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上马车夫-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仰灏听完施剑飞昨夜的壮举后,同样笑的前仰后合,旁边一干军官们同样捧腹大笑。

笑过之后,施剑飞道:“荷兰东印度舰队自相残杀了半夜,相信战舰损失和人员伤亡惨重。天亮时,他们在距离我们这里二十海里左右的位置,现在估计他们要么回航巴达维亚,要么道暹罗湾同其他战舰汇合”

沈仰灏点点头,道:“我们从南面来,未见他们,估计不是回巴达维亚,那应该是去暹罗湾了”

徐海龙说道:“事不宜迟,我们尽快赶往暹罗湾,一举消灭他们”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隧组织两大舰队火速赶往暹罗湾。

上午十一点,经过几个小时的追赶,终于看到了荷兰东印度舰队的影子。

此时,暹罗湾海面上云集众多的荷兰战舰,但是几乎所有的战舰都挂彩,伤痕累累。

塔拉泽西号上,特纳和雷约兹正在研究如何撤退的问题。因为他们追丢了太平洋舰队,如今太平洋舰队肯定得到了弹药补给,很快就会杀回来,所以他需要做出部署,让荷兰东印度舰队剩下的战舰能够安全的逃回巴达维亚。

此时此刻,特纳已经对宝船不报有任何希望,更不认为能够打败补给回来的太平洋舰队。

眼下,特纳手中剩余的战舰不论数量还是质量,亦或者是战斗力 ,都无法再跟太平洋舰队抗衡。

突然,侦察船示警,原本就精神紧绷的荷兰水兵们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报告,发现大批敌舰”

一听敌舰,特纳迅速跑到甲板上,通过望远镜进行眺望。

此时,阴云已经散去,骄阳当空。

碧海蓝天下,只见东面和南面的海面上,无数风帆点缀其中。风帆顶端高高飘扬的龙旗和海军战斗旗证明来的是中华帝国的战舰。

东面的战舰群是太平洋舰队的番号,而南边的战舰群则挂着印度洋舰队的番号。两支中华帝国的海军编队战舰超过一百多艘,基本上都是大型战斗舰。

当看到印度洋舰队突然出现时,特纳的心真的沉入谷底了。

“准备战斗”

特纳倒吸一口冷气,依然下达了作战命令。

很快,荷兰东印度舰队各舰纷纷动员起来,进入战斗状态。然而,各舰官兵们皆是慢慢腾腾的,表情一万个不情愿而且相当的紧张。

为了放松各舰官兵们的紧张心情,特纳批准各舰发放烟草,允许各舰人员吸烟以平衡紧张的神经。

然而,随着中华帝国海军不断逼近,当荷兰东印度舰队其他各舰官兵皆看清楚了眼前的敌人时,根本提不起任何的战斗意志。

“凭什么还让我们送死去?”

“我们的战舰还能战斗吗?”

很多荷兰战舰上的水兵们纷纷抱怨了起来,特纳一声令下,他们就得当炮灰,就得去送死。如今对面的中华帝国海军是太平洋舰队和印度洋舰队的主力,这种情况下横竖都是死。

向来自私的荷兰人,此时已经不再愿意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卖命了,投降是他们第一选择。

很快,一艘荷兰战舰降下了荷兰国旗和东印度公司海军战斗旗,同时升起了代表投降的白旗,并打出旗语通知周围各舰“本舰退出战斗序列”。

有一个始作俑者,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很快,超过半数的荷兰战舰纷纷挂出白旗,退出战斗序列。

特纳气得暴跳如雷,大骂这些升起白旗的家伙们混账。然而,大势所趋,随着中华帝国海军战舰越发的靠近,越来越多的荷兰战舰升起白旗退出战斗。

之前升白旗的都是一些战舰受损严重的,亦或者是战斗人员伤亡过大,战力不足的。后来很多战舰完好,战斗力未受损的战舰也纷纷升白旗,这令特纳大失所望。

“看来我们已经没得选择了”

雷约兹看向特纳,表情很是颓然。

特纳闭上眼睛,思索良久,最终点头承认他彻底失败了,连最后一搏的机会都没有了。

镇远号战列舰上,沈仰灏在望远镜中已经看到了对面的荷兰东印度舰队情况,当发现对方升起白旗的时候,不由得苦笑一下。

“我还想活动一下筋骨的,他们竟然投降了?”

徐海龙笑道:“确实有些遗憾不过眼前的荷兰东印度舰队就算不投降,他们的战舰亦受损严重,兵无斗志,打起来也不够给我们塞牙缝的”

这时,舰桥参谋通报:“报告,荷兰东印度舰队旗舰升起了白旗,对方指挥官要求同您谈判”

沈仰灏笑道:“我们也没有帮什么忙,通知定远号,让他们找施剑飞谈判去”

镇远号拒绝谈判,差一点下坏了荷兰东印度舰队各舰官兵们。好在接下来定远号接受谈判,他们方才松口气。

沈仰灏将谈判全力交给施剑飞,这令施剑飞苦笑一番。

很快,特纳、雷约兹带着几个军官乘小舟来到定远号战列舰上。甲板上,施剑飞居中,王楠居左,周围一大群军官站立他们身后,后面则是一干水兵们簇拥着,舰桥上,桅杆上,到处都站满了围观荷兰东印度舰队受降仪式的水兵们。

特纳来到甲板上,看着周围围观他的人群,心中很是沮丧。然而,作为一名军人,就算打败仗亦不能失了骨气。

面对施剑飞,特纳的眼神足以杀死人。

“请贵军接受我们的投降,请善待战俘”

翻译官将特纳的话转达给施剑飞,后者道:“我们是天朝上国,会善待战俘的”

特纳点点头,叹口气,看了看自己手中的佩剑,最后依依不舍的双手奉上。

施剑飞很是高兴的接过特纳的指挥刀,他最喜欢的就是收藏敌舰指挥官的军刀,因为它们不但是他的战利品,而且代表着海军军官的无上功勋和荣耀,其堪比帝国政府颁发给他的勋章。

施剑飞用心把玩了一番,气得特纳胡子都翘起来了。

随着特纳交出他的指挥刀,荷兰东印度舰队各舰纷纷向中华帝国皇家海军投降,立时两天的暹罗湾大海战亦宣告终结。

此战,中华帝国方面仅仅损失了一支来自吕宋殖民地的海岸警卫队,以及在南海作战的南海舰队的十七艘巡航舰。太平洋舰队五成以上的战舰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十几艘战舰受损严重,不得不拖回船坞大修。

荷兰东印度舰队在暹罗湾海战中全军覆没,其中损失二等战列舰六艘,三等战列舰十二艘,四等战列舰三十八艘,巡航舰超过五十艘,护卫舰多达一百七十余艘。被俘一艘二等战列舰,十艘三等战列舰,十五艘四等战列舰,七十艘巡航舰,一百四十多艘护卫舰。

被俘的近两百搜战舰当中,只有几艘战列舰受损较轻,还可以重新使用,其余战列舰维修费用高昂,只能拆了卖木料了。当然,大批的巡航舰和护卫舰还是可以使用的,未来海军部将会把这些战舰配发给爪哇(巴达维亚,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充当海岸警卫队舰只使用。

在人员伤亡方面,中华帝国海军包括吕宋海岸警卫队人员在内,伤亡四千余人,而荷兰东印度舰队伤亡两万余人,被俘两万三千余人。

暹罗湾海战以中华帝国海军胜利而告终,从此,荷兰人在远东的最后一支海上力量消失。整个远东太平洋海域完全落入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控制之下,太平洋成为了中华帝国的内海。

随着海军的胜利,中华帝国蓄谋已久的针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陆上攻势亦展开。

中华帝国新加坡殖民地派出两个步兵团,越过马六甲海峡登陆对岸的爪哇西半岛,然后对荷兰东印度群岛西部半岛进行扫荡。同时,中华帝国加里曼丹殖民地派出一个加强旅,登陆对岸的爪哇东半岛,对荷兰东印度群岛东部半岛进行扫荡,大军直逼荷兰东印度总督府所在的巴达维亚要塞。

海军胜利后,太平洋舰队和印度洋舰队抽调两万海军陆战队组成两个海军陆战师攻击巴达维亚要塞。

太平洋舰队分出一半舰只护送宝船队返回北京,剩下的战舰连同印度洋舰队封锁巴达维亚港,对巴达维亚港口附近要塞进行炮击,摧毁其反登陆炮台,然后掩护两支海军陆战师登陆作战。

暹罗湾海战结束一星期后,大半个荷属东印度群岛已经落入中华帝国军队的控制之下。西面的新加坡殖民军两个步兵团一路攻城略地畅通无阻,碰到的荷兰守军要么弃城头降,要么逃跑。东面的加里曼丹殖民地加强旅进展亦非常顺利,除了在万隆遭到当地荷兰守军的抵抗之外,并无其他大的战事阻碍。

万隆作为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第二大城市,当中华帝国军兵临城下时,该城市长已经逃跑,但留守的两个连的荷兰士兵却组织起荷兰商人进行抵抗。他们把城门用沙袋堵死,令中华帝国军队无法直接突入城内占领万隆。

于是,中华帝国军调来二十门大炮,对着城墙猛轰了一个早晨,最终轰塌城墙破城而入。荷兰守军十分的不要脸,中华帝国军在攻城前劝说他们投降他们坚决不投降,结果当中华帝国破城而入时,他们立即投降,并要求最好的俘虏待遇。

中华帝国军指挥官气得要命,最后将这两个连的荷兰士兵一并发配到万隆城市垃圾处当苦工,让他们天天挑大粪。

十天后,中华帝国海陆军合围巴达维亚城。东面是来自加里曼丹殖民地的加强旅,西面是来自新加坡殖民地的两个步兵团,北面港口方向则是皇家海军和两支海军陆战师。

全部兵力加起来接近三万,而巴达维亚城内的荷兰守军不过两千人,兵力相差悬殊,只是荷兰人凭借巴达维亚城之坚固,易守难攻还能支撑。

对巴达维亚要塞的攻击从次日展开,一百多门大炮猛烈攻击要塞,同荷兰人的要塞火炮进行了一整天的炮战。不过,巴达维亚要塞十分坚固,经过上次六国联军攻击后,荷兰人加强了巴达维亚的防御,使得中华帝国的炮火始终未能撬开要塞的缺口。

巴达维亚城内此刻已经没有了东印度公司的高层,阿纳姆等主要高管人员已经在一个礼拜前搭乘法国船只逃跑了。此刻留守在城内的只是一些被留下来当炮灰的人们,他们并不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秘密勾当,更不明白为何中华帝国军会突然攻击荷兰巴达维亚。

为了尽快占领巴达维亚,造成既成事实。中华帝国军申请皇家空军的支援。此刻,皇家空军还在金兰湾休整,六艘飞艇有一艘出现了故障。接到海军部和陆军部的请求后,皇家空军觉得倍儿有面子,立刻就答应了。

三天后,中华帝国空军的五艘飞艇自金兰湾海军基地起飞,抵达巴达维亚要塞上空。

已经拥有了实战经验的空军飞艇部队,立即对巴达维亚要塞实施空中打击。随着一枚枚燃烧弹落下,巴达维亚要塞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当中。面对空中的威胁,巴达维亚守军一筹莫展。很快,燃烧弹波及要塞炮台和弹药库,并引起多处爆炸。荷兰守军死伤惨重,要塞炮火力骤减。

与此同时,外围的中华帝国陆军开始猛烈炮击要塞,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发起冲击,在炮火的掩护下,很快便攻陷要塞外围斜堤、堑壕和隐蔽路,荷兰守军遭到空中燃烧弹的攻击,抱头鼠窜,已经无法组织防御。很快,中华帝国军队攻陷中堤、凹面堡和胸墙,突入要塞内部,并迅速攻占要塞的各个兵营和散兵通道。

荷兰守军失去要塞防御后,兵力和战力都不敌中华帝国军,隧缴械投降。

中华帝国军迅速攻入内城,占领巴达维亚总督府、警察厅和其他军政部门,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银行的地下金库。然而,银行的金库已经空空如也,老鼠都不屑与光顾,所有财物都已经被运走。

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印度洋舰队司令部和新加坡殖民总督府、加里曼丹殖民总督府代表在巴达维亚市政厅碰头,会议决定,为了报复荷兰人打劫中华帝国运宝船,四方决定洗劫巴达维亚以及整个荷兰东印度群岛的所有荷兰籍人员的财产,作为给这次战斗中牺牲的中华帝国将士们的抚恤金。

当然,这仅仅是噱头,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敛财,否则他们也不会如此积极的派兵。

随后,荷兰东印度群岛改名爪哇,由新加坡和加里曼丹两个殖民总督府派出官员进行管理,而海军部、陆军部则成立军事管理委员会,开始对爪哇群岛实施大洗劫行动。

大洗劫行动于三天后展开,参与的除了有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殖民地军队之外,还有在爪哇群岛的华人团体。军方抢劫的主要目标是荷兰人,华人抢劫的目标主要是当地的土著。理由很简单,报复五十年前荷兰人和当地土著勾结起来残害了两千多名华人。

起初的半个月里,大洗劫主要针对财物,但是随着大批华人参与其中,当地土著开始组织反抗。华人团体的武装仅仅只能对付小规模的土著势力,碰上大规模的土著势力后便只能向帝国陆军求援了。

在爪哇群岛的荷兰人多数集中在巴达维亚城,抢劫半个月后,军方已经得不到什么实质性财富了。当华人社团遭到当地土著势力反扑时,军事管理委员会按照中华帝国华人保护法迅速出动军队帮助镇压土著势力。

由于中华帝国已经占领了爪哇群岛,这里将成立爪哇殖民地,所有的当地土著人都将论为中华帝国的奴隶,如今奴隶起来反抗主子,自然要受到严惩。

军管会出动了一万军队,海军陆战队亦参与其中,大规模血腥镇压起来反抗的土著势力,从神武十五年三月至次年六月,立时十五个月的血腥镇压当中,屠戮超过四百万当地土著,七百万土著人被抓为奴隶进行苦工作业,他们所有的财产尽皆被没收。

大洗劫过后,军事管理委员会获得了超过一亿三千万银元的直接收入,上缴给帝国政府的掠夺税为三千三百万银元后,其余分配给各个参与抢掠的单位。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439章地方经济危机

第439章地方经济危机

【今日第二更,晚上还有第三更】

~~~~~~~~~~~~~~~~~~~~~~~~~~~~~~~~~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两大舰队联合行动剿灭荷兰东印度舰队,以及帝国军队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消息传回国内,顿时帝国国民的新一轮移民狂潮。

国人对于美洲殖民地的兴趣似乎不及对东南亚殖民地,或许是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国人对于东南亚的熟知度远远大于对美洲的了解。尽管美洲殖民地的墨西哥和秘鲁拥有大量的金银矿藏,但是国人在选择殖民海外的时候,首选还是距离帝国近面的东南亚殖民地。

中华帝国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改名爪哇殖民地,立即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前往。其中本土国民前往爪哇群岛的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国民都是从爪哇群岛附近的吕宋、几内亚、新西兰、加里曼丹和新加坡等殖民地直接进入爪哇殖民地的。

这些殖民地内的国民已经尝到了殖民掠夺的甜头,他们在殖民地已经拥有大量的资产和奴隶,为此他们得知帝国开辟爪哇殖民地后,立即在当地殖民当局申请进入爪哇。

正是由于这些早年移民海外的华人的推动,新殖民地的占领工作进展顺利。爪哇殖民当局只需要将抢掠来的财产低价卖给华人即可,剩下的工作自然有华人自己处理。如果需要政府额外帮忙的话,只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额外服务费即可。

当然,爪哇殖民地抢掠来的矿场、房产、庄园、商铺等经过殖民当局审核,也可以卖给外国人,但价格却不低。外国商人虽然抱怨中华帝国政府不公平,但是面对荷兰人离开爪哇,爪哇的商业和金融陷入真空的境况,正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好时候,因此尽管价格高昂,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出资收购。

这其中也有不少荷兰人,他们丢了在爪哇的产业后,逃到外国去,然后雇佣其他人将资产重新赎回来。等到中华帝国对于爪哇群岛的大清洗结束后,他们便可以从新经营自己的产业了。

荷兰东印度公司丢了东印度群岛后,部分残余势力在海上漂泊,来到爪哇群岛对面的澳大利亚岛。

中华帝国对于澳大利亚岛的开发程度及其有限,主要是澳大利亚岛上只有部分土著人生存,他们的文化停留在原始社会,经济更是没有,抢掠也没有油水,帝国殖民军根本打不起精神来。

当然,帝国政府不会放弃澳大利亚岛,如此庞大的岛屿放弃实在太可惜了。帝国政府在澳大利亚周边平原区建立了多个殖民定居点,但是很少有帝国国民前来定居。不得已,帝国政府只好修改刑法典,将罪犯流放澳大利亚,以此来增加该地区人口数量,掌控澳大利亚。

每年帝国约有上万人被流放道澳大利亚,最初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几个港口附近,那里修建有帝国海军的补给基地。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罪犯只是不允许离开澳大利亚,因此他们在澳大利亚岛上的生活一切自由。

帝国政府给这些罪犯配有武器,让他们深入澳大利亚进行武装探索,抢占当地土著人的村落和资源。当然武器弹药需要支付金钱,这些罪犯十分好斗,因此花费在武器弹药上的金钱极其昂贵,为此帝国政府亦赚取了大批资金。

当然,除了流放的罪犯之外,进入澳大利亚沿海平原地区的还有来自帝国国内的探险队、传教士以及军方人员。

他们除了进行探险寻宝之外,更多的是奴役当地土著,将当地的土著人抓做奴隶,然后送他们到庄园、农场、码头上去当苦工。

随着帝国手工业的高度发达,对于蚕丝、羊毛的需求急剧扩大,这些在澳大利亚的华人亦种植大量的桑树养蚕,或者饲养牲畜,以此来赚取金钱。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残余此时已经是全世界痛打的落水狗,荷兰政府取缔了东印度公司,并冻结了该公司的所有产业,因此这些人便成为了乞丐。

随着中华帝国在爪哇大清洗行动的加剧,很多无家可归的荷兰人被迫漂洋过海来到澳大利亚谋生。

在澳大利亚,中华帝国对于外国移民的限制很轻,每年允许一万名额的外国人移民澳大利亚。这在其他殖民地的外国人移民名额当中是最大的,主要是因为帝国国民很少愿意移民澳大利亚的,为了开发澳大利亚,帝国政府不得不开发对外国人的移民管制。借外国人先开发,待形成规模之后,国人自然会蜂拥而入。

中华帝国对澳大利亚宣称主权,并将澳大利亚标注在了中华帝国版图之上,通报给各国政府知晓。因此,也不必担心其他国家打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主意。

外国人移民澳大利亚之后,他们的国籍也相应的变成中华帝国属澳大利亚国籍,成为中华帝国大家庭的一员。对于饲养牲畜发展羊毛产业,外国人显然经验丰富,他们的加入促使澳大利亚羊毛产业快速发展。由于澳大利亚出产的羊毛质地上乘,很快就进入中华帝国国内市场,引发国内很多纺织工业公司向澳大利亚投资,并派遣更多的人员进入澳大利亚从事羊毛产业。

国人的最大优点就是跟风,当澳大利亚的羊毛大规模进入国内后,刺激着国内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大量的纺织产品进入市场,价格越来越低廉。原本很多国内家庭奉行传统的男耕女织生活方式,对着纺织品价格的暴跌,这种个人纺织物品迅速被排挤出市场。

而以前的国人的男耕女织生活方式中,耕作一项已经换成了奴隶,大量的奴隶从事农场、牧场以及其他工作,国人都摇身一变当成了地主。

这样一来,支撑中华帝国传统的封建制经济迅速被资本主义经济和奴隶经济所取代。

在帝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达,以海上贸易和造船工业带动工商业高速发展。而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奴隶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那里地广人稀,大面积的耕地、牧地和深林需要开发,因此大量的奴隶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庄园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西部和北方的原料源源不断的输送至东部和南部工业区,促进帝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华帝国政府耗费巨资修建的战备公路网是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第一功臣,通过公路网,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农牧林业产品才能够快速进入东部和南部的工业发达地区,换取资金。

然而,比起海运,帝国的公路运输成本还是过高。随着东部和南部工商业高速发展,对于工业原料的需求成指数上升,依赖国内供应已经远远不够,且成本高。

因此,工业原料开始从殖民地大规模的进口,其中重工业原料基本上从墨西哥运来铅、白银,从吕宋运来的硝石、铁矿石等。轻工业原料基本上采购自夏威夷的蔗糖、巴布亚的香料、台湾府的生丝,缅甸越南的玉石原料,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等。

由于中华帝国的殖民地奉行奴隶制度,因此殖民地经济亦是以奴隶制经济为主。大量的奴隶劳作的矿山、农场、牧场、林场、渔场等种植园经济区生产出大量的廉价的原料,这些原料基本上都是向国内输送。

这样一来,帝国工商业最繁华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可以直接从殖民地获得更加廉价的工业原料,从而造成帝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大量种植园出现亏损情况,甚至很多原料滞留无法运出去。

殖民地的廉价原料冲击着帝国国内的种植园经济,很多省份的参议员已经就这个问题提交地方议会审议,并上报中华帝国上议院知晓,帝国内阁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新上任的内阁首辅大臣顾明哲最近已经被一连串的经济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帝国政治清明,军力强大,因此内阁从不担心国防问题。一个没有强大对手的国家,他的经济问题便成为了首要问题。

帝国的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期,以前就是传统的封建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不需要政府操心。政府只管收税,其他问题都不必担心。

但是现在不行了,随着帝国对外发动一连串的殖民战争,掠夺大量的财富回国,帝国国民成为全球最高人一等的民族。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帝国国民不再从事低下职业,全部由奴隶代替。传统的封建经济也因此改变,转为资本主义经济和奴隶制经济的结合体。

帝国没有了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神武十五年,中华帝国上议院提请皇帝下旨永远废除农业赋税后,工商业赋税成为了帝国财政收入的支柱。

而内阁每年都要进行年度财政预算,预算的资金取决于当年的工商业财政收入,如果工商业经济景气,那么财政收入自然高,如果工商业遇到困难,发展不景气,那么直接影响帝国的财政收入。

因此,内阁不得不时刻操心国内的工商业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各省地方参议院和中央下议院的话题基本上都围绕着“经济”两字展开。

“内蒙古、中蒙古和外蒙古三行省今年预计超过一万吨羊毛滞销,东北六个行省、华北四个行省的粮食积压超过五百万吨,粮价降到了五十银元每吨都没人要……”

顾明哲拿着一份来自下议院报告,同成基、倪元璐、王承恩三人单独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成基说道:“根据两江参议院的报告,今明两年将逐步缩减从内中外三蒙古行省采购羊毛,主要是因为来自澳大利亚殖民地的羊毛质地优良且价格便宜东北六省和华北四省的粮食积压问题其实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当前全国七十二行省的粮食都积压严重,粮价低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倪元璐说道:“帝国从建国开始就没有征收过农业税,最近更是直接废除,永远不再征收农业税。眼下帝国国民哪个不是良田百亩千亩的?这不收税,粮食剩余积压是正常的”

顾明哲叹道:“话虽如此,可是如果东西卖不出去,在这么滞销下去,损失巨大不说,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我们总得想想办法吧”

王承恩这时说道:“地方政府应该自己解决问题,我们只能宏观调控。眼下是地方政府殖民地政府竞争,手心手背都是肉,伤了哪边都不好再说了,殖民地上缴的赋税可一分不少,您可得一碗水端平了,否则会吵到皇上那里的”

顾明哲点点头,道:“王大人说的没错只是这殖民地毕竟不如地方政府跟我们亲近,就算都是亲儿子那待遇也未必一样啊”

众人忙问:“大人的意思是——”

顾明哲说道:“殖民地毕竟不是帝国正统领土,因此我觉得应该照顾国内,控制一下对殖民地原料的进口”

王承恩听罢,笑道:“您这话可别到外面说去否则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顾明哲问道:“此话怎讲?”

倪元璐这时说道:“顾大人莫不是忘了?哪个殖民地总督和官员不都是朝廷派过去的?他们虽然在海外,但是政绩考核和我们国内是一样的。如果你动了他们的经济,让他们的政绩不达标,可有的你受的”

成基解释道:“再说了,您难道忘记了,墨西哥总督黄大海,那可是皇上的拜把子兄弟。秘鲁总督黄祖培更是皇上身边的老资历重臣。不说别的,那吕宋殖民地总督赵传风可是当今国丈大人,有端妃做后台,若是吵到了皇上那里,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顾明哲这才恍然大悟,难怪王承恩提醒他不要得罪人。这殖民地总督的来头都不小,每个都是皇帝信得过的亲信和重臣,如果真的较真儿起来,到了皇帝那里,显然会袒护他们。

“可是那蒙古行省滞销的羊毛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寨桑的啊”顾明哲说道:“这寨桑也是国丈来着,后宫的萧妃亦十分有势力”

王承恩点点头,道:“所以这个问题相当棘手,处理不好就会闹到后宫去,说不定会引起后宫的争端”

接着顾明哲又问道:“皇上不是将权力下放给内阁和三部司了吗?应该不过问吧”

几人皆是沉下了眼皮,那表情很明显的告诉顾明哲,你太不了解皇帝了,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真傻

几人显然不乐意讨论这个问题,倪元璐突然问向王承恩,道:“对了,王大人你是皇上近臣,跟你打听个消息,听说皇上最近都不在皇宫里可是真事儿?”

一听八卦消息,成基顿时来了兴趣。尤其是关于皇帝的八卦消息,他们这些大臣们十分乐意打听,而且乐此不疲。

“对呀王大人给透漏点内幕消息我也听说皇上最近总是微服出巡”

王承恩是当今皇帝神武大帝邓浩楠的铁兄弟,这是所有大臣们都知道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王承恩担任户部尚书掌管帝国财政大权才不会惹其他人嫉妒和反对。因为反对王承恩就是反对皇帝,嫉妒王承恩就是嫉妒皇帝,显然没人有那个胆子。

“哪里哪里”谈起八卦事情,王承恩亦来了兴趣,谦虚的笑了笑,道:“内幕消息”

成基和倪元璐顿时竖起了耳朵,顾明哲在那一瞬间亦忘记了正事。

只听王承恩神秘的说道:“最近皇上经常不回宫,听说是被一个叫陈圆圆的女子给迷住了”

“莫不是京城的那花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