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帧拼命地眨眼,他怎么说?他现在就是一个废人啊!
那人伸手拍了拍齐帧的脸颊,“看你这么识趣,大家都好交差,可得记住了,我们会一直派人盯着你的,否则你那独子可就说不好了。”
齐帧心里发颤,偏偏他什么都不能表示,那两人见他这样凄惨的样子,倒是放了心,很快原路退出了齐家。
红叶没露面,也随之离开,跟在那两人身后,只见两人穿越大半个京城来到外城一个巷道深处一座有些破败的宅院里。
红叶一点也不诧异,与那两人碰面的人就是前不久与齐帧称兄道弟的好朋友,那时候几人还做着当国公爷的美梦呢!
红叶仔细听了听,不无意外,就是上面人吩咐他们去试探齐帧的,这几人现在直接攀上太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仿佛国公爷的位置就在不久之后,美梦就要成真,齐帧算什么?
这个上面人自然是太子一方的人,不是太子本人也是太子非常亲近、信任的下属。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正章,已替换。
第117章 中秋佳节
翌日,贾敏到齐家去探望病人,齐帧虽然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但是贾思瑶让人把他抱在躺椅上出来见客,早晨或者傍晚时分让他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这也是大夫说过不能总是呆在屋子里,对病人不好。
贾敏见大姐脸上并没有过多的伤心,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姐,大姐夫情况怎么样?”
齐家有下人,但是下人并不多,好些事情贾思瑶喜欢亲自动手,听到贾敏的问话,她正在倒茶水,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把茶杯放在四妹面前,才回到旁边自己的位置。
“我没事,你大姐夫这样还好,大夫说以后总能好起来。”贾思瑶嘴角露出一沫标准的笑意,目光扫视过贾敏,四妹能来探望她,她领了这份情。
她往院子里瞧了一眼,又道:“这样也好,四妹也知道,你大姐夫他自从父亲不在了之后,言行有些出位,我与他吵过、闹过,但是他不听我的话,这下子他不想也没有办法,就只能乖乖地呆在家里。”
院子里传来郎朗的读书声,贾思瑶笑道:“越哥儿这几天天天陪在你姐夫身边,给你姐夫念书,几个女儿也听话,都来陪他,比以前好。”以前整日不着家,儿子还好些,还能见到齐帧,女儿有时候十天半月都见不到齐帧一面。
贾敏点了点头,看她那样子不像是说的假话,贾敏心里暗暗道,大姐夫之前有多惹人厌啊,中风还让觉得万分地好呢。
“那就好,家里缺什么药材的话,大姐只管派人来家里说一声。我那小姑子新开一家药铺,一般的药材并不会缺少。”说到小姑子,她又道:“我那小姑子医术挺不错的,不若我请她帮姐夫看一看?”
贾思瑶点了点头:“好,那就多谢四妹。不过你那小姑子是女子,给你姐夫看病合适吗?”
贾敏摇头:“没关系,她是大夫,只要是正常的看病是男是女都无碍。那我现在就去找她,一会再过来。”
贾敏是行动派,立即起身,贾思瑶见状倒是挺不好意思的,这不是折腾人吗?派个人去通知一声不就好了么?
贾敏摇头没说理由,但是坚持自己亲自去。
贾思瑶看着四妹的背影,沉思片刻有些想明白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四妹嫁得好,相公婆婆对她也好,但是婆媳、夫妻、姑嫂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好好把握才能维持。
林暖不在家,她在自己药铺上,药铺已经装修好,待药材齐全,不日就可以开张。
只是林暖还在发愁,药铺是只有自己一个大夫好呢,还是要额外请一位坐堂大夫,只是她不认识别的大夫啊!
考虑良久,林暖想着,还是先就她一人,等以后药铺生意好点了再请一位坐堂大夫。
贾敏来找林暖,林暖一听,也没有不答应,只是在自个心里嘀咕,叔母还真是料事如神,嫂子真找她去给她大姐夫看病。
“嫂子,你等我一会,我进去拿药箱。”林暖蹬蹬地跑进后面提着一个药箱出来了,这个药箱是她打算要开药铺之后定制的,以前她不用这个的。
姑嫂二人坐上马车离开,这会快到午时了,到了齐家是两刻钟之后。
齐帧被贾思瑶放在了屋子外面的长廊下,这个时间并没有风,相反太阳倒是挺大的,不过并不没有前几天那么热。
林暖一脸严肃,心里其实有些纠结,不过就算是断头台也要上,所以纠结这个没用。她细细地诊过脉,这种用药物造成的中风其实与真正的中风有很大不同,只是没有见过的大夫并不能诊断出来。
收回手,林暖心里酝酿了一下,才说道:“大姐夫的情况不算严重,之前大夫开的药方也挺适合的,不过我重新开一副方子,能保证大姐夫卧床这段时间更好地调养身体,大概半年之后,大姐夫就可以动,不会像现在这样控制不住自己,恢复得好,两至三年大姐夫就可以下床,五年左右便可以痊愈,不过大姐夫从此之后不能再饮酒,饮食方面也要清淡为佳。”
林暖心里嘀咕,叔母说五年的时间,她可是牢牢控制住的哦,也不知嫂子这大姐夫如何得罪叔母了,叔母那么和善的人,从未见过她与人红脸,竟然如此惩罚这个人。
贾思瑶半信半疑,主要是林暖太年轻不足以让人相信。
贾敏松了口气,笑道:“大姐,暖暖的医术很好,你放心,姐夫肯定会好起来的。”
林暖默默地移开视线,点点头:“主要是大姐夫本来身体健壮,只是因为饮酒过度伤到身体内部的经脉,等经脉养好之后,他便能痊愈。”
林暖写好方子交给贾思瑶,叮嘱她每日早晚喝一碗药便是,大概一个月之后她再来复诊,会重新换另外一副药方,每过一段时间换一次方子,直到病人痊愈。
等贾敏带着林暖离开,贾思瑶看着手里的药方还拿不定主意,齐越之前一直是背景板,看他娘这样子,便说道:“娘,四姨不会害我们的,就用林姑姑这张方子吧。”
齐帧原先那五品官位还不够请太医的资格,是以这大夫是街上回春堂的坐堂老大夫,老大夫医术倒是备受街坊邻居的好评,当然赶不上宫里太医,也赶不上与娄高他们交情匪浅的江大夫,只是治疗一般的风寒发烧等等颇有经验,疑难杂症却是有些难度。
贾敏送了林暖回药铺,便回了林家,艾草听了贾敏的转述,心里就琢磨开来了,齐帧都这样了,若是还能参与到太子坏事当中,那可真是天要其灭亡。
荣府,贾赦自从从母亲那里得知齐帧做了什么好事,整个人又处于焦躁时期,他在担心那里若是被人捅出来,到底会不会牵连荣府?
现在贾赦满脑子杀人的想法,他想把所有知道齐帧与那处地方有关的人统统抓起来杀了,但是仔细一想,最后还牵涉到太子,是以他只好按耐住杀别人的想法,想直接杀了齐帧就都没有任何烦恼了!
贾政一心扑在读书上,他在书楼认识了不少人,与他们交谈,对他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之前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骨子里的东西改变不了,于是他只能扬长避短。
贾政抱了一摞试卷回来,有的是从书铺那里拿过来的,有的是从自己书房抱出来的,不知道母亲要这些是要干什么?
“母亲,这就是皇上登基以来每一届科考的秋试和春闱的试卷。”
红叶看着桌子上厚厚的试卷,顿时额头一排黑线,她这是要看到什么时候?只是出孝之后贾政就要科考,这一届无论如何都要让贾政考中进士,哪怕是个同进士,也好让他师出有名啊!
“好了,放在我这里,等我看过再还给你。”她就是想从这历年的考卷中找出长平帝出题的规律,好压压题,让贾政走点捷径。不过秋试这个不是长平帝出题,到时候看京中秋试是哪位坐师再来研究吧。
贾政挺疑惑的,母亲看这个干什么?
“行了,你也在外面呆了一天,回去陪陪王氏和珠儿,劳逸结合,适当地放飞思想,别让自己脑子僵化。”
贾赦挠了挠头,看着母亲和二弟那母子相得益彰的画面,心里满是幽怨。
贾政点点头,然后朝大哥拱手一礼便退出荣禧堂,贾赦依旧盯着母亲,红叶又不是没有知觉的人,边翻着试卷便问道:“赦儿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吗?”
贾赦忙不迭地跑进,压低了声音说道:“母亲,你真不担心吗?被捅出来之后,齐帧肯定会被牵连。”
红叶耸耸肩:“放心,他现在这幅样子,不会有太大牵连,反正他这辈子不要想当官,离越哥儿科考还有好些年,足够消除影响。”
红叶看了一眼贾赦,知道这两天他心急如焚,嘴上都起泡泡了,“回去喝点退火的花茶之类的,瞧你这么点事情就把你吓得,你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
贾赦扁着嘴有些委屈,红叶拍了拍他的头:“作为当家人,当具有临危不乱之本色,哪怕是齐帧被牵连,进而牵连我们家,你也要有善辩的本事,当着朝中大臣和皇上的面,也能把自家摘出来,这才是你这当家人该修炼的本事。任何一个家族都不会一帆平顺,总会遇上各种危机,危机等于危险与机遇,你这个当家人就要有眼光和胆色……”
贾赦慢慢地平复情绪,只是母亲这话总结出来不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着皇帝还要装聋作哑糊弄皇帝他老人家,这样真的好吗?
红叶又是拍了他一下:“说真话不行,说假话也不行,真话假话掺杂在一起说,当着皇上的面九真一假;当着朝臣大官的面一半真一半假,这种事还需要我告诉你吗?你祖母曾经哺育过皇上,皇上又与你父亲交情匪浅,除非是明确参与到造反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皇上对咱们两府会格外纵容,但是也别挥霍皇上的恩典,做得太过了,现在的皇上不会追究,但是下一任皇帝就未必,所以脑子要放聪明点,什么时候有嚣张的资本,什么时候该夹起尾巴做人你都要明白。”
“一朝天子一朝臣,儿子懂。”贾赦嘟囔一句,他也不是那么白目的人啊。
红叶挑了挑眉:“你明白就好。”
这之后每天红叶都要和贾赦讨论朝事,从朝廷抵报和京中各大消息当中分析蛛丝马迹,从头教导贾赦成为一个合格的当家人。
这家伙有几分聪明,若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只怕会坏事,还不如发挥他的长才,为贾家的未来添砖加瓦。
只是贾赦就有些苦恼,大凤律例还没有看完,且考试还没有考及格,母亲又给他分布任务,所有的历史书,还有一本厚厚的资治通鉴,还不知看完要今夕何年!
###
中秋在千家万户期盼中而来,皇宫有宫宴,可惜与荣宁两府和林家没什么关系,能参与宫宴的都是一二三品大员,若是贾赦袭了爵位,贾家也是够资格进宫参加国宴的,可惜现在荣府守孝又贾赦妾身不明,宁府贾代化一个病秧子,贾敬不过一个五品官员,不够资格参加国宴。
是以,荣宁两府和林家得以在自家过上一个安静的团圆日。
吃过热闹的晚饭,荣府这边一家人坐在荣禧堂的院子里赏月,旁边的桌子上放着瓜果,一个盘子里是满满的月饼。
今夜京中还有中秋灯会,最是惹小孩子喜欢。
可惜贾瑚以前身体不好,从未出现在人多的地方,现在身体好上不少,也不能去街上看灯会。
只见皇宫的方向天空中开放着一朵又一朵烟花,各种吉祥语出现在半空,贾珠那是极为振奋,拉着哥哥的手大笑:“哥哥,烟花,好看!”
张氏把贾琏抱在怀里,这小子直接抬起头盯着天上的光亮,小腿蹬着、小胳膊挥舞着,嘴里嚯嚯有声。
贾赦见状直接把贾琏接过去放在自己肩膀上,让这小子看个够,别折腾他娘,贾琏越长越大,体重开始增加,久了张氏是抱不住的。
贾珠看到大伯抱着弟弟,蹬蹬跑到自个父亲面前,踢掉鞋子扒着父亲的大腿就往上爬,“爹爹,我要举高高!”
贾政一脸无奈,自从儿子被母亲放飞了胆子,他就不怕他,更不怕他冷脸,他也不能与一个三岁的孩子计较啊!
不得已,贾政只好站起来,把儿子放在自己肩膀上,索性这段时间动的时候多,身体比以前健壮许多,否则一个三岁的孩子都举不起来,他可真是丢祖宗的脸面。
贾瑚有些羡慕,只是他这么大了,不能让父亲抱了。
贾赦可不管那么多,他不能让大儿子落单,直接单手把大儿子也抱了起来,贾瑚被唬一跳,“爹,放我下来,小心摔着琏儿。”
贾珠咯咯笑着,在父亲的脖子上动来动去,拍手大笑:“大哥,小三!”
红叶忍不住一笑,小三?这个称呼只怕要跟随贾琏一辈子,张氏捂嘴无声地偷笑,王氏脸上的表情也格外柔和。
这样的日子其实不错哦,王氏想着,若是后院那两个女人不存在,那就更美好了。
今晚,林家人没去街上凑热闹,一家人吃过团圆饭,便在院子里摆桌案,摆上瓜果点心,尤其是月饼不能少,排排坐、说说话,欣赏天上那圆圆的月亮。
月光洒下来,月华清亮,整个天地好像笼罩在一片荧光之中,若是俯瞰大地,氤氤氲氲之气弥漫,煞是好看。
东边天空开着朵朵美丽的烟花,艾草心有羡慕,撇了一眼左边贾敏那边的林海:“海儿,过年时咱们家也要买烟花来放,和皇宫比一比,看谁的烟花好看。”
夜色下,林海右手勾着贾敏左手,猛地听到母亲这话,放烟花没问题,但是与皇宫比较,林海就有些哭笑不得。
“母亲,皇上用的东西必然是全天下最好的。”何况烟花燃放了还能看出质量的好坏吗?
艾草瘪了瘪嘴:“自欺欺人!”
贾敏忍住笑意,林暖看了看叔母,又看了看堂兄,从她这几个月的经验来看,叔母必然是在消遣堂兄,这是叔母和堂兄之间另类的母子相处方式,总之无害就是。
“母亲放心,今年除夕咱家会准备许多烟花。”林家已经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下个月岳父孝期过,家中就不会有什么忌讳了,该热闹必然要热闹起来。
皇宫中,宫宴散去,朝臣及家眷离开,留在宫中的只有几位皇子和皇子妃、皇孙们。
吴统领留守在宫中执勤,留下尚永和祝青、骆风,给了其余十二个徒弟两个时辰的时间,让他们出宫去见想见的人。
除了娄高,郝定他们全都有心仪的姑娘,且与岳父岳母达成一定共识,离了皇宫全都直奔吴宅,各自拿着自己的礼物前往未来岳家。
给未来岳家的节礼自然是早已经送了,但是送给姑娘的礼物,得他们自己找机会亲自送啊。
娄高在吴宅磨叽,直到一个时辰左右,弟弟们相继回来,他才与弟弟们一起到林家。弟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为大哥未来的幸福生活担心。
艾草他们自然还未休息,今晚是不到子时不会入睡,是以娄高他们这么晚跑来,还能一起赏月吃月饼来着。
一群壮年男子食量可不少,之前艾草还在发愁月饼怎么吃得完,现在不用愁了,不单吃,他们走时还带走了好些。
“这些月饼和水果,拿回去给你们师父和尚永、祝青、骆风分一分,你们已经吃够了,可别吞吃他们那一份。”
大家嘻嘻笑了起来,郝定拍着胸膛表示:“老太太放心,咱们吃肉怎么也得给他们留点汤。”
艾草忍不住笑,这孩子难怪总是被兄弟们欺负,瞧这话说得不够漂亮,不过亲人嘛不会计较那么多。
艾草今晚并未关注侄女和娄高两人之间有没有什么火花,只是娄高走时,手里被林暖塞了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她这段时间自制的花草茶,从大夫的角度考虑健康,这花草茶自然兼顾了味道和口感。
年轻人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看他们两人这样还有得磨!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正章,已替换
第118章 九月考核
最近京中人员来往比较多,好些官员回京述职,娱乐至上,京中各大青楼、酒楼、客栈客人爆满。
张家和荣府都接到了张硕和贾馨瑶的书信,想托张家和荣府走走门路,可以给张硕调派一下地方,他在那处县城当知县也已经两届,没多出多大成绩,但是也没有引起百姓怨愤,这六年为官期间不上不下,要上上走,有点困难,同级调派别的富饶的县城,运作一下兴许可行。
张老夫人派人给张氏送了信件,张氏看过之后,并未立即去找老太太,考虑了一下说与贾赦知晓,让他他与婆婆做决定。
当年由长平帝做媒,张家不情不愿地许了婚事,两家文定之后,贾代善与张老太爷亲家会面,闲谈之极,就把贾馨瑶和张硕的婚事定了下来。
张硕是张家族人,由张老太爷看着长大,只是父母缘分浅薄,张硕还在襁褓之际,他父母便先后因病离世,留下他一个人,被张家族人东一家西一家养大,后来看他颇为读书天分,便由张老太爷资助这个侄子读书。
贾馨瑶定给张硕,未尝不是贾代善弥补张家之意,反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子与女儿相比,儿子重要!
张硕是二十五岁考中二甲进士,当年直接由张老太爷和贾代善一同使力外放任官。上一届时,张硕原地留任,这一届他们想换个地方往上走或者平调也行。
张氏拿着信件到书房找到贾赦,贾赦正埋头苦读资治通鉴,看他那样子,张氏心里满是笑意,也不知婆婆让他看这书有何用意,这书可不是一般人能读懂的。
贾赦茫然地抬起头,看着张氏,问道:“静姝,有事吗?”
张氏也不与他计较,直接把信件递给他,然后说了整个事情的缘由,贾赦站起身挠挠了头:“二妹的信件我收到了啊,母亲还没给我回话。”
“岳父是个什么章程?二妹夫这人的能力如何?”现在他可不敢任人唯亲,若是二妹夫能力不行,还是让他当他小小的七品县令吧,好歹不会闯出大祸,没有能力,心比天高只会闯祸啊。
张氏没有犹豫,直接说道:“我与堂兄接触不多,不是很了解,知晓的情况都是父母和哥哥们他们那里听来的。堂兄从小在族里长大,人算是比较聪明,就是比较懒散,喜欢走捷径,但是又不是顶顶聪明那种,是以我觉得他有几分自以为是。不过我爹说他不会做出格的事情,这次考核过后,若是能往上便往上走,不能往上,便原地留任,让他这三年务必做出成绩来,下一届才有晋升的资本。”
贾赦一目十行地扫视过信件内容,然后又还给了张氏,说道:“我去问问母亲,回来与你说。”这话说罢,贾赦整个人就焕发精神,他就是不想读书啊QAQ!
张氏看他那雀跃的背影,暗暗偷笑。
贾赦一路思考,结合张氏的说法与脑子里关于张硕的印象,他成亲之后就是二妹与张硕的婚事,二妹只比他小一个月,是以他十七岁大婚,二妹成亲时年纪不算小了,张硕那时是十八岁,比他们都大一岁,整日在张家族学攻读诗书,准备科举。
他与张硕见面不多,每次看到张硕,都给他留下一种印象,那就是这人是不是晚上没睡好,白日总是没精神?
而且那时候他读书一途上不行,与张硕也没有话题可交流,但是奇迹的是书呆子贾政与张硕也没有话可说。
“总觉得张硕那人心机很深,不是很想与他交往。”贾赦嘀咕着就走到了荣禧堂。
红叶正在翻看长平帝登基以来的科考试卷,看到贾赦进来,问道:“有事?”这会不过是巳时左右,他不做自己的事情,跑来干什么?
贾赦贼兮兮地靠近母亲,扒开母亲面前的试卷,这个家里要科考的人只有贾政,母亲看这些试卷只是为了贾政,贾赦酸溜溜地想着,母亲为老二简直是操碎了心!
红叶拍贾赦的头,“什么事情?”这家伙时时刻刻都想把贾政压下去,一直想抢占母亲心目中的至高位。
贾赦眯着眼,一脸享受的样子,半响才慢吞吞地问道:“母亲,你对二妹夫有什么安排?张家那边在询问。”
红叶有贾母的记忆,只是贾母的记忆多是夹带私货,意见不中肯,是以她没办法评价荣府二女婿张硕。
“张家什么安排?”
贾赦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还把张氏对张硕的印象也说了出来。
“你认为呢?”
贾赦立即变成一本正经,身子往后靠,端坐在椅子上,认真地道:“我赞成岳父的意见,二妹夫若是能往上一步,自然是好的。若是不能调到其他富饶之地也行,留任原地也行。只是六年过去,二妹夫并未做出什么实绩,我对他的能力不是很认可。”
红叶不反对贾赦的意见,点了点头:“行,你就和你岳父商量着办吧,不过若是不能往上,那就留任吧。给你二妹的信上多写一句,让他们回京过年。”贾母的记忆不靠谱,所以她想亲自见一见张硕,亲自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才能出主意让他在任上做出实在的成绩。
充州离着京城不近,但是也不算很远,应当在四川到京城的中间位置,请两个月假回京过年也是可行的。
贾赦狐疑地看着母亲,“干什么?”
红叶扫了贾赦一眼,“没看到张硕其人,我也不知他现在什么样儿,所以见见人我才能确定要不要帮他想主意。”
红叶最近从母亲的记忆里调出了一种观气之法,等她再修为再进一步,她便能学这个,能看出修为在她之下的人的人品好坏,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事情都逃不过老天爷的法眼,是以这个观察人最好使!
贾赦自然无有不答应,反正需要风餐露宿赶路的人又不是他,而且只怕二妹和张硕也想回京一探,毕竟京城才是大凤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贾赦回到东院,立即与张氏商量起来,夫妻俩达成共识,张氏写好了信件之后,立马派人送回张家。
贾赦和张老太爷联合使力,成效还是非凡,吏部那边很快就有回应,说某某地有同知或者知州位置空出来,若是没有意外,九月考核期一过,便能下旨任命。
这个意外自然是指的皇子们和王爷们也看中这个位置,想为自己的门人谋取这个位置,以及皇上神来之笔。
九月份京中可谓热闹纷呈,好些外地的官员回京述职,为了接下来的前程,官员与官员之间的互动就非常频繁。
如此,京中各大娱乐场所人满为患,青楼楚馆、酒楼客栈、茶铺戏楼个个生意兴隆。
贾赦被关在府里看书,最大的消遣便是听京中流传的消息,昨夜哪位大人与哪位公子在青楼为了花魁豪掷千金;某某大人的外室终于机缘巧合被夫人发现,闹得满城风雨……
红叶也喜欢听京中这些消息,而且近段时间消息产生和流逝都特别快速,往往一日过去就是新的消息。
“那位王大人有外室也不是最近才有的,都有好几年了,怎么现在才被王夫人发现?赦儿可有什么感想?”
贾赦猛地一惊,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瓜子,说道:“我知道了,他肯定是被人算计了。现在可是非常时期,只怕是有人不想他升官,被捅到王夫人那里,毕竟吏部考核还要看一个人的品行。”虽然有外室这项考核上扣分并不多,但是有一个同样的人晋升,上面肯定考虑洁身自好的那位。
红叶点头:“孺子可教也!”
贾赦立马对各种传言来了兴趣,原来还能从中分析出非常多的内/幕消息啊。
###
九月中旬,吏部考核依旧在进行着,回京述职的官员个个惴惴不安,就连原本在京中任职的众多官员也都神情不一。
林海倒是完全没有这份担心,他在通政司做得很好,只是九月份以来,总有一些苍蝇围着他转,现在他还能应付,以后、以后自然也能应对自如!
最近周夙有些烦躁,来找过林海好几次,纯粹倒苦水来着,林海对此无能为力,只能勉励宽慰。
下班回家途中,林家的马车差点与一辆马车撞上,那人实在不讲理,在京中这人来人往的街道上马车速度还这么快,差点出了漏子还敢怪别人。
林海掀开马车车帘看了一眼对方,只见那马车里的主人是一位年月三十左右的夫人,满脸戾气,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她不好惹,她淡淡地睨了林海一眼,轻描淡写地吩咐车夫继续赶路,然后就放下了车帘。
林海看着远去的马车皱了皱眉,成勇伯府的马车,那么马车里的夫人应当就是世子夫人,他若是没记错的话那是袁王的女儿明宜郡主,她嫁给了成勇伯的嫡长子赵晋。
只是世人对袁王的印象是他是一个草包王爷,但是还颇受皇上喜欢,而明宜郡主在出嫁前也只是一个明朗爽利的女子,出嫁后似乎名声不太好,因为赵晋后院死了不少女人的缘故,都归于她善妒不能容人。而且她自己也不否认!
昨年,赵晋后院一名贵妾和两个庶出子女在前往赵晋任地途中遇害,尸骨无存,消息传出之后,这恶名便落在了明宜郡主头上,只是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是她害人,但是这莫须有的罪名还是落在她的头上。
一日后,京中又有消息传出,明宜郡主进宫求见皇上,想让皇上把郡马赵晋调回京中,她不想呆在外地,人生地不熟,饮食生活习惯不同,她很不习惯。
明宜郡主做出什么胆大妄为的事情似乎都挺正常的,谁叫她爹袁王宠爱她,皇上也颇为喜欢这个侄女。
荣府,贾赦正在于母亲探讨京中这些事情,对成勇伯府赵晋他可是不陌生,谁叫赵晋与他是同年龄阶段的人,当年赵晋可是别人家的孩子,备受京中闺秀们推崇,这才被明宜郡主看中招为郡马。
“母亲,这明宜郡主就这么大能力能说动皇上想给赵晋什么官就什么官?”贾赦摸着下巴想着,以前他也颇为嫉妒赵晋,与朋友们呆在一起都是说些酸溜溜的话,但是现在回头再想,不禁觉得以前的自己真是太天真,就赵晋那怂样,哪里值得人推崇?
红叶摇头:“怎么可能?撇开赵晋那怜香惜玉的性子,在其他方面赵晋还是有几分本事,但是架不住他的女人们作妖,他已经没有进步的空间了。”学海无涯,当官也是要学习的,赵晋只能原地踏步而已。
贾赦摸着下巴幸灾乐祸地道:“该,这家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