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上马车夫-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辽将军

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辽将军

【今日第二更】

北京的冬天特别的冷!

自从得知努尔哈赤率领鞑子大军入侵以来。上至皇帝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胆战心惊。

平日里的北京城,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

如今还哪里敢出家门?

一个个的都跟大家闺秀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北京城不论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尽皆重兵把守,城门紧闭,已经准备好了迎接鞑子的大军到来。

偌大的大明王朝,竟然怕鞑子到如此地步?

他们竟对山海关外的大战一点儿信心都没有?

“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

一骑红尘疾驰而来,手中红旗高举,沿途不住的吆喝。

八百里加急!

今儿个有些特别,平日里都是淡黄色的飞鸟服,今天竟然是红旗、红袍、红马。

这是——红旗报捷!

宁远是啥地方?

太小了,没名气,更没明星在那里!

老百姓们不知道,如果喊山海关大捷,亦或者喊鞑子败了,老百姓也许会明白是关东打了打胜仗。

北京城上的守城官远远的就看到了,急令打开城门。

中门大开!

是的!

八百里红旗报捷必须开中门,否则要受严厉处罚的。

“宁远大捷!”

“鞑子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报捷骑兵自城门洞内冲入北京城,声音还在长长的城门洞内回荡着。

很快。声音在内城、皇城的一条长街上回荡,老百姓们在家里听得真真的。

鞑子败了!不用再害怕了!

报捷骑兵疾驰而过,身后留下了一片欢呼声。

皇城乾清宫大殿内,难得一干文武大臣们都起了个大早。

不过,大殿内就跟自由市场一般,群臣三三两两的说着话,时不时的听到魏忠贤的说话声。

看起来魏忠贤很乐于跟内阁的阁臣们一起谈论政治,哪怕他不懂,在这个时候也会说声“好”“没错”“有道理”等等。

或许已经习惯了内阁和阉党们的这种议论方式,熹宗朱由校靠在龙椅上竟是睡着了。

“辽东八百里急报!”

大殿外,随着太监们一声接着一声,借力一样的将话传到大殿内,顿时令大殿内的所有人全部闭嘴,静气凝神。

不会是山海关失陷了吧!

或许这正是所有阁臣的想法,因为他们心中都明白,阉党高第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山海关失陷并不奇怪。

朱由校一个机灵,顿时坐了起来。

“快传!”

魏忠贤急忙回到朱由校身旁,低头寻思着这个八百里加急莫不是山海关失守了。

“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

一声声的高喝,令魏忠贤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报丧就好。

朱由校跟所有大臣们都松了口气,还好是捷报。

思索间,报捷人手持红旗进入大殿,三呼万岁,行叩拜大礼。

“监军辽东经略李,呈皇恩浩荡,日前取宁远大捷。破贼掳大军三十万于宁远城下,贼首努尔哈赤负伤奔逃,生死不明,尚待核实!”

嗡的一声,整个大殿内顿时炸了锅一般,众大臣纷纷交头接耳。

魏忠贤轻咳一声,众人连忙安静。

“可有奏报!”

报捷人急忙将怀内奏折呈上。

魏忠贤将奏折递给朱由校,朱由校激动万分,双手有些颤抖的打开奏折看了一遍。

看罢,朱由校满脸的不解、怀疑、震惊、喜悦,竟是摇头苦笑。

很快,奏折传阅一干大臣,所有人尽皆瞠目结舌,远大于喜悦。

魏忠贤很是不爽,因为他虽然也看了奏折,可惜不认识几个字,就等着大臣们说与他听。结果,所有人一会儿摇摇头,一会儿点点头,就是不出声,气的魏忠贤咬牙切齿。

首辅大臣黄立吉兴奋的道:“宁远大捷。斩首鞑子三十万!实乃天佑大明!皇上圣明,请皇上下旨犒赏宁远三军将士,封赏有功之臣!”

朱由校心中那叫一个高兴,鞑子之患已经困扰了大明很久了,此次打了一个打胜仗,一扫之前的颓风。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兵部尚书催呈秀道:“宁远大捷,监军辽东经略李公公当属首功,而李公公乃御马监太监,魏总管引荐有功!”

催呈秀作为阉党核心成员,出了这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时,立刻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到阉党手里。

朱由校心中暗骂,明明是他举荐的,却变成了魏忠贤。不过,眼下他却是还不能跟魏忠贤翻脸,因此先封赏魏忠贤总督南海子。此时的魏忠贤已经有了很多的头衔,如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掌惜薪司、内府供用库、尚膳监印务,司礼监秉笔,提督乾清宫等殿,此时又多了提督南海,但是这个死人妖对于这个头衔乐此不疲,美美的接受了这个封赏。

在外人看来,这宁远大捷却是他魏忠贤第一个受赏的,可见其权势滔天。

朱由校然后问及如何封赏其他人时,催呈秀却是不言语了,其他大臣们也不说话,毕竟他们符喝魏忠贤是没办法,但是若是给其他人封赏,他们心中有些嫉妒。

朱由校问向魏忠贤。道:“小七是你的人,你看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给他个什么封赏好呢?”

魏忠贤本想着小七这次是替死鬼,因此并未询问陈宁和程平关于小七的细节,只知道小七是他们的嫡系。而陈宁和程平得知小七并非开始时的傻子,而是很聪明,顿时后悔,但是又不敢跟魏忠贤汇报实情,因此使得邓浩楠的身份便无人揭晓。

此时,魏忠贤想到,宁远守军竟然能够打败鞑子,显然是作为统帅的小七的功劳。但是也说明宁远的明军战力强大。此时魏忠贤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内反对势力,中央军权虽然掌握,但是阉党收刮的太厉害,宁远等地方军对他非常不满。因此他急需要有实权,有战斗力的党羽。

而此时的邓浩楠,显然就是他建立边疆势力的首选对象,毕竟太监之间有共同语言,这比催呈秀掌管兵部要安全的多。

“老臣以为,如此大的功劳,当实受辽东经略,总督辽东军务!”

朱由校心中暗笑,看起来魏忠贤将邓浩楠看成他的人了。

于是顺水推舟。道:“准了!”

剩下的就好办了,宁远的袁崇焕因为在朝中有人,黄立吉为其说好话,加封袁崇焕兵部右侍郎,荫千户。祖大寿升副总兵,满桂升都督同知,实受总兵官,其他各有封赏。而对明军将士,则只拨款十万两白银犒赏。

对于邓浩楠的封赏,开始有些争论。

因为袁崇焕知道邓浩楠不认识字,为了感激邓浩楠的对他们的恩德。因此在奏折里特意将邓浩楠说成是大明水师副都督邓子龙的后人。

这可了不得!

按照军户世袭制,邓浩楠应该提督大明水师副都督,同时因为邓浩楠拥有数百艘大型战舰,应当实受水师都督。

可是这样一来,触动了朝中阁臣顾秉谦以及一些大臣们的利益。因为他们正是通过大明水师来走经商的行当,一旦换人,他们的利益能不能保住?

而黄立吉等人早就顾秉谦等人眼红走海贩货带来的巨大利益,此时正好接着邓浩楠的机会,想要推到眼前的格局,从新洗牌,以此从中分一杯羹。

因此,一干大臣们顿时争吵了起来。

大臣们争吵不休,但政治本就是吵架,因此很快他们吵架结束,彼此达成了妥协。

根据协议,内阁将大明水师分为南北两洋。以长江划界,北面称北洋水师,以登州水师为基地,南面称南洋水师,以松江府为基地。

划分完毕,在分配上却是又打了一场口角战。

阁臣顾秉谦要保住北洋水师,维持他们在登州鲁帮的利益。将邓浩楠安排到南洋水师当提督,因为正好南方郑一官率领兄弟联盟洗劫东南诸省,南方各省水师无力抵抗,因此将邓浩楠派往南方,消耗邓浩楠的水师实力。

首辅黄立吉自然不同意,他要的是拆散顾秉谦支持的鲁帮,分一杯羹。因此他声称邓浩楠来提督北洋,因为正好要用兵乘胜追击,扫荡辽东鞑子。

内阁分成了两大阵营,争吵不休,就差动手打架了。

而朱由校显然对内阁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睡觉。

最后,魏忠贤发话了。

因为魏忠贤以有鲁帮的进贡,因此不得不偏向鲁帮,也就是支持阁臣顾秉谦等人的意见。

黄立吉没有办法,拗不过魏忠贤。只好同意。

不过魏忠贤却是希望邓浩楠能够在北面帮助“小七”守卫辽东,因此最后又给邓浩楠挂了一个平辽将军的职务。

最后内阁同意升邓浩楠为平辽将军,加太子少傅,实受总兵,大明水师右都督,提督南洋。

对于这种结果,所有人的心中都很无语,但是谁让魏忠贤没文化呢?这种任命都能发出了,可见大明的官僚机关相互倾轧的惨烈。

很快,大明朝廷发皇榜昭告天下,一时间宁远大捷被国人津津乐道。而“小七公公”、袁崇焕、邓浩楠这三个新人一下子成为了国人议论的焦点。

犹豫国人对阉党很感冒,因此小七公公被过滤掉,将袁崇焕和邓浩楠并称天启双杰,大明国之柱石,广为流传。

※※※※※※※

话说,代善、阿敏等人护送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带着千把骑兵一路狂奔了一百多里,返回锦州。

驻防锦州的不过五百多鞑子,正好有大夫,于是急忙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等人医治。

皇太极的房间内,当皇太极从疼痛中醒来时,一把抓住了那大夫的手,问道:“我的伤势如何了?”

那大夫摇摇头,道:“一支箭矢穿透小腹,伤了您的后腰(肾脏),另外一支箭矢伤了大腿内侧经脉!”

皇太极紧张的问道:“那会怎么样?”

大夫道:“八贝勒日后房事可能受到影响!”

“什么?”

皇太极心中巨震,难以相信竟是这种结果。

那不是成了太监?

皇太极恼羞成怒,狠狠的看向那大夫,问道:“可有人知道?”

大夫急忙跪下,道:“奴才未敢跟任何人提起!”

皇太极松了口气,眼神一紧,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扔给大夫。

“赏你的!若是敢多嘴!”

“不敢不敢!”

“拿着银子滚吧!”

“谢贝勒爷!”

那大夫伸手去拿银子,皇太极猛地用右手按向大夫的后脖颈,只听一声骨断声响,那大夫的脖子被扭断。

“来人!”

进来两个侍卫,看到死掉的大夫,愣了一下。

“他竟然想趁着爷睡觉的时候偷银子,被爷毙了!念在他曾经为爷治伤的份上,你们用这银子厚葬了他吧!”

“嗻!”

两个侍卫不敢多问,将大夫的尸体抬了出去。

动了动身体,皇太极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

“宁远!小七公公!袁崇焕!”

皇太极口中念叨着三个名字,咬牙切齿,拳头握的嘎嘣直响。

※※※※※※※

消息传到辽东宁远,邓浩楠看着给自己的任命,哭笑不得。

不过,邓浩楠并不在乎什么实权,他只在乎名头,如今有了平辽将军和南洋水师提督的头衔,使得他可以更加方便的借助朝廷的正统力量来发展壮大自己。

当然,邓浩楠也变成了邓子龙的后代,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好在邓子龙威名远播,尤其在南方诸省,甚是有威望,因此倒是邓浩楠占便宜了。

这得感谢袁崇焕,这丫的原来也是这么的可爱。。。。—_—!!!

“恭喜大人实受辽东经略,我等今后不愁没有胜仗打了!”

思绪间,袁崇焕、祖大寿、满桂等人联袂而至。

“同喜同喜!”

邓浩楠连忙谦虚,道:“日后还要仰仗诸位大人将军了!”

众人连忙称不敢,并感谢邓浩楠给他们升官的机会。

袁崇焕道:“大人,您的朋友邓浩楠如今升至太子少傅,不知何时引荐他来这里跟大家见个面,也好让我们感谢他一番!”

邓浩楠心中暗笑,不用感谢他,感谢老子就行了!

“我这朋友常年在海上,此时怕是来不了这里!”接着又道:“不过大家放心,终有见面之日的!”

祖大寿道:“邓浩楠邓大人如此听大人您的话,恐怕不是简单朋友这么简单吧!”

邓浩楠笑道:“被你猜中了!实不相瞒,我以前的俗家姓名叫邓浩东!跟邓浩楠是孪生兄弟!小时候家里穷,因此把我送了邻居李家,可惜兵荒马乱的,李家也养不活我,只好把我送进宫了!”

原来是这样!

众人并不感到奇怪,反而对邓浩楠生出同情心。

邓浩楠心中却是在笑,正好趁机说出了孪生兄弟的事情,以后你们见到老子的真面目也不会太惊讶了!

**!老子太聪明了!(巡洋舰已经听到了书友们的一阵唏嘘声。。。。—_—!!!)

满桂笑道:“如此我们就放心了!只要有大人在这里,邓浩楠邓大人便会不遗余力的支援我们!”

祖大寿道:“朝廷那帮老迂腐们也真是让人生气!将邓大人任命为平辽将军,却给了南洋水师提督,这不是折腾人吗?”

袁崇焕道:“谁不知道鲁帮跟朝廷大臣们的关系?若是让邓大人提督北洋,将战船都收回来打仗,他们拿什么去出海捞钱?”

赵率教说道:“听说南边的兄弟联盟换了新头领叫郑芝龙,四处抢掠,南边水军根本无从抗衡!”

祖大寿点点头,对邓浩楠说道:“大人,您可得告诉你兄弟,这是朝廷驱虎吞狼之计,莫要将水师带到南方去!”

邓浩楠点点头,道:“我会通知他的!”

袁崇焕说道:“大人,眼下鞑子主力被歼灭,我们是不是乘胜追击?收复失地!”

“那还用说?自当痛打落水狗才是!”

祖大寿、满桂、赵率教等人皆是摩拳擦掌,何可刚、陈兆阑、徐敷奏等人也是跃跃欲试的样子。

群情振奋,邓浩楠索性顺水推舟。

“鞑子这次虽然打败而逃,但是沈阳还有八万鞑子,两万蒙古人,不容小觑!因此,我们不能大意!毕竟野战不是我们的长处!”

众人经过这一战对邓浩楠佩服万分,自然不做他想,于是领命下去准备。

这时,袁崇焕道:“大人!兵部尚书催呈秀大人派人来通知,只准我们收复辽西,恢复到战前的状态!不得越过辽河攻击沈阳!”

邓浩楠惊讶的问道:“为何?”

袁崇焕叹道:“催呈秀自然是怕我们灭了鞑子!”

邓浩楠大吃一惊,问道:“难道催呈秀通敌?”

袁崇焕摇摇头,道:“辽东是大明军事和财政的一个黑洞!也是他们捞取政治资本和敛财的一个借口!”

邓浩楠闻言,苦笑了一下,顿时想通了其中关节!

【读者互动】(大家想通兵部阻止进一步削弱鞑子的原因了吗?o(∩_∩)o )

【感谢书友狗狗挪威、georgeshao、想杀小鬼子投出的宝贵月票和催更票,特别感谢lorna朋友投出的两张月票!】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三十二章 B计划

第一百三十二章 B计划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稍晚。等不及滴朋友们先洗洗睡吧!o(∩_∩)o 】

辽东作为一个黑洞,正在吞噬着大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

然而,朝中的那些政客们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上演着一幕幕的政治黑幕,全然不顾国家的利益。

邓浩楠心中狠狠的想着,大明到了日暮西山的地步了,这些国家的蛀虫们还在相互算计,相互倾轧。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他们全都该去死!

不过,这也难怪。

在他们的眼里,根本没有国家概念,天下是朱明家的,与他们无关。

都是家天下惹的祸!

算了!

虽然鞑子被重创,但是以现在辽西的明军的兵力,根本无法撼动鞑子的根基。

索性送个人情给催呈秀,省的他背后耍手段!

“鞑子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动作了!因此,我们还是稳扎稳打,先在辽河西边的锦州和大小凌河筑城,以图后进!”

袁崇焕领命,调集人手安排兵力向辽西松锦一线推进。

邓浩楠明白。明军推进到锦州,恢复到战前状态是没问题的。

问题是,朝廷给了自己平辽将军,还有那个南洋水师提督,名义上是实受,但实际上还是个空衔。

这些阁臣们端的是好打算,给了一个看似很大的官职,加太子少傅,正二品的头衔,却是抱着收编邓浩楠手下人马的心思。另外,大明的武官地位每况愈下,到了明末,巡抚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因此邓浩楠这个平辽将军实际上受袁崇焕节制,而南洋水师提督,以及驻扎松江府,同样受到浙东道宣慰司的辖制。

眼下应该自己找个不受朝廷节制的地方发展,像毛文龙那样开镇东江,自己担任最高军政长官才是王道。

这时,施剑飞、谢逸、刘峰等人来到近前,前者说道:“校长!已经安排妥当!随时可以开拔直捣鞑子的老巢!”

邓浩楠苦笑了一下,于是将事情原委一说,众人皆感到震惊和义愤填膺。

“算了!皇帝不及太监急什么!我们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刘峰突然道:“校长的那匹疾风可是羡慕死人了!陆战队的弟兄们都等着校长组建骑兵呢!”

骑兵!

一直是邓浩楠梦想着的!

只不过当初南方缺马,即使有钱也买不着,因此邓浩楠的骑兵一直没有建成。

在邓浩楠的眼中,此时的热兵器还不足以取代冷兵器,因此想要打造一支强大陆军。就得靠骑兵。而这方面的经验,眼下正是戚继光的戚家军的那种模式。

骑炮兵!

没错!

邓浩楠是炮术专家,打造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是没有问题的。但使用火枪的步兵邓浩楠并不看好,因此他心中倾向于骑兵。

一顿铺天盖地的炮击过后,然后骑兵冲锋,最后是步兵打扫战场,这一直是邓浩楠心中的战争三板斧。

谢逸突然道:“这次大战不是缴获了一万多匹战马吗?校长何不要来给咱们组建骑兵?詹曾勇他们可是盼望的望眼欲穿啊!”

邓浩楠想想也是,讲武堂设立了骑兵科,可是却没有骑兵指挥。詹曾勇他们都混编进了海军陆战队,想来是很憋屈的。

“只是,祖大寿他们都已经将战马都圈回了自己的营中,充当战利品了!”

施剑飞道:“校长您是经略,他祖大寿不过是个副总兵,差了好几级,就是您一句话的事儿!”

谢逸道:“也不尽然!校长如今的希望这些关宁将士将来能为我所用,因此需要跟他们打好关系!都知道战马是好东西,若是强行夺来,不利于校长的大计!”

邓浩楠点点头,道:“谢逸说的是!眼下咱们跟他们的关系正热,须趁热打铁!”

施剑飞道:“詹曾勇他们现在还在老营,而我们眼下只有陆战队两千余人。我们帮了他们这么大的忙,要两千匹战马,他们应当不会在意!实在不好办的话,咱们花钱买就行了!”

刘峰点点头,道:“是啊!校长,咱们有的是钱,花钱买总不会得罪他们吧!”

邓浩楠点点头,道:“也好!谢逸和刘峰,你们二人去试探一下,莫要强来!”

“是!”

谢逸和刘峰二人领命,美滋滋的去找祖大寿。

看着他们胸有成竹的样子,施剑飞笑道:“校长您看他们得意的样儿,想必他们会不择手段的搞来战马!”

邓浩楠笑笑,道:“算了!由他们去吧!他们对于战马的渴求,就像你对战舰的渴求一样!”

施剑飞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邓浩楠苦笑了一下,说道:“他们弄回来战马,却不知道战马跟战舰不一样,是要吃草料,盖马棚的!咱们还是先给他们选个地方好了!”

施剑飞笑道:“校长高见!”

接着,邓浩楠命令大牛取来辽东地图。

施剑飞指着地图道:“校长,这里是离着宁远最近的一处海岬,海岬东南角上有一处长二十里,宽八里的一个海湾,当地渔民称葫芦湾,因为这个湾内还有一个小湾,两个湾之间有天然海岬拱卫,中间想通,可作为海军基地!”

邓浩楠一看。这不就是葫芦岛吗?后世的解放军海军基地。

施剑飞继续说道:“旁边是望海台堡垒,稍加修缮就可以给谢逸他们训练骑兵使用!”

邓浩楠点点头,那个地方是不错。

“不过冬天还是要有一段时间的冰封期,对于海军拱卫来说不利。”

施剑飞道:“北方沿海港口都有几个月的冰冻时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邓浩楠笑道:“我知道一处港口,冬天也不冻!”

施剑飞惊讶的看着邓浩楠,不过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淡定!淡定!校长总是给人一堆惊奇的言论,虽然总是令他们出乎意料,但最终邓浩楠的话都将应验!

施剑飞心中如是想着。

邓浩楠指着辽东半岛,继续说道:“这里!旅顺湾,终年不冻港!”

施剑飞道:“校长是说金州中左所!”

邓浩楠点点头。

“可那是鞑子的地盘啊!毛文龙抢夺了一次之后,鞑子在那里加强了防御!”

邓浩楠笑道:“毛文龙带着一群农民就能夺下来,我们自然能夺下它。毛文龙用大刀长矛没有守住,但我们有坚船利炮,再加上海军陆战队,还怕守不住吗?”

施剑飞点点头,道:“校长说的是!鞑子这次大伤元气,想必要放弃辽西,同时在辽东也会收缩兵力,防备袁崇焕越过辽河!因此,我们袭占旅顺应该没有问题!”

“顺便收复金州卫,金州中左所城小,不足以长久支撑。因此我们趁机拿下金州卫,作为屏障。”

“校长英明!”

邓浩楠道:“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得演一出戏,先得让我这个‘小七公公’消失才对,这样我才可以脱离这里,当那个平辽将军。”

施剑飞道:“我建议校长不要操之过急,眼下这个‘小七公公’的身份还对校长的大业有用,若是换了别人来当辽东经略,坐起事来碍手碍脚!而有这个身份在,校长可以随心所欲。如果出了事,还可以用‘小七公公’的身份顶罪,那时候在消失也不迟!”

邓浩楠点点头,问道:“可我不能总在这儿跟袁崇焕耗下去吧!”

施剑飞笑道:“校长是辽东经略,想到哪去还用得着跟袁崇焕打招呼吗?一个巡视辽东,巡视毛文龙的东江,便可以摆脱他们的纠缠了!”

说的也是!

邓浩楠想想,这样也好。若是捅了篓子,让另外一个身份去顶罪,却是个好主意。

商议妥当,谢逸和刘峰美滋滋的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一个好消息,祖大寿、赵率教和满桂等人一听说邓浩楠需要战马,二话不说就各自捐出五百匹战马来,作为答谢邓浩楠的帮忙。

其实,祖大寿他们不缺战马。大明律法规定,每五户家庭须得养一匹战马,供应朝廷。而养马户则只需要按时交出战马,便可以免除赋税,这样一来,养马人多得是,因此明军并不缺少战马。

这从戚家军就可以看出来。

骑兵被视为攻击性兵种,都是在开国时最强盛。因为君王要开疆拓土,可是后来的皇帝,基本上以守土为准。到了明末,更是因为明军主防御,更喜欢用火器,因此整体上对战马的需求少了。

河北是明军战马的主要供应地,很多好的战马都被用来拉火炮,搞了后勤。

单单一个顺天府,东至永平府五百二十里;南至河间府四百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二百四十里;北至延庆州百七十里;东南至天津卫三百三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三百三十里;西北至万全都指挥司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古北口二百四十里,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每年供应战马两万匹。

在顺天府属的27州县中;通州、昌平、大兴、宛平、良乡、房山、漷县、顺义、怀柔、密云、平谷等11州县就供应了一万五千匹战马;七万匹其他骡马牛等牲畜。

宋朝不比明朝,宋朝是想战马,却因为燕云十六州给辽占了,贺兰山给西夏占了,因此没地方产战马。而明朝相反,是有的是地方产战马。却不想用战马。

不同的境遇,因为同样的战略防守思想,导致了最后相同的结局。

而祖大寿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朝廷犒赏的银子根本不够分的,因此谢逸他们借机会出钱购买战马。

祖大寿,满桂他们一口就答应了。

很爽快!

是的!

谢逸和刘峰二人显然是吃着碗里的看着盆里的,捎带着盯着锅里的,见祖大寿他们这么好打发,于是拿出十万两银子,将他们缴获的战马,连受轻伤的也包括在内,总计一万两千四百匹战马,全部买下。

娘的!

十两银子买一匹鞑子用的上等战马,这简直就是在抢劫!

当然,也说明了明军对于骑兵的重视程度太低,或许等到锦州大战时,他们的关宁铁骑吃了甜头后,才会重视骑兵吧!

邓浩楠看着谢逸他们牵着一万多匹战马回来,苦笑不得。

有道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们俩小子整回来这么多战马来,老子上哪给它们弄草料去?

士气可嘉!

邓浩楠却是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不错!不错!咱们这回一个人可以骑着五匹战马了!”

施剑飞:“……”

谢逸:“……”

刘峰:“……”

……

※※※※※※※

邓浩楠要巡视辽东防务,将辽东军务暂时交给袁崇焕统一指挥。

袁崇焕本就是不喜欢被人管着的主儿,邓浩楠不在身边,他自然高兴。

于是,邓浩楠带着自己的人返回护卫舰队,海军陆战队每人都配属了战马和马刀,多余的战马先寄存在觉华岛,自然是看到觉华岛内囤积的大量粮草。

此时不吃国家的,等待何时?

反正历史上这里都被鞑子烧光抢光了,帮邓浩楠养一万匹战马,也理所应当。

帮邓浩楠养马,觉华岛总兵金冠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觉华岛舟师本来应该归北洋水师节制,但是邓浩楠越权了,将他们划入南洋水师。

反正朝廷能搞出南洋水师在北洋地界上打仗的荒唐事情来,邓浩楠就敢学着照做。

金冠自然是没有异议的,反正他归辽东经略管,这些天来更是跟施剑飞等人相处融洽,加上一旦加入南洋水师,这个军饷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在这个有奶便是娘的时代里,金冠等全体将士自然而然的跟着邓浩楠混了。而金冠便成为了南洋水师在觉华岛上的后勤长官,他手下有七千舟师,被改编成了骑兵,七千老百姓全数变成了后勤兵,准备支援邓浩楠收复旅顺、金州的行动。

在邓浩楠准备秘密攻击旅顺,袭击金州卫的时候,袁崇焕带着他一手提拔的祖大寿、满桂、赵率教等人,带领宁远马步军三万,加上从山海关调来的马步军五万人,总兵力八万大军向辽西推进。

邓浩楠得知后,心中苦笑,这袁崇焕还真大胆,自己刚交给他暂代防务辽东,他便立即调动了山海关内的军队。

嗨!袁大胆儿!你再这样大胆下去,等到崇祯看你不顺眼的时候,看你怎么办!

很快,鞑子占领的辽西各个城堡纷纷起了火,鞑子撤退的时候,不忘记毁坏这些城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