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上马车夫-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的预备队调到西面抵抗中华帝国的骑兵冲锋。

这样一来,西班牙大方阵的后方便空虚了,李岩当机立断,命令1254骑兵师直接冲击西班牙大方阵的后方。

顿时,西班牙大方阵的后方被冲垮。1254骑兵师分作两路,一路冲击东面,一路冲击西面,从背后摧毁东西两侧的西班牙长矛兵,进而令1252和1253骑兵师得以攻入西班牙大方阵内部。

失去了长矛兵的防护,西班牙大方阵顿时土崩瓦解,在三万骑兵的冲击下,所有大小阵型尽数被摧毁,没有近身格斗能力的西班牙火枪兵顿时被中华帝国的骑兵肆意砍杀,死伤无数。

战斗仅仅持续了一个小时,当正面的1251军和其他三个步兵师扑上来时,西班牙援军顿时战败,全军覆没。

得知中华帝国军队全歼了增援部队后,秘鲁总督阿桑奇立刻抛弃瓜亚基尔,逃往首府利马。而留下来的卡斯特罗,也知道大势已去,瓜亚基尔肯定守不住,因此再中华帝国军队掉过头来之前率军退出瓜亚基尔。

李岩指挥朝鲜仆从军顺利占领瓜亚基尔,使得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在南美洲得到了第一个坚固城市作为立足点。

同样,瓜亚基尔的繁华程度很高,是仅次于秘鲁首府利马的大城市。朝鲜仆从军在瓜亚基尔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三光政策发挥到了极致,全城十七万余西班牙人和西班牙后裔平民遭到屠杀,约有一万名白人女子送回中华帝国本土高价卖为奴隶,超过两万白人女子沦为军ji。

整个瓜亚基尔城北洗劫一空,为中华帝国创造了近一亿一千万银元的财富。如果算上大量的空置民房、商铺、农场、庄园、矿场等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四亿银元,可以为中华帝国解决二十万移民份额,其成果显著,李岩等军官受到帝国军部的隆重嘉奖。

不过,李岩对于朝鲜仆从军的屠杀抢掠行为很是反感,作为一名饱读诗书,深谙仁义礼智信的读书人,李岩感到无法呆在那里,于是提请军部,要求调动工作。

军部本来并没有批准李岩的申请,但是考虑到李岩是神武大帝钦点的将才,因此有所顾虑,特上报御书房,呈递皇帝圣裁。

邓浩楠原本以为李岩经过帝国军校的学习之后,可以大有作为。而秘鲁的瓜亚基尔会战也证实了他的本事,无奈李岩还是无法跳出历史的束缚圈,无法接受殖民战争的冲击。

中华帝国进行殖民战争,必须要有非常人的战斗力和意志力。殖民战争必须残忍、残酷到极点,否则便不叫殖民战争了。如果李岩受不了这种殖民战争的洗礼,那么就不应该把他放到那里。于是,神武大帝特批了李岩的请求,但不允许李岩退役,而是把李岩调往埃及,担任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指挥官。

因为苏伊士运河修建完毕,要塞防御体系也完成了,帝国十二万大军屯扎在那里,需要一名优秀的指挥官镇守。张凤爱已经功成名就,回国担任中华帝国工部左侍郎,领帝国水利总督。替代张凤爱的人选邓浩楠想来想去,还是认为李岩最佳。

因为邓浩楠知道李自成是个能打仗够狠的军官,但是不能让他担任司令官,否则不利于帝国在埃及的战略执行,因此将李岩这个稳当的人才调过去正好合适,反正埃及住屯军只是防御军队,还没有到进行殖民战争的时候,李岩正好可以担任。

这样,李岩成为了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官,并由他同查理一世进行谈判,商议援助英国事宜。

李自成观看了英国内战的十几场战役,知道英国陆军是个什么货色,比起西班牙陆军来说,英国陆军不但数量少,质量更差劲,装备都是半个世纪之前的武器了,大部分的战役都是在阴雨天气进行,基本上是冷兵器主导战役走向。

李岩根据李自成的看法,决定向查理一世的王军提供一个整编军的武器配置,并派出教官对英军进行训练。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一个整编军的武器装备,包括一个整编步兵师和一个整编骑兵师,以及一个军直属部队装备,总价值三千万银元,折合六百万英镑。

这样一个军的武器配置着实让查理一世开眼了,按照英国陆军的编制装备,六百万英镑可以装备二十万陆军了,但在中华帝国军队当中,仅仅只能装备一万人,这个差距让查理一世汗颜。

不过,查理一世十分感兴趣,他在塞得港参观了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基地,李岩为了让查理一世安心,特意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给查理一世吃了一颗定心丸。

神武十一年七月,查理一世终于点头同意向中华帝国借款五千万银元,其中三千万用于支付一个军的武器装备,一千万银元用于购买后续弹药,一百万银元用于配发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制式军服,因为查理一世的思想已经有些中国化了,不想再看见王军那耀眼红的军服了。两百万银元用于聘请中华帝国军官担任教官,其余作为购买中华帝国的粮食。

七月十七日,中英签署《塞得大借款合约》,中华帝国欧洲银行作为借款一方,像英国借款五千万银元。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作为贷款一方,以朴茨茅斯军港对面的索伦特岛作为抵押,在偿还完贷款前,索伦特岛暂由中华帝国驻军保护,以租借形式实施管理。

查理一世之所以答应这种条件,忍着国土被占领,主权被践踏的耻辱,除了是因为见识到了中华帝国的军力强大之外,更是想着如果他没能打败议会军的话,可以直接拉中华帝国下水。

查理一世认为,如果他胜利了,那么五千万银元的贷款很容易偿还,收回索伦特岛没有问题。如果他战败了,英国议会未必会承认索伦特岛的归属权。由于索伦特岛对面就是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直接威胁这英国海军的安全,以及伦敦的安全,因此查理一世料定议会不同意,会跟中华帝国翻脸,进而爆发战争,从而中华帝国卷入战争当中,那么查理一世便有复辟机会了。

查理一世的算盘非常好,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一直未能偿还了欠中华帝国的钱,反而越欠越多,最终索伦特岛被中华帝国割让,让英国政府在此后的数百年内都背着主权被践踏、领土被割让的巨大耻辱。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78章欧洲大洗牌

第378章欧洲大洗牌

查理一世向中华帝国大借款,以及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帮助查理一世应对内战的消息迅速传开,英国议会顿时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当中。

原因是中华帝国此时在全球事务当中的分量举足轻重,此时同盟国四个成员国正对神圣罗马帝国集团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战争,中华帝国入侵莫卧儿帝国、入侵南北美洲,打的西班牙帝国满地找牙,这些都风传欧洲大陆,各国对中华帝国都闻声色变。

中华帝国帮助英王查理一世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包括各个同盟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确定立场,转而支持查理一世,对现有的英国议会政权提出抗议。同时,英国资产阶级**严重威胁了欧洲各国王室统治,因此除了荷兰共和国迫于中华帝国压力选择沉默外,其他各国都严重抗议英国议会,使得英国议会在全世界变得孤立起来。

各国对英国内战指手画脚,中华帝国更是直接向查理一世的王军提供军事、经济援助,这是对英国主权的赤luo裸践踏。

可恶的是,查理一世竟然为了自己的王位,厚颜无耻的将索伦特岛(也称怀特岛)抵押给了中华帝国,这导致英格兰王国建国数百年以来,第一次遭受领土被践踏的情况,顿时引起英国上下国民的震怒。

不过,查理一世已经不在乎那些了。这些不服从他的的统治,起来造反的老百姓们,他们的愤怒就是查理一世的乐趣。

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很快运抵怀特岛,由于英国皇家海军站在查理一世一边,因此造成英国议会军没有海军帮助,面对近在咫尺的怀特岛,议会军没有任何办法。

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部派出大批军官帮助查理一世的王军训练,并组建了一支全部进口自中华帝国武器装备的中械军,包括一支中械整编步兵师和一支中械整编骑兵师。

新组建的中械军在怀特岛进行训练,按照中华帝国新兵训练大纲,这支英军将在三个月后成军,并在半年内形成战斗力。由于英军的兵源都是从王军中选拔出来的,因此战斗素养很高,比新兵强得多,所以这支部队估计在四个月内边可以形成战斗力,并投入英国内战。

英国议会军对于这支全部由中式武器武装起来的部队赶到极大的担忧,英国议会多次研究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战斗力,认为对方的实力非常强大,查理一世一旦获得这支中式军队的话,对于整个内战来说将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此,英国议会一方面向中华帝国谈判,要求中华帝国放弃支持查理一世,并愿意提供和查理一世对等的条件,希望中华帝国转而支持英国议会。另一方面,英国议会希望得到来自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

中华帝国在跟英国议会谈判的过程中,始终是拖拖拉拉故意拖延时间,谈判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效果。

英国陆军一方面寻求外购武器,但欧洲各国王室对于英国资产阶级**很是惧怕,加上迫于中华帝国和法国的压力,拒绝向英国议会军提供武器。因此,英国议会军只好自己解决武器问题。

针对中华帝国的优势火器带来的巨大挑战,英国议会在后方扩大了火器生产,从荷兰商人中高价购得法国狗锁式火枪加以仿制,生产英国本土型法穆尔火枪。期间英国人也试图仿制中华帝国的30式步兵燧发枪,但是因为英国的钢铁强度无法达到中华帝国的轧钢水平,最终仿制失败。

在火炮上面,英国人的青铜火炮并不比欧洲各国的火炮差,因此无需改进。但中华帝国的炮兵占步兵的比例相对高,为了平衡这种差距,英国议会军增加了火炮的部署数量,虽然达不到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百人一门火炮的比例,但是勒紧裤腰带也可以做到平均两百人一门火炮的程度。

英国的议会军以克伦威尔的模范军作为主力,针对性十分明显,就是冲着中华帝国帮助查理一世组建的中械王军来的。

克伦威尔的模范军兵力三万五千人,其中火枪兵两万人,火炮一百门。骑兵一万五千人,重骑兵三千人,轻骑兵一万两千人。

另外,议会军还组织了五万人的民兵,装备超过七种火枪和火炮。在中华帝国军人的眼中,英国陆军太弱,而这些民兵更是超级杂牌军,不堪一击。

查理一世的王军在怀特岛训练,而克伦威尔的议会军则在伦敦郊外训练,双方都在抢时间,准备大决战。

中华帝国帮助查理一世训练军队的消息传到欧洲,法国政府立即照会中华帝国驻巴黎大使,商谈向中华帝国借款并购买军火的要求。

由于法国海军曾经帮助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建造镇远号战列舰,中法之间没有切身利益纠葛,因此法国政府的请求很快得到了中华帝国皇帝的允许。

神武十一年,中华帝国皇帝授权中华帝国驻埃及住屯军司令部,给予法国适当的帮助,进而打击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

李岩于是联合中华帝国欧洲银行向法国贷款一亿银元,用于支持法国抵抗西班牙陆军的入侵。

中法巴黎借款合同随后签署,同样中华帝国给予法国的贷款包含了一些政治条件,其中就是将法国土伦海军基地的造舰技术转让给中华帝国皇家海军,作为回报,中华帝国的贷款是无息的。

法国政府此时正困难重重,英国内战使得法国失去了来自英国的经济援助,因此法国政府急需中华帝国的这一亿银元的贷款,所以法国国王立即同意了这个条件。

这样,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法国最高造舰技术。在再十九世纪中期以前,法国顶尖的造舰技术一直是全世界最好的,就连称霸海洋的英国也不得不承认法国的造舰技术一直高于他们。但法国海军仅仅昙花一现,未能打败英国海军称霸世界,主要原因却是因为法国是一个超级陆军强国,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发展海军缓慢,造成被英国海军打败的结局。

法国不像英国那样,可以抛弃陆地防御,全力发展海军。法国是一个陆上强国,重点发展陆军,因此对于中华帝国的要求,法国政府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得到了法国最高造舰技术后,中华帝国在大型风帆战列舰的研发上面少走了一百多年的弯路,使得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造舰技术迅速向欧洲一流海军靠齐,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中华帝国欧洲银行的首批三千万银元的贷款迅速拨付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立即用这笔巨款购买中华帝国的先进火炮。由于法国人自己研制生产的狗锁式火枪技术成熟,性能并不比中华帝国的30式步枪差多少,因此法国军方没有必要再购买中华帝国的火枪。但是在火炮方面,法国军方十分欣赏中华帝国的31式步兵炮,因此采购了两百门,组成十个炮兵营。

同时,法国军方邀请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军官作为法军顾问,并吸取中华帝国在美洲对付西班牙陆军的成功经验,研究对付西班牙陆军的战术和战略。

此时,中华帝国的主要目的是打垮西班牙,吞并西班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因此迫切希望法国能够牵制西班牙陆军的主要精力,所以将一些西班牙陆军的弱点告诉给法军。

这对法军来说,简直就是救命。

法国第四代孔亲王路易…德…波旁亲自跑到塞得港,面前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官李岩,向李岩虚心求教关于在南美秘鲁瓜亚基尔会战中的情况。

李岩对于这个和自己同龄的年轻人很有好感,因此便将瓜亚基尔会战的情况个他说了一遍,并告诉了他关于西班牙陆军大方阵的弱点。

回到巴黎后,波旁又跑到战场上近距离观察西班牙大方阵的作战方式,结合李岩给他的忠告,总结出了自己的作战战术。

神武十一年七月,西班牙的德梅洛将军率领两万七千人,三十门火炮,由西属尼德兰向巴黎进军,中途停下围攻法军罗克鲁瓦的要塞,并且等待一支为数六千人的神圣罗马帝国援军。

这支由弗朗西斯科…德梅洛(Francisco de Melo)率领的西班牙军队,简称佛兰德军,是西班牙陆军最强的部队。欧洲人曾对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的步兵团…西班牙步兵长枪大方阵的评价极其高,称其为“步兵之花”,不败的神话。西班牙陆军因此称霸欧洲两百多年,成为欧洲的第一陆军强国。

法军由孔代亲王路易…德…波旁率军两万五千人,携带中华帝国31式步兵炮八十门,赶来解围,抵近罗克鲁瓦荒原。

法军采用二线式战斗队形,并根据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战斗方式,留有预备队。

战斗队形的中央为15个步兵营,左右两翼为23个骑兵连。预备队为3个步兵营和4个骑兵连,另有5个骑兵连成梯阶配置在前面保障两翼的安全,四个炮兵营八十门步兵炮配置在中央,步兵布署于前面。

西班牙军也采用二线式战斗队形,但未留预备队。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依然采用传统的西班牙步兵大方阵,中央为5个步兵大营,4500名西班牙士兵组成5个方阵,每个方阵900人,右翼为14个骑兵连,左翼为15个骑兵连,炮营三十门火炮分作两个炮兵连,左右各一个炮兵阵地,配置在步兵前面,另有一队火枪兵隐蔽在左翼前方的树林里。

8月18日,法西大决战以双方炮兵互射开始。

法军装备了中华帝国的先进步兵炮,不论火力还是数量都强于西班牙炮兵。炮战一开始,西班牙炮兵阵地上的火力便被压制住。炮战持续了半个小时后,西班牙炮兵阵地上的火炮被摧毁了一大半。同时,法军炮兵阵地上虽然也损失了十几门火炮,但是剩下的五十多门火炮为法军赢得了制炮权。

一直以来,法国炮兵总是不及西班牙炮兵,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及,这次一开战法军炮兵便取得了压倒性胜利,顿时给法军士兵提气了不少。五六年来,法军一直被西班牙军队压着大,大半国土沦丧,法军士兵心中的仇恨可想而知。

炮兵取得胜利后,法军骑兵立刻冲锋。

不过,法军骑兵未能打败西班牙骑兵,原因是遭到西班牙军埋伏在树林中的火枪兵偷袭。西班牙骑兵乘势掩杀,法军骑兵被迫后撤。

白天,以法军炮兵取得制炮权,法军骑兵战败而结束。

夜间,西班牙火枪兵在使用穆什克特火绳枪的时候,身上点燃的火绳立刻暴露了他们的埋伏位置。法军骑兵再次出击,直奔树林,根据亮光成功狙杀了埋伏在树林里的西班牙火枪兵。

前半夜,法军消灭了西班牙军队埋伏在树林里的火枪兵,为骑兵冲锋扫清了道路。

后半夜,法军突然向西班牙军队发起冲击。由于西班牙军队的炮兵被摧毁,法军炮兵猛轰西班牙军队阵型,骑兵趁机突袭掩杀上去。很快,法军骑兵击退并驱散了西军左翼第一线部队,随后又击溃了左翼第二线部队。

与此同时,西军骑兵和步兵被法军炮火压制住,无法做出有效支援,导致大方阵阵型渐渐散乱。

凌晨许,法军炮兵集中火力猛轰左翼西班牙骑兵阵地,西班牙骑兵因此全遭击溃。但是其步兵方阵仍然在原地屹立不摇,且以灵巧队形展开,使位于它正中的仅存的五门大炮得以进行齐射。

在这种情况下,大孔代大胆决定,用火炮继续压制西班牙炮兵,同时派几个骑兵连实施突击,以巩固左翼取得的战果。

从李岩的经验中,孔代亲王得知西班牙大方阵的弱点。于是分别派出了几支骑兵连队,从不同方向攻击,将西班牙大方阵中的长矛兵吸引过去,然后派骑兵主力从后方攻击敌人。同时,孔代亲王动用预备队,在双方步兵激励交战的时候,成功地对敌步兵实施了反冲击。

由于渐渐天明,法军的火炮目标变得准确,遂以火炮不断轰击西班牙军的方阵,把他们的阵形击溃打烂。

战至第二天下午,在法军步骑兵的重重包围下,这支精锐的西班牙主力军团被全歼,德梅洛主帅阵亡。战败的西班牙军团无处可退,除了逃散的骑兵,被围的方阵步兵几乎被红了眼睛的法军屠杀。孔代亲王立即下令制止,遂使西班牙军队的官兵纷纷扑倒在他的膝下,寻求庇护,以免死于胜利的法国士兵的狂怒之下。

法军击溃了西军,解了罗克鲁瓦城之围。西班牙军队死伤9000余人,被俘6000人,损失火炮30门。法军死伤2000余人,伤近6000人,损失火炮二十七门。

此次压倒性的胜利之后,孔代亲王作为法国名将的声誉鹊起,立刻就成了宫廷的战争明星。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因为孔代亲王面对的是长期称霸欧洲的西班牙陆军,而且他的对手都是有经验的将领,而他只是个23岁的青年指挥官。

此役终结了西班牙在历史上的陆上优势,标志着法国陆军霸权的到来。 由于罗克鲁瓦会战中,西班牙步兵方阵大败,西班牙从华伦斯坦而茍延残喘的西班牙式战术已经被宣告彻底淘汰了。全西欧开始都在寻找新的、可行的战术思想。

此役之后,法国军方对于中华帝国的武器越发的钟爱,不断的扩大进口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同时,对于中华帝国的军事思想法军奉若圣旨,以孔代亲王为代表的法国年轻军官掀起一股疯狂崇拜中华帝国皇家陆军之风,使得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法军十分一直模仿中华帝国军队,无形中成为了中华帝国的小跟班。

西班牙帝国陆军的大方阵战术从此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欧洲各国陆军开始寻找新的陆军战术,而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不败神话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典范。在法国军方的带领下,欧洲各国掀起了学习东方战争理念的狂潮,而为了学习东方理念,欧洲各国不得不大规模派遣留学生道中国取经,同时各国政府引导性的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从各国政府机关、报社、学校到民间团体,纷纷将中文列入重要科目。

一时间“你会中文吗?”的话语成为了欧洲人见面聊天的口头禅,欧洲人皆以会中文而感到自豪。

西班牙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几年前先是在海上,无敌舰队被籍籍无名的荷兰海军歼灭,使得西班牙帝国海军退出欧洲一流海军强国位置。如今又被法国陆军消灭了西班牙帝国最精锐的弗洛德步兵团,一项称霸世界的西班牙大方阵不再是神话,使得西班牙陆军也丧失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

加上中华帝国先是侵占了菲律宾、接着占领了大半个墨西哥,又发动了对秘鲁殖民战争,导致西班牙帝国海外殖民地的金银大量流失。

西班牙帝国参与欧洲战争国力消耗巨大,这些因素加到一起,最终导致西班牙帝国从世界第一强国除名,沦为欧洲二流国家。

而作为新进胜利的荷兰和法国,分别取代了西班牙海上和陆上强国的地位,欧洲新一轮的大洗牌最终确立了荷兰的海上霸权和法国陆上的霸权地位。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79章印加宝藏

第379章印加宝藏

神武十一年四月,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即占领瓜亚基尔之后,大军并分两路,一路由七万朝鲜仆从军向北推进,入侵新格兰纳达(哥伦比亚)。另一路由两万华军和六万朝鲜仆从军组成的南美第二路军南下,入侵秘鲁南部地区,目标占领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首府利马。

不过,在攻击利马前,二路军需要进攻一系列西班牙在秘鲁沿海地区的殖民地城市。

在秘鲁的西班牙军队主力已经在瓜亚基尔会战中被全歼,剩下的西班牙军队十分零散,且兵力严重不足,无法抵挡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军事入侵。

当年西班牙人皮萨罗率领一百八十人的军队,打败了四万印加帝国士兵,并取得了歼敌五千人的神话般战役之后,西班牙帝国对于印加帝国军队的蔑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定点,认为印加帝国士兵是全世界最烂的军队,最容易征服的民族。

此时,从新格拉纳达到阿根廷,两百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印加帝国领土上,印加帝国人口高达一千一百万印第安人,但却被不足三十万西班牙人统治,可以说西班牙人创造了人类殖民统治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当中华帝国的殖民军队踏上南美洲领土后,西班牙人的无敌神话被打破了。同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作战,西班牙人不论装备还是兵力都远远不及中华帝国皇家陆军,自瓜亚基尔会战之后,西班牙人在秘鲁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

此次此刻,西班牙人只能龟缩在城堡之内,苟延残喘着。

中华帝国军队从陆路攻击秘鲁各地城镇的同时,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驶抵利马附近海域,对利马进行炮击。

利马作为西班牙人在南美的总督府所在的,是西班牙人统治南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可以说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一切利益都以利马作为中心向四周展开。

利马是一座荒漠绿洲城市,距离海岸只有十三公里,常年干旱,号称无雨城市。但是西班牙人依然在这里建立了南美殖民地统治中心,将利马打造成比埃及开罗还繁华富饶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利马还有另外一个别称,那就是雾都。

每年十二个月,利马笼罩在雾里的时间超过十个月。当地人称利马的雾为毛毛雨,因此造成利马虽然在干旱的沙漠绿洲当中,常年无雨也并不炎热干燥,每年最高气温不过十八度,最低气温不过八度,一年四季凉爽。

利马是被印第安人称为刽子手的皮萨罗建造的,一切按西班牙的传统形式建筑,结构雍容恢宏,造型精雕细刻,总督府所在的街道用金银铺砌,极其奢侈。取名利马,称为“诸王之城”。

利马西部海岸是港口城市卡亚俄,自从中华帝国向西班牙帝国宣战后,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便封锁了秘鲁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出海口,使得秘鲁的财富无法转移出境,几乎全部都集中在了秘鲁首府利马和卡亚俄两座城市里。

存在利马是因为利马是西班牙人的南美总督府所在的,拥有四万西班牙军队防御,毕竟安全。放在卡亚俄是因为卡亚俄是秘鲁沿海最大的港口城市,西班牙人将金银放在卡亚俄港口城市,方便及时运走。

不过,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巡逻十分严密,西班牙人多次试图偷偷离开,不是被击沉了,就是被抓捕了,因此西班牙人只盼望着西班牙军队能够打败中华帝国军队,否则他们的财富将尽数被抢掠。

南太平洋卡亚俄外海,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第三舰队封锁了附近海域。

施剑飞坐镇旗舰定远号,统领“海”字号、“风”字号、“禄”字号、“福”字号、“臣”字号等五十艘主力舰,对卡亚俄实施轮番炮击。

顿时,卡亚俄港口一片火海,硝烟遮天蔽日。

炮击持续了三个小时,卡亚俄港口码头附近的船只尽皆被击沉、焚毁,驻扎港口的几千西班牙士兵撤出了卡亚俄,退往利马。

定远号战列舰甲板上,施剑飞从望远镜中仔细观察着卡亚俄的情况。

对于军人来说,火海中的卡亚俄额外的刺激着他们的神经。

“报告”舰务士打断了施剑飞的思绪。

卡亚俄这座港口小城镇已经被摧毁,海岸抵抗力量已经消失,舰队正在靠近港口,很快就可以实施登陆作战了。

施剑飞点点头,转向刘剑,微笑着说道:“我们海军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你有什么计划没有?要不要等到陆军过来再动手”

刘剑说道:“等到陆军过来的话,功劳和油水就没有咱们的了”

施剑飞想想也是,帝国的陆军如同虎狼一样,到哪里哪里便是刮地三尺,尤其是朝鲜仆从军,简直就是推土机,所到之处一片废墟,什么都剩不下。

陆军内部,在殖民战争上面还可以保持一条心,战斗时彼此相互照应相互支援,但是在瓜分殖民地利益的时候,任何一支部队都尽量选择吃独食。

殖民战争时代,中华帝国的皇家海军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少,巨额的殖民财富大多数跟皇家海军无缘。因此,皇家海军对皇家陆军的掠夺财富已经相当的嫉妒了。

作为皇家海军,海军陆战队是唯一一支可以登陆作战,并实施掠夺的军队,因此皇家海军司令部已经默许了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分夺殖民财富的军事行动了。就算是帝国总参谋部,为了平衡海陆军的既得利益,也默许海军陆战队进行单独军事行动。

此时,帝国美洲派遣军正从瓜亚基尔往南攻击秘鲁沿海城镇。而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为了分一杯羹,制定了袭击利马的军事行动。因为利马距离海岸线太近,且又是西班牙人的主要基地,占领利马不但可以左右整个南美洲战局,同时更可以获得巨大无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