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冤家对头-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别人的敌视,武琳可能会想不明白缘由,也不会很好的反击回去,可是这丫头心眼大啊,几百年后有一句话说得好,呆到深处自然黑,武琳不知道这句话,可她就是这么做的。自己秉承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悠悠遁走,仗着就算都走了也没关系反正还有表姐在反正不会冷场,自己重开话题。总有几个人不看僧面看佛面,算是给她表姐脸面也不会让她冷场,她经历的新鲜事又多,人又直爽可爱,慢慢的竟将大部分人重新聚到自己身边,下次再聚的时候自然就会打个招呼,再多说几句就成了熟人,真是将试图孤立她的人气个半死。就这么个在外头人眼里比史家那个直肠子大姑娘还傻的人,还让她跟着表姐与林家的黛玉成了闺友,又借着林姑娘与些大学士之类的文臣家的姑娘交好,竟然还带动了好些姑娘一起游戏,实在让某些想着看热闹的暗恨在心中。
当然,这些小姑娘们也不是只有这么些小打小闹的,京里贵人多,公主不常见,那些郡主县主的还是经常出来交际的,虽绝大多数都是礼教森严的贵女,(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皇家的家教脸面,能得到册封的都是嫡出,母亲身处名门,教养自然差不了,若是差太多皇后也不能答应。真以为母仪天下就是坐在那儿不管事没事被贵妃啦妃啦嫔啦当靶子斗的,简直太天真!),却也有那么一两个被宠出来的奇葩,那心机手段简直是上不得台面。什么直接就动手啊之类的也出现过,不过武琳自己武力不低,上头还有七个哥哥和一个宠女儿的爹,倒是互有胜负没吃大亏。
若只是这样,当然不值得武将军记上一辈子临死还说当年委屈了闺女。
武将军调职回京之后替代他坐镇西海沿子的便是南安王爷,早先就说了,武将军那是从小兵一步一步靠着自己本事爬到将军之位的,靠的是真本事,下面不管是小兵还是小将对他都是打心眼里敬服。虽然说掌兵靠的是兵符,兵士就该令行禁止,但是兵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张家军李家将不是说笑的。武将军领的兵私底下就被称作是武家军,南安王爷凭着自己是王爷身份高贵就想颐指气使顺利收编那是做梦。就算没有武将军故意发话刁难,昔日的部下也会因着不忿故意出些难题给南安王爷,这么一来二去南安王府自然就与武家成了敌对之势。特别是后来南安王爷在那边战事不顺,他不想着自己能力不够,倒更加怨上了武家。
南安王府暂时动不了武家只能束手等待时机,恰好南安王府的另一个对头是林昭,更巧的是算计林昭的时候正好能一并拉了武琳一起。得嘞,一箭双雕简直不能更美妙!武家不是宠这个女儿宠得跟什么似的吗,那就先尝尝女儿被毁了名声的滋味吧,打不赢你也得膈应死你。南安王府就是这么贱!
这年头,高门大户的女儿的名声再值钱不过,名声毁了的姑娘要么是个死要么是青灯古佛一辈子,这招不可谓不狠毒。
幸好幸好,林海是个厚道人,贾敏心里又对武琳印象很好娶来当儿媳妇也没什么不行,林昭观武家为人也没彻底反对,终于让武琳谋出一条生路。否则任凭两家如何花言巧语将这事遮掩过去,等到别人家挑媳妇的时候总要翻出来,左右符合条件的又不是只这一个,何必找个有污点的呢,任你千好万好人家总之不理,奈之若何!就算能嫁也只有低嫁,还不知道夫婿是否会介意。嫁到林家,是最好的出路了。
单凭这一点,武琳心里对林家人就感激不尽,所以之后林昭的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武琳总会退让一步。要真使着性子来,林家的日子可就真的热闹了。
嗨,就算是退了一步,夫妻两人的日子也是很热闹的……
☆、第一零三章
整个杨家,包括黛玉,都在竭力想让杨家从风口浪尖上下来,这个关头林昭还来凑风头,黛玉心里的冷笑就没停过。林昭果然狗改不了吃屎,别人给他点好处就连以前的种种教训忘了个一干二净。程全是什么人?说白了不过是个拐了十八个弯的亲戚,加上有程惠这么个姐姐,黛玉心里不膈应他已是宽容,要让她为了这么个人牺牲自己的家族是想都不用想的。
其实说实话,若是别人来说,黛玉顶了天也就是驳回去了事,偏偏是林昭来说,不教训一顿黛玉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再相见时已是陌路,彼此互不相干,这句话肯定不适合黛玉跟林昭两个人。
写信告状,这活黛玉早已经很熟练了。林昭是她亲兄弟,她总不能跟对待外人一样想阴招从外部打压回去,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让他过得不舒坦。左右不管什么办法,只要有用就是好办法,无所谓什么破廉耻不破廉耻了。贾敏做为两人共同的娘,从伦理上占据了先天优势,让她来打击林昭再好不过。
贾敏收到黛玉来信的时候,看过一遍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正好林海回来后院,贾敏扬手将信递给他,笑道:“这两个冤家可真是冤家,孩子都老大了还这么淘气!”林海接过信也不忙看,正巧送信进来的小厮还没走,先问了杨诚、杨毅和盼盼好不好,又问了亲家老爷身体是否康健,再问了女儿女婿的近况。这才终于展开信来看,看了之后也先是一笑,后又有些怒意,“柳哥儿也真是胡闹,杨家正在风头上,日子本就难过,他怎么还要来掺一脚!这什么程惠、程全又是哪个名牌上的人物,帮扶一把是亲戚间的情分,何至于到要难为自己人的地步,看我不写信骂他!”
贾敏笑道:“你还不知道他们俩,从小闹腾到大的。柳哥儿未必有坏心,只是给玉儿闹着玩罢了。玉儿素来娇惯,惯会告状的。”见林海点头,又笑道:“话是这么说,我呀还是得去信到粤州骂他一顿才好。”
林海撑不住也笑出声来,“幸好杨家亲家明理和善,若不然玉儿被夫人惯得这样,这日子可怎么过?!”
“我家捧在手心里千娇万宠养大的闺女配给了他们家的黑炭头,若不是相中了他们明理和善,我才不依。再说了,姑娘是就我一个人惯的吗,有本事老爷回外头不要写信去粤州。”
林海摇头告饶,“不说了不说了,我可说不赢太太。”
黛玉从小带着林昭在京里生活,遇事从来都是黛玉挡在前面,直到两人大了几年才好些。在林海和贾敏心里,黛玉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的,在任何事上两人都愿意包容着。林昭和黛玉的那些小打小闹,两人从来都是偏向黛玉多些。而且,这次的事情本来林昭做的就不占理。
等林昭接到父母的两封家书的时候,不由苦笑。从到山东送信的下人回来说是被人冷言冷语送出来,并且任何回礼也丁点没有的时候,林昭就已经知道这次的劝说没有成功。尽管林昭已经在信里讲了一大堆的利害关系,但是能不能说服黛玉这一点林昭还真是没有把握,现在看来果然是失败了,不仅是失败了,可能还又将她得罪了一回。
真是头疼啊!林昭不禁揉揉自己的额头。黛玉怎么就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呢!虽然杨家现在的处境确实艰难了点,但如果程全这个没有家族根基的人成了杨家下任当家人的弟子,程家两姐弟又跟林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整个杨家的以后,特别是黛玉和她孩子的将来,绝对是利大于弊。
武琳看着他的表情和动作,好笑地嘲讽他,“又吃瘪了吧,就说不要这么做。姐姐的为人你清楚,程惠那个人什么秉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这自以为是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我看啊你早晚得在那对姐弟那里吃个大亏。”
这一对夫妻现在的状态,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知己朋友。程惠的小心思林昭是告诉过武琳的,就怕她什么时候犯傻被人坑了,经过了上一世,林昭心里早没有那些情情爱爱的心思,什么让爱人只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这类的想法,先不说武琳在他心里是不是爱人,人家直接就是没有。结果说的多了武琳也就越来越了解林昭的为人,对于读书人的尊崇之心慢慢淡下去,对林昭的态度也就越来越随意。现在,武琳已经习惯了嘲讽林昭。在武琳看来黛玉是个标准的好姐姐,特别是她知道当年的荣国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之后。黛玉小小年纪就带着弟弟寄人篱下,还将林家在京里的人脉打理的好好的,从来武夫人在教育武琳的时候都是将黛玉作为榜样的。林昭自以为对黛玉也有好处的事,在武琳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林昭白了她一眼,两手分别拿着两封信生闷气。母亲不理解他也就算了,毕竟只是个女人,怎么父亲也不理解他呢。杨诚和杨毅才是林家的外甥——特别是杨毅,出生时自己还做了那样的梦——等杨老爷一去杨大成了当家人,两个外甥又能有什么地位可言。程全的事就是打开缺口最好的方式,为什么这些人都如此短视!林昭更加想不明白。人家都说儿时的经历决定着性格的形成,真要说起来,林昭理解不了别人,别人又何尝能理解林昭呢。可能生在皇家就是林昭两辈子最大的不幸!
如果说报复,黛玉根本不用亲自出手林昭就多了满头的官司。程惠这个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她是绝对不会允许给了别人好处,别人却不为她办事的。为了林昭能出面,她已经提前让出了不少利益。
而林昭这个人对他认可了的人还有点真心,对外人别说吃亏了,占便宜少了都不能同意。凭这些年程惠的行事作风,林昭当然不会认可她成为自己人,所以光收礼不办事的事他还能真做得出来,反正让他把到手的利益退回去是万万不能的。
两个人你来我往都想达成自己的目的,偏偏还都不能将对方得罪狠了,程惠为了程全不能弃了林家,林昭为了粤州的安稳也不会轻易换人,所以只能看到底谁的手段更高明了。
当事情尘埃落定的时候,林昭虽稍赢一筹但也失了不少筹码。这让黛玉很是安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范就是程惠和林昭了。所以,对于林昭到底为什么想成全程全也没有特别追究,只一心帮着杨家安稳下来,以为他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拿杨家来换利益而已。以至于当林昭的目的真正显露的时候,她有些措手不及。
☆、第一零四章
黛玉忘了一句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必有所求,特别是那个人还不是个傻瓜的时候。
林昭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用常理来推断的人,看似是为了程惠许诺的那些好处,其实在他心里这不过是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当前世的邹旭和宁茹成为今世的林昭与林黛玉,并且往日的仇怨渐渐淡去的时候,邹君悦变成了一个两人皆不可说的存在。做为一个父亲,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别人害死,并且自己还在后面推波助澜。如今回首,林昭虽不能说后悔,愧疚是一定的。
自从君悦逝去,不管是做为邹旭还是做为林昭,他都一次没有梦见过这个孩子,回想的时候也好似隔着一层什么东西,只有一个虚影看不清面容,他便知道那个孩子必然是怨恨着他的。直到黛玉头胎生育当天,他终于在梦中看清了,原来君悦当年与他竟如此神似!挥手再见时的笑容和他记忆中的自己如出一辙。当年为何从不觉得呢?
从那时起林昭便对后来的杨毅存了不一般的心思,想着君悦当年最亲母亲,如今他母亲成了黛玉,再次投胎必然不舍得成为别人的儿子。所以,杨毅定是他儿子君悦无疑!也不知道如果杨时礼知道自己亲近的小舅子将自己儿子当成了他的会是个什么心情。
杨时礼的心情暂且不用去管,黛玉知道的时候却是快要被气炸了。
离杨大哥将张大儒留下的文稿上交帝王的事情已经过了四年,这四年里杨家人时时低调,杨时礼游山玩水的兴致都沉静下来,一心养儿育女整理文稿,就怕有人说什么给杨家带来麻烦。而黛玉养孩子也渐渐养出乐趣来,看着他们从小小的一团越长越大,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真是越看越觉有趣,老想着不着痕迹地蒙住父母,殊不知父母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对他们的想法知道得一清二楚,装作不知道不过是在逗弄他们。
而林昭因着自己高超的手腕和有林如海照应,一步一步走向高位,自从林昭调任回京,林如海为了不挡儿子的路都已经心生退意,武琳也育有一子两女,林如海和贾敏更想着含饴弄孙。
总的说来,两家人的生活都还算不错,各有各的幸福。直到一封圣旨打破平静……
京中的权贵都知道几位皇孙正在选伴读,有些人家打破了头钻营,有些人家就听一耳朵一笑而过了。所谓的皇孙伴读有两种,一种是真的伴读,跟皇孙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一起长大,一起打闹,在学堂里相互扶持,长大了也亲近,这样的人名额确定下来之后皇帝通常会下发手谕象征性的询问一下对方家里长辈表示尊重。另一种则是变相的下人,让签了卖身契的奴才去陪着主子读书太过难看,太傅们也不屑教导这些人,便有了替皇孙们抄书替罚的“伴读”,这样的伴读若是皇子们就是各自的母亲张罗,若是皇孙们一般都是各自父亲张罗,皇帝是从来不管的。后者是小门小户晋身的一个好渠道,而权贵们争抢的当然是前者。
林家的孩子年纪不适,林如海本以为自己沾惹不着,谁知道林昭会搀和一脚。杨毅的年纪与太子的嫡三子年纪相仿,也不知林昭怎样运作的,皇位上的那位竟然真的打破先例没有从京中选拔,而是将远在山东的杨毅选为皇孙伴读,还是太子他儿子!
接到皇帝手谕的杨家人都呆了,黛玉则是快要疯了。因着前世的经历,加上黛玉自己又没有切身受过苦,世人所求的荣华富贵对她来说竟是避之如蛇蝎,平淡是福几个字几近成了她的信仰。杨家其他人还在苦苦思索利害的时候,她却已经在心里确定,肯定是林昭因着杨家献书之功不知与太子或是皇帝达成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这是推她儿子当那出头的椽子拿着她儿子当筹码呢!
其实黛玉这次是真的冤枉林昭了,前面已经说到,在林昭心里杨毅是他前辈子的儿子邹君悦的转世,他这样做不过是在弥补对君悦的亏欠。如今的太子地位稳固,对太子妃也尊重,太子嫡长子养育在皇帝跟前,不是太孙胜似太孙,对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也多有关照,太子嫡三子赤子之心、秉性厚道,又杨家嫡系避居山东,伴读还是皇帝钦点,根本牵扯不到什么站队的问题。总而言之,不管杨毅之后是否入仕,这个伴读的位置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前辈子的时候儿子是宁茹的逆鳞,这辈子儿子同样是黛玉的逆鳞。之前的那些不对付不过是些小打小闹,对林昭来说也不伤筋动骨,唯一一次比较严重的就是推波助澜让他娶了武琳,然而武琳是个好姑娘,黛玉只是想着让他不舒坦,却不会真的让他娶个搅家精,按实际来说,其实黛玉是帮了他。这次他竟敢打杨毅的主意,黛玉是真的怒了。
杨家其他人思来想去也是觉得是皇家想着献书之功才给了杨家这么一个名额,家里也有适龄之子的甚至想着若不是有林家在京中这个名额也许就落到他家了呢。至于去不去倒没什么可争议的,皇帝下手谕询问你意见是表示尊重你,若是你真的拒绝了那就真是不太识相了。而且,如果是给其他皇孙做伴读,那拒绝也就拒绝了,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过。杨毅做的可是太子嫡三子的伴读,若是拒绝了,不出意外的话得罪的就是前后三代皇帝,任谁家也不愿意。咱是做的正儿八经的伴读,又不是空有伴读之名的下人,当然必须得去!
黛玉在心里冷笑一阵,表示要跟着杨时礼一起进京送儿子,心里磨刀霍霍,‘好你个林昭,你且等着!’
在京里抱着真儿子一心一意等“儿子”的林昭,不自觉打了个寒颤,皱眉心想这又是怎么了?武琳撇嘴嘲笑他,“让你自作主张,等着吧,不定就是姐姐想着怎么收拾你呢,母亲那里可是接到姐姐来的书信,这次是姐姐和姐夫一起来送毅哥儿的”。
☆、第一零五章
武琳果然一语成箴,等黛玉到了京中,与林昭两个人果然闹得不可开交。 不只是做为弟媳妇的武琳看得目瞪口呆,便是做为夫婿自认了解妻子的杨时礼也直了眼。
在杨家孩子的教育上,黛玉行动自有章法杨时礼便很少插手,更多的时候是带着孩子们玩闹。瞒着黛玉溜出去玩、从厨房偷了肉去花园僻静处烤着吃、把杨大哥书房里的书画偷出来……这些事干了不是一次两次。而黛玉则扮演了严母的角色,手里拿着戒尺罚大的带着小的站墙根的时候更是不少。
“幸好咱们没把母亲惹急了,好可怕,舅舅这下子惨了!”杨毅拉着杨时礼的衣角偷偷跟他爹咬耳朵。
杨时礼抬手给了儿子一后脑勺,“臭小子,别光看你舅舅的笑话了,看你怎么办!”
杨毅傻眼,惨了,母亲不会像收拾舅舅一样收拾我吧。
此时黛玉一手摇着羽扇一手抚摸着一只灰鸽,似笑非笑斜眼瞟着林昭,簪子上的流苏垂到耳畔反射出一道亮光像利剑映在林昭脸上。林昭双手端着一封信,手背上青筋纵横,额角不自觉地跳着,脸涨得通红,胸口一起一伏,显是气得狠了。
“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字,林昭拍案而起,“果然终究是你,我竟不知为了斗气你竟连祖宗基业子孙前程都能不顾!”说罢便要拂袖离去。
黛玉忽的收了笑脸,横眉冷对,冷哼一声,将羽扇一扔指着林昭道:“我竟不知你的野心什么时候成了祖宗基业?为了你自己的所谓前程,拿整个林家做筏子我便不说什么了,毕竟我是个出嫁的女儿,你是嫡长,以后林家终究是你的,随你怎么折腾,便是卖了你自己我也再不会说一句不是。可如今你做了什么?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自以为是,拿我和我的儿子做梯子!你想一步登天,我偏不让你如意!不让你跌个粉身碎骨是看在父亲母亲的份上!”
林昭更气,“若不是看他是我……,你以为我会费劲使力的谋划?”
黛玉眼里的怒火都快要化成实质,“我呸!自己心虚倒想来抢我的儿子,我告诉你,那是我儿子!上辈子这辈子下辈子都是我的儿子,我的!与你什么相干!作践完了,后悔了,又良心发现来弥补了?我告诉你,不需要!你以为是为了他好,焉知别人压根就不稀罕!不稀罕!”
“……”林昭抖着唇努力了半天说不出半个字,恶狠狠瞪了假山后头露出半个头来的杨时礼一眼,深吸了两口气,踉跄而去。
当天夜里,林昭便请了太医,太医说是怒火攻心。
武琳坐在林昭的床边垂泪埋怨,“早说什么来着,姐姐自来便是那个性子,便是你做舅舅的好心,也该早与姐姐姐夫商量了才好。如今倒好,一声谢没落到,反落了一身埋怨,还怒火攻心……”林昭脸又红起来,刚想说什么,还没冒出个音来又惹来一阵咳嗽。吓得武琳再不敢说话,“好了好了,你赶紧歇着,我再不说了。”nn
正院里,贾敏抱着小孙女也正和林海说着林昭的病,“玉儿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就算是她弟弟做的不对她这样不依不饶的,便是琳儿再好的孩子也该有芥蒂了。毕竟是好事,外头人抢还抢不来的。姐弟两个相依为命了那些年,我现在想想还心疼呢,孩子都大了,两个人还闹,哎!”
林海也是不能理解,在他看来,杨毅这个伴读的身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便是杨家要低调,只要不是做太孙的伴读,也没什么要紧。若是抢不成不用太遗憾,但是抢成了也没什么坏处不是。他可想不到,自己女儿上辈子的执念。“等明儿你劝玉儿一句,就是她不喜柳哥儿所为,看在他也没坏心的份上,已经折了他一条臂膀,之后就不要太计较了。再说,她也该听一下孩子的意见,咱们家里没过分约束过他们姐弟兄妹,她也不要忘了初心以己度人,若是孩子自己喜欢呢。”就林海看了,杨毅的性子看似大大咧咧万事不走心,其实心中自有丘壑,别看黛玉也是个精明人,其实心思终究还浅,杨毅可不随她。
等到第二日贾敏将这话说给黛玉,黛玉直接被砸懵了,她一心一意为了儿子好,以为林昭是在自作多情,却原来是她错了?她将事情从头开始想,是了,从接到消息之后她就被气坏了,一直想的都是怎么向林昭报复,从头到尾都没有听过杨毅的想法,有时候杨时礼欲言又止也以为他是想劝自己,现在想来可能不止吧。
见黛玉这样子,贾敏直了眼,“还真让你父亲说着了?”不能吧,女儿也不是那样刚愎自用的性子啊。
黛玉哭笑不得,“这些年了,除了牵扯进咱们林家,外头的事我都是不怎么管的。这父子两个,都会给我耍滑头了。”
贾敏也笑了,“可见是毅哥儿疼你呢,见舅舅把母亲气着了,任你出气呢。一家人,说开了就好了,让柳哥儿气一场也是该的,你们是毅哥儿父母,合该先跟你们通气的。”若杨毅是那种巴结着舅舅的人,贾敏反而会不喜他,毕竟黛玉才是她亲生的女儿,外孙再亲近也是比不得女儿的。
黛玉笑笑,没告诉贾敏,因为这一场气,林昭经营这些年的成果已经去了半壁江山。
与贾敏谈过之后,黛玉将杨毅叫到跟前,刚板起脸问了一句:“看戏看得挺乐呵是吧?”
杨毅当下就吓得抱头蹲在地上叫:“母亲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瞒着母亲的。”
黛玉被他这惫赖样子气死,伸手就要去拧他耳朵,刚伸手就被旁边一只手抱着了,“消消气,消消气,从听到消息你就气得一宿没睡,这不是见你气得狠了么,大夫都说了有火气得发散出来,不然气大伤身就不好了。儿子也是一番好意,左右他舅舅也就只有一个姐姐,你折腾他一下他也不会怎么样。”
黛玉直接被噎住了,逮住杨毅先给了他几下子,接着才问:“你在做什么你自己明白吗?你既有心思,我是你母亲总是以你为先的,你舅舅毕竟只是舅舅,喜你时自然对你好,若真不喜你了,我看你去哪里哭!”当然了,就是林昭还是像以前一样,黛玉也是不会同意自己儿子一直依靠他的,她可不会相信一个曾经无所不用其极追求权势的伪君子。但是,这话黛玉现阶段是不会告诉杨毅的。
谁知此时杨时礼倒说:“咱们杨家的男儿,哪里能只靠着舅舅,儿子大了,他舅舅把台子都给他架好了,若还要让人叫才知道怎么唱,那不走那条路也罢。臭小子,快走吧,你舅舅都让你娘给气病了,还不替你娘去赔罪。”将杨毅撵出去,拉着黛玉给她赔不是。也是杨时礼摸得准黛玉的脉,没多一会儿黛玉已经喜笑颜开。
对于林昭为杨毅抢来伴读位置这件事来说,尽管林昭有些刚愎自用之嫌,黛玉为此还与林昭大闹一场,但杨毅对林昭却是感激的。在杨毅看来,自己母亲与舅舅不管怎么闹那都是姐弟之间的事情,两家的情分总是割不断的。但自己若是不领情,那就是得了便宜卖乖不识好歹了,毕竟若他杨毅不是林家的外甥想求这么个机会还求不到呢,没见多少王公贵族家里为了一个伴读人头都快打出狗脑子了还是失败了吗。
所以当杨毅去探望林昭并道谢的时候,林昭反而是吃惊的那个。当亲娘老婆姐姐都埋怨他的时候,尽管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也会时不时冒出来“不会是我真的做错了吧”的念头,尽管受益人的娘给他折腾去半条命,当受益人来给他道谢的时候他也有点感动。哄着不走,打着前进,估计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了。
折腾了这一番,看似是黛玉做了无用功,但对以后而言还是有些效用的。之前在林昭的内心里杨毅的事情他是可以拿的清主意的,但从此之后,但凡有些事林昭一锤定音之前总会多思量一番,就怕大好的局面再次被黛玉给破坏了。杨毅的前程总算没有尽皆掌握在林昭的手里,山东杨家的名头也没有泯灭在林昭的光辉之下。就算到最后林昭坐到了辅政大臣的位置,聪明人也不敢小瞧了杨毅这位林家的外甥。
【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