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原来我是唐和尚-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取完经回来了,没准到时候我也混出来了,那时候倒是可以想想。
  至于提前和唐和尚套好交情这个主意,我不是没想过,谁都知道那是条妥妥的潜力股,可是同样,谁知道现在他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待着呢?谁知道他现在有没有取法号,我知道他曾经叫做江流儿,但这个名字普及度有点高。比如说差点被叫了这个名字的我,再比如说住在山下的樵夫的小儿子,他娘生下他的那天正好在江边洗衣裳,生完之后就给他取了同样的名字。
  嗯,贱名好养活。
  我一度曾怀疑到自己身上。你看,弃婴,在江边被和尚捡走,差点取名叫江流儿,现用名金蝉。如果我不是穿越者,我差点就信了。
  猴哥那么大本事都没翻过如来佛祖的五指山,我很难相信,我有那么大本事夺了他弟子金蝉子的舍。
  所以,这只能是巧合。
  直到某一天,寺里原先的匾额有些破旧,有善人捐了一块新匾额。我看着新匾额上金山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宛若被雷劈。
  金山寺,水漫金山寺。
  难道我要等的不是猴哥,而是白娘子吗?说起来,我师父就是法字辈的,有一位师叔真的叫法海。
  我几乎是飘回房间的。
  那一晚,我听着白娘子唱了一晚的《千年等一回》,醒来的时候给了自己一巴掌。
  白娘子是在宋朝的时候动的凡心,我弄差了好几百年。


第4章 
  我今年十六岁,已经是金山寺的招牌之一。
  之前说过了,我法明师父在蜘蛛精事件之后名声大噪,作为他的弟子,我也跟着声名鹊起。我法明师父多正直的人,当然不会贪我的功劳,但我觉得,我人小力微的,就算传扬出去是我把蜘蛛精打回了原型,恐怕这个消息的热度就没有现在这么火,反而会引起怀疑。就像在医院里,一个小年轻给人诊断总是被人问个没完表现的十分不信任,如果出来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就算几句话把人打发走,也没人提出异议。这关系到金山寺的业务量,也关系到我的生活水准,因此,我非常乐意当隐藏在幕后的无名英雄。
  当然,这个说法说服不了法明师父,我只能情真意切的说我之所学全部来源于他,不敢忘本。而法明师父考虑了一下,也觉得当下我年纪还小,不宜太出风头,这才默认了自己是降服了蜘蛛精的那个人。
  我觉得,这可以作为我不是唐和尚的又一证据。唐和尚要有我这本事,取经路上至于三天两头的被妖精抓去准备吃肉吗?
  回到正题。
  这世上作恶的妖怪没我想象的那么多,至少,在蜘蛛精之后,我虽然跟着法明师父出门做了许多场法事,从来没遇到过第二只。但这丝毫不损我法明师父的威名,反而让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老实说,我们也没干什么。
  小孩受惊啼哭不止?摸摸头念一段经文就好了;家中老人失眠心悸?握着手念一段经文就好了;家中夜晚总有人走动声开门却无人?半夜待在院子里念一段经就好了……
  我发现,法明师父的那半卷残经简直无所不能。
  最离奇的一次,是一富商家中老人去世,却怎么也合不上眼,我和法明师父去了继续念经,当天夜里,那家的当家人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的老父亲依依不舍的向他告别,把自己藏起来咽气之前却没来得及说的小金库地点告诉了他,还说,多亏了家里请来的大师,不然他要是把这个秘密带到棺材里,那才是真正的死不瞑目。当家人早上一醒,再去灵堂里看望老父,发现老父之前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没法合上的眼睛已经闭拢,脸上原本凝固的不甘心的表情也变了样子,整个人安乐祥和,去的无牵无挂。后来,当家人果然在老父梦中告诉自己的地方找到了小金库,当下很豪爽的给金山寺捐了一笔。
  我和我法明师父的威望就是这样刷起来的。
  除此之外,我又开发出了一项新业务。
  别看我文史知识差,但我动手能力好,想当年在车辆学院,我也是一个手工小达人,做的模型大佬都说好。当然,现在条件有限,工具也有限,我只能尽可能的走简洁风。
  我做出了佛牌。
  木质的,上面或雕佛像,或刻上几句梵文,在边上修饰出佛教花纹。可以佩戴在身上,既能当装饰品,又可以辟邪保平安——至少能有个心理安慰。
  我观察了一下,之前金山寺里没有这么做的,附近的几家寺庙里也没有。最开始,我也不大确定这能不能被接受,只是做了少少几块,外出做法事的时候赠送给那家里的小孩或者体弱的人,没想到大受欢迎,不仅那些家里不顺的人希望能多得几个,就算是家里没事的人也想要。
  金山寺主持,刚继位没多久的法海师叔,和我商量了一下这件事,决定把这当做寺里的一项新业务来精英。我一个人才能刻出多少佛牌,他的打算是,让寺里其他人干这个活,然后统一拿到我这里来,让我来念经开光。
  嗯,法海师叔很有眼光,知道那些佛牌之所以灵验的原因。
  和上一任主持的死板相比,法海师叔明显是一个营销类的天才。
  我有些为白娘子可惜,如果她在这时候动凡心,一定不会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揭穿镇压,没准我这个法海师叔会弄清前因后果之后把她塑造成一个祥瑞吸引香火呢。
  可惜啊可惜。
  我的地位在金山寺里逐渐稳固,平缓上升。
  本来我是打算在十六岁这一年正式出家的,但法明师父让我再等一等,说我还有尘缘未尽,一切待到十八岁的时候再说。
  我很不服气,我都做完了未来十年的工作计划,如今我没有正式受戒,这会耽误多少事?
  不开心。
  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道理和法明师父讲不通。
  我也不会讲。
  那是我师父,我很尊老的。
  但是,当我春心萌动的时候,我是真感激法明师父,他是不是算到我红鸾星动,才拒绝我的?这真的省了好多事,因为现在的我随时可以蓄起头发回归世俗。一旦成了正式的和尚,程序上总有些麻烦,还会引起非议。
  咳,尽管我曾经立志在和尚这条路上一路走到黑,还发誓要成为某本书上的注脚,制定了未来十年的工作计划,可爱情的魔力可以焚烧一切,我忽然觉得下山成亲生子在大唐扎下根来也不错。为此,我还特意算计了一下我这几年攒下来的小金库,绝对能在县城里一个不算差的地段里安下家来。
  遇到她的时候,我当时正在寺里满寺的找猴子。
  那是只刚出生一个月的小猴,原本的主人是一个杂戏班子里的耍猴人,这个杂戏班子走南闯北的到处表演,却在江州这里出了点事。也不知道遇到了哪路瘟神,好好的居然遭了火灾,这个耍猴人被烧伤严重,医馆也没有好办法,最后不知道谁给杂戏班子出的主意,他们把人搬到金山寺里来了。同样被烧伤的还有一只母猴也一起被留了下来,然后那个杂戏班子的班主留下了一点碎银,就带着其他没出事的人和健康的猴子们走了。那个耍猴人没坚持多久,就因为重度烧伤感染痛苦离世,又过了两天,那只被烧得毛都没有了的母猴子在凄叫中产下一个小猴,没多久也死掉了。
  我搭了一把手,料理了后事,然后就把那只小猴归为己有,辛辛苦苦的把它拉扯到可以满寺乱跑。
  有句词怎么说的来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时天朗气清,但当我看到那个怀抱小猴一脸温柔的给它为水果的那个姑娘的时候,却意外的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
  那个姑娘看到我,似乎有些无措,脸上还有一些娇羞。这绝不是我自作多情,而是后来我们两情相悦时她告诉我的。我其实知道这姑娘是谁,自从她家在这里拜佛然后回去生了个儿子之后,每年,家中的主母都会带着女儿和儿子在寺里小住一段时间,捐钱捐物毫不含糊,特别的心虔。远的不说,我八岁以后的衣物,几乎都是这家人料理的,对这家人特别有好感。
  我还是很能把持的住的,不管我有没有出家,但别人都默认我是金山寺的一份子,如果我和香客的女儿有了纠葛,被传出去金山寺的名声也就完了。我觉得我很理智,没有一点被感情冲破头脑的样子。
  最多只是故意把小猴往那边的小院放,然后借着找小猴的机会去见见人而已。
  那姑娘心灵手巧,不到两天,就给小猴裁出了一件新衣,被我发现了还有些不好意思。
  我当时都不知道我怎么那么机灵,居然从针脚上看出了我身上的衣服和小猴的新衣居然出自同一人。
  有时无声胜有声,我收获女朋友一个。
  我知道我长得好看,但我不知道,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有小少女默默的喜欢我,悄悄的为我裁衣。我忽然觉得自己发现的太晚,居然以为我的衣服都是那家人请人统一裁剪的。
  法明师父不会阻止我重归世俗,姑娘家的家长早就明白自家女儿的心意,把我的底摸透了,觉得我还不错,虽然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但也默许了。
  爱情来的太快,就像是龙卷风。
  我默默的脱下僧衣,换上了长袍,头发不再剃的干干净净,而是让其自由生长。以前顶着毛寸的时候不觉得自己奇怪,但现在我只希望头发能长快一点,不然我会忍不住去买假发的。
  小猴成了我和心上人定情的机缘,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最后说到了给小猴取名字。我们一人取了好几个,又相互谦让的认为对方的名字取的更好。
  小猴最后被取名悟饭,名字是我取的,却是被心上人定下的,因为她说小猴吃东西的时候最可爱。
  我一时高兴,直接说剩下的名字可以留给我们的孩儿。
  然后我就被害羞的心上人打跑了。
  唉,在现代的时候,我觉得二十岁结婚都早的让人侧目。但现在,我却想,要等到心上人十六岁会不会太晚?
  这一定是被环境影响的,才不是我着急呢。
  好吧,我就是着急,不服咬我啊。
  买下了我觉得满意的那座宅院之后,我每天盯着人收拾,不时的和心上人交换一下意见,毕竟,那是我们未来的家,当然要按照我们的喜好来。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到未来的生活都忍不住笑出声。
  在我以为自己未来会平淡安稳却幸福的度过一生的时候,心上人为了救不小心跌落到荷花池的幼弟,溺水身亡。
  晴天霹雳。
  我在她的坟前带着我们的猴儿子悟饭站了三天,三天后,我回到了金山寺。
  “师父,我要出家。”


第5章 
  法明师父没有答应我,他觉得我此时只是伤心透了,做出的决定有些草率。佛门清净地,不该是逃避的地方。
  但法明师父毕竟是我亲师父,他从小抚养我长大,只是嘴上说的严厉,他没同意我出家,却把我带在身边,像之前一样,仿佛我寒来暑往、春去秋来的在山下呆的那大半年时间不存在似的。
  只是,到底有什么东西已经变了。
  除了诵读经文外,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怀念那个娇俏可爱的姑娘,甚至在我雕佛牌的时候,我都会不知不觉的把佛像的眉眼弄成她的模样。不过,在我第一次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我就不再做带着佛像的佛牌了。
  这种行为让我觉得自己差点成了李寻欢,我没他那么才华横溢,却也不想像他那样牺牲自己悲情无双。
  是的,尽管我和心上人是死别,但我依旧觉得自己比把心上人拱手让出的李寻欢幸运。如果换个背景,我都不会这么不知所谓,但别忘了,我现在在的时代,尽管是大唐,可神魔鬼怪一样不缺。如果死别是再也见不到了,我都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冷静,但是,如果我能沟通阴阳,进入地府,再见心上人不就是指日可待吗?
  我师父一开始拒绝我是对的,因为那时候我因为心上人的意外失了分寸,满脑子都是出家刷名望抱大腿然后找到门路去地府见心上人,功利的不得了。
  但我现在被我师父扔到经阁里静心,已经冷静了很多。虽然我的打算还没变,不过却没有那么急躁了。
  可在我法明师父心里,我的表现大概依旧不及格。他对我的要求严厉起来,除了早晚功课之外,还在经阁里挑出了好多本经文让我抄写。
  我信奉的是一招鲜吃遍天,经阁里的经文虽然我都背熟了,但有法明师父的那半卷残经珠玉在前,我对这些经文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背熟之上。此时被关在经阁里一字一字的抄写,倒让我有了些许不同的体会。
  这些经文大多讲的是如何度己,而我法明师父的那半卷残经,讲的却是如何度人。
  这大概就是我们外出做法事屡屡成功可以刷出名望的原因吧。
  经阁里抄经的人不止我一个,除了金山寺里原本的僧人,还有几位读书人。他们各有各自的烦忧,钱财上也不宽裕,借住在寺里,做一些抄写的工作来补贴生活。这时候是有雕版印刷的,金山寺里本来也有这样的经文,但是,众多香客更喜欢用笔一字一字抄写后装订成册的经文,或供奉在家中,或翻阅诵读,大约是觉得这样更加虔诚。
  大部分手写体的经书都是这样的读书人完成的,如果是寺里有名的僧人亲手抄写?噫!那都得是重金才能请回家的。
  我之前一直都是我法明师父的跟班,不是跟着外出做法事,就是在寺里雕佛牌,后来法海师叔成了主持,雕佛牌的工作也不用我做了,我只需要负责给别人雕好的佛牌开光。所以,像这样正经抄写经文的活儿我还真没干过。
  我觉得我的字写的不错,不知道能得一个什么价钱。当然,就算卖出价了那也是寺里的公共财产,可这也是地位评估的重要指标。
  天越来越冷了,这里的冬天并不算太好过,寒湿的风几乎能钻进人的骨头缝里。这一日,我坐在经阁中,抄完一页经就要揉一揉手指,我的手指被冻的有些发红,好在没有生疮,只是这样一来,效率就直线下降了。
  但法明师父叫我来就是为了修心,而不是虐体,我偷懒的心安理得。
  经阁的门被推开,一个书生脚步急切的走了进来,他左右张望了几下,发现偌大的经阁里只有我一个人之后,毫不犹豫的朝我走了过来。他的身上还有没有散去的寒意,和微弱的酒肉味道。
  我眨了眨眼睛,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只是在寺里借宿平日里抄写经文补贴生活的读书人,并不是本寺僧人,没那么多戒律要求。
  不过说到酒肉,还记得我小时候曾经对吃肉这件事无限向往吗?在之前那大半年的山下生活中,我也尝试过破戒,但怎么说呢?吃了十六年的素,我其实对肉食并没有那么渴望了,但心里又有一点小小的蠢蠢欲动。不过,当我夹了一筷子这辈子的第一块肉放进嘴里的时候,只嚼了一下,差点把胆汁都吐出来。
  往日不堪回首,我从来不知道肉是那么难吃的东西。不是出自的手艺差,而是我的身体在拒绝。
  当时心上人还为我一点点熬煮肉汤想让我慢慢适应,结果……
  “金蝉师傅。”他走到我面前,眼中是遮掩不住的急切兴奋,到让我好奇了起来。
  “何事?”我坐直了身体,一副淡然的模样。
  在外人面前,我很注重形象工程。
  他好像有话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心里的渴望压过了那点不好意思,“我想攒些银钱,不知……”
  哦,我明白了,他是缺钱了。这不算什么,我起身,带他到楼上,指了指书架上那一排,“这些都是需要抄写的经文,其他都是老规矩。”
  “我的银钱咬的比较急……”他还有些赧然。
  我愣了一下,平日里我对他印象不错,记得他是个踏实老实的人,如今却急需银钱,恐怕真是遇到了不凑手的时候。我沉吟了一下,“可是有了急事?”
  他点头,“圣上再贴招贤榜,我想要去长安赶考,需要路费。”
  “这是好事。”我恍然。
  这里的招贤榜只是一种统一的说法,每次招的人才都不一样,但能让书生这么激动的,恐怕就是科举考试了。不知道是我记忆出了偏差还是这时候情况就是如此,所谓的科举考试并不是定时定点的举行,少了干活的人,那就开的频繁点;如果人手充足,十年八年开一次也不稀奇。如果我是读书人,我不确定我会为了一点飘忽的机会一直等待着,但意外的是,我认识的读书人中,并没有人抱怨这件事,反而觉得天子圣明,给了他们这样的寒门子弟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我决定借给书生一笔盘缠,让他好好温书准备,不要因为抄写经文分神。
  他感激极了,没有急着走,拉着我说起了他的榜样,亦是此地的州主,陈萼陈光蕊。此人乃是贞观十三年的状元,娶了丞相家的小姐,做了一州长官,实乃天下读书人之楷模。
  我倒也知道那个人,只是,在我出生的时候那人就已经是江州州主,我现在都十七了,他还是江州州主,毫无升官的迹象,我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个高分低能的家伙啊。


第6章 
  我对官员并没有什么畏惧心理。
  在现代是很少接触,即使接触到的少数几个别管是不是为了营造面子工程,都是非常的和蔼可亲,更别说网上了,那里可是很少说哪个官员爱民如子,但揭发出来的可以被双规的官员就特别多,被如此熏陶,想让人有敬畏之心都难。至于现在,普通老百姓当然都惧怕当官的,就算是为自己求公道,如果不到必须孤注一掷的地步,很少有人平民百姓原因主动进入。
  但我不一样,我从小长在金山寺,被默认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宗教和世俗就像是两个世界一样,我可没少听说哪个凶人犯了罪就去庙里出家当和尚挡罪的故事。这年头寺庙就是这么牛,只要入了我门,外面的人就不可以计较犯下的罪过了。即使我之前在山下住了大半年,买宅置地的免不了和衙门打交道,但我这时候的人脉已经经营出来了,再加上心上人家长的帮衬,我没有被为难,对衙门有多么难进难出没有体会。
  所以,当书生一脸憧憬的说着他的偶像陈萼陈光蕊的时候,我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这个人的经历大概在读书人中算得上是一份传奇,连带着我都被书生科普了不少,对他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只知道他是江州州主。但听的越多,我反而越不看好这个人。
  皇帝大大钦点的状元,丞相的女婿。
  有了这么一个身份,只要能做出点政绩那么必然前途无量,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结果呢,我算了算,他做江州州主已经是第十八个年头了,十八年,王宝钏苦守寒窑都熬出头等到了薛仁贵,这个陈光蕊居然还是江州州主。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个人的官做的得有多差,才一直原地不动呢?
  再看他的岳父殷开山,这位大拿在他做状元的时候就已经是丞相了,现在依旧老而弥坚,深受信任,这份差距,简直就像天堑一般无法弥补。
  我不相信一个做岳父的会无故压制自己的女婿,所以,这里面的故事一定会很有趣。
  书生不知道我已经发散到了豪门八卦上,还在说着他认为风光的一幕:“听说当年陈州主得中状元,打从楼下经过,恰好殷家小姐正在楼上,准备抛绣球择夫婿,殷小姐一看陈州主就不由心向往之,把绣球抛到了陈州主头上……”
  我一脸严肃认真的听着,觉得以后自己大概没有说那些话本离谱的资格了,这位陈萼陈光蕊的遭遇,简直比话本还话本,难怪过了这么多年还被读书人引以为榜样,这种一朝成名、平步青云、娇妻相许、贵人提携的故事,简直是实打实的起点流。
  要是他还有一位被退亲的未婚妻,那就是标准模式了。
  我听了一脑子八卦,看天色不早,就和书生告别,去斋堂领了饭,准备拿回房间吃。
  半路上,我路过一棵残叶未尽的树下的时候,忽然感觉肩头一重,脸上也多了毛茸茸的触感,头被轻轻的抱住。
  “悟饭。”我用空着的那只手拉了拉我猴儿子的小手,脚步没有一点停顿,这种事情已经不是发生一次两次了,开始我还被吓一跳,现在早已经习惯了。
  “吱——”悟饭高兴的叫了一声,然后从我身上跳下来,跑在了前面。
  凭心而论,悟饭是只很乖巧的猴子,我分不出它的具体种类,但我能确定,即使是在猴界,悟饭也绝对是只美猴子。大概是因为我把它从小带到大,它对我十分亲近。悟饭很聪明,我总觉得它十分通人性,要是我一开始养它的时候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准得怀疑它成精了。
  然而,悟饭只是一只聪明却普通的猴子,不然,它的猴妈也不会被火烧伤,最后出现感染并发症,生下它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已经跑远了的悟饭又跑了回来,这次,它的手上多了两个果子。看来在我没注意的时候,它又跑去山里撒欢了。
  我接过果子,这才发现,悟饭身上的衣服有一处被划破了。这套衣服是之前心上人估摸着它长大后的身形给它裁的,心上人性格活泼,玩笑时还说悟饭是我们的长子……
  我揉了一把悟饭的耳朵。
  不能再想了,再想下去我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情又该起了焦躁,这可不好。
  悟饭不明所以,抱住了我的腿不肯在走路。
  于是,我多了一个沉重的腿上挂件。
  冬天很快过去了,刚出二月,法明师父得到邀请,准备前往长安。我这才知道,我法明师父的名气已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抵达了长安。
  长安多英雄,长安有司马超群。
  我脑子里不合时宜的跳出这句话,天知道创造出司马超群的古龙现在还没有影子呢。
  但对于长安,我是向往的。
  谁会不向往长安呢?
  这年月,出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法明师父原本的打算,他是想在今年六月让我剃度正式出家的,他老人家如今打算去长安,这倒不耽误我的剃度仪式,毕竟,我在金山寺里也算得上是一条不算小的地头蛇了,愿意为我剃度的长老不会少,但我能让他老人家一个人出门吗?
  我只要一想,就觉得道路艰难,我师父年纪在这个年代里算是大的了,如果万一在路上出了点什么事,我得难受死。
  有事弟子服其劳,我肯定是要鞍前马后的跟着的。
  我法明师父虽然笑着拒绝了一次,但我觉得他心里还是受用的,我也就没当回事,直接接过了准备工作。
  然后,我就被嘲笑了。
  我法明师父那么好的人,当然不会嘲笑我,嘲笑我的是寺里其他几个出过远门的和尚。他们觉得我的准备纯属多余,“出家人,只要手上还有一个饭钵,就能走遍天下。”
  靠化缘吗?
  我面无表情的回视,却没反驳。
  好吧,我承认,我是异类,虽然自认为心灵经过锤炼百毒不侵,但脸皮还是薄的,要我上门去要饭……
  我怎么觉得这一路会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艰辛呢?


第7章 
  金山寺的生活条件不算差,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过化缘的经历。但现在,我掂量了一下自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的小金库,有些发愁,先不说和尚出门花钱买东西会不会很奇怪,这点钱也不够一路到长安啊。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
  钱不够,只能多做准备了。
  我打算去找法贤长老,他精通医术,在对这一行的艰辛程度有所了解之后,备一些药丸是必须的。谁知道会不会走在路上的时候感冒发烧拉肚子,这个年月,一个搞不好是要丢掉小命的。
  还有水土不服这种事。
  唉,难怪别人都说故土难离,这不一定全是因为恋乡,主要是行路太难。我这还没出门呢,一想到这次远行将要遇到的困难,出门的意志都快被消磨干净了。
  但这次打定主意要去长安的是我法明师父,我想不想去的,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只要法明师父去,我就一定会去的。
  我毕竟年轻,抗折腾。
  我正准备着呢,法明师父问我,还想出家吗?如果想,就可以正式剃度了。
  我:“……?”
  毫无心理准备好吗?
  然后法明师父给我解释了一下,他本来没想这么快的,但法海师叔提醒他,我这一路服侍他去长安,要是自己他自己孤身一人,那没什么好说的,但既然我和他一起去了,到时候别人问他我是谁,只说我是他弟子却还没出家听上去有些怪。不是剃了光头就能叫和尚的,私下里收的弟子和正式的来自同一系统的弟子是两回事。
  我提取了一下中心思想,就是法海师叔觉得我法明师父需要给我一个名分,好大大方方的带出去炫耀。
  我没什么好说的,于是,我成了一名有度牒被国家承认的正式合法和尚。
  法号玄奘。
  听上去有些耳熟,但我一直把心思放在准备出行物品上,也没多想。等我想到的时候,倒没有恍然大悟,只觉得我和唐僧重合的地方有点多,也不知道该说这是巧合还是缘分。
  我自己私下里偷乐了一会儿,因为和名人撞名感觉挺有意思,然后就把这件事丢在脑后。
  我只是个忘喝了孟婆汤的普通人,和那个投胎转世的如来弟子天差地别。但如果让我选的话,我还是更乐意当一个普通人,也好过被当做一块香肉争来夺去,历经磨难,即使最后成佛,噫,那种日子过起来又有什么乐趣。
  人各有志,我的理想就是抱住皇帝大大的金大腿,成为宗教界的No。1,连通地府,好好和心上人告别一次,然后富贵荣华无灾无难安享一生。
  没人规定宗教人士必须苦修,是吧?
  唉,我再一次的认识到,我果然不是心思单纯信仰纯粹的好和尚。
  我不信我法明师父没看出来我的想法,但他什么也没说。
  临到出门前,我终于精挑细选收拾好了三个包袱,一个包袱装干粮,一个包袱装衣服,还有一个包袱装我认为很有用的药丸度牒路引,里面还混了几块银子。
  不然出门不带钱,我真的很没有安全感。
  我以为自己要和法明师父一步一步的走到长安,但没想到,我们出门的时候,法明师父带我绕了一段路,走到后院,牵出了两头毛驴来。
  “……”我问了句傻话,“我们骑驴?”
  法明师父一脸的关爱智障……不,这个词划掉……慈爱的笑容,“自然。”
  就这样,我和我法明师父一人骑了一头驴,猴儿子骑着我的肩膀,两人一猴的朝长安而去。
  我这才知道,与其说是我照顾法明师父,不如说是法明师父带着我。他昔日也曾经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