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氏和王氏立即起了身,婆婆现在不让她们立规矩,但是对于大姑子小姑子,两人还是要给予一定的规矩的。
贾思瑶和齐越向红叶行了礼,张氏和王氏朝贾思瑶福身行礼,贾思瑶同样还回去了,齐越作为晚辈,只有晚辈向舅母行礼的份。
“坐吧,越哥儿到外祖母面前来,好长时间没见,让外祖母看看瘦了没有?”红叶招手让齐越到身边。
贾思瑶看到各自桌子还未来得及收起来的信纸,笑道:“是两位弟弟的家信到了么?”难怪两个弟妹都在荣禧堂,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嫡母也不讲排场了,等闲时候嫡母也不要两个儿媳妇伺候,贾思瑶对娘家的事情虽然知道得不全,但是还是知道一二的。
张氏笑着道:“是啊,大姐。”
王氏也露出一个标准的笑容,“大姐今日赶巧呢。”她身边的贾珠已经放开母亲摇摇晃晃地去抓表哥了,王氏顿时心里暗恨,自从儿子被婆婆带在身边养了一段时间,这小子就变得难管了,尤其是婆婆还不让约束儿子的言行。
红叶见状,笑道:“珠儿还认不认识表哥?”
贾瑚是认识齐越的,贾珠左手拉着齐越的衣袖,右手去抓哥哥贾瑚,听到祖母唤他,双眼疑惑地看着祖母。
红叶又是一笑:“瑚儿,带着你表哥和弟弟去书房吧,你们小男孩呆在一起,省得在这里无聊。”
齐越朝红叶弯腰一礼,然后低着身子,扶着二表弟,跟着大表弟进了旁边书房。书房是红叶平时在用的,只是孙子常常在她身边,便安置了矮几,地上铺上了毛茸茸的毯子,方便两个孙子写写画画。
贾思瑶今日来此还就是咨询嫡母的意见的,她虽然读了几本书,但是对于男人外面的事情不太明白,朝堂的事情更是一无所知,齐帧的事情,她还就只能征求嫡母的意见,哪怕嫡母再不待见她,她出自荣府,齐帧是荣府大女婿,就算齐帧作为给荣府带来的麻烦很小,但是荣府不到最后一刻,肯定也不会任由齐帧自生自灭的。
两个弟妹在,贾思瑶一时半会没有向红叶吐露她回来的缘由。
午饭后,张氏和王氏回各自院子,贾瑚贾珠留在了荣禧堂,表兄弟三人相处得相得益彰,当然这是指的贾瑚和齐越。
两个年纪相差不大,不过齐越在学堂正经上学,比贾瑚懂得多,兄弟俩探讨学业,说得很投入。
正堂,贾思瑶这才向红叶吐露心声。
自从上次嫡母告诉她齐帧的作为之后,贾思瑶与齐帧大吵一架,惹得齐帧不入她的院子,自个歇在前面书房。
不过齐帧身边的小厮都是齐家下人,贾思瑶作为主母,要了解齐帧的去向,还是轻而易举的。
“上次我与他分说过之后,他安分了几天,但是又故态复萌。前段时间早上他送舅舅离开回来,给我使脸色,又在家安分了快十天,只是很快他又早出晚归,从小厮口里得知,多是出入茶楼或者书坊或者休闲庄子,都是与同僚相邀。”
红叶抿了一口茶水,示意贾思瑶继续讲述。
贾思瑶郁闷地道:“这也罢了,昨日他难得早早归家,竟然是与我商量给大女儿二女儿定亲一事。太太也知道,我家大姑娘和二姑娘快及笄了,之前我也在相看亲事,因为父亲去世这才耽搁了。他想送大姑娘给承安候世子当妾侍,我没同意。二姑娘倒是说了一名五品官员家庶子,这个女儿不太了解,也没敢立时答应。”
红叶挑眉:“大姑娘万不可嫁入承安候府,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得阻止他。二姑娘那里,齐帧选的人是谁?”
贾思瑶眼巴巴地道:“正五品官员,通政司左参议布大人庶二子。”
红叶脑子飞速运转,荣府事情说多也多,说少也少,为了了解京中的情形,她可是全面背过京中官员名册。
通政司左参议布正光,官不大,但是要看管的是什么。
“齐帧只是兵部郎中,他如何与通政司参议有来往?”红叶问道,但是贾思瑶哪里知道。
理了一遍布家的情况,又寻找布家或与太子或与肃郡王或与襄郡王或与恭郡王之间的联系,终于红叶发现,貌似布正光的一名妾侍是肃郡王侧妃的庶妹。
这关系还真远,红叶心里嘀咕了一下。
“布参议应该是肃郡王的人。”
“啊!”贾思瑶惊呼,红叶咳嗽了一声:“只怕别人很少能够想得到,布正光有一名妾侍是肃郡王宋侧妃的庶妹。”
“他、他是想?”当墙头草……这四个字贾思瑶没敢说出口,她都快被吓死了。
布正光那名妾侍及笄前从未在京中露过面,外地养大的,养到及笄便接回来不过半年就嫁人了,但是宋家和布家也未过于掩饰,之所以宋家会让女儿做布正光妾侍,是一次郊外踏青,宋家女掉入水中,恰好被布正光救了起来,宋家不得不把女儿嫁与布正光为贵妾。
两家的婚事操办得很是低调,在京中并未引起任何关注,之前红叶也只是一目十行地看过,但是现在仔细分析,只怕这‘英雄救美’中间有猫腻。
红叶表情严肃了起来,“贾思瑶,你是当家主母,虽说子女的婚事上,做父亲的有完全的决定权,但是你要为越哥儿着想,两个女儿的婚事不能让齐帧做主,哪怕你威胁上吊,也一定不能答应这两门婚事。现在不是太着急的时间,等年后你两位弟弟回来,我会让他们与齐帧交涉,若是齐帧还是不听,我会做下一步的打算。”
红叶盯着贾思瑶,贾思瑶连连点头,心脏扑通扑通跳,嫡母这一刻好像非常有气势。
贾思瑶心事重重,在娘家也没待多久,未时过后,便带着齐越回家。齐家只是五品官员之家,宅子不在内城,在外城,马车行驶需要花费两刻钟到半个时辰的时间。
马车内,贾希瑶想了半响,心中有了主意之后,收敛了心绪,她看了一眼儿子,见儿子板着脸,但是眼底有隐隐的兴奋感。
“越儿很高兴?”
齐越鼓了鼓脸,点头:“高兴,娘,大表弟很好。”他看着母亲,又带了几分小心翼翼,“娘,以后可以常来外祖母家吗?外祖母书房好多书,是我们家没有的。”
贾思瑶顿时心里酸酸的,突然发现她以前那些矜持和骄傲统统都应该抛弃,她抚着儿子头,说道:“好,下一次学堂放假,娘再带你来外祖家,你想看什么书,娘帮你向外祖母借。”
齐越想咧嘴大笑,扯了扯嘴角,又隐了下去。
第33章 贾赦贾政
因为贾思瑶突然回娘家,红叶和张氏王氏给贾赦贾政的回信还未来得及准备,便吩咐张氏王氏各自回去写信,第二日再派小厮统一送信。
不想,夜晚天空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红叶没有发觉,第二日起床,红叶掀开床幔,感觉一股冷空气袭来。
红叶打开窗户,院子里一片白茫茫,一股寒风顿时就吹了进来。
丫鬟听到屋内的响动,敲了敲门,询问了一番,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便推门而入。
琉璃看到红叶站在窗户下,顿时大惊:“老太太,小心着凉。”说罢就扶着红叶来到梳妆镜前,翡翠顺手关上了窗户。
红叶嗔怪地看了一眼两个丫鬟,“大惊小怪,老太太我身体好着呢。”
翡翠抿唇一笑:“老太太身体好,是我们丫鬟小题大做。”
红叶对这两个贴身丫鬟还是颇为满意的,她们简直比后世总裁助理做得还要贴心,眼看着这两个丫鬟十七八岁了,虽说丫鬟出嫁的年龄一般都是二十左右,但是过了花期也不好,看来两个丫鬟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来了。
趁着琉璃和翡翠伺候她,红叶再次打量了两个丫鬟,整齐俏丽,现在荣府还是后来红楼中荣府那样,丫鬟就跟副小姐似的,养得比正经小姐还娇贵,但是她们却是没咋吃个苦,贾母之前奉行慈善行事,对身边人一向优待。
“你们两个丫头说说对你们的亲事有什么看法?”这么好的女孩,红叶也有心不想她们一直为奴为婢,想到荣府在军中的关系,不若从依附荣府的军户那里挑选好的二郎配与琉璃和翡翠。
琉璃揪着帕子的手顿时一惊,看向老太太,眼里有些慌张,“老太太,奴婢只想一直伺候老太太。”
翡翠也赶紧继续为老太太梳头,她的声音小点,“我也不想嫁人,想一直伺候老太太。”女子嫁了人过得那么苦,还不如不嫁人呢?
红叶看中镜中模糊的人影,“你们若真不想嫁人,老太太也不会勉强你们。不过你们可以现在开始考虑,你们两个伺候我两年了,又正是花一样的年纪,老太太也不想耽误你们。再说你们长得齐整,才情能力不输给小户人家的姑娘,我有心想放你们外嫁,不拘是军中的儿郎还是秀才、举人,只要合适,老太太就与你们做媒。说不定多年之后,你们也披上诰命服了。”
老太太画的大饼非常蛊惑人心,琉璃和翡翠只是两个十七岁的丫鬟,脸色不禁通红。
红叶又笑道:“你们自己琢磨,不过别告诉其他人。”这古代认亲好像挺像那么回事,何况琉璃和翡翠是给干娘磕过头奉过茶的,两人现在每个月的月俸都要交一半给干娘,剩下的才归她们自己。
从镜中看到两个丫鬟连连点头,红叶笑了笑。
吃过早饭之后,红叶便开始准备回信,她口述,琉璃代笔。书信内容先是夸奖两个儿子孝顺,再是提要求。
打一棒子给一甜枣,这是古今通用的。
贾赦既然说要多读些故事,回来讲给她听,这个自然是表扬,总比让他在外胡作非为的好。她生怕贾赦是三分钟热情,若是那样林业也压不住他。
贾政嘛,语气小心翼翼地询问她是否给错了书,这个不正面回答,让其多在老宅与人交流,不拘是举人、秀才还是学堂里的学生。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贾政应该不耻下问才行!
她这边书信刚写好,张氏和王氏分别带着贾瑚贾珠到来了,几人手里各自拿了书信,张氏和王氏都热切地望着红叶。
红叶点头,吩咐琉璃一起装信封,贾瑚又给父亲写了信,不会的字母亲教他就是。
至于贾珠,王氏没想过让他写,他自己也啥都不懂,只是红叶想到上次的信件,不免心里有了几分恶趣味,又让贾珠按了几个黑手印,再一起装进信封。
送信的自然还是那个小厮,不过想着天气不好,只怕水路不好走,只能走陆路,陆路会花更长时间,未免小厮出什么问题,红叶让赖坚再多派了两个人,三个人互相有个照应。
再来说金陵荣府祖宅,京城下雪了,金陵自然也下了雪。江南这一带不兴烧炕,只是点火盆,屋子角落已经点了八个火盆了,倒是不至于冷着两个主子。
两人的病已经好了,这一番折腾反倒是身体锻炼好了,昨夜猝不及防下,下了大雪,两兄弟也没有着凉。
不生病的时候,十五遍孝经,兄弟俩一个上午就抄写好了,连续持续一个来月的读书,贾赦自己都佩服自己。
这会他咬着毛笔,看着对面一本正经依旧在看书的弟弟,心中又在想着,老二还真是会装,他肯定也忍不住了,只是不想在他面前露怯。
在金陵这段时间,除了为父尽孝,兄弟俩也不可能不外出。
这不,大门口已经有人在大声喊道:“世子爷,今日你总不能再推拒了吧?咱们一行人去赏梅花啊,后佛山寺庙里的早梅开了。”
贾赦顿时眉开眼笑,站起身正要往外走,他的两个小厮熊明达与巴元华立即跪着抱住他的腿不让走。
“老爷,您的孝经虽然今日抄写完了,但是您答应给老太太讲的故事还没有着落,您可不能外出,否则别人该说闲话了。”
“老爷,您若是出去了,等回了京城,老太太会迁怒我们的,求老爷大发慈悲。”
贾赦顿时脸色涨得通红,“胡说,老二还能与学里先生探讨学问,我咋不能与游人出游赏梅?”
本来不关己的贾政幽幽地看了一眼大哥,“大哥若是羡慕,不若待会与我一道去学里与先生们探讨学问?”
贾政最近心里很烦躁,本来以为他的学问可以吊打族学里的先生,却不想他口笨,辩论起来竟然输给一位年不过十五的学生。
大门口管家林业不能擅作主张打发客人,请了客人进屋,他进去禀报大老爷二老爷。
所以林业进来时,就看到老大爷的两位小厮抱着大老爷大腿不让走,林业使了一个眼色给两个小厮,小厮这才放开贾赦的腿。
林业恭敬地道:“大老爷,敖老爷我已经请进屋,劳烦老爷去待客。”
贾赦看了一眼林业,迟疑着没有动,林业又道:“老奴想着过不了几日,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大少爷二少爷的书信该到了,上次回信老爷可是夸下海口……”
贾赦顿时偃旗息鼓,想到母亲看他又是像以前那样的目光,转而又偏心老二去了,贾赦心里就不舒服,他沉着脸走出了书房。
林业跟在他身后,心道他算是摸准大老爷的命脉,只要提到老太太,大老爷一准听话。
屋中的客人也是贾家族人,名贾敖,贾赦贾政同辈份的兄长,年纪比贾赦长两岁,这人也是一贯的游手好闲,背靠荣国府宁国府,虽说贾敖家不怎么大富大贵,但是吃穿不愁,金陵知府县令等等大官小官对他都挺客气的。
贾赦贾政回金陵为父守孝百日,贾赦以前什么德行,贾家族人也有耳闻,贾敖就是想在这段时间找个钱袋子,可惜不管他怎么约贾赦出去,贾赦都不肯,贾敖嘀咕,贾赦到底不像传闻中那样。
贾赦抹了一把脸,进了大厅,“敖堂兄,对不住了,弟弟守孝呢,热闹的活动还是不参与的好,免得深夜梦里被父亲教训。”
贾敖顿时一个激灵,七叔父?咳咳,这可是死人,要是因为他带坏贾赦,还魂找他怎么办?贾敖赶紧打哈哈:“别,是兄长考虑不周。”
贾赦端着矜持的笑容,陪着贾敖说了会话,贾敖自己呆不住,赶紧走了。走出荣府,贾敖回头看了一眼,看到贾赦在大门口目光幽幽地看着他,贾敖回头拍了拍自己胸膛,赦堂弟干啥那样看着他?脚底下深一脚浅一脚,踩着雪也走得飞快。
林业在贾赦身后偷笑,贾赦郁闷地回到书房继续看书,但是最近实在看不下去,待午饭过后,贾赦真厚着脸皮要跟着贾政去族学。
贾政脸皮一抽,以往他就觉得自己在读书一途上碾压大哥,心里有浓浓的自豪感,若是让大哥看到他竟然连一个黄口小儿都辩不赢,他的尊严呢?
贾赦走了几步,见二弟没有跟上来,回头招呼:“走啊,老二,你磨蹭什么?”
贾政咬咬牙,脚步踟蹰间还是迈了出去。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若痛快点!
四个小厮紧紧地跟在其后,离京前被老太太特地叮嘱过,又见大管家行事非常周全,小厮们也不敢像以前一样偷懒了。
作者有话要说: (⊙﹏⊙)b今天终于可以二更,么么哒~
第34章 族学中事
这下午的风雪小了起来,一路上就见到许多孩子在雪地里玩雪球,贾赦还忍不住与几个小孩一起扔了雪球。
贾政目不斜视地走过童心未泯的大哥,心道,大哥若是就这样留下来与人打雪仗那才很好。
可惜他与贾赦没有点亮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技能,贾赦丢了三个雪球,拍了拍衣服上沾染的雪花,三两步就赶上弟弟了。
“老二,你别板着脸啊,好像谁欠你钱似的。”贾赦笑嘻嘻地道。
四个小厮眼观鼻鼻观心,不知怎的,以前互相不待见的兄弟,现在彼此之间好像有感情了。
贾政瞟了一眼贾赦,认真严肃地道:“大哥不记得,二弟记着,你不欠我钱。”
贾赦顿时噎住了,片刻后忍不住嘟囔道:“古板的家伙,一点都没有幽默感。”
说话间兄弟俩就到了学堂,这会正是中途下课时间,贾政在学堂门口停住了脚步,他很想等里面上课了再进去,可是贾赦已经当先一步踏了进去。
这是贾家的族学,当然就读的学生不只是贾家人,贾家也没有那么多人,从八岁到十五岁的学生,总共有二十多人,分成了玄字班、地字班、天之班,也就是初学班、中学班、高学班,地字班可以考童生,天字班考秀才和举人,再往上学里便教不了,要另谋高就。
族学负责的是外请的一位举人,姓周。贾政来此便是与周举人探讨学业,周举人知道他的身份,起初还有些高兴,但是交流一二,周举人便失望了,要点评贾政的观点,他便为难起来了。天字班已经考中秀才,下一届打算考举人的赵勤来向周举人请教学业,赵勤年轻气盛,听到贾政与周举人的辩驳,不免忍不住插嘴,贾政和赵勤的梁子便是如此接下的。
贾政沉着脸走了进去,恰好到学生回教室上课的时间,周举人在书房门口看到贾政,嘴角抽了抽,这位公府公子‘锲而不舍’的品质还是值得赞赏的。
贾赦看到周举人,抱拳一握:“想必这位就是举人周先生?在下贾赦,贾政的大哥。听二弟多次提及周举人对他的慷慨相助,不胜感激,特来会见周先生。”
周举人哪敢端着,立即回以一礼,把贾赦让进了书房。
“贾大公子请进,存周别客气,两日未见,不知存周又带了什么大作,正好我们一起交流学业。”周举人已经年过三十,但是也未放弃科考,长平十九的春闱,他自然也要参加,已经打算年后就启程前往京城。
贾赦非常不客气,待坐下后,便笑着道:“周先生可以称呼我恩侯,贾大公子就太见外了。”
书房外面贾赦的两个小厮忍不住吐槽,他们也忘了老爷来见周举人,应该带点礼物,就茶叶就好了,但是之前谁都没有想到啊。
贾政的小厮林方和金强已经自动行动起来了,金强带来的礼物便是茶叶,他朝周举人微微弯腰恭敬地道:“这次的茶叶是我家大老爷特地选出来的好茶,特请周先生品尝。”
贾赦笑容有一瞬间的呆滞,但是很快反应过来,连连笑道:“是啊,这段时间劳烦周先生了,作为兄长唯有此礼物送的出手。”
贾政眨了眨眼,心道,明明是他的茶叶,怎么变成大哥的功劳了?他默默地看向金强,这小厮为何如此说?
金强心道,老爷千万别生气,谁叫刚才大老爷那样说,既然是来感谢人家的,什么都不带似乎说不过去。
人际交往关系上,贾赦和贾政远远比不上下人,兄弟俩还有得学。
贾赦只与周举人寒暄几句,周举人喝了一口茶水,却是与上次贾存周带来的不同,果然出身公府就是不一样。
其实这茶叶和上次贾政拿的茶叶品级是一样的,只是一个红茶,一个绿茶而已。
贾政这次准备的杂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天他重新翻看了论语,就此有一些新的想法。
母亲挑选的书籍当中有《论语》这部书,他每次看到心里都在怀疑母亲是不是拿错了书籍,但是相比较于启蒙书籍,论语好歹还能写感想,三字经百家姓,他完全没想法。
读书人讨论起来是忘我的,贾赦矜持地坐在一旁,看着贾政与周举人谈得很投机的样子,心里有点后悔跟来了。
这时有人敲响了房门,“夫子。”少年清朗的声音。
贾赦看了一眼也就收回了目光,定然是学里的学生,不过这会不是应该在上课吗?贾赦瞟了一眼贾政,似乎他那二弟表情一下子就严肃了起来。
周举人听到声音,看向门口,很是高兴地道:“赵勤,从家里回来了?”
赵勤走近,抱拳一礼:“是的,夫子,学生的母亲已经无大碍,不敢耽搁学业,便赶了回来。”他双手递上纸张,“这是学生这两日在家的课业,请夫子检阅。”
周举人接过,然后压在了书案底下,他看向贾政,又看了一眼赵勤,“恰好我们是三人,赵勤这孩子挺有天分,存周若不介意,不妨我们一起探讨。”
贾政点头,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作壁上观的大哥,反正丢脸就丢脸吧,这阵子似乎丢脸已经成习惯了。
赵勤看了一眼书案上的纸张,“咦,论语?贾公子这是打算温故而知新?”不待贾政回话,他又道:“这个写得好,只是还浅显了一些,不只是我们读书一途上,其实我觉得可以延伸到多个方面,比如我们考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中举,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官,然后报效朝廷和为百姓谋福。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的想法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许多官员已经为我们做了榜样,不管是坏榜样还是好榜样……”
贾政听了之后点头,然而旁观者贾赦已经目瞪口呆了,只是在外表现良好的教养掩饰了他的表情,他这榆木疙瘩的弟弟何时开窍了,似乎开始懂得变化了。
半个时辰之后,贾赦贾政兄弟俩从族学离开,走在后面的贾赦挠头挠耳,半响才说道:“老二,若是你不介意,回京之后,我请我岳父教你?”
贾赦想着这讨厌的弟弟似乎不是那么讨厌,若是能让弟弟变得更好,让母亲少操点心,想来母亲就不会额外偏向弟弟了。
贾政低着头赶路,一阵风吹过,“回京再说吧。”
大哥成亲之后,父亲亲自带他到张家,说是若经过张老太爷的考验,便收他为弟子,只是那时他很紧张,竟然口吃了,磕磕绊绊地回答了张老太爷的问题,最后张老太爷并未收他,回到家里,父亲又继续请了先生教他,再没提过拜师的事情。
贾赦快跑几步,跑到贾政的前面,低头看贾政的表情,“你别在意,这世上是有许多天才的,你只是很平庸而已。”
这话说完,贾赦猛地又闭上嘴,哪壶不开提哪壶。
“平庸?”贾政咀嚼着这个词,贾赦不得已说道:“就像我,从来不是读书的材料,你看我就没在意过。京中咱们交好的人家,有几个是从科举中考出来了?远的不说,就说大表弟史鼏,他之前还不是读不好书?”
贾政嘴角抽了抽,大表哥能一样吗?人家有爵位,就和你一样,他只是老二,没有爵位,又考不中科举,以后该怎么办?二表哥史鼐和三表弟史鼎在文上不行,只能走武艺,可是他读了这么多年书,从未想过转武艺,而且武艺上更不行。
踩着积雪,兄弟俩一个聒噪,一个沉默,贾政偶尔回应贾赦一句话,夹杂着风雪呼啸声,路上倒是不沉闷。
小厮们默默地想着,其实两位老爷兄弟情深也挺好的,金强祈祷着,老爷千万别计较刚才茶叶那事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 12:00二更,么么哒~
第35章 侯姓小孩
信件也安排人送了出去,张氏和王氏也没有离开,今日又是黄太医上门回诊的时间,以往都是在荣禧堂接受太医的问诊,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黄太医是接近午时到的,一来就向红叶赔罪,“抱歉,老夫人,老朽来迟了。”黄太医还是道歉,倒是没说是什么事情耽搁了。
红叶早在黄太医进来时,就已经起身,她摆了摆手:“黄太医客气了,只是回诊而已,早一点晚一点没有区别。”
张氏挺着大肚子朝黄太医福身,“劳烦黄太医为我儿看诊。”张氏每过一段时间也会请太医看诊,只是不是黄太医,是太医院擅长产科这方面的刘太医。
黄太医赶紧还了回去,“世子夫人客气,这是老朽应该做的。”
荣府的爵位继承还未落实,贾赦依旧还是荣国公世子,张氏依旧还只是世子夫人。
王氏抱着贾珠作壁上观,贾珠今日早上醒得早,这会已经在母亲的怀抱中睡着了。以往王氏带儿子多是让奶嬷嬷照顾,不过近来婆婆对她这种行为有微词,不得已她只能亲力亲为,于是几日下来,贾珠不找来奶嬷嬷,只找母亲。
屋内很安静,隐约还能听到院子里雪团从树枝上落地的声音,黄太医认真严肃地看诊,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都不落下。
大概半刻钟时间,黄太医把贾瑚从头到脚检查了一遍,作为大夫,最喜欢的病人莫过于遵医嘱的病人和病人家属。
“老夫人,老朽很欣慰,小公子的身体养护得非常不错。不过这冬天,天寒地冻的,小公子的身体终究没有恢复,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多多注意不要让小公子受冻,但是屋子里也不宜太热,一冷一热小公子更容易着凉。这天气小公子若是着凉也属正常,你们不必惊慌,到时候来找老朽就是。”
贾瑚心底非常高兴,他起身朝黄太医一揖礼。
黄太医感叹,待小公子身子养好了,十年后小公子定能在京中俊杰人物当中占一位置。
红叶也满是高兴地道:“多谢黄太医,劳你费心了。”
待黄太医又开了药方,红叶再次请黄太医为张氏诊脉看一下。太医院的太医其实都是全面发展的,并不是说黄太医擅长儿科方面,在其他方面就不懂,儿科方面也只是进了太医院之后,接连负责后宫两位身体弱的小皇子锻炼出来的。
黄太医捻须蹙眉,张氏这胎保胎常请的太医并不是他,只是他来为贾瑚回诊时,偶尔把个脉,不过上次为张氏诊过脉之后,黄太医回了太医院也与刘太医互相交流过,刘太医从张氏诊出身孕之后就为她保胎看诊,比黄太医了解得更多。
“世子夫人这胎终究不如常人,不是胎儿弱,相反孩子还是挺健康的,就是世子夫人的身体状况不如预期,想必刘太医也交代了世子夫人不要长时间卧床,每日应当多走走,饮食上也要注意均衡,世子夫人现在就要为生产积蓄体力,否则生产时,世子夫人的体力会跟不上。”
张氏郑重点了点头,最近天气不好,她是有些疲累,走动的时间变少了,胃口也不太好,看来不能偷懒,吃食上也不能任性了。
红叶心里暗道,果然灵水也不是万能的。她已经额外照顾张氏了,她的身体状况依旧不如正常孕妇,不过只要这胎平安生下来,大人也能活下来,这便是喜事一件了。
王氏抱着儿子垂眸,大嫂与她一样嫁进荣府多年不孕,但是大哥却比贾政做得要好,至少大嫂没怀上,后院两个妾侍也没有怀上。
贾政后院的两个妾侍,在未经主母的允许下,就敢倒掉避子汤私自怀胎,没有贾政这个男人给她们的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