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大小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扯过被子就要躺下孟颜突然爬坐起来。
“行,那就由你开始吧。”
难得小宝松了口,孟颜自然不会错过机会,于是两姐弟你一句我一句的将自己前世身世交代出来。
孟颜并没有将自己是从现代来的说出为,只是捏造了自己是扬州城一官宦人家病死的女儿,当然这人是可查的,孟颜当阿飘时在扬州飘了那么久,官宦人家后院死个女儿再正常不过。
小宝也交代了,他前世名叫言予昉,是苏州人氏。死前北上赶考却不想意外失了盘缠,步行到扬州城外破庙,病死于破庙。投胎完全是因为新成鬼无知被孟颜的魂力卷带重投胎的。
两人投胎后在母胎中都有意识,所以才有在胎里就争来斗去。
“怎么说来你死的时候才二十岁!二十岁的举人也算是年少有成了,可惜天妒英才。”
“正是,论起来我前世岁有二十载,较你年长足可为你兄长。”小宝一直对被孟颜踢了一脚就变成了弟弟之事耿耿于怀。
“前世事前世了,今生我比你先出生自然是我为长姐。”
听小宝的话孟颜不由懊恼,早知道应该将岁数说大些。孟颜为了将自己伪成古人便将自己死时的年纪降到了十四岁,毕竟在这古代女子十四五岁早嫁人当娘了,她找的替身是未嫁少女自然是要年纪小些。
“论阅历学识我皆胜你,足可为你兄长。”
“本姑娘前世也是饱读诗书,半点不比你差。”
……
刚刚谈得好好的两人又为谁先谁长吵了起来。
☆、第20章 求教识字,姐弟议事
春去秋来,转眼三载尽逝,孟颜和小宝已经三岁了。
宁静的清晨山间的鸟鸣凑响清脆欢快的乐曲,孟氏起身后刚想给两个孩子掖被子就见孟颜嗖一下坐了起来,一双小胖手揉着眼睛,懒懒的模样萌萌哒看得孟氏心软得一塌糊涂,小嘴软糯糯的声音叫孟氏。
“娘亲。”
孟氏坐回床上拉小被子披在孟颜身上:“小丫怎么醒了;还早再睡会;小丫乖啊。”
“不睡,不早了。”孟颜扯掉被手脚并用站了起来。
“不早?你一个小毛丫头这么早起来做什么?还不如多睡会好长个,瞧你弟弟还在睡呢。”
孟氏见她执意要起来便拿衣服帮她穿衣不过孟颜不让扯过衣服自己穿。
“小宝是个懒蛋我才不要学他呢。”
穿好衣服孟颜伸要要孟氏抱她下床,“娘,你教我识字吧,娘亲……”孟颜搂着孟氏的脖子撒娇。
自满周岁后在人前说话开始孟颜就让孟氏教她识学,孟氏也是出生书香之家虽说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也不差,孟颜虽识字却是不能在孟氏教她识字之前暴露出来,反常即为妖,不然哪怕孟氏是她生母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这样;不过孟氏一直以孟颜还小没有教她识字。
这一借口一用就是三年,三年的时间里孟颜的日子过得十分无聊,不能看书不能出院子,整天就是吃玩睡。不过好在只要呆在院子里不出去孟氏并不拘着他们,那些小娃娃玩的东西她和小宝并不感兴趣,两个奶娃娃常常背着大人一起为了长幼次序比斗。从文比到武,连睡觉起床吃饭等一切能比的都拿来比,这是两人唯一的生活乐趣。
当然说武斗两个奶娃娃那里会什么武,比的不过是蹲马步锻炼身体之类,这样的争比便锻炼让两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武斗是孟颜提出的,想到她这便宜弟弟将来可要是考科举当官的,没有一副好身体怎么行。小宝前世不就是因为是文弱书生身体虚弱才会在半路病死么。
她这便宜弟弟可是将她便宜娘亲的依靠,不养好身体怎么行。或许将来他们回林家,有了小宝娘亲才更有底气,孟颜早就将孟氏的身份和他们的身世告诉了小宝,两人一起商量确定了未来的计划。
“小丫为什么想要识字呢?”
孟氏眼睛与孟颜对视问,她眼中疑惑一闪而过,不过还是被孟颜给捕捉到了,看来她这个便宜娘亲也不傻。孟颜眨巴眨巴眼睛,模样天真可爱,努力装出孩子记忆不清口音不正。
“师太奶奶说了让弟弟好好读书将来当中元,给娘亲挣,挣……小丫也要当中元也要读书。”
“是当状元挣诰命。”孟氏慈爱的摸着孟颜的小脑袋:“考状元只有弟弟才可以,小丫是不可以的。”
“为什么?”歪着小脑袋看着孟氏露出不解的表情,盯着孟氏见她不说话便不依的闹起来:“小丫也要当中元,小丫也要读书识字!”
孟氏抱着怀里扭得跟个麻花似的女儿,怎么和女儿解释女子是不能考科举的;不过又心想着女儿和儿子三岁也不小了该是启蒙的时候了,再说女儿家也应该知书达理便答应了下来:“行啦行啦,别扭了,娘答应你就是,娘教你和小宝识字。”
“真哒,娘亲最好了。”在孟氏的脸上吧唧亲了一下,小脸笑得跟朵太阳花似的。
“小马屁精!行了,起来吧娘亲该去帮忙做早饭了。”
“娘亲,我和你一起去。”抱着孟氏的脖子不松手。
“外头忙娘亲顾不上你,你先在院子呆得,乖听话,一会娘就送朝食回来。”
孟氏在庵里帮忙做饭,受庵里收留总要帮忙做些事才能住得安心。孟颜也明白,她乖乖松手让孟氏走。
“那娘亲早点回来。”
“知道了,娘先忙你帮娘看着弟弟。”
孟氏抹了抹衣摆急忙出了屋子。
孟颜看着孟氏的身影心里十分感动!若说之孟颜对投胎当孟氏的女儿当林如海的庶女有些抗拒的话,那么现在孟颜已经完全将自己当成是孟氏的亲生女儿,孟氏用她无私的母爱和无微不致的照顾温暖了孟颜的心感动了孟颜。
孟氏是个感情内敛的人,她不会多说许多事情都是用做来体现,对孩子的疼爱也是如此。自她和小宝出生以来,照顾他们俩孟氏从来不假他人之手。她和小宝身上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孟氏亲手做的,吃食也是孟氏亲自煮的,可以说对她和小宝孟氏是打着十二分的精神照顾。
为了有在庵里安居孟氏这个昔日从来都是衣食住行都有婢女精心侍候的的闺阁千金,官宦人家的千金,林府的姨娘放下尊严如村妇一般给庵里帮工做活。打水种菜,煮饭做菜,洗衣缝补;原本纤弱的千金小姐为了她和小宝受苦受累。这份浓浓的母爱,孟颜如何能不感动。
想起孟氏因为劳累而憔悴的面容,原本不确定的想法悄然变得坚定了。
“小丫,在想什么?”
其实小宝在孟颜和孟氏说话的时候就醒了,小宝装睡半天不见孟颜叫他,睁开眼睛就见孟颜盯着门口不知在想什么,小宝从被窝里爬出爬到孟颜身边盯着她,一向敏感的孟颜竟半晌没反应,小宝凑到孟颜耳边恶作剧似的开口问。
“呵!你干什么啊,吓死我。”孟颜瞪了小宝一眼,伸手将他推到在被子上。
“谁叫你一大早发呆!”
小宝顺着孟颜的推力倒在被子上打了个滚,小手支着下巴看着孟颜:“一大早你在想什么呢。”
“你听到了,我刚刚和娘亲说识字的事娘亲答应了。”
孟颜醒的时候早知道小宝也醒了,她的听觉敏锐早就听出来了,所以才小宝是个懒蛋的话。
“嗯,做得不错,娘亲终于答应了。”小宝状似随意的夸讲。
小宝也松了口气,心里极是开心。要知道这藏着掖着的日子真不是一般的煎熬,他和小丫都不是寻常孩子童,这装小孩子的日子实在是太痛苦了。
现在娘亲终于答应教他们识字了,以后看书背文也不用躲躲藏藏了;对前世是书生文人的小宝来说没有什么比能看书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小宝也和孟颜一样接收了孟氏是他娘亲这一事实,不过他前世的身世和孟颜到底不同,他对孟氏更多是敬重和孝顺却没有太多的亲近。当然这并不妨碍孟氏在他心中的重量。
“正经一点,坐起来和你商量件事。”
见小宝这无赖的模样孟颜心情不爽的扯他。所谓进朱者赤近墨者黑,孟颜完全没想到她和小宝这三年的斗智斗勇倒是让小宝一改往子有些迂腐一根筋的性子,不仅人变得黑腹还变得无赖了。
“行了,别扯。你说我听。”
“咱们不能一直住在庵了,这样娘亲太辛苦了。”
“你想搬家?”
小宝对此提议不太赞同,主要是他们太小了,就算是真有本事能力也不能实施,而且娘亲虽温柔却是很固执的人,不是轻易能说服的。
“已经三年过去了,那人只怕已经回扬州了。”三年前林老太太去逝按律林如海应该要守三年孝。
小宝坐了起来一脸认真的盯着孟颜:“难不成你想劝娘亲带咱们回林府?”
☆、第21章 打探消息,任巡盐史
几十数辆马车占据了扬州数里长的大街,遥遥往扬州巡盐史府衙驶去,街道两旁的百姓都在围观窃窃私语。
路人甲:“这是谁家竟这么大排场,只怕是知府大人都比不上吧?”
路人乙:“嘘,不知道就不要乱说,乱说话可是要掉脑袋的。”
路人丙:“就是,知府大人岂能和林大人比。那林大人可是从三品的大官,知府大人不过是从四品,这可是差两级呢。”
路人甲:“扬州府还有这么大的官老爷,我怎么没听说过。”
路人丁:“你不是扬州城里人吧?”
路人甲:“我怎么不是扬州城人了,我家就住东三巷六街三十七号。”
路人乙:“那你定是来扬州城不住,所以才不知道。”
路人甲:“这倒是,我一年前才搬来的。”
路人丙:“那就是了,难怪你不知道林大人。林大人的母亲林老太太三年前去逝了林大人返乡守孝今年正好满三年。”
路人甲:“林大人那么大的官怎么到这来了?”
路人乙:“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林大人可是探花郎,简在帝心,这不才出孝皇帝老儿就让林大人官复原职。”
路人丙:“可不止如此,听说皇帝不简让复了林大人的官还让他兼任巡盐史,那可是个肥差。”
路人丁:“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路人丙好不得意:“嘿嘿,我妹妹是知府大人宠妾七房姨娘的心腹丫环。”
几人议论得热切完全没注意旁边不少人也将他们的话听了去,妙静退出人群跟着车队的方向去。
林府大门外,雕纹精致不失低调华贵的马车停在大门口,青衣男仆扶着一近约三旬的中年男子,身材有些消瘦但却是一身清新隽逸,湿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这人正是刚守孝归来的林如海。
只见他站稳回身伸手,一只如白玉雕成的纤纤玉手从车里伸手搭在林如海的手上借力从车上下来,只见其身姿袅娜如弱柳扶风,仪姿风流,此人正是林如海的正妻贾敏。
两人并肩偕站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在一众仆婢的簇拥下林如海扶着贾敏进了林府。
“妙静,看什么呢?”妙芳背着背篓走到妙静身边顺着妙静眼睛看的方向望去:“这不是他们说的林大人家么,妙静你认识?不过这林大人和林夫人还真是夫妻恩爱。”
“啊,不,不认识。”妙静的些不自然的慌措。
“不认识你看什么?”
“这般富贵人家我没见,看看热闹长长见识。”
“这尘世富贵人家的事不是咱们这方外之人沾得的,走吧,咱们得赶紧着出城去,不然赶不上车了。”
妙芳对这些官宦人家没什么好
“是,师姐。”
妙静背着背篓赶紧跟上妙芳。
“小丫,你怎么坐在这?”
在前头忙完的孟氏正要回小院就见门外走廊拐处坐个小人儿,细看才发现在是她的女儿。
“娘亲,我等人妙静姐姐。”
“不用等了,妙静师父她们要到傍晚才能回来,走跟娘回去,你该吃饭了。”孟氏弯腰抱起女儿,三岁半的孟产是个胖嘟嘟的小豆丁。
“哦。”
“你弟弟呢,你怎么没带他倒自己一个人溜出来。”
孟氏对女儿一个人出来感到奇怪,她的这两个儿女就是对小冤家来着。自地说话起就没有一天不吵,有时候还有打上一架,当然打架也只是小打小闹;不过两人虽然天天闹但却是每天都形影不离,有时候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今天小丫竟一个人出来,孟氏这才觉得奇怪。
孟氏第一回当母亲,没有告诉过她孩子该是怎么样,所以对于两个孩子吵闹孟氏并不有太注意,只当作是小孩子之间玩闹罢了。
其实孟颜和小宝两人天天吵完全是因为两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不同,你想一个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的现在人和一个读四书五经骈文律诗八古文的古代文生能有相同的看法那才是怪事。
而且两人都是固执且坚持己见的人,有不同看法时往往都是固执的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肯妥协,这样自然是一言不合就要吵起来。当然两个也在吵吵闹闹中感情越来越好,影响着彼此也在改变彼此。至少小宝现在越来越黑腹,孟颜的孤傲和冷漠少了许多。
“嘿嘿,小宝正在院里练功呢。”
所谓练功就是站马步,其实是两个今天争比小宝输了,这站马步是惩罚。
“你啊,又跟小宝闹了,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
两个人一文静一活泼,不知道的都以为是姐姐文静弟弟活泼,实则刚好相反,弟弟小宝是个斯文的姐姐小丫却是个机灵活泼的。
“小宝都没叫过我姐姐!”孟颜皱眉不满的抗议。
对于谁是姐姐谁是弟弟这件事孟颜和小宝一直争执不下。
听女儿报怨孟氏也无奈。
孟颜跟着孟氏回去,吃过午饭又睡了午觉。午后两姐弟睡醒来时就见孟氏正在绣着帕子,这些帕子是要拿到扬州城里去换钱的,这也是孟氏的主要收入来源。
孟颜是不赞同孟氏花费时间刺绣的,刺绣太伤眼睛了,孟颜并不希望因为刺绣而伤了孟氏的眼睛。只是现在她人小言轻,就算是劝孟氏也不一定会听,再说她还只是个三岁的娃娃,这些话不是娃娃懂得,可以说的。
“娘。”
“醒啦?”孟氏从绣布中抬头见两姐弟都已经醒了。
“嗯,娘你也休息一会。”
“娘不累。”
孟氏起身给两个孩子整理衣服边叮嘱:“去师太那要听师太的话,千万不可胡闹知道吗?”
“知道了娘。”
因为孟氏要给庵里帮功,教孟颜和小宝的时间并不多,老师太心善便接过了给孟颜和小宝启蒙的活;所以每天上午下午各一个两个时辰孟颜和小宝都到师太的禅房去上书。
在孟氏慈爱温和的目光中孟颜和小宝手牵着手往老师太住的禅房,为了庇护孟氏母子三人,老师太将孟氏安排在了自己禅房后面的小院子里。姐弟两出了院子立即甩开彼此的手,两不不约而同的装着嫌弃的往衣服上抹了抹手。
“师太奶奶,小丫和小宝来了。”
“进来吧。”
知道去扬州城的妙静等人回来后必定第一时间到师太这复命,所以孟颜就一直在老师太那等到妙静她们回来。
“行了,妙静你带小丫出去吧。”
见小丫一直冲着妙静眨眼睛,老师太大方让她两出去说话。妙静年经不大,庵里众多女尼小丫最喜欢妙静。
孟颜拉着妙静到一偏僻处。
“妙静姐姐,怎么样,有没有打听到什么新消息?”
☆、第22章 姐弟合谋,争取上山
告别了妙静后,小丫心情不错的回自家小院去。小院子内小宝正拿着树枝在地上默书。书纸笔墨在古代是昂贵的东西,以孟氏现在的能力并不能供他们纸墨日常使用,孟颜假借无意在沙上写字让孟氏发现在,孟氏便给好和小宝一人制了一沙盘用于练字。
小丫刚进院小宝正好停下抬头眼睛对上她:“回来啦?”
“嗯,娘亲呢?”
“去种菜去了。可是等到妙静师父了?”
庵里女尼吃的菜粮都是自己种的,孟氏三母子如今住在庵里自然也要去耕种。
小宝从不肯叫女尼姐姐都敬称师父,对这一点小宝很坚持。小宝并没有陪小丫在师太的禅房内等妙静,师太授完课后小宝就先回来了。
“等到了。”孟颜拽起小宝:“走,咱们去找娘亲。”
孟颜和小宝也经常到菜地去帮忙,当然两人年小能做的就是拔草这些小事。这下地干活的事,小宝前世是没做过半点也不懂的,开始的时候他还不愿意,被孟颜狠骂讽刺了一回又再孟氏那么辛苦这才放下读书人的清高和孟颜一起帮忙。
“有什么消息,你快告诉我。”
小宝任小丫拽着他走。于对拉手这件事,一开始小宝还坚持什么男女授受不清,被孟颜的厚脸皮和亲姐弟奶娃论经击败了,只能任由孟颜。
在和孟颜之间的较量,没太多人生阅历的小宝往往不是孟颜的对手,经常是被孟颜击败毫无反手之一力。
“走,边走边说。”
“那人回扬州了。”
孟颜和小宝不敢在孟氏前面提起林如海怕孟氏伤心,也怕不小心说漏嘴,所以两人一只用那人代指林如海。
孟颜不能去扬州城但却是经常从进城的女尼那打听扬州城的消息,大人们只当她是小孩子好奇,就是孟氏也没太在意。孟氏从没有在两个孩子面前提起过他们的父亲,自然也不会认为孟颜和小宝会知道。自今年,孟颜算着到了老太太出孝的日子便不着痕迹的打听林府的消息。
“这事你不早就笃定他必定会回来的吗?”小宝并不诧异,这事孟颜早就说过那人一定会再回扬州的,虽然他不知道孟颜凭什么这么笃定那人一定会回扬州,不过他却是很相信孟颜。
“那贾氏真是厉害的女人,没了老太太那人的后院完全被也把持了。”
对贾敏的行事孟颜看了几年最清楚不过,不得不说孟颜对贾敏可是打心底里佩服,这无关身份。贾敏这样的女人才能捍卫自己的幸福,当然如果贾敏能为林如海生育儿女的话那她的一生就更完美了;那样她至少可以像贾母一样。古代人重视子嗣传承,贾敏若能给林如海生养个继承人,她的一身便是无可挑剔。
这一点现在的孟氏不如贾敏!
“后宅是女人的事,别与我说这些,说点有用的。”
说了他也不懂。前世他只不过是被放逐在外的庶子,一出生就被送到偏僻乡下养几乎没回过家,就连考科举之事也是自己一人处理。
这得不说小宝这点和古代的男人很像,都不管后宅将后宅当成是小事。
“你别小瞧女人!”孟颜狠狠的瞪了小宝一眼:“后宅女人斗争的惨烈绝不逊于男人的官场斗争,别忘了,那贾氏差点就让咱们没机会出来。小看女人可是会在阴沟里翻船的,那人不就是,除了咱们两他后院还是个孩毛都没有呢,这可都是那贾氏的功劳。”
“你很憎恨那贾氏?”
小宝对孟颜所说的贾氏没太大感觉,他不似孟颜知道贾氏做过些什么,当然怨恨是有的,毕竟孟氏是他生母而贾氏差点害了孟氏害了还在孟氏腹中的他,不过说找贾氏报仇要贾氏的命还不至于。
“谈不上恨,毕竟立场不同!咱们的娘亲和那贾氏永远不可能站在同一立场上,我和娘亲是一体的。”
孟颜的意思很清楚,贾敏是嫡妻,她生母是妾室,两人利益上相悖永远不可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后院的斗争向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林家更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就冲着贾敏想要孟氏的命,孟颜就不会同意孟氏去同贾敏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那在数年里发生的事情她可是记得清楚,虽然孟氏小的手段但比起贾敏来那真是渣渣。若是孟氏带他们回林府她和小宝不但会立即被确定了庶出子女的名分也迷断了孟氏名分改变的后路;再侧在贾敏的眼皮底下孟氏未必能护得住她和小宝,就是她虽看过一少后宅争斗,也没有自信能躲得过贾敏个史氏精心教养出来的。
不过这些孟颜不会对小宝说太多,没这个必要。
见孟颜小胖脸上表情变幻小怀疑。
“怎么,难道你惧怕贾氏不想下山了。”
他可是盼着下山呢。
“怎么可能,下山是一定的但绝不是现在。”孟颜坚持不移道,不过很快小宝就泼了她一盆冷水。
“别忘了,你还没说服娘亲呢。”
“什么我!还有你,这是咱们一起的事。不过我已经想来理由了,而且敢肯定娘亲一定会答应的。”
“嗯?”什么理由?
“这就要看你了,好好念书知道吗?”
“嘘,我哪天不在念书。再我和说说扬州城和他的事。”小宝对这一世的父亲极为好奇,孟颜也不瞒他,将打听到的消息都告诉他。
“那人倒是个能吏!”
听孟颜如此说小宝倒是这一世的父亲有些崇拜,大抵是男孩子都有崇拜父亲的情节。
前世小宝是被放逐的庶子,二十年短暂的人生中见过前世父亲的次数自己的手指都用不完,对其没什么感情更别说崇拜。林如海似乎是对他前世的补偿,他心里渴望。
孟颜原本想说些什么,不过见小宝眼睛铮亮就没说。
“咱们什么时候下山,有什么计划你且说说。”
小宝是极想下山的,不是说山上不好。山上的生活虽清贫但却也平静,只是他心理想抱负还未实现,如今他有比前世最好的机会与资源和前世的经历,他会走得更远。
“这下山的事不能急,咱们还太小娘亲是不会同意下山的过两年再说。”
“你刚刚说的理由?”小宝虽有自己的想法,却也想知道孟颜的想法。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这一世的姐姐却是个聪慧而大胆的女子。
“你不是跟娘亲说将来要考状元的吗?既然要念书怎么能没有夫子呢?”
“就这个?”小宝不信孟颜就这一个理由。
“当然还有别的,不过现在不能告诉你。该你了,说说你的想法。”
两姐弟边走边说,相互交换彼此的相法。
“行,就依你的,再等两年!”
最后小宝和孟颜终于商定。
被冻了一天的土地被重新开了出来种上各色的蔬菜瓜果,绿油油的瓜菜苗子随着春风拂动。雨歇了好些天没下了,孟氏和几个女尼提水浇菜,孟颜和小宝钻在瓜架下拔去杂草。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背着诗句,稚嫩清脆带着奶声奶气的童声伴着山间的鸟鸣声在山间回荡。
“小丫和小宝可真是乖孩子,这么勤奋认真,婉娘子你以后有福喽!”
“可不是,小小年经就记得这么多书真是聪明,将来考个状元给婉娘你请个诰命婉娘你就等着享福吧。”
“不但聪明还长得好,真是让人羡慕啊。”
几个女尼听着两个孩子背诗的声音七嘴八舌的说起两个孩子,话语中含着对两个孩子的喜爱之情。
“不过是背两首诗罢了,哪值得各位师父这般夸讲。”
孟氏谦虚道,不过脸上却是掩不住的欣慰与骄傲,她的两个孩子的确是懂事让她省心的孩子。
“小宝,小丫该回去了。”浇完菜孟氏提着森桶站在园头喊两个孩子。
“来了,娘!”
孟颜和小宝从瓜架下钻出来,两人头上都兜着布兜似的帽子,为的是不弄脏头发。
“先洗洗手,该回去吃早饭了。”
孟颜的小肉手拉着孟氏的手:“娘,今天上山挖野菜吗?”
“吃了再饭去。”
刚开春不久这地里种的菜还没长得够吃,山上的野菜便成了庵里主要的蔬菜来源,所幸妙月庵建在山上,每年野菜野果山珍之类最不缺。
“娘,带我们也一起去,师太奶奶说了读书要劳逸结合,等挖野菜回来我们再北背书。”小早就和孟颜早找好上山的借口了。
“婉娘就事小丫和小宝去吧,咱们一起帮你看着,丢不了!”
“娘,带我们去吧……”孟颜摇着孟氏的手撒娇。
“行啦,别摇了,带你们去就是了。”
“哦,上山喽,可以上山喽了。”
孟颜对妙月庵后面的大山而是期待已久,可惜人太小了一直没机会去。不是说大山里都是宝吗?说不定她能找到些值钱的东西,为下山筹得钱。
“不过你们得听话,不能乱跟才行。”
“知道了娘,我们一定听话。娘快走,咱们回去吃早饭早些上山去。”
☆、第23章 禁忌恋情,意外遇险
孟颜提着小篮子小宝背着小背篓,两人一左一右拉着孟氏的手上山。因为先前采了一段时间,山脚下长出来的嫩野菜都给采完了,如今只能往山里走深一些才能采到野菜。
这是两人第一次上山,心里十分高兴,若不是孟氏紧紧的拽着两只小手两人早就冲进山去了。
“娘,快点,快点,不然野菜就被妙静姐姐他们采完了。”
孟颜见妙静等几个人提着篮子进了林子小手一用力从孟氏的手溜了出来,小脚奔跑就跑朝着妙静等人去。
“妙静姐姐等等我。”
小丫跑了小宝了趁机拽出小手,撒欢的跟着孟颜。
“慢点,别跑!再不听话,可就要带你们回去了。”差点被两放风的孩子拽倒,孟氏是既气又无奈,这熊孩子。
小宝倒想跟着孟颜,只是孟颜跑得快他追不上倒没再追停下等孟氏。不等也没办法,这些野菜什么的他不懂啊。前世他虽被放逐但至少衣食无忧,不过用小丫的话来说那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其实孟颜的原话是说小宝前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弱不禁风,百无一用的书生……总之能想到的贬义词都用上了,所以才会在上京的路上半道就挂了。总之小宝的前世被孟颜批得体无完肤,批得小宝毫体无完肤无招架之力,不得已才答应从听孟颜的安排,跟着孟颜锻炼身体劳作。
别说这几年下来小宝已经习惯至于喜欢上了这些,每日跟着孟颜练那个太极,他这一世的身体比前世更加健康有活力;每日劳做让他知道了许多前世不知道的东西,也认识了许多不知的新事物。
就如挖野菜,他从来不知道野菜原来也可以做出美味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耕田劳做也让他真正的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不在是从诗书让认知的那么笼统。
或许正如小丫说的那样,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切身体会,才会会学珍惜,将来才能当个为民的好官。
“娘,小丫跑不见了,都不知道等娘亲。”臭小丫跑得那么快,小宝背着小丫告上一状。
“没事,小丫跟着妙静师父呢。”
两个孩子之间的较劲孟氏哪里人会不知道,不过两个孩子一直很亲近并没有因为较劲而生份或是不合,孟氏这才任由两人闹。
庵里女尼二十来人,小丫跟妙静的关系最好,闲暇时小丫总喜欢跟在妙静身后,一大一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