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红叶母子三人才是说到深入话题的时候,朝堂的那些事情不适合小孩子听,红叶也只是分析了一下岳阳楼的情况,几位皇子的作为等等,贾赦贾政听完已经头脑发晕,兄弟俩不约而同地想着,他们果然不适合搞谋算,还是老实地听母亲的话吧。
红叶对张老太爷是极为推崇的,张氏的两位兄长,当年也只是中了二甲进士,名次并不算靠前,他们并不是顶顶聪慧之人,不过张老太爷教导儿子确实非常成功,张氏两位兄长除了有些不知变通之外,倒是没有太大的毛病,一路走来官位也是按部就班地提升,张家非常稳固。
然而红叶依旧是想不通,红楼中为何张家全员失踪。
还有一种说法,贾琏是庶子,并不是张氏之子,这种情况,张家不出现完全合情合理!
“今日,老大老二有什么收获?”红叶抿了一口茶水,就像以往电视里看到的宅门大院里,高高在上的老太君一样,当然她没有老太君那么不近人情。
贾赦和贾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厮杀,兄弟俩这会谦让,一个让兄长先,一个让弟弟先。
红叶挑了挑眉,“好了,老大先说。”
贾赦搔了搔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也没什么特别的收获,就是觉得儿子很没用,总是让母亲操心,也让岳父操心。”
作为荣府嫡长子,贾赦心里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他会继承荣国府,会继承爵位,荣府这么大家业,他一定不会缺钱,所以那三个学子出身寒门的家世并未引起他任何的动容。
红叶听他那话,好笑地道:“你还有自知之明,如此,母亲也满意了。”看向贾政,“老二呢?”
贾政沉默半响,一字一句地道:“有些感慨,儿子若处于余秋的位置,做不到他那么好。”接下来他却不再言语,红叶从三个学子的情况入手,知道贾政还有未尽之言。
红叶心里琢磨着贾政只怕不会说,却不想他竟然说了,“儿子以前的情况与曹锦颇为相似,若不是母亲近几个月的教导,让儿子明白自己的不足,恐怕儿子还深陷其中。”
贾赦有些迷糊,老二和那个曹锦有什么相似的,老二可是荣府嫡子,曹锦那个只会啃兄长和父母血肉的软蛋怎么能和老二一样呢?不过老二和曹锦倒是有一丝相似之处,都是幼子,备受父母偏宠,不过现在母亲也不那么偏心了,贾赦酸酸地想着。
红叶点头:“你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也能坦然面对,母亲很欣慰,你不必自责和自卑,每个人都有走错路的时候,及时悔改,便无大碍。你从未做过伤天害理、杀人放火之事,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岔了路,现在你已经重新找到正确的道路,母亲只为你自豪。”
兄弟俩受教,红叶让他们回自己院子休整一下,待会晚饭时,全家一起吃饭。
红叶是看着兄弟俩走出荣禧堂一人朝东一人朝西,不过贾赦却返回来了,红叶心底诧异,面上不动声色。
“赦儿还有什么事么?”
贾赦做扭扭捏捏的姿态,又扭扭捏捏地道:“母亲,是不是我文不成武不就,让您颇为失望?我那两个大舅子都是科举出身,大姐夫几位妹夫也都是科举出身,也就是我毫无建树。”
红叶扑哧一笑,“既然你自己也认识到不足,那么你能在这方面补足吗?”
贾赦顿时瘫倒在椅子上,带着几分委屈道:“以前您也不督促我念书。”
红叶看他那样子,今日若不是有一个满意的说法,只怕会侧夜难眠,便认真道:“以前母亲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确实没有督促你念书,是母亲没有做到位,不过既已到现在的地步,追悔过往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你想现在从头开始念书,母亲也能像督促你二弟那样,为你多考虑几分。”
贾赦左思右想,泄气道:“我讨厌念书。”
红叶无语道:“好啦,而立之年的大男人,一家之主,还做这小儿姿态!你有爵位在身,不论科举从官与否,都对你没有太大的影响,除非你想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贤臣。”
贾赦立即摇头,“母亲,不打扰您了,儿子有自知之明,我还是做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吧。”说罢就火烧屁股似的落荒而逃。
红叶也没有看荣禧堂外面,突然传来贾赦的惊讶声音,“老二,你怎么也返回来了?”
贾政本也是去而复返,不过他想得有些多,走得稍微远一点,返回来时,荣禧堂守门的婆子就告诉她,大老爷正与老太太说话呢,他只能等在外面。
贾政回来找母亲,自然又是找母亲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内心的交谈,红叶这会又开启‘知心妈妈’模式,而贾政既然提到他这个嫡次子的身份,红叶便提前告诉他。
“老二,母亲先行告诉一声,待三年孝期满,不管荣府的爵位为何,母亲会先给你兄弟俩分家产,分家产而不离家,大家还是住在一起,只不过每月交公中银两作为府中运转开支。这件事情你先别告诉王氏,你媳妇儿还欠缺一些东西,有些事情不能提前告诉她。母亲以前耽误了你,在这接下来的时间,希望能助你真正的独立自强。你大哥不同,这确实是作为嫡长子和嫡次子的最大不同,谁叫你投胎要晚你大哥,做了弟弟呢?”
贾政心情轻松了,面上浮现一层笑意,“母亲说笑了,大哥若不是大哥,我若不是贾政,感觉有些可笑似的。”
红叶给予赞许的目光,“王氏在跟着你读书习字,母亲希望你监督她坚持下来,读书识理,知道得越多,忌讳得越多,她以后才不会因为无知而做出触犯律法的事情。以前母亲心智被蒙,挑选了她作为你的妻子,母亲很是惭愧,不过事已至此,你只能接受。王氏现在还年轻,由你这个丈夫亲自教导她,不求她成为才女,只求她知书达理,这对你这个丈夫来讲,也颇为有成就感不是吗?”
贾政老脸一红,最近他与王氏的关系是改善不少,在循序靠近,听了母亲这话,郑重地点头:“母亲说的话,儿子会督促王氏坚持下去的。”
平心而论,王氏长相很不错,只是没有张氏那么有气质,张氏浑身书卷之气,让人见之生叹。
贾政再次走出荣禧堂,却看到大哥守在院门外,双眼幽幽地看着他,待他走近,贾赦直接手脚缠着他。
“老二,你又和母亲私底下说什么了?是不是告我黑状?”
贾政顿时无语,白了贾赦一眼,掰开大哥的手腕,“大哥,你想太多了。快到晚饭时间了,我还要回西院洗漱一下,我先走一步。”
丢开贾赦大踏步离开,贾赦顿时跳脚,又不好意思去问母亲,只得愤愤地回东院,然后张氏又听了一耳朵的埋怨之言。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码字一万七,感觉自己萌萌哒。
明天要出门,更新估摸不到,不过我尽量保证三更。
第66章 小帅哥们
夕阳落幕,倦鸟归途,在外游走一天的人们也都归家。
三月春闱,现在京中来了许多赴考的学子,许广志的事情还未尘埃落定,但是诸多学子们已经气愤填膺。这些学子们大多年轻,最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每届科考,皇帝都会派人关注着京中的走向。
皇宫御书房,长平帝结束一天的政事,招了娄高来询问。
监视学子的动向自然不是娄高亲自出马,禁卫的侍卫那么多。娄高只需要从下属那里获知便可。
自然,张老太爷和贾赦贾政一行人被禁卫看在眼里。
张老太爷只求不被别的派系的大臣看到,至于皇帝的人,他是知道瞒不过的,也没打算瞒着皇帝。
娄高禀告完毕,长平帝看似老神在在地闭目养神,半晌才说道:“贾赦、贾政,贾代善的两个不成器的儿子。”贾代善临死前上的折子,话里话外都是让他斟酌着为他那二儿子某一个官位,不求多高,只求让二儿子有事可做。
“给儿子请先生,只是如此?”
娄高点头:“收到的消息确实如此,不过岳阳楼里的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
长平帝颔首:“朕已知晓。留意京中的情况,别让人搅浑水。”几个儿子长大了,迫不及待地想取代他的位置,他其实应该高兴的,事实却是,高兴不起来。
按理说儿子成才,是做父亲的骄傲。可惜他这几个儿子远远不够,想承接他的位置,还需更多历练才行啊。
在四个成年儿子身上转悠了一圈,又想到两个马上要指婚的儿子,老七上次向他提了未来妻子的要求,他也把看中的几个人选告诉了他,允许他私底下接触,觉得哪个好,选秀结束后,就赐婚。
至于老八,有母妃操心,他便没有提醒。
转而又想到许广志的事情,牵扯着几个儿子,长平帝不禁冷笑,这几个儿子太‘成才’了,被人耍得团团转还不自知。
娄高退下,来到外面与王卫打了个头,便来到墙角处,那是余扬执勤所站立的位置。
“郝定是打算赖在林家了吗?”两人不谈公事,说起私事来,这个时间段最让人羡慕的便是郝定了。
娄高看了一眼余扬,“不然呢?在林家吃得好睡得好,还有人聊天。”
“算了,不与伤患计较。”余扬淡淡地道。
别觉得他们不关心兄弟,觉得冷漠啥的,郝定的伤势真不算重,他们哪个在训练和出任务的时候没有受过伤。
声音很轻,好似一阵风吹过,没有任何人察觉。
王卫瘪了瘪嘴,与禁卫打交道多了,他才能找到他们的身影,别人来,还真发现不了。
林家,慧芳院正在准备热气腾腾的锅子,今晚艾草与小帅哥郝定吃锅子。
至于林海和贾敏,两人在正院吃家常菜,谁叫二人吃不得荤。
贾敏看林海那脸色,还真是拉长了脸,浑身黑气压,知道的是知道林海在吃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这个做妻子的惹了相公生气。
“老爷,你都快把碗底戳穿了。”贾敏无奈地道。
林海省过神来,连上又是一片尴尬,连忙给妻子夹菜,“敏儿吃菜,不用照顾我。”
林海很快就扒拉了两饭碗,然后放下碗筷,“我去慧芳院,敏儿慢些吃。”
贾敏耸耸肩,郝定在慧芳院,她便不能去,看不到老爷装模作样的场面还真是可惜。
知道林海不想让娄护卫等人与老太太接触的人,也唯有贾敏,任何人都没有发现,可见林海掩饰情绪的功夫已做到家,当然别人也不会往那方面想。
林海到慧芳院门口时,就已听到一老一少说得兴高采烈的声音。
“老太太可不知道,大哥最是装模作样,比如明明想吃什么美味,他偏不会表现出来,大哥二哥三哥他们都喜欢老太太送的水果,可好吃了,不过我们兄弟多,一人一口就没了。”
“那下次小定直接来林家找老太太拿,老太太别的没有,水果还是挺丰富的。我儿媳妇孝顺,每次都买不少水果,我这院子堆着也是堆着,隔几天都会分给下人或者别处的人。”
。……
林海心里酸溜溜地想着,不过一个长不大的小屁孩,这才几天时间,就叫得这么亲近了。
林海顿了顿,掩饰好心情,进了院子。
艾草笑道:“海儿吃过了?不怕被肉的香味给馋住,过来坐。”这古代守孝就是这么规矩多,还不能吃肉来着,林家男人身体本就单薄一些,难怪红楼中林家总是孩子少。
郝定觉得怪不好意思的,他作客,累得人家男主人还要迁就他。
林海笑道:“已吃过,劳母亲挂心。郝护卫别不自在,可是今日饭菜不合胃口?”
郝定连连摇头:“没,没,林大人太客气了。”
艾草用长勺捞锅子里煮熟的菜和肉,“等下次你几位兄长来,咱们在院子里烧烤。”
郝定已经很熟悉了,从长勺里夹起一半菜一半肉,“老太太也吃,烧烤的话,那我肯定不能错过。”
郝定连上笑容灿烂,艾草也是满脸笑容,“来来,都来。林家就是主子少,总是透过一股安静。以后等小定你们成亲了,让你们媳妇儿过来和我儿媳妇一起作伴也挺好的。”
郝定带着几分傻笑,不好意思地道:“老夫人真要给我们介绍媳妇儿?”
艾草眼睛一亮,“自然,只要你们有这个意思,老太太都包圆了。”女方的资料,她确实没有太多人选,但是她可以找城里的媒婆合作。
这个京城,谁最了解哪家有适龄的闺女?必然是媒婆啊!
背景板林海默默无言,只能在内心嘀咕。
艾草决定明日就让人打听城里名声好的媒婆,现在就开始准备起来,很快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在林家生活着,是挺自在舒心的,不过终究不是自己家,且总是在林家白吃白喝,他没那么厚脸皮,等回去找兄长们和师父要他的俸禄,他要给老太太买礼物。
翌日,郝定声称禁卫挺忙的,他要回去忙工作了,所以只得归队。只是那副依依不舍的表情,让艾草挺乐呵的。
当然白日的时候,林海不在家,艾草叮嘱过郝定,让他空了来林家就是,想吃水果派人上门来拿,她很欢迎。
郝定离开林家,先是回了宫外的住处,把自己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找到多少银两,郝定顿时脸皱成包子。他在禁卫这么多年,银子呢?
郝定回到宫中,打算找几位哥哥说道说道,他可没想着在皇上面前露脸。他们十五个人,只有前面五个人是经常在皇上面前露面,也是前面五个人可以直面皇上,他们并不用。
不过皇上是认识他们的,郝定是打算与几位兄长交涉一下,把俸禄还他。
皇上可是知道郝定在林家享受来着,立马让王卫把人叫进来。
郝定顿时心里直打鼓,面见皇上时,只能用最常用的表情,一板一眼、面无表情。
禁卫最标准的表情就是面无表情!
“属下参见皇上。”
长平帝唇角弯了弯,“平身。”
“郝定?”长平帝仔细打量了一下郝定,眉清目秀的少年,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其实已经二十多了。
郝定立即挺直腰杆,“是,听凭皇上吩咐。”
长平帝今日心情好,有心想逗一逗年轻人,“林老夫人的水果吃够了么?”
郝定想也没想:“没。”说出口才发觉没对,表情顿时有些纠结,才结结巴巴地道,“属下伤好了,不敢耽误皇上的事情,便立即回来了。”
长平帝忍住笑意,“这次在林家住了几天,林老夫人可为你找好媳妇儿了?”
郝定没敢抬头,也没敢再多想,回道:“老夫人说过几天就有好消息。”
郝定不擅长与皇帝打交道,心里七上八下的。
长平帝顿时无语,又有几分感慨,这几个护卫在他面前一向坦诚,若是他的儿子有护卫这样一半坦诚和尽心,他也就满足了。不过他这是妄想,护卫和皇子终究不同。
“行了,退下吧。”
郝定一头雾水,皇上召见他,就问这么几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郝定出来之后,就看到娄高和尚永一脸严肃地盯着他,他们二人是在想着,这小子还知道回来啊!
郝定快步走到兄长们面前,“大哥,三哥。”然后语气带着十足的疑惑,“大哥,我刚才在家里翻找了许久,才发现我没多少银两。我每日没咋花费,银子哪去了?”
娄高阴恻恻地道:“你是觉得我花了你的银子?”
郝定觉得大哥语气有些不对,小心地看了一眼两位兄长,皱眉:“没有啊,大哥你能花多少银子?我这不是在林家白吃白喝好几天,老夫人又那么盛情,怪不好意思的,老夫人答应我随时去林家做客,不过我以后总不能次次都空着手去。”
娄高尚永目光闪了闪,娄高漫不经心地道:“你想要多少?”
郝定咧嘴比了个手势,尚永挑眉:“五万,五千?”
郝定张大嘴,连连摇头,一副被吓倒的样子,连连道:“五十、五十就够了。”
事实上,他真不知道他这些年的月俸加起来到底有多少。
尚永把小额银票给了郝定,郝定屁颠屁颠地跑了,不过走了几步又回来了。
“大哥,三哥,老夫人说她要给咱们说亲,问你准不准?不过听老夫人那意思,她已经在准备了。”
郝定压低了声音说完就跑了,留下浮想联翩的娄高和尚永。
作者有话要说: 节日快乐~
第67章 行行动派
艾草在郝定离开之后,立即就让丫鬟把林嬷嬷找来。林嬷嬷是林母的陪嫁丫鬟,随着林母进入林家,林嬷嬷也在林母在林家站稳脚跟之后,嫁给了林文,最后林文在林母的支持下当上了大管家,三年前林母便让林嬷嬷回自己家过上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老年生活。
不过林嬷嬷住在林家后街上,三不五时会来陪老太太闲话家常,她最喜欢的便是东家长西家短,林家附近哪家有年龄适当的小年轻,她都知道,做媒这种事情,自然要问最合适的人。
不到半个时辰,林嬷嬷便来了,此时艾草正与贾敏说话,正说到关于丫鬟亲事的问题,也不知亲家母现在是个什么章程。
贾敏顿时想起了这件事情,这本是年前的事情,这都一两个月,该有个结果。
不过,现在艾草已经转圜过念头,不一定要给丫鬟找军中人,待这次与媒婆接洽之后,定会问问京郊的未婚适龄男子。
这也是艾草走进了一个固执区域,索性她现在想通了。
“儿媳明日回娘家问一问,我娘应该是有事耽搁了,这才搁浅了。”
红叶其实早已准备好名单,不过军中的事情,不能轻易着手,得等贾赦整顿了荣府之后,由贾赦出面,不然如何才能更多的调/教儿子?
艾草点头,院门口林嬷嬷已经走了进来。
“给老太太请安,给太太请安。”林嬷嬷长得白白胖胖的,脸庞圆润,让人见之就觉得亲切。
艾草赐座,也没有迂回,直接说道:“此次找你来,是有件事情想拜托于你,你这老婆子可得尽心尽力。”
林嬷嬷立即赔罪笑言:“老太太可冤枉我,耽误谁的事情,也不敢耽误您的事情。”
艾草忍不住笑,“其实也是好事,人老了可不就要多做好事吗?为自己为孩子积福。我有几个在军中的侄子,年纪与海儿差不多,可惜海儿都成婚好几年,几个侄子大龄光棍。我知道你认识的人多,看看附近有哪些适龄的闺女,还有京中哪些靠谱的媒人。面对的不是高门大户,也就小家姑娘那些。”
林嬷嬷可就笑个不停,一张白胖的脸笑起来就跟一朵长胖的白花一样,“难怪老太太说这是好事,确实是天大的好事。人老了,就喜欢看到到处办喜事,老太太放心,交给我。”
艾草笑着点头,主仆二人又说了好一会话,林嬷嬷便告辞了。
林嬷嬷慢悠悠地离开林家,从林家外面的巷道往后面自家走去,心里在盘算着,自家能否从这次做媒上有什么收获。老太太哪有什么侄子,娘家兄长和弟弟都已不在,侄子也都在外地,短时间回不来京城的,军中的所谓侄子只怕就是前几天在林家做客的那个年轻人。
不过那个年轻男子可不一般,与老爷都差不多,一般人家的闺女配不上,她也就不要趟这趟浑水了。
林嬷嬷速度很快,下午就来向老太太说了一部分人选,都是挨着林家附近的人家,有官员千金,也有小家碧玉,也有贫寒耕读人家、老秀才老举人等等人家。媒人也联系了一下,不过没这么快。
艾草仔细听了林嬷嬷讲述的每个姑娘的家世和能了解的情况,心里慢慢地理清。
###
昨日考察了先生,贾赦就打算赶紧与余秋接触,把聘请先生这事落实下来。
因为上午有事情耽搁了,贾赦便在下午来到余秋抄书的书铺。
贾赦在书铺逗留,他极为擅长与人打交道,在与掌柜聊得熟悉之后,说明了来意,他最近在为儿子找先生,考察了许多先生,让掌柜推荐一下。
掌柜眼前一亮,把贾赦拉到一边,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这位老爷一看就是气宇轩昂之人,老爷既然有这个需求,老朽不妨为老爷介绍一下。我这书铺开在这里,已经好多年了,能来书铺抄书挣钱的学子品行大方面都没有问题。还有不少学子在外为父老乡亲代写家书和卖书画挣钱,这些学子能抛弃莫须有的尊严,老朽都很看好。”
贾赦含笑听着,掌柜继续道:“余秋是我这所有的学子当中最为喜欢的一位,这孩子有韧性,吃得了苦,我能帮的也都帮。老爷若是为小公子找启蒙先生,余秋最是适合。不过他家有一位年老多病的母亲,他不可能丢下他母亲。”
“第二位叫梁凡,乃农家出身,这孩子不是常来,每十天来一次,今日恰好在。读书之余还兼顾家里农活,帮助父母劳作,是一个孝顺又不迂腐的孩子……”
掌柜把正在书铺里间抄书的学子全都介绍过了,一共十二人。不过秀才只有两人,其他都是童生。
贾赦道谢之后,给掌柜塞了谢礼钱,指着旁边的小小茶楼,“掌柜的帮我向余秀才递一个话,就说我在旁边茶楼等他,面谈如何?”
掌柜应承之后,心里嘀咕,这老爷显然是有备而来,显然他表现过头,不过他可没有说假话。
余秋对掌柜带的话有些奇怪,谢过掌柜之后,带着几分疑惑来到了茶楼。
小厮在茶楼门口看到余秋,便恭敬地指引他前往二楼。
余秋在二楼楼梯口顿了顿,这才继续走,来到这位陌生的老爷面前。
“余秋有礼了,可是这位老爷找我有事?”余秋拱手一礼。
贾赦用自己最友好的态度,“余公子,冒昧打搅,真是抱歉。”
“我也不拐弯抹角,我是荣国府大老爷贾赦,最近在为我儿子寻找一名启蒙先生。打听多人,找到余公子这里。我先说明一下我儿子的情况,余公子心里有个数。”
余秋面含诧异,不过没有打断贾赦的话。
“我儿子今年七岁,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一直没有正式启蒙读书,只由内人教导认识了一些字。最近几个月,身体养好了大半,不影响正常作息,打算为他请一名先生正经上课。不过鉴于我儿子身体状况确实不比健康的孩子,他上课的时间就有规定,每天上午学习一个时辰到两个时辰左右,视情况而定。下午一个时辰,这个是硬性规定,这个时间对于先生来说也很充裕,也不耽误先生自己的学业。”
“余公子的情况我也听书铺掌柜的说了一些,若是余公子答应做我儿先生,当为先生提供一处住所,可以供先生与令母居住。作为先生的束修自然从优,三节两寿府里都会有节礼。”
余秋是真的非常惊讶,荣国府可是一等公侯之家,他家请先生多得是举人应聘,却不知为何找到他这个野生的秀才头上来了,他的心里不由得踌躇起来,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贾赦见状,又道:“我家书房有不少书,先生可尽管取用。”
对于学生来说,书本才是最有诱惑力的。
余秋迟疑了一会,才道:“在下还需考虑一下,贾老爷可否容我明日回复你。”
贾赦连连道:“好,明日我等余公子的回复,希望是得到余公子肯定的回答。”
余秋很奇怪,贾赦笑而不答,心里却嘀咕开了,母亲的要求虽然不难办,但是总是要花时间啊,自从回京之后,他就特别忙,总是停不下来,贾赦想到这里,顿时也想不明白,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忙什么,转而又想到府中的蛀虫,贾赦登时心里又冒出了火。
余秋从茶楼离开,回到书铺与掌柜这么一说,掌柜倒是建议他,当先生也好,既能兼顾学业,又不耽误挣钱,还能照顾母亲,简直一举三得的好事啊!
余秋谢过掌柜,他除了父亲在世时进了书院上学,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过书院,都是在抄书和私底下自己学的,能考上秀才,余秋还颇为意外。
他这会倒是不担心贾老爷骗他,只是他怕自己耽误小公子的前程,毕竟他自己学得真不算精通。回到家里,余秋还下不了决定,与母亲商量了一下,他母亲也没法替他下决定,毕竟读书的事情,她一向不太懂。
贾赦与余秋分别,就赶紧回家。恰好与贾政在门口碰见,贾政上午在家看书习字,下午想起昨日答应儿子的事情,这才赶紧外出给儿子买礼物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o^)/~
第68章 整顿业
余家的家务大部分都是余秋在做,家里只有两个人,母亲身体不好,余秋不敢让母亲劳累,一般情况下,早上他会早起做好早饭,服侍母亲吃过之后,叮嘱母亲在家千万小心,若是他不回来,母亲的午饭就是热一热早上的冷饭,他在外买一个一文钱的饼子充饥就可以了。
翌日,余秋按照以往一样,做好早饭,与母亲一起吃过早饭,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叮嘱母亲在家好好歇着,别做劳累的事情。
他走出家门后,惯性来到隔壁韩爷爷家里,敲了敲门,韩爷爷开了门,嘴里还叼着旱烟。
“小秋儿要出门了吗?别担心家里,我们几十年的邻居,会帮助看着你娘的。”
余秋拱手道谢,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韩爷爷,我有件事情拿不定主意,想问问您老人家的意见。”
老人家大手一挥,“什么事,直说就是。韩爷爷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不过也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是能给你提点建议的。”
余秋老老实实说了前因后果,说起来余秋之父去世时,余秋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家里的顶梁柱不在了,母子俩差点被击垮,还是韩爷爷从头到尾帮助他,更是在外面受了委屈时,给他讲大道理。虽说恶语伤人六月寒,彼时年轻,受不得委屈,还是韩爷爷安慰他,更是教导他,别人的闲言碎语虽然可气,但是人生在世谁不受点委屈,犯不着生气,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得比谁都好……
老人家恨铁不成钢地道:“答应啊,怎么不答应?你这小子是没自信还是咋的?荣国府那么大的家业,当家人岂会是没有脑子的人?你若是教不好小公子,他自然会辞退你,你担心什么?你若是担心当不好这个先生,就努力多学习更多的知识,尽你最大的努力教小公子就是。”
余秋有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