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马车夫-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输定了!”
“愿赌服输!”
“开关!”
一声令下,三十多人骑一溜烟的冲出关门,往东北方向绝尘而去。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远大战(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远大战(二)
【今日第一更,晚上还有第二更。敬请期待!】
且说施剑飞等奉命率舰队前往山海关附近海域待命,途中遇到返回报信护卫。
众人闻言高第那阉货竟然让他们的校长难堪,顿时怒不可遏。
经过研究决定,施剑飞继续带领舰队赶往山海关,而谢逸中尉、刘峰中尉二人带领五百海军陆战队士兵,搭乘两艘货船前去截击高第。
高第一行人夜间不赶路,因此给了谢逸等人足够的部署时间。
高第自山海关出来,走的是山海卫——抚宁卫——永平府——顺天府路线,然而,抚宁卫和永平府之间尽是山峦叠炬,高第本可以绕到昌黎走平坦的大路的。不过,这家伙心中根本不看好山海卫和宁远卫能够守住,以前几十万明军都打不过几万鞑子,如今努尔哈赤率三十万大军前来,他不报有希望。
因此,高第急于赶回北京,抄小路走了卢龙县东南的刘家沟。
刘家沟,一听名字就知道此地是一个山坳,因为河流冲出了一个长长的峡谷平原,因此方有人群居住。在其东面三里外有个隘口,长达两里的山隘。一眼望不到头的。
天刚蒙蒙亮,高第的车队便启程了。抵达刘家沟隘口时,已经是正午时分了,得知前面有个村子,高第立刻来了兴趣,命令快速前进,要在刘家沟吃午饭。而手下们也都纷纷摩拳擦掌,除了准备吃些霸王餐,还盼望着能收刮些什么。
高第的马车走在最前,他在车里正寻思着某些变态的想法,忽然马车停住,他喊了两声,没人应他的话。
当下十分不爽的探头出来,正待要破口大骂,却见他的护卫和马夫们都被一伙身穿白色奇异服装,手持火铳的人控制住了。正待要大喊,却感到两支火铳顶到了他的左右太阳穴上。
他自然知道那是什么东西,砰的一声之后会有什么结果。
忙改口道:“两位壮士,有话好说!”
“滚下来!”
高第连忙挪动着他那臃肿的身体,左面那人却是上去一脚将他踹了下去。
“让你狗日的滚下来没听到吗?”
哎呦一声惨叫,高第头先着地,结结实实的一个狗抢屎。冬天的地上又冷又硬,高第顿时磕得头破血流。
“你们大胆!知道咱家是——”
后面那个“谁吗?”还未说出来,右面那人接着飞出一脚,顿时踢到他的下巴上,霎时高第口喷鲜血,飞出两颗槽牙来。疼得他直叫唤。
“让你狗日的说话了吗?”
高第心中那个憋屈啊!
欺负惯了别人,如今被别人这般欺负,眼泪鼻涕哗哗滴。
还没待爬起来,双肩就被左右二人的铁手像钳子一般的抓住,两百多斤的他像被拎小鸡一样,带到一张椅子面前。
高第被狠狠的摔了一下,勉力抬起头来,只见面前椅子上坐着一人,衣着跟其他人差不多,不过是肩膀和领口多了一些徽章标识。
高第眼尖,急忙道:“这位头领,不知道是混那座山头的?有话好商量!”
坐在椅子上的正是谢逸中尉,此时他手里正拿着自南方带来的橘子,剥皮正吃着呢!
谢逸嗯了一声,吐了几颗橘子核儿,问道:“你叫高第是吧!”
“啊!”高第下意识点头,接着猛地摇头,道:“咱家——那个咱是北方来的商人,进京贩货的!”
高第心中巨震,眼前的人知道自己的名字,显然不是简单的抢劫。
这时。刘峰中尉带人自过来,提着军刀,刀口上滴着鲜血。想来是有反抗的人。
谢逸没搭理高第,问向刘峰道:“搞定了?”
刘峰点点头,上前一把抢过谢逸手中的橘子,一边吃着,一边将核儿吐到高第面前,问道:“有几个反抗的,已经处理了!”又道:“他就是高第?”
“他就是高第——你干嘛抢老子的橘子?自己不会去剥?”
谢逸手中没了橘子,上前想要抢回。刘峰急忙将剩下的几瓣一并放入口中,吃笑着看着谢逸。
谢逸眨眨眼,一把扯过刘峰的胳膊,闪电般的用他的袖子给自己擦擦嘴。
刘峰瞪圆了眼睛,愣愣的看着谢逸。
接着便想要抓谢逸的衣袖来擦嘴报复,却被谢逸躲得了开去。
刘峰抓不到谢逸,气的哭笑不得。
谢逸笑道:“赶紧办正事要紧,我们还得赶着去见校长呢?”
一提校长,刘峰顿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高第身上,冷冷的目光令高第浑身发毛。
“二位好汉!请高抬——”
砰的一声,刘峰用军靴堵住了高第的嘴,后面贵手二字却是没有说出来。
高第倒在地上,两眼瞪着天空,脸上一个大大的血色鞋印,口鼻鲜血滚滚冒出,还带着热气。
“**!”刘峰啐了一口,骂道:“敢对我们校长不敬!来人那!”
“长官!”
“给老子踹死他!”
“是!”
旁边几个军士接到命令,收起火枪,背到身后,然后上来对着高第就是一顿猛踢。
高第憋屈的鬼哭狼嚎。旁边有些他的死党想要上来救援,顿时遭到看押他们的军士们的一顿暴打。
谢逸道:“这狗日的带着不少东西吧!”
刘峰点点头,回答道:“大致看了一下,光现钱就三十多万两,后面都刻着大明户部,怕是辽东军饷!剩下的都是些北地的上等的毛皮、珍贵人参、鹿茸等山货,有十几车之多!”
谢逸点点头,道:“这狗日的还真能收刮,银子铁定是辽东的军饷,至于这些山货,要么是他低价互市来的,要么就是抢劫来的,亦或者是收受鞑子的贿赂!”
鞑子的贿赂?
刘峰不解的看着谢逸。
谢逸冷笑道:“这群阉货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来看待,他们可是什么都做的出来,有奶便是娘!”
刘峰挥挥手,道:“算了!懒得管这些鸟事情!这几十车山货,运到南洋可是价值连城!咱们兄弟光抽成就不少了!算上奖金——”
刘峰开始扒拉手指头算数,谢逸直翻白眼。
这时,高第已经没了叫声,竟是被活活踹死了!
“报告!高第挂了!”
自从讲武堂弟子们学会了邓浩楠的一系列口头禅之后,迅速被传遍全军,并成为了所有人津津乐道的日常用语。
“靠!”刘峰停止了数数,骂道:“老子还没泄愤呢?怎么把他踢死了?”
一干军士翻翻白眼。明明是刘峰下令要踢死高第的!
谢逸命令道:“收队!收队!拉着东西闪人!”
有军士问道:“剩下的人怎么办?有马夫,有高第的手下!”
“马夫放了!高第的人处理了!”
“慢着!”刘峰道:“这旁边就是刘家沟,里面还有八九百老百姓呢?放了高第的人,这些老百姓就成了替罪羊了!”
谢逸想想也是,这群狗官除了会那老百姓撒气之外,就不会干别的了。
“高第的人有一百多,刘家沟有九百多人。”
谢逸想了想,道:“一百换九百,值得!”
给旁边军士打了个眼色,军士会意,带着一队士兵将高第带来的所有人都集中了起来。
“收拾干净些。别给老百姓惹麻烦!”
刘峰补充了一句,谢逸笑道:“得!莫不是这刘家沟有你家亲戚?”
“去你的!”
二人一阵笑骂打闹,押送着几十车战利品赶往海边。
他们走后不一会儿,山林中传出一排排的枪声,惨叫声过后,一团大火升起。
待刘家沟猎户赶来时,除了大火后的灰渣之外,什么都没有发现。
※※※※※
邓浩楠和唐镜等三十余人骑出了山海关,一路经八里铺、广宁中前所、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后所、黑庄窝堡、宁远中右所,曹庄驿站停了下来。
一路上,可以看到陆陆续续的退兵,以及愁眉苦脸的老百姓,随处可见的尸体,却抵得上一场大规模战斗的代价了。他们都还在往山海关撤退,看的邓浩楠心中不是个滋味。
难怪老百姓宁做太平犬,不当乱世人。
没办法,官兵撤了,老百姓难道要留下等待杀戮吗?
正如谁家那小谁写的诗句来着,邓浩楠不记得是谁了,只记得其中的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论何时,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
“该死的高第!”邓浩楠忍不住骂了一声。
唐镜只是微笑的点点头,看起来他对这种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了。
几个锦衣卫抓来一个军官询问,那军官本骂骂咧咧的,一看竟是穿着飞鱼服带着秀春刀的锦衣卫,顿时不敢造次,老老实实的说了一遍。
原来八旗军连陷右屯、大凌河、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八座城堡。原来驻防的右屯守将周守廉逃,松山等处守将、左辅亦烧毁粮储庐舍而退。然而,明军撤退的同时,还不忘驱赶剩下的老百姓,尽驱屯兵、屯民入关,抛弃粮谷10余万石。这次不战而退,闹得军心不振,民怨沸腾,背乡离井。死亡塞路,哭声震野。
说道最后,那军官见邓浩楠的钦差蟒袍,顿时跪下哭求道:“大人,不能再撤了,再撤辽东就没了!咱们都是辽东的人,丢了家哪里还有活路啊!”
邓浩楠心中暗叹,这些人背井离乡之后,到了关内根本没有生存的活路。这无疑就给大明朝带去了无穷的隐患,说雪上加霜也毫不为过。
大明的官员们自顾眼前,从不考虑长远问题,以及每件事情所产生的连贯蝴蝶效应,最后等到所有的问题都堆积到一起的时候,想救也来不及了!
积重难返!
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那军官一喊,附近的老百姓们纷纷聚过来,下跪磕头,请求邓浩楠停止撤兵。
辽东民风彪悍,只是有不怕死的硬汉,起身大骂“狗太监,贪官污吏”。
一干锦衣卫纷纷拔刀,将其擒下。
唐镜急忙喝止,道:“你们眼前的可不是那狗太监高第,他乃朝廷新任命的钦差大臣李小七公公!”
**!你就不能不提公公俩字?
邓浩楠翻翻白眼,果然一干军士和老百姓一听又是个阉党,顿时骂声四起,比起之前更为厉害。
那被捕的大汉道:“又是太监!那不一样吗?”
顿时,群声符喝。
邓浩楠一声高喝,道:“诸位乡亲们,请听我一言!”
“高第那狗日的让大家背井离乡,实在是该死!”
一句话,顿时令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敢这样公开骂高第,还真是头一次听到。
唐镜轻咳嗽了一声,邓浩楠没理会他,自顾说道:“本官像大家保证,有本官在,就保辽东在!大家可以放心,不出一个月,本官定然赶走鞑子,宰了鞑子的头头努尔哈赤给大家报仇!”
众人闻言纷纷叫好,那军士起身道:“大人莫要糊弄我等,如今连弃掉十几座城堡,大人一句话就能解决吗?”
邓浩楠看着那军士,道:“本官如何做你们才相信?”
那军士道:“前面就是宁远城,袁崇焕大人誓与宁远共存亡,如果大人想让我们信您的话,就下令停止撤军,将所有丢掉的城堡都夺回来!”
激将法?
邓浩楠笑道:“撤军是前任经略高第的命令,本就闹得军心惶惶了,现在若是突然改变命令,那结果更糟!”
接着话锋一转,道:“不过,你们也看到了,本官出现在这里,就是要守住辽东的!”
众军士和老百姓们也注意到了,邓浩楠一行人确实是在往前走,这当官的往前走定是好官。
虽然老百姓们没啥文化,但是心中也有自己的秤,明白贪官污吏这个时候是往后退,往前走的官自然就是好官了!
这时,唐镜突然道:“大人应该让辽东父老乡亲们看看您的魄力啊!”
邓浩楠看向唐镜,唐镜指了指那些正撤退的明军,又指了指前面朦胧中的宁远城。
邓浩楠会意,于是下令道:“传令下去,自本官所站位置开始,凡撤退的明军一律拦下,全部进驻宁远!老百姓则放行!”
“诺!”唐镜等锦衣卫领命抽出秀春刀,骑马横在官道上,大声呼喝。
而那军士听到邓浩楠下令,顿时兴奋了起来,急忙命令他手下的士兵配合唐镜一起阻拦后撤的明军。然后朝着邓浩楠磕了一个响头,“谢大人!”
邓浩楠正待询问他的名字,不料这时前方过来一大批军队,骂骂咧咧的跟唐镜等锦衣卫吵了起来。
邓浩楠双腿一夹马腹,拨马过去。
唐镜道:“他们是宁前道刘诏的人马,正奉高第的命令后撤!”
邓浩楠点点头,高喝道:“刘诏出来答话!”
一干军士见邓浩楠的官服,顿时不敢怠慢,赶紧去给刘诏报信。
很快,刘诏骑马过来,见到唐镜等锦衣卫顿时一愣,待见到邓浩楠后,大吃一惊,忙下马跪倒。
“宁前道刘诏参见钦差大人!”
邓浩楠瞅了瞅自己身上的蟒袍官府,嘴一撇,得意的笑了一下,道:“刘大人免礼!不知贵部这是做什么?”
刘诏起身道:“职下接到高经略之命,率部退往山海关!”
邓浩楠道:“高第早就跑回京师了!眼下本官监军经略辽东,本官命令你部立即掉头拦截所有撤退的官军,一并赶进宁远城待命!”
“这——”
“你敢抗命?”
“职下不敢!职下这就照办!”
刘诏见邓浩楠手里握着的是尚方宝剑,哪里敢多嘴,当下即令他的部队拦截所有退兵、逃兵,将他们尽数驱赶往宁远城。
人多就是好办事!
宁前道刘诏所部两千人,将士们本就不想背井离乡,无奈当官的不敢跟高第叫号,因此才不得不撤退。
如今听到新任钦差下令停止撤退,顿时军心大振。将后退的其他明军一并拦截了下来,到了宁远城的时候,总兵力达到了五千余人。
明军停止了撤退,老百姓们也不走了。
这令邓浩楠脑袋大了好几圈,好言相劝,可是老百姓就是认死理儿,哪怕明军屡战屡败,他们也愿意呆在有明军的地方。
邓浩楠无奈,只好让数以万计的老百姓也一并前往宁远城。
唐镜担忧的道:“大人,宁远小城如何能屯下这数万人?”
邓浩楠脱口道:“人多力量大!”
心中却是在想:难道让他们呆在外面?那不等于给鞑子补充给养了吗?但愿毛大大的名言也能在这里管用!
再往前就是宁远卫了,不过邓浩楠突然说要到海边去看看。
唐镜不解,不过眼前就是宁远城了,想必邓浩楠是要检查周边防务,于是点头同意。
邓浩楠一行人来到了海边,时至隆冬,海边已经大面积的结冰,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边。
没有道理啊!这大海一般是很难结冰的!
对面就是觉华岛,明军在辽东的囤粮基地,邓浩楠一直想不明白,为何鞑子的铁骑能够渡海跑过去的。
此时却是傻眼,因为他看到从对面竟然过来一队人马。
不会是从觉华岛上过来的吧!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宁远大战(三)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宁远大战(三)
【今日第二更!】
果然是从觉华岛上过来的运输队。一共二十两车,奉按察使袁崇焕的命令,带着火药、粮食和兵器,给宁远卫补给。
听军士说,以前冬天都不会结冰的,但是今年自年后气温特别冷,冰冻长达十几里,这两天更是冻了二十多里,直接冻到了觉华岛上。
这批士兵是最后一批前往宁远的,因为觉华岛参将金冠已经下令戒严,全军开凿冰封海面,将长达十五里的接触海面凿开,宽度大约有十几米,相当于护城河。
真是邪了门了!
邓浩楠哈了口气,感受了一下气温,的确低的厉害。不过那也不容易冰封二十里深的海面吧!而且能载人走车,那鞑子的骑兵岂不是可以轻易的奔袭过来?
想了一会儿,邓浩楠找不出原因来,索性都归结给了小冰河时期的反常气候吧!也只有这个可以来解释了!
嗨!大明也够点背的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什么不利的情况都集中到了一起爆发,再厉害的人物也无法力挽狂澜!
当然,除了邓浩楠之外!
此时的邓浩楠。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至少眼前他可以拯救觉华岛上的一万四千军民!
“唐副都统以为这觉华岛还可以当作补给基地吗?”
唐镜一开始不明白邓浩楠为何突然跑到了海边,此时却也明白了邓浩楠指的是什么!
当即叹道:“怕是袁按察使还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危机!”
邓浩楠道:“当初选择觉华岛是因为这里离着宁远近,且是岛屿,四周环海,欺负鞑子不习水战,因此只要有水军在,鞑子便没奈何!然而,此时气候寒冷,即便是凿冰也无济于事!长达十五里的正面,金冠就是集中了全岛的人丁,也无法长时间的保持!”
唐镜点点头,道:“大人说的对!鞑子善于骑射,只需要用弓箭阻止金冠凿冰两个时辰,便可以履冰过去。觉华岛上没有任何的防御工事,坚持不到半个时辰就完了!”
接着担忧的道:“大人并没有太过担心,看起来已经成竹在胸了!不知能不能先让职下高兴一下?”
邓浩楠看了唐镜一眼,这家伙善于观察,当御前侍卫真是屈才了,应该去北镇抚司当警察去才对!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可以帮着守住觉华岛!”
唐镜道:“不知是哪位?”
邓浩楠道:“我朋友的名字你可能没有听过!他叫邓浩楠,善水战,常年行走在朝鲜、琉球之间,手下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唐镜自然不知道邓浩楠是何方神圣了?更不知道就是眼前的这个山寨太监!
只是谦虚的说了声久仰大名,便问:“觉华岛上金将军也有水军,战船不下两千艘!”
那也叫战船?
邓浩楠撇撇嘴,说道:“他那都是小船。我朋友的手下都是大战船,上面最少的配二十门火炮,动辄几十艘,上百艘战船出动!”
唐镜有些吃惊,道:“有了火炮不但可以封锁鞑子的骑射,还可以用来轰开冰面,如此觉华岛无忧也!”
接着道:“大人,鞑子迫近,还是快些请您的朋友前来助阵才是!”
邓浩楠点点头,当即叫来一名护卫,吩咐其去给“邓浩楠”送信,请他来觉华岛协防!
然后邓浩楠便跟唐镜一起前往觉华岛,先跟参将金冠打声招呼。
一个时辰的快马疾驰,邓浩楠一行人来到了觉华岛。
明广宁失陷后,御守重在宁远城,粮储则重在觉华岛。觉华岛有一主岛和三小岛(今称磨盘岛、张山岛、阎山岛),共13。5平方公里,其中主岛12。5平方公里。主岛“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孤悬海中”。
城呈矩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50米,墙高约10米、底宽约6米。北墙设一门,通城外港口,是为粮料、器械运输之通道;南墙设二门,与‘龙脖’相通,便于岛上往来;东、西墙无门,利于防守。城中有粮囤、料堆及守城官兵营房遗迹,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排水沟。”
觉华岛的水师,名曰舟师,就是由小舟组成,没有火炮。指挥仍由游击参将金冠统领。其作用一是守卫岛上的粮料、器械。二是配合陆师进图恢复辽东失地。三是策应宁远之城守。
正如文献记载:“以筑八里者筑宁远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万当宁远之冲,与觉华岛相犄角。而寇窥城,则岛上之兵,旁出三岔,烧其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
远远的就看见一排长长的人墙上,挤满了兵士和壮丁,长达十几里,只见他们抡起各种凿冰工具,正在开凿冰面。
已经开了两米多宽的口子,见邓浩楠一行人前来,参将金冠急忙找来长长的木板铺出一条宽五六米的木桥,让邓浩楠等人过去。
上了觉华岛,邓浩楠将印信给参将金冠看了一眼。那金冠见以前的老熟人唐镜陪同,更不疑有假,急忙给邓浩楠行大礼。
邓浩楠扶起金冠。将刚才的担忧一并跟金冠说了出来。
金冠道:“今年的天儿特别冷,尤其是最近十来天,竟然封了海面?卑职得知鞑子来犯,就想到了觉华岛有危险,因此方才命人凿开冰面!只是这样治标不治本,鞑子很容易就能找出破绽!”
唐镜笑道:“大人已经找出破绽了!而且已经想到了解救办法!”
当下将邓浩楠的话重复一遍给金冠。
金冠根本没有把邓浩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太监”放在眼里,对于邓浩楠能够上前线,到他这里虽然吃惊,但还轮不到佩服。
此时听到唐镜的一番解释之后,金冠对邓浩楠的态度简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大人请受卑职一拜!”
哗哗的一阵甲胄声响,金冠和几个小校以及军士纷纷单膝跪地,恭恭敬敬的给邓浩楠行了军礼。比起刚刚见到邓浩楠时行的参礼可是“虔诚”多了。
邓浩楠急忙扶起金冠等人,道:“职责所在,毋须谢我!”
金冠等一干将官本来就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退路,此时邓浩楠给他们送来了如此的好消息,顿时对邓浩楠感激万分。并拍胸脯表示,一定款待邓浩楠的朋友们,并坚决守住觉华岛!
解决了觉华岛的事情,邓浩楠心中舒畅了许多。
见时候不早了,邓浩楠和唐镜起身前往宁远,金冠等觉华岛将官送出了五里方才停下。
望着邓浩楠的背影,一名小校上前说道:“真不敢相信。原本以为朝廷派来个替罪羊,没想到竟是个角色!可惜了,若不是太监,我等当引为至交!”
金冠道:“传令下去,弟兄们以后骂阉党的时候,莫要捎带上小七公公!”
“喏!”
望着日落的余晖,金冠的心情突然好了很多!
※※※※※※※
下午四点,邓浩楠一行人方才抵达宁远卫。
宁远城不大,邓浩楠看到后有些失望和担忧。这种小城却是顶住了鞑子的攻击,可以说是个奇迹了。
袁崇焕按照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原则修建城堡,亲定规制。城高3丈2尺,雉高6尺,址广3丈,上广2丈4尺。
这座城堡倾尽了袁崇焕的心血,因此也进一步促使袁崇焕死守宁远,与城堡共存亡的决心。
一路行来,已经没有了退兵和流民,看起来应该是尽数入了宁远城。
不过,令邓浩楠惊讶的是,宁远城外尽是烈火熊熊,浓烟滚滚。
莫不是努尔哈赤来了?邓浩楠心中大惊,若是碰上他们可完了!
唐镜的解释打消了邓浩楠的担忧。
原来,这就是坚壁清野的战术!
看起来这种战术也是损敌一千,自伤八百,若不是不得已,怕是没人喜欢这种战术。
袁崇焕动员城厢商民入城,尽焚城外房舍、积刍,让鞑子露处严寒野外。袁崇焕还针对努尔哈赤善用间谍骗城,亲督同知程维楧稽查奸细,派人巡守街巷路口,又动员街民配合士兵逐户搜捕。令通判金启倧编派民夫,供给守城将士饮食。又派官吏带领城内商民筹办物料,运矢石、火药等。军民还在城墙外侧泼水为冰,以阻鞑子登城。
邓浩楠心中暗道:看样子,宁远的一切守御准备早已就绪,不得不说,袁崇焕还是有本事的。不但稳定了军心民心,还有针对性的防备鞑子的诡计。
快到南门时,只听号炮三声,城门打开,两侧涌出大量的明军,皆是衣甲鲜明,虎虎生威。
接着,一青袍文官当先走出,随后是几个文官,接着是十几个将校打扮的武官。
眼看着就要亲眼见到历史上的强势NPC袁崇焕,邓浩楠心中突突的跳了起来。
太激动了!
邓浩楠勒住疾风。翻身下马,自有小校快步上来为邓浩楠牵马。
历史名城宁远城下,辽东按察使、宁远卫兵备佥事袁崇焕、宁远通判金启倧、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中左所都司陈兆阑、都司徐敷奏、副将左辅、副将朱梅、都司佥书彭簪古、都司罗立、朝鲜译官韩瑗、宁前道臣刘诏、同知程维楧等人,以及周边全军将士、老百姓等,皆随着袁崇焕一齐跪下行参见钦差大臣大礼。
“恭迎钦差大人!”
邓浩楠急忙道了一声“免礼”,然后让所有人赶紧起来。
虽然邓浩楠自己感觉已经渐渐的融入历史了,但是对于这种大规模的跪礼还是有些忐忑。
打量着袁崇焕,只见他才四十多岁的脸上已经布满了风霜的痕迹,两鬓角已经花白,虽然是文官,但是身体并不显得单薄,估计筑城当中,他也没少锻炼吧!
邓浩楠打量袁崇焕的同时,袁崇焕也在打量着邓浩楠。
除了惊讶之外,袁崇焕的眼神和脸色没有别的信息流露出来。
这就是朝廷派来的替罪羊?
一点儿都不像啊!
不光袁崇焕疑惑,一干宁远文武官员都是满脸的惊讶,难以掩饰。
从来没有人把邓浩楠这个钦差当回事,但是袁崇焕知道邓浩楠将撤退军民都给拦住,遣入宁远,这就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太监可以有的魄力。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不由得袁崇焕等人不相信。
“本官奉皇上之命,监军辽东经略,望诸位臣工,齐心协力,早日荡平胡虏鞑靼,上不负皇恩浩荡,下对得起五千万臣民百姓!”
一句荡平胡虏鞑靼,说的所有官员、将校、军士、老百姓们无不为之振奋。
尤其是袁崇焕,看向邓浩楠的目光已经难以掩饰的兴奋。
“敢不效死命!”
所有人都点头肯定的时候,唐镜却是在苦笑着摇头。
当然,他不是否定邓浩楠的说的话,而是他也从朱由校和魏忠贤那里得到过邓浩楠的消息。而魏忠贤那边的消息最离谱,将邓浩楠描述成一个傻大个。
哪里傻?
唐镜不由得为邓浩楠在阉党中隐藏的手段感到苦笑。
“大人请!”
“袁大人请!”
邓浩楠谦虚一下,还是第一个走在前面,因为这是礼制。
走过城门,邓浩楠左右观察着宁远城的布防情况。
虽然邓浩楠不是很懂,但他却是在山海关内巡视和探问过相关细节,因此也算是略知一二。
宁远比山海关小,而且武器装备也远远不及。
除了布防在暗中的红衣大炮外,就剩下滚木垒石,火油等物,想先进的猛火油柜、霹雳炮、毒火球等武器却是没看到。
邓浩楠心中暗叹,袁崇焕不单单是没有兵力增援,更没有优势兵器支援,这场宁远大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邓浩楠心中郁闷,早知道老子就不应该冒险过来了!
袁崇焕似乎知道外城并不能完全阻止鞑子,因此外城之后还有一道瓮城,而红衣大炮也架下面明显用炮车代替了炮架,看起来是随时机动作战。
袁崇焕一边介绍城防,一边让邓浩楠去内城休息。
邓浩楠拒绝了,而是登上了宁远东城的鼓楼上,观察外面形势。
“果然是险要关隘!”
邓浩楠心中暗叹,就连他这个半吊子战略专家都能感觉到这里的险要。
放眼望去,五里外便是首山与螺峰山,而二山之间只有一道隘口,正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