人都跑的差不多了!”
邓浩楠担忧的道:“皇太极这次人马足有三万人,这些人如何防守得住?”
张安德叹道:“末将已经向遵化求援,只要能挡住三个时辰就没事了!”
邓浩楠明白,大明的军事体制虽然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但是军人的待遇超低,加上发配边疆戍守的不是罪犯就是老弱,让他们当土匪去抢老百姓还差不多,让他们抵御敌人可就差远了。
不过,令邓浩楠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鞑子突然号角声扬起,竟然撤退了。
离着喜峰口五里外,皇太极皱眉道:“宪斗为何要阻止我进军?李小七就在城上,我们从水关可以直接攻进去。”
范文程道:“主人一路过来,长城遍地烽火狼烟,明军必有援军抵达。即便我们攻下了喜峰口,可是主人也逼将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皇太极顿时恢复冷静,刚才他又犯了冲动,一心想要杀死李小七报仇。
范文程道:“主人今次收获巨大,得科尔沁部。当保存实力回去争夺汗位。而喜峰口水关显然暴露了明军的弱点,若是现在就冲进去,虽然能得到些好处,但是日后明军定然有所防备。若是等到主人将来实力稳定,大金国力恢复之时,倾国力再攻喜峰口,一举拿下大明京城,则霸业可成。”
皇太极闻言大喜,道:“多谢宪斗提醒,我差点意气用事。”
范文程笑道:“主人应该感谢李小七才对,正是他带着我们找到了攻破长城的方法!”
皇太极闻言一愣,接着哈哈大笑,笑的他眼睛都快流出眼泪了。
不知是兴奋的,还是痛苦的。
※※※※※※※
鞑子撤退了,这令邓浩楠有些错愕。
不过,鞑子撤退,倒是令所有人松口气。
看着长城水关,邓浩楠十分担忧。他不知道历史上的鞑子是如何破了喜峰口的,但是眼前被洪水冲垮的水关无疑是破绽。
“张参将可知这水关能否挡得住鞑子的攻击?”
张安德苦笑着摇摇头,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关外是蒙古哈喇嗔部,已经跟咱们停战十几年了!朝廷将钱财和重心都转移到了辽东,蕲镇这里已经多年未曾修葺了。”
是了!大明跟蒙古恢复友好,将注意力都移到辽东,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将来鞑子控制了蒙古,绕过山海关,借道蒙古从长城防御薄弱处叩关。
大明的财力都被转移到了辽东,尤其历史上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崇祯信了他,倾国力支持他,结果皇太极绕到蒙古,兵临北京城下,五年平辽成为泡影,令崇祯的希望破灭,不杀袁崇焕崇祯非得憋屈死不可。
年久失修,军备松弛,眼前的张安德不过也是混吃等死的那种心态,即便有雄心有报复,面对阉党横行,朝纲混乱的局面,也不得不放弃。
邓浩楠叹道:“加固这水关需要多少银子?”
张安德道:“加固了也没用!我们五六年都没有修过水关了!这些年来,冬天来的早,时间又长,寒冷异常,这滦河以前是小河,这些年河道拓宽了五六倍,每年两次大洪水,再坚固的水关也被冲垮了!”
邓浩楠道:“鞑子这次来到喜峰口,定然看穿了这水关的弱点,下次定会从你这里突破!”
张安德苦笑道:“这里多年都没有战事了,朝廷那些阁臣大员们根本不会搭理我们,上报朝廷也没用,除非鞑子的刀架到他们的脖子上,否则他们是不会相信的!皇上永远都只知道天下太平,天下盛事!”
忽然,张安德扇了自己一耳光,道:“早上喝多了,又在胡说八道,伯爵大人勿要——”
邓浩楠挥挥手,道:“你放心,本官可不是大嘴妇人!”
张安德拱拱手,道:“多谢!末将略备了些薄酒,还望伯爵大人不嫌弃!”
邓浩楠问道:“你也不容易,我这么多人就不吃你了!”
接着,邓浩楠叫来丁大牛,给张安德留下了三万两黄金。
“大人您这是!”
邓浩楠笑道:“喜峰口救了我和我的部下们一命,这三万两黄金我交给你!你自己留下也好,发给将士们也罢!只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这万万使不得!”
邓浩楠挥挥手,道:“我只是提醒你,鞑子肯定会再来的,你好自为之吧!”
张安德还要推辞,邓浩楠已然翻身上马,道:“后会有期!”
“多谢大人,大人慢走!”
望着邓浩楠等人离去的背影,张安德手下的一名校尉说道:“这个伯爵大人是不是脑子有病?”
“闭嘴!你懂什么!”
张安德喝斥了那校尉一句,接着看了看手中的一大包金条,又望了望那残破的水关长城,无奈的笑了笑。
“通知所有工匠,重修水关!”
※※※※※※※
邓浩楠一行人出了喜峰口关,骑马沿着官道前进,一路上看着炊烟袅袅的一个个小村庄,邓浩楠的心情好多了。
下午四点左右,邓浩楠一行人来到了蓟州镇。
蓟州镇是顺天府管辖下的一个边防重镇,人口五万余人,看得出很是兴旺。
从蓟州镇往西,过了遵化就是京师,往东过了迁安,就是山海关。
邓浩楠自然是要往东走的,派人前往关外宁远通知黑珍珠号和护卫舰队过来接应自己,而邓浩楠众人都已经人困马乏,找了一家大客栈,全部给包了下来。
客栈前后左右三个大套院,各有两层客房。邓浩楠五百多手下,因为有三分之一要站岗执勤,因此勉勉强强住的下。
前院大厅是餐馆,属于餐馆、旅店一体化经营。
邓浩楠收拾完毕,卸掉了盔甲,换上了自己的军装,来到前厅吃饭。
好在大明对衣服的款式不做限制,只限制衣服的颜色和补子,因此邓浩楠的另类军服,并没有引起店家人员们的过度注意,只不过多看了几眼而已。
掌柜的见邓浩楠一行人,带着火铳和兵器,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军爷,原本怕他们吃霸王餐,不打算招待。不过见丁大牛一出手就是金条,顿时笑脸相迎,急忙打发了小二,亲自过来招待。
“这位官爷!不知要吃些什么!”
邓浩楠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官儿!”
掌柜的笑道:“大人气宇轩昂,风度偏偏,一看就不是凡夫走卒!”
桌子旁坐着的海兰珠扑哧一笑,道:“你们汉人可真会恭维!不过你可是猜对了,他可是大官,好生伺候着,说不定赏你几万两金子!”
邓浩楠的手下出手就是金子,掌柜的自然不做怀疑。
邓浩楠白了海兰珠一眼,道:“都有什么好菜吗?”
掌柜的指了指柜台上方,道:“都在牌子上呢?大人要什么就尽管点就是!”
邓浩楠抬头一看,果然柜台上面悬挂着一个个的长长木牌子,牌子很大,字写的很清楚,只可惜邓浩楠一个字都不认识。
叉!
邓浩楠张大了嘴巴,翻翻白眼。
海兰珠似乎看出了邓浩楠的窘状,小声调笑道:“大人不认识字啊!”
邓浩楠瞪了海兰珠一眼,道:“胡说!我是看这么个小地方竟然也有不少好菜!很吃惊而已!”
心中却是在埋怨,写繁体字本就不好认了,偏偏还是繁体草书?真是气死人了!
掌柜的急忙道:“大人说的是!”
“有什么好菜都上了吧!”
老半天,邓浩楠也不知道怎么点菜,索性打个埋伏。
掌柜的急忙领命,乐滋滋的去吩咐厨房烧菜。
这边海兰珠却是笑弯了腰,捂着肚子偷着乐。
邓浩楠抖了抖眉梢,瞄了个咪的!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六十四章 【郑和宝藏】之瑞士钱庄
第一百六十四章 【郑和宝藏】之瑞士钱庄
饭后,邓浩楠美美的洗了个热水澡。半个月的大漠奔波。十足的疲惫,因此足足泡了一个小时方才出来。
当真是一个舒坦!
换了身儒服,宽松的衣服就跟后世的浴袍一般,误打误撞的倒也合适。
阳光下,邓浩楠带着大明造黑水晶眼镜,躺在院子里的太师椅上晒太阳。
温暖的阳光照的浑身热乎乎的,十分享受。
难得的平静,邓浩楠心中却是在推算着这次的大漠之旅。
购买蒙古战马的计划泡汤了,原本还想着趁机联合蒙古各部,一举消灭后金女真。不料却阴差阳错的干掉了蒙古大汗林丹,这个蒙古最后的大汗,原本可以多活五六年的,如今却是提早退出了历史舞台。
林丹汗自后期是个昏聩的大汗,死了也没什么。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一死,后继无人,蒙古各部最后一块遮羞布没了,可以堂而皇之的投靠后金。
对于连续两次大战失利的后金,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想起喜峰口水关,皇太极明明看到了明长城的薄弱,却是没有发起攻击。这在其他人眼中,认为皇太极不敢攻击长城。但是邓浩楠却是知道。历史上皇太极登基大汗后对大明的攻势中,第一次就攻陷了喜峰口。
这表明他不是不敢,而是在收紧拳头,准备一次性破关,直捣黄龙。
该死的!
历史的火车头在几个月前拐了一下之后,如今又拐了回来,这令邓浩楠很是头疼。
从蒙古没法买到战马,只能另想办法。
正待邓浩楠思索问题的时候,脚步声响起。转头一看,丁大牛跟海兰珠联袂走了过来。
邓浩楠要在这里休整一天,海兰珠第一次来到大明,好奇心特强,软磨硬泡的要求出去转转。于是邓浩楠只好派人请店小二做她的向导,让她出去长长见识。
“这么快就回来了?”
丁大牛近身道:“大人有情况!”
邓浩楠闻言一愣,旋即起身,摘下了墨镜。
“什么情况?”
丁大牛看了海兰珠一眼,然后在邓浩楠耳边耳语了一阵。
“用的着这样吗?”海兰珠嘟着嘴,不满的道:“我有不是奸细,干嘛还要躲着我说话!”
听完丁大牛的话,邓浩楠一阵惊讶。
“真的?”
丁大牛点点头,不置可否。
原来海兰珠出去逛街,路过一家茶馆歇脚。无意中听说蓟州镇上的一家钱庄悬赏一千两白银,寻找识字的有缘人。
海兰珠得知后,怀着好奇心去了那家钱庄。钱庄内聚集了很多人,庄家在大厅内悬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个大字,只要认出这个字的便给一千两白银。
海兰珠跟店伙计。以及几个陪同的侍卫都不认识,但是其中一个侍卫好奇,将那字照着画了下来,拿回来找丁大牛等一干人辨认。
丁大牛看过那字之后,虽然也不认得,但是感觉跟邓浩楠日常写的字很相似,感到有些不同寻常,于是过来询问邓浩楠的意见。
“拿来我看看!”
邓浩楠坐起身来,侍卫将字条递了过来。
邓浩楠接过来一看,顿时傻眼,老半天蹦出一个字来。
“FUCK!”
“法克?”海兰珠重复了一遍,看向丁大牛等人,问道:“什么意思?”
丁大牛等一干侍卫们顿时将头别向旁边。
邓浩楠不想让自己平时说脏话影响了他的形象,因此用将士们听不懂的英语代替。不过久而久之,经常呆在邓浩楠身边的将士们,结合邓浩楠说话时的情景和表情,渐渐的就推理出了这些话的大致含义。
“备马!”邓浩楠想了一会,突然道:“我们去看看!”
丁大牛急忙集合侍卫队,邓浩楠则往前厅走去。
海兰珠好奇的看看太师椅上的太阳镜,拿起来琢磨一番,然后学着邓浩楠的样子带上。转了一圈差点没摔倒,很快又摘了下来。
“什么破玩意儿!黑乎乎的!”
海兰珠撇撇嘴,小声道:“跟你的主人一样神神秘秘的!”
说着瞥眼一看,见邓浩楠已经走远,急忙放下太阳镜,快步跟了过去。
究竟是什么令邓浩楠如此重视呢?
原来那个字是个简体的“龙”字,古代的“龍”字跟现代差距太远,因此没有人能够认出来。悬赏一千两银子,其目的不言而喻。
莫非还有一个跟自己相同的穿越者吗?
邓浩楠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有了同道中人,紧张的是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
大厅内,掌柜的一看到邓浩楠,立刻出来笑脸相迎。
“大人这一身书生打扮,莫不是出去转转?”
邓浩楠点点头,这时才想起来还没有询问那个钱庄叫什么,怎么走。
“那钱庄叫什么来着?”
海兰珠回答道:“好像叫瑞士钱庄!”
瑞士钱庄?
邓浩楠愣了一下,顿时笑道:“他干脆叫瑞士银行得了!”
“大人真是慧眼如炬!”掌柜的说道:“这瑞士钱庄在两百年前的确叫瑞士银行!”
“啥?”
邓浩楠瞪圆了眼睛,惊讶无比。
掌柜的还以为说错话了,急忙告罪。
邓浩楠挥挥手,示意没事,要他详细的说。
原来两百年前,郑和奏请朱棣建立中央银行,收缴全国金银,以银铜本位制为基础,印制大明宝钞以为流通货币。但朱棣认为大明银矿极度匮乏,收缴白银对统治有影响,因此否决了郑和的提议。
但是,对于郑和提出的印制宝钞一事却是大为赞赏,于是命令郑和主持宝钞发行。
郑和于是成立了瑞士银行。作为发行宝钞的唯一法定机关,并且有朱棣的朱笔御批的匾额,使得瑞士银行一时间名声大噪。
但是,后期朱棣数次大举远征,以及六次下西洋所带来的巨大财政亏空,好面子的朱棣每次都大笔的赠送各国来朝使臣财物,财政越发吃紧。这使得朱棣打起了宝钞的主意。郑和提出不能过度滥发宝钞,会导致宝钞贬值,令大明金融系统崩溃。为此郑和得罪了朱棣,郑和失势,从此销声匿迹,很多人都认为他死了。同时大明各地官员开始印发宝钞,瑞士银行也受到牵连而倒闭。
宣德五年,朱瞻基不知为何,突然启用郑和,而销声匿迹的郑和从新上台后,立即组织第七次下西洋。同时,滥发宝钞得到一定程度的制止,而瑞士银行并没有东山再起,而是改名瑞士钱庄,并且十分低调。
但瑞士钱庄的经营理念很高,是大明唯一一个存款不收费的钱庄,因此经营了两百年。这个钱庄已然没有倒闭。
“你怎么知道的?”
掌柜的指了指客栈的牌子,道:“我们祖辈都在这里经营,这牌子却比我祖父的岁数都大!”
邓浩楠抬头一看,果然那燕云客栈的牌子已经相当的古老了。
又问了些问题,那掌柜的也只知道那些,再多就不清楚了。
邓浩楠思前想后,郑和背后肯定受到那个冯姓之人的指点,否则又怎么会会出现纸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呢!
邓浩楠微微一笑,这个冯姓之人既然帮助郑和造船下西洋,又打造了龙凤双簪,作为一个未来人。他不会甘心被历史湮没,定会留下相关资料。但朝廷跟郑和显然不会让他的事情被外界知道,定会想方设法的抹去他的一切历史记录。因此,不难排除,他会靠着自己的智慧去对付他们。而瑞士银行代表着什么?敬业、安全和保密,说不定这宝藏的线索就在这个瑞士钱庄之内。
“瑞士钱庄的老板姓什么?”
掌柜的想了想,道:“好像姓冯!”
邓浩楠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浓厚了。
这时,丁大牛已经准备好了,自有侍卫将疾风牵来。
邓浩楠二话不说,飞身上马,让向导前面带路,一行五十余人直奔瑞士钱庄蕲州镇分号。
※※※※※※※
一路上,海兰珠叽叽喳喳的跟邓浩楠打听,主要就是围绕邓浩楠为何认得那个“龙”字展开。
邓浩楠满头的黑线,左一句又一嘴的忽悠她。不料,邓浩楠说假话,那海兰珠反倒信了!
嗨!没想到古代跟现代竟然一样,说真话没人肯信,说假话反倒一个个的都当真话。
真是没天理了!
说话间,众人已经骑马来到了蓟州镇的瑞士钱庄门口。
跟掌柜的描述完全不同,瑞士钱庄门前冷清,两只孤零零的大石狮子,左面门牙掉了一颗,右面口中的珠子也不见了。
生意并不好吗!
邓浩楠等人下马,自有侍卫过来牵马。
这时,门内呼啦一下子冲出来二十多个灰衣襟小打扮的家丁,一个个的凶神恶煞一般,手中还拎着木棒。
邓浩楠顿时愣住,转头问向海兰珠。
“你们刚才是怎么进去的?”
海兰珠也是一头雾水,道:“刚才我们跟着一群书生,直接就进去了!没人阻拦啊!”
人品出问题了?
邓浩楠脑子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你们是什么人?”
“放肆!”
丁大牛爆喝一声,接着所有侍卫顿时亮出了武器。
邓浩楠急忙挥手阻止,道:“不要惊慌,我——那个本公子是来领赏的!”
说着拿出那个写着龙字的牌子,道:“我认得这个字,听说一个字值一千两银子是吧!”
为首的家丁走过来。看了一眼牌子上的字,又看了看邓浩楠。邓浩楠一身书生打扮,长的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文人的架势。
于是脸色缓和,道:“刚刚有一伙人闹事,因此多有得罪!敢问公子贵姓?”
“免贵姓邓!”
“邓公子,钱庄重地,你们不能带兵器进去!”
丁大牛正待喝问,邓浩楠急忙挥挥手,深知钱庄门前是非多,因此让所有人将武器解下来。
“邓公子请!”
家丁确定邓浩楠一行人没有敌意,因此还是很客气的。
进入钱庄大厅,忽然间却是热闹了起来。
原来人都呆在这里,很多书生摇头晃脑的讨论问题,仔细一听,都是关于如何解开字体之谜的话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