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圣明,臣这就命令户部官员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将历来辽东方面战死沙场、伤残的人数整理出来,以供…呢,兵部一干官员向后金鞑子索要赔款!”
施凤来心中猜想这回礼部的一干官员怕是讨不了好了,干脆改了口,将本该礼部的工作甩给了兵部,施凤来相信,以如今兵部尚书卢象升之才,应该能很好完成这一任务。毕竟杨太后虽然这次没怎么开腔,但想来是赞同的,卢象升有了皇帝陛下的支持,又有杨太后支持,何愁完成不了任务。
事实证明施凤来的猜想是对的,叫嚣赐金银财宝、接济粮食给鞑子好昭显泱泱大国风范的一干礼部官员,果真没能讨得了好。
杨太后难得听他们所说的那些、狗屁不通的浑话,直接以资敌之名将礼部一干官员下了昭狱,至于他们的家人自然全部编入了教司坊,家产自然抄没、全部充了国库。
而对于后金第三任大汗在心中所乞求之事,杨太后自然是全部驳回,你说求和、本宫就答应求和,你说请求接济粮食,本宫就要将百姓的粮食拿来喂白眼狼啊,想得那么美,你真当是在做梦啊。
不说多尔衮对于大明现如今的‘不要脸和厚脸皮’、是怎样的气急败坏,单说其他,泰昌八年当真算是个好日子,除了后金这事引发的礼部一干官员倒霉,可以用风调雨顺来形容。这一年,永久减免了赋税的陕山甘三省居然摆脱了年年久旱无雨的诅咒,接连下了几场雨。雨量虽不大,但足以让依靠着深井井水顽强生存的农作物得到了滋润,这一年陕山甘三省的田地收成还算不错,又因没了繁重的赋税,家家户户已经有了足够的存粮、就算来年再出现大规模的灾情,不依靠朝廷救济、想来陕山甘三省的百姓也足以应对过去。
时光如白驹过境,转瞬便逝,不知不觉就到了泰昌九年。如今的朱慈燐已然虚岁十四,逐渐摆脱了孩童所特有的稚嫩,正朝着美少年的方向坚定不移的发展着。
年满十四的朱慈燐已经算是半大的孩子,所以与朱慈燐分别居一侧殿、共同在正殿处理政事的杨太后早已搬迁至了慈宁宫,算是为两年后让政于朱慈燐埋下了很重要的伏笔。
与僻处最里、环境清幽的慈庆宫不同,慈宁宫靠近前朝,也算方便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所以杨太后倒住得何乐,反倒是猛然一个人住乾清宫的朱慈燐有几分不适应。
世人都说好的不灵坏的灵,对于杨太后来说也是这样。刚开春时,杨太后还在庆幸去年陕山甘三省风调雨顺,祈祷今年接着如此时,就来了一场波及面积很大的冰雹、砸死冻坏了今年刚播种下小麦。
杨太后无语,正当她准备通知受灾地区做好补种工作时,突然收到消息说,她的大女儿,大明的长平公主,不知怎么的跟终于归降的张献忠义子李定国看对了眼。
恍然发现女儿才虚岁十五就早熟得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反贼出身的驸马,杨太后不知该赞赏女儿的好眼光,还是该赞赏女儿的好眼光,只得哭笑不得丢开琐碎朝事,往两位公主共同所住的翊坤宫走去,问问朱淑娖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儿呢,还是锦衣卫捕风捉影。
此时翊坤宫内,两姐妹正在嬉笑打闹,谈论的话题自然是各自的话题。朱淑娖嘲笑朱淑婒死心眼,就从小就认准了戚嗣昌一人,而朱淑婒呢、则嘲笑朱淑娖眼睛有问题,居然看上了出身不好、有从贼名声的李顶国。
朱淑娖不服气的反驳:“这是环境所逼、为了活命而不得为之。而且如今张献忠已经归降了,乃是朝廷一员,不可重提反贼之事。母后尚且心胸开阔,敢将张献忠调往辽东重用,你又怎么能说其义子名声不好呢!”说着,一向爽利大方的朱淑娖居然因此红了眼眶。
朱淑婒默了片刻,正想软了态度对姐姐说声对不起时,衣着华丽的杨太后笑眯眯的闯了进来,调侃道。
“瞧你们这样,不会是又掐架了吧!”
朱淑婒乖巧一笑,却是说道。“是女儿惹姐姐生气了。女儿正想跟姐姐道歉,哄姐姐不要跟女儿置气,没想到女儿尚未开口,母后却不声不响的来了。”
说着朱淑婒跑到嘟嘴生气的朱淑娖的面前,清摇她的胳膊,柔声细语的道。“好姐姐,你是知晓妹妹不怎么会说话的,你就别生妹妹的气了。”
因着杨太后在场含笑看着二人,且朱淑娖不是小气的人,便顺水推舟表示了原谅。很快两姐妹又亲密的好似一个人。
杨太后坐在太师椅上,与两姐妹闲聊了一会儿,便将朱淑婒打发回了回房,只留朱淑娖和她在翊坤宫正殿,伺候的宫娥、太监皆去了殿外守门。
“你就没什么想对母后说的吗?”杨太后好整理瑕的理了理衣袖,眉眼含笑,唇角微扬、一副谈心的模样看着朱淑婒,反而让性格温婉、却喜欢和姐姐、弟弟耍嘴皮子的朱淑婒分外的紧张。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成么么哒~~~(づ ̄3 ̄)づ╭?~吃饭然后睡觉去!
☆、第一百零三章
瞧着可怜兮兮、目带一丝忐忑望着自己的朱淑娖; 杨太后此时还是怜惜、心疼女儿的心思占了上风。李定国再怎么出名; 那也是历史上的,在这个已然被她扳成了架空的大明,李定国还只是一位长相出众、刚刚随着反贼出身的义父投降朝廷的少年郎而已。所以杨太后心中只是纠结了一会儿; 疼爱女儿的心思就占了上风。
杨太后是知道她这个长女的性格的,知道她性格大大咧咧、爽朗大方,和她说话拐弯抹角没用,还是直截了当的问最好,所以杨太后想了想,选择直截了当的问朱淑娖。
“你真的喜欢他,非他不可了。”
朱淑娖那张略微带点婴儿肥的俏脸瞬间染上了一抹红晕。朱淑娖还是害羞了,她用贝齿轻轻咬了咬唇瓣; 人有些忸怩的道。
“母后还有你这样说话直白的。”
“哟; 嫌母后说话直白,那你别让雪雁将你女儿家的心思、一字不落的全告诉了母后啊!现在只有母后和你; 你再装矜持有用吗?”
喂喂,母后,你这么吐槽、调侃自己的女儿合适吗; 合适吗!
朱淑娖囧囧有神的看着杨太后; 不止忸怩没了; 就连羞涩的情绪也全都消失得无踪。不过即使没了羞涩,朱淑娖干脆破碗破摔,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女儿是思慕武毅将军,请母后成全!”
“噗!”正在喝茶的杨太后猛然将口中含着的热茶、全都喷了出来。这谁养的女汉子、说装矜持没用、立马就矜持不要; 如此厚脸皮,可真是……
默默地为长女看上的李定国默哀一秒钟,杨太后姿势优雅的用手绢搽了搽嘴,假咳两声后,方才摆出严肃脸,正正经经的问道:“你看上了武毅将军,武毅将军将军看上了你吗!”
“女儿这么好,他怎么会看不上。”像是怕怀疑说假话,朱淑娖瞪圆了眼睛,也没等杨太后发问,就将自己已经见了李定国几次,和她相谈甚欢、甚至一起逛了金玉店的事、一五一十的吐露了出来。杨太后听到其中竟然有朱慈燐在牵桥搭线、不免危险的眯起了眼睛。这死爱钱的兔崽子、最近真是闲慌了,居然还客串起了红娘的角色。真是让她这个当娘的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或者哭笑不得!
“行了,你的心思母后知道了,你最近就好好的待在宫里,要是再让母后知道了你哄着你张母后给了你出宫令牌,小心母后关你一月禁闭!”
“知道了,女儿会乖乖听话的。”朱淑娖将还带着点婴儿肥的小脸皱成一团儿,眼睛水莹莹、湿润得好似小狗儿一样、可怜兮兮的瞅着杨太后。这模样分明在无声的哭诉杨太后太没有母女爱的。
看到朱淑娖这样,杨太后不知怎么的,突然就乐了。杨太后笑弯了眉,眼睛弯得好似月牙儿一般灿烂对又摆出一张哀怨脸的朱淑娖道。
“得了,别摆出这模样,你是哀家生的、哀家会不知道你的性子,你啊现在准打算给哀家来一个阳奉阴违,准备偷偷摸摸的溜出宫、会你的情郎去,哀家明确的告诉你,只要你敢给哀家玩阳奉阴违,哀家就敢当辣手拆鸳鸯的刽子手。不信啊,你就跟哀家试试看!”
霸气的杨太后丢下这段话语后,就果断的转身出了翊坤宫,到乾清宫去收拾改当红娘的朱慈燐去了。杨太后走后不久,穿了一身淡紫色宫装的朱淑婒鬼头鬼脑的窜进了正殿,对着嘟嘴、明显在生闷气的朱淑娖道。
“怎么?母后不同意让武毅将军当你的驸马?”
“你在幸灾乐祸?”瞧着朱淑婒笑得分外端庄、温婉,朱淑娖果断的翻了一记白眼,没什好气的哼道。“母后倒没反对这事,只是将我拘在了宫里,不准随意出宫!”
“估计母后是想姐姐你学学针线女红吧,毕竟你那手艺简直可以用不忍直视来形容!”想到朱淑娖那一手将鸳鸯绣成了胖鸭子、蝴蝶绣成了一堆不知是啥的玩意儿,朱淑婒就忍不住想笑,分外觉得杨太后做得对!
“你这狭促鬼,姐姐也是你能笑的。”朱淑娖再次翻了一记大大的白眼,却是转躺在角落处铺有厚凉席的美人榻上,用绣着富贵满堂春的手绢搭在脸上、阖目闷声道。
“姐姐要午休了,三妹妹自便!”
现在午休
朱淑婒隔着半开的正殿大门远远的眺望了一下天色。嗯,正在西下的夕阳红艳艳的,想来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只是午休…说错了吧,晚休还差不多!
朱淑婒叹了一口气,轻轻的走到朱淑娖的面前,轻轻摇晃了一下她的胳膊,语气甜甜的说道。“好了二姐,是三妹不对。三妹这就跟你道歉。”
朱淑娖扯下面上搭着的手绢,很傲娇的哼了一声,让一旁挽着她胳膊的朱淑婒又想笑了。她的这个二姐姐啊,就跟三郎说得一样,是他们的小妹,而不是长姐。
“二姐要怎么原谅妹妹呢!”朱淑婒笑语盈盈的道。“要不,妹妹让嗣昌给当鸿雁传书的鸿雁,给二姐和武毅将军传信,以解相思之苦!”
“这还差不多!”
小脾气来得也快、去得也快的朱淑娖又跟朱淑婒闹成了一团儿,而此时乾清宫呢,朱慈燐正如临大敌的面对杨太后的似笑非笑。
“三郎啊,最近哀家觉得你好像有点疏忽朝政!”
朱慈燐目不斜视、余光却隐晦的扫了一眼刚刚批阅完成的、大概有半箩筐的奏折,忍不住冷汗津津。结合杨太后去了翊坤宫走了一遭,朱慈燐没多想就猜到了自己做红娘的事情暴露了,当即表示:“母后,天麟会更加努力的!”
杨太后眼中笑意更深,她饱含深意的打量朱慈燐片刻,冷不丁的道。“李定国如何?”
“武毅将军不错,儿臣觉得假以时日他必超过舅舅!”
朱慈燐对李定国的评价居然这么高!虽说杨太后通过历史知道李定国以后必成一方人物,但显然还是很惊讶朱慈燐相人的眼光、居然如此精准,当即又欣慰又骄傲的道。
“既如此,那让国舅收武毅将军为徒如何?”
“母后这是…同意了二姐与武毅将军之事?”
所以开始为武毅将军铺路……
朱慈燐心中闪过一丝明悟,他与杨太后心思一样,只要真正有才,就算是皇亲国戚还是宗室他会用,而不是像历朝历代的君王那般忌讳、害怕外戚势大、权利旁落!
“哀家好像从没说过不同意的话吧!”杨太后摇头失笑,也没将心中所想藏着匿着,干脆直截了当的道。“李定国不错,配得上宝儿,所以哀家为何要反对?难不成将宝儿指给徐桦那文弱书生吗!”
“母后,柠儿喜欢尔路,你可别乱点鸳鸯谱啊!”
徐烨乃是徐光启最小的孙子,和戚嗣昌一样是朱慈燐的伴读,与好武事、一心想接戚承志班不一样的是,徐烨则爱文事、书生气质浓厚。虽说徐烨徐尔路文弱得跟白斩鸡似的,但却不知怎么勾了她的外甥女获封郡主的熊柠的心,让她这个喜欢玩鞭子、揍人的外甥女变得跟一见戚嗣昌就脸红、口吃病就开始复发的朱淑婒一样,动不动就脸红。
杨太后就算再怎么强势,但是却绝对爱护她所认定的亲人的,根本就做不出棒打鸳鸯、拆散人家小情人的事,所以对于朱慈燐所说的话倒没怎么生气。
“在你眼里,母后就是那样的人!”
“呵呵,也不知是谁给儿臣后宫塞了四个嫔妃的!”
想到最近越发打扮得花枝招展、往自己面前凑的李氏姐妹,朱慈燐就忍不住想抱头呻~吟,他真的真的是一个很正直、很听长辈话的帝王,母后说了、让他满十八岁的时候再碰女人,他就打算到了那时再碰女人,如今任你再怎么勾搭、他也如柳下惠一般坐怀不乱,绝不是因为他嫌弃李氏姐妹那张很具有民族特色的大饼脸!
一旁的杨太后也是想起了这事,忍不住噗嗤一笑。“那是政治需要,忍忍就好!”
闻言,朱慈燐更加哀怨了!“母后”朱慈燐幽幽的道。“儿臣发觉儿臣自从与李氏姐妹‘偶遇’那么几次后,就得了香水过敏症,现在只要一逛御花园、李氏姐妹一出现,儿臣就下意识的想打喷嚏。母后啊,你就可怜可怜儿臣,出面将李氏姐妹收拾一顿吧,不然儿臣指不定哪天就被李氏姐妹给强~上了”
闻言杨太后笑得更欢了,而朱慈燐也变得更加哀怨了。许久,杨太后好不容易收住笑意后,慈母之心发作。
“行了、行了,哀家会警告李氏姐妹一番的,你啊,就别在哀家面前摆出哀怨脸了。”
杨太后正说着话,王体乾从外走了进来,低首垂面道。“时候不早了,太后,陛下是否传膳!”
杨太后瞧了一下天色,发觉太阳已经不知不觉落了山,顿时觉得腹中饥饿,不免点头道。“摆膳吧。”
身为一国之君,膳食一向是最丰盛的,再加之皇太后的份例、足足摆了两大桌。杨太后与朱慈燐二人自然是吃不完的,分别只捡了自己爱吃的夹了几筷子、大半的菜肴没动就吃饱了。
说起来虽说剩的有点多,但因为这些菜肴会被乾清宫伺候的宫娥、太监分食倒也不怎么算铺张浪费。待伺候用膳的宫娥、撤下残羹剩肴后,杨太后让人泡了一壶上等的碧螺春,与朱慈燐一边闲聊、一边分喝后,这才坐着凤撵回了慈宁宫!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只有一更么么哒~~明天继续两更!
☆、第一百零四章
杨太后回慈宁宫时; 天已经大黑了。春来早早地指挥宫人将灯笼挂上; 然后穿着素淡的宫装、站在台阶处、面容带着一丝婉约在等着……
杨太后回来后,春来带着轻笑,迎上前来含笑的道。“娘娘; 冬果来信了,说是远洋商船的人手已经筹备妥当。还说不舍夏时离开,想请副手职位与夏时一起做事。”
“这丫头…”
杨太后摇了摇头,进内室后却是在外屋放着的美人榻上落了座。她算是默认了冬果之事,转而跟春来问起了秋去。
“秋去呢,不会又是在翊坤宫开解宝儿吧!”
“娘娘为何这么说,莫非娘娘今天又骂了二公主不成。”秋去端了一小碟果脯突然从殿外走了进来。将一小碟果脯放在小几上,秋去拿了一块递给了杨太后。杨太后接过、轻轻咬了一口; 等果脯的香甜味在喉间蔓延时; 杨太后面带一丝微笑的道。
“那丫头啊,胆子也太大了; 居然敢直接跟哀家说她思慕李定国,想让哀家让李定国尚公主。哀家虽然也觉得李定国是人才,当哀家的女婿不错; 但作为女孩子; 怎么也该矜持一点不是; 所以哀家说了她一顿,让她最近给哀家安安分分待在宫里,你和春来自小带大宝儿、贝儿,贝儿的性格还好一点; 宝儿啊就是个受不得气的主儿、平时最不耐烦待到宫里了,这猛地被禁足,还不一肚子委屈啊!”
杨太后初进宫门时,魏忠贤为保护她的危险,私下指派的春夏秋冬四位手下,除了夏时和冬果是一对儿,其他二人、杨太后在朱慈燐小皇帝登基之时,曾问过他们可想嫁人、就是当平民百姓家的正头娘子也好过留在深宫、陪她虚度年华,结果很显然,春来、秋去皆不愿离开,甚至杨太后多问了一遍后,两人不约而同选择自梳做了管事姑姑。
杨太后出于也想知心人留在身边的原因,自私的默认了两人的做法,在一边忙碌于朝事、一边忙着教导的岁月中,杨太后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怀、照顾她的两个女儿。杨太后自知亏欠朱淑娖和朱淑婒,所以她将两个女儿交给了春来和秋去照顾。说起来、春来和秋去对于朱淑娖和朱淑婒的母爱相比自己并没有少多少,所以听了杨太后的这一席话,春来和秋去都有些紧张,特别是秋去还在嘟囔。
“哎呦,那奴婢明天要去翊坤宫好好的陪一陪二公主,至少要免除她在三公主的唆使下,将郁闷之气发泄到针线女红上,免得到时一手的针眼儿,不止咱们两个心疼,就连娘娘您啊,也准得心疼!”
“不过让二公主收收心,别往外面疯跑也是好的。”春来在一旁插言道。“雪雁虽说忠心,但却倔不过二公主,反而跟着一起越来越活泼、爱闹。当然,奴婢这么说,不是向娘娘建议换了雪雁,而是奴婢在担心啊!”
“哀家懂你的意思。宝儿那丫头的性格是有点让人头疼,不过要说她会受人欺负、哀家不会担心,反而担心旁人会受她的欺负!”
说到底朱淑娖性格强势、受不了一丁点的委屈,大都是因为她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朱慈燐和朝事的原因。朱淑婒性格温婉,除了口吃的原因、很少让人操心,与朱淑娖一起、她常常是被忽略的一个,但真论起来,相比性格乖张的朱淑娖,杨太后反而更担心朱淑婒一点,因为就朱淑娖那脾气,可不会受了委屈往肚子里咽。等着吧,杨太后料定了、最早明日,朱淑娖这丫头就会将场子从朱慈燐身上找回来。
对于子女喜欢掐来掐去、内部对怼,信奉吵吵更健康、感情会更好的原则,杨太后才懒得多管,反而更加期待等不了多久的子女对掐的戏码。果不其然,过了一天,朱淑娖这胆儿不小的小妮子果真打断把在杨太后这儿所遭受的郁闷发泄到朱慈燐身上,于是喜闻乐见的一幕发生了,不过杨太后可没有心思、功夫看戏,因为户部以及将遭受冰雹袭击的地区的受灾情况、快马加鞭的报了上来。
杨太后将小斗鸡似的朱淑娖交给了朱淑婒以及春来、秋去管制,然后拎着看戏看得很嗨皮的朱慈燐一起命令户部加班加点、尽快将赈灾需要的东西备好、并让兵部推荐何人可担当赈灾钦差。
说实在的,一般来说,钦差都差不多是文人担任的,但不管是杨太后也好,还是朱慈燐也罢,都怕了这群有了贪欲后就变得没有下限的文官,所以这才让兵部推荐一位武官当钦差。毕竟武官除了世袭,大多靠功勋升职,想来应该能够很好的保证赈灾银粮不会出现被流寇强袭的事了。
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兵部现任尚书卢象升自请担任钦差,前往受灾地区、赈灾安抚百姓。杨太后果断的同意了此事,也同意了获封武毅将军的李定国以及戚嗣昌为副、担任押送赈灾银粮的后勤官员,跟着卢象升一起前往受灾地区赈济灾民。
卢象升以及李定国、戚嗣昌带着大批人马、大批银两浩浩荡荡的赶赴灾区赈济灾民后不久,后金方面又来了言辞更加婉约的求和信件,对此,杨太后的态度依然是拒绝。开玩笑,你鞑子治下的百姓是死是活与她何关,杨太后的心就那么大,除了亲人和大明的百姓再也装不下其他,所以她选择冷眼看着鞑子挣扎在天灾的沼泽李、绝不会心软做出救狼反被捕杀的蠢事。
“让长城各关卡的守将注意一点,不要让咱们境内的粮食轻易的流入关外,哀家知道这事儿难以真的杜绝,但自少要尽可能的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还有,外商哀家不管、但要是大明的商人将老百姓好不容易种上来的粮食卖给了异族人,抄家阖家发卖还是小的处罚,哀家定会夷三族杀鸡儆猴。”
杀气凛然的话很好的威慑了天下人,在杨太后的‘淫~威’之下,又有晋商的前车之鉴,再没有人敢顶风作案,冒着夷三族的危险、为了百分之两百的暴利将粮食卖给异族人,甚至在与红毛番子交易中、遇到对方要求买点粮食、商人们即使拼着亏本也要中断交易,那是一颗粮食也不敢贩卖。
不过大明严禁和异族人交易粮食,但在鞑子付出大量金银财宝下、还是有粮食不断的流入鞑子治下,这里面有为了钱敢舍命的明商卖的,有的是为了礼仪可以铤而走险的红毛番商卖的,这些来源广杂的粮食很大的缓解了因为伴随着小冰川时期降临的各种天灾,让大部分的鞑子们在恶劣无比的气候中顽强的活了下来。生命力之顽强、让一直坏心鞑子就此死绝的杨太后好一阵失望!得,继续加大力气采取封锁政策吧,她就不信这样一年一年下去,还耗不死鞑子们。
时间到了泰昌九年二月,大规模的冰雹袭击没过几天、山西又传来遭受旱灾、虫灾的消息,说是今年开春播种下的农作物被突如其来的蝗虫吃了一干而尽,好在去年因为免除了陕西、山西、甘肃三省的农业税,今年遭受旱灾、又遭受蝗虫袭击的山西百姓们家家都有存粮,所以山西巡抚倒没怎么催促朝廷下发赈灾粮,而是安排山西治下的州县官员组织人手,进行捕捉、消灭蝗虫之事。
由于陕山甘三省时不时会遭遇蝗虫过境,再加之久旱少食,三省的百姓们充分的发挥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指挥,竟然无师自通,发明了几样以蝗虫为主、味道还不错的小菜。知道此消息后,杨太后因为好奇曾让御膳房的御厨们、做了几道以蝗虫为主的菜肴,不管是油炸、还是下大料爆炒,味道都美味无比、接近了前世一些以虫类为主菜肴,到让差不多快忘了后世生活的杨太后一阵感伤。
“给宝儿、贝儿、天麟那儿各送一份,也让他们常常这颇具意味的特殊菜肴!”
杨太后面色平静的再次夹了一只炸得脆脆的蝗虫也就是蚂蚱,丢进了嘴里,咀嚼下肚后,又咽了一口甜滋滋的冰糖雪梨,这才与伺候的春来、秋去调笑道。
“哀家跟你们说,照这么个吃法,不用怎么组织人手捕捉消灭蝗虫,蝗虫没过多久,就能被吃得绝了迹你们信不信。”
“怎么不会信呢,说不定明日就会来消息说,蝗灾得到了控制!”
春来正说着话,王体乾急匆匆的进了殿,尖着嗓子对着杨太后禀告道。“娘娘,山西巡抚上了折子,万岁爷让奴婢给娘娘送来,请娘娘过目。”
杨太后接过一瞧,顿时笑了起来。
“春来你这张嘴啊可真灵,这不山西巡抚在折子上说,经过山西治下各州县的百姓们踊跃捕杀、以油炸之食用,凶猛的蝗灾已经了无踪迹,想来再过几天,深翻耕土壤、补种农作物也是来得及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么么哒~~哈哈,亲们知道我怎么逃脱守灵的吗,啊啊啊,来大姨妈了啊,按习俗为了避免冲撞是不能给长辈守灵的,ε=(?ο`*))),讲真,我这算走运吗还是走运!
☆、第一百零五章
因为山西巡抚送来的好消息; 杨太后这一天的心情都十分的好; 连朱慈燐偷懒、将批阅奏折之事全甩给她、自己跑去找两个姐姐练习斗嘴儿,杨太后的心情也没变坏,反而干劲十足的一直忙到夕阳西下、华灯初上。
将最后一本折子批改完; 杨太后这才有松了一口气,转而对着朱慈燐翻白眼道。“这会儿想起问哀家用膳没有,你这臭小子早干嘛去了。”
朱慈燐有些内疚的揉揉鼻子后,杨太后转而语气柔和了起来,接着说道。“是哀家让晚膳晚点儿上的,哀家想今日就将折子处理完,又想跟着皇帝你一起用膳,所以才打发了宫人让晚膳晚点儿上。”
“母后真好。”
朱慈燐再次伸手指揉了揉鼻子; 已然没了内疚; 转而乖觉的伸手欲扶杨太后。杨太后啪的打掉了朱慈燐的手,哭笑不得的道。
“你这样做……是当母后七老八十了。”
“不不; 母后年年十八、貌美如花,怎么会七老八十呢。”朱慈燐摸摸鼻子、嬉皮笑脸的说着话。这明显是哄人的俏皮话,让杨太后顿时哭笑不得。这是当儿子该说的?
杨太后摇了摇头; 懒得理会明显越发厚脸皮的朱慈燐; 待用了晚膳; 品了一杯好茶后,杨太后这才有心情与朱慈燐聊聊折子上的内容,而这一聊就是大半夜过去。
困意上涌之际,杨太后回了慈宁宫; 简单梳洗过后,便直接上床歇息了。一夜无梦,天刚蒙蒙亮时,因为要上早朝的关系,春来早早地叫醒了杨太后。杨太后醒来,用了一碗炖了一夜的山药鸡汤、并几块枣药糕,换上绣有鸾凤的朝服、戴上凤冠,坐着凤撵往金銮殿而去。
金銮殿俗称太和殿,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时更改为皇极殿,乃是帝王登基举行大典以及举行朝会的地方。
杨太后到金銮殿的时候,文武百官早已穿着官服等候在了殿外,显然朝会还未开始。杨太后下了步撵,一边让文武百官随自己进殿,一边打发宫人去乾清宫催估计还在赖床的朱慈燐尽快赶来。
杨太后在龙椅一侧入了坐,一旁候着的太监赶紧打下珠帘,让杨太后隔着珠帘与堂下的文武大臣说话。
杨太后抿了抿嘴,语气尽量显得和颜悦色的道。“众卿可有要事要上奏!”
六部分工不同,却与各地巡抚直接可上奏呈言有点不同的是,属于中枢朝廷的六部官员,显然喜欢直言面圣说事。以往、比如先帝爷朱由校还在时,因为不耐烦上朝听六部官员叽唧唧歪歪,所以常期旷了早朝,文武百官们没了办法,所以才会也写折子上奏呈言。
好在朱慈燐一上台,杨太后为了尽快的掌控朝政,也为了平衡朝臣势力,又恢复了三日一小朝,五日大朝会的例常,倒又让中枢朝廷的六部官员又恢复了以往喜欢直言面圣说事的习惯。
杨太后开了口,即使朱慈燐姗姗未到,文武百官也开始畅所欲言,大部分所说还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好比如御史台的几个言官,就谁家公子夜宿花街柳巷,谁家公子聚众斗殴在朝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个个引经据典、直说得连当事人都觉得活着浪费事务、浪费空气,更别提其他人了。
龙椅之上,杨太后用手绢掩住嘴儿、打了浅浅的哈欠。“皇帝怎么还没到?”杨太后小声问身旁伺候的小太监。
“娘娘要不要奴婢再着人去请!”
杨太后点点头,算是默认了小太监的提议。小太监再次着人去了乾清宫,又过了一会儿,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明黄绫罗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