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富贵闲人-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是甄家那些普通的族人,也多有不法之事。
  之前刑部侍郎跑到甄家那边,直接宣布甄家的诸般罪状,拿下甄家之后,留在金陵查抄甄家的过程中,天天有苦主上门状告甄家,这个说甄家包揽诉讼,那个说甄家放印子钱,逼得他们家破人亡,有的说,甄家的豪奴抢走了他们家的女儿,说是让自家女儿给主子做妾,但是没几日,自家女儿就死了,也有的说,自家原本有着二十亩的良田,甄家却拿了十两银子,就强买了自家的地,自家老父不从,直接就被那些豪奴一通暴打,结果当天晚上就去了……
  总之,甄家各种各样的罪状,几乎算得上是罄竹难书了,很多其实是甄家的奴仆打着甄家的名义做的,但是论起来,罪名还是得归到甄家头上。
  还有的就是纯属诬告了,有些当地的地痞流/氓,纯粹是想要来祸害一把甄家,然后随便捏造了几件事情出来,或者是干脆张冠李戴一番,在那里喊冤。
  主持的官员也来不及甄别,何况甄家显然是彻底完了,墙倒众人推,大家都巴不得甄家一蹶不起,跟甄家有勾连的那些官员一个个都倒了,然后,自家的那些乡党,同窗,学生,子侄,才能有一个不错的前途。
  因此,到了最后,除了原本一些甄家主支的族人,便是甄家许多旁支,哪怕是甄家祖宅那边一些关系都已经远了不少的族人,不管是他们的确是做了什么犯法的事情,还是纯粹是被人诬告,只要有人来上告,有了苦主,立马就命人拿下。
  至于甄家的那些家奴更是如此,他们就算是没犯什么事,回头也是要发卖出去,给户部增加点收入,给过手的人添一点油水的。
  一些不打紧的普通的奴婢,跟主子做出来的勾当并没有什么牵连,为了省事,直接就在金陵当地发卖了。但是,那些甄家那些主子的心腹陪房,在外头的管事什么的,一个个都被拿下,毕竟他们嘴里还是能挖出不少东西出来的。
  除此之外,这些豪奴家中竟是有钱得很,有的人竟是私底下冒了良民的身份,住了大宅,置办了不知道多少田地,在自家也是自称老爷太太,呼奴使婢,一个个比一些不得宠//的主子过得还要滋润。
  这些豪奴自然再也别想威风起来了,奴才本来就是没有私产的,何况,从他们的家产里面查抄出来的东西,赫然还有些御赐之物,肯定也是从主家那里偷出来的。虽说过手的官员胥吏都很是赚了一笔,但是这些东西却是不能昧下的,甚至,这些同样是甄家的罪名,遗失御赐之物,若是上头不管,那是没什么,但要是追究起来,那就是大不敬的罪过。
  因此,主持此事的官员在金陵耽误了小半个月,金陵那边的大牢都快塞不下甄家的人了,不得已将女眷另外关押,上京的时候,光是人犯就装了好几条船。
  当然,虽说坐船不用自个走了,但是,这日子可舒服不到哪里去,以往坐船,虽说那些女眷也是待在船舱里不出来,但是,住的船舱却是极为舒适华丽,如同一个精致的小宅子一般,就这样,还嫌弃逼仄不适呢!如今呢,却是一大堆人挤在船舱里头,而且还是那种装货的底舱,里面压根不通风,而且黑暗无比,看守她们的人,也没有怜香惜玉的心思,毕竟是女眷,看守她们的也是一些女性的狱吏,这种职业虽然不多,但是还有存在的,为了看守她们,可是直接将金陵附近的府县女性狱吏都调出来了。
  这些人也就是出身那等胥吏之家,因为各种愿意,做了狱吏,在这种地方,这些人能有多少心理正常的。她们原本对于那些贵人们来说,简直是看到了就嫌腌臜粗鲁,都不如自家三等的粗使婆子体面,但是,如今,这些狱吏却掌握了她们的一部分命运。她们做事极为粗鲁,而且没有任何耐心,对于她们这些原本的太太小姐,嘲讽不已,脾气上来了,还直接在她们身上下点暗手。
  因此,被关押在船舱中的这段时间,这些原本娇生惯养,吃金咽玉,喝杯茶水都要嫌弃茶叶水质的太太小姐们,一下子都萎靡了下来,一个个简直如同吓坏了的鹌鹑一般。
  这会儿街面上,甄家那些主犯们披枷带锁,在差役的驱使下,跌跌撞撞地往前走,而那些从犯和年轻的一些男丁女眷们,却是被用绳子捆了手,串成长长的一串,一个个蓬头垢面,踉跄着往前走,若是一个不小心摔倒了,说不得就能带倒一片,叫那些看守他们的差役狱吏看了,一个个凶神恶煞地挥着鞭子,呵斥不已,有的甚至直接上前一脚踹上去,骂骂咧咧不止。
  贾赦瞧着下面那些有几个看起来甚至还不满十岁的孩童,不由摇了摇头,叹道:“何必这般,这些孩童又有什么过错呢?”
  林如海却是冷笑一声:“舅兄此言差矣,他们生在甄家,享受着锦衣玉食,他们享受的那些,就是百姓的血肉,他们无知是真,可绝不无辜!”想到这里,林如海清俊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狠意,他咬牙说道:“他们若是无辜,我那孩儿,尚未落地就没了,岂不是更加无辜!”
  贾赦听着不由黯然,他轻叹了一声:“如海节哀,是我失言了!”林如海若是子孙满堂,那一个胎死腹中的孩子,绝不会叫他这般惦记,问题是,林家已经五代单传,原本到了他这一代,因为娶了一个将门出身,身体很好的贾敏,还有个擅长医术的舅兄,他应该会有几个儿女的,结果,结果,自个那已经成型了的小儿子,竟是直接没了,这叫林如海如何甘心,如何不对甄家恨之入骨。
  别以为读书人光风霁月,如何心胸宽广,实际上,那些能够心胸宽广的,有的是因为没有触犯他们的底线,有的却是慷他人之慨,反正对他们也没什么损失。如果甄家只是对林如海自个下手也就算了,但是,所谓祸不及妻儿,哪怕面子上也该做到,结果,那些人直接就想要将林家一网打尽啊,这简直比扒了林如海的祖坟还严重。祖坟扒了还能重修,断子绝孙了,林如海都这般年纪了,想生也生不出来了啊1
  既然甄家坏了这个规矩,一向在外头表现得疏朗开阔的林如海也难免小心眼起来,自家那个儿子,若是生下来了,如今也是粉雕玉琢的一小团了,别提会有多可爱,说不得会像自家长子那样,体贴懂事,或许会跟自家女儿黛玉一样,聪明玲珑,但是,他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就没了。林如海看到甄家那么一大串的孩子,心里就发堵。
  贾赦看林如海这般,心中也是叹息,他给林如海倒了一杯茶,轻声道:“往者不可谏,你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怎么能将自个的将来给浪费在甄家那样的人身上!你家林瑾,还有黛玉,都是一等一的好孩子,如今甄家倒了,虽说未必会祸及九族,但是他们一家子却是彻底栽进去了,你这心思也该放下去了!”
  林如海进京之后,贾赦看到他就是大吃一惊,才几年没见啊,林如海原本比贾赦还年轻好几岁呢,结果如今看起来,简直比贾赦还大几岁了,可见林如海如今的形态。虽说他底子好,哪怕脸上有皱纹了,头上有白发了,看着还是颇有清俊,甚至多了一些阅尽世事的沧桑感,但是,底子却是被伤得不轻。
  贾赦给林如海把了脉,林如海一方面这些年劳心劳力,有的时候甚至是夜不能寐,另一方面,也是郁结于心,本身林家人就多半有些先天不足的症状,如今林如海更加严重了,他身子亏损得厉害,偏偏心中还有事情,一直放不下,因此,即便是想要滋补,对他来说,用处也不大。贾赦可不希望林如海丢下贾敏他们母子三人就这么去了,到时候,林瑾又要重复当年林如海的苦逼生活。
  林如海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舅兄说得是,甄家如今算是报应到了,小弟如今这心也算是放下了,日后自然不会为了这些不相干的人烦心!”
  贾赦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说起来,你过两天就要走马上任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林如海洒然一笑:“我能有什么打算,圣上隆恩,擢拔我做了左都御史,那么,自然是尽我的本分罢了!”
  林如海将本分两个字音咬的很重,贾赦顿时会意,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然后转移了话题,笑吟吟地问道:“听说如海你进京这么长时间了,就去过一次荣府?”
  林如海自然不觉得贾赦这是在兴师问罪,贾赦一向巴不得看荣府的笑话,这会儿也是说道:“嗯,毕竟是敏儿的母亲,不去看看也不好!不过瞧岳母身体康健,中气十足,神思也颇为敏捷,那我这个做女婿的自然是放心了!只不过岳母觉得我这个女婿碍眼,我少到她那边晃悠,也是我的孝顺之意啊!”
  林如海说得轻描淡写,不过贾赦却听出了其中的讥讽之意,他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说道:“行啦,如海,马上咱们可就能看到他们的笑话了!”
  林如海心思一转,立马明白了贾赦的意思,他也是压低了声音,凑过去说到:“舅兄的意思是,咱们那位侄儿的婚事?”
  贾赦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虽说我觉得贾存周挺碍眼,但是老实说,贾珠那真是个好孩子,只是可惜了!”
  林如海对贾珠却是没什么印象,毕竟,贾敏出嫁之后,跟娘家往来简直就像是变成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一样,一向不咸不淡!贾政跑到金陵去守孝,闹出来的那一档子事,叫贾敏也跟着蒙羞,因此,对贾政他们一家子都没了什么好感。即便每年送年礼节礼的下人说几句府上的事情,说到贾珠会读书什么的,贾敏跟林如海都忍不住心里嘀咕,不是又是一个贾政吧!
  荣府这些年,按理说应该缩着脑袋老老实实过日子,等到风头过去了,再悄悄地起来,人家除了当年那些老人,也记不得原本那些荒唐事了,也就没问题了,偏偏荣府总是能在别人都快淡忘了他们家的事情之后,突然闹出一些动静来。就如当年非要送元春入宫,也如同如今,没摸准风向,看着甄家炙手可热,就忙不迭要娶甄家女,结果,两家刚交换了信物,下了小定,如今,甄家就沦落到了这般田地。
  以史氏的性子,这会儿巴不得跟贾珠订亲的那个甄家姑娘直接死了,偏偏人家活得好好的。
  朝廷律法明言规定,祸不及出嫁女,即便是已经订了亲,那个甄家姑娘已经可以算是贾家人了,一些人家就会借助这个,钻个空子,好歹救出几个人出来,也算是表现自家的仁义。
  但是,无论是史氏跟贾政,都是那种当了女表子,还要立牌坊的人,他们绝不会就这么认了,他们不希望有这么个媳妇,同样,也不希望让自家背负一个背信弃义的名头,只怕就要在里头做了什么手脚,坏了这门婚事。最好的就是,让甄家那位姑娘,直接就在牢里死了,然后,贾珠再为自家这个未婚妻守个一年时间,再谈婚事,如此,里子面子也就都有了。
  林如海这会儿跟贾赦两个嘀咕了一番,贾赦说到了贾敬原本的打算,林如海顿时就是眼睛一亮。
  老实说,林如海对史氏真没多少敬重之心,要是他成亲那会儿,史氏没有被关在祠堂里,贾敏也不是史氏抚养长大的,林如海再眼热贾代善的人脉,也不会答应娶了贾敏,毕竟,史氏的名声在一个小圈子里头,实在是传遍了,那叫一个臭不可闻,林如海并不希望自家也有这么一个目光短浅,分不清是非,只知道窝里横的主母。
  结果自家岳父临死的时候,又糊涂了一场,叫史氏又满血复活了,要不是贾敏嫁入林家之后,实实在在是个贤妻良母,跟林如海琴瑟相谐,极为和睦,又为林如海生了个儿子,林如海只怕对贾敏都要生出一些芥蒂之心。毕竟,史氏就是个不消停的人,最麻烦的是,她很多时候,自视甚高,觉得自个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国公夫人,无视了自个当年的那些恶名,摆着一副你应该让我予所予求,这是你的荣幸的架势。
  这叫林如海觉得很是腻味,偏偏,贾敏是史氏所出之女,这种事情是改变不了的。贾敏不是贾赦,当初贾赦拿捏了把柄,他那会儿本身就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直接就将自个给过继出去了。可是贾敏却没这样的好事,她还是史氏之女,子不言父过,唤作母女同样是如此,史氏有的时候做得再过,说得再不中听,贾敏也只能听着,但是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林如海没进京之前,贾敏就跟自家老娘和兄长闹得很不愉快,史氏觉得贾敏不识抬举,对她这个母亲一点也不孝顺,贾政觉得贾敏目下无尘,对他这个兄长没有半点敬重。他们反正都是老鸹掉在猪身上,只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的主,在这一点上,也难怪很长一段时间里头,史氏对贾政最为疼爱,哪怕是如今,史氏也是最维护贾政的利益。
  但是贾敏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家了,她心里头放着的自然是自个的家人,何况,史氏跟贾政,早就伤透了贾敏的心,他们一个个理所当然地要求贾敏付出,言辞里头似乎是自家丈夫死定了一样,叫贾敏憋足了一口气。
  林如海进京之后,听了史氏的那些言语之后,就对史氏没了任何期待。贾政还想要在林如海那里摆点舅兄的架子,林如海理都不理,贾政也说了贾珠怎么样,说什么叫林如海指点,林如海直接敷衍过去了,我有那个时间,我不如教自家儿子呢!因此,不过是随便见了贾珠一面,象征性地给了点见面礼,之后就没了交集,对于贾珠的印象,却是觉得贾珠似乎是个性子有些沉郁的少年。
  贾赦也没有对贾珠的事情多说,他不是贾敬,贾敬对贾氏宗族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对贾珠,也是颇有些提携欣赏之意。贾赦的身上终究带着第一世的烙印,对于宗族什么的,并没有太多概念,他第二世活在万花谷,对于万花谷这个师门倒是挺有感情,但是,万花谷终究跟宗族不同。因此,贾赦根本没有跟族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想法,对于荣府,他不会刻意害他们,也不会对他们有什么支持,无非就是袖手旁观,当做路人而已。
  贾敬的想法很简单,当年宁荣二府,其实是同出一源,最初的宁荣二公,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荣府运气不好,除了贾政这样的不肖子孙,但是,贾珠还是可以的,聪明,勤奋,尤其还是个知礼晓事的。因此,贾敬对贾珠颇为看重,有的时候,甚至让人觉得,贾敬看重贾珠超过了看重贾珍。
  当然,贾珍也的确是资质有限,贾珍在读书上头,资质比起自个亲爹实在是差远了,考秀才倒是勉强过了,但是也就是个吊车尾,考上的不是廪生,直接就是增生,后来参加了两次乡试,都是名落孙山。
  不过,贾珍在处理外务还有其他那些事情上颇有一套,很懂得人情世故,进退有度,贾敬甚至已经将族中的一些事情交给了贾珍处理,贾珍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做得都很是不错,可圈可点。
  贾珍在读书上头不成器,贾敬已经想好了,贾珍若是再考不上举人,贾敬琢磨着,直接就让贾珍去参加一下杂试,去考个明算之类的,做个笔帖式什么的,虽说这个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日后升官肯定艰难,但是贾珍终究还有点优势,回头也容易做出点成绩来,若是上头圣人有意恩典,贾敬也不求贾珍跟贾琛一样,得个进士出身的恩典,但是,哪怕是有个举人的恩典,贾珍以后的路子也好走了!
  好在儿子读书上不成器,倒是孙子贾蓉是个聪明的,他侄孙贾蔷也颇有些聪明之处,因此,贾敬对宁府的将来并不担心。
  但是,贾敬却是挺操心荣府的未来,若是荣府再没个能支撑门第的人,贾敬觉得自个说不得要给荣府收拾一辈子的烂摊子,因此,他瞄准了贾珠,对贾珠极为关心,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贾珠给撑起来。
  贾敬为贾珠也算是尽心竭力了,甚至想着为贾珠做媒,给贾珠娶一个得力的妻子,贾敬当年也是进士出身,一开始虽说因为出身勋贵,很是被排挤了一阵子,但是他如今却是他那一年的进士中,混得最好的一个,因此,原本那些同年与他的关系也慢慢密切了起来。贾敬曾经想着找自己一个如今正在国子监做博士的同年,请他将女儿许给贾珠。毕竟,那位也算是贾珠的先生,对贾珠也是有些了解的,不会因为一些偏见,对贾珠不假辞色。
  结果,贾敬这边精心准备了一番之后,史氏跟贾政那边已经跟甄家搭上了话,结了儿女亲家。贾敬气得直接将自个亲笔写的帖子扔到火盆里头烧了,他回头就想了个主意,这里头,直接将史氏与贾政当成了反面角色,他直接找来了贾珠。

  ☆、第96章

  贾珠对贾敬却是极为信服的,他回去跟小王氏那般一说,小王氏那边直接从贾政那里将甄家女与贾珠的婚书给弄了出来,给了贾珠,另外还有两家约定的信物。
  贾珠也是决然之人,他知道,自个因为出身荣府,有那么一个不光彩的爹,自个的将来,老实说,哪怕有贾敬的支持,但是未来一定会举步维艰。他当初根本不赞同娶甄家女,但是事已至此,他却是不希望再背负一个忘恩负义之名。
  贾珠不是贾政,什么都可以以什么孝顺,都是父母所为,自个不知情,或者说只能顺从父母之意的名义,心安理得地接受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本质上厌憎贾政这种人,因此,他绝不想成为那种人。
  等到贾敬跟他说了其中的好处和坏处之后,贾珠咬了咬牙,直接就下定了决心。
  小王氏见识不足,她虽说觉得甄家这样一个已经坏了事的人家的女儿,配自家的儿子,实在是太亏待贾珠了,贾珠说起来的时候,她还在那里大骂史氏和贾政,当初一个个油蒙了心,脂迷了窍,只想着甄家的富贵,结果给自家儿子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跟甄家扯上了关系,若是日后牵扯到自家头上,那又该如何?
  小王氏想着就很是咬牙切齿,在她看来,史氏与贾政两人全是那种没什么心肝的人,在他们心中,除了自个,就没有别人,若是别人说,将贾珠交出去,贾家就能够跟甄家划开界限,那么,贾政跟史氏,谁都不会犹豫,脸上还要摆出一副假惺惺或者是大义凛然的神色。
  不过,贾珠却是仔细将贾敬跟他说的那些话跟小王氏分说了,甄家固然有罪,不过,终究奉圣夫人刚刚过世,他们虽说或许有谋反之心,却没有谋反的行动,何况,他们所谓的谋反,无非就是夺嫡罢了,只要老圣人还有意保全甄贵太妃还有十二王爷,那他们就势必不能拿这等罪名牵扯甄家。
  因此,甄家一干首恶当然是逃不掉的,但是女眷什么的,顶多也不过就是被贬为官奴,或者干脆就是流放边疆,甚至一些牵扯不是很深的,自然也就是被发放回乡罢了。
  但是,祸不及出嫁之女,甄家出嫁的女儿,有的人家或许会因为担心甄家的事情连累自家,或者是对甄家女有什么不满之心,那么,他们可能会干脆就将甄家女休弃了,但是,即便是那些甄家女被休弃了,她们也不会如同自个娘家这些人一般,因此获罪。要不然的话,徒明昊新娶的那个侧妃,头一个就跳不出去。
  而跟贾珠订亲的这个,虽说也是甄应嘉的亲孙女,不过,实际上,却是甄应嘉的一个庶子所出的嫡女,在甄家地位本来就不算高,她那个父亲在甄家,也不是什么关键的人物,一贯就是个跑腿的小角色罢了,娶的妻子也不过是个小官之女,而且,娘家也早就败落了,也没沾上甄家什么事情。因为她是那个庶子唯一的嫡女,所以显得金贵了一些。
  那个庶子能跟甄家的事情牵扯到的就不会多,何况是他的女儿,何况,上头也不一定会在意这个。贾家败落,甄家也不会真的将几个嫡子嫡孙所出的女儿嫁给了贾家,这样的女儿,若是送入宫中,才是甄家的打算呢!
  因此,这就给了贾珠可操作的余地,要是贾珠订亲的对象是甄应嘉嫡亲的孙女,那就难办多了,毕竟,甄应嘉几个嫡子的儿媳妇出身可真的都很不错,那些人家跟甄家也算是站在了一条线上,到时候,麻烦可很是不小,难免要牵扯到他们头上去。
  而贾珠,从这里头自然能得到一些好处。贾珠最大的不麻烦就在于他是贾政之子,他根本不可能跟贾政划清界限,这年头也没这个说法!贾珠需要表现自个有情有义的一面,给自个刷点名声,回头有了这层名声,固然不能从妻族得到多少利益,但是,能够挽回一个好名声,对于贾珠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须知,贾政的名字就很不好,这年头,名字很重要,因为,做晚辈的就得避讳长辈的名字,所以林黛玉写敏字就得缺两笔,诗鬼李贺当年因为犯了小人,因为他父亲的名字里头有个进字,哪怕才学出众,最终却是无缘进士之位,最终一辈子郁郁不得志。而贾政的名字也是如此,若是日后别人看贾珠不顺眼,来了个贾珠作为人子,你得避讳,所以,你不能议政,那么,贾珠就算是考上了进士也是无用了。贾珠那个性子,可是做不了什么名士的。
  因此,贾珠远比别人更需要一个好名声,若是他名声不错,那么,一般人也不会没事拿这事说事,贾珠日后的路子也会顺畅一些。
  小王氏不懂这些,不过,她听说因为贾政的名字,可能贾珠跟贾璞,日后都做不得官了,简直是快要气得吐血,因此,贾珠说这事可以有所挽回,小王氏当下就咬牙答应了下来。
  贾珠很快行动了起来,那边刑部,大理寺还没开始审案,贾珠直接跑了过去,拿着自个跟甄家那位姑娘的婚书还有小定之礼,理直气壮地表示,那位姑娘已经与自个订了亲,就差约定婚期了,按照律法,那位甄家姑娘已经是贾家之妇,乃是出嫁之女,甄家即便是做了连累九族的事情,也不该连累出嫁之女,因此,请求诸位大人明察秋毫,将与自个订亲的那位姑娘放出来。
  这事确实是合情合理,贾珠那位岳父在家就是个边缘人物,一向做的都是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明明是甄家的主子,做的却是管事的活,在家地位真不比一些得力的管家奴才强。因此,他还真没怎么牵扯到太过严重的事情里头,如果说甄家那几个嫡子将来说不得都难逃那一刀之外,贾珠那位岳父,只怕最多也就是个流放,他的女儿,干系自然更不大了,就算是将来一股脑儿发卖了,这些人在甄家已经算是捞得挺足了,因此,少个甄家女,也算不上什么。
  何况,贾珠这事背后,贾敬也在里头打了招呼,林如海做了左都御史,如今三司审案,督察院也在里头插了一手,林如海乐得看自家岳家笑话,因此,也说了几句话,于是,那个原本还战战兢兢,不知道自个日后是何等命运的甄家女最终茫然地被带了出来。
  贾珠看着那个显得有些脏兮兮的少女,她这会儿几乎是蓬头垢面,衣裙皱巴巴的,上面还有些脏污,她有些紧张地绞着手指,眼神很是茫然,贾珠看不清楚自个这个未婚妻的模样,不过看到少女带着一些恐惧的眼神之后,最终心中还是变得柔软了起来,他简单地跟那个少女说明了情况,出示了自个手上的婚书,还有当日小定的表礼,那少女眼中一下子迸发出了一种叫人觉得惊心的光彩来。她嘴唇有些哆嗦,看着贾珠,一时间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贾珠出来的时候,自个骑了一匹马,却是在街上租了一辆马车,然后带着那个少女上了马车,放下了帘子,在车外说道:“你莫怕,你在京中若是无处可去的话,不如先随我去我敬大伯那里,你在那边安心生活,等我回去禀明了父母,选个吉日,我便与你完婚!”
  马车里头,传来了一声低不可闻地应答声,贾珠轻轻松了一口气。
  贾珠将人送到了宁府那边,贾敬那边早就安排下来了,贾珍的媳妇孙氏接手了她,很是干脆地给她配齐了伺候的丫鬟,带着她梳洗妥当,安慰了她一番之后,让她安心在宁府住下。孙氏本就是书香门第出身,话也说得漂亮,意思就是贾家是知礼守信之家,她这个媳妇,贾家是一定会认的,过些日子,就找个合了吉日,将她与贾珠的婚事办了。
  甄家这位姑娘在这家这一代里头行九,家里只叫她一声九姑娘,因为家里对她重视有限,如今也没有什么大名,不过被父母取了个乳名,因为生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因此唤作红樱。
  红樱原本已经认命了,她从来都不是什么坚韧之人,素来却是个随波逐流的性子,她父亲在家也就是个不被重视的庶子,好事轮不到他,只能跟着跑腿,从中抠点钱财出来,她母亲出身也不高,嫁的是庶子,在甄家也是毫无底气,从来都是个透明人,虽说生了一子一女,但是在家说话都不敢高声,每次也只是教导她与自个的兄长忍气吞声,不要跟其他的兄弟姐妹争执,以免惹来其他人的不喜与打压,受了委屈,也不过是母子几个在自个屋里偷偷掉几滴眼泪而已。
  红樱有的时候也挺怨恨,老实说,她真没享受到甄家多少好处,那边她娘还在想着给她选个上进的读书人做夫婿呢,甄家那边根本没跟她母亲通过气,就将她给许了出去,说是许给了甄家的世交,荣府如今的嫡长子贾珠。
  贾政当年在金陵闹出来的事情,在甄家那里也是个经久不衰的笑话,贾政在很多人嘴里,完全是个不孝子败家子型的反面教材,大家提起来,都是一副鄙夷不屑的神情,红樱的母亲知道之后,就是难过不已,贾政的儿子,又能是什么好东西,这不是坑了自家女儿吗?只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只得认了,然后仔细给红樱整理嫁妆。
  但是,很快,甄家的祸事就来了,原本煊赫的甄家一朝烟消云散,一家子老小都成了阶下之囚。对于女子来说,日后的生活可想而知,甄家被列举了几十个罪状,按照这个算法,甄家的女孩子,也没几个能得个好的。甄家女子多半美貌,琴棋书画什么的,也都是必修课,沦为官奴之后,最终买下她们的多半是那些青/楼楚馆,都不用特别调/教,就能独当一面,做个红牌了,日后只怕就是一双玉臂千人枕了。
  大家不过是怀着万一的渴望,对于这种将来,一个个恐惧无比,原本几个性子骄纵,在甄家被千娇万宠//的几个女孩子,如今憔悴无比,一个个几乎变成了被吓破了胆子的鹌鹑,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紧张不已,原本那些摆着富贵或者是慈悲之类面目的当家太太们,也摆不出原本的架子了,这会儿一个个俨然跟泼妇差不多,为了多争那么一个窝头,都能打起来,互相揭短,对其他人辱骂不休。
  红樱只觉得自己就快要崩溃了,她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