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赦也是,需得他知道朝廷律法的厉害,否则再做出什么事情来,她可没长千里眼,没法时时看着他。
      “翡翠琉璃,把我准备的几本书籍,发给大老爷和二老爷。我只要求孝经和大凤律例,其他书籍是给你陶冶情操的,爱看不看。”
      翡翠和琉璃分别抱着几本书,然后来到贾赦贾政面前,一股脑地交到贾赦贾政手上。
      “对了,以后府中的称呼都改了,都通知下去。”原本打算贾赦贾政归来之后再做调整的,但是话赶话说到这里就顺势而为。
      贾赦和贾政正抱着手里一大摞书籍欲哭无泪,好在这几天守灵,本就面色寡淡,一脸悲色,再多一点沮丧也看不出来。
      下人们交头接耳议论了几句便作罢,统一的口径都是“老太太貌似变得严厉许多”这话。张氏和王氏可是松了一口气,老爷要去三个多月,有抄书这事绊住,想来更不可能在金陵惹出什么事端来才是。贾思瑶贾希瑶只觉得嫡母比以前更厉害了,貌似嫡母对她们比以前好很多。贾敏倒是有些疑惑,不过母亲做这事确实是为哥哥们好,哪有做母亲的会害儿子的,贾敏如此便释然了。三个女婿更没有发言权,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以前岳母是怎样的人,妻子不可能在他们面前说岳母的不是啊。
      翌日,辰时左右,殡葬队就从荣国府出发,红叶头上戴着白带,走在棺材的后面,再后面就是贾赦贾政等子女儿媳妇女婿和贾敬贾珍等贾家侄子侄孙,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码头而去。这一路许多人沿途又送了花圈和挽联,直到码头为止。
      哀乐一路飘摇,队伍庄严肃穆!
      棺材很快被运上船,下人们又不停地收拢沿途的花圈和挽联,全都放置在棺材四周,整艘船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
      贾赦和贾政在码头朝红叶磕了三个头,然后兄弟二人上了船,艄公一声哨子,两艘船摇摇地开出了码头。
      按照荣国府以往的排场,这送葬的船只只怕会准备五艘,下人更是几十号人。不过现在嘛,看简陋的两艘船,除了那些抬棺材的下人之外,就只有大管家林业跟了去,贾赦贾政服侍的下人也只跟了两个小厮,多余的人再没有了。
      红叶心道,心诚则灵,他们是去守孝的,不是去享福的,派那么多人干什么?不亲力亲为如何让贾代善感受到儿子们的孝心?
      看着船只远远地驶出视线,变成水面上的一个黑点,红叶这才转身过来,张氏王氏等戴孝的人齐齐转到红叶身后。
      红叶带着大家朝来送贾代善的人,深深一鞠躬!
      肃穆的场面,围观的人不管是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还是真是府中的亲戚大清早来送最后一程,众人心底都觉得敞亮,这荣国府老太太真会做人!
      作者有话要说:  (^o^)/~
      第10章 少年少女

      这会天色已经大亮,码头上还停着好些船只,因着刚才给亡者让步,所有的船不论是货船还是客船都没有人出来,现在贾代善的丧事结束了,码头的工人和众船只上面的人也陆续露面了。
      红叶一行人正打道回府,因为人太多,所以马车只有一辆,红叶让张氏和三个孙子一起坐马车,慢慢地跟在队伍后面,他们这些送葬队的人还是走路回城。
      临行前,目光扫视到一艘豪华客船上走出来几个年轻的少年少女,年纪约莫都是十四五岁的样子,还有两个女孩年龄更小,男女衣着都华丽,女的形容俏娇,男的外形俊朗。
      这会回程,也没有刚才出行的拘束,脚步快的人已经先走一步了,也就红叶和一群女眷慢腾腾地落在后面。
      红叶目光所及,自然也有人看到了。
      王氏看过去,惊讶地道:“老太太,那不是甄家的人么?”
      甄家?红叶腹诽,与贾家还真是真假两家,可惜在红楼里最后两家都讨不了好,所以不是姓‘真’最后就是真善美,比他们贾家更‘假’。
      贾代善的丧礼,甄家自然也是派了人来的,只是今日在码头看到那些人,明显是才进京的,就不知这深秋季节,天气寒冷,甄家让这些少年少女进京干什么?
      红叶初来乍到,消息不通,但是王氏又道:“莫非是为了庆祝宫中的甄昭华生辰?”甄昭华在宫中不算得宠,但也绝不会失宠,长平帝看在甄家的份上,也为给其一个脸面。
      贾思瑶贾希瑶贾敏也知道甄家是贾家的老亲,不过甄家一直守在金陵,并未进京,在京当官的也就是一些出仕之人,女眷等等全都在老家呆着,但是别看离着这么远,甄家与长平帝的关系可没有因此疏远。
      一是宫中有甄昭华,二是甄昭华三个同族堂姐妹一起嫁入了京城,其中有两个更是嫁入了宗室,虽然姑爷在宗室不是出彩的人物,但是也凭着这一份香火情,宗室在某些方面难免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红叶琢磨着甄昭华想来就是红楼最后的甄太妃,一个被考据分析在长平帝身边蛊惑人心的女人,如此顾忌让长平帝没法向甄家下手。直到新旧两位皇帝权利更替,新帝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之后,先是朝甄家下手,最后又朝堕落的勋贵之家下手。
      “甄昭华啊。”红叶慢悠悠地道,边欣赏沿途的风景,边在心底嘀咕,只怕所有人都不会知道,以后的甄昭华多么受长平帝宠爱。她分析,只怕是甄昭华没有子女,后宫犹如贤妃淑妃等都是有儿子傍身的,长平帝这才比较宠爱甄昭华,毕竟没有儿子的妃嫔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他身上,有儿子的妃嫔总归都帮着儿子盯着他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他的东西被人觊觎,心情自然不美妙,哪怕那些人是他儿子。
      码头到京城这一路都是大路,能容纳五辆马车并行而过,许多百姓在码头讨生活,所以这路上的人不少,当然马车也不少,不能因为贾代善出殡就不允许人家出行,只是那些人都远远避着甄家载着那几个少年少女的马车疾驰在大路上,从大家身边晃悠而过,隐约还能听到那些少年少女的声音。
      “今日还真是晦气,碰到出殡,早知道昨儿我们连夜进城。”
      “就是,一大早就碰到死人,回去得去去晦气。”
      “听说是荣国府,与我们甄家是老亲了…”
      “老亲又如何,本来人家高高兴兴来京城给姑姑贺寿,这猛不丁地一大早碰到死人,这不是晦气吗?”
      。……
      红叶挑眉,果真是甄家,公子姑娘的教导就是别具一格,不过红叶他们这一群听到的人,心情可就不美妙了。
      贾敏几个人愤懑地瞪着远去的马车,什么老亲甄家,以后都滚一边去!快及笄的人了,还是如此不知轻重,可见甄家的教养也就那样,以后坚决不与甄家结亲。
      因着这一插曲,搞得大家心情糟糕透了,当然此时他们表情如何严重,都让别人看不出来。
      但是甄家上了大家心目中的黑名单,贾敬还在嘀咕,何以甄家的年轻一代对荣国府如此轻慢,是否是因为甄家认为荣宁两府不如他们家?
      甄家现在如此自大吗?不就是甄家现在的老太君是长平帝的奶嬷嬷,长平帝后宫有一位甄家女子为妃么?
      一大早出殡,所有人都未吃早饭,索性回到荣府之后,府中下人已经备好早饭,虽说这个时间点有些晚了,但是也不拘什么,这一行人一起吃了最后一餐,帮扶的人拿着白封离开,荣国府便彻底安静下来了。
      贾敬和徐氏见状,知道接下来荣府不过是整理府务,他们也帮不上忙,便纷纷告辞了。贾敏三个出嫁女终归是已经出嫁,荣国府这一摊事情结束,他们也毫无用武之地,便都各自回家了。红叶也没什么叮嘱他们的,摆摆手就让他们自便。
      本来红叶想做好人来着,传授贾希瑶一些对策,但是想了想,发现她没法说出口,于是她也只能隐晦地告诉贾希瑶,别那么实诚,应付婆婆需得随机应变,只要不影响名声,其实有许多种方法与婆婆打擂台。
      至于贾希瑶能否领悟,红叶想着她暂时也爱莫能助。
      荣国府大门口所有的东西都撤掉了,只留下挂着的白色物事,大门再一关上,阻碍了试图观察荣府的一切目光,红叶让张氏回东院休息,她也看了两个孙子,便让他们都下去休息,她留王氏在身边帮忙。
      这几日,红叶都在用空间里水潭的水喂养贾瑚和贾珠,不知道是不是灵气水起了作用,贾瑚虽然脸色依旧如之前那般苍白,身子也弱不禁风似的,但是这七日守灵下来,贾瑚却没有真的生病,张氏还以为是多年的调养起了作用,决定要更加精心地调养。
      贾珠身体好好的,只是已经一岁多,走路还多被奶嬷嬷抱着,下地的时间很少,他一个小娃娃,别人也不能对他太苛刻吧。
      林家,慧芳院,艾草正在琢磨中午吃什么,丫鬟清瑶正在报菜名,但是听到菜名,艾草口水直流,她全都想吃。
      林海和贾敏一前一后走进了院子,院中正在做活的一众丫鬟嬷嬷们齐齐屈身行礼。
      “老爷,太太吉祥。”
      艾草回转身,看向二人,她还以为林海和贾敏定会在荣府用过午饭再回来的,没有想到正午之前就回来了。
      “给母亲请安!”林海和贾敏是行了大礼,艾草赶紧摆手:“起来,这是干什么?怎么这会回来了?”她还以为怎么也要下午才会归来。
      林海和贾敏回来是在正院换洗了一下才来慧芳院的,之前他们穿的是孝服,现在则是常服,只是颜色非常素淡,贾敏头上也就只用一根木簪子挽着头发,金饰银饰早已收了起来。
      艾草本是坐在走廊下面,吹着风晒着太阳,林海和贾敏也不讲究,一并坐在廊下。
      “荣府一应事情都已结束,岳母忙着整理府务,我们留下来也是无用,便都回来了。”估计真是七日没有休息好,林海脸色有些寡淡,一看就是没休息好的缘故。
      贾敏也道:“大姐她们也都归家了,我娘他们也忙,况且好几日没回家,少不得担心家里的事情。”贾敏的状况也不比林海好,她看起来更憔悴和疲惫,“母亲在和清瑶她们说什么?仿佛很高兴的样子。”
      艾草含笑抚掌:“你们来的正好,我在点午饭啊。你们有什么想吃的,尽管说来,我让厨房一并做来。”
      林海摇头:“不用了,母亲。出殡回来才吃的早饭,这会还不饿,母亲想吃什么直让厨房做就是,不用担心我们。”
      艾草心道,看你们那样子也是,便笑道:“行了,不用在这里陪我。你们回院子好好歇着吧,别劳累成病,真要陪我,晚上来陪我吃饭。”又想到,这两人现在守孝,不能吃荤腥,她可没忌讳,所以难道让他们看着她吃肉,他们吃素?
      林海含笑不语,扫视了一眼清瑶,道:“母亲可点了什么菜?不如我为母亲参考一下?”
      清瑶只觉得心脏突突地跳了起来,脸色可疑地红了一下,又很快稳住心神,面不改色地报了一连串菜名。
      贾敏看到此一幕,脸色有瞬间的变化,又很快恢复如常。
      艾草心想,这都是演技帝啊。她倒是看得出来林海那一眼并未有任何情绪,只是示意清瑶报菜名,但是拜前任林母所作所为,清瑶明显想歪了,以为老爷对她青眼相待。
      夭寿哦,既然贾敏以后能生儿子,她这个老太太就不要给人家添堵啦。不过现在看来,贾敏是早就察觉林母的心思,只是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艾草含笑道:“行了,我最近口味有点重。先来个麻婆豆腐,既然点了豆腐,就不点鱼了,来个糖醋排骨,再来个素炒素菜吧。不能总吃口味重的,来点菜叶子洗胃,当然汤也少不了,不用那么油腻,清淡点就行了。”林母近些年的饮食非常素淡,艾草前几天在一顿顿的增加吃荤腥的,倒不怕林海和贾敏起疑。
      林海却眉头染上一份轻松写意,“母亲如此更好,荤素搭配更注重保养身体。”话说他在荣府,林家的事情还是知道的,他身边的两个小厮,每日一个在荣府跟着他,一个在林家,第二日再换回来。母亲的饮食改变,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以前母亲那幅‘心哀’的样子,着实让林海担心不已。
      又说了会话,艾草赶两人离开,让两人回正院休息,她一个人还要自在许多。直到两人的身影看不见,艾草扫视了一眼清瑶,说道:“清瑶也大了,对你的亲事有什么想法?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这话其实也挺有道理的,我知道军中五六品将领好些没成亲呢。”
      清瑶脸色顿时一变,站在艾草身后以为看不到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绪,艾草确实没看见,只是也能猜想得出。
      作者有话要说:  (^o^)/~
      第11章 闲话常

      林海和贾敏休息了一下午,精神头果然好了很多,年轻就是这点好,恢复力强。两夫妻几乎是一前一后醒了过来,林海撩开床幔,带着几分沙哑的声音问道:“什么时辰了?”
      深秋季节,白日和黑夜气温反差较大,而且天色黑得早,林海也估摸不到现在什么时间。一阵风从窗户口吹了进来,冷空气袭进床帐内,已经坐起来了的贾敏,抱着浅粉色的锦被,整个人骤然清醒。
      内室是没有人,但是外屋一直有人守着。贾敏身边四个大丫鬟,这会守在外屋的人便是墨琴和青棋。正在做秀活的墨琴和青棋猛不丁地被突然出现的声音给吓了一跳,待反应过来,墨琴便站起身回道:“回老爷,刚酉时过。”
      内屋的门上映照出墨琴的身影,林海从床上下来,便开始穿衣,贾敏边穿衣服边说道:“这么晚了,老太太那里可有传话?”
      中午时,可是说好晚上一家一起用饭的。
      墨琴又道:“老太太在酉时前派清芷来传过话,说晚饭在老太太那里用,不过老太太说不用吵醒老爷和太太,只等老爷太太醒来去便是。”
      林海和贾敏的动作不免加快了几分,待两人来到慧芳院时,已经又是一刻钟之后了。当然艾草已经收到消息,她的便宜儿子儿媳妇已经醒来,她便让人烧热了锅子。
      想吃火锅,那便真是吃火锅。
      可惜的是,林海和贾敏守孝,她也别刺激年轻人,再加上她晚上吃素净一点,正好清肠养生。其实艾草来之后,精神头好连带着身体也好了许多,几日来不曾有过生病,就连征兆都没有。
      为了这顿火锅,艾草可是特意让厨房准备了好些蔬菜。古代啊,反季蔬菜很少见,为了桌子上这七八种蔬菜,艾草可是让人费了不少心思。
      锅里的汤正沸腾着,从院门口望出去,两个灯笼摇摇地从远处靠近,灯笼停在院门口,分列院门两边,林海和贾敏出现在视线里。
      锅子是在外屋煮着,汤液在沸腾,艾草就坐在萦绕的水汽之后,她招手招呼:“快过来,刚刚好!”
      林海和贾敏分别坐在艾草两边,林海带着几分愧疚,说道:“母亲,累您等儿子,是儿子的不是。”
      贾敏抿了抿唇,接过艾草往锅子里添菜的举动,菜肴那是一片一片往锅里放,真斯文秀气。
      艾草面上笑着打趣:“每天你都来这一出,不觉得累么?以后跟母亲别这么客气。”内心却在吐槽,文化人说话做事都显得分外知礼,但是她却觉得累得慌。
      林海含笑点头,他扫视了一眼桌上的菜,又有些歉意道:“劳烦母亲迁就我和太太。”
      艾草瞪林海,不想与他说话了,转而和贾敏说了起来。这人一句话一个歉意,真心让她有几分受不了,还是和漂亮儿媳妇说话吧。
      贾敏的长相是比较清丽婉约型的,笑不露齿,含蓄的样子让艾草极为喜欢。
      贾敏在最初嫁进林家时,见三朝回门之后,婆婆便把府中的管家权交给了她,自己反而搬到慧芳院来颐养天年,她对婆婆是非常感激和孝顺的。但是这关系经不起推敲,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不好,用不用心,久了自然能感受到,大概半年之后,贾敏隐隐有种感觉婆婆其实对她并不满意,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不过就冲林家这单纯的环境,她也想改善与婆婆的关系。只是当她察觉到婆婆每次在相公请安时,有意无意提及清瑶和清芷,更是让二人在相公面前频繁露面,她就觉得委屈。不过婆婆毕竟还未给相公赐人,所以她也只能憋在心里。
      这会屋子里伺候的丫鬟倒是多,她的丫鬟墨琴和青棋,婆婆的丫鬟清瑶和清芷都在,还有慧芳院的六个二等丫鬟,不过婆婆丝毫没让清瑶和清芷近前来伺候,而是自己亲自动手,贾敏心底就免不得心生疑惑。难道是婆婆放弃了让清瑶和清芷做相公妾侍的想法,还是婆婆在憋着大招?
      大招?想到守孝的问题,贾敏心底又是打鼓,她要守孝一年,相公只有九个月,但是最后三个月呢?
      艾草可管不了心思敏感的儿媳妇是如何想的,每每提及话题,她都能与林海聊上,比如以前老太爷在世时,他们一家三口回老家扫墓,在老家发生的那些事情。
      “儿媳妇啊,你可不知道别看海儿现在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小时候可调皮了,那次回老家祭祖,他可是和堂兄弟下河摸鱼、上树掏鸟蛋,什么没干过。”
      贾敏一脸揶揄地看着林海,林海一阵脸红:“母亲,这都是几百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您怎么还记得?”
      艾草乐呵呵地道:“要不是他父亲生病去世,重担压在他身上,才会变得这么老成。”说着艾草执着茶壶给空着的三个杯子倒上了白水,“多喝水,自从你父亲去世,你操劳太过生了一场大病,以后那身子骨就不像以前那么好啦。”这水可是她加了空间里水潭里的水,灵气比外面充裕,这几日她每日也在饮用此水,她不生病的原因就在于此,艾草很肯定这水调养身体非常好,只会慢慢地见效,不会立竿见影让人怀疑。
      想到父亲,林海也免不得红了眼眶,端起茶杯就犹如喝酒似的,一口闷。
      贾敏慢慢地抿着水,小小的杯子很快就见底了。
      艾草当看不出来两人的异样,“以后晚上就不要喝茶,免得太晚走了困,喝水或者其他饮料都可以。只要你们夫妻俩好好地,齐心协力,便是林家的福气。”
      反正她来到此处,似乎无用武之地,开发吃吃喝喝、娱乐的项目,她想她会很乐意的。不过林海比贾赦和贾政聪明许多,也难忽悠,还是等红叶在荣府中捣鼓出来,她再拿来用,似乎比较好。
      可惜,她现在和红叶联系不方便呐,让下人传递消息,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艾草这话颇为感性,立即让林海和贾敏感动了,林海咧嘴笑道:“好,我和太太会好生经营林家,更会好好地孝敬母亲。等过几年有了孩子,母亲就不用这么寂寞了。”
      贾敏温和笑着,艾草连连说好,又道:“不过孩子的事情不急,咱们林家的孩子一向来得晚,我也是临近三十才生了你,你们小夫妻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反而累得送子娘娘不送孩子给咱家。身体好,缘分到了,孩子就来到咱们林家啦。”
      林海没想那么多点了点头,贾敏心情可就真的七上八下,她无法确认婆婆说的是否是真话。
      三人说说笑笑之间,用了半个时辰才结束这顿晚饭。其后,残羹冷炙便让下人撤了下去,林海和贾敏可能是下午休息足了,精神头尚好,一直和艾草交谈,直到一个时辰之后,戌时都快过完,林海觉得母亲该就寝了,两夫妻才离开慧芳院。

      第一回合,艾草与便宜儿子儿媳妇联络感情完满成功。

      艾草想着也九点了,便不打算进书房,便让人打水洗漱准备上床入睡。她没特意留意清瑶的表情,反正这时代大户人家的一等丫鬟,个个都是人精,她中午那话要让她消化好久,只怕她理不出个头绪,会找人帮着分析。
      这个人选就是清芷,相对于清瑶,清芷一向是短言短语,颇为沉默,但是在林母眼里,清芷就是非常稳重。这两人一个性子比较活跃,一个性子稳重,恰好适合她儿子,照顾她儿子的不同口味QAQ。
      躺在床上,艾草闭着眼进了空间,开始劳作。这是她的本体空间,外面的人类身体是没法进来的,这也让艾草松了一口气,恰好不让别人发现。她的灵魂在空间里也能成身形,是她本来的样子,而且她这灵魂的状态也能在空间里劳作,那什么意识操控,貌似只能等她真正融合了本体才行。花草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两天了,似乎成长没有小说中提过的空间那么夸张,这会还不见发芽。她照例给种子浇了水,然后便回到花苞开始融合过程,每次她劳作过后再与花苞融合,那种感觉更棒呢。
      伺候了老太太洗漱,清瑶和清芷便去偏屋的耳房洗漱,安静的环境,突然想起清瑶的声音,她事先看了看耳房外面,确实是没人。
      “清芷,老太太今天与我说‘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还说军中五六品将官有许多没有成亲的,你说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
      清芷瞪大眼看着清瑶,“老太太真这样说?”待清瑶有些茫然地点了点头,清芷嘴角勾起一沫笑,“想来老太太放弃让我们与老爷做妾的想法了,打算重新为我们挑选亲事。”
      她又见清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由得拉了拉她的衣袖,道:“清瑶,你可别犯浑。奴婢一向是没有自由的,林家人口简单,主人心肠好,老太太有心为我们许一门好亲,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你可别再惦记老爷,别看太太仁善,一旦涉及太太的权益,太太也会使手段的。我们不过是奴婢,比不得出身高门大户的太太。”
      两人没有注意到耳房外面,一个小丫头正支着耳朵偷听。
      作者有话要说:  (^o^)/~
      第12章 张氏王氏

      此时,荣国府几位主人,红叶是一早进了卧室熄了灯上了床,两个孙子自然也是早早入睡,也就两个新上任太太正与心腹推心置腹。
      张氏白日里休息足,这会晚上便没有睡意。想到刚才看着儿子入睡时,虽然脸色依旧有些白兮,但是呼吸平稳,显见得儿子是真真实实地好睡,抚摸着已经有一定弧度的腹部,她的唇角上扬,之前那颗担心孩子的心情便放松了几分。
      其实张氏怀胎这么辛苦,还真就是她嫁与贾赦三年,一直没有孕信,找了不少的偏方吃,弄坏了身子的缘故。当然她自己不会这么认为,毕竟她嫁与贾赦五六年才生下贾瑚,她以为是吃药的功劳。却不想,是药三分毒,那些药真正破坏了她身体的平衡,怀孕对于女人来说是有极大的负担的。若不是贾瑚出生之后,她一直没怀孕,养了五六年,终于把身体又养好了几分,但是这一怀孕,又回复了。
      “嬷嬷,这次老太爷的事情,一连七日,瑚儿都没有生病,看来这些年的调养见效了。”张氏带着几分轻松笑意。
      这会屋子里伺候她的人是陈嬷嬷和丫鬟似云、飘絮,似云在打理床铺,飘絮在整理衣柜,陈嬷嬷端了一根矮凳子坐在张氏旁边,与她聊天。
      “那姑娘现在可放宽心了?大哥儿身子慢慢地好起来,这二哥儿也即将出生,姑娘的好日子还在以后呢。”陈嬷嬷有四十多岁,衣着头发打扮上算是保守,不过面容倒是不像四十多岁的人。
      张氏嘴角含笑,说起了孩子的趣事,提到贾赦,她便有几分疑惑,“嬷嬷,老太太那里…之前我一直以为会停灵在家庙,等以后再回祖宅。”
      陈嬷嬷摇着头,“姑娘,老奴也没法揣测老太太的心思。不过老太太这变化倒是极好的,以前老太太不管老爷,现在却对老爷和二老爷一视同仁。”
      张氏也是想不通,陈嬷嬷又道:“总之,老奴认为,只要老太太会管束老爷,不让老爷像以前无所事事,哪怕她偏心二房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张氏若有所思,抿了抿唇道:“日久见人心。”声音细弱蚊蝇,又转而说道,“不过老太太让老爷看大凤律例是干什么?难道是打算让老爷进刑部办差?可是老爷只懂得一些附庸风雅的玩意,爱好古董,但是也还没有学到家。”
      陈嬷嬷心道,她可不知道,哪怕她自认为足智多谋,但是没站在老太太的位置,某些东西是想不到的。她转而宽慰张氏,“姑娘别想那么多,伤神,现在姑娘只要好好地保胎,一切等百日之后老爷归来,某些事情总能见端倪的。”
      西院
      正屋里,蜡烛热烈地跳跃着,引得王氏和她身边的人映照在门窗上的影子也跟着一跳一跳的。
      “梨花,荣禧堂那边就没有什么消息传来?”前几日都忙得很,没有时间考虑,今日王氏只休息了一个时辰,便拿着老太太的命令鸡毛当令箭,管理起了荣府的事情。
      王氏嫁进贾家也有好几年了,没怀孕之前,在贾母张氏面前装鹌鹑,直到生下贾珠之后,她觉得腰杆硬了,奉承贾母的时候,不免给张氏上上眼药什么的。今年贾代善常生病,张氏怀孕之后,府中的大部分事务都落在王氏手里,她不免就有些飘飘然。
      梨花是她的陪嫁丫鬟之一,王氏生下贾珠之后,便开恩让梨花嫁人了,按照嫁人之后的规矩,女人便没有自己的名,荣府中一向称呼梨花为周瑞家的,除了王氏私底下会叫她梨花。
      几个月前,趁着府中人员变动,那会王氏掌管着采买权,便在荣禧堂和东院都放了人。这几个月因为消息灵通,王氏很是在贾代善和贾母面前刷了一份大大的好感度,引得贾代善对这个二儿媳妇非常满意,贾母虽然没说什么,但是眼神也能让人知晓她对王氏最近的表现很是满意。
      梨花不知道王氏想知道什么,她始终提着心,摇头道:“太太,荣禧堂那边没有特别的消息传来。想必也是这七日的劳累,老太太很早就就寝了,翡翠琉璃那里从来撬不开口。”
      王氏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外屋两个大丫鬟正守着门口,这是王氏一贯的惯例,她与心腹商讨事情,丫鬟必须守门。
      王氏有四个陪嫁丫鬟,除了梨花和另外一位嫁到外面掌管她的陪嫁庄子等等一应事务的丫鬟,另外两个丫鬟心大,在王氏出嫁第二年,相继爬上贾政的床,成为贾政后院一名妾侍,现在嘛,那两人已经折在后院了。
      王氏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难道她还能明晃晃地告诉下人,她明明已经预料到老太太的偏心程度,应该会留下贾政,但是现在她家老爷跟着一起去金陵守灵,而且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